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黄庭坚PPT课件
黄庭坚《清平乐》【通用】.ppt
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
地飞走了。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
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
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
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
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
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新.
9
2、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 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 处。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新.
4
译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
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
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
知晓,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
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凭借轻
风飘过蔷薇。
.新.
5
解题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 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 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 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
苏轼。
.新.
2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 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物。苏书尚天趣, 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 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 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 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新.
3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 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拟人(或比拟)。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 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 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 无奈,妙趣横生。源自.新.10总结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
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3张PPT)
第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 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 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寻的
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的无 奈,妙趣横生。
第十二页,共13页。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第十三页,共13页。
第七页,共13页。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 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 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 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 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第八页,共13页。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 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 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第三页,共13页。
写作背景:
• 因新 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 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 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 暮年无为的感慨。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
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第四页,共13页。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 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 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课件
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清平乐•春归/何处 北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 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 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
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
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所选是一首悼春 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 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 开山大师。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 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Hale Waihona Puke 清平乐•春归/何处 北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换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02
诗词背景
《清平乐·春归何处》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
这首词约作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年)左右,当时黄庭坚身在德州德平 镇(今属山东)。
创作背景
黄庭坚因政见不同而遭人弹劾,被贬谪到德州德平镇(今属山东)任官。在德 州期间,他投身禅宗,创作了不少反映禅宗思想的诗歌,这首《清平乐》便是 其中之一。
05
诗词的影响和评价
后人对《清平乐·春归何处》的评价
高度赞誉
后人对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评价极高,认为这首词情感 深沉,意境深远,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
艺术价值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成为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
思想深度
后人对这首词的思想深度和情感表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黄庭坚 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思考。
政治生涯
黄庭坚曾担任过国子监教 授、秘书丞等职务,后因 得罪权贵被贬谪。
黄庭坚的文学成就
诗歌创作
黄庭坚的诗歌以杜甫为宗 ,诗作风格奇崛,为江西 诗派开创者。
书法艺术
黄庭坚的书法自成一家, 与苏轼、米芾等人并称“ 宋四家”。
文学理论
黄庭坚在文学理论上主张 “点铁成金”、“夺胎换 骨”,强调文章要有思想 深度和个性特色。
的繁荣发展。
03
诗词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词的上片解析春归何处
唤取归来同住
开篇即问,表达了词人对春天逝去的 深沉感慨。
词人希望春天能回来,与春天同住, 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怀念。
若有人知春去处
此处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人格化 ,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词的下片解析
春无踪迹谁知
01
此处再次发问,表达了词人对春天行踪的探寻和追寻。
清平乐黄庭坚[1]ppt课件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 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 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 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 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 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 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17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 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 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 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 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 乎是回不来了。
22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23
24
14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 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 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 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 以强烈的感染。
15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 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 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 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 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 求。
18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
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
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
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
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
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
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
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
20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黄庭坚清平乐教学课件ppt教学教材
秘地泉象有人春出而黄化唯同脚在挚式
。加;与情类的一逝鹂了其住步问意,
以精联与终永个。询诗 的和答。表
表心想无极无永又问意 奇形中自达
,
,
,
这首词写的是惜春之情。用 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 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
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 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 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 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全词俏丽、新警、宛转、含 蓄,表现了山谷词的风格。
黄庭坚清平乐教学课件ppt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 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 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 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薛砺若《宋词通论》:山谷
词尤以《清平乐》为最新,
通体无一句不俏丽,而结句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
集
蔷薇”,不独妙语如环,而 评
意境尤觉清逸,不着色相。
为山谷词中最上上之作,即
在两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
着此等隽美的作品。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 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 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 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 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 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 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 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 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 确乎是回不来了。
黄庭坚清平乐教学课件ppt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写作背景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 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 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 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 感慨。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 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 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 追求。
袅袅,言这首虽词写尽的是而惜春意之情未。用尽笔委。婉曲作折,者层 以拟人 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 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 道
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
出优美的意境。全词俏丽、新警、宛 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 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全词俏丽、新警、宛转、
拟人。将春天“人格化”,幻 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 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 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 对“无法与春同住”的无奈,妙趣 横生。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 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 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 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 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 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 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 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 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 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 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 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 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 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 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 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 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黄庭坚清平乐教学课件ppt1
黄庭坚的文学风格以“奇崛峭拔”著称,他的词作常常表现出一种高远、清雅的意境。《清平乐》正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黄庭坚《清平乐》的文学特点与风格
02
CHAPTER
《清平乐》的主题与意境
《清平乐》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概述
黄庭坚的《清平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历史地位
艺术影响
文学价值
该词在艺术手法上具有独特的创新,如用典、比喻、象征等,为后世词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该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历代文学家和读者广泛传颂。
03
02
01
《清平乐》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与其他宋词的比较
在风格、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清平乐》与其他宋词存在明显差异,显示出黄庭坚独特的艺术个性。
《清平乐》的艺术手法与技巧
《清平乐》的修辞手法
比喻
黄庭坚在《清平乐》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将春天比作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追寻。
拟人
黄庭坚在《清平乐》中还运用了拟人手法,如“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将黄鹂拟人化,通过与黄鹂对话来探寻春天的踪迹,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黄庭坚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意境营造解析
在词中,黄庭坚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色,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出一种清新、高远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意境营造在词中的体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平乐》的意境营造
清平乐PPT课件1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词意: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晓?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一阵风起,黄鹂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思考: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句析: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赋予春天以生命。表达此人强烈的留春之意,希望春天能够一直陪伴自己,以解人生之仇。因此千呼万唤地呼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句析:向黄鹂询问,但鸟语更难懂,且随风而去。一个童话般的联想,却有问无答。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永恒的烦恼。
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蔡京立元祐党人稗,黄庭坚被除名,编管宜州。有诗题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诸,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这“十二月”是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词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六下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0张PPT)
六下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0张PPT)(共10张PPT)清平乐黄庭坚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贪官蔡京勾结宦官独专朝政,黄庭坚被除名。
此词作于黄庭坚贬宜州的第二年。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黄庭坚诵读经典yuèzhuànqiáng wēi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唤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
取,语助词。
6.黄鹂(lí):又叫黄莺。
啼声非常悦耳。
7.百啭(zhuàn):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
啭,鸟鸣。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解读诗词清平乐春天回到了哪里呢?找不到她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她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有谁知道春天的踪迹呢?除非问一问黄鹂。
可是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他对春天有着怎样的感情?词人用拟人的修辞,把春天当作一个人,当作一个亲密的朋友来写。
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对春天离去的落寞。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家和诗人,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平乐·春归何处》介绍
诗词概述
主题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黄庭坚 的一首抒怀之作,描绘了春天 归来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对生命的热情,以及对春天 带来的希望和喜悦的赞美。
意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 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归来的欢 乐与美景,意境深远,给人以 美的享受。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 处》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ppt课件!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黄庭坚的诗歌《清平乐·春归 何处》以及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首诗的魅力吧!
黄庭坚简介
生平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以其豪放的言辞和才华出 众的诗歌而闻名于世。
学识
黄庭坚才思敏捷,广泛涉猎各种学问,精通经、史、子、集等古代经典,对文学和艺术十分 热爱。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10 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 (共14张PPT)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 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 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 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 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 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 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 的蔷薇。
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一阵风起,黄鹂便随风飞过了 盛开的蔷薇。
诗意: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 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 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 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 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思考: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
表达了什么感情?
句析: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赋予春天以生命。表达此人强 烈的留春之意,希望春天能够一直陪伴自己,以解人生之 仇。因此千呼万唤地呼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 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句析:向黄鹂询问,但鸟语更难懂,且随风而去。一个童 话般的联想,却有问无答。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 伤春是人类永恒的烦恼。
10 清平乐
部编 RJ·六年级下册
清 平 乐
黄 庭 坚 (1045-1105) , 字 鲁 直 , 号 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 西修水)人。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 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后因 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PPT课件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 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 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 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简要分析。
核心 上片惜春在关不键知不觉中
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 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以 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 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表达了惜春之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注释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的行踪
啭:鸟婉转地鸣叫。 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 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 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 它回来与我同住。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核心 关键思ຫໍສະໝຸດ 探究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2、试着分析此诗的艺术技巧
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课后练习
面对春天的离开,你的心情 是怎样的呢?试着用抒情化的语 言写下来。
诗人简介 诗人简介
黄庭坚(1045-
1105),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晚 号涪翁,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法 家,为盛极一时 的江西诗派开山 之祖。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清平乐(部编版 )PPT课 件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精品课件
一读诗歌,检查预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课前检测
一、注音 1.清平乐: 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 3.黄鹂: 4.百啭无人能解: 5.因风吹过蔷薇:
二、词语释义
1.寂寞无行.路.:指春天的踪迹 2.唤.取.归来同住:呼唤。取,语助词,犹“着” 3.百.啭.无人能解: 形容鸟声悦耳多变 4.因.风.吹过蔷薇: 顺着风势 5. 除非问.取.黄鹂:询问,打听。取,语气助词
伤春惜春名篇 王驾《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康! 学习进步!
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伤春、惜春诗词名篇: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伤春惜春名篇: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 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 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 阶段?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 (层递 ) 手法 。
(1)全词运用层深手法; (2)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
伤春惜春名篇
宋祁《玉楼春•春景》:
清平乐PPT教学课件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易错音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香肠( chán chánɡ ) 糖醋( cù chù ) √ √ 零件( línɡ níng ) 痒痒( yǎnɡ yǎn )
状 狐狸 丁零巧克 肠 继续抬 麻烦
左右结构
独体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走近作者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法家。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 “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 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 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主要作品:《清平乐》《鹧鸪天》《菩萨蛮》等。
朗读视频
清静,寂静
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
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没有留下春去的行 踪,感到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请唤春天回来与其住在一起。
鸟婉转地鸣叫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借着风势。因:凭借
译文: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地鸣叫,没有人能懂它的意思,黄鹂借 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要变 成一棵树?
因为贪玩不想被打扰。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在《儿童文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东方少年》《幼儿故事大王》《童话王 国》等杂志发表过作品,其作品《我的一 家是精灵》获得 2008 年冰心儿童文学新 作奖。代表作:《阁楼上的熊皮外套》 《粉红色的漂流瓶》,绘本《森林化妆师》 《站住,兔子》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 (共14张PPT)
思考:词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变化?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 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词意: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
春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晓?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
《清平乐》为惜春之作。词人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感叹时光去而不返,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 惜,表现了对美好春光的珍惜和热爱。
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一阵风起,黄鹂便随风飞过了盛 开的蔷薇。
诗意: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 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 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 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 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 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 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 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 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 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 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 的蔷薇。
清平乐 清净,寂静。 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叫来,喊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互换,询问。 鸟婉转地鸣叫。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得,理解。 借着风势。 因,凭借。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 来同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 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 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 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 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 乎是回不来了。
.
15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
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
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
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
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
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
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
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
纸上,呼之欲出。 .
16
春天的来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
.
12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渲 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 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 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 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 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
13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 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 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 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 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 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 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
18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 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 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 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
19
词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清
平 乐 黄
庭 坚
.
1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 书之家,自幼纵览六艺, 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 进士。“苏门四学士” 之一。政治上与苏共进 共退,屡遭贬谪。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追求奇拗诗风,开创江 西诗. 派,影响很大。 2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豪迈,较接近苏轼。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 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苏轼、米芾、 蔡襄、黄庭坚 )”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 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 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 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高。
.
3
苏 轼 书 法 作 品
.
4
米芾书法作品
.
5
蔡 襄 书 法 作 品
.
6
黄庭坚书法作品
.
7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选
.
8
.
9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 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
10
写作背景:
•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蔷薇花,远远地飞走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
了美丽而又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
一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
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
17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 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 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 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 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
11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 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 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 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 以强烈的感染。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
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
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
寻的执著。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
是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吧。
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解的。最后,由于
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
.
20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