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瞬间 印象派

合集下载

印象派大师莫奈作品欣赏(七)

印象派大师莫奈作品欣赏(七)

印象派⼤师莫奈作品欣赏(七)印象派⼤师莫奈作品欣赏(七)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14⽇-1926年12⽉5⽇,天蝎座),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印象派代表⼈物和创始⼈之⼀,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部份都有他的推⼴。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除此之外,莫奈对于⾊彩的运⽤相当细腻,他⽤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彩与光完美的表达。

灵`感`家莫奈曾长期探索光⾊与空⽓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然的光⾊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莫奈⼀⽣遗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

⾜迹由巴黎⼤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写⽣,留下⽆数的作品。

本⽹已收录莫奈作品1200余幅。

其中《⽇出·印象》是印象派名称的由来,《鲁昂⼤教堂》系列是画家的第⼀个系列作品,《睡莲》系列是莫奈的艺术巅峰之作,也是印象派的集⼤成。

426《傍晚时的睡莲池塘》2幅427《赞丹附近的风车》428《卡美伊·莫奈弥留之际(奄奄⼀息的卡美伊)》429《韦特伊附近的浮冰》430《果树》431《韦特伊花园》432《摇篮⾥的吉恩·莫奈》1867年,莫奈和卡美伊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吉恩·莫奈出⽣了。

433《圣·阿德列塞帆船赛》434《圣·热尔梅娜·欧泽华教堂》此画⼜名《圣⽇尔曼·俄塞罗⽡教堂》,这是⼀幅在外光下画成的风景画,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的意义。

油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

并排的笔触⽣动地表现了空⽓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取得了绿黄⾊的光和绿⿊⾊的影的⽣动效果。

这⾥的⽤笔⽅法已经是印象主义的了,但⾊彩还不够透明,甚⾄蓝⾊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

艺术家关于瞬间和永恒的理解

艺术家关于瞬间和永恒的理解

艺术家关于瞬间和永恒的理解艺术家对瞬间和永恒的理解瞬间和永恒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在艺术家的眼中有着独特的联系和理解。

艺术家视角下的瞬间和永恒并不仅仅是指时间的长度或者持久性,而是一种被观察者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在我看来,瞬间是时间的流逝中的一个瞬间,立刻而转瞬即逝;而永恒则是超越时间,超越瞬间的存在,是一种永远存在于观者的内心深处的感受。

艺术家通过绘画、摄影、音乐等表达方式,试图捕捉这些瞬间和永恒的存在,并将其表达出来。

艺术家对瞬间的理解源自对时间的审视和感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感受到时间的飞逝,仿佛刚刚经历的瞬间就已经逝去。

这种感受使得艺术家对瞬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艺术家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来捕捉这些瞬间,以展示时间的脆弱和流逝。

例如,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睡莲》就将时间停止在了花朵绽放的一瞬间,展示了瞬间的美丽和短暂。

然而,艺术家认识到瞬间并不仅仅是逝去的时间,它也是内心体验的一部分。

瞬间可以是喜悦、忧伤、惊喜或者失落,但它是真实而强烈的感情的一瞬间。

这种瞬间的体验超越了时间的束缚,成为观者内心的永恒。

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这种内心的感受,让观众能够共鸣并体验到类似的情感。

例如,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星空》通过独特的笔触和色彩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观者能够在作品中感受到这种永恒的情感。

对于永恒的理解,艺术家将其视为一种存在于观者内心深处的精神状态。

永恒不受时间的限制,它超越了瞬间的短暂,存在于观者永恒的灵魂和思想之中。

艺术家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唤起观者内心的永恒存在。

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贝多芬的交响乐《命运》通过宏大的音乐和激情澎湃的旋律,引发了观者对生命深层次、永恒存在的思考。

在艺术家的眼中,瞬间和永恒并不是截然相反的概念,而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

瞬间和永恒在艺术作品中通过相互对比和交织的方式共同存在。

艺术家试图通过捕捉瞬间的存在来表达永恒,让观众在瞬间中体验到永远存在的意义。

例如,美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尔的作品《时间无穷》通过拍摄长时间曝光的照片,将瞬间的流逝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永恒。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评析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评析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评析摘要:印象派大师莫奈最擅长的是光线与阴影的表现技法.风景油画可以说是最为出色的,其中《日出印象》是典型的代表作。

《日出印象》不是莫奈的最有名的作品,然而它影响深广,是无法估量的,它为当时的一场美术变革运动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画派名称——印象派。

莫奈的《日出印象》抓住了大自然在阳光下的真实效果,生动地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表现了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的印象,此绘画所描写的景色动人地表达了自然美的意境,为油画新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研究本作品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莫奈作品的艺术理论。

关键词:莫奈;油画;印象目录 (2)前言 (3)一.《日出印象》简述 (3)二.《日出印象》对传统艺术的叛逆性 (3)三.《日出印象》作品的特点 (4)四、莫奈的创作情感 (5)总结 (5)参考文献: (6)欣赏油画是很好的精神活动。

通过画面可以接触到人以接触到人类丰富的情感,触及不同的灵魂。

不计其数的绘画作品中,人们根据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差异划分出了众多不同的类型。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按风格分了很多类型。

风格,是我们欣赏油画作品的时候几乎无法绕过去的一个判断过程。

根据风格的不同,油画被分为很多流派,常常的被冠以某某派的名称,如印象派、点彩派、野兽派等等。

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表现的不是所表现风景本身的自然美,呈现的是将自然本身的美融入在意象中并主观所呈现出来的。

如果古典油画大师伦勃朗的写实作品呈现的是传统的美的话,莫奈的作品可称为是“自我”真正融人大自然的美,它更融合于美本身。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属于艺术历史的创新。

他最典型的作品就是《日出印象》,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全面的了解莫奈的创作理论和深层的内涵。

一.《日出印象》简述举世名作《日出印象》创作于1872年,莫奈在这幅油画中天空和海面用了大量的蓝绿色来表现,描绘的是阿弗尔港口日出时的光线朦胧的场景。

凝固的瞬间 印象派.

凝固的瞬间  印象派.

七、凝固的瞬间——印象派时期马奈(Edward Manet 1832——1883)Z.如果说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从写实到写意的过渡。

那么马奈处在这个时期是从现实主义向印象派过渡的一个很重要的画家。

您怎样看待马奈?Y.马奈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他被认为是传统绘画的最后一位大师。

委拉斯贵兹、戈雅的画都给他很多启发。

在一次落选沙龙展上,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引起了轰动。

他将裸女与绅士画在一起使人觉得很奇怪。

老实说我至今也很难理解他为何要这样表达?他是怎么想的?不管怎么说,这幅画处理得非常好,他运用古典的造型,色彩上抛弃了传统的画法,大胆地运用色彩表现阳光的鲜艳对比,以接近平涂的方式,将形体与光色表现得充满活力。

马奈在当时是个很前卫、很现代的画家。

他善于制造社会舆论,他的另一幅作品《奥里匹亚》引起了更大的反响。

Z.人们习惯把马奈归到印象派阵营,实际上他从来没参加过印象派展览。

Y.前段时间来中国展出的印象派作品。

马奈的《吹笛子的近卫军少年》是主打作品,造型极其概括,色彩鲜明生动。

这幅画中能看到委拉斯贵兹的气韵。

马奈在艺术上的革新对印象派的影响很大,深受年轻画家的拥戴。

莫奈(Monet 1840 ——1926)Z.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色彩学有了新的认识。

印象派画家关注阳光下色彩变化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他们所采用的新的绘画技巧逐渐成为潮流。

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最大的突破是解决了色彩的问题。

其中的许多画家,像德加、雷诺阿、西斯莱、劳特累克等,我们不能详细叙述,只能选择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探讨。

Y.印象派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备受重视,一直被广泛介绍。

欧洲油画语言的发展,色彩一直走在素描造型的后面。

对色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的。

文艺复兴时期,除了提香以外,色彩并非主要造型因素。

到了鲁本斯,委拉斯贵兹、德拉克洛瓦、以及十九世纪致力于外光写生的画家,他们虽然也重视色彩,但主要是凭着个人的领悟和直觉,尚未形成系统的色彩理论。

对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油画《睡莲》的艺术评论

对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油画《睡莲》的艺术评论

对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油画《睡莲》的艺术评论【摘要】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油画《睡莲》被认为是印象派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展现了莫奈独特绘画技巧和内心世界的深度。

通过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莫奈创造出了充满情感和意境的画面。

观赏者在欣赏《睡莲》时,常常会被作品中所蕴含的宁静、神秘和美感所打动。

这幅作品不仅影响了后世艺术家的创作,也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莫奈通过《睡莲》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题,使得这幅作品成为了印象派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关键词】法国印象派,莫奈,油画,睡莲,艺术评论,细腻,独特,色彩,笔触技巧,情感,意境,艺术风格,主题,观赏者,印象派艺术,代表作品,绘画技巧,内心世界,经典之作,影响,后世艺术家.1. 引言1.1 对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油画《睡莲》的艺术评论莫奈的油画《睡莲》被誉为印象派艺术的杰作之一,这幅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表现。

《睡莲》以其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色彩运用著称于世,给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

莫奈以他独特的笔触技巧,将睡莲花瓣的柔软质感和水面的倒影表现得栩栩如生,让观者仿佛置身于花团锦簇、清澈见底的池塘之中。

莫奈在《睡莲》中运用了大量的蓝色和绿色,这些色彩给作品带来了一种静谧和清晰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柔和的情感。

作品中的色彩变化和光影效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使观者在欣赏中沉浸于一种心灵的宁静与安详之中。

莫奈通过《睡莲》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表达,使作品更具魅力和深度。

《睡莲》是莫奈艺术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绘画技巧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影响了后世艺术家的创作。

这幅作品成为了印象派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艺术印记。

2. 正文2.1 莫奈的《睡莲》所展现的细腻和独特之处莫奈的《睡莲》是一幅富有细腻和独特之处的艺术作品。

观察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莫奈通过精细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层次,刻画出了水面上漂浮的睡莲花朵和倒影,展现出深厚的立体感和逼真的细节。

莫奈画作的光影自然之美

莫奈画作的光影自然之美

莫奈画作的光影自然之美莫奈是印象派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印象派主要感兴趣的是按照他们的观察准确滴描绘对自然界的观感,他们关心的是光照在自然物体表面所引起的持续变化效应,以及如何将这种感觉专为绘画。

莫奈曾说:“我想在最容易消逝的效果之前表达我的印象。

”他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都在这样做的。

莫奈始终在探索和研究跃动的光线投射在景物上所产生的光影微妙变化,并将这种细微流动的变化凝固在画面上并且依旧保持流动。

他热衷于记录反光的色彩变化,并观察到很多现象,比如,从水上反射的颜色和从雪上反射的颜色并不一样,为记载一个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而这光本身却在不断变换,印象派于是发展出一种绘画笔法,就是由色彩丰富、形状不一的色块组成的笔触,用这种技巧来抓住倏忽即逝的形状及掠过水面而闪动的色彩。

在这种需要瞬间捕抓的前提下,工整的结构和线条将显得不那么重要,现实主义中所重视的精描细绘将跟不上光影变幻的律动。

所以,当莫奈的《日出印象》问世之后,有评论家会讥讽“连糊墙画纸也比这幅海景来得精美”也就可以理解了。

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是整个美术史上颠覆传统又开辟创新的画作。

画面上已经没有明确的形体与结构,跃动的色彩、变幻的光线、斑驳的色块才是整幅作品的核心,物体在画面上只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印象和媒介。

印象派画家毕沙罗这样评价到:“《日出印象》再现强烈的大气反光所形成的表面的色彩。

这种对绘画语言本身的探索,必定会为后世画家们所接受。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法国巴黎哈佛港的清晨日出场景,波光和港口都处于朦胧之中,雾气交融;水中凌乱地反射着天光和海边其他物体的投影,影影绰绰,瞬间定格。

画面由淡紫、灰蓝、橙黄、浅灰等颜色构成,海水、天空、烟囱、吊车、小船都融合在轻松的笔调中,过渡自然,整个画面向观众呈现出瞬间的动荡之感。

他以迅疾的笔触扫过淡青的浮影和灰白的雾气,整体画面在一种高级灰的色调中倍显和谐与自然。

在大自然中没有色彩,只有调子。

如何在风景画中将地、水、天联系起来、概括起来,融合在一起体现更好的效果是印象派风景画家一直探索、追求的主题。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19世纪照相术发明~ 20世纪一战前后)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由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

这种设备由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

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

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

(在他看来,摄影机只是一场戏剧表演的忠实记录者,整场戏都从一个机位拍摄,没有景别变换。

虽然在他的电影了出现了不同场景的镜头衔接,有了最初的分解镜头,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距离蒙太奇的分解,组合近一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埃德温·鲍特对美国电影的贡献:改进了放映机的稳定性,使电影图像更为清晰明亮。

他导演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被称为每股哦第一部纪录片,文献片,小说化得人物传记或现实的叙事电影等。

他第一次对电影进行剪辑。

电影史上,鲍特影像力最大,最重要的影片是他在1903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她通过电影剪辑和讲故事的方式。

蒙克

蒙克

蒙克蒙克(1863-1944年)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的洛顿城,曾长期居住在德国柏林,他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19岁的蒙克进入克里斯蒂安工艺美术学校开始学画,主要师从于自然主义画家克罗洛。

22岁时来到巴黎,与高更和劳特累克过从甚密,并参加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和讨论活动。

这一时期他抛弃了自然主义的画风,开始转向表现主义。

蒙克1892年来到柏林,作品因形象怪诞曾被愤怒的德国观众当场捣毁了几幅。

此后他长期居住在柏林,经常与象征主义作家普斯贝佐夫斯基、剧作家斯特林堡一起探讨尼采哲学和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命题,这使他的绘画创作更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苦闷的情调。

45岁的蒙克由于长期的精神压抑,患了精神分裂症。

两年后回挪威定居,思想才得以平复。

这时他所作的画表现出北欧清新明朗的自然。

蒙克对表现主义影响最深的是居住在柏林18年中的创作活动。

这一时期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都是些在忧郁、惊恐、彷徨状态下的一些丧魂失魄的幽灵;画面上那些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都充满表现主义的特征。

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不是通过描绘生活本身的丑恶和罪孽,而是经过对这种罪恶生活的认识后产生的愤恨来表达的。

这给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年表: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

1879年,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

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

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

1881年,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

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後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艺术造型。

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後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蒙克的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印象派——永远的光芒

印象派——永远的光芒
【关键词】印象派; 审美价值; 文化积淀; 社会影响 【作者单位】邓旭,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一、引言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 世纪 60 ~ 90 年代在法国兴起 的画派。印象派绘画( Impressionism) 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 的艺术流派,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 响遍及欧洲,并逐 渐 传 播 到 世 界 各 地,但 它 在 法 国 取 得 了 最 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 世纪后半叶到 20 世纪初,法国涌现 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 能详的经典巨制,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4 期
印象派———永远的光芒
□邓 旭
【摘 要】所谓“印象”,意思是凝固短暂的瞬间,呈现“刹那的印象”。19 世纪下半期,印象派绘画以法国为中心风靡全欧,并具 有世界性影响。印象派以其富有鲜明个性的时代感悟、审美理念、艺术倾向、造型法则、绘画特征、人文精神等崛起并 执着追求、开拓创新。印象派绘画在发展进程中,互动创新、顺逆相兼、起伏跌宕,其势前驱,其史傲立,其神长存。画 家们放弃描绘历史事件、深化和宗教等传统题材,捕捉当时 19 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的城市面貌、人们在节奏渐变急 促下的日常生活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技法上以潇洒奔放的笔触,追逐光影幻变间纷呈的色彩,并着重营造画面整 体气氛。摄影术的发明以及日本版画的传入,更使印象派画家擅于处理构图的随机性和流动感,他们不断尝试各种 技巧,诠释当下的大千世界,并为 20 世纪的现代艺术揭开序幕。
【参考文献】 1. 孔德军. 关于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 2007 2. 华芳英,严加友. 试论实践教学模式的合理性选择[J]. 远 程教育杂志,2004 3. 祝红艳.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浅析[J]. 科技信息,2010

印象派绘画的文化背景及其对现代艺术发展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文化背景及其对现代艺术发展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文化背景及其对现代艺术发展影响印象派是19世纪末法国艺术界的一股势力,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奠定了现代艺术的基础。

本文将从印象派绘画的文化背景入手,探究其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1、社会背景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教育文化化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

城市消费文化越来越盛行,市场需求推动艺术市场的兴起。

同时,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对绘画的表现方式和表现对象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2、艺术背景印象派的前身是巴比松学院,这是巴黎最早的官方绘画学院,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选材标准,让一大批年轻艺术家感到不满,认为它所推崇的历史和宗教题材已经过时,无法反映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同时,笔触宽松自由的英国绘画家特纳等人的技法和突破传统的景观题材,也为年轻的法国艺术家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此外,1855年法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上,印象派创始人莫奈的一幅《日出——印象》(Impression, Soleil levant)作品成为了一件轰动的作品,但也受到了当时知名艺评家的否定。

二、特点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主要包括画风、色彩等多方面的特点:1、画风印象派的画风十分自由、随意、松散。

追求勾勒出物体的色彩和光影的变化,以及周围环境对物体的影响。

画家常常在户外写生,捕捉下光影流动变幻的瞬间,将这些瞬间凝固在画布上,表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

2、色彩印象派以色彩为主导,更加注重光与色的关系,追求视觉传达的反应速度及其对情感的刺激。

在色调方面,增加了一些比如蓝紫,冷灰,黄绿等。

此外还采用了一种纸面暴露技法,即没有画布上的手续和处理,沾取颜料用轻松自如的手法将所看到的印象信手涂绘出来。

三、影响印象派不仅在艺术创作中开创了新的道路,而且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对传统审美观念的颠覆印象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审美观念,拒绝在受到限制和规束的同时画出闻所未闻的作品。

一瞬即永恒——当代印象派画家徐刚作品研究

一瞬即永恒——当代印象派画家徐刚作品研究

一、坚定的印象派画家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下,光学理论和实践有了重大突破。

印象主义运动出现在法国画坛是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艺术沙龙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进入20世纪后,总的来说,艺术所呈现出来的亢奋和急于变革的特点就不再像以前的美术史上那样,以画派或美术运动为例,是某种单一发展的趋势或潮流,而是描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和作品故事的年代,画家们各自独立自由地去追寻他们想要展现的艺术观念。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意味的是古代以后、未来以前、生长在当下的艺术,能够体现当下的时代特征和具有现代精神气息的艺术。

艺术家们生活在今天的现实世界里,所接受的是这个时代的文化,他们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今天的社会面貌。

徐刚教授从小就体现出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大学期间因为特别喜欢油画那种厚重和客观的画面感,以及油画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技法,对油画情有独钟,尤其是对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如痴如醉,一心钻研,这让他成为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可以将光影变化和色彩运用得完美和谐的画家。

在当时的印象主义团体中有两种画家类型:第一种是印象派早期像莫奈一样,更注重于颜色的表现力;第二种是19世纪晚期印象派像德加一样崇拜古典素描。

徐刚教授的印象主义同法国的印象主义运动一样,反对死板教条的学院派古典绘画体系和浪漫主义后期陷入空洞虚假的唯美主义,并且在印象派大师莫奈、西斯莱以及后印象派主义画家梵高、塞尚的作品中汲取养分,站在巨匠的肩膀上继续学习和探究印象派绘画。

同时他尤其注重在绘画中对阳光和空气质感的研究和表现,一年四季无论雨雪阴晴总在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大自然在不同天气下的物象。

徐刚教授反对概念化的绘画方式,认为画家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并根据当时的氛围记录下刹那的直接感受,表现出色彩的微妙变化。

徐刚教授认为油画毕竟是发源于西方的,是西方文明的一颗闪耀珍珠,传播到中国不到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的画家和学者们还在不断探索油画的多种语言,希望能将西方的绘画本土民族化。

法国印象主义

法国印象主义

睡莲
赏析
• 43岁的莫奈在吉维尼定居后,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在池 塘里繁殖了睡莲,成为他晚年描绘的主要对象。他的巨幅 《睡莲》组画始于74岁高龄,持续12年直到86岁去世为 止。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 交响乐”。
• 莫奈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照 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 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 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
草地上的午餐
赏析
• 人们在追溯现代派绘画的起源时,通常以1863年马奈在落选者 沙龙中展出《草地上的午餐》为开端,拿破仑三世想用皮鞭抽打 的不朽之作开始,世界画坛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 这是画家效法卢浮宫内一幅乔尔乔奈的《乡村音乐会》(又名 《田园合奏》)的构图,但它毕竟不是16世纪威尼斯那种田园诗 绘画。画上那个裸体女子就是他在早期画的《穿斗牛士服装的维 克多莉娜·默朗》中的模特儿默朗。她是马奈从街上领回的一个 妓女,长期为画家充当模特儿。画家让她在这幅画中表现裸体坐 在林中溪边的草地上,与两个穿衣绅士(费迪南和马奈的兄弟- 欧仁.马奈)作伴;左侧前景有一只翻倒的篮子,食物滚出篮外, 又在后景的湖池边,添画了一个只穿衬衣的女人,俯身站在水里。 这是一种精心安排的“野餐”,是画家为寻求色彩对比的大胆试 验。这一构图惹恼了绘画界的许多头面人物。围绕马奈的这幅画, 评论界竟也划分成两个营垒。双方短兵相接。
法国印象主义
概念
•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在19世纪60 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 锋芒是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 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 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 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 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从印象派画家的绘画谈德彪西《月光》的演奏

从印象派画家的绘画谈德彪西《月光》的演奏

你会 感 觉音 符 离散 , 弦分 布广 , 和 凌乱 不 堪 ,

㈣ 绘 画 中的 自 由处 理 和 演 奏 中 的 自由
2德彪 西 ( 《 月光 的创 作和印象派 画家莫 奈 ( ( 印象 ・日出》的关 系以及他们 的作 品 风格
德 彪 西 是 印 象 派 作 曲 家 的 代 表 , 传 盛 德 彪西是 看 了莫奈 的作 品 《 印象 ・1 出》有 3 感而 写 出 的 此 作 品 , 实 , 实 并 非 这 样 , 其 事 但 不能否认的是 莫奈用色 彩表现音乐 , 德 彪西用音乐表现色彩 。 《 光 》 是 德彪 西 从 l 9 年 开 始 写 作 月 0 8 的 钢 琴 组 曲 《 加 摩 组 曲 》 中 的一 首 。这 贝 是德彪西早期 的作品 , 他从 浪 漫 主 义 钢 琴 作 品 中 的歌 唱性 解 放 出来 , 用 散 而 不 乱 运 的 旋律 , 多重 变 化 的 和声 , 绘 出月 光 散落 描 大 地 , 泻 在大 地上 的感 觉 , 你 充 分 的遐 倾 给 想空间; 奈的 《 莫 印象 ・1 出》 则是 从 光与 3 色 的 相 互关 系 中发 现 前 人 从 未 发 现 的 某 种 现 象 , 到 了 最 适 于 表 达 光 与 色 的 明 度 差 找 别 变 化 的 形 式 , 这 种 光 色 明 度 差 别 变 化 把 从 绘 画 的各 种 其 他 因素 中 抽 象 出来 , 出 画 不 同的 光 景 气 氛 , 示 出 光 与 色 的高 明 度 显 与鲜明感, 交织 成 光 与 色 彩 的 华丽 交 响 诗 。
过 形 成 一 种 光 的 综 合 作 用 的 色 彩 分 解 或 组 合 , 此代 替 色彩 对 比 , 以 形成 形 的 实体 , 你甚 至 可以 看 出他 用 不 同 的 色 彩 表 现 不 同力 度 和 明暗 , 么 , 色 度 的把 握 是 印象 派 画 的 那 光 关键 , 一 点与 钢 琴 作 品 有 异 曲 同 工之 处 , 这 在 钢琴 曲 《 光 》 中 , 不仔 细 的 去 品味 , 月 如 时 , 用 粗粗 的 几 笔 , 勾 画 出 水 的 波 痕 , 只 就 更 多的 是 在 描 绘 太 阳 在 水 中 的 倒影 和 船 只 在 水 中的 倒 影 , 不是 水 体 本 身 , 琴家 则 而 钢 是 运 用 琶 音 来 表 现 如 水 般 的 月 光 , 不 要 并 求 节奏 准 确 力 度 统 一 , 是 在 强 调 隐 藏 在 而 琶音 当 中 的 旋 律 。

印象派

印象派

在美学上,表现阳光的这一辉煌时期是与光学的进步,视觉至上的不断 加强以及精神方面的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与该世纪人道主义的 要求相配合的。由夏加尔说出,并使全世纪的画家从此涌向法国找寻 的“阳光——自由”就是印象派鼎盛时代的理想。尽管我们通过分离 出主要由莫奈发展的外光潮流的办法,可以毫无困难地确定印象派主 要的北欧渊源,充满错综复杂的影响和个人交往的形成过程,其兴盛, 曲折、局限性、代表人物,与当代科学及思想的关联,但应该肯定, 即使是在1870—1880年这段最为一致的时期中,也始终存在涉及各个 方面的多种研究,并且在那以后,随着新一代的到来,其他倾向更接 踵而至。《新印象派》、《象征派》、《表现派》,正是因为在很大 程度上臣属于印象派,所以,它们对印象派的反对尤为激烈。不过, 从1860年到1900年,毕竟有一种广泛的精神统一穿越了复杂的秉性和 派别,标志着整整一个时代,而人们完全有理由把它命名为印象派时 代。在该时代里,由于史无前例的天才聚合,使绘画赢得了完全的独 立自由,同时最真实动人地为该时代的生活和深刻愿望提供了见证
这是一个伟大的派系 它不曾衰落 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敬爱 为他们
而折服
印象派
1874年4月15日至5月15日,一群组成《无名画会》的独立青年画家,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塞尚、德加、基约曼、贝·莫 里索,在嘉布奇修女路35号纳塔尔照相馆举行了联合画展,它成为当 时的一桩丑闻。记者勒卢阿在4月25日《喧闹》报上根据莫奈的一幅 题为(印象,日出)的作品嘲弄地称参展者为印象派画家。 这一词语被画家们自己接受了,它受到欢迎,并风靡世界。然而它的 定义却是不准确的,并且随着作者的不同,在技术、美学、哲学上的 意义广狭不一。评论家们把生动的理想上升为体系,从而以他们的理 论印象派取代了本由画家自发形成的印象派,加上后来反对印象派的 各种表现蜂拥而至,就更使界限变得生硬,并且还歪曲了它的范围。 因此,人们很难重新找到该派真正的艺术气氛和正确地指出这一不仅 更新了观察方法,而且更新了整个现代感觉,使那么多极不相同的画 家走到—起来的艺术运动的广度。这些画家每人都以他特有的天分完 成了自己的事业,而印象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促进着画家天才的自由表 达。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简短的历史,回顾一下这些原则。

解析莫奈绘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有感

解析莫奈绘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有感

解析莫奈绘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有感莫奈(Claude Monet)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被誉为印象派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奈的绘画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莫奈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表现。

他观察自然界中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将其用细腻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表现出来。

他不再追求刻画物体的精确细节,而是通过色块和光影的变化来营造氛围和情感。

第二,莫奈强调对瞬间的捕捉。

他喜欢在户外作画,尤其是画自然景观和人物。

他追求将瞬间的感觉和情感固定下来,捕捉到一瞬间色彩、光影和气息的变化。

莫奈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分离的色块来创作作品。

他将色彩分离到极致,通过叠加和运用不同颜色的小块,来模拟人视觉中的色彩混合。

这种绘画风格在当时被认为非常新颖和前卫,也成为印象派画家的特色之一。

莫奈的绘画成就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他在艺术风格上探索了新的方向,成为了印象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将对光线、色彩和瞬间捕捉的独特追求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

莫奈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准确描写,更是对氛围、光影和情感的刻画。

他通过色彩和光线的变化,将自然界的美景和情感瞬间凝固在画面之中,使观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动人之处。

莫奈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绘画风格和观念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视为印象派的代表之作,而印象派又成为了20世纪艺术史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莫奈的绘画风格和手法对后来的画家如梵高、塞尚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现代绘画的重要源头之一。

莫奈的绘画风格独特,艺术成就丰富。

他在对光线、色彩和瞬间的追求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手法,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

莫奈是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之一,他的成就在艺术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描述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印象主义作品

描述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印象主义作品

描述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印象主义作品莫奈的绘画描述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印象主义,他于1872年创作
的《日出·印象》描绘的就是透过薄雾观望勒阿弗尔港口日出时的景象。

虽然这幅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但在当时,莫奈这种直接而快速的写生画法是不被认可的,在展出的时候评论家们不屑地说:“这根本就称不上是一幅作品,就是一个印象。

”这幅画的名字由此得来,也因此打开了“印象派”的大门。

晚年的莫奈在自己的宅邸中种植了许多睡莲。

虽然眼睛因为白内障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敏锐,但他对光与色的敏感度却丝毫没有减弱,这些从他的巨幅《睡莲》组画中就能得到印证。

莫奈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他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应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尽管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未遵循印象派创立的一些原则,但它们无一不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

顾城作品《冬日的温情》赏析(一篇)

顾城作品《冬日的温情》赏析(一篇)

顾城作品《冬日的温情》赏析(一篇)顾城作品《冬日的温情》赏析 1在冬天的树上落着一只大鸦黑得象接近黎明的夜因而发出光亮它的眼睛在交替使用后面是无声的晴空一种温情一种温情中扩展的压抑迫使我走开去踩实松松的荒土在稀少的影子里难道没有许多蝌蚪游着,侦察着绿珊瑚冬天的树上,落着一只眼睛很亮的黑乌鸦。

这个瞬间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意绪、情思,全被诗人用印象派画家的笔触凝固。

这是一个包含着时间因素的特定空间,其中流动着“接近黎明的夜”,也流动着一种渐渐萌生并扩展__膨胀__的“温情”。

诗人从来没感受到这种温情,以至于觉得承受不了,感到有些“压抑”。

这种由于内心冲动造成的情感压力,迫使“我”想去做些什么。

土地荒废得太久了,必须“踩实”它,让它生长出新的生命。

呵,新的生命已经出现了,“我”在“稀少”的影子里似乎看到“许多蝌蚪/游着,侦察着绿珊瑚”。

多么纯净!多么透明!多么富有生趣!令人想起齐白石老人的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

诗人已走进他编写的童话世界中,与那些活泼的小蝌蚪融为一体,去寻找生活海洋中的“绿珊瑚”,并用“绿珊瑚”般的柔情__暖人们的心。

纯银一般的诗句所展示的`,不仅是诗人静思的刹那间心头涌起的难以抑制的温情,也是新旧交替时代人们的典型心态。

知识扩展:关于描写温馨冬日的现代诗歌《冬之温情》冬天总让人想起些什么或者怀念些什么炉火燃烧着总以为可以燃尽些往事许多东西正需要我们去加温其实爱和生活一样会一天天趋于平静冬天是一片雪花让我学会感恩感谢那场清风带给我生命的另一种美并且轻轻地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籍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57关于油画《呐喊》的美术赏析 呐喊 油画

57关于油画《呐喊》的美术赏析 呐喊 油画

57关于油画《呐喊》的美术赏析呐喊油画57关于油画《呐喊》的美术赏析呐喊油画话题:呐喊油画老师是奥斯陆美术鉴赏关于《呐喊》的赏析《呐喊》(挪威语:Skrik),是挪威画家爱德华?孟克(Edvard Munch)1893年的作品。

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绘画风格著名的作品。

作者介绍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

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童年蒙克,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L?ten),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

是画家雅各布?蒙克(Jacob Munch)和历史学家彼得?安德烈?蒙克(Peter Andreas Munch)的亲戚。

蒙克的母亲劳拉(Laura Cathrine Bj?lstad)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过世后年幼的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

其父患有精神疾病,他向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观念,他一再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罪,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

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

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

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兄弟安德烈结过婚,但婚后不过数月也过世了。

眼见双亲和手足接二连三地死去,严重打击了蒙克的精神与情绪,接踵而至的悲伤对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

因此,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现压抑且悲观的原因。

蒙克在晚年说到:“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我一生。

”青年时期1879年,蒙克为了成为工程师而进入工学院念书。

然而身体的健康不断出现问题,让他中断了学业。

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画家而离开工学院。

隔年他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以及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

印象主义的音乐特点[3篇]

印象主义的音乐特点[3篇]

印象主义的音乐特点[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印象主义的音乐特点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印象主义的音乐特点第一篇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一、印象主义音乐初体验——优雅写意很多人对于印象主义的认识来源于莫奈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作,偏向于中国国画的写意风格,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印象主义的音乐同样起始于这个时期。

19世纪末在欧洲,这种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它的音乐形式与表现手法都和之前的古典、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别。

印象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和莫里斯拉威尔莫里斯拉威尔。

德彪西的音乐有着浓厚的印象主义风格,他往往能描绘出一种气氛或反映人某一时间点头脑里产生的印象。

他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还经常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从而扩大了音乐的表现手段。

之前听过他的《牧神午后》,我认为这首乐曲节奏感没有古典音乐那么有力度,有规律,也不像是浪漫主义音乐给人以或热烈激昂或悠扬婉转的情感体验。

《牧神午后》讲述了半神半兽的牧神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似睡非睡,胡思乱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进入了埃特纳山仙境。

这首乐曲就像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午后,竖琴声中夹杂着弦乐部轻轻颤动的震音仿佛就像是对画作《日出印象》的一个续写版本。

整个音乐使人非常放松,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

在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中,除了德彪西之外,还有一位管弦乐配器大师——拉威尔。

就像用不同的材料能配制出各种有滋有味的佳肴一样,交响乐中不同音乐家使用的不同手法使音色更是绚丽多彩。

作曲家拉威尔虽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传承者,但他与德彪西在钢琴音乐创作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拉威尔偏向于古典形式,他的旋律线更加清晰,更为广阔、明朗和直率。

他注重从乐队配器的角度来发挥钢琴音响的色彩性。

其钢琴作品以组曲《镜子》、《夜之幽灵》两首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

印象乐派的音乐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对二十世纪各种音乐流派的形成、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众多作曲家的创作技巧的启发都已被承认为不容质疑的事实。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一、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一)绘画艺术的基本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的主流。

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是:(1)工具材料一般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

所谓“笔”,是指钩、勒、皴、点等运用毛笔的不同技巧和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表现出变化无穷的中国画意趣;所谓“墨”,是指用墨的方法,中国画以墨代色,运用烘、染、泼、积等墨法,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常讲的“墨分五彩”(指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等五种不同的色度)或“六彩”(上述“五彩”再加上宣纸的白色),使得以墨代色的中国画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构图灵活自由,画面视野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

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如图4-2-1所示),更是以散点透视法把汴河两岸数十里的繁华景象描绘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以全景方式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从城郊农村到城内街市的热闹情景。

中国画在构图时,还可以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画面中,犹如一组运动镜头把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凝固的瞬间——印象派时期马奈(Edward Manet 1832——1883)Z.如果说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从写实到写意的过渡。

那么马奈处在这个时期是从现实主义向印象派过渡的一个很重要的画家。

您怎样看待马奈?Y.马奈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他被认为是传统绘画的最后一位大师。

委拉斯贵兹、戈雅的画都给他很多启发。

在一次落选沙龙展上,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引起了轰动。

他将裸女与绅士画在一起使人觉得很奇怪。

老实说我至今也很难理解他为何要这样表达?他是怎么想的?不管怎么说,这幅画处理得非常好,他运用古典的造型,色彩上抛弃了传统的画法,大胆地运用色彩表现阳光的鲜艳对比,以接近平涂的方式,将形体与光色表现得充满活力。

马奈在当时是个很前卫、很现代的画家。

他善于制造社会舆论,他的另一幅作品《奥里匹亚》引起了更大的反响。

Z.人们习惯把马奈归到印象派阵营,实际上他从来没参加过印象派展览。

Y.前段时间来中国展出的印象派作品。

马奈的《吹笛子的近卫军少年》是主打作品,造型极其概括,色彩鲜明生动。

这幅画中能看到委拉斯贵兹的气韵。

马奈在艺术上的革新对印象派的影响很大,深受年轻画家的拥戴。

莫奈(Monet 1840 ——1926)Z.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色彩学有了新的认识。

印象派画家关注阳光下色彩变化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他们所采用的新的绘画技巧逐渐成为潮流。

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最大的突破是解决了色彩的问题。

其中的许多画家,像德加、雷诺阿、西斯莱、劳特累克等,我们不能详细叙述,只能选择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探讨。

Y.印象派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备受重视,一直被广泛介绍。

欧洲油画语言的发展,色彩一直走在素描造型的后面。

对色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的。

文艺复兴时期,除了提香以外,色彩并非主要造型因素。

到了鲁本斯,委拉斯贵兹、德拉克洛瓦、以及十九世纪致力于外光写生的画家,他们虽然也重视色彩,但主要是凭着个人的领悟和直觉,尚未形成系统的色彩理论。

到了印象派时期,色彩的问题得以突破,他们找到了光色的奥秘,自然状态的色彩是以光的变化而转移的,环境色体系取代了固有色体系。

莫奈对光色的研究最有代表性。

他的作品《日出印象》在印象派首次展览中被评论家戏称为“印象派的展览”,因此而得名。

莫奈侧重于用色彩和光线表达对物体瞬间的感受,用笔、用色大胆奔放,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他常常表现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物体的色彩变化,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将色彩的魅力发挥到极至。

晚年所画睡莲更具写意风采,有诗与音乐般的韵味,被称赞为“印象派的西斯庭教堂”。

Z.印象派作为一个流派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共举办过八次展览,而莫奈一生都致力于以印象派的方式创作,长达70年之久。

Y.从莫奈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色彩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感觉是可以培养的。

关于色彩的奥妙,有一定规律可循。

莫奈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达到如此出神入化,酣畅淋漓,他的经验对我们今天面对色彩的问题确实能够得着很多的启示。

毕沙罗(Pissarro 1380 ——1903)Z.毕沙罗是唯一的一位参加了印象派所有八次展览的画家,对印象派绘画坚定不渝。

我们常说“作画要先做人。

”毕沙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的人品和画品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声望,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

请您谈谈毕沙罗的人品和画品。

Y.毕沙罗性情沉稳,善良宽厚,慷慨大度,具有献身精神。

在印象派群体中德高望重,具有慈父般的胸怀,被称为“手持十诫的摩西”。

他的艺术朴实无华,深沉隽永。

和印象派其他画家相比,他的画似乎缺少才情,但却在拙中找到了自己的语言。

以近乎天真的简洁和不加修饰的画面表达出他的诚挚之美。

毕沙罗早期受柯罗和巴比松画派影响,和莫奈结识以后采用印象派方式和技巧,色彩更加明亮。

他利用物体明暗变化中的补色规律,加强色彩对比,用短小而有力度的笔触,层层重叠交织,模糊的形体,颤动的光色,敏感之中带着一种独特的旭日般的柔和。

他画果园,画村野,充满了安宁和谐的乡土气息,仿佛可以闻到泥土的芬芳。

他说“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必须谦虚。

”他的谦虚平和使他体验到深沉质朴的美。

《花开的果园卢夫西斯》笔触鲜活而有力度,远去的蜿蜒小路,穿过几株花满枝头的果树,给人一种真实的空间感。

Z.毕沙罗对塞尚的影响很大。

他们曾经在一起写生,都对自然有着深深的爱,却各自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感觉。

Y.塞尚非常敬重毕沙罗,自称为毕沙罗的学生。

毕沙罗根据塞尚的个性与气质启发他掌握印象派的观察和表现方法,使塞尚的艺术日趋成熟。

同时毕沙罗也将塞尚的理性和结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画中。

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 ——1890)Z.凡高的传奇坎坷命运广为人知。

他对生命的热爱以及燃烧的激情更为世人所尊敬。

虽然他的表现方式和古典油画大相径庭,但他仍旧成为西方油画体系中一道最灿烂的风景。

Y.我89年去美国生活了一年,除了看博物馆,画画,我靠读《凡高传》、《凡高日记》来打发孤独的时光。

关于凡高的故事和评论,人们耳熟能详,众说纷纭。

凡高生于牧师家庭,年轻时曾经当过传教士。

毋庸质疑,这种经历对他以后的绘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真正绘画的生涯不过十年,却留下了上千幅作品。

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他用画笔来实践他的信仰。

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我情不自禁地思考着认识上帝的最好方式,得出的结论就是去爱更多的事物——怀着崇高的、真诚的、深深的同情去爱,用火热的心去爱,施展满腹才情去爱,然后你必定试着用一生的时间去更多地理解上帝。

”凡高作为荷兰人,和他的前辈大师伦勃朗在表现方式上完全不同,却在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上有着相似的经历,都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自画像。

每次在国外,当我在美术馆长时间观摩,身体极为疲乏之时,只要走到凡高的画前,立刻身体好像又被充足了电,他的画使人感到灼热的震撼。

Z.抛开凡高画中的情感因素不说,他的前后期作品在色彩上有着天壤之别,这再次证明了色彩是可以训练和提高的道理。

Y.凡高的早期色彩晦暗,到巴黎接触印象派画家之后,色彩逐渐明快起来,很多不起眼的景象,在他的画里被表现得如同天堂般灿烂。

在内在精神上,他受伦勃朗、德拉克洛瓦、米勒的影响,尤其对米勒情有独钟。

他对乡土生活,对平凡的事物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希望人人都能从他的画中感受到乡土生活给予他的喜悦和快乐。

在法国南部的阿尔,是凡高收获最丰富的时期,他的灵感如泉水般奔涌,创作了《向日葵》、《阿尔的吊桥》、《在阿尔的卧室》、《邮递员鲁兰》等杰作。

后来凡高的病情发作,他自杀前最后的日子里,在巴黎近郊的奥维尔,他仍旧不停地画画。

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七十多幅油画,其中有《奥维尔的教堂》、《加歇医生》、《麦田上空的乌鸦》等。

Z.我去过奥维尔,小教堂仍旧保持着当时的原貌。

麦田还在,我去的时候是初冬,麦子还没有长出来,据说当地政府只让种麦子。

不远处就是凡高的墓地。

凡高去世后6个月,他的弟弟提奥因悲伤过度,也随他而去,一同葬在这里。

朴素的墓碑没有任何装饰,却堆满了鲜花。

塞尚(Paul Cazanne 1839 ——1906)Z.塞尚是我们这本书中要讨论的最后一位大师。

很难说出确切的理由,我对塞尚怀有特殊的感情。

每当我的灵感枯竭的时候,只要翻看塞尚的画册,就会从中得到启示和力量。

这或许与我在长期的色彩教学中常常拿塞尚的画启发学生有关。

有时我与朋友和学生谈起塞尚,他们很难理解。

起初我也很难理解塞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艺术的积累,我越来越离不开塞尚。

他的画中有一种永恒的力量常常吸引了我,激励我。

我尤其喜欢他的画面中稳定的构成形式和厚重而强烈的色彩关系。

Y.塞尚和凡高、高更被称为后印象派的三大领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对现代美术的贡献可以和文艺复兴三杰相比。

凡高走的是一条空前绝后的路,而塞尚是一座桥,通过他之后,有广阔的路可走,是承前启后之路。

塞尚对古典绘画心存景仰,他的探索附合古典绘画中追求理性、严谨、结实、厚重的原则,但呈现的面貌截然不同。

他不追求古典绘画中的逼真效果,而是致力于表现物体的秩序感、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他用色彩的团块和冷暖关系来塑造形体的空间和体积,以几何方式理解物体的量感与构成关系。

塞尚吸收了弗兰切斯卡的造型感和静谧安详,普珊的严密结构,印象派的光色效果,东方艺术的气韵,融会贯通,以雄浑有力、简约凝练的笔法,创造出视觉艺术的新世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新纪元。

因此美术史上把塞尚当作一个分水岭。

在塞尚之前,艺术追求模仿自然,再现自然。

而在塞尚之后,艺术家则不再强调对自然的再现,而是根据对客观自然的感受来表达主观意念。

Z.塞尚以自然为出发点,主张摆脱文学性和情节性,强调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他说:“自然比它的表面深邃得多。

画家必须接触深层的真实。

”他以直接观察、写生的方式,体会自己与对象之间灵魂深处的交融。

他的画没有社会性的大主题,只是一些平常的风景,静物和人物。

他的静物画中,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苹果和道具仿佛一个和谐的唱诗班,在颂赞上帝威严的尊荣和奇妙的作为。

我自己也常常画一些有果实的静物,他的静物使我想到献在祭坛上的供物。

Y.塞尚反复画苹果,画圣维克多山。

他注重构图的均衡和画面的结构,让它们紧紧地相互咬在一起。

俄国收藏家薄宁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从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中拿走一个东西,立即就好像到了你手里,而想从塞尚的静物画中挪走一个苹果,就会连带地把整幅画一起拽下来。

”他的画你不能随意挪动任何一个局部,否则整个结构会失去平衡。

塞尚超越了自然的物象,站到一个高度,像一个哲人俯瞰这个世界,坚定地用他这一套规律来解释这个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