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2024年税源管理股工作总结范文(2篇)
2024年税源管理股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我所在的税源管理股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税收政策的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规范为准绳,不断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围绕税源管理的准确性、公正性和便利性三个方面展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一、加强税源管理规范,提高税收征管效能为了加强税源管理的规范性,我们积极推进税源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工作流程。
通过建立健全纳税人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纳税人的分类管理,强化对高风险纳税人的监管,实现了对税源的精确管理。
我们还通过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推动相关系统的升级和优化,提高了税源管理的效能和准确性。
二、加强税务稽查力度,提升税收征管公正性在税收征管公正性方面,我们加强了税务稽查力度,遏制了一些不合规行为的发生。
通过加强对纳税人的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锁定了一批高风险纳税人,开展了精确的稽查排查工作。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对于跨地区、跨部门的税收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保障了税收征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优化税收征管服务,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在税收征管服务方面,我们深化了“放管服”改革,推动了税收服务的务实创新。
通过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税法法规和优惠政策,提供多种渠道的咨询和办税服务,提高办税的便利性和效率。
总之,____年税源管理股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我们在税源管理规范、税务稽查公正性和税收征管服务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复杂经济形势下,税源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税收征管的水平和效能,为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确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深化税源分类管理提升税收征管效能_宋修广
□ 山东省烟台市国家税务局局长 宋修广局长论坛 F orum烟台市国家税务局结合本地区税源结构状况,按照“抓大、控中、稳小”的工作思路,研究确定了以税源大小和企业财务核算状况为主导的分类方法,深入开展分类管理与服务,取得较好效果。
一、把握税源特点,科学实施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企业突出个性化管理。
针对重点税源企业产业链、生产链、销售链等运作特征,深入分析生产信息流、内部物流和资金流变动情况,逐户建立投入产出、能源消耗等重点监控的企业个性化指标,实行个案模型化管理。
针对各项个性化指标强化日常监控分析,发现异常立即开展评估约谈、税务稽查,确保税收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在管理形式上,各县市区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实行税收管理员驻厂管理或县级局税源监控管理部门集中管理。
同时建立与重点税源企业的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税收政策宣传辅导。
对中型税源企业加强行业专业化管理。
着重分析中型税源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律和对各种要素的依赖程度,明确监控的关键环节和要素,从企业用电量、主要原材料、关键部件等指标中选择若干有行业代表性的指标,建立统一的行业监控指标体系。
根据测算的各项指标行业平均值,建立行业监控模板,作为税收管理员比对分析的工具。
税收管理员定期采集有关指标数据,运用行业监控模板与企业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测算企业应税收入与实际申报收入的差异,及时发现和处理企业涉税疑点问题。
对小型税源依法实施核定征收。
规范核定征收流程,严格按照自行申报、实地核查、核定定额、定额公示、上级核准、下达定额、公布定额等程序实施核定征收操作。
定额信息采集与定额核定工作分别由税收管理员和县级局核定征收管理小组承担,解决核定征收权力过于集中造成的税负不公问题。
在核定征收工作完成后,按季对纳税人定额(定率)进行分析,对监控指标增减变化较大的,及时调整。
二、完善管理机制,保障措施实施强化信息采集,夯实管理基础。
为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对内依托综合征管软件、山东省国税局预警评估“两大系统”以及自行开发的政务绩效系统等软件,进行批量信息采集和处理。
地方税源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地方税源管理经验交流材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税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税收征管资源配置与税源分布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
针对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20xx年开始,市地税局按照“整合征管力量、优化机构配置、管好重点税源、强化税收服务”的征管理念,积极探索税源管理新方法,大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市地税局已基本建立了“以集约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主线,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构建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互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找准税源规律,科学划分税源分析税源结构,摸清税源“家底".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农村税源日益萎缩,农村税务分局出现人多事少、征管资源闲置浪费的状况。
与此同时,城区税务分局征管对象增多、征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
为此,市地税局组织各县(市、区)局开展了税源精细调查,掌握税源底数和结构,为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奠定基础。
理清征管思路,把握管理原则。
针对税源新变化,结合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市地税局按照“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有利于优化纳税服务,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降低征纳成本”的原则,确定了“重点税源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一般税源区域化规范化管理,分散税源社会化协作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将税源划分为房地产建安业、矿产品开采加工业、行政企事业、交通运输业、工业园区税收、个体工商户等几大税源类别.将同一税源类别的纳税人集中到一个机构管理,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征管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优化机构设置,重组人力资源.市地税局鼓励各地在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转换方面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打破“属地管理"的界限,从本地实际出发,设置适合本地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实现“从按行政区划配置机构人员到按税源规模配置机构人员的转变”.合理调整城区与农村征管力量配置,逐步将农村分局集中到城区办公,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城区税源管理。
重点税源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重点税源经验交流发言材料重点税源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各位一起分享和交流重点税源经验。
作为税务工作人员,我们都知道重点税源管理对于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在重点税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首先,加强重点税源的识别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对于重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
只有对于重点税源有了准确的认知,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措施,提高税收的征收率和缴纳意识。
其次,完善重点税源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于重点税源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强化风险防控。
同时,也可以加大对于重点税源的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和纳税责任感。
此外,加强重点税源的合作管理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重点税源多为大型企业或跨国企业,其税收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形成合力,做好重点税源的全程管理。
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我曾经参与了一家跨国企业的税务合规检查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们需要对于重点税源有全面的了解,包括企业的业务模式、运营情况、财务状况等。
只有了解了企业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我们需要与企业的财务人员紧密合作,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税务信息,确保我们的工作准确无误。
此外,我也发现,在重点税源管理中,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非常重要。
作为税务工作人员,我们要始终遵守法律的精神,依法行事。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于重点税源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只有法制环境健全,才能保证重点税源的稳定纳税和税收的可持续增长。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重点税源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其他地区和其他企业的经验交流,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动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的提高。
重点税源管理情况汇报
重点税源管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税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税源管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加强重点税源的管理,确保税收的稳定增长,我们对重点税源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
首先,我们对重点税源进行了分类管理。
根据税收贡献的大小和行业属性,我
们将纳税人进行了分类,对高税收贡献和高风险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监管,确保他们的纳税行为合规。
其次,我们加强了税收数据的分析和比对。
通过建立税收大数据平台,我们能
够及时获取纳税人的相关信息,对其纳税行为进行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确保税收的合规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税收执法的力度。
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纳税人,我们将依
法进行查处,对其进行税收处罚,确保税收的公平和公正。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纳税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和纳
税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和合规意识,减少税收风险,促进纳税人的自觉遵法纳税。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税收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我们加强了
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了税收管理的合力,确保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我们在重点税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管力度,加强税收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确保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国税收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通过以上的汇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税收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
辉煌的成绩。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实现税收工作的新突破而努力奋斗!。
税源分类管理和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税源分类管理和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日期:2006-8-17] 作者:市税务学会[字体:大中小](作者:灵台县国税局曹勇)税源分类管理是根据地域特点和管理需要,针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类型,找出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源管理的一种办法;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事中监控的一种手段,可以弥补征管改革过程中管理弱化等不足,强化管理监控功能,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文明思想,寓服务于管理之中。
一、税源分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税源分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管理方法粗放、措施单一,对生产经营规律掌握不准,税收征管手段落后,监控乏力,管理方法与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相差甚远;二是新的个体增值税政策实施后,钻政策空子,变换经营手段偷、逃避税的问题将会进一步凸现,而与税源管理实际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个体税收分类管理机制尚未从根本上建立,对取得免税待遇后又达到起征点的业户,一些税务人员在管理上滋生松懈麻痹行为,税源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现象有所抬头,制约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三是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大部分国有集体小型企业改制为股份制或个体经济,且这些小企业大多财务、税收会计核算制度不尽健全,隐匿应税收入,零负异常申报现象较为普遍、税收秩序混乱,税务部门管理方法欠缺,管理手段单一;四是税务稽查检查方法单一,查处打击不力,以查促管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偷漏税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四是征管力量相对薄弱,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国税机关应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运用科学发展观把握税源管理内在规律,科学定位经济落后地区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方式,勇于探索,富于实践,做实做好税源精细化管理这篇文章。
针对税源分类管理不尽到位、存在征管盲点、死角的问题,进一步构建与税源实际相适应的分类管理机制,形成管户到人、责任分明、无疏漏的户籍管理格局。
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及思考
实施动态监控
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生产经 营、资金流动等状况进行 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应 对异常情况。
提高税源管理队伍素质
加强培训教育
01
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税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
合能。
引进专业人才
02
积极引进具备财务、税务、法律等专业背景的人才,优化队伍
结构。
建立激励机制
03
通过评优评先、晋升通道等方式,激发税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
引入第三方力量
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第三方 合作,共同开展税源管理工作, 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
强化税源监控力度
01
02
03
完善税收征管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 税收征管系统功能,提高 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水 平。
加强数据分析应用
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纳 税申报数据、财务报表等 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 和潜在风险。
极性和创造力。
04
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思考与展 望
完善法律法规,为重点税源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总结词
法律法规是保障税源管理的基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规范税源管理行为, 提高管理效率。
详细描述
在实践中,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明确重点税源管理的要求和标准 ,为税务部门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 税法威慑力,确保税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效率
总结词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税源管理的 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干预和失误。
VS
详细描述
税务部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 税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分析 、监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数据分析 ,可以及时发现税源流失的风险点,采取 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同时,要注重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信息系统的安 全稳定运行。
国税局税源管理方案
国税局税源管理方案国税局税源管理方案一、概述税源是税收的基础,税源管理是国家税务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为了加强和改进税源管理工作,提高税收管理和征收的水平,国税局制定了本方案。
本方案的执行对象是国税局管辖下的所有税源。
二、税源管理的目标(一)确保税源的全面、准确和充分。
(二)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加强税源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提高税源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税收的目标实现。
三、税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依法行政,强化税收管理法制化。
(二)全面管理,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抓好重点税源。
(三)加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四)加强对税源企业的辅导、指导和服务。
(五)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税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一)全面、准确地了解税源情况,掌握税源变化情况。
(二)建立健全税源分类管理制度,实行针对性管理。
(三)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和服务,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四)建立完善税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五)加强税源企业的宣传、辅导和服务,确保合法纳税。
(六)强化对税源企业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税源管理有序、规范实施。
(一)国税局应加强对税源管理的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二)地方税务机关应加强对本地税源的管理,确保本地税收目标实现。
(三)税源企业应加强对自身税源的管理,主动履行纳税义务。
六、总结和检查本方案的实施应定期总结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税源管理制度,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七、生效日期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如有需要修改,应及时进行调整。
税源管理
为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大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根据《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工作意见(试行)》(201070,是破解人少户多、征管效率低下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同时,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
因此,要在机构设置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职能,优化资源配置等途径稳步推进。
(四)坚持统一性兼顾差别化的原则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统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立统一的岗责体系、运行机制和信息平台,上下协同,整体推进。
同时,在职责分工安排、税源分类和人力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别和特点,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实践最佳的实现形式。
三、主要目标总体目标: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税源分类管理为重点,体现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具体目标:(一)按照规模、行业等类别的风险发生规律,对税源科学分类,实施分类管理。
(二)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程序要求,将税源管理专业化职能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岗责体系。
(三)在对税源科学分类和税源管理职能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运行顺畅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实现有限征管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
(四)支撑税源管理专业化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更加完善,以流程管理系统、监控决策系统、基层管理平台以及市局风险预警系统、联动平台为主要结构、贯通各级各部门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全面应用到位。
(五)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与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全市国税系统从事税源专业管理人员增长30%以上,县(区)局、市直税源管理单位税源专业管理人员占税源管理人员比例达60%以上。
(六)纳税遵从度显著提高。
纳税遵从总体状况、税收征收成本等重要指标、保持原有机构不变,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局将原有属地管理科(不含个体市场管理科、非增值税纳税人管理科)不少于一个转变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科,该科人数不少于税源管理科总人数的20%;保留个体市场管理科,设立专业化管理岗位,赋予其部分专业化管理职能,成为专业管理个体市场的专业化管理科;保留非增值税纳税人管理科,负责专业管理非增值税纳税人除专业化管理事项以外的其他基础管理事项。
税源管理
一、税源分类管理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要求(一)重点税源管理1、基本方式针对重点税源纳税遵从和办税能力相对较高、个性化管理与服务需求相对较多,管理风险相对较大的特点,对重点税源管理实行以“管事为主,管户为辅”,最终实现管事制。
2、基本要求(1)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在做好日常税源管理事项的基础上,及时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和涉税信息变化情况,确保重点税源企业征管基础信息的完整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
按照税种、税基管理要求,综合各类内外数据信息,按月对重点税源企业当月申报缴纳税款的合理性进行审核评析,对存在疑点的应及时约谈纳税人,督促纳税人准期足额申报缴纳各项税款;开展按季到户巡查,对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或税收增减变化在30%以上的,结合季度到户巡查工作及时进行情况核实并提交调查核实报告;按年对企业纳税情况、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出具管户综合分析报告。
(2)重点行业(项目)管理一是房地产业税收管理。
督促纳税人按时、准确、全面地报送各类信息,定期开展日常巡查管理,引导和督促纳税人主动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申报,强化房地产项目后续管理,全过程监控房地产企业涉税事项。
二是建筑业税收管理。
督促纳税人及时进行建设项目登记管理,定期开展日常巡查管理,对符合清算条件的建设项目开展项目清算,确保工程款、开票额、入库税款三者一致。
三是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
按规定对货物运输自开票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加强辅导期管理,督促纳税人按时准确上报货运发票开具信息,及时核查承运能力超过运力警戒线的纳税人,按季对代开票中介机构发票代开、税款征收等业务进行巡查,确保发票金额、实际营业额、税款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对工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的重点税源企业,除做好重点税源个性化审核评析和服务外,要结合行业特点,梳理并确定税源管理过程中须重点掌握的经营事项和财务数据,强化纳税情况的监控管理。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本地重点、特色行业,相应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强化行业管理。
税源分类分级管理业务操作指引
税源分类分级管理业务操作指引
一、税源分类分级管理:
1. 纳税单位向税务机关报送税源分类分级申报表;
2. 税务机关受理单位报送的税源分类分级申报表,按照相应规定审核分类;
3. 税务机关将纳税单位的税源分类分级结果分发下行;
4. 税务机关加强税源分类分级管理,下达指令,及时纠正纳税单位的不正确行为。
二、建立税源分类分级管理信息系统:
1. 税务机关制定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流程,并建立完善的税源分类分级管理信息系统;
2. 纳税单位填写上报税源分类分级申报表,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分类;
3. 税务机关通过信息系统审核纳税单位的税源分类分级结果;
4. 税务机关将税源分类分级结果分发至信息系统,定期更新数据,对有关用户进行查询和反馈。
推行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推行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推行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推行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是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也是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宁夏国税局为顺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要求、大数据应用管理时代及征管体制改革的趋势,围绕“调机构、转职能、促征管”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管理体制性创新,着力建立适应税收征管发展的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征管方式转变,推动税收征管体系和征管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突破。
一、准确把握分类分级管理的意义和内涵2015年10月,中央决定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将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推向了时代的前台,其中提出的“对纳税人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更是新一轮征管改革的前奏和突破口,分类分级管理不仅仅是对传统税源管理的一种替代,更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迫切需要,对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可持续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一)税务机关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商事制度、简政放权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及营改增后纳税人数量成几何数,纳税人的经营状况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人少户多、能力不足矛盾加剧。
原来传统的“人盯人”“各事统管”“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当前税收征管的需要。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纳税人实施科学分类,对涉税事项进行合理分级,发挥不同层级税收专业团队化作用,通过差异化管理提高整体税收征管效能,是适应和解决当下税源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增强税源控制能力的最佳渠道。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征管质效的现实需要分类分级管理通过调整好机构、配置好资源、优化好职能,打破自治区、市、县层级和固有职能,推进税收管理的实体化运作,既能做到因人制宜、量才使用,又可以将有限的征管资源向一线倾斜,推动税收征管、纳税服务整体工作质效的全方位提升。
(三)实施税收大数据及风险管理要求的重要举措随着金税三期系统的上线以及“互联网+税务”行动的稳步推进,数以亿计的海量数据进入了金税三期,需要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整合各类税收征管数据资源和第三方涉税信息,促进税收征管数据信息搜集整理和类型分析更具针对性,建立全方位综合治税体系,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有效化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性难题。
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
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材料今天,作为XX省XX市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XX国税人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全力推进改革的气度,立足税源实际,创新管理理念,通过1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区局机关实体化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路子。
创新理念强力推进区局机关实体化面对艰巨而光荣的试点任务,XX区国税局局长XX说:“试点就意味着创新,改革就需要扬弃,探索专业化管理新路绝非易事,首先需要树立信心,创新理念,拿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
”遵循税源管理的内在规律,XX区国税局在探索专业化管理的过程中,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信息管税、风险控制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区局机关实体化的改革思路,对内设机构进行业务重组、岗责调整和流程优化。
分别成立了纳税服务、风险监控评估、管理分析监控、效能保障4个系列中心,建立实体化运作机制。
纳税服务中心。
其基本职责是咨询服务、涉税办理和调查审批。
具体组成,一是保留原办税服务厅申报征收、发票发售验旧认证、票证报表管理等职能。
二是将区局调查审批职能和原分局(所)调查、审核和审批职能调整到该中心,实现集中受理、集中调查和集中审批。
通过业务梳理,在服务审批中心的203项业务中,有90多项过去由多部门、多环节调查审批的业务划归中心集中办理。
服务审批中心成立后,对即办业务及时录入CTAIS(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即时办理;对调查审批业务,由中心指定专人对专门事项进行调查,然后提交中心集体研究审批,对本中心审批权限以内的涉税事项可正常审批,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审批,对重大涉税事项审批亦由局长办公会研究审批。
对于审批业务的CTAIS输机操作实行双人双环节输机,即终审前由调查岗负责输机,终审环节由中心主任负责输机或指定专人输机。
风险监控评估中心。
其基本职责是综合分析、风险识别和重点评估。
具体工作,一是根据上月税收情况,结合上级下发疑点数据,税源管理部门按照风险项目采集的信息和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监控的相关信息,初步分析当期税源管理的风险行业、区域和企业,并向相关人员通报。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经验交流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经验交流
税源分类管理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税源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税
源分类管理的经验交流:
1. 建立明确的分类标准:税源分类管理需要建立明确的分类标准,以便能够对不同的
税源进行准确的分类。
这可以包括不同行业、不同税种、不同规模等因素。
2. 分类管理一体化:将税源分类管理与其他管理系统进行一体化,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例如,将税源分类信息与纳税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分类
和管理。
3. 借鉴经验: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或组织的税源分类管理经验,了解其管理方式和效果,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4. 定期更新分类标准:税源分类管理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行业
的发展,分类标准也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情况。
5. 加强数据分析和利用:通过对税源分类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可以发现税源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6.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税源分类管理需要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以便
能够全面了解和管理税源。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加强协作机制,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和准确性。
以上是一些税源分类管理的经验交流,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高新区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
成都市高新区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一、区局基本情况目前我局企业征管户数2.6万户、个体0.48万户。
近三年来,新办企业均以每年超过3000户的速度增长。
产值过亿的企业90家,高新技术企业65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80余家。
区内外商投资企业837家, 世界500强及国际知名企业80余家。
国内知名企业云集。
区内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25000余户,其中汇集了国内众多知名企业。
成都高新区地方税务局成立于1998年8月,现有5个内设机构和3个直属单位,正式干部108人。
其中,税收管理员44人,占比41%,人均企业管户484户。
南区办税服务厅承接着2.4万户企业的办税事宜。
西区大厅承接着2千户企业的办税事宜。
全局组织税收收入不断攀升,从1998年的1.2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0.3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36%。
2011年前三季度组织税收收入57亿元,地方税收规模列全市首位。
二、创新税收征管模式(一)探索动因1.税收征管与经济发展的“失同步化”2.“人少户多、人少事多”的局情3.管理员拘囿于日常事务性工作4.办税服务功能分散、标准不一(二)构建“1222” 管理模式“1”:建立以信息管税为有效驱动“2”:以纳税服务、税源管理为核心业务“2”:以税收业务和行政资源为支撑“2”:以纪检监察和税务稽查为监督“1222” 示意图(三)实现三个转变.纳税服务由行政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税源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信息管税由辅助依托向决策支持转变(四)两个核心业务的处理集中纳税服务:.纳税人发起事项向办税服务厅集中.实现服务人本化、办理标准化、流程扁平化税源管理专业化:.分类管理:行业、规模、地域、所有制结构、性质等.突出重点:重点税源、行业、企业.纳税评估:分析、筛选、处理(五)我们的做法两个指引.《纳税服务工作指引》.《重点税源管理指引》两步走.第一步:集中纳税服务.第二步:税源管理专业化三、集中纳税服务做好纳税服务与税源管理这两篇文章意义重大、相辅相成,纳税服务又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肥城市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管理构建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
肥城市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管理构建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肥城市地方税务局深入落实省市局推行税源管理新模式的部署和要求,从深化管理机制建设入手,大力构建“依托信息技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征管流程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核心,分级分类管理”的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税源管理职能合理重组,税源管理风险有效规避,税源管理质效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通过分析预警、综合评估等管理措施加大税源监控力度,增收2100万元,管理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主要做法是:一、分级分类管理,构建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分级分类管理包括分级专业管理和分类特色管理。
分级专业管理的核心要求是及时调适税源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建立市局、基层分局、征管责任区三级管理机制,在各级各部门实现税源管理的专业化。
分类特色管理是结合税源的“规模、行业特点”,对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零散税源”,结合不同类型税源的不同特色,分别定制针对性的控管方案,分类实现税源管理的专业化。
分级分类管理的核心是体现专业化要求,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征管流程为导向,建立以“信息采集—纳税评估—核查稽查—增值应用”为主线的税源管理框架;根本目的是把税源真正管深管好,堵塞税收漏洞,促进应收尽收。
二、分级专业管理,搭建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的管理架构在管理机制上,我局建立市局、基层分局、征管责任区三级架构,根据税源管理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实施专业化管理,整体形成管理层级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格局。
(一)重组管理职能,搭建三级专业化税源管理架构。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一线税源管理的主力军,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税源管理质效。
现行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形式有:户源多,人力少;案头事务多,下户调查少;税源复杂多变,单兵应对能力不足;税管员一手包办“纳税核定、申报征收、核查处理”等工作,形成实际上的全能型集权式管理,这种“保姆式”管理方式导致税管员权力过大,责任过轻,效率较低。
因此,我局以征管流程为导向,对税收管理员职能的进行大幅调整重组,着力打破税源管理职能由税收管理员统包统揽的旧模式,根据“重点税源、一般税源、零散税源“三类税源的不同特点,分别赋予市局、基层分局、征管责任区相应的税源管理职能,实现“监控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促进了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全面提升税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关于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管理探讨(五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关于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管理探讨【摘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使税源发展变化更加复杂,深化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成为迫切需要。
正确处理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从我国目前税收征管现状着手,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基础,实施分类分级管理,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税收征管改革;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管理税源管理是依法治税、依法征管的重要基础,是衡量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起点。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税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顺应这一新的形势发展变化,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更好地提升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课题。
一、中国的税收征管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税收征管的主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如何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对现有的税收制度进行结构性优化,如何在方式、手段中加强与完善税收征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税源发展变化要求必须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中国的纳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纳税人资产规模大,税源结构复杂。
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的规模效益,现在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实行集团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财务核算实行一级核算,资金统一调配,生产经营规范,市场覆盖面广。
税源包括母子公司、总分机构、跨区甚至跨国企业,税源的复杂性决定税收征管的困难度。
其次,纳税人税收专业化,维权意识较强。
对很多大企业,尤其是重点税源企业而言,非常重视财务管理以及税收筹划,一般都聘请了具有税务、会计和法律方面的高级人才,形成专家级的团队。
这些企业财务制度相对规范,税收筹划水平很高,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维权意识,对现行税收征管提出挑战。
(二)现行税收管理模式要求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我国税收管理模式与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源的变化之间存在诸多的不适应。
首先,税制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我国税制中间接税比重过大,间接税方便于征管,但是不利于发挥税收调节收入的职能。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税源分类管理是指对纳税人税务行为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特征进行分类,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下面是一些税源分类管理经验:
1. 分类依据合理:税源分类应根据纳税人的行业特点、经营范围、规模等因素来确定,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分类标准明确:对不同的行业和税源进行分类时,应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指标,
以便对纳税人进行准确的分类。
3. 分类指导政策:针对不同的税源分类,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指导文件,明确不同分
类的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4. 分类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的税源分类,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加强对高风
险税源的监控和抽查,简化对低风险税源的审批和管理。
5. 分类管理信息化:通过建立税源分类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方便对不同分类纳税
人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6. 分类管理评估和调整:定期对税源分类管理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效果进
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税源和市场环境。
总之,税源分类管理经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以准确把握
纳税人的税务行为和风险,提高税收管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源分类管理经验【内容摘要】一、实施分类管理的背景和内涵,河南省国税局通过分析税收征管流程,总结征管工作规律,认识到,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是税款征收的基础,而且是稽查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所谓分类管理,是指以行业分类为主,以信息化为依托,以行业规律为依据,以纳税评估为手段的税源监管方法,今年年初,河南省国税局按照“优化服务,分类管理,以查促管,管住管好”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全省确定了32个主行业,并由各市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确定市局、县局管理的重点行业,二、实施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一)创新税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1、税源管理模式由分户管理向分行业、链条式管理转变,(1)开展典型调查,探索行业管理规律,(2)建立行业评估数学模型,开展行业评估。
今年以来,新乡市国税局按照省局工作部署,根据本地税源大户少、中小企业多、行业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实施了以分行业为主的分类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以分类管理为抓手,以电子档案为依托,全方位、立体型的税源管理机制。
一、实施分类管理的背景和内涵河南省国税局通过分析税收征管流程,总结征管工作规律,认识到,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是税款征收的基础,而且是稽查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
针对征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税负偏低及零负申报突出等问题,在今年初提出了依托信息化,实施分类管理,打牢征管基础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对税源的管理。
所谓分类管理,是指以行业分类为主,以信息化为依托,以行业规律为依据,以纳税评估为手段的税源监管方法。
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同行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搜集整理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总结行业规律,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并在验证的基础上,建立行业税源管理信息电子档案;进而通过定期采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动态信息,利用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测算,与企业申报信息相比对,验证企业申报的真实性,如发现企业纳税申报存在问题则进行约谈举证或移送稽查部门查处。
今年年初,河南省国税局按照“优化服务,分类管理,以查促管,管住管好”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全省确定了32个主行业,并由各市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确定市局、县局管理的重点行业。
新乡市国税局结合本地税源特点,依据行业内在规律和行业规模,将全市29986户纳税人划分为30个大行业,286个子行业,并分市、县、所三级确定重点管理行业。
二、实施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一)创新税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1、税源管理模式由分户管理向分行业、链条式管理转变。
在分类管理中,把企业看作行业中的一员,摸索行业管理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和指标参数,加强纳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为产业链管理,构建起立体管户机制。
(1)开展典型调查,探索行业管理规律。
选取同行业中若干个典型企业,通过典型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行业标准等信息,在实际测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
在开展对小煤矿行业的典型调查过程中,采集30多条信息,并经过分析、测算,发现煤炭的产量与矿产资源补偿费、耗电量、工人工资等具有内在的联系:矿产资源补偿费每月按销售额的1%进行征收,吨煤耗电量约为8度,吨煤工人工资为23元。
同时,矿产资源补偿费、耗电量、工人人数(主要为外地民工)可以按月分别从矿管部门、供电部门和公安派出机构准确获取。
(2)建立行业评估数学模型,开展行业评估。
在摸清行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涉税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测算,筛选出具有行业规律性的、与企业生产经营关联度较强的信息指标,建立起行业评估数学模型。
如依据小煤矿的三项指标建立了3个行业数学评估模型,并利用评估模型开展了行业评估。
如卫辉市6户煤矿,由于账制都不健全,2001年-2002年,按照双定征收方式,总计缴纳增值税10、3万元。
利用行业评估数学模型测算,少缴增值税115、7万元。
经约谈举证,6户小煤矿承认少缴税款110万元。
在分类管理过程中,坚持成熟一个行业,总结一个行业,提炼一个行业,推广一个行业,不断挖掘、总结、提炼,将具备推广条件的行业调查方法和评估数学模型及时在全市推广。
目前,已总结推广了12个行业的调查方法和评估数学模型。
(3)从行业管理向产业链管理推进。
为把税源真正管深管透,进一步把企业放在产业链中进行全方位管理。
即利用产业链条中的相关信息,实施链条式税收管理,采取交叉比对措施,构建立体管户机制。
如煤炭运销企业所处的链条是:煤炭生产企业→(运输企业)→煤炭运销公司→(运输企业)→火电厂等用煤企业。
根据火电厂的购煤数量,可以测算出煤炭运销公司的销售情况;同样,根据煤炭运销公司的购销数量,也可以测算出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销情况,反之亦然。
2、税源管理体制由单兵式、单部门管理向全方位、多部门协同作战转变(1)以查促管。
稽查部门利用稽查手段,对不予配合的调查对象,采取突击检查方式,获得相应数据,为行业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与支持。
同时,管理部门在收集税源信息、监管和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偷税疑点,即时向稽查部门提供案源信息。
今年4月份,获嘉县局利用投入产出率数学模型对纺织行业进行评估时,发现海幸纺织有限公司原料投入与产品产出差异较大,但经约谈举证,该公司表示无任何问题,于是管理部门迅速移交稽查查处。
经稽查发现该企业采取销售货物不记收入、高转成本、少记产量等手段,少申报税款48万元。
(2)加强配合。
在产业链的管理中,纳税人的购销对象,即其上下链条往往不属于一个主管国税机关管理,这就需要其他主管国税机关相互沟通,交流信息。
今年5月份,新华国税局对其所属的6户国有纺织企业实施分类管理过程中,发现红旗国税局管辖的5户企业与其具有关联关系,两个局共同组成调查评估组,协同作战,利用单位产品耗电量、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测算,共评估入库税款79万元。
(3)上下协作。
分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在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中,上下部门必须通力合作。
如在信息采集中,根据信息的来源,建立了所、县(区)、市三级信息采集渠道,即税源管理责任人负责采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财务核算等生产经营信息;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如“一窗式”管理比对信息、行业税负、稽查处理信息等,则由相关部门负责采集;工商、公安、海关等经济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等第三方的信息,则根据实际,分级采集。
3、税源管理信息由原来单一的申报纳税信息向综合信息转变通过分类管理全方位采集税源信息,不仅可以掌握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而且可以采集其行业信息、产业链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并集中起来,形成了综合性的行业税源信息库,为加强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调整岗责体系,重组业务流程1、合理界定管理部门和稽查部门的职责。
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纳税人的日常检查和处理,发现重大案件及时移交稽查部门。
稽查部门集中力量查处偷、逃、抗、骗等较大案件以及专案、专项检查。
2、调整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
一是对分类管理中确定的重点行业,分行业设立不同的管理组,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实施专门管理,探索建立条块结合的税源管理体制。
二是在县局设置纳税评估岗,并增加评估人员,专职负责行业评估模型和行业管理办法的建立与完善、行业信息的采集与输机,并定期对行业评估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
3、加强对税源管理责任人的管理与考核。
配合分类管理的深化,完善了《税源管理办法》,并制定了《税源管理责任人岗位职责》、《税源信息采集制度》等,进一步明确税源管理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时限。
(三)建立电子税源档案,推动信息化和专业化的有机结合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必然形成行业管理的专业化。
新乡市国税局探索建立了行业税源管理电子档案,形成了信息化加专业化有机结合的税源管理机制。
1、建立分户电子税源档案。
内容包括:一是从综合征管软件和金税工程中自动提取的纳税人的申报纳税信息;二是税源管理责任人根据纳税评估模型采集的企业动态信息;三是各级税务机关采集的企业产业链信息,从行业主管部门、经济执法部门等采集的第三方信息等。
2、建立行业电子税源档案。
在分户电子税源档案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对大量分户信息进行归纳、提炼,形成行业电子税源档案。
内容包括:行业税负,投入产出比,物、料、水、电、汽耗使用量,行业平均利润率等。
3、建立税收预警系统。
该系统由微机自动利用行业评估模型,将税源管理责任人定期采集的企业动态信息与评估数学模型设定的指标进行比对,生成评估结果,并与企业的申报信息相比对,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三、实施分类管理的主要成效一是提高了征管质量和效率。
行业分类管理强化了税源管理责任,较好地落实各项管理要求。
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和小规模纳税人零低申报率同比分别下降了13、4和14、5个百分点。
二是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大量采集各种信息,并进行了综合利用,解决了以往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地加强了管理,促进了收入的增长。
截至7月底,全市中小企业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长21、2%,高于重点税源企业增幅15个百分点。
三是拓展了纳税服务渠道。
行业分类管理使税务机关更容易了解和掌握同行业纳税人的服务需求,统一政策执行标准,尤其是通过纳税评估,从个别企业发现共性问题,可以及时让同行业的纳税人进行自查完善,变事后查处为事前服务,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四是规范了管理方式,节约了管理力量,降低了管理成本。
根据行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对同行业纳税人采取相同或相近的管理办法,一个单位的经验全局共享,提高了管理经验的应用价值,减少了重复劳动。
五是找到了农产品收购发票、交通运输发票和废旧物资收购发票管理的新途径。
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利用其产品的耗材定额和耗能定额等重要指标,通过测算,可核定其某个生产时期的原料耗用量,并与其库存相核对,即可推算出其原料收购的真实性。
新乡县局按此方法对棉花行业进行评估,通过一次座谈会进行集中政策宣讲,企业即自觉转出进项税额3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