从知识学模式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

合集下载

价值视域与文艺学知识生产

价值视域与文艺学知识生产

价值视域与文艺学知识生产摘要:作为近代西方知识理性主导下人文知识学科化进程的产物,文艺学具有学科知识生产依据的特殊规定性。

此规定性决定了价值性因素不仅是相关学科知识生产成果的反思和批判维度,而且还直接参与了相关学科知识生产的具体过程。

这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生产者的价值评判与追求为特定文论知识的产出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智性”品质与创造性品格,并使得无学科、前判断的文学经验现身为意义自洽的理论知识表述;另一方面,这种价值评判与追求还积极参与了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构成,进而以其导引与续接功能而在学科观念层面保证了相关知识生产的人文意向。

价值向度关涉文艺学知识生产所应具有的实践的可行性与学理的合法性,正确认识并重申这一向度是推进文艺学学科自觉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

关键词:价值;文艺学;知识生产;全球化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07107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自我认识的时代,这个时代与其他时代之所以不同,并非在于拥有了全新的信念,而在于不断增长的对自我的认识和关注”[1](p161 162),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国内文艺学界于“守界”与“扩容”的张力中对文艺学学科知识生产能力的反思,其根源正在于对文艺学这门学科日益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正在进行的反思运动中,文艺学知识生产中理论知识与文学实践之间的距离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学科的“不及物”和“失焦”状态,成为当前学界聚讼纷纭的核心话题之一,它构成了当下文艺学学科建设面临的诸多困惑与焦虑。

文艺学的上述困境显然与学科自身的特殊性有关。

作为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学科,文艺学的发展固然需要学科知识系统生产与表述的经验基础,但是作为一种以人文阐释与审美价值判断为特征并作用于主体精神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其知识生产又似乎并非被动的对文学经验对象的客观确认,而是主动的对文学活动及其创造物的秩序化领会与导引。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作者:邢建昌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1期[摘要]后现代语境,既是一种看待问题方式的转变,又是与现代性语境的一种新的关系。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有赖于三个维度的彰显:首先,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文学的事实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知识得以建立和展开自身的前提和保障,而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则体现文学理论的创造品格和人文气象。

两者的结合是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基本规定;其次,实证与思辨的统一。

实证与思辨的统一根源于作为研究方法的实证与思辨应用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过程中各自的优长与局限,实践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第三,揭示本质,慎谈规律。

关键是要对本质采取一种科学的符合对象自性的方式,而不是将本质凝固化、主义化。

文学理论还要破除对发现规律的执迷,还文学研究以地方性的、语境化了的知识叙述。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事实;价值;实证;思辨;本质;规律可以从多个层面进入后现代语境。

在笔者看来,后现代语境与其说是对我们所置身的时代状况的描述,不如说是一种看待问题方式的转变。

后现代语境提供了我们进入问题的新的参照、新的框架、新的知识型。

然而,后现代语境与现代性语境又不是彼此对立、水火不容,而是呈现既彼此解构,又相互依赖的关系。

讨论后现代语境下的种种问题,不能无视它与现代性语境的张力关系。

本文提出的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正是在吸纳了现代性知识叙述的有效成分,又保持了对后现代知识叙述的自觉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西方哲学对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

然而休谟的“惊讶”却建立了一个关于事实与价值分离观念的最初的思想前提。

休谟在《人性论》里曾经谈到:“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

究竟什么是文学理论(6页)

究竟什么是文学理论(6页)

究竟什么是文学理论李勇内容提要要解答文学理论有没有边界的问题,应该从知识社会学中的“理论”概念人手。

“理论”是不断打破已有模式和权威的知识活动,它与对象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之间是对话关系。

文学理论就是以文学为基础的理论。

本雅明、巴赫金和海德格尔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学理论”。

为文学理论设定边界的是一种传统理论,在新型文学理论中边界是应该被突破的。

关键词文学理论;理论概念;文艺学边界米勒引用德里达关于文学终结的观点而引出的文艺学边界问题,在中国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

这些讨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文学的理解,即文学观念层次;二是对于文学理论形态的讨论,即文艺学边界问题。

后者又往往是以前者为出发点的。

文艺学要不要突破已有的边界?把文学理解为审美活动的人,认为文艺学的边界不能放得太宽,否则,文艺学也就不再是文艺学了;而把文学理解为文化活动的人,则认为以往的文艺学范围太窄,必须拓宽,这样才能为文艺学带来新的活力。

笔者认为,对文学的不同理解历来论争不断,从这个角度来论证文艺学的边界问题难有新的思路。

从文学理论本身的形态入手,则可以将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我们可以暂不从文学观念人手,而是从对“理论”的理解入手来讨论,先解决究竟什么是“文学理论”这个基本问题,然后再来讨论文艺学的边界该不该拓展。

一、什么是“理论”文学理论也是一种“理论”。

那么什么是“理论”?按照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关键词》一书中的考证,英语中的“理论”(Theory)一词在17世纪时已有了范围很广的含义。

一是景象(spectacle),二是沉思中所见(a contemplated sight)。

三是(观念)谱系(scheme of ideas),四是解释的系统(explanatory scheme)。

这四个含义中“景象”是一个古老的含义,而“解释性的系统”则是新的含义,这个含义与“实践”(practice)有关,作为解释系统的理论,其实是“解释实践的观念系统”(a scheme of ideas which explains practice)。

文学知识体系

文学知识体系

文学知识体系
文学知识体系是指文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和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结构。

文学知识体系涵盖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

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文学的定义、分类、功能、特征、形式等方面的问题。

常见的文学理论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文学史研究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将文学作品按照时间和地域划分成不同的文学时期和文学流派。

常见的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等。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学科,包括对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传统批评、新批评、心理批评、社会批评等。

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的产物,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文学题材、文学形式、文学风格、文学语言等。

文学创作是指作家通过艺术手段创造文学作品的过程,包括作品的创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研究文学创作可以从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创作过程等方面进行。

文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整合和梳理文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推动文学研究和创作的发展。

重写文学史与知识形构的深层互动——评梅杰《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

重写文学史与知识形构的深层互动——评梅杰《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

著述评论重写文学史与知识形构的深层互动——评梅杰《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吴翔宇对于一个独立的学科而言,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其获取合法性的动因,也是结果。

近年来,围绕儿童文学是否是一个学科、能否独立写史引发了学界长时段的讨论。

究其实,学科化与文学史书写都是知识构型的手段,如何理顺两者的关系并推进其知识体系建构是摆在学界面前的突出问题。

中国儿童文学是新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文学的整体结构中确定其身份、性质和位置是知识学科化的内在诉求,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书写或重写工程。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梅杰的《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版)顺应了当前学界对此议题的关切,为探寻中国儿童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话语资源。

一、“重写”的动力、限度与可能归结起来,文学史是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史书写体现了“历史叙述”与“叙述历史”的张力关系。

无论是历史叙述,还是叙述历史,尽管重心有所差异,但都离不开撰史者独特的“史识”或作者简介: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下儿童文学发展史”(21&ZD257)。

061著述评论“史观”的在场。

关于这种史识的特性,梅杰将其概括为“不完整性”“选择性”和“主观性”①。

由于不同语境的撰史者有着并不相同的史识,而史观又是特定意识形态的产物,加之历史叙述原本就无法完全再现客观历史,因而“重写”文学史的实践才会不断出现并延续。

“重写”表面上是对文学史材料的重新组织、剪裁,但实质上则是对文学史知识的重新开掘、措置和阐发,是思想和观念演化的表征,关涉文学知识形构及再生产的根本问题。

为什么要“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人们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不同理解。

如果无法在中国儿童文学概念上形成共识,那么也就无法形成具有共识的中国儿童文学史图景。

相对于其他文学类型而言,中国儿童文学概念是充满歧义的,这也加速了学界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步伐。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名词解释1.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并配合作品分析的学科。

2. 视角:视角也称为聚焦,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3. 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和过程。

4. 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和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另一个意义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6. 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7. 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8. 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 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10. 审美批评: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性评价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而且常常是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11.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12. 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13. 材料: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4.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理论知识生产问题上的建构主义

文学理论知识生产问题上的建构主义

叙 事或宏 大叙 事 为特 征 的、 非历 史 的本质 主义
思维方式严重地 束缚 了文 艺学研 究的 自我反 思 能力与知 识创新 能力 , 使之 无 法随 着文 艺活动
的 具 体 时 空 语 境 的 变化 来 更 新 自 己。这 直接 导
它 同其他反思路径 的交往 对话 , 了解建 构主 义路 以
( 实也 包括 其 他 人 文社 会 科 学知 识 ) 建 构 其 的
性, 特别是其 中的历 史性 和地 方性 。在我 的理 解中 ,本质主 义” 对应词是 “ 构主 义” 而 “ 的 建 ,
不是 “ 本 质 主 义 ” 因 为 反 本 质 主 义 给 人 的 反 。
语境 化的结果 , 是历史性和地方性的综合作用 , 立场 和视 角的限制决定 了关于文学本质的言说不是 只有
带有强 烈反本 质主义倾 向的建构 主义在 中国文 学理 论界 的出 现是 在本 世 纪初 。建 构 主义 的 倡导
识 ” 项 目编号 :6 Z 0 ) 阶段性 成果 , 获得 中 国人 ( 0 B W0 4 的 并 民大学研 究生科 学研究 基金项 目资助 , 项 目名称 : ( 文学理 论知识生产机制研究 , 目编号 :8 H 6 ) 项 0 XN 0 3 。
[ 中图分类号 ]0 [ 1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 编号 ]4 7— 6 X{0 0 0 —00 0 04 6 2 2 1 ) 1 19— 6
文学理论知识生产问题 的提 出源 自后现代语 境
中知识观念的变迁 。解构主义及后现代 主义强 大的 颠覆力量使得一切人类 知识 的确 定性 荡然无 存 , 不 确定性成为知识 的重要特 征 。由此 出发 , 以价 值哲 学为根基的现代人文学科 的合法性 和知识 的有效性 都成为问题 , 人文学术 的危 机意识 在各 门学科 之 间

文学书中的知识点总结

文学书中的知识点总结

文学书中的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它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论证的学科。

文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分类、文学形式、文学风格、文学艺术等。

其中,文学的定义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文学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语言学观点、心理学观点、社会学观点、理论美学观点等。

在文学理论中,还包括了文学的分类问题,文学形式和文学风格的研究,文学的艺术特征等。

二、文学史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和演变过程的研究,它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等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文学史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的起源、发展、变革、流派、作家、作品等。

在文学史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和文学成就,每个作家或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学意义。

文学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鉴赏。

三、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学科,它主要包括文学评价、文学解读、文学评论、文学评议等方面。

文学批评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等。

在文学批评中,有多种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批评方法、现代的批评方法、后现代的批评方法等。

文学批评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品评和解读,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影响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四、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文学作家进行文学创造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文学创意、文学表达、文学风格、文学技巧等方面。

文学创作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作家的文学才能、文学创作的主题和题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等。

在文学创作中,有多种不同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自由创作法、写作技巧法、写作规则法等。

文学创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作家的文学才能和文学创作过程,对文学创作方法和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文学书中的知识点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文学研究的丰富内容。

文学理论30年——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

文学理论30年——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
理想 主义 言说 , 到文学知 识的地 方性 、 史性 建构 , 历 文学理论 作为人 文学科 如何 可 能的追 问, 再到元理论 与反
思性成为普遍 的文化症候 的过程 。 这一过程 , 贯穿着 对文学理论合法性 的诉求 。 始终 而文学理论也在回应 时代 的“ 急难 ” 中发 出 了应有的声音 。透过纷 繁的现象表层 , 我们不难 发现文学理论 3 年从 文学观念 的拓展 、 0 思维 方式的变革, 到研 究领 域 的深化 、 研究 资源的丰 富, 特别是 知识讲述 方式等方 面的变化。事实上 , 文学 活着 , 理
角度来进入文学 以及文学研究的潮流 。 这个潮流影响 深远 , 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理论 的支配性话语 。刘再
复、 钱中文 、 童庆炳 、 王元骧 、 陈传才 、 杜书赢 、 林兴宅 、
王一川等都在审美文论 的旗帜下对文学的审美属性 做过各有侧重的发挥 。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 : 审美意识形态论、 审美反映论、 审美体验论 、 审美形式
知识或思想 的产生 , 都不是孤立的现象 , 而与特定 时
代的社会情境 、 文化精神乃至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 化之间有密切联系。考察文学理论 3 年的变迁 , 0 也可 以纳入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模式之中。 稍加分析不难看 出, 文学理论 的知识生产 , 不仅受 特定 时代 的历史情 境和文化精神的召唤 , 是特定 时代的历史情境和文化
论依然精彩。
关键词 : 文学理论 ; 主体性; 审美; 现代性; 元理论 ; 思 反
中图分类号 :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3 1 (0 9)3 0 0 — 6 1 7 — 2 0 2 0 0 —0 1 0
作者简介 : 建 昌(9 3 一 , , 邢 16 年 )男 河北石家庄市人 , 河北 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学博 士, 士生导师 , 文 硕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基础文艺理论 、 文艺美学、 当代文化批评 。

文学理论 知识点

文学理论 知识点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任务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世界——作品——读者——作家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它活动的特殊性质,就形成了文学本质论。

文学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研究文学发展的根由及文学发展的规律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成了文学创作论。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为文学活动的实践所检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1、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以其科学性超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为文学理论的基石。

2、心理学视角:文学心理学3、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文学活动是一个符号化过程符号学的开路先锋:卡西尔卡西尔: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训练,后成为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人论》等。

他的符号哲学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4、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5、社会学视角:文学社会学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态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6、价值学视角:文学价值学非实用价值:特殊的艺术价值艺术价值的存在环节:创作、作品、消费7、文化学视角:文学文化学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学习文学理论是学好其它课程尤其是各种文学史课程的基础。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和总结doc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和总结doc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文学普遍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

韦勒克关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的论述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我曾试图对文学研究的某些主要分支加以区别。

我写道:“首先,在两种文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区别:一种观点将文学视为一种共时序列;另一种观点将文学主要视为一系列按编年顺序排列的作品,并将其视为历史进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次,在文学原理和文学标准的研究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之间,也存在着进一步的区别,不论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是孤立的,还是按编年顺序进行的。

文学概论知识点

文学概论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2.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3.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说法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着名接受美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指艺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4.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7.视角: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8.典型:典型的意思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二是有代表性的,指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9.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10.艺术真实 P158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艺术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二、简答题1.什么是灵感和直觉p134灵感和直觉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直觉主要是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向顿悟;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后的成果,它获取的是成熟的答案,其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而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敏锐的判断,它得到的是推测性的洞察,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2.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p153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凡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境之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性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3.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他学说有更大合理性p41劳动说其他学说也包含一定的真理,但相比起来,“劳动说”包含了更多的真理成分;“巫术说”未能回答巫术艺术产生的原因,但从“劳动说”的立场来看,巫术仪式可以说是人类蒙昧阶段对劳动收成的祈望;“宗教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力的无能为力,转而变成对超自然力的崇拜;但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劳动在文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游戏说”认为文艺源于游戏,而游戏又源于人的生理需要;这使得文艺起源问题沦为生物学意义的解释;从“劳动说”审视“游戏说”可知,文艺与游戏都源于劳动;无论从人的群体生活来看,还是从人的个体成长来说,游戏和文艺最终还是要归于劳动;4.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P203文学形象特征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5.王国维是怎么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p223意境分类王国维将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情感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浑欲不胜簪;”此诗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而惊心,只因诗人的痛苦不堪,所以都有了人的情感色彩,这就是“有我之境”;而“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已经画面;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无我之境”,作者自己虽然出现在画面中,但它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6.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文学理论是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不同国别、地域、民族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等分类标准,可分为国别史、世界或地区史、通史或断代史、民族史、分体史等.联系:它们之间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三者互相包含.搜集文学作品和研究文学发展的文学史家,如果没有文学理论作为依据,是无法进行工作的;而批评家要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优点、缺点进行判断与评价,不运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来武装自己也是不能完成任务的;文学理论家更是离不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区别:文学理论是对整个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的原则与方法的科学;而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艺思潮为指导,对一定性质的文艺实践起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的文学研究;文学史是关于文学的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7.简述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p37文学活动的发生8.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p42不平衡关系这是指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现象;马克思在谈到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决定作用的同时曾特别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是指整个文学艺术的繁荣并不是都同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成正比例的;其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指文学的某些艺术形式种类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成就,不仅不是后世所能超越,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反而走向衰落;这就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理论;9.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p109客体特殊性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3)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10.什么是“共鸣”共鸣产生的条件是什么p339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条件:一、思想观念想通;二、情感经验相似;三、意志愿望相近;三、论述题1.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这段话做出评述;P158艺术概括“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听过或见到过的缘由,但决不会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篇2.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P151艺术真实高尔基:“文学是巨大而重要的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的上面,而且在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实;”3.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区别;P180理想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4.杜甫在江汉诗中有两句“落日心犹在,秋风病欲苏”给读者韵味无穷的感觉,请解释造成读者的这种心理原因是什么,在文学理论中我们一般怎么解释这种现象;P71含混5.文学是虚构的,但又强调真实性,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p151艺术真实6.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P159个别到一般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突显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
【1 l】任静 生. 也谈 中菜与主食 的英译 问题 [ 冲 国翻译, J ] 余富林 . 6 】 英汉・汉英饮食菜肴词典[ . 化学工业 M】 北京:
出版 社 .0 6 20.
【 7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 室,北京市旅 游局 共同编
制. 中文菜单 英文译法【】 z. : 0 . 北京 2 8 0
【】陈宏薇 . 8 汉英翻译基础 【 .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 育 出版,
T a saa it n ta s tb l ay i o i eeDih s r n ltbl ya dUn r n l a it An ls f i a i y s Chn s s e
社.9 2 19 .
【】叶 子南. 9 高级英汉翻译理 论与 实践[ . M] 北京: 清华大
学出版社, 0 . 2 1 0
【】Y 2. 音韵【 . 5 - 汉语 - M】 北京: 中华书局,0 3 20.
【0 H TM , 1 】 A I B MAS N I O .话语与译者【 . 文斌, M] 王 译. 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 出版社,0 5 20.
c n e t n l y s h i s u c n u g o c p o e p e so x l i h a g tln u g o c p . i i a o c p d awa su e t er o r e l g a e c n e t x r s re p an t e tr e g a e c n e t T s s a a t a h
76
Ju a o S C( o il ce c s dt n F b2 ,o. , . or lf n UE T S c i e io ) e .0 V 1 No1 aS n E i 1 O 1 2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
第 3 9卷第 1 期 20 0 9年 1 月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 文社 会 科 学 版 J 人
J u n l f hja gUnv ri { ma i e a dS c l ce cs o r a o ei i st Hu nt s n o i in e ) Z n e y i aS
Vo . 9 1 3 。No I .
Jn 20 a. 09
DOI 0 3 8 /.s n 1 0 —4 X. 0 9 0 . 0 :1 . 7 5 jis . 0 89 2 2 0 . 1 0 2
后现 代语 境 下文 学理 论 知识 生产 的学 院 ,河 北 石 家 庄 0 0 1 ) 河 5 0 6

根 源 于 作 为研 究方 法 的 实 证 与 思 辨 应用 于 文 学 理 论 知识 生 产 过 程 中各 自的 优 长 与 局 限 , 践 需 要 将 两 实
者 结 合 起 来 ; 三 , 示 本 质 , 谈 规律 。关 键 是 要 对 本 质 采 取 一 种 科 学 的 符 合 对 象 自性 的 方 式 , 不 是 第 揭 慎 而 将 本质 凝 固 化 、 主义 化 。文学 理 论 还 要 破 除 对 发 现规 律 的 执 迷 , 文 学 研 究 以地 方 性 的 、 境 化 了的 知 识 还 语
kn w l d lt r r t ore . Se on y, de on ta i n nd pe u a i n r i u t o e ge of ie a y he is c dl m s r to a s c l to a e n niy, whih c r s ls r m t ne d o p tng t e t t e he e u t fo he e f uti h wo og t r, f r t y r o he a e, a r s a c m e ho s, s e e rh t d

《文学理论教程》知识框架图(全版)

《文学理论教程》知识框架图(全版)
美的创造 审美理想的烛照
文学形式的升华
文学形式之美
第四编 文学作品
含义 现实型文学 特征:再现性,逼真性
含义
文学作品的类型 理想型文学 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含义
象征型文学 特征:暗示性,朦胧性
(9)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类型初步形成
的类型和体裁 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近代:文学类型充分发展
现代:文学类型多向演变
含义
发生阶段 艺术发现
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外在机缘与内在体验的契合
原来事物在知觉中被创造成新的事物
创作动机与外在机缘
创作动机
远景&近景
创作动机的结构 主导&非主导
高尚&卑下
有意识&无意识
艺术构思的内涵
回忆和沉思
想象与联想
构思阶段 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灵感与直觉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
③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摹仿者&创造者
旁观者&移情者 毕达哥拉斯
主体 集体人 荣格
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美的体验者、创造者、评价者
具体的社会人
特点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双向运动
(7)文学创造过程
材料储备 文学创造材料的含义
获取材料的途径 无意获取&有意获取
实践获取&书本获取
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吸引力
文学典型
艺术魅力 震撼力 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蕴藉性
感染力
典型环境
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文学常识中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

文学常识中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

文学常识中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文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词语的表达和叙述来传递思想和情感。

它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则是研究和阐述文学发展和创作规律的学科。

本文将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两个层面来探讨文学常识中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

一、文学史文学史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背景和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

通过对文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学发展脉络和特点。

在古代文学史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古希腊的文学以《荷马史诗》为代表,其中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史诗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古希腊人民的英雄主义和智慧。

而古罗马的文学主要以戏剧和叙事诗为主,其中最著名的作家包括维吉尔和尤里乌斯·凯撒等。

这些作品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娱乐作用。

而现代文学史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

英国文学以莎士比亚为代表,他的作品《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被奉为经典。

法国文学中,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作品影响了整个欧洲文学界。

中国古代文学以《红楼梦》和《水浒传》等为代表,而现代文学中,鲁迅和莫言等作家的作品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二、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解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文学形式、文学风格和文学结构等。

通过文学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创作规律。

在文学理论中,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流派。

形式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形式要素和艺术性,认为文学作品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艺术构造。

而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和符号系统,认为文学作品是由符号和语言构成的系统。

此外,批评理论也是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批评理论包括传统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批评理论可以揭示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意义,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批判。

论文学理论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学理论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学理论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语文教学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需求,如何将学术理论知识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将文学理论知识引入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论文学理论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论文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论文学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把握文体要求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

论文学理论知识也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研究论文学理论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深入探讨论文学理论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对于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0字】2. 正文2.1 论文学理论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学理论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论文学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从而提升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论文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论述、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论文学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时代特点和作者意图。

最重要的是,论文学理论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文学创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分化、危机与重建——19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状况的一个考察

分化、危机与重建——19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状况的一个考察

XI AO ng u Mi h a
( col f hns agaea dLt a r,inx N r a U i rt, a cag J nx 30 2 C i ) S ho o ieeL nug n irt eJ gi om l nv sy N nhn ,i gi 30 2,hn C e u a ei a a
第4 5卷第 1 期
21 0 2年 2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学版 ) 哲 Junl f i gi o l n esy Sc Sine) ora o a x N r i ri ( oi cecs J n ma U v t  ̄
Vo . 5 No 1 14 . Fb 2 2 e . Ol
识 生产体 制之 间存在 着严重 的悖反 。此一现代性的 吊诡较 为明显的表 现在 , 文学理论研 究者难 以获取有 效的
“ 知识” 以成为“ 文学理论 家” 。这种境 况之 下 ,9 0年代 以来文 学理论 知识 生产的 危机 总是此起 彼伏 , 19 而应
对它的重建 虽然 已经展 开二 十余 年 , 却也难 以奏一时之效 。然 而, 在追 问什 么是好 文学理论 的 同时, 接 着 以“
Absr c W i h d r i n f l wi g,h no e g ifr n i t n h sMr a y pe e r td i t t a t: t t e mo e n t i u ls n t e k wld e d fe e ta i a e d n tae n o h y o t n e n ldic p i e Th s k n f mo e iy i h n wld e d fe e tai n e e tv l r a ie he i t r a s i ln . i i d o d r t n te k o e g ifr n i t f c ie y o g n z s n o l e a y t e r n wld e p o c in, n lo la st h rsso i r r h o y k o e g r d c i r r h o y k o e g r du to a d as e d o t e c ii flt a y t e r n wl d e p o u - t e

文学理论知识学模式的变化

文学理论知识学模式的变化

文学理论知识学模式的变化发表时间:2018-09-18T09:58:26.340Z 来源:《知识-力量》1月中作者:赵晓磊[导读] 文学理论是一门知识吗?对于这个问题,几乎不会有人做否定的回答。

但是,由于知识何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追问,肯定文学理论是一门知识并不会增进我们对文学理论学科的认识。

从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到文化研究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在知识学模式上的变化。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文学理论是一门知识吗?对于这个问题,几乎不会有人做否定的回答。

但是,由于知识何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追问,肯定文学理论是一门知识并不会增进我们对文学理论学科的认识。

从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到文化研究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在知识学模式上的变化。

关键词:文学理论知识学;模式;变化1文学理论知识概述文学理论作为知识,体现人对于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是人对于文学理性思考的结晶。

而文学理论则是以概念的方式表达的对于文学的理解。

在文学的直接性和感性面前,概念的逻辑性和符号特性往往是捉襟见肘、不得要领的。

既然如此,文学理论对于文学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疑问,在晚近以来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讨论中十分流行。

他们认为既然文学承担了理论的所有功能(例如反思),那文学理论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理论的死亡”正是文学制造出来的结果。

一个以阐释、守护文学为己任的文学理论,却被他的对象置于死地,这不奇怪吗?美国解构主义文论家希利斯•米勒认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味道。

文学理论的繁盛之时,有时正是发生在文学的暗淡之日。

不仅如此,文学理论还促成了“文学的死亡”:“当代的文学理论正出现于文学的社会功能削弱之时。

它是对这一削弱的间接回应。

如果文学的力量和角色,仍然公认处于全盛状态,就没有必要对文学进行理论化了”(米勒53-54)。

希利斯•米勒揭示了文学与文学理论关系的一个方面,即理论的兴盛恰恰出现在文学的衰退之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知识学模式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
发表时间:2018-09-18T09:59:18.377Z 来源:《知识-力量》1月中作者:赵晓磊
[导读] 历史上文学与文学理论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一方面,理论的生成来源于文学,文学对于理论具有基元的性质。

另一方面,理论又可以逸出文学的牵引而成为独立的书写行为。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历史上文学与文学理论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一方面,理论的生成来源于文学,文学对于理论具有基元的性质。

另一方面,理论又可以逸出文学的牵引而成为独立的书写行为。

理论逸出文学的牵引,成为很多人指责理论的一个理由。

他们认为理论研究了理论的一切,唯独不研究文学。

言外之意,一种与文学不相关联的文学理论是不存在的。

究竟如何看待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学模式;文学理论;知识生产
1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危机
曹顺庆引发的关于中国文论“失语症”的讨论,激发了诸多学者对于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反思。

讨论者们大都对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强调西方学术话语引入的必要性的同时,指出我国文学理论学科发展进入了自觉的时期。

讨论中,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是当代文论发展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一些学者强调当代文论的话语建设更要关注当代的文学实践。

这样发掘中国传统文论、西方文论理论资源,以及回应当下文学创作实践提出的问题,就成为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知识的三个生长点。

我们可以看到这场关于中国文论失语症的讨论,其实质乃是对于中国文论知识生产危机的反映。

学者们警惕到我们的文论知识生产在当时很大程度上是照搬西方文论知识,因此产生了对文学理论界知识生产的危机感。

尽管学界对于“失语症”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曹顺庆强调中国文论异质性这一观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在众多参与讨论的学者中少有对此问题予以回应者。

曹顺庆提出的中国文论异质性,其实已经将中国文论“失语症”引向了更深一层的探讨。

只有认清中国传统文论的异质性,才能更好地发掘其理论意义,而不是与西方理论简单地相比附,做同质化的阐释。

这一问题直至今日依然需要学人们做出自己的思考。

2知识学模式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
(1)表面看,理论远离了文学,实际上文学仍然是在场的。

例如,希里斯•米勒一方面大谈文学的死亡、文学的终结,另一方面却高调宣讲“文学的权威性”;特里•伊格尔顿几十年前就宣布文学根本没有什么本质,但是在晚近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学事件》《如何读诗》《文学阅读指南》等中,反复讨论的却是文学的价值、本质、形式等明显具有“本质主义”特征的问题。

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人如果对作品的语言没有一定的敏感度,那么,他就既提不出政治问题,也提不出理论问题。

而萨义德后殖民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性的文本。

由此可见,文学的在场,是理论的一个深层结构。

道理其实很简单,文学作为一种比历史更具哲学意味的存在,永远是一个激发理论想象和理论实验的跑马场。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研究正在成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新的模式。

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等人1994年出版了《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一书,探讨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迁。

他们将知识生产方式概括为模式1和模式2。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可以用模式2与模式1的关系来准确地说明。

因此,文学研究可以看作模式1的知识生产方式。

文化研究最大的特征就是“跨学科性”,由于文化研究者将文化定位为“日常生活方式本身”,因此,文化研究是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的知识生产实践,是对当代世界的知识探求。

可见,文化研究是一种应用性的人文科学形式,其知识生产的动力来自社会文化的内在需要,换言之,是应用性决定了文化研究者知识生产的内在动力。

文化研究的实践性、跨学科性和与生俱来的政治性和批判反思性,恰恰体现了知识生产模式2的基本特征。

从文化研究的产生渊源来看,它最早来源于文学研究。

阿诺德、利维斯的细译传统是文化研究产生的真正源头。

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者在伯明翰大学的成人教育中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标志着文化研究的出现。

这一背景恰恰很好地印证了模式2与模式1之间的知识承续关系,同时说明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并不是敌对或谁取代谁的关系,而是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一次必然转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走向僵化,严重束缚了学科本身的发展。

在文学理论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文学理论的“反思”研究的出现,模式1的各种弊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例如陶东风、李春青、冯黎明、李西建、张荣翼、周宪、赖大仁等学者,都从反思的视角,对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建制、文艺学知识生产、文学研究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反思研究。

正是这种反思视角,开启了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由模式1向模式2的转型的序幕。

吉本斯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一书的第四章“以人文学科为例”,进一步讨论了模式2知识生产的特征。

他指出:“在模式2知识生产的特征当中,人文学科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反思性(reflexivity)。

”其次,他还认为:“模式2知识的三个特征—急剧的扩张、异质性和情境化—既存在于科学、技术和工业领域,也存在于文化和人文学科领域。

”“模式2的另外一个特征—跨学科性也出现在人文学科领域。

(3)从新批评开始,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开始与特定的知识学模式结合起来。

那种依托特定哲学或美学观念支持的被称为“总体性的文学理论”开始衰落,而依托特定知识学模式的“局部的文学理论”开始活跃在文学理论的中心。

从知识学模式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从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再到文化研究论的演进,内在地体现了一种知识学模式的转化。

客观而论,无论是反映论还是审美反映论,其知识学模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主客二分式的,认识论的,客体论或主体论的,基于单一学科的,等等。

区别只在于对认识主客体不同维度的强调。

虽然审美反映论在新时期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解释文学的深层知识构型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所带来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变革的意义是有限的。

只有到了文化研究论(包括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等),一种知识学模式才开始重新塑造文学理论的知识图景。

(4)罗兰•巴尔特在谈到结构主义的时候说过,“结构主义这一名称今天应该留给特别强调与语言学有直接联系的那种方法论的运动”。

按照乔纳森•卡勒的理解,语言学作用于文学批评,带来了对于文学的新理解:首先,语言学的模式有助于丢弃建立在因果解释基础上的文学史和传记批评的传统。

其次,语言学提供了一系列可以应用于文学的概念,如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横向组合和纵向组合关系、等级系统的层次、分配性和综合性的关系、意义的区别或差异性本质等,运用这些术语有助于对文学结构的关系分析,并产生出意义。

参考文献
[1]毕日生.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02):42-43.
[2]肖明华.文学理论的未来:走向反思性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31(06):149-152.
[3]李西建,贺卫东.理论之后:文学理论的知识图景与知识生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2):1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