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第二课时研学单
盼教学课件ppt(第二课时)统编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
心理描写
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 在雨衣上的憧憬,烘托出了 “我”对雨天穿雨衣的渴盼。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第三部分“愿望实现” 深入探究:愿望终于实现了,文
章是怎样写出“我”的兴奋和激动的?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心理描写
A.我还以为是树上掉 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 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 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 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 一样。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雨中场景的描写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 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
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想 穿新雨衣出门的急切心理。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 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 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这是心理描写,表现出我“担心今天雨 下得太大会导致明天不下雨。”从侧面烘托 出“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
望还有哪些?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雨前场景的描写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
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 用问,这是起了风。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 法写出了小树的动态,烘托了 此刻“我”开心、兴奋的心情。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 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这句话运用 了夸张的修辞手 法,写出了“我” 兴奋激动的心情。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心理描写
B.我走在街上, 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 子,觉得好像雨点儿 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 上落。
这句话写出了 “我”对雨点儿打在 雨衣上的惊喜和“我” 如愿以偿的喜悦心情。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动作描写
17《盼》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
六上《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读课文,学生能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通过仔细品读,学生能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并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能够迁移运用,能围绕一个意思,按事例梳理习作提纲,为单元习作打好基础。
【学习重难点】通过仔细品读,学生能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并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创设任务情境1.创设任务情境。
学校要开展一次“一字表心声”主题征文比赛,要求大家选择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写一篇习作。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著名作家铁凝选择了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盼”作为题目,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作者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齐读题目)板块二列“事例图”,知晓谋篇布局(一)借助图1,回顾主要内容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以“新雨衣”为线索,围绕《盼》这个中心叙述了蕾蕾得到新雨衣后,盼望下雨穿雨衣的故事。
2.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情?(板贴:盼下雨、盼出门、盼雨停、盼如愿)(出示让学生读)3.我们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事例都围绕“盼”字展开,既写了盼的发生、发展、又写了高潮和结果。
(新做ppt)4.作者如何把盼的过程这一重要的内容写具体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探究——请读(出示“围绕中心意思写”让学生读)。
(二)聚焦心理活动,习得填图方法1.出示活动要求:默读课文4-17自然段,先用______画出直接描写“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板书内心独白)读一读,并用一个词概括盼的心情,在句子旁作批注。
2.师: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跟同桌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句子?谁来读一读。
3.谁来汇报?出示:我找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蕾蕾_________的心情。
点评1:世上最美的事情就在眼前,你们高兴吗?(生.....)咱们一起高兴地读。
小学研学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学习简单的生态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课程对象:小学三年级四、课程时间:2课时五、课程地点:公园、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六、课程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观看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讲解:由教师讲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介绍动植物的特点及生态系统的组成。
3. 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特点。
4. 交流: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实践:开展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总结: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七、课程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提前联系公园、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确定研学时间及地点;准备观察记录表、动植物标本制作工具、环保游戏道具等。
2. 实施阶段:按照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进行。
3. 总结阶段:收集学生观察记录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评价课程效果。
八、课程评价:1. 学生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记录表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交流分享:通过学生交流分享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九、课程特色:1. 贴近生活: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生态知识。
2. 实践性强:课程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3. 互动性强:课程设置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盼导学案》
《盼》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盼》,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导入
1. 引入:请同砚们听一首关于盼望的歌曲,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激发兴趣:谈论盼望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盼望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希望。
二、进修
1. 教学重点:理解《盼》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内容:
- 阅读《盼》,体会作者对于盼望的描绘和表达。
-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 探讨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和情感的转折。
- 思考盼望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拓展
1. 情感体验: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盼望的作文,表达自己对于盼望的理解和感悟。
2. 创意活动:设计一幅关于盼望的画作,展现出自己对于盼望的想象和表达。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不仅理解了《盼》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更加深了对于盼望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盼望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给予我们力量和希望,让我们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希望同砚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时刻怀抱着盼望,英勇前行,追求自己的梦想。
(学习任务单)最新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第2课时学习任务单
最新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荷花学习任务单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一:展开想象,幻化荷花精灵
1.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
2.看着白荷花,“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
风来时,与荷花共舞;风停时,与虫、鱼交谈。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学习任务二:学会观察,拓展练习
3.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参考答案:
1.想象的句子: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满池的荷花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2.略。
3.略。
1。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师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师笔记
《盼》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记叙“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雨衣,却未能如愿等几个心情变化的小故事,围绕一个“盼”字,展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
教师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教具:PPT课件、生字卡、图片等。
多媒体资源:视频、音频、图片等。
4.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归纳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观察日记:观察身边的事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6.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练习、观察日记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盼》听课记录
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将写作意识渗透于阅读教学,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要从中提取写作点进行片段练写,做到读写结合。整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有关心理描写的知识,而且能够赏析不同形式的心理描写的语句,并可以在写作中运用。
①所有的事件都是紧扣着中心,说明作者选材非常用心。
②快速浏览,四件事用了同样的笔墨吗?“盼外出”重点写
3.小组交流
课文如何通过“盼外出”这件事,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具体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4——15自然段中,哪些词、句可以表现“盼”呢?
①语言描写“兴奋”、“特别特别”
②提示语“央求”、“生怕”
③动作描写“瞟”
④两个“可是……,可是……”,我读出了迟疑
⑤对比的手法,“路人……,我却……”
4.老师引导学生分析5——14自然段,关注作者情绪的,但却非常生动。
3、巩固练习
找出文章中你认为作者最急切的地方
请你尝试应用的形式,把你的“悔”表现出来。
教学点评:
《盼》听课记录
课题
盼
课型
新授课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1、导入新课
这一个单元你在这单元前面的导语中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这是一个写作单元,目标是什么?
2、课文分析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盼
题目就是中心
2.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
“我”有了新雨衣,盼变天
下起了雨,盼外出(具体)
没法出门,盼晴雨
盼来雨天,快乐出门
2.以练促学,讲练结合。
课堂教学要追求“教有所成,学有所获”。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有“随堂检测,当堂达标”环节,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习题训练环节,以练促学,讲练结合。这堂课上的景物衬托和内心独白两处小练笔的练习设置,实现了边讲边练随学随练讲练结合。
17《盼》第2课时课件(共9张PPT)
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走来走去。
戴上雨帽,抖抖袖子。
感受写法
哪些语句体现出“我”盼穿雨衣的急切心情?
通过描写心理活动,表现“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通过描写心理和动作写出终于盼到下雨的兴奋。
想一想
请找出来第4~15自然段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
“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珍珠玛瑙”指的是雨点儿。主人公想象着自己穿上雨衣站在街上,雨点儿打在雨衣上水珠四溅,那种快乐的心情比看见珍珠玛瑙还要高兴。
快读课文第18自然段,为什么主人公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
主人公是因为内心激动和喜悦,所以才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
写作指导
当主人公第二天去上学发现又下雨时,不仅感觉雨点儿是“甜丝丝”的,还感觉自己的心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于是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
“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主人公为什么会觉得“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雨点儿打在头上,就可以有理由回家穿上雨衣,感受雨中嬉戏的快乐了。
读中思
用一个词语概括第16自然段主人公的心情。
结合课文,说说“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一句中的“珍珠玛瑙”是指什么?为什么“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2023年9月9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此处可以修改删除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可以编辑修改
新课导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此处可以修改删除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盼》(第二课时)教案
16 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 学习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的写法。
2. 通过对“我”盼下雨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的盼望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盼。
2. 一件新雨衣,引发了我对下雨的期盼。
谁能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外出;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穿雨衣。
(板书:盼变天、盼外出、盼雨停、盼来雨)正是因为心中有期盼,所以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与之相关。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品读感悟,体会心理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用“——”划出相关语句,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2.交流感悟。
△得到雨衣盼变天(1)出示第3小节哪个词告诉你这是心理活动?(想)连续出现两个问号,我到底是在想什么?(怨天,怨天不下雨)这真是盼之切,怨之深,请你来读一读(点评:我感受到了你的怨)这两个问句明明就是急切的盼望,让我们一起读。
(2)我内心如此之“盼”,那在行为上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再去看一看我拿到新雨衣后的举动。
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
(你想干吗?)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你这走来走去的,想干吗?“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指导朗读:这就是我们儿时的期盼,迫切的期盼,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对,就是这样的感觉,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小结:人物的心理活动不仅仅可以通过“想”来表达,还可以表现在行为中,甚至在看雨衣的眼神中,出示第3小节。
(3)自由读一读,有个词连续出现了两次,你发现了吗?两个“安安静静”给你怎样的感觉?更衬托出我内心的迫切,让我们一起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6.盼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16.盼第二课时备课时间 10月10日教材分析《盼》这是现代作家铁凝的作品。
文章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作者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选取了得到雨衣、盼望下雨、妈妈不允许穿雨衣、终于穿上雨衣等几个事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这篇课文入选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学情分析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儿童画特点,符合六年级学生阅读水平。
教学目标1.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盼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
说说这样写得好处教学重点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把重要事例具体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前置作业内容摘抄课文的几处心理描写的句子,写出感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盼”这篇课文以新雨衣为线索,围绕三个事例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展开叙述。
二、精读课文(一)研读第一部分思考:妈妈给“我”买的雨衣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能看出“我”对这种雨衣的喜爱?交流: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
穿上这种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这段文字介绍了什么?介绍了雨衣的颜色和样式,还介绍了这种样式的好处。
2..“我”对雨衣的喜爱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a.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b.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了吗?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紧把雨衣脱下来。
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二)研读第二部分默读第3到17自然段,思考: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盼”?画出相关的语句。
大学生越剧研学课程教案
课时: 4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越剧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
2. 学习越剧的基本唱腔、表演技巧和服饰道具。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越剧概述2. 越剧唱腔学习3. 越剧表演技巧4. 越剧服饰道具制作5. 越剧经典剧目赏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越剧概述1. 导入:通过播放越剧片段,激发学生对越剧的兴趣。
2. 讲授:讲解越剧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流派特点等。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越剧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4. 作业:要求学生收集越剧相关资料,准备第二节课的讨论。
第二课时:越剧唱腔学习1. 导入:播放越剧经典唱段,让学生感受越剧唱腔的魅力。
2. 讲授:讲解越剧的基本唱腔、发音技巧和情感表达。
3.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唱腔,教师个别指导。
4. 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唱腔,准备第三节课的展示。
第三课时:越剧表演技巧1. 导入:通过观看越剧表演视频,让学生了解越剧的表演风格。
2. 讲授:讲解越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如眼神、手势、身段等。
3.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表演,教师个别指导。
4. 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表演,准备第四节课的展示。
第四课时:越剧服饰道具制作1. 导入:讲解越剧服饰道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越剧服饰道具。
3. 展示:学生展示制作成果,教师点评。
4. 总结:总结本次研学课程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越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越剧的基本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实践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越剧的魅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越剧经典剧目,让学生深入理解越剧的艺术内涵。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制作服饰道具和表演方面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年级上册语文盼的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盼的笔记《盼》是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贾平凹。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渴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盼望。
课文围绕着“盼”字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盼望。
课文笔记: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主要写妈妈送我一件雨衣,然后我开始盼望下雨穿雨衣,最终在雨天穿上雨衣的故事。
课文围绕一个“盼”字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表现出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盼望。
课内问题: a. 我盼的是什么?答:我盼着下雨,盼着穿上新买的雨衣,盼着体验雨点打在雨衣上的感觉。
b. 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答:(1)走在放学路上盼着变天。
(2)放学回家时天上下了几个雨点儿,盼着出去买酱油。
(3)继续寻找借口出门,盼着雨别停。
(4)吃过晚饭,没有机会出门,怕雨下完了明天就没有雨下了,又盼着雨停。
生字组词: a. 袖:袖子、袖口、衣袖、领袖、袖手旁观 b. 篷:斗篷、帐篷、船篷、敞篷、篷车 c.缩:退缩、畏缩、缩短、缩小、节衣缩食 d. 疯:疯子、疯狂、发疯、疯狗、疯言疯语 e. 瓦:瓦蓝、瓦亮、瓦盆、瓦房、土崩瓦解 f. 墩:土墩、墩布、墩子、厚墩墩、门墩儿 g. 甩:甩手、甩车、甩打、甩袖子、甩手掌柜 h. 嚷:吵嚷、嚷叫、叫嚷、大嚷大叫 i. 吱:吱吱、吱的一声响 j. 蒜:大蒜、蒜黄课文结构: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主人公得到新雨衣的喜悦;第二部分讲述了主人公盼望下雨的焦急心情;第三部分描述了主人公在雨中穿上新雨衣的喜悦;第四部分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盼望。
课文写作特点: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细腻的描绘和心理活动的展现,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盼望。
同时,课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使文章生动、形象、有趣。
《盼》教学设计(第2课时)
《盼》教学设计文本分析:本文围绕“盼”字记叙了“我”因为想穿新雨衣,迫切地盼望着一场雨的到来,展现了儿童细腻、有趣的内心世界,赞美了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之情。
“盼”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情感主线,围绕着盼,作者描写了一系列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蕾蕾纯真可爱的童心。
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围绕“盼”字展开,如“盼”的事例,“盼”的心理,“盼”的环境。
让学生理解作者围绕中心思想安排了哪些典型事例,感受生动、细腻的心理活动,还要注意文中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之间的关系。
学生都有过“盼”的心理,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曾经“盼”的经历去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情,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斗篷、瓦蓝、预报、理直气壮”等词语。
2.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重音。
3.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
4.关注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文中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了解“我”盼的过程,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安排典型事例的写法。
教学难点:根据上下文,透过细腻的描写品味“我”的心理和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上下文,透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品味“我”的情感。
2.重点关注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童真的可爱,学会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生动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2.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同桌互相批改。
(教师出示词语卡)2.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回顾上节课内容,过渡到新课。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蕾蕾的新雨衣有什么特点,让她这么喜欢这件新雨衣?蕾蕾太喜欢这件新雨衣了,她干了件什么“傻”事?因为想穿上这件新雨衣,蕾蕾开始“盼”什么呢?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习第4—17自然段,感受蕾蕾盼得雨来、希望却落空的复杂心理。
(1)学生快速默读第4—17自然段,教师出示三大阅读任务。
《盼》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盼》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文源/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基于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习作有一定速度。
(4)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但是在写字和习作过程中学生还做不到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
(2)基于阅读:学生学习了默读,能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和中心意思,但对文章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展开描写体会不够,要做到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意思,还需要指导与训练;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能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交流感受,但对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关注不够,对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不深。
(3)基于习作:学生习作有一定速度,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但是要做到语言规范、内容具体、表达清楚还需训练,特别是不清楚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不懂得如何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盼》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蕾蕾,感受她心中的“盼”。
齐读课题。
2.读读盼,说具体,她盼什么?(盼穿雨衣)好,我们来写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第一行,回忆一下雨衣的样子,还记得吗?它不是?(斗篷)这是一个生词,写下来。
“篷”走之不要跑到竹字头外面去,它是上下结构;它跟斗篷不一样的地方?袖筒,写。
“袖”写得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为了穿上这件雨衣,她提出帮妈妈买?猜对了,酱油。
酱什么部?酉字部里面短横不能少,中间一横要写长,拖住上面,把字形写好;第一行写得又快又准。
第二行,我们写三个不同的说。
第一个蕾蕾大声对妈妈说;可妈妈不明白她的意思,蕾蕾小声地说;但是心中乂不甘,于是请求妈妈,是什么?第三行,我们写三个叠词,把你在文中积累的写下来。
3.我们还知道了文章围绕“盼”写了盼的起因?盼的经过?盼的结果?(贴板书)二、精读课文。
(一读)(―)不同事例1.文章的重点就是?快速浏览课文,围绕“盼穿雨衣”,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2.汇报。
晴天盼?雨天盼?没有出去再盼雨?(板书:盼下雨盼外出盼雨留)同学们你看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写盼穿雨衣,就是盼不到,越是盼不到,就越是想盼。
(板书:〜〜)这就就把这个重点部分拉长了,写得也很有波折。
师结:作者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将重要部分写具体,文章读起来就特别有意思。
(二)不同方面(二读)过渡:作者在这些具体的事例当中是怎么具体写出“盼”这个心理活动的?再读课文,找出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汇报交流。
(晴天盼下雨)心理1.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是什么情感?(沮丧。
)那你就把这个沮丧读出来。
2.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读出什么情感?生活中你喜欢被雨点打在头上吗?你遇到下雨会怎么办?蕾蕾却“放慢”了脚步, 3.望着望着乂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盼啊盼,终于把雨盼来了,为什么我却乂盼着雨停呢?从这个看似矛盾的地方, 你能体会到什么?4.同学们读着读着就走进她的内心,读出她的情感曲线。
盼第二课时教案
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体会课文是如何把“盼”这一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能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词。
袖筒斗篷收缩情况疯狂瓦蓝笑嘻嘻甩开叫嚷油锅酱油嘴唇蹦跳2.全班订正生词。
二、回顾文章内容,读重点,品味心理1.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蕾蕾得到一件新雨衣,她非常喜欢这件雨衣,于是每天都盼着能穿新雨衣的事。
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觉得特别生动的表现了人物“盼”的心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课件5:2.学生默读课文。
3.师生反馈交流。
(1)关注对话预设1:文中的语言描写特别生动的表现了“盼”的心理。
出示几句语言描写,师生一起体会心情。
出示课件6:预设2: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具体描述“我”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充分展现了“盼”的心理,让我们读起来特别生动。
预设3:同桌分角色读好对话,再次体会“盼”的心情。
教师板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2)关注借景抒发心情预设1:教师出示文章语句,引导学生分析“盼”的心理。
出示课件7:预设2:指名让学生朗读,读出人物不同情况下的心情。
预设3:说一说,加粗和不加粗的句子有什么区别?预设4:出示其他句子,与学生交流环境描写写得那么具体有什么作用。
出示课件8:预设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下雨场景在我眼里如此美好?预设6:学生交流:因为“我”特别盼望穿上新雨衣所以下雨的景色就变得特别美好。
预设7:教师小结:作者这里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表现“我”的盼望心情。
教师板书:(心理描写情景交融)三、分析作者表现“盼”的方法1.学生朗读课文的结尾,体会兴奋的心情。
2.课文的三个部分,那部分写得最详细?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预设1:学生一起回顾生动描写“盼”的语句。
预设2:教师总结:作者是通过不同的事例,具体生动写出了“我”的心情。
四、读写训练,拓展延伸1.你最近学会了什么游戏?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怎样的心理?认真想一想后写一写,注意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盼》第二课时研学单 201910
班级姓名
1.画一画:默读第3—17自然段,思考这部分的描写写出了“我”怎样不同的心情?尝试结合“我”的情感变化,给“我”画一个情感变化心电图。
情感变化心电图
2.写一写:童年里,我们的心底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盼望,还记得你盼望过什么吗?选择一个事例或从一个方面写一个片段,可以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相结合。
小练笔自评表
评什么怎么评我来评
内容能围绕中心意思,内容合理,描写方法多元。
☆☆☆
语言思路清晰,语言通顺、连贯。
☆☆☆
书写美观,有一定速度,标点使用恰当。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