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黄庭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 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
11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 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 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 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 以强烈的感染。
.
14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 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 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 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 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 乎是回不来了。
.
15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
蔷薇花,远远地飞走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
了美丽而又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
一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
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
17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 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 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 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
3
苏 轼 书 法 作 品
.
4
米芾书法作品
.
5
蔡 襄 书 法 作 品
.
6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黄庭坚书法作品
.
7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选
.
8
.
9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 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
10
写作背景:
•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清
平 乐 黄
庭 坚
.
1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 书之家,自幼纵览六艺, 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 进士。“苏门四学士” 之一。政治上与苏共进 共退,屡遭贬谪。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 西诗. 派,影响很大。 2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豪迈,较接近苏轼。
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
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
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
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
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
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
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
纸上,呼之欲出。 .
16
春天的来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
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
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
寻的执著。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
是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吧。
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解的。最后,由于
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
.
20
.
21
.
12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渲 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 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 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 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 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
13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 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 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 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 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 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 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
18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 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 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 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
19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 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苏轼、米芾、 蔡襄、黄庭坚 )”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 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 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 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