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认知小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草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草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小草,了解小草的基本特点;•能够描述小草的生长过程,并理解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PPT讲义;•图片/视频素材;•透明玻璃盘、牙签、棉花、小草;•课堂备课手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植物和动物的名称,让学生感受到植物和动物多种多样的形态和生长状态。
之后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草,让学生谈谈对小草的认识和了解。
2. 介绍小草的基本特点通过PPT讲义和图片,教师给学生介绍小草的基本特点,如:根、茎、叶、花等部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及其特点,并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3. 观察小草的生长过程将透明玻璃盘放在桌子上,用牙签在盘底作小孔,用棉花将小草插在孔中,然后加水并放置在阳光下,让学生观察小草的生长过程。
教师可以在观察过程中带领学生发现小草的生长变化,理解小草与照明、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4. 学生动手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行准备透明玻璃盘、牙签、棉花、小草等。
学生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观察经验,按照步骤制作插土盘小草,体验小草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小草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如光线、温度、湿度等。
5. 总结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小草有更深入的了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小草情有独钟,主动发问、积极思考。
但是有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需要教师用时刻保持互动和引导方案。
同时,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观察中自由发散,开放性问题更加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同时,我认为在组织课堂时,多究真知、善用互动法,以及不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等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草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草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三节《认识小草》。
详细内容包括:小草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草的外形特征,知道小草的生长环境。
2. 培养幼儿对小草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小草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草实物、图片、PPT、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内寻找小草,让幼儿观察小草的外观,激发兴趣。
2. 新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小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草的外形特征,讲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小草是什么颜色的?b. 小草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c. 小草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小草。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画的小草,讨论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小草的外形特征:绿色、叶子呈条状。
2. 小草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阳光。
3. 小草的作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描述身边的小草,画出你喜欢的小草。
2. 答案:幼儿需完成一幅关于小草的画,并简单描述观察到的外形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更多关于小草的知识,了解小草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2.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小草的实践体验。
3. 例题讲解: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例题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含反思【教案】科目:科学年级:幼儿园中班教学内容:认识小草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和功能;2.观察小草的形态和颜色;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辨能力;4.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观察和描述小草的特点;2.能够简单分辨小草的颜色和形态。
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小草的图片或实际的小草;2.录音设备和幼儿歌曲CD。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用幼儿歌曲《小草》或《小苹果》引起学生的兴趣。
2.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小时候是否见过小草。
步骤二:呈现(15分钟)1.教师展示小草的图片或实际的小草,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小草的形状、颜色和特点,鼓励他们描述。
步骤三:探究(30分钟)1.组织学生一起走出教室,到校园或者花坛观察真实的小草。
2.引导学生观察小草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如阳光、水分、土壤等对小草的影响。
3.教师提问:为什么小草要生长?小草是怎么长大的?小草需要什么?等等。
步骤四:运用(15分钟)1.请学生一起尝试将小草移植到花盆或花园中,并给予适当的浇水,观察小草的生长变化。
2.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画笔或彩纸制作小草的图片或手工。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带领全班学生总结和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
2.让学生发表感想,分享观察到的小草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体会。
3.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描述和感想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科学课,学生们对小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发展了观察和分辨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亲自移植小草和制作手工,加深了对小草生长过程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参与积极度不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外,在时间分配上,可能需要适当调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学习。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小草》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小草,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学会爱护小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小草,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学会爱护小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草的图片、视频、种植小草的盆栽等。
2. 环境准备:户外草地或室内模拟草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草地,引导幼儿发现小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认识小草:展示小草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小草的外貌、生长环境等,引导幼儿说出小草的特点。
3. 小草的生长环境:让幼儿观察盆栽中的小草,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讨论小草的生长环境。
4. 爱护小草:教育幼儿要爱护小草,不要踩踏、拔除小草,让幼儿动手触摸小草,感受小草的娇嫩。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说出今天学到的关于小草的知识,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小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小草时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小草的认识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对小草的认识和感受。
3.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是否能够做到爱护小草。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带领幼儿去户外草地,进行小草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小草的生长环境。
2. 开展小草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草的认识。
3. 组织幼儿进行小草保护主题活动,让幼儿制作保护小草的标语、海报等。
七、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小草的认识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参与程度如何?是否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3. 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小草的爱护意识是否有所提高?4. 针对本次教学活动,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八、教学建议:1. 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户外实践活动,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小草的生长特征,知道小草有根、茎、叶、花、果等部分;2.能够掌握观察小草的方法,了解小草生长的环境、条件及对生长的影响;3.能够了解小草起到保护土壤、吸收水分和净化空气等作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简易小黑板、彩笔、小草;2.学生准备:学生们自己带来的放大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草的插图,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植物;2.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了解的小草相关信息。
2. 前期准备1.由教师领导学生出门到校园内采集小草,带到教室进行课堂观察;2.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小草的根、茎、叶、花等部分,并向教师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与感受。
3. 认识小草1.[回顾]根据学生的感性体验与观察结果,教师梳理小草的结构特征,与学生一起追问小草的基本构造,如“小草有哪些部分?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等问题;2.[展示]教师带来各种不同种类的小草,进行分别展示,引导学生辨别小草的相似和差异;3.[搭建]在黑板上以图片或手绘的方式,绘制出小草的不同部分,让学生归纳小草的整体形态;4.[实践]教师分发小草,要求学生分别仔细观察,然后互相交流发现,并拍照纪录或画图展示。
4. 环境条件对小草的影响1.[课堂]教师请学生谈论小草的生长的条件和它与环境的关系;2.[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草生长实验”,教师提供一些种植条件,如浇水、施肥、在暗处等,然后让学生预测结果,并进行实验,观察结果;3.[总结]将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整合归纳,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科学课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小草的生长,了解到小草的生长基本特征、环境条件对小草的影响以及小草的保护作用。
2.教学亮点:这是一堂亲情课,教师与家长共同为孩子准备好了小草;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识。
3.学习不足之处:因为实践环节较为复杂,故需要与学生提早进行动手实践的准备工作。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小草》2篇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小草》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小草》精选2篇(一)教案《认识小草》教学目的:1. 让学生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考虑和表达才能。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个盆栽小草,供学生观察和探究。
2. 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以便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考虑。
3. 准备一个大草图,用于教学展示。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一片草坪,询问学生有没有发现草坪上的小草?2. 引导学生考虑小草为什么可以生长?它是怎样生长的?3. 引入今天的主题——认识小草。
Step 2: 观察小草〔15分钟〕1. 准备好盆栽小草,让学生仔细观察小草的外观和形态。
2. 引导学生观察小草的根、茎、叶和花等局部,并描绘其特点。
3. 让学生用手轻轻触摸小草的叶子和茎,感受其柔软和有机体的特点。
4. 引导学生发现小草的种子和花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5. 让学生观察小草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到长成一片绿草。
Step 3: 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考虑小草是怎样生长的?需要什么条件?2. 让学生讨论小草的生长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和困难?3. 引导学生考虑为什么需要保护小草?小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Step 4: 展示及概括〔10分钟〕1. 用大草图展示小草的外观和生长过程,加深学生对小草的认识。
2. 请几个学生概括总结小草的特点和生长过程,并听取其他学生的补充。
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小草、讨论和总结,学生对小草的外观、生长过程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本堂课缺乏一些理论活动,可以在下次课堂上增加一些活动,如让学生自己种植小草,观察和记录其生长过程等。
此外,在引入课题时,可以使用更具启发性和吸引力的视频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小草》精选2篇(二)教案:《长长短短》教学目的:1. 可以通过比拟物体的长度,区分长短的概念。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小草》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小草》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前言幼儿园是儿童走进社会、接触社会的开始,而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动手实验能力,增长幼儿见识,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放飞梦想的必经之路。
因此科学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将科学教育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能够使幼儿学习更加轻松、愉悦。
二、教育理论分析在幼儿科学教育中,以探究学习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孩子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学习。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0-3岁是认知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极易产生新认知和新想法。
科学教育应根据幼儿发展阶段所具备的认知机能给予相应的教育,引导他们进行发现性的科学活动,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此外,幼儿园中班阶段,良好的教育方法应该突出感性经验,注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愉快地接受知识。
三、活动设计1. 教学目标1.认识小草,知道小草与我们有哪些联系;2.培养孩子的探究兴趣和想象力,启发幼儿对于自然的观察和认识;3.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
2. 教学内容1.认识小草;2.探索小草的使用价值。
3. 教学准备1.准备好小草、放大镜等实物;2.提前准好PPT;3.准备好鼓励孩子提问的糖果。
4. 教学活动4.1 导入环节1.教师引进小草,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看看,并引导孩子们多看看周围的小草。
2.教师放上一张小草的照片,鼓励孩子谈谈自己对小草的认识和看法。
4.2 学习环节1.通过幻灯片向孩子讲解小草的生长规律和小草与人的生活联系。
2.让孩子们动手去发现小草的使用价值,并思考如何用小草去创造一些新的作品。
4.3 结束环节1.教师跟孩子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
2.教师鼓励每位幼儿都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然后颁发“小探险家”称号并奖励一份小礼物。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挺成功的,因为这个教学目标适合幼儿的年龄而且通过视频或是图片的展示可以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小草。
同时动手发现小草的使用价值可以培养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让他们在未来的探险中可以更好的去发现和发明。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可爱的植物》章节,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小草。
通过观察、探索、实践,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生活环境及其对大自然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小草,了解其生长特点、生活环境,知道小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小草的生长特点、生活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小草,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小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小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草的生长特点。
(2)讲解小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流失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小草的心得。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实践活动(10分钟)(1)组织幼儿用彩泥制作小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让幼儿用画笔、画纸描绘小草,发挥想象力。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让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草的生长特点:绿色、茎、叶、根系等。
2. 小草的生活环境:土壤、水分、阳光等。
3. 小草的作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流失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眼中的小草。
2. 答案: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小草的认识,可结合绘画作品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小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小草》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小草》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小草的认知和兴趣。
2.发展幼儿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护动物与植物的意识。
教学材料与准备1.小草模型。
2.一些摸得到的草实物。
3.大量的草籽与水及其他相应的种植工具。
4.草的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者视频。
5.认识小草的儿歌或童谣。
教学步骤1. 了解小草步骤说明:巧妙利用课前幼儿园操,让幼儿用手模仿小草缓慢地生长,让他们通过这种趣味性的运动认识小草。
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唱儿歌或童谣,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时长:15分钟2. 观察小草步骤说明:老师讲述小草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并且向幼儿展示小草模型和一些摸得到的草实物。
老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用比较的方式帮助幼儿辨认不同类型的小草。
时长:10分钟3. 种植小草步骤说明:老师让每个幼儿种植一株小草,这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小草的生长过程,在过程中培养耐心和责任感。
老师可以在每株小草的生长过程中拍照或记录视频,并与幼儿一起观察并记录小草的成长过程,以便日后回顾。
时长:20分钟4. 小草的种植场地步骤说明:老师带领幼儿探讨小草的种植场地,为幼儿提供相关的知识,如何选择种植场地和选择适合的小草等。
同时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种植场地中让幼儿想象不同类型的小草在场地中的成长状态。
时长:15分钟5. 草的情景表演步骤说明:利用草的实物或模型,让幼儿们一起参与草的情景表演。
这有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小草的特性,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在合作中培养集体意识。
时长:20分钟6. 教学反思步骤说明:教师在完成教案后,需要回顾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可以帮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更加有效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本节课来说,教师需要回顾是否完整覆盖了教学目标,并回顾幼儿的表现,以便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时长:10分钟教学延伸1.继续观察和探索小草的成长过程。
2.到野外或乡村更多的了解不同种类草的特征和用途。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二节《认识小草》。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小草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学习小草的作用,以及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小草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能描述小草的基本特点。
2. 了解小草的作用,提高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小草的作用,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掌握小草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学会观察和描述小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寻找小草,让幼儿观察小草的生长环境,引导幼儿关注小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小草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述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让幼儿了解小草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小草,描述小草的特点。
(2)幼儿分组讨论小草的作用,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小草2. 板书内容:外形特征:绿色、叶片细长、有茎、有根生长环境:土壤、水分、阳光作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眼中的小草。
家长协助幼儿用手机拍照,记录小草的生长环境。
2. 答案:画一画:幼儿根据观察,画出小草的外形特征。
拍照记录:家长协助幼儿在小草生长的地方拍照,并描述生长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对小草有了直观的认识。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让幼儿掌握了小草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作用。
课后作业的设计,让幼儿巩固了知识点,培养了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公园、草地等地方,观察更多种类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1a5786e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6.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草》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小草,丰富有关小草的认识。
2、感知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习有关小草的制作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请家长带孩子到草地观察小草,获取一些小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一、了解小草的特征。
1、前几天,我们都去草地上玩小草、看小草,谁来说说小草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草名字以及小草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幼A:我喜欢狗尾巴草,因为它毛茸茸的,像小狗的尾巴。
幼B:这是蒲公英,它的叶子像锯子,花是黄的,以后会变成白色的小绒球。
幼C:这是一种可以吃的草(荠菜),可以包馄钝吃,白色的小花像满天星。
幼D:这小草断了,会流出“牛奶”来叫羊奶草。
评析:幼儿虽未完整的介绍根、茎、叶、花,但都能抓住小草的主要特征,这是难能可贵的,叙述中,有的幼儿用方言说小草的名字,这些有趣而直观的名字,教师没有否定它,而是改为大家根据小草的特点来讨论,给小草起个适宜的名字,再用口语表达。
然后让幼儿用手按一按,光脚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再用鼻子闻,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就是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小草。
3、找出你自己不认识的草去请叫别人。
4、让幼儿用手在草地上按一按,赤脚在草地上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湿湿的、滑滑的,有的说很舒服,就像走在地毯上,有的说脚地有发痒的感觉。
5、引导幼儿闻一闻青草的气味,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评析:这一系列的活动,教师是采用灵活和开放的原则,追随幼儿的兴趣,通过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观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知小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知小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身边的自然》第二章《绿色家园》,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认知小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特点、生长环境和作用,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说出小草的基本特点,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事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草的特点,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实物、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草实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草的特点。
2. 新课讲解:(1)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颜色、形状、高度等特征。
(2)讲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如:土壤、水分、阳光等。
(3)观看PPT和视频,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3. 实践活动:(1)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小草,观察并记录小草的特点。
(2)回到教室,让幼儿用画笔、彩纸等学具制作小草的手工作品。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幼儿说出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幼儿完成相关的选择题和连线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知小草》2. 板书内容:(1)小草的特点:绿色、叶子狭长、有茎、有根等。
(2)小草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阳光等。
(3)小草的作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喜欢的小草,并描述它的特点。
(2)连线题:将小草与它的生长环境相连接。
2. 答案:(1)示例:我喜欢的小草是绿油油的,叶子狭长,有茎和根。
(2)答案:小草与土壤、水分、阳光等生长环境相连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认知小草

中班科学教案认知小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手册》第三单元“自然奇观”中的第5节,主题为“认知小草”。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小草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和作用,通过观察、探索和讨论,使幼儿对小草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描述小草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生长习性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标本、图片、视频、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黏土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小草,让幼儿观察周围的小草。
(2)引导幼儿描述自己找到的小草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小草标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基本特征。
(2)通过视频和图片,讲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自己找到的小草。
(2)用彩色黏土制作小草模型,加深幼儿对小草特征的理解。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1)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户外寻找小草的趣事。
(2)讨论小草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小草的基本特征:绿色、叶片呈条状、生长在土地上等。
2. 小草的生长环境:阳光、水分、土壤等。
3. 小草的作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找到的小草,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幼儿作品,描述小草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种植小草、观察小草的生长过程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2.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小草,观察小草的特点。
【幼儿教案】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知小草》

【幼儿教案】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知小草》一、教学内容《认知小草》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秘密》第三节《认识植物》。
本节课主要详细内容为: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小草的生长特点、生活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认识小草的基本特征,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认识小草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小草与人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生长过程的图片、小草实物、放大镜、培养皿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泥土、种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小草,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小草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
结合小草实物,让幼儿通过放大镜观察小草的细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小草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
让幼儿动手操作,用泥土、种子培养小草,观察小草的生长过程。
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知小草2. 板书内容:小草的生长特点小草的生长过程小草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小草的生长过程,画出自己喜爱的小草。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观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小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亲身体验。
2. 例题讲解中小草生长过程的观察和了解。
3. 随堂练习中幼儿动手操作的培养。
中班科学课教案《认知小草》

中班科学课教案《认知小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知小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小草的基本特征,认识小草的生长过程,学习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草的基本特征,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草的生长过程及生态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小草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草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解、生态环境保护资料。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观察小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草的特点。
2. 教学新课(10分钟)(1)教师展示小草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小草的基本特征。
(2)讲解小草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小草的生命周期。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例,讲解如何关爱自然,保护小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校园里的小草,并将想法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六、板书设计1. 小草的基本特征2. 小草的生长过程3. 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校园里的小草,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2. 答案:学生需结合所学内容,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草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开展“保护小草,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新课中的小草生长过程讲解3. 例题讲解中的生态环境保护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小草生长地点,确保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小草的特征。
中班科学课教案《认知小草》

中班科学课教案《认知小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中班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认知小草”。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小草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的结构;探究小草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水分、阳光等;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让幼儿对小草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小草的基本结构,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
2. 学会观察、触摸、比较小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小草的基本结构,学会观察、触摸、比较小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实物、放大镜、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小铁锹、小花盆、泥土、种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小草,让幼儿观察、触摸小草,引导幼儿发现小草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小草实物,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小草的基本结构(根、茎、叶)。
播放小草生长过程视频,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小草的生长环境和基本结构。
实践操作:每组幼儿用小铁锹、小花盆、泥土、种子等材料,尝试种植小草。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知小草2. 内容:小草的基本结构:根、茎、叶小草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阳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小草要求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身边的小草,记录小草的生长环境和基本结构。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完成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共同关注小草的生长过程。
环境创设:在班级植物角摆放小草,让幼儿持续观察、照顾小草,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小草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够安全、有效地观察和触摸小草。
中班科学课教案《认知小草》

中班科学课教案《认知小草》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的基本特征,例如:形状、颜色、高度等。
2.学习观察草的不同部分,例如:根、茎、叶等。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教学准备1.草样本2.放大镜3.叶子形状示意图4.根、茎、叶海报图三、教学过程A. 导入环节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朵小花,让学生说出这朵小花最需要什么。
2.引导学生想到草,让他们说出草是生长在哪些地方,草长成什么形状等等。
B. 认知小草1.教师拿出草样本,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颜色、高度的草。
2.让学生用观察的方式,感受草。
3.让学生说出草的基本特征。
4.让学生通过放大镜观察草的不同部分,例如:根、茎、叶等,帮助他们进一步认知草。
5.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回答草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草做什么用?怎样种草?等等。
C. 探究环节1.让学生围绕“你所认识的草都有哪些部分?”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2.每个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让全班学生一起确定。
3.教师向学生出示叶子形状示意图,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的叶子形状。
4.让学生通过观察涂上不同颜色的草,感受草的颜色变化。
5.教师放大草根的图示海报,帮助学生认识草根的结构和功能。
6.让学生自由探究草茎、叶的不同部位的构造和功能。
D. 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草的基本特征,以及草的不同部分的认识和探究。
2.让学生分享在本节课中的新收获和发现。
3.教师提醒学生今后在户外活动中要注意观察草,多问自己草又会是什么。
四、教学评价A. 测评1.常识判断题: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自主完成判断题。
2.视听题:在黑板上播放草的生命历程,让学生选出其中有错的地方。
B. 教学效果评估1.检查学生对于草的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在探究草不同部分构造和功能时的表现。
3.课堂,检查学生对新的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表现。
中班科学教案认知小草

中班科学教案认知小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界的秘密》,具体内容为第一节“认知小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形态结构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小草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小草,了解小草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小草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草的生长过程、形态结构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小草,学会观察和描述小草的特点,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解、小草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小草,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生长环境、外观特点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小草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外观特点。
(2)通过图片和生长过程图解,讲解小草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结构。
(3)介绍小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引导幼儿关爱小草,保护环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小草,描述其特点。
(2)组织幼儿进行小草绘画活动,巩固对小草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小草的基本结构:根、茎、叶2. 小草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3. 小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草地,描述小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答案示例:今天我在草地上看到了绿色的小草,它们有细细的茎、宽宽的叶子。
草地上还有很多小花,真漂亮!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给爸爸妈妈讲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答案示例:小草的生长过程是这样的:先发芽,然后长出茎和叶子,开花、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开展“保护小草”主题活动,让幼儿为校园的小草制作保护标语。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研究小草,提高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草》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一节《认识小草》。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小草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了解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小草的生长特点,能够描述小草的基本结构。
2. 培养观察、探索自然界的能力,提高对植物的兴趣。
3. 增强环保意识,懂得保护小草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小草的基本结构。
难点:理解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草实物、图片、PPT、视频。
2.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小草,让幼儿观察小草的生长环境,引导幼儿关注小草。
2. 讲解小草的特点(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草实物、图片和PPT,讲解小草的生长特点,让幼儿观察小草的各个部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小草的例子,让幼儿了解小草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小草,画出小草的各个部分,并与同伴分享。
5. 小草与环保(5分钟)教师通过视频讲解小草在环保中的作用,引导幼儿明白保护小草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小草的生长特点2. 小草的基本结构3. 小草与环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小草,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小草,了解它们的作用。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是否顺利。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了解更多植物的生长特点,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让幼儿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小草的基本结构。
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知小草》含反思.doc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知小草》含反思【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寻找、发现各种小草,并能说出几种常见小草的名字。
2、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请家长抽时间带幼儿到草地上观察小草,获得一些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一、导入。
1、谈话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大树和花儿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小草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盆小草。
2、交流带来的小草。
谁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小草,他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尽量多交流不一样的小草,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
(重点引导幼儿从小草的根、茎、叶、介绍自己的小草)二、交流校园里找到的小草。
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等会我们草地上寻找小草。
(快思)看看有没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好吗?2、带幼儿到草地上寻找小草。
3、边寻找、边说一说自己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它叫什么名字?挖出来看一看它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如有不清楚的,老师可以介绍一下)三、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1、了解小草的功能。
刚刚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你知道这些小草有什么用呢?(1)饲料: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些小草可以喂小鸡、喂猪等。
小草可以当饲料,喂动物吃......(2)食用:有的草不光动物能吃,我们人类也可以食用。
如:草头、荠菜、马兰草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
有的草能染颜色,像麦草就能染青色(我们吃的青团就是用麦草的汁染出来的。
)(3)净化空气:(可启发幼儿草坪有什么的作用)(美化环境、使空气清新),绿油油的小草不光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保护土壤不流失,使泥土保持湿润。
(4)药用:有的小草还可以做药,如蒲公英、马兰草,鱼腥草就能做药。
2、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既然这么有用,为什么人们还要锄草呢?(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
)(花园里长了杂草,花园就不美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寻找、发现各种小草,并能说出几种常见小草的名字。
2、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请家长抽时间带幼儿到草地上观察小草,获得一些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大树和花儿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小草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盆小草。
2、交流带来的小草。
谁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小草,他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尽量多交流不一样的小草,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
(重点引导幼儿从小草的根、茎、叶、介绍自己的小草)
二、交流校园里找到的小草。
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等会我们草地上寻找小草。
看看有没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好吗?
2、带幼儿到草地上寻找小草。
3、边寻找、边说一说自己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它叫什么名字?挖出来看一看它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如有不清楚的,老师可以介绍一下)
三、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1、了解小草的功能。
刚刚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你知道这些小草有什么用呢?(1)饲料: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些小草可以喂小鸡、喂猪等。
小草可以当饲料,喂动物吃...... (2)食用:有的草不光动物能吃,我们人类也可以食用。
如:草头、荠菜、马兰草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
有的草能染颜色,像麦草就能染青色(我们吃的青团就是用麦草的汁染出来的。
)
(3)净化空气:(可启发幼儿草坪有什么的作用)(美化环境、使空气清新),绿油油的小草不光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保护土壤不流失,使泥土保持湿润。
(4)药用:有的小草还可以做药,如蒲公英、马兰草,鱼腥草就能做药。
2、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既然这么有用,为什么人们还要锄草呢?(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
)(花园里长了杂草,花园就不美观了。
)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jy135幼儿教育)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锄掉。
四、品尝小草。
有些小草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补充身体里的各种需要,但不是所有的小草都能吃的,所以我们小朋友是不能随便的吃小草,我们找到的这些小草中马兰草是可以吃的,等下请厨房的师傅帮我们做成美味的佳肴,我们一起品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