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性新闻研究

合集下载

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

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

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宋海南1,孙劝劝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510006;2.厦门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00)摘要:黄色新闻是美国资本主义报业商业化和廉价报纸的产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世界主义者》《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揭丑者”记者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丑闻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开启黑幕揭发运动。

黑幕揭发运动顺应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渡的新式新闻事业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耸人听闻”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的报道诉求,基于客观新闻理念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

关键词:黄色新闻;黑幕揭发运动;调查性新闻;报道理念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21)03-0087-05收稿日期:2021-03-06作者简介:宋海南(1997-),女,云南昆明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传播。

DOI:10.19329/ki.1673-2928.2021.03.0232021年5月第20卷第3期(总第111期)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ay,2021Vol.20No.3(Gen.No.1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行各业出现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社会犯罪猖獗等。

期间,美国报业正处于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为基础的新式新闻事业的转型期,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 )、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 )、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 )、雷·斯坦纳德·贝克(Ray Stannard Baker )、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 )等记者运用起源于黄色新闻时期的调查性报道利器,挖掘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深层次矛盾,采写《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 ),《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 ),《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 )等系列调查性报道。

浅议网络黄色新闻

浅议网络黄色新闻

浅议网络黄色新闻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媒体加速竞争,”黄色新闻”现象在我国互联网中风起云涌,其危害不容小觑。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着重对黄色新闻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其为净化网络环境提供些许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黄色新闻;内容分析法一、黄色新闻的定义黄色新闻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大体可以理解为: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或捏造、或歪曲情节以达到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暴力、犯罪、色情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报纸销售量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

美国新闻史学者莫特认为,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

黄色新闻往往采取种种手段以达到刺激人们的感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带来传媒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黄色新闻的起源1776年--1783年美国爆发了一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即独立战争,它也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美国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政权。

其后,以公开宣传其依附党派的主张,并代表各依附党派相互谩骂、攻击、捏造诽谤为特征的政党报纸兴盛一时。

19世纪初进行的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然而当大量破产农民拥进城市时,他们面对着陌生的生存环境,迫切需要了解城市、融入城市,并且希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报纸正好可以是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知识、顺应工作需求的工具。

另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原来以商品交易为中心的都市,演变成信息交流的中心,生活在都市的居民无不关心城市内外的各种信息,从而为报业的发展准备了更多的读者。

再者,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工商业的发展,广告产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空前的飞跃。

19世纪中叶开始,大众化报刊趋势继续发展,报纸的种类、发行量及普及率都得到了空前的扩张。

1883年普利策购买纽约《世界报》(the world),开始了《世界报》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经营管理办法,并以新的宗旨、方针、信息和兴趣面向读者,使《世界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美国报纸研究和仿效的对象。

【推荐】浅谈“黄色新闻”现象及其影响-可编辑

【推荐】浅谈“黄色新闻”现象及其影响-可编辑

浅谈“黄色新闻”现象及其影响说起“黄色新闻”,人们通常将其与下流、淫秽、情色新闻等同起来,大多数人对之嗤之以鼻。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黄色新闻,是指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报纸销量的目的的新闻报道。

黄色新闻只是一种新闻报道的方式而已。

如今,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众多纸媒体中,符合上述定义的“黄色新闻”不在少数。

不错,我们现在也在逐渐进入一个黄色新闻的时代。

一、“黄色新闻”的由来“黄色新闻”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是源于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的办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之间的竞争。

1887年,仅24岁的赫斯特当上了《旧金山考察家报》的主编。

为了办出成绩,赫斯特挑选了许多才华横溢的编辑及明星记者为他效力,在技术方面他亲自安排版面,试验排版样式、安排标题形式、采用了醒目的铅字体,创造了一种后来为许多报纸所效仿的程式。

1888年,技术能手乔治·潘科斯特的加入为《旧金山考察家报》带来了新的印刷技术,这促使《旧金山考察家报》的发行量第一年就增加了一倍,达到3万份,被赫斯特称为是“日报之王”,到了1893 年其发行量就达到了72000份。

年轻的赫斯特取得这样的成绩后就决定要开始向普利策称霸的纽约市进军。

由普利策经营的《纽约世界报》在1887年时销量就达到了25万份,他以“生动的方式报道重大的新闻,以满足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并以煽情主义的新闻内容和版面来适应另一种趋势”,而普利策清楚地认识到他潜在读者群的移民特点,深知“他的读者既希望得到快乐,又希望报纸起到有效的和进步的领导作用”,因此他把握住了受众关注的事情,以至于《纽约世界报》取得了成功。

《世界报》1889年便开始出版定期的连环画组,也是美国最早着色的报纸,正是由于1893年彩色印刷机的配备使得这种报纸连环画的出版成为可能。

1895年最成功的漫画家理查德·F·奥特考尔特在《世界报》上连载了名为《霍根小巷》的漫画,这部漫画主要描写的是廉租公寓的生活,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最早他的衣服是蓝色的,由于彩色印刷机的使用,《世界报》的印刷工人给这个小孩穿上了黄色的衣服,到处游荡,后来奥特考尔特又在连环画中给这个漫画的主人公加上了对白,使大家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故事内容,在纽约当时非常流行,这也就使得这部连环画成为了经典的“黄孩子”。

美国黄色新闻的现实反思

美国黄色新闻的现实反思

第 5 卷 总第 123期 15国际传播收稿日期:2021-1-11作者简介:李熠平(1992—),女,安徽人,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0级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舆情引导研究。

一、黄色新闻的发展历程(一)起源关于“黄色新闻”这一概念的起源,其最早是在美国新闻史上出现,即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

1895年,在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之后,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便开始以金钱购买新闻,并大量报道犯罪类、社会丑闻等新闻,以此来与擅长严谨、煽情方式获得认可的普利策《世界报》进行对抗,以此煽动贫苦大众发起各种民权运动。

(二)发展在白炽化的激烈对抗中,赫斯特花钱把《世界报》的星期日版工作人员挖走,并在自己掌控的《纽约新闻报》中给予重用,其中包括负责“黄孩子”连环漫画的画家理查·奥特考特,并将“黄孩子”的连环画也放到了《纽约新闻报》中继续连载。

“黄孩子”,即一位头发稀少,没有牙齿,且穿着又长又大黄衣服整日四处游荡,发表观感的小孩子,这位主人公形象极具特色。

在备受当时纽约人欢迎和认可的“黄孩子”被挖到《纽约新闻报》之后,普利策重新聘请另一位画家继续创造“黄孩子”,且与赫斯特对簿公堂。

这场关于争抢“黄孩子”的闹剧,引发世人极大关注,并被《纽约客》记者华德曼讽刺相关新闻是“黄色新闻”,后该词便被广泛报道运用,并成为专门的新闻学学术用语[1]。

(三)高潮后期,赫斯特通过《纽约新闻报》大量报道充满血腥味的黄色新闻,销量猛增,所以其他相关人士不得已也开始大肆推崇并运用黄色新闻。

由此,新闻业的这一弊端便被遗留了下来。

尽管这种采用黄色新闻的方式非常粗劣,但是《纽约新闻报》《世界报》这两大报业却让这种黄色新闻影响深远,并且这两大报业也由于黄色新闻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且之后引起了全国报纸的广泛效仿。

据相关资料报道,在1899年到1900年阶段,是这种黄色新闻发展的顶峰时刻,那时候美国全国的报纸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报纸都是纯粹的黄色新闻,黄色新闻大量充斥在全国各个角落中。

从“黄色新闻”事件看报刊媒介的传播偏向

从“黄色新闻”事件看报刊媒介的传播偏向

“黄色新闻”是一种以轰动性、刺激性和趣味性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模式及其风格,主要指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进行报道,运用暴力、犯罪等刺激性内容引发受众围观效应,进而达到扩大报刊销量的目的。

[1]在美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黄色新闻”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报道风格和方式,这种模式对于当下新闻报道仍然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报刊媒介的传播偏向理论著名的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哈罗德?伊尼斯(H a r o l dI n n i s )最早在他的专著《传播的偏向》中正式提出了“传播的偏向”概念,“根据传播媒介的特征,某种特征可能是更加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它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中的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

”[2]这表明,媒介的传播都有着特定的偏向,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对知识在时间上或空间中的传播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社会文化、生产关系、政治体制等产生重要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竹签书籍就是时间偏向的媒介,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保存下来,但是不利于大范围普及和扩散,这就有利于专制统治的稳定;而现代的印刷机则是空间偏向的媒介,印刷机的出现使得易于流转的纸张实现大规模生产,使得知识快速普及,政治权威淡化,市民社会完善。

按照伊尼斯的理论,报刊媒介作为一种印刷媒介,具有空间偏向,可以快速普及传播,将新闻和信息传递给大众,促进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消解政治权威。

由此可见,“媒介偏向论”不仅指向时间和空间的向度,而且指向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向度,报刊媒介也在空间偏向的基础上具备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和向度的含义。

[3]顾名思义,经济偏向就是传播偏向在经济方面的一个向度,政治偏向是传播偏向在政治方面的一个向度,文化偏向是传播偏向在文化方面的一个向度。

二、从“黄色新闻”事件看报刊媒介的传播偏向在美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上,“黄色新闻”事件的诞生、高潮、衰落反映了彼时报刊媒介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倾向或影响,体现了媒介传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偏向。

浅析新闻暗访泛化的原因和后果

浅析新闻暗访泛化的原因和后果

浅析新闻暗访泛化的原因和后果【摘要】新闻暗访是一种报道手段,通过暗访可以揭露一些社会问题和不法行为。

随着新闻暗访的普及和泛化,一些问题也开始浮现。

导致新闻暗访泛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舆论的推动、媒体形式的变化以及新闻实践经验不足等。

这种泛化现象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如造成对被报道对象的不公平对待,破坏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应该深入探讨新闻暗访泛化问题,加强新闻专业素养,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暗访报道,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暗访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闻暗访, 泛化, 社会舆论, 媒体形式, 新闻实践, 结果, 探讨, 专业素养, 公众态度1. 引言1.1 新闻暗访的定义新闻暗访是指媒体记者或相关人员暗中进行的采访和报道行为。

其主要特点是偷偷摸摸、隐秘行动,旨在揭露一些不为人知或不愿被公开的真相。

新闻暗访常常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不法行为或权力腐败等,因此有时会受到一定的争议和质疑。

新闻暗访的定义并不固定,不同的人可能对其有不同的理解。

有些人认为新闻暗访是一种对新闻报道对象的隐瞒和欺骗,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新闻暗访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可以揭露一些真相,保护公众利益,监督权力。

新闻暗访是一种对新闻报道对象隐藏身份或目的的采访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一些真相,但也容易引发一些道德和法律上的争议。

在实践中,新闻媒体需要谨慎使用新闻暗访这一手段,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和客观性。

1.2 泛化的概念泛化是指将某个具体事物的特征或性质推广到更广泛范围的事物上的一种认知心理过程。

在新闻暗访中,泛化指的是针对某一具体案例或事件进行的暗访报道被误解或曲解为类似情况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在社会舆论中产生了对整个群体或行业的负面影响。

泛化概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在进行新闻暗访时,记者或媒体可能受到主观意识、选题倾向或报道技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现实情况的畸变或片面性的报道。

短视频新闻中“新黄色新闻”现象探究

短视频新闻中“新黄色新闻”现象探究

2024年01月近期,有这样一种短视频大量涌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同时在一些主流媒体短视频账号中也屡见不鲜。

这是一种以黄色大字幕作为标题并加以简单“采访”的短视频,其时长较短,内容浅薄,却总能获得非常亮眼的传播数据。

这类视频被受众称为“新黄色新闻”,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新黄色新闻”短视频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究竟缘何泛滥于互联网?这一现象又会对新闻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对主流媒体在生产新闻短视频的过程中带来哪些新思考?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究。

一、“新黄色新闻”——黄色新闻的短视频新形态黄色新闻的说法滥觞于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之间的商业竞争,赫斯特的《新闻报》同普利策的《世界报》抢夺以“黄孩子”为主角的连载漫画的作者群,因而把以这两个报纸为代表的具有煽情性的新闻报道类型称为黄色新闻。

[1]这是一种以夸张、煽情的内容来吸引读者眼球,为传媒带来注意力经济,并通过低售价、高发行量赢得高利润的办报模式,给当时的美国受众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新黄色新闻”说法继承于“黄色新闻”一词,目前学界对此并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但早在互联网自媒体发展初期,周丽君曾对自媒体时代网络黄色新闻泛滥的现象作过研究,认为标题党泛滥、内容低俗化、原创抄袭等自媒体乱象都是当前网络黄色新闻的表现。

[2]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短视频逐渐“黄色新闻”化。

向烨通过抖音短视频与黄色新闻的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抖音短视频与19世纪未兴起的黄色新闻虽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两者的传播模式较为相似,即通过夸张的标题和内容等方式实现二级传播、多级传播的指数扩大。

[3]当短视频逐渐向新闻领域渗透,短视频新闻内容也在近两年呈现出“去严肃化”趋势。

学者窦锋昌、孙萌认为“新黄色新闻”属于消遣型新闻,都有着鲜明的共性,即由作为生产主体的各类网络新媒体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精心的包装和设计,给琐碎的新闻事件或生活趣事赋予鲜明的标签或文字,并搭配带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内容。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研究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研究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系统的高速运转,突发性事件和一些负面事件的报道也随之频繁地出现,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在进行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坚守客观性,避免出现报道的煽情化倾向而导致不客观的新闻报道和错误的舆论导向等现象。

本文主要从媒介以及媒介工作者新闻报道当中报道倾向现象入手,分析探讨这种现象产生的必然性及可能性,以及讨论了如何实现新闻报道倾向性和客观性的内在化统一。

关键词客观性;倾向性;报道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直播中连线了前方多位地方电视台记者进行播报,其中成都电视台的记者蒋林迅速走红网络。

网友称赞他的采访思路清晰,没有煽情,为观众带回了很多灾区的真实情况。

与此报道倾向风格截然相反的比如2011年4月末5月初“五道杠”事件的报道,新闻媒体以及新闻记者在此类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客观倾向,不仅不能起到客观报道的作用,同时把这种倾向在人群中扩散开,对人们持续和及时了解新闻事件的后续发展将产生严重的干扰,不利于人们真实、及时地把握新闻资讯。

诚然,无论什么媒体,因此不管是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闻记者和编辑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语言一定要简洁、准确,这对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社会稳定有着积极作用。

新闻倾向性与新闻媒介工作者的报导倾向性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前者的主体是整个新闻媒介组织机构而后者更侧重于新闻媒介工作者,新闻报导的错误倾向有时可能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问题,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新闻工作者在事件报导中的不自觉的行为体现,而且新闻记者或新闻编辑等其他把关人思想也会影响新闻报导的倾向性。

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新闻报导倾向性的表现是和某一个时期内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整体的社会大环境有关。

1新闻报道倾向性产生的必然性及可能性1.1新闻报道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表现出倾向性,即使在同一时期,不同的领导人的宏观政策的不同,也会导致新闻倾向性的不同。

2023年最新的普利策新闻思想研究 普利策对新闻业的贡献

2023年最新的普利策新闻思想研究 普利策对新闻业的贡献

2023年最新的普利策新闻思想研究普利策对新闻业的贡献普利策新闻思想研究普利策对新闻业的贡献普利策是美国新闻史上一个颇具争议、毁誉参半的人物。

赞扬者奖者认为他是新闻界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他是美国现代报业奠基人,他是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所创建办的《纽约世界报》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他捐款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由他设立的普利策奖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贬低者则认为他是黄色新闻的始作俑者,给他冠以黄色新闻之父的称号,他的《世界报》与赫斯特的《新闻报》一起煽动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人的战争。

普利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一般人看来是充满矛盾的,这种矛盾来自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来自作为报人和报业老板的角色冲突。

然而,当我们实际的考察了普利策当时所处的历史社会条件,他的这种矛盾是可以得到解释和理解的,而且是和他当时处在急剧变动中的美国社会相适应的。

普利策作为当时杰出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是具有代表性的。

研究他的新闻思想,可以更好的了解当时美国报业的历史,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现在进行的市场化报业改革寻求一点启示。

一、普利策生平简介约瑟夫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小康家庭,受过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

1864年美国内战期间,应募加入联邦军,成为林肯骑兵部队中的一名战士。

退役后做过各种杂工,工余时自学英语、法律、新闻写作。

1867年加入美国国籍。

1868年被德文报纸《西部邮报》聘为记者,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1878年12月9日,普利策以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电讯报》。

3天之后,他将《电讯报》与当地的《邮报》合并,改名《邮讯报》。

1883年5月9日,普利策以34.6万美元买下了纽约《世界报》,获得巨大成功。

该报1887年初销量超过25万份,1893年资产超过1000万美元,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标志着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刊的主体。

他创造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

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探析

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探析

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探析【摘要】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当今社会愈发突出,其成因涉及多方面因素。

传媒商业化需求驱动新闻追求点击率和流量,导致内容趋向娱乐化。

受众需求趋势变化,越来越多人偏向轻松的娱乐性内容,迫使新闻界跟进。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加剧了新闻娱乐化现象,信息传播更加瞬间化和碎片化。

新闻商业模式转型也推动了这一现象的发展,广告和品牌赞助逐渐取代了传统资讯性报道。

名人效应和煽情报道的盛行也是推动新闻娱乐化的重要原因。

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深层原因包括商业化驱动、受众需求变化、社交媒体影响、商业模式转型以及情感化报道。

这种趋势对新闻行业的影响巨大,需警惕并寻找出路。

未来,新闻行业或许需要找到更好的平衡点,保持新闻本身的价值,同时应对市场需求趋势做出调整。

【关键词】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传媒商业化、受众需求、社交媒体、新闻商业模式、名人效应、煽情报道、深层原因、影响分析、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探析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娱乐元素,以吸引受众注意。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传媒商业化需求驱动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新闻产业的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娱乐化报道可以生动形象地吸引受众,从而增加点击率和广告收入。

受众需求的变化也推动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

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更加追求快捷和娱乐性,因此娱乐化的新闻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共鸣。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加剧了新闻娱乐化现象。

在社交平台上,流行度和传播力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标准,因此新闻机构更倾向于迎合受众口味发布娱乐化内容。

美国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传媒商业化需求、受众需求趋势、社交媒体影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 正文2.1 传媒商业化需求驱动传媒商业化需求驱动主要来源于新闻产业的市场竞争和商业利益的追求。

随着传统媒体形式的转型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新闻机构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传统的广告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来盈利。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于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谣言满天飞、虚假信息泛滥、内容低俗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为此,本文将围绕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一)谣言满天飞在网络上,谣言往往可以迅速传播,并且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许多无稽之谈、不实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危害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特别是一些虚假的医疗、健康信息,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事件。

(二)虚假信息泛滥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尤其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自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流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已成为一种常态。

这不仅严重误导了公众的认知,也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社会正常秩序。

(三)内容低俗一些网络新闻内容低俗,追求煽情、娱乐和八卦,忽视了新闻应有的客观、公正和真实性原则,造成网络空间失去了应有的秩序和规范,也影响到了公众的信息素质和价值取向。

二、对策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我们应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监管和管理,严厉打击网络传播的谣言和虚假信息。

媒体和自媒体应该提高自律意识,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以牺牲事实为代价获取点击率和流量。

应该加强对网络新闻内容的审查和筛选,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引导媒体和自媒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内容质量和观众的信息素质。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识别能力,使他们能够分辨虚假信息和谣言,培养正确的新闻消费习惯。

三、建议与展望在解决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推进网络新闻传播规范化和国际化。

我们也需要利用新技术,提高网络新闻传播技术水平,优化网络新闻传播平台,提升新闻内容的用户体验和可信度。

煽情新闻与黄色新闻之比较——美国大众化报刊浪潮下的历史解读

煽情新闻与黄色新闻之比较——美国大众化报刊浪潮下的历史解读

魏 文欢
( 甘 肃政 法 学院 人 文 学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要 : 在新 闻学专业术语 中, 人们往往将煽情新 闻与黄 色新 闻概 念等 同起 来, 然 而从 美国大众化报 刊发展 的历 史 角度 出
发, 在分别考察 了上述 两概 念的基础 上 , 可 以看 出, 这 两个概念 在词 源、 出现 时间上均有较 大的差别 。因此 , 比较分析 二者将
有助 于更好 地理解 当下 大众媒体 中煽情新 闻与黄 色新闻现象 , 拓宽新 闻学视野 。 关键 词 : 大众化报 刊; 煽情新 闻; 黄 色新闻 ; 比较 中图分类号 : G 2 1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1 5 8 0 ( 2 o l 4 ) o 9 —0 l 3 9 —0 2
报道和黄孩子联 系起来 , 将其称 为“ 黄色新 闻” , 黄
色新 闻 由此而 来 。美 国新 闻史 学 者 埃 默 里 认 为 , 黄 色新 闻是 “ 一 种 没 有 灵 魂 的 新 式 新 闻思 潮 , …… 最
吉林 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I NS TI TUTE OF J I LI N PROVI NCE
No . 9. 2 O1 4 V0 I . 3 O To t a l No . 3 5 7
煽情新 闻与黄色新 闻之 比较
美 国大 众 化报 刊浪 潮 下 的历 史解 读
道, 由此 在新 闻界掀起 了一股煽情新 闻 的浪潮 。
尽管 煽情 新 闻在美 国大 众化 报 刊浪潮 中经 历过
几次 不 同的发 展 阶段 , 但 总 体上看 , 煽 情新 闻具 有 以 下几 点共 性 : 第一 , 在报道题材上 , 主 要集 中在 对 名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2、新闻的本源3、好奇说4、群居说5、新闻欲(99新)6、硬新闻和软新闻二、简述1、新闻的特点第二章新闻传播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倾向性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隐晦,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

新闻倾向性是通过选择事实和编写新闻表现出来的。

它往往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新闻倾向性是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的。

2、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

新闻价值是客观的,是一种预测,也是一个综合的标准。

3、新闻的客观性新闻客观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者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的报道来表现倾向性,不仅无法说法人,其生命力也必然短暂;二是指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不能为了表现倾向性的需要,把一件有利于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作重大新闻来报道,也不能故意回避不利于自己的重大事件。

新闻报道者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倾向。

新闻客观性制约着新闻倾向性。

客观性与客观主义不同。

某些资产阶级报人标榜“纯客观”、“不党不私”、“不偏不倚”,实际上为了掩盖其阶级立场和报道的倾向性。

4、无形的意见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中某些含而不露的意见。

从表明上看,新闻似乎只在客观地叙写事实,实际上在用词造句之间就隐含着某些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内容上的某一立场。

这种外朴实而内藏机锋的新闻报道的作者乃是新闻记者中的高手。

新闻评论的名家也常用这种手法撰写评论。

5、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表达意见到新闻写作方法,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选择,对比衬托、借人之口、描绘细节等运用具体事实的方法来表现新闻主题或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倾向。

它寓理于事,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的要求和新闻文体要用事实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的基本特征,因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到受众,更具说服力。

浅析美国的黄色新闻潮对我国网络直播媚俗化的启示

浅析美国的黄色新闻潮对我国网络直播媚俗化的启示
美 国 黄 色 新 闻 潮概 述 1 9 世 纪9 0 年代, 美 国报业 竞争 E t 趋激 烈 , 为 了吸 引读 者 , 很多 报纸 大胆革新 , 其 中 以两 位著名 报业 大亨赫斯 特 与普 利 策 的竞争 最 出名 。双方 狠打价 格战 , 竞相 刊登暴 力 、 色情 、 夸 张 的新 闻来 吸 引读 者 眼球 , 新 闻界称 这一 时期 的媚 俗化 的新 闻报道 方式为 “ 黄 色新 闻” 。“ 黄色新 闻”大量运用煽 情主义 的手 法渲染 耸人 听闻 的新 闻。1 9 世 纪末 , 美 国约有 1 / 3 的报纸 有 “ 黄 色新闻 ”的倾 向 , 迎合 了底 层受众 的 口味 , 但新 闻的真 实性 和新 闻媒体 的格 调受到 了极 大的挑战 , 最终被时代摒 弃。 我 国在近现代 时期 , 一些媒体 为了追逐经济 利益 , 不惜 降低格 调, 也 曾出现 过 “ 黄色新 闻” 。尤其是 网络传播时代催 生 了大 量 的网络 “ 黄色 ”文化 。近几年 出现 的网络直播平 台成为 网 络 “ 黄色 ”文化 的聚集地 , 对社会 风气造 成很 大的负面影 响。 二、 网 络 直 播 的 前 世 今 生 1 9 9 6 年 ,1 9 岁的一个名叫珍妮的美 国女孩 , 在 当年一个 网 页需要好几分钟才t 1 1 1 I 载 打 开 的情 况 下 , 创 建 了一 个 名 为 “ 看 珍妮 ”的个人 网站 。她在宿舍 的台式 电脑上架起一个 摄像头 直播 自己 的 日常生 活 , 最高 I i t 访 问量 达到7 0 0 万, 成 为全 球 的 “ 直播第 一人 ” 。然 而 , 由于缺 乏稳定可持续 的受众 , 网络直播 并没 有在 国外迅 速发展起来 。7 年后 , 珍妮 关闭 了 自己的直播 网站 。 直播在我 国的兴起 , 最早是从广播电视的直播 开始进而扩 展到 网络直播 。从 1 9 9 7 年电视7 2 d x 时直播香 港回归祖 国 , 到三 峡 大江截 流直播 , 到2 0 0 3 年央视 直播伊 拉克 战争 , 再 到2 0 1 6 年 的 “ 网络直 播元 年” , 直播 从 主播专业 化走 向 了主播 草根 化。 从直播新 闻大事件 到了 “ 吃播”“ 睡播 ” , 从专业 的采编 团队精 心 策划 到 了无 须策划 , 直播 从形 式上 、 内容 上 、 效 果上 已经有 了很 大 的变化 。 日前 , 中国记协发 布 的 《 中 国新 闻事业 发展 报告 ( 2 0 1 6 年 ) 》中显示 , 截 至2 0 1 6 年6 月3 0 E t , 中 国网络直播 用户 达I 1 1 3 . 2 5 亿, 占网 民总体 的4 5 . 8 %。. 目前 , 中国在线直播平 台数量 接近2 0 0 家, 比较有名 的直播平 台有花椒 、 熊猫 T v、Y Y 直播 、 六间房 、9 1 5 8 、 映客 、 哔哩哔哩等。 三、 我 国 网络 直 播 之 “ 黄 色 ” 乱 象 ( 一 )门槛 低 、 主播 素质 整 体 不 高 、 传 播 内容 媚 俗 化 网络直播 的准 入 门槛 非常 低 , 一 般只 要注册 一个 网络直 播账号 , 填写个人资料 , 进行手机验证 , 再上传身份证照 片及银 行卡认证 , 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 网络直播 。打 开任 意一款手机 直播软件 , 千人一面的锥子脸、 大眼睛 、 穿着暴露 的美女铺天盖 地, 其 中一些是在展示唱歌 、 跳舞等才艺 , 但绝 大部分却是 内容 极其 无聊 的聊 天和搔首弄姿 。很 多主播为 了赚 取粉丝 的 “ 打 赏” , 不惜碰触底线 ,“ 黄鳝 门”等各种无底线 的色情暴力类直 播视频不 断挑 战公众 的神经 。猎奇类 的直播视频也频频 出现 , 河北 邯郸 的 “ 吃货 凤姐”在镜头 前表演活吞金鱼 等奇特物 品 来 “ 吸粉 ” , 更有男主播以一次性抽几十根香 烟来博人 眼球 。

同情疲劳?煽情报道中情感把控失衡的伦理反思

同情疲劳?煽情报道中情感把控失衡的伦理反思

同情疲劳?煽情报道中情感把控失衡的伦理反思摘要:煽情报道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媒体实践中常犯的老病。

煽情报道并不全然不值得提倡,在新闻报道中正确把握好情感的度量关系将对新闻报道产生积极意义;而一旦情感把控失衡,便会陷入煽情报道漩涡。

而在新闻报道中滥用情绪将会引发一系列适得其反的后果。

最常见的便是“同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

本文在探讨煽情新闻时引入同情疲劳概念,探讨煽情报道中情感把控失衡引发的同情疲劳问题对新闻报道及以读者为代表的公众的影响,以此反思煽情报道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关键词:同情疲劳,煽情报道,新闻伦理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其实,人也天然是情感型动物。

媒体深谙此理,其所呈现出的报道背后具有一套属于媒体自身的情感法则。

在煽情报道中,媒体紧紧抓住情感这条主线,“以言行事”,深刻演绎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道理,极尽渲情之能事。

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媒体的诸多报道实际上存在过度渲染情感之嫌,进而导致媒体走向煽情报道的队列。

而过度渲染情绪因素则会引发公众的“同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反而不利于媒体宣传效果的达成。

毫不否认的是,媒体如果正确使用报道中的情感向度,对读者、报道效果等皆能起到正面效应;而一旦对情感把握失衡,则会造成偏差。

在新闻采、写、编等实务操作中,情感一直扮演着重要作用,而媒体在此方面亦不止一次地存在失误。

这也引发我们思考媒体报道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对此,本文在讨论煽情报道时引入了“同情疲劳”这一概念,探讨煽情报道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其导致的“同情疲劳”问题的影响。

一、概念辨析:煽情报道与负面新闻、灾难新闻、正面宣传“煽情报道”“负面新闻”“灾难新闻”“正面宣传”此几概念大家并不陌生,已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的话题。

学界对这些报道、问题的研究亦是汗牛充栋。

灾难新闻与负面新闻存在混用的情况,不少人将两者概念混淆,并认为报道负面信息不利于正面宣传。

数字媒体时代正面宣传情感化传播现象研究

数字媒体时代正面宣传情感化传播现象研究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但长期以来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正面宣传的过度煽情或是无情是两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前者为了打动受众,对情感元素过度消费;后者专注于宏大叙事,漠视情感。

这两种偏差都会降低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甚至引起受众的反感。

情感是人际关系的维持者,是对宏观社会结构及其文化生成的承担者,也是一种能够分裂社会的力量。

因此,情感在所有的层面上,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到构成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的组织系统,都是推动社会现实的关键力量。

[1]一、作为内容的情感:数字媒体时代的传播转向数字媒体时代,新闻的制作、传播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有论者认为,数字媒介塑造了一个情感易激的媒介实践环境,其中流通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情感。

新型数字媒体产品旨在唤起情感,而非仅传递信息。

[2]主观、感性化的叙事风格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特征之一,主流媒体近年来不断创新理念、内容,革新方法与手段,优化传播效果,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正面宣传也出现了情感化、轻悦化转向,流量及好评双赢的优秀作品频频问世。

在此类作品中,受众的关注点并非获取信息,而主要在于寻求一种情感上、精神上的更深层次的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数字媒体时代新闻内涵与外延的变化,这种情感化传播现象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关注。

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正面宣传要入耳入脑入心,走进传播对象的内心,实现内化认同,离不开对传播对象心理诉求和情感需求的把握及满足。

成伯清将情感体制按工作、消费与交往三个领域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在消费领域居于支配地位的“体验体制”,主导性的规范情感是快乐愉悦。

[3]情感或情绪被调动起来消费,成为媒介融合语境的一大特点,用户或信息消费者偏向于感兴趣的、期待的、新颖的文本,而不再数字媒体时代正面宣传情感化传播现象研究○盛芳【摘要】数字媒体时代,相比事实信息与内容再现,新闻传播中的情感意义时常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正面宣传也表现出显著的情感化传播趋势,如在内容呈现上注重日常性与体验性、偏好个体视角,在形式上充分调用视频日记、创意海报等多种融入主观情感叙事的视觉传播符号。

新闻煽情——新闻报道的第二种表达

新闻煽情——新闻报道的第二种表达

新闻煽情——新闻报道的第二种表达
徐强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新闻煽情一直是业界和学术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争论长期存在。

但是在各新闻媒体的实际操作中,煽情的手法却常常被借鉴、运用。

其中不乏具有代表性、为读者观众津津乐道的典型报道、好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报道,往往蕴含着浓郁的人情昧。

当然,这种新闻煽情报道模式与学界传统的客观新闻报道思想大相悖逆,但是却为社会大众包括一些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广泛接受,渐成风格,各领风骚。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徐强
【作者单位】深圳特区报经济新闻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对新闻报道中煽情元素伦理问题的再审视 [J], 薛源
2.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接地气”--探讨时政新闻的民生表达及报道策略 [J], 黄双燕
3.民生表达,时政新闻也很“美”——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研究 [J], 常书香
4.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研究——以近三年美国网络新闻奖沉浸式新闻报道获奖作品为例 [J], 杨蕊菡
5.反思新闻故事化进程下对人文关怀的畸形表达——以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为例 [J], 郭楚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煽情性新闻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Bill Kovach 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Tom Rosenstiel 在其合著的《极速》(Warp Speed)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论断:这个时代的新闻观已由“探求真实”(journalism of verification)转变为“妄下断言”(journalism of assertion)。

两位作者进而认为,在现在的媒介文化中,存在一种“一鸣惊人”的心态。

媒介总希望通过提供更多有趣的新闻来吸引受众,这类新闻多和名人、丑闻、下台、性有关,就像辛普森、戴安娜、莱温斯基。

这类新闻都属于煽情新闻的范畴。

煽情主义(sensationlism)一词,《新闻学大词典》中的解释是:一种突出色情描绘的报道手法,始于西方新闻界,主要手段是:绘声绘色揭露丑闻细节,详尽刻画犯罪的经过和作案细节,刻意渲染色情言行,这种手段是黄色新闻媒体的主要手段。

煽情性新闻将名人轶事、奇闻趣事以及犯罪案件、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消息等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新闻标题夸张渲染,文字通俗刺激,片面追求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性悬念以及对感官的刺激。

煽情性新闻几乎是一种伴随现代报业的诞生而出现的新闻思潮。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说法是这种新闻思潮的标志。

一、煽情性新闻的表现形式1、软新聞娱乐化,硬新聞软着陆娱乐化是煽情性新闻的生存方式和风格定位。

煽情性新闻在报道那些无关紧要、琐碎的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刺激性的犯罪案件、暴力事件、花边消息等软性内容时惟恐细节不够详尽;同时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硬新闻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比如在报道“两会”等重大题材时,挖掘会场内外的“花絮”,或追踪幕后新闻,挖掘内幕新闻。

在报道严肃题材时,则选取一些如悲哀的泪水、愤怒的拳头、欢乐的尖叫、血淋淋的场景等富有感染力和戏剧性的场面,感情因素和戏剧性细节常常被大肆渲染。

2、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的夸张有些都市类生活报对名人、性、丑闻、暴力、灾害、文娱、体育等新闻,在版面的标题、图片、线条等处理上,突出有加;在头版对浓艳性感的明星图片、场景鲜血淋漓的事故灾祸图片进行放大处理,一些机关报受晚报、都市报影响,盲目仿效一些在市场上比较走红的报纸的版式、版面,纷纷增加副刊版面,创办周末版,大报小报化,风格晚报化;在版面设计时对颜色、线条、边框等原素的运用不加选择,喜欢将漂亮的颜色罗列成“花花世界”,甚至在图片的处理上,有这样一种视觉反差:一版上是领导人的讲话照片,一翻别的版就是明星们千姿百媚的倩影。

3、表现手法戏剧化煽情性新闻片面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等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报纸新闻竭力强调手法创新,以写故事、写散文的形式写新闻;在标题制作上追求标新立异、耸人听闻。

比如有些报纸的社会新闻为了吸引读者,制作一些诸如《妻子当“小姐”丈夫动了刀》、《吸毒吸破家产“妈咪”二进宫》这样的刺激性标题。

广播、电视则普遍追求新闻节目的娱乐性,发明了种种“侃新闻”、“聊新闻”、“演新闻”、“戏说新闻”等形式,一味追求情节的离奇和搞笑。

二、煽情性新闻兴起的成因1、大众传媒市场化使然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媒体逐步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

媒介的商业化发展导致了传播者对获利性比对文化性更重视。

为了抢夺更多受众的“眼球”,一些媒体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上逐步失衡,忽视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把经济效益作为自己的首要追求,受众至上,降格以求,受众愿意看什么,媒体就给什么。

媒体的行为受市场驱动,从原来的“引导”受众走向“迎合”受众,对经济效益的渴求驱使着各家传媒尽力使自己所传播的信息能让受众满意。

其最终结果是,传媒有意识地进行针对受众需要的娱乐化新闻传播。

除了迎合受众需求以外,媒体的利益还与一些企业、广告商相关。

广告商是否投资一个媒体取决于这个媒体能否吸引受众,能否为他的投资带来最大的利益回报。

在这里,吸引受众不仅是媒体的目标,而且是广告商的衡量尺度,因此一些媒体将广告商的眼光作为衡量自己成功与否的标准。

煽情的新闻能抢更多受众“眼球”,也能获得众多广告商的青睐。

于是,新闻的煽情化更成为一些媒体的自觉行为。

2、受众市场需求受众文化也就是消费文化,这种文化形式鲜有政治色彩,集中凸现文化的娱乐功能,以新鲜、刺激、欲望为主要特征。

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化的。

在市场经济社会,在相当数量的受众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忽视文化修养,甚至不能坐下来读读书,文化素养平庸,审美情趣低下,人们感觉越来越麻木、迟钝,不能深入思考、追求心灵感悟,而是更多地需求感官刺激,以求打破现实生活的沉闷单调,空虚无聊。

而新闻的煽情化更多地提供了一些轻松活泼并带有刺激性的文化休闲模式,用戏弄搞笑、调侃玩耍,设置悬念的方式带给人们信息,满足了这部分受众的享乐和游戏的心理欲望。

煽情性新闻,正是迎合了这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

3、整个世界文化交融的结果改革开放使西方文化快速传播我国,对我国新闻传播观念以及新闻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国家把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作为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往往在报道时将空前绝后、耸人听闻的名人、暴力、丑闻、隐私等事件之类作为报道重点,以此来冲击和刺激受众的感官神经。

对这些新闻传播观念,我国的一些新闻传播工作者往往不分糟粕全面吸收。

4、媒体无奈的选择媒体间的竞争需要完善的政策、机制以及强大的人才、资金、技术支撑,不少媒体却偏偏在这些方面底气不足,他们不得不在“硬”新闻面前“望而却步”,只好降格以求选择难度低、花费小、市场大、经济效益佳的软性内容和技巧,以求在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因此,煽情性新闻又带有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不正常竞争导致的畸形产物特征。

5、舆论推波助澜煽情性新闻虽然因其迎合了不少受众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市场,然而其畸形发展对我国新闻事业造成的冲击及带来的危害也是十分明显的。

但社会上有一股风潮,对其危害视而不见,却对其做法与效果肯定有加。

有人认为,人们既然对煽情性的东西很感兴趣,那自然而然会对一些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热情减弱,对政府、对社会的抱怨也会减少,社会安定的因素会增多,政府自然认可了。

也有人认为煽情性新闻给媒体带来了活力,使其获得充分发展,取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他们靠自己生产的传媒产品不但养活自己,并且还为国家创造出很大的利润,政府的经济压力大大减轻,又何乐而不为呢?更有新闻学者认为,煽情性新闻是对原本丧失了的新闻基本功能的恢复,是对过去新闻报道模式的一种反叛,是对长期以来文以载道格式的改良,体现了新闻的民本真意。

这些舆论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的煽情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6、孱弱的新闻传播约束机制香港四大新闻专业团体曾制订过一个《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要求“新聞从业员在处理新闻的时候,尤其是涉及暴力、性罪行、自杀等社会新闻,应避免淫亵、不雅或煽情。

”③但《守则》仅具有道德和良心的指引作用,并无实际约束力。

因此光靠新闻界的“自律”并不能完全解决传媒污染的问题,新闻界需要大众的监督批评,“他律”亦必不可少。

如在《东周刊》刊登刘嘉玲裸照的严重“出位”事件之后,演艺人协会、记者协会外以及香港立法会八大党派和许多社会团体随即发表声明,对此行径表示不齿,香港报业评议会严厉谴责该周刊不顾新闻专业操守,政府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在数日内就收到近千宗市民投诉。

不少报纸呼吁政府反省对媒体的宽松监管,《文汇报》指出,“严重侵犯隐私、践踏别人尊严的裸照,打了所谓‘格仔’就可以‘合法’自由刊出,反映出现行法律过松、执法过宽。

事实一再显示,传媒除了自律,必要的法律制约不可或缺”。

三.煽情性新闻带来的危害1、煽情性新闻实质上是低俗之风的表现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社会守望、宣传教化、文化传承及娱乐消遣等功能;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更担负着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的重任。

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视肩头担负的社会职责,陷落于炒作新闻娱乐功能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忽略了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把大量过于低俗的猎奇煽情当作卖点,或热衷于炒作名人轶闻、奇闻怪事,或热衷于将镜头聚集于都市光怪陆离的百姓琐事,或热衷于凶杀、色情等事件的追逐,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执着于一时的赢利。

这种种做法丧失了新闻媒体应有的严肃性和社会责任感,实质上是低俗之风的表现。

2、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本质的背离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是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

煽情性新闻使新闻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生活的真实反映似乎可以是任何个人的道听途说、随意铺排,甚至可能是传播者的主观想象或者精心制造。

如果新闻仅仅成为人们娱乐工具的话,其最终结果是导致媒体权威性、公信力的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

3、煽情性新闻是对受众的一种愚弄首先,煽情性新闻主要是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的手段,媒体只把受众看作市场的消费者,而忽视了受众应该是作为权利主体存在的;其次,煽情性新闻一方面弱化了社会的健康因素和积极力量,会导致受众对社会环境做出错误判断,丧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也污染了公众舆论氛围,助长了社会转型期受众本身潜藏的心理阴影,弱化了受众对社会规范的自我约束力和认同感。

4、某些煽情性新闻妨碍司法传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迎合一般公众猎奇的阅读趣味,而关注那些能引起公众兴趣的大案、要案、奇案、特案,以及“社会阴暗面”的揭露上,破坏了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降低司法权威。

有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得制造煽情新闻。

如《工人日报》就曾使用过这样的标题《腐败阴影笼罩法院》,其实腐败分子在法官队伍中毕竟只有少数,该报道的内容也是针对某些法院的少数干警,但此报道的标题却煽情之至,给人一种人民法院是一片黑暗的印象。

5、某些煽情性新闻侵害公民的正当权利,如肖像权、隐私权等煽情性新闻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已成为中国新闻界近年来失范行为的一种经常现象,不为外人所知的私生活才有卖点,一些记者秉着这样的理念变成了单纯猎取异常事实的猎手,而缺失了人性和良知。

隐私权是上世纪后半叶提出的,指公民享有私事保守秘密的权利,个人的私生活可以拒绝记者采访、拍照和公开传播,以保护个人生的安宁。

这项权利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在1996年制定的西方职业新闻记者协会(SPJ)“职业伦理规范”中,把“减少伤害”列为“追求真实并报道”之后的第二条规定,并作了十分细致的说明,要求记者“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