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学习活动《方脸公公和圆脸奶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目标:1.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方形和圆形的特征和形状。
2.训练幼儿观察、分辨和归类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名为“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故事书。
2.方形和圆形的卡片或图形辅助物。
3.绳子或大圆环。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小组活动:让幼儿围坐在地上,展示卡片辅助物,问幼儿是否认识这些形状,并询问他们对于方形和圆形的理解。
2.引入故事:打开故事书,介绍故事中的主人公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引导幼儿思考他们的脸形是什么形状。
主体活动:1.观察辨别:将方形和圆形的卡片混合在一起,让幼儿分辨并将相同的形状放在一起。
2.比较形状: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片,让他们找到另一个和自己的卡片形状相同的伙伴。
让伙伴站在一起,观察他们的形状是否相同。
3.分类活动:在地面上用绳子或大圆环画出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让幼儿将卡片放在合适的形状里。
4.整理和反思:让幼儿一起整理卡片,并讨论哪些卡片是方形,哪些卡片是圆形。
结束活动:1.小组活动:让幼儿分为方脸公公组和圆脸婆婆组,让他们分别站在方形和圆形的区域,并一起展示他们所学到的形状。
2.合作反思:让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学到的形状特征和他们在活动中的合作经验。
教学延伸:1.在课后的游戏时间里,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形状辨认游戏。
2.在户外环境中让幼儿观察周围的形状,如建筑物、花朵等。
3.给幼儿提供一些与形状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用纸板剪出各种形状,或用面团搓成各种形状的面包。
教学反思:1.对于幼儿来说,形状的辨认和归类还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活动加深理解。
2.在教学中,需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观察和实践,同时也要倾听他们对于形状的理解和说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一、课程背景本次课是针对中班幼儿的社会学科课程,主题为“人物形象大比拼”,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到各种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并借此探究人物形象与人文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二、课程目标•认识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特点。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审美表达能力,强化其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促进其积极认同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利用幼儿喜欢的歌曲、故事等介绍大陆地区民间文化中的常见人物形象;•通过问答、观察等方式,简单介绍比较古代和现代人物形象特征;•引导幼儿体验和感悟不同文化下的人物形象特点。
2. 主体环节(25分钟)•以《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为主题,讲述并对比不同人物形象特点;•利用PPT、课件等工具,结合图片进行对比解读,诱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联系和差异;•鼓励幼儿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人物形象,自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 拓展延伸(15分钟)•采用问答、游戏、手工等形式,促进幼儿的表达和鉴赏能力;•通过相关活动和体验,巩固课程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多样性的认识;•引导幼儿学习和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和现代人物形象,增强其文化自信。
4. 环节(5分钟)•联系课程内容,引导幼儿简单复述、内容;•肯定幼儿的学习表现和收获,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本次课程。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本次课程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观察力,帮助幼儿认识到人物形象多样性的背后,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生动有趣,幼儿反应热烈,课堂效果比较显著。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对于一些幼儿来说,他们对于故事或者古代人物形象的了解可能会有所欠缺,因此对于这些幼儿,老师需要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跟上课程的节奏。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含反思中班社会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在同一物体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圆两种形状,运用已有的图形经验,区分方形和圆形,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社会《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运用已有的图形经验,区分方形和圆形。
2、知道在同一物体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圆两种形状。
3、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圆形的物体(如圆镜子、碗、脸盆、笔筒、转盘等)和方形的物体(如毛巾、拎包、书、小方凳等)若干。
2、同时具有圆形和方形的物体若干,如电话、钟(外框方形和钟面圆形的)、饼干箱、纸巾盒等。
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1、介绍故事名称::方脸和圆脸,猜猜故事里可能会讲些什么?2、介绍主人公::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并认识他们的外貌特征(方和圆)。
二、理解故事1、讲述故事开始至"吵着要分家"。
::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怎么了?::介绍方脸公公的东西和圆脸婆婆的东西,发现分类的依据。
2、初次尝试根据形状分类。
::出示需要分类的物品,说说有些什么。
::摆弄物品进行分类。
::观察分类的情况,判断:方脸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圆脸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圆的?3、继续讲述故事,引出再思考的问题。
::哪些是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争着都说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再吵架了?三、迁移经验回忆生活中的物品、玩具等,看看有没有同一件东西上既有方形又有圆形两种形状特征。
活动延伸:1、请孩子继续观察收集生活中既有方又有圆的物品,将图片和相关资料带到幼儿园,布置在一起,相互交流。
2、改编故事《方脸和圆脸》,试着编画《红脸和白脸》、《三角爷爷和梯形奶奶》等故事书。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与以往不同,是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主线逐渐展开,对于习惯计算课的我来说,有了一定难度。
幼儿园中班《方脸和圆脸》教案
幼儿园中班《方脸和圆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和区分方形和圆形,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喜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识别和区分方形和圆形。
难点:让幼儿能够将方形和圆形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方形和圆形的图片、实物、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方脸和圆脸》的讲述,引发幼儿对方形和圆形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方形和圆形的特征,让幼儿能够辨别它们。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将方形和圆形应用到手工制作中。
4. 游戏环节:设计方形和圆形的游戏,巩固幼儿对它们的认知。
5. 总结:通过回顾和总结,检查幼儿对方形和圆形的掌握程度。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在家中找一找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并拍照。
2. 延伸活动:组织方形和圆形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方形和圆形的认知程度。
2. 通过游戏环节,观察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中幼儿作业和延伸活动的表现,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应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内容拓展:1. 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梯形等。
2. 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艺术作品等。
九、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歌曲、舞蹈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主题活动:设计方形和圆形的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
3. 游戏活动:设计方形和圆形的相关游戏,如捉迷藏、接力等。
幼儿园中班教案设计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幼儿园中班教案设计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方形和圆形两个图形,并能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2.通过观察、对比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学习使用形容词来描述事物的特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方形和圆形卡片各5个,手指纸板公公和婆婆各一对。
2.方形和圆形的图片(如方形饼干和圆形水果)。
3.板书:方形、圆形。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方形和圆形的卡片,让幼儿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问:“方形和圆形长什么样子?”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
2.呈现(15分钟):教师出示方形卡片,介绍方形公公。
然后出示圆形卡片,介绍圆形婆婆。
请幼儿注意观察公公和婆婆的形状。
教师可以用手指纸板公公和婆婆配合讲解,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形状。
3.操练(20分钟):教师出示方形和圆形的图片,让幼儿们辨认并说出图片中的形状。
然后教师布置任务:把方形的图片给方形公公,把圆形的图片给圆形婆婆。
幼儿们合作完成任务,并按照要求分发图片。
4.温故(10分钟):教师再次出示方形和圆形的卡片,让幼儿们回忆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出示方形和圆形的图片,让幼儿们描述它们的特征,使用形容词来形容。
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形容词,如方形的图片:大、四个边、四个角;圆形的图片:圆圆的、没有边、没有角。
5.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幼儿们可以分别用“方形的”和“圆形的”来描述物品。
6.小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方形和圆形的形状特征,并总结规律。
教师可以提问:方形有几个边?圆形有几个边?方形有几个角?圆形有几个角?7.结束(5分钟):教师鼓励幼儿们在游戏或日常生活中观察并使用方形和圆形来描述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幼儿既能学习认识方形和圆形这两个图形,又能通过观察、对比和描述培养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中班主题活动方脸和圆脸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活动方脸和圆脸教案反思中班主题活动方脸和圆脸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体验角色情感,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发展幼儿的扩散和逆向思维,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方脸和圆脸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
2、体验角色情感,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发展幼儿的扩散和逆向思维。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大教学挂图一幅(上画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圆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圆镜子)。
2、方脸老公公、圆脸老婆婆图片各一幅。
3、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兴趣。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户人的家里都有哪些东西? 2、出示大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户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圆的东西。
师: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师:那这么多东西到底是谁的呢? 3、出示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图片,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
师:原来是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的。
师: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长得什么样啊? 师: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蛋儿。
4、教师完整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
师: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 师: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
5、引导幼儿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该不该分家,说说道理,鼓励幼儿体验角色情感。
(1)师:两个人吵架了,说要分家,你们说分好还是不分好?为什么? ①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故事教案:方脸和圆脸
中班故事教案:方脸和圆脸活动内容:方脸和圆脸活动目标:1.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2.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活动准备:《方脸和圆脸》背景图,前期家具的熟知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老爷爷、老奶奶)2、给他们取个名字,(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1、“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
----思维清楚3、你们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东西。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
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大胆表述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举牌互动。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
“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3、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五、开心的家温暖的家[幼儿园教案网]1、这里还有三个家,你们看看,觉得他们开心吗?原来是*的家。
你们怎么看出来他们很开心?*小朋友你们家开心吗?那以前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啊?原来只要我们相亲相爱就会永远开心的。
2、第三个家你们猜会是开心的家吗?是哦。
那么又会是哪个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们家人是不是相亲相爱?或许第三个开心的家就是你的喔!。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方脸和圆脸》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方脸和圆脸》含反思《中班主题教案《方脸和圆脸》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主题教案《方脸和圆脸》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
2、体验角色情感,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发展幼儿的扩散和逆向思维。
活动准备:1、大教学挂图一幅(上画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圆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圆镜子)。
2、方脸老公公、圆脸老婆婆图片各一幅。
3、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兴趣。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户人的家里都有哪些东西?2、出示大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户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圆的东西。
师: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师:那这么多东西到底是谁的呢?3、出示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图片,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
师:原来是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的。
师: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长得什么样啊?师: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蛋儿。
4、教师完整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
师: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师: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
5、引导幼儿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该不该分家,说说道理,鼓励幼儿体验角色情感。
(1)师:两个人吵架了,说要分家,你们说分好还是不分好?为什么?①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②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2)师:如果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吵架了,也像他们一样要分家,你们会怎么样?(3)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6、教师讲述故事到“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我的!老婆婆说:圆的东西是我的!”,教师设置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有方有圆的东西怎么分,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分也分不清楚,圆的东西中有方的,方的东西中也有圆的。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认识到不同形状的物体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同伴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1. 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概念。
2. 观察生活中方形和圆形的物体。
3. 讲述故事《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4. 手工制作方形和圆形的物品。
5. 游戏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方形和圆形。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2. 方形和圆形的物品示例。
3.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4. 游戏场地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述故事《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尊重他人。
3. 手工制作:发放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方形或圆形的物品。
4. 展示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5. 游戏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寻找生活中的方形和圆形”游戏,增强幼儿对形状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发言,评价他们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方形和圆形的建筑物,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认识形状。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操作?2. 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八、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新的形状,如三角形、梯形等。
2.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游戏、手工制作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新的形状。
3.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新的形状的特点,能够识别和说出新形状的名称。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方脸和圆脸的特征,知道人们的外貌特征是多样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不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友善情感,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故事:讲述一个方脸公公和一个圆脸婆婆的生活故事,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
2. 讨论不同外貌特征的含义: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故事中的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让幼儿了解外貌特征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讨论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故事课件,包括图片和文字。
2. 角色头饰:制作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头饰,供幼儿扮演角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儿歌导入,引起幼儿对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兴趣。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讲述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外貌特征。
3. 讨论:提问幼儿对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看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4.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体验不同的外貌特征。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不同。
6.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喜欢的方脸或圆脸角色。
7. 结束:以一首儿歌结束活动,巩固幼儿对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理解并接纳不同的外貌特征。
3.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意和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家长参与的活动,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并在家庭中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辅导。
2. 开展园内主题活动,如“多样化的我们”,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增进同伴间的了解和接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故事教案:方脸和圆脸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故事教案:方脸
和圆脸
本节课是一堂中班语言教案,以故事《方脸和圆脸》为素材,通过阅读和角色扮演活动,帮助中班幼儿培养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故事《方脸和圆脸》,帮助中班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激发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和表演欲望。
培养幼儿的情感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故事书《方脸和圆脸》。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服装。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展示故事书《方脸和圆脸》的封面或讲故事等方式,引起中班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方脸和圆脸》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2. 故事阅读:
教师与中班幼儿一起阅读故事书《方脸和圆脸》,注重语音语调的表达,引导幼儿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并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和提出问题。
3. 角色扮演:
教师组织中班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演示,展示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情感变化。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角色扮演道具和服装,同时鼓励幼儿们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
4. 创作分享:
教师鼓励中班幼儿进行创作分享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素材,引导幼儿们用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进行表达,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赞赏。
通过中班语言教案《方脸和圆脸》,帮助中班幼儿通过阅读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情感变化,幼儿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还增强了对语言表演的兴趣和表演欲望。
中班语言数学 方脸公公与圆脸婆婆
中班语言数学活动《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材分析:故事从老公公老婆婆因分家引出矛盾,在分家中发现生活中的物品有圆有方不能分开。
故事情节幽默有趣,从一开始分家里的物品到后来分凳子、被子、房子时发现东西不能分开,最后发现脸上的五官也有圆有方不能分开。
老公公老婆婆的情感也从分家时的气愤到最后的两人相视一笑,以喜剧结束。
让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情感也随之不断变化。
整个故事富有悬念,结局又在预料之中,充分表达了不分家的美好情感。
整个故事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生活当中,方形和圆形是相互联系的,各有各的用处是不能分开的,同时也升华为人与人之间不分开的美好情感。
故事不仅有欣赏性,又有数学知识渗透其中,还有社会情感潜移默化,多方面的有机结合,让一个活动体现多领域的发展。
整个故事运用了大量的对话,体现了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很好的描述了吵架、分家的过程。
学情分析:中班孩子语言比小班丰富,感知和学习排比式的句子还是第一次,因此,会有一定的难度.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懂得家庭成员要相互有爱、和睦相处的道理。
2.学习句式“…是方的,…是圆的。
”3.在同一物体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圆两种形状。
活动重点:通过故事,懂得家庭成员要相互有爱、和睦相处的道理。
活动难点:在同一物体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圆两种形状。
活动准备: 家庭图片.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1.绍主人公:方脸公公、圆脸婆婆师:“今天公公婆婆来中七班做客了,看一看爷爷和奶奶的脸长得有什么特点。
”小结:公公的脸方方的,婆婆的脸圆圆的,这是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方脸和圆脸》,请你们仔细听好咯。
二、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
1讲述故事开始至“枕了一个大南瓜”。
师:“方脸公公他喜欢什么东西?圆脸婆婆她喜欢什么东西?”——介绍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东西,发现分类的依据。
2.下边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继续讲述故事至结束,引出再思考的问题并学说句式。
【中班语言教案】中班故事教案:方脸和圆脸
【中班语言教案】中班故事教案:方脸和圆脸活动内容:方脸和圆脸活动目标:1.愿积极参与探讨故事情节并准确地定义自己的见解,从而认知两故事人物分及再分的心理变化。
2.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活动准备工作:《方脸和圆脸》背景图,前期家具的津津乐道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老爷爷、老奶奶)2、给他们挑个名字,(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1、“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至“不好,就这么的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
思维清楚3、你们真精明,都帮忙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出了他们各自的东西。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就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东站在院子里一看”至“褂子就是方的,袖子就是圆的!”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
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大胆表述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够分离吗?为什么?幼儿探讨。
举牌互动。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大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要了办法,存有同意分的,存有不同意分的。
“老两口再互相一看看,又辨认出……至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3、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欢乐。
五、开心的家温暖的家1、这里除了三个家,你们看一看,真的他们高兴吗?原来就是*的家。
你们怎么看看出他们很高兴?*小朋友你们家高兴吗?那以前是不是不高兴的事情啊?原来只要我们相亲相爱就可以永远高兴的。
2、第三个家你们猜会是开心的家吗?是哦。
那么又会是哪个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们家人是不是相亲相爱?或许第三个开心的家就是你的喔!。
幼儿园语言公开课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故事教学活动
幼儿园语言公开课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故事教学活动活动目标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1.提高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2.加深幼儿们对不同形状的理解,帮助幼儿区分不同形状;3.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4.为幼儿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学准备1.准备一本《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绘本;2.准备一个表,上面有几个不同形状的图案,例如正方形、三角形、椭圆等;3.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动作,例如摇头、点头、挥手等;4.准备一些奖励物品,例如糖果、小玩具等。
教学步骤本次教学活动有以下四个步骤:步骤一:导入活动老师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幼儿进行活动前的适应和放松。
之后,老师可以向幼儿们展示表格,让幼儿们一起看一看上面的不同形状,并让幼儿说出他们知道的形状名称。
步骤二:讲故事教师可以拿出《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绘本,并向幼儿展示书的封面。
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梗概。
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引导幼儿们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考。
步骤三:角色扮演幼儿们可以依据书中的角色和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老师可以让幼儿们抽取卡片,上面写有动作,例如摇头、点头、挥手等,并进行辅助角色扮演。
幼儿们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展示表演技巧,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步骤四:总结本次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询问幼儿对故事的感受,并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老师可以让幼儿选择一些自己认为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他们奖励物品的激励。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以《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这本绘本为基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同时,本次活动也帮助幼儿们区分不同形状,并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活动中,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幼儿们探究、发现和分享,从而营造出积极、健康、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教】-幼儿园中班教案《方脸和圆脸》含反思
中班教案《方脸和圆脸》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方脸和圆脸》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准备:《方脸和圆脸》背景图,期家具的熟知活动目标:1。
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2。
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3。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老爷爷、老奶奶)2、给他们取个名字,(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1、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面说说。
----思维清楚3、你们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东西。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
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大胆表述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举牌互动。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
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3、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五、开心的家温暖的家1、这里还有三个家,你们看看,觉得他们开心吗?原来是*的家。
你们怎么看出来他们很开心?*小朋友你们家开心吗?那以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啊?原来只要我们相亲相爱就会永远开心的。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中班故事教案:方脸和圆脸
活动内容:方脸和圆脸活动目标:1.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2.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活动准备:《方脸和圆脸》背景图,前期家具的熟知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老爷爷、老奶奶)2、给他们取个名字,(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1、“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
----思维清楚3、你们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东西。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
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大胆表述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举牌互动。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
“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3、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五、开心的家温暖的家1、这里还有三个家,你们看看,觉得他们开心吗?原来是*的家。
你们怎么看出来他们很开心?*小朋友你们家开心吗?那以前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啊?原来只要我们相亲相爱就会永远开心的。
2、第三个家你们猜会是开心的家吗?是哦。
那么又会是哪个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们家人是不是相亲相爱?或许第三个开心的家就是你的喔!幼儿园教案万能模板(一)律动引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让老师看看大家的小小手在哪里呀?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手指小律动吧!(可自行选择律动。
)(二)感知导入师:刚才我们一起活动了手指,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请出一位神秘嘉宾,大家猜猜他是谁呢?(请个别幼儿说出想法,激发活动热情。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方爷爷和圆奶奶》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方爷爷和圆奶奶》教案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生活中有许多方的和圆的东西,方的可能是一张方発、一台电视、一张车票……圆的可能是一碗面条、一篮鸡蛋、一笼包子……可是方和圆又怎么能样样都分得清呢?可方爷爷和圆奶奶却偏偏要把方、圆分一分。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他们能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但要把形象的物品用几何图形来进行归纳和理解,往往过于单调、抽象。
《方爷爷和圆奶奶》这个故事恰巧解决了这一问题。
故事中出现的物品贴近幼儿的生活,故事本身的生动形象和趣味性也是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因此能引发他们主动地参与活动,在阅读欣赏中拓展经验和视野。
活动第一环节,从观察老爷爷和老奶奶的主要外貌特征导入,引出故事主题;活动第二环节,欣赏故事,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画面内容的同时,通过方东西、圆东西分分合合的过程,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活动第三环节,让幼在分东西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和理解圆有圆的用处,方有方的用处,就像方爷爷和圆奶奶不能分开一样的道理。
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理解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2.认知和区分方形和圆形物品,对身边的图形产生兴趣。
3.乐于参与讨论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PPT)2.圆形和方形图片若干活动重难点重点:认知和区分方形和圆形物品,对身边的图形产生兴趣。
难点:乐于参与讨论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法学法谈话法、观察法、练习法活动过程1.观察角色,引发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人物,对故事人物感兴趣(出示人物头像)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是谁呢?(老爷爷和老奶奶。
)瞧他们的脸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给他们起个名字。
出示图书的名字。
方爷爷和圆奶奶是一家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讲述PPT3-5)熟悉角色,找出方和圆。
除了脸长得不一样,从哪里还可以看出他们一个喜欢方东西,一个喜欢圆东西?引导幼儿从服饰、发型等细节上进一步观察人物的特点。
你觉得方爷爷和圆奶奶是怎样的一家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方爷爷喜欢方东西,圆奶奶喜欢圆东西,他们是怎么样个喜欢法?小结:看来,方爷爷和圆奶奶真的是非常喜欢方东西和圆东西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能运用已有图形经验区分方形和圆形。
2、尝试在同一物体某些面上找到方和圆两种形状。
活动准备:
1、圆形物体(圆镜子、碗、脸盆、笔筒、手镯等)和方形物体(毛巾、钱包、书、小方凳等)图片若干。
2、同时具有圆形和方形的物体图片若干,如:钟(外框方形和钟面圆形的)、饼干箱(箱是方形,盖是圆形的)、纸巾盒(外面方形,口是圆形)等。
3、故事《方脸和圆脸》Flash。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介绍故事名称——《方脸和圆脸》,猜猜故事里可能会讲些什么,激发对方和圆的联想。
2、介绍主人公——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认识他们的外貌特征,发现脸型的不同。
二、理解故事
1、讲述故事至“吵着要分分家”
(1)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怎么了?
小结:他们吵着要分家。
(2)介绍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东西,发现分类的依据。
小结:方脸公公喜欢方的东西,圆脸婆婆喜欢圆的东西。
2、初次尝试根据形状分类。
(1)出示需分类物品,说说有什么?
(2)摆弄物品进行分类。
说说哪些东西是方脸公公喜欢的?哪些是圆脸婆婆喜欢的?
(3)观察按图形特征分类的情况。
判断:方脸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圆脸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圆的?
3、继续讲故事,引出再思考的问题
(1)哪些是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争着都说属于自己的东西?
(2)为什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再吵架?
小结:因为好多物品中既有圆形又有方形如果拆开来就不能用了,谁也离不开谁。
三、迁移经验
1、回忆生活中的用品、玩具等,有没有同一件事物既有圆形又有方形。
2、数数一共想出了几样东西。
活动延伸:
请继续观察收集生活中既有方、又有圆的物品,将图片和实物带到幼儿园,下次再来一起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