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阅读训练

合集下载

第11课《短文二篇》对比阅读训练

第11课《短文二篇》对比阅读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对比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①人也。

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

幼有异操②,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③,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

读书万余卷。

善琴棋,工草隶。

未弱冠④,齐高帝⑤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⑥奉朝请。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朝仪故事⑦,多取决焉。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

及发,公卿祖⑧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节选自《梁书·陶弘景传》[注释]①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①异操:独特的品行。

操,品行、行为。

①神仙传: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

①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①齐高帝:齐高帝萧道成,南朝齐创建者。

①除,授、拜(官职)。

①故事:办事的制度、例行的事。

①祖:饯行。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四时.俱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养生之志.(4)诏许.之2.翻译下列语句的意思。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3.结合【乙】文说说为什么陶弘景能够比肩谢灵运得赏奇景。

4.阅读陶弘景创作的诗歌,完成探究任务。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①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注释]①梁武帝屡次希望隐居华阳洞的陶弘景能够出仕,但陶不为所动,梁武帝萧衍曾下诏问他:“‘山中有何物’,以至于不愿出山为官。

”他就创作此诗回答梁武帝,同时表明自己的志向。

《短文二篇》随堂训练(解析版)

《短文二篇》随堂训练(解析版)

训练09 短文两篇【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怀民亦未寝.(qǐng)夕日欲颓.(tuí)B.遂.至承天寺(suí)沉鳞.竞跃(lín)C.藻,荇.交横(xìng)能与.其奇者(yù)D.盖竹柏.影也(bái)相与.步于中庭(yǔ)【答案】C【解析】A.寝qǐn;B.遂suì;D.柏bǎi;故选C。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康肃忿然.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反溯流逆上矣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答案】D【解析】A.……的样子;B.于是;C.只是;D.快要/欲望;故选D。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①⑤②C.⑤③④①②D.⑤①③④②【答案】B【解析】答题时先找出本段中的总领句——“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再根据前后照应关系,“南朝游记小品名作”扣住“文苑奇葩”,故第④句应紧跟其后,同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领起第①⑤句(两句分别对应“游记”“小品”);第②句为总结句,应置于结尾处。

故选B。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做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2020—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年安徽)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①著:附着。

②荷:也称作蒲。

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荷花。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_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妖________(3)宜乎众矣宜________(4)金粟初开晓更清初________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爱莲说》中,菊是______的象征;《咏菊》中,菊有______的特点。

(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16.《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三](16分))13.(4分)(1)只(2)(过分)艳丽(3)应当(4)开始,刚刚(每小题1分)14.(4分)(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每小题2分)15.(2分)隐逸(者)耐寒(每空1分)16.(6分)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喜爱(鄙弃)荷。

原因:《爱莲说》中,莲具有坚贞高洁、正直不阿的品格;《咏菊》中,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

(“情感”2分;“原因”4分。

意思对即可。

回答“原因”时,从写法、主旨等角度解说,言之成理也可)《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二、阅读(45分)(一)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训练题2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训练题2 人教新课标版

一.基础知识。

1.《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写于1940年至1941年。

作者,原名,著名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为《》《》《》;《爱情三部曲》,分为《》《》《》。

2.为加点字注音。

旸.( )谷姮.( )娥浸.( )在油中瞬.( )间3.多音多义字按所给的读音组词有误的一项是:()A.处chŭ处分处理设身处地 B.间j iàn间断间接亲密无间C.模mó模仿模型模棱两可 D.强qiáng强调强大强词夺理4.下列句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B.现在有些国家干部,不求廉洁奉公,只讲礼尚往来....。

C.勤能补拙的例子,在古代是不胜枚举....的。

D.看着他走路的样子,大家都忍俊不禁....,甚至有两个笑得前仰后合。

5.选出与“皎洁的月亮从云缝后面向下窥探着”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朵朵浪花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B.休闲是人生一枚甘甜的果实。

C.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流了出来。

D.在这时代的主旋律中,也偶尔有几声不和谐的音符。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B.他只不过是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C.济南的冬天的天空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D.我们落实并组织学习了上级的指示。

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B.他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道理,显示了他不擅辞令、博学多才的特点。

C.中国女排的崛起,不能靠侥幸,只能靠自己苦练、巧练。

D.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确实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必定曾使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文段阅读。

语段一: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部编委语文八上《短文两篇》拓展阅读训练(附答案)

部编委语文八上《短文两篇》拓展阅读训练(附答案)

部编委语文八上《短文两篇》拓展阅读训练(附答案)与陈伯之书丘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①日,抚弦登陴②,岂不怆恨!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有删改)[注]①畴:从前。

②陴(p í):墙。

③恨(li àng):悲伤。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故国之.旗鼓 山川之.美B.想早励良.规 良.多趣味 C.所以廉公之思赵将. 晓雾将.歇 D.自.求多福 自.康乐以来 2.文中的“将军”指的是( )A.廉颇B.吴起C.陈伯之D.丘迟3.文中描写了怎样的江南之景?4.本文与《答谢中书书》都是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夜登华子冈,辋w ǎn ɡ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林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①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②,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③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注]①曩(n ǎng):从前。

②雊(g òu):野鸡鸣叫。

③天机:天性。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B.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C.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D.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是.中有深趣矣 斯是.陋室(《陋室铭》 B.复与疏钟相间. 飞漱其间.(《三峡》) C.与月上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D.倘能从.我游乎 一狼仍从.(《狼》)3.本文与课文《答谢中书书》都是跟好友分享游玩之事,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书上元夜游苏轼己卯上元①,予在儋dān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糅屠沽④纷然归舍已三鼓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试题XXX《短文两篇》过关测试(一)《陋室铭》阅读训练【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XXX,回也!”(选自《论语》)1回:即XXX,XXX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注:○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

____或_____。

___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异的一项为哪一项(。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石青糁之.4.按要求填空,并翻译所填补的句子。

(1)本文开首用类譬喻法归纳综合全文主旨的句子是:译文:(2)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译文:(3)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译文: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6、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本人和XXX、XXX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XXX、XXX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XXX、XXX。

7.作者在本文结尾援用XXX的话“何陋之有”有甚么寄义?8.从全文内容看,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表现其怎样的生活情趣?9、读【乙】用【甲】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第9课 短文两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

第9课 短文两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

第9课短文两篇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比较阅读甲文《酬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小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字词。

(1)晓雾将歇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3)怀民亦未寝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天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清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第1 页/共8 页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2)怀民亦未寝.(________)(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短文两篇》同步训练A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短文两篇》同步训练A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短文两篇》同步训练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D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 (2分)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A . 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 . 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下伏笔。

C . 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 . 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3. (2分)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 . 神情与苏、黄不属C . 属引凄异D . 属予作文以记之4. (2分)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B .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C .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D . 及花之既谢5. (2分)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A . ①⑤/②④/③B . ②/①③/④⑤C . ①③/②⑤/④D . ①④/②⑤/③6.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B . 一个好学生干部要善于倾听心声的呼声和对班级工作的意见。

C . 我们只有和自然和睦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 .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7. (2分)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季)B . 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而鄙陋)C .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苗)D .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二、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统编版八年级上《短文二篇》 同步训练(含解析)

统编版八年级上《短文二篇》 同步训练(含解析)

《短文二篇》同步训练一、填空题1.文学常识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自号,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朝代)齐梁时思想家,著有。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宋代。

散文方面,他与此同时的、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诗词方面,他与合称“ ”,同为宋代词派的代表。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2)晓雾将歇(3)夕日欲颓(4)沉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选择题3.下列各组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欲界之仙都但微颔之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山川之美花之富贵者D.蔽林间窥之乃记之而去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跃)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置身其中)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ǔ)其奇(qí)者。

C.怀民亦未寝(qǐn),相(xiāng)与步于中庭。

D.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6.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中藻、荇/交横B.实是/欲界之仙都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有变化的一项是()A.两岸石壁,五色交辉B.自康乐以来C.月色入户,欣然起行D.念无与为乐者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康乐以来/以我酌油知之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相与步于中庭/尝射于家圃D.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下面对《答谢中书书》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由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八年级短文两篇练习题

八年级短文两篇练习题

八年级短文两篇练习题《短文两篇练习题》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德馨()苔痕()鸿儒()案牍()诸葛庐()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斯是陋室斯:_____(2)惟吾德馨馨:_____(3)谈笑有鸿儒鸿儒:_____(4)往来无白丁白丁:_____(5)无丝竹之乱耳丝竹:_____(6)无案牍之劳形劳形:_____3、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无丝竹之乱耳B 何陋之有C 花之君子者也D 莲之爱4、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陋室铭》,完成 5 8 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5、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的?7、作者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8、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二)阅读《爱莲说》,完成 9 12 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可爱者甚蕃蕃:_____(2)濯清涟而不妖妖:_____(3)不蔓不枝蔓:_____(4)香远益清益: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的?12、作者在文中将莲比作君子,那么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三、拓展延伸13、请你结合《陋室铭》和《爱莲说》,谈谈你对古代文人“安贫乐道”思想的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②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乙】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 500万年前形 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 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 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 的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 生物灭绝的扁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大陆为什么会移动呢?科学研究证明,原因在地球的内部。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的厚度在海洋下约为7.2公里,在陆地大约为40公里。地壳下面是地幔,其厚度大约为2865公里,地幔下面是地核——2270公里厚的熔铁外核和直径大约为2400公里的内核。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现固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1.预习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两篇短文都是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那么通过这两 篇短文,作者所要阐述的科学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一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两篇》能力训练

《短文两篇》能力训练

《短文两篇》能力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题。

宝元中,党项犯边,有明珠族首领骁悍,最为边患。

种世衡为将,欲以计擒之。

闻其好击鼓,乃造一马,持战鼓,以银裹之,极华焕,密使谍者阳卖之入明珠族。

后乃择骁卒数百人,戒之曰:“凡见负银鼓自随者,并力擒之。

”一日,羌酋负鼓而出,遂为世衡所擒。

又元昊(即西夏国王李元昊)之臣野利,常为谋主,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与元昊乳母白姥有隙。

岁除日,野利引兵巡边,深涉汉境数宿,白姥乘间乃谮其欲叛,元昊疑之。

世衡尝得蕃酋之子苏吃曩,厚遇之。

闻元昊尝赐野利宝刀,而吃曩之父得幸于野利。

世衡因使吃曩窃野利刀,许之以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

吃曩得刀以还。

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设祭境上,为祭文,叙岁除日相见之欢。

入夜,乃火烧纸钱,川中尽明。

虏见火光,引骑近边窥觇,乃佯委祭具,而银器凡千余两弃之。

虏人争取器皿,得元昊所赐刀。

及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但存数十字。

元昊得之,又识其所赐刀,遂赐野利死。

野利有大功,死不以罪,自此君臣猜贰,以至不能军。

平夏之功,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

世衡卒,乃录其功,赠观察使。

(《梦溪笔谈》)1.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密使谍者阳卖之入明珠族阳:表面上。

B.厚遇之遇:对待。

C.而吃曩之父得幸于野利幸:宠幸。

D.及火炉中见祭文已烧尽,但存数十字但:但是。

答()2.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以银裹之,极华焕华焕:华丽光亮。

B.世衡乃唱言野利已为白姥谮死唱言:唱歌说话。

C.引骑近边窥觇窥觇:观察侦探。

D.自此君臣猜贰猜贰:怀疑离心。

答()3、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凡见负银鼓自随者┏野利引兵巡边┗而银器凡千余两弃之┗虏见火光,引骑近边窥觇A.两个“凡”字相同,两个“引”字不同。

B.两个“凡”字相同,两个“引”字也相同。

C.两个“凡”字不同,两个“引”字相同。

D.两个“凡”字不同,两个“引”字也不同。

答()4.对下列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欲以计擒之②许之以缘边职任、锦袍、真金带③吃曩得刀以还④野利有大功,死不以罪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七年级语文_《短文两篇》课时训练(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_《短文两篇》课时训练(原卷版)

17 短文两篇★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德馨.(xīn) 苔痕.(hén) 鸿儒.(nú)B.案牍.(dú) 西蜀.(shǔ) 何陋.(lòu)C.甚蕃.(fān) 淤.泥(yū) 调.素琴(tiáo)D.亵.玩(xiè) 濯.清涟(zhuó) 鲜.有闻(xiān)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组是()A.可爱者甚蕃.(非常)香远益清.(清澈)B.独.爱莲(仅,只)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庄重)C.亭亭净植.(美丽的样子)亵玩..(亲近而不庄重)D.鲜.有闻(新鲜)宜.乎众矣(当然)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5.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有《竹枝词》《乌衣巷》等。

B.周敦颐,人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

著有《太极图说》等。

C.《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陋室铭"就是说写陋室的文章。

D.《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

6.理解性默写。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比喻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阅读训练(含答案)

阅读训练课内文段阅读【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②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乙】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短文两篇》课时练一、文言文基础达标阅读《陋室铭》,完成1-5题。

(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4.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二、课内外比较阅读(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 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7.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8、[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爱莲说》精彩课内阅读、(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短文两篇》同步训练题-01

《短文两篇》同步训练题-01

苏教版初中八下《短文两篇》同步提高题(45分钟)一、拓展运用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天文、历法、地质、数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历来雄踞世界。

其中,我国的四大发明又历来是炎黄子孙的自豪!材料二:但谁都知道,瑞典化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正是用他对中国火药的改进所取得的200余项专利,设置了诺贝尔奖金。

令人遗憾的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在500余名获奖者中,至今还没有一位本土华人。

二、美文赏练(2007,湖北武汉,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 ) (4)满则覆.( )3.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

(4分)(1)诲女知之乎?(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4.【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5.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___与_________应该相结合。

(2分) 6.(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1分)(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综合训练]第17课-短文两篇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综合训练]第17课-短文两篇

第17课短文两篇1.下列对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谈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平民。

C.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文:自唐朝以来,世人甚至喜欢牡丹。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2.下列对课文相关知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铭,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B.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

C.《陋室铭》表现了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D.《爱莲说》运用类比的手法,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记先夫人不残鸟雀苏轼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②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

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③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之诚④,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

“苛政猛于虎”,信哉!(节选自《东坡志林》)注释:①〔武阳君〕苏轼母亲程氏,死后被封为武阳君。

②〔鷇〕雏鸟。

③〔闾里间〕乡里人。

④〔不忮之诚〕以不嫉妒不憎恶的诚心(对待这些鸟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巢于.低枝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B.翔集其.间其.一犬坐于前(《狼》)C.而.能驯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D.闾里间见之.何陋之.有(《陋室铭》)(2)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画2处)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阅读训练山东省邹城市第
六中学姚雪梅行道树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
了,在这个充满车辆和烟筒的城市里,我门的存
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电缀。

,,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为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
是红灯酒绿。

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
我们在不被理解的孤独里。

但我们苦熬着,牙龈
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
站成一列致敬。

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的有
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
责把光明迎来。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问题:
1,怎样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为有这种
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句话?
2,选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3,“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一句中“忧愁”与“快乐”矛盾吗?
4,我们应当学习行道树的什么精神?
5,《行道树》中用了哪两处对比?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我们的事业需要我们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及以苦为乐精神。

2,对比。

如:行道树与沉浸在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城市对比。

突出表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3,“忧愁”与“快乐”不矛盾。

“忧愁”的是:城市的污
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
带来清新和浓阴,迎接早晨和太阳。

4,学习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5,一是行道树与原始森林同伴对比,二是行道树与沉浸在红灯酒绿的市民对比。

突出表现了行道树那样无私奉献者的
自我牺牲精神。

第一次真好路过人家的墙边,
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一棵棵
硕大的黄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这景色不
见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在图画,照片和电视中看到。

今天第一次看到棵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再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使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羊了一笼十姊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个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所谓的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分红色的肉球,仅仅具有鸟的躇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句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有甚至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的一次去露营,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喷气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自己的作品用嵌字打出来,, 第一次
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但新鲜而刺激,使人
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问题:
1,第4 段中“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中的“眼巴巴”写出我和孩子们的什么心
情?(答案不能超过10 个字)
2,下面两个句子意思相同,但第(1)句话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1)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
铅字打出来,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喷气
机,第一次看见雪,,
(2)第一次去露营,自己动手做饭,坐火车,做
喷气机,看雪,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打出来,,
原因:
3,第5 段中“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在文中中是指哪一次?(答案不超过10 个字)
4,“第一次”给作者奇妙的感觉是什么?
5,作者在文中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
1,急切的盼望。

2,第(1)句表达效果好,因为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

3,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

4,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5,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