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主题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主题备课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简析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
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都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
它正像单元提示中写到的一样“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
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它要告诉我们的正是从生活的小事中去悟得至简、至真、至纯的人生哲理。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诫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二、单元总体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自主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并学会运用。
②理解本单元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本单元的重点句段。
④能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的词和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⑤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有三个子目: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将本课前两个子目整合在一起为东晋南朝等政权的更迭,以历史时间先后为序,更能帮助学生增强时空概念,本课讲授建议分为两大子目:即东晋南朝更迭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在东晋南朝更迭的时空背景下,与学生一起探究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魏晋以来,随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汉族的南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愈加深入,从吃穿住行到思想文化,民族交融渐成趋势。北方的民族大交融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中,呈现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和雕塑,三个子目分别是同一历史背景下不同方面的展示。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在动荡中继续延续和发展,创造了璀璨的科技文化。
5.知道《齐民要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知道祖冲之的科学成就,知道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认识传统文化价值,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单元教学重点: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形成。
2.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4.祖冲之和圆周率。
5.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材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个子目之间的关系应该为:淝水之战以后,南北继续分别发展。后来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北魏,统一了北方,实现了局部的统一。北魏孝文帝统治时进行了改革,其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发展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
一年级道法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一年级道法上册第四单元备课一、单元主题。
“天气虽冷有温暖”二、单元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冬季的特点,了解冬季里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冬季活动,体验冬季活动的乐趣,增强体质。
4. 教育学生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关心他人,传递温暖。
三、单元重难点。
1. 重点。
- 让学生了解冬季的特点和相关的生活常识。
- 培养学生对冬季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在寒冷的冬天传递温暖。
2. 难点。
- 如何让学生理解冬季的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会应对。
- 帮助学生克服对寒冷天气的畏惧心理,鼓励他们勇敢地参与户外活动。
四、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冬季的特点和景象。
2. 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如“冬季知识大比拼”“堆雪人大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3. 故事教学法:讲述与冬季相关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道理。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冬季户外活动,如滑冰、滑雪、打雪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冬季的乐趣。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收集冬季的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料。
- 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棉衣、手套、帽子、围巾等。
- 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
- 观察冬季的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变化。
- 准备自己喜欢的冬季玩具或道具。
六、教学过程。
(一)第 1 课:“美丽的冬天”1. 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冬季的视频,如雪花飘落、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等场景,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引出课题“美丽的冬天”。
2. 新授(20 分钟)- 展示一些冬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冬季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比如树木变得光秃秃的、河水结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等。
-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冬天里的发现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第四单元策略:预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本套教村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研究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本单元围绕“预测”这阅读策略进行编排。
预测是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
儿童在阅读的时候,都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一策略。
本单元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地进行预测。
这有利于呵护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
预测之后的验证,会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成为阅读的积极参与者,还成为阅读过程中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阅读策略单元一般安排3到4篇课文,前面的课文进行策略的展示与指导;后面的课文具有练性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策略;课后题与“交流平台”等对本单元的策略进行梳理、总结,并指导学生拓展、运用。
本单元对预测的研究做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通过旁批,提示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课后题呈现了预测的思维过程,提示了预测的依据,意在培养学生预测的意识,提升预测的能力。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是两篇不完整的故事,留给学生更多预测的空间的,文前的研究提示,引导学生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结局,课后题指出了预测与故事的发展、结局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提示了预测的角度。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了预测的价值和意义,提示学生要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预测这一~策略。
教学目标:1.认识2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门板、准备、暴风雨、墙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豪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背后蕴藏的道理。
4.通过本组课文的研究,开端造就学生续写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位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方案教学设计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单元备课方案单元导学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初步感受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二是在不确信的基础上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教材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会,选取了学生超级熟悉的现实情境来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丰硕学生对不确信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并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旁,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套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安排“概率”的学习,第二学段称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学段称为“事件的概率”。
因此,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后续概率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备内容备目标知识与技术进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信性和不确信性。
2.能正确利用“必然”“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形,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定性描述。
在实际活动(如摸球)中体会事件发生的确信性和不确信性。
通过实验、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并慢慢丰硕对不确信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第四单元可能性单元备课方案单元导学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初步感受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二是在不确信的基础上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教材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会,选取了学生超级熟悉的现实情境来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丰硕学生对不确信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并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旁,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套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安排“概率”的学习,第二学段称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学段称为“事件的概率”。
因此,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后续概率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备内容备目标知识与技术进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信性和不确信性。
2.能正确利用“必然”“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形,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定性描述。
第四单元《比》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比》单元备课单元教学内容: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方法,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按比分配。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单元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2.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3.使学生弄清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
单元教学难点:1.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2. 正确化简比;3.能应用比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要点设计:1、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2、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安排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重要思想方法:第一,情境创设贴近实际,生动有趣。
对每个学生来说人体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但其中隐藏着的比的奥秘却不为学生所知。
正是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矛盾冲突,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去。
第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教材第一个信息窗中第三个红点部分以“我们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比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旨在渗透比较、类推、化归等数学方法。
第四单元备课说明【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
路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此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描述”中,其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行文思路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选取了两篇现代文、三首诗和一篇文言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对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礼赞;《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是对母亲勤劳一生的歌颂;《梅岭三章》是陈毅作为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真情告白;《诫子书》是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这几篇作品无一不令我们动容,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中,能够基本掌握内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勾画关键语句的阅读习惯,不能厘清课文思路,且缺乏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汉语拼音第4单元备课
汉语拼音(第四单元)一、单元目标:1、汉语拼音:(1)读准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2)能准确地拼读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并正确书写声母、韵母组成的音节。
(3)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2、认一认:(1)正确认识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1、汉语拼音:声母和复韵母的发音方法,能够直呼音节,会读拼音词,了解整体认读音节。
2、认一认:读准16个汉字的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三、教学措施:1、养习惯、方法上,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2、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3、认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重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积累。
四、课时安排ai ei ui………………………………………(2课时)ao ou iu………………………………………(3课时)ie üe er………………………………………(3课时)认一认………………………………………(2课时)总计………………………………………(10课时)3、教学“开”4、教学“关”(1)出示“关”,范读,跟读。
5、教学“坐、卧、立、走”(通过学生做动作来理解)三、学习汉字(二)1、出示“出入开关”的系列图片。
(1)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描述图意。
(3)在画下相应出示注音汉字,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认读“坐、卧、立、走”,并看图说说汉字的意思。
(4)教师指导认识反义词。
2、出示“坐卧立走”的图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东南西北前后左右”8个汉字,读准字音,图字结合,认清字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优秀的四年级上册备课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搭配同学们,我想向你们打听件事,你们知道食堂今天为我们准备了什么饭菜吗课件出示“菜谱一”,为了营养均衡,我准备吃一荤一素两样菜,谁能帮我搭配一下。
板书课题《配菜》。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谱)①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②老师小结2、(出示星期五的菜谱)①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你是怎样想的④与学生共同总结这类题的解决方法。
三、实践应用1、参观动物园。
2、搭配服装。
四、全课总结体验成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2教学反思: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1、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5、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d读作:平方分米读作: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板书设计小组实验、讨论解决方案。
2、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3、想象7公顷 7平方千米的大小。
1、完成书第52页第4题,第53页第6、7题。
问:怎样数才能数正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课题练习课课时五 (30)1.谈自己的收获。
部编版一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大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备课课题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大家在一起时的欢乐体验,强化学生乐群的倾向,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接纳、共同成长。
2.通过学生的交流,连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暴露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与想法,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指向对生活问题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在群体中与大家友好相处。
教材解读《我们在一起》是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由《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请帮我一下吧》、《分享真快乐》、《大家一起来》四课组成,本单元体现儿童自主成长发展的脉络,凸显了“共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本单元的“共在”旨在养成同侪共群好习惯,即养成乐群、互助、分享、合作的好习惯,本单元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是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需要,也是一个人完满人生应该具备的最基础又最重要的素养。
教学重点1.通过交流大家在一起时的欢乐体验,强化学生乐群的倾向,在活动中相互接纳、共同成长。
2.通过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在群体中与大家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1.通过交流大家在一起时的欢乐体验,强化学生乐群的倾向,在活动中相互接纳、共同成长。
2.通过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在群体中与大家友好相处。
课题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目标1.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了解共同玩耍对生活和情绪的影响,有融入大家的能力。
2.培养快乐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
主动参与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中,能够积极融入大家。
3.通过观察、回忆、对比等方式、方法,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
教学重点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难点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游戏的道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情感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时候玩得非常开心,和谁一起玩的?生1:和我们邻居一起砌长城。
生2:和同学玩跷跷板。
生3:和好朋友们玩堆沙子。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生:开心。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交通中的线
---平行与相交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
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直观操作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能用工具画出一组平行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征。
3、在知识探究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于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难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几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教学课时分配:
信息窗一 1课时
信息窗二 2课时
信息窗三 1课时
五、单元教学策略: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能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六、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板。
七、教后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单
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 掌握数0的数学意义及其表示方法。
- 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了解数0的位置。
- 能够利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 了解数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0个物体或用数字0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对数0的注意。
2. 研究:教师介绍数0的概念和数学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感受数0的存在。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数0的读写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
4.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5. 拓展应用:通过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0的实际应用,并鼓励他们举一些例子加深理解。
6. 小结:对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对数0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题目,要求学生巩固数0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资源
- 数字卡片(0)
- 实物(例如,书本等)
教学评估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数0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学生完成的练题目。
参考资料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备课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
2.指导学生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目标:
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第四课时16、《瓶“吞”鸡蛋的秘密》
第五课时17、《水流有力量》
教
学
对
策
1、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单元备课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2、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4、指导学生认识水流有力量;水位高,水流的力量大;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大。
教
材
结
构
分
析
本单元由《热气球上升的》五科组成,主要研究热空气上升、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大气压力、水流的力量等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以“水和空气的力”为主线串联为一体,第一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主要是探究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小火箭》主要是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现象,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学习制作小火箭。《瓶“吞”鸡蛋的秘密》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水流有力量》主要是探究水流的力量及水流力量的两面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第四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第四单元文本内容。
2.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
2.课件、黑板、粉笔、幻灯片等教学工具。
3.录音机或电脑音响设备。
4.教学用具:图片、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本单元课文主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前期铺垫。
二、课文教学1.生动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义。
2.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结合前一课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检测学生基础掌握情况。
2.师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
二、课文拓展1.利用课文内容展开相关拓展,拓宽学生视野。
2.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
第三课时一、课文情感渗透1.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情感,进行情感渗透。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课文写作1.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批改学生作文,指导学生改正错误。
五、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2.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
2.调整下节课的教学策略,做好微调。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请各位老师认真备课,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是围绕“预测”来编排的,包括一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讲一间老屋在准备倒下时分别答应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的请求,给予它们帮助而总也倒不了的故事。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胡萝卜先生漏刮的一根胡子因为蘸到了果酱而越长越长,充当着放风筝的线,《不会叫的狗》一文中,那只狗因为不会叫,所以学着小公鸡、杜鹃叫,最后却弄巧成拙,差点被猎人射杀。
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图画来续写故事。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能交流名字的含义和来历,交流预测的作用和乐趣。
4.尝试续写故事。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发展,懂得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难点1.能说出故事的结局,并有自己的理由。
2.续写故事。
四、单元课时分配:《总也倒不了的老屋》2课时《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课时《不会叫的狗》1课时《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1课时《习作:续写故事》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
3.营造氛围,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
4.感受老屋乐于帮助别人的品质,明白给予他人的关爱和庇护又让它重新对生活有了希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感受阅读的乐趣。
难点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随文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2.根据图片及出示的文字讲故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课件展示破旧的老屋图片,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备课
Unit 4 My home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家里的居室和相关设施,是家庭话题之下,在课标中属于一级目标范畴。
教材给出的情景是Amy和妹妹在家里询问父母水彩笔及小猫在哪里的对话。
本单元主要是围绕家里的各类房间living room, study, kitchen, bedroom and bathroom及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家具phone, fridge, sofa, table, shelf and bed等展开的一系列话题,这些东西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非常熟悉。
本单元在话题上和本册书第一单元的My classroom和book2方位词有联系。
本阶段学生对该单元已有的知识架构有classroom, in, on, near, under, behind 等方位介词.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Unit 4 My home(Book 3)第一课时备课【学习内容】Part A:Let’s talk, Let’s play,Let’s sing.【课标描述】1.能运用新句型询问并回答物品或人物的位置。
2.能表达爱护家的情感。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4.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5.能学会歌曲《My home》。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时分为Let’s talk 和Let’s play两部分。
Let’s talk主要通过Amy 和Sarah寻找猫的情景,让学生感知核心句型“Where is she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 Is she in the study Yes, she is./No, she isn’t.” 。
Let’s play 运用一个“Hide and seek”游戏,让学生学会运用句型“Is itin/on/under …” 询问物品,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1. 能理解、正确朗读并模仿本节课对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围绕“人与自然”。
内容包括了《大自然的语言》、《爬山虎的脚》、《蝙蝠和雷达》以及《带刺的朋友》四篇课文。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将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信息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课文理解:由于课文内容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和深层次的生态概念,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理解障碍。
2. 语言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生动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是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实物模型:如蝙蝠的模型、爬山虎的标本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挂图: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图表,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或播放自然声音,引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逐篇讲解课文,结合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相关的思考题和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同时标注重点词汇和成语。
通过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和自然现象。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写作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3. 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收集关于自然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课堂参与情况以及作业完成质量。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数加减法》备课一、概述1.1 选题意义1.2 整数加减法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1.1 掌握整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1.2 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2.2 能力目标2.2.1 能够熟练进行整数加减法运算2.2.2 能够运用整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3 情感态度目标2.3.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3.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3.2 教学难点:负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四、教学方法4.1 教师讲解4.2 分组讨论4.3 游戏练习五、教学过程5.1 第一课时:整数加法5.1.1 教师引入:实际情境中的整数加法 5.1.2 教师讲解整数加法规则5.1.3 学生练习5.2 第二课时:整数减法5.2.1 教师引入:实际情境中的整数减法 5.2.2 教师讲解整数减法规则5.2.3 学生练习5.3 第三课时:整数加减法综合练习5.3.1 游戏练习:整数加减法游戏5.3.2 分组讨论:整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六、教学课件6.1 教学PPT6.2 教学视瓶七、教学评估7.1 课堂练习7.2 作业7.3 课堂互动情况八、教学反思与改进8.1 教学反思8.2 个案分析8.3 教学改进措施九、结业式9.1 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9.2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十、参考资料10.1 课本10.2 教学参考书籍10.3 网络资源通过整个备课流程,老师能够深入理解整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8.1 教学反思在备课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反思,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8.2 个案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案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
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短文两篇》,从小事物写起,引出对生命的思考。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根据新生入学的情境,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设计了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新型的教学活动,不像单纯的口语交际、单纯的写作训练那样简单,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教师要满腔热情,组织好这种学习活动。
二、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文章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
2.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懂得写作要有感而发。
2.投身“我爱文学”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感情。
学会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目标:在诵读过程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者真实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从而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文学的内容及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四、学情分析:本单元主题为“亲近文学”,是学生跨入中学的第一单元,意在让学生感受、理解、亲近文学,所以读品是关键,教学还是较为“感性”比较合适。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文学语言的精炼优美。
五、教学措施:1、上课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
2、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习惯,而且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语文、感悟语文,积累语文,养成热爱语文的感情。
3、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充分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六、课时分配《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时《在山的那边》课时《短文两篇》课时《紫藤萝瀑布》课时《虽有嘉肴》课时19 《在山的那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②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③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教学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文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教学方法:朗读法学法:语文活动合作学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
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
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
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一下这首诗歌,从诗中找出答案。
二、板书课题。
三、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
(过渡)《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
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
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
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并且边听边思考问题。
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a、诗中的“山”和“海’’除字面意思外,还蕴含着什么意思?b、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3)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为什么想到山的那边,而且是“常伏在窗口痴想”?为什么去爬山?为什么又说自己的想望是“幻想”?(4)“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5)山那边的青山,为什么“铁青着脸”?(6)“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改用议论语言,怎么说?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书本4页联系1做在练习本上,练习3小练笔。
第二课时一、深入思考,品读诗歌:(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一座座山顶为什么诱惑着是什么意思?(2)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教师配乐朗读或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回答,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可让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加深印象,也为进一步赏析诗歌作准备。
精读品味(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的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之处,品读这些诗句,就能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获得思想启迪。
①自主、合作探究二、教师预留思考题,学生思考: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不同的语句谈感受,体会到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信念;并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
②朗读指导教师指导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三、[教师小结]诗人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
这首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
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信心战胜困难。
但是,怎样翻无数座山,却是和学生下节课共同探究的问题。
四、作业:1 抄写生字词2课后习题二五、板书设计在山的那边物象山海意象困难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让我们走向成功六、课后反思17《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故事,领悟主旨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感悟文中蕴含着人生道理,引导学生正视并积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教学重点: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并领悟其中的生活哲理教学难点:深入探究人物,把握人物的性格,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准备:录音机,作家作品资料学法:圈点勾画法课时分配:3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议论,也可插话。
)《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
如果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你又是怎样做的?当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二、默读文章(过渡)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还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默读完课文,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告诉学生复述的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学法指导]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可小组交流,也可大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三、合作探究(过渡)以上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
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教师抛出问题组: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四作业布置:抄写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两遍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体验反思(过渡)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教师提出问题:a.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学生拿出准备的练笔,可小组交流,也可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鼓励)。
四、[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
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
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再次朗读《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