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类型

合集下载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受血者可能产生的与输血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从轻微不适到严重的生命威胁不等。

对于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回报制度,我们需要了解不良反应的分类、识别及处理措施,以及对于不良反应的回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内容。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根据发生的时间和临床表现,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即刻性不良反应、急性不良反应和迟发性不良反应。

1. 即刻性不良反应:发生在输血开始后的30分钟内,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呼吸困难等。

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寒战、发热等。

发热反应是指体温升高过1℃。

2. 急性不良反应:发生在输血后的30分钟到24小时内,主要包括输血相关肺损伤(TRALI)、难治性心力衰竭(TACO)等。

TRALI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可能伴有肺水肿;TACO 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等。

3. 迟发性不良反应:发生在输血后的24小时以上,主要包括细菌感染、非溶血性烂血病等。

细菌感染是指输血期间血制品受到污染或感染源在输血后开始繁殖引发的感染。

非溶血性烂血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病情较轻。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措施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是确保受血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处理措施:1. 即刻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过敏反应:停止输血,按照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等。

- 发热反应:停止输血,应保持患者体温稳定,必要时给予抗热药物。

2. 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TRALI:停止输血,给予较高浓度氧气,必要时行机械通气治疗,并给予支持性治疗,如利尿剂等。

- TACO:停止输血,保持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利尿剂和呼吸支持等。

3. 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细菌感染:停止输血,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 非溶血性烂血病:停止输血,给予对症处理,提供支持性治疗。

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

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

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分。

然而,有时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务人员需要掌握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以便迅速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以及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1. 过敏反应:患者对输血所用的血液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痒,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引发休克。

2. 发热反应:患者在输血后出现体温升高,通常伴随寒战、头痛等症状。

3. 血清学反应:包括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相关急性肝损伤等严重、罕见的反应。

4. 微观凝块形成:输血后患者血管发生微观凝块形成,容易引发栓塞。

二、应急处理方案及步骤1. 停止输血: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

2. 维持通畅呼吸道:检查患者的通畅呼吸道,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3.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给予氧气:对于呼吸困难或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应向其提供高浓度氧气。

5. 使用抗过敏药物:若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等。

6. 打开静脉通路:为了给予可能需要的药物治疗,打开静脉通路,以备应急处理时使用。

7. 暂停输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可以暂停输血,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缓解。

8. 寻求专业帮助: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时寻求相关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9. 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处理方法等信息,并向上级医务人员做好报告。

三、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在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其过敏史、病史等相关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 严格遵循输血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输血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如正确核对患者信息、检查输血品质等。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但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出现的不良症状或体征。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处理措施来应对输血不良反应。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1. 急性溶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停止输血、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抗休克治疗、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等。

2.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停止输血、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抗过敏治疗、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等。

3. 发热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头痛等症状。

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停止输血、给予退热药物、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等。

4. 微量溶血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

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血、给予对症治疗、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等。

5. 传染病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

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停止输血、隔离患者、进行相应的传染病筛查等。

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的基本原则1. 及时停止输血: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以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2. 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输血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调整体位、给予氧气等。

3.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输血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过敏药物、退热药物等。

4. 监测生命体征:输血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指标,以及观察病情的变化。

5. 做好记录和报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患者的症状、处理措施、药物使用情况等,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

四、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1. 严格的血液安全管理: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和安全,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病原体筛查等。

2. 选择合适的输血成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成分,如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等。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紧急救治与复苏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紧急救治与复苏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紧急救治与复苏措施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给受血者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受血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及时采取应急预案、紧急救治和复苏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应急预案以及紧急救治与复苏措施。

一、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输血不良反应可以分为4类:急性溶血性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和细菌感染反应。

1. 急性溶血性反应:是由输血患者自身抗体与供血的红细胞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严重时可导致溶血性黄疸、急性肾衰竭等症状。

2. 过敏反应:是由于输血患者对输血过程中的异物(如蛋白质、抗原等)产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轻者可出现皮疹、荨麻疹等症状,重者还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险情况。

3. 发热反应:是指输血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体温明显升高,可能是由供血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所致。

4. 细菌感染反应:是由于输血患者在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了致病菌而引起的感染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病等严重疾病。

二、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是针对突发情况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来救治受血者。

1. 紧急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受血者的病情变化,监测其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以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相关指标。

2. 停止输血: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切断输血管道,以防止进一步的不良反应发生。

3. 采取适当措施: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输血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如补液、输注抗过敏药物、使用解热药物等,以控制症状的进一步发展。

4. 导尿排尿:输血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尿液成分的异常,因此应及时对受血者进行导尿排尿,以释放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5. 后续处理:在应急救治之后,还需要对受血者进行详细的病因分析、病情观察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三、紧急救治与复苏措施紧急救治与复苏措施是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迅速而有效地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以挽救受血者的生命。

输血常见四大不良反应

输血常见四大不良反应

输血常见四大不良反应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救命的手段。

然而,输血并不总是完全安全的,存在一些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输血过程中常见的四种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 输血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过敏反应。

由于输血液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等,这些成分都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轻微的皮肤瘙痒和皮疹,也可以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3%,但在特定的高危人群中可能更高。

2.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 TRALI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

它通常在输血后的6小时内发生,并以急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为特征。

TRALI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某些血浆抗体和输注的血浆成分有关。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3. 输血相关性感染(TRI): 输血可能导致感染,这种感染被称为TRI。

感染可以来自输血者本身,也可以来自输血液的处理和储存过程中的细菌或病毒污染。

常见的TRI病原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等。

为了避免TRI的发生,输血前进行严格的献血者筛查和输血品质的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4. 输血反应相关性低钠血症(TRIHON): 输血后可能出现低钠血症,这被称为TRIHON。

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输血液中一些被称为细胞溶胀因子的成分有关。

低钠血症可以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抽搐和心动过缓。

预防TRIHON的关键是减少输注过程中红细胞破裂的机会,这可以通过红细胞的储存和输注时的细胞保护措施来实现。

总之,输血虽然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但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TRALI、TRI和TRIHON是其中的四种常见不良反应。

为了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范,并进行相关的献血者筛查和输血品质控制措施。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实用文档
1. 发热反应
(3)诊断 • 输血开始至2小时以内体温升高1℃以上, 并伴有发热症状。 • 受血者有多次输血史或妊娠史,既往输血 发热反应史,或献血者血清中有HLA、粒 细胞和血小板抗体。 • 应同轻症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 相鉴别。
实用文档
1. 发热反应
(4)预防
•血站:采、输血器具和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做到无致 热原。 •护理:采血和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 •医生:反复发生输血反应患者,最好输少白细胞的 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对于已经开始出现发热的病 人应及时停止输入。(或者减慢输入速度,退热及 抗过敏处理,排除溶血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因为溶 血的早期症状也可能只有发热。)
实用文档
2.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包括单纯性荨麻疹、血管神经 性水肿和更严重者出现呼吸障碍、休克等 表现。是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率 为3%,占输血总反应率的42.6%。
实用文档
2. 过敏反应
(1)发生原因:2次以上接触致敏原,致使 介质细胞脱颗粒。 • IgA、 IgG同种异型抗体、其他免疫球 蛋白多聚体等均可作为致敏原使机体致 敏; • 受血者过敏体质; • 被动获得性抗体。
实用文档
2. 过敏反应
(3)预防 • 有过敏史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 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非那根(异丙嗪) 或类固醇类药物。 • 不输用有过敏史献血者的血浆(致敏原一 般存在于血浆)。 • 对高危(有抗-IgA或限定特异性抗-IgA抗体的) 患者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缺乏 IgA献血者的血液。
实用文档
(3.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4)诊断 • 根据症状、体征判断分折; • 实验室检查:溶血实验、血生化、血尿常规、 肾功能。
实用文档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0%。

按照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可将输血反应分为急性反应及迟发性反应,发生于输血24小时内的称为急性反应,发生于输血24 小时之后的称为迟发性反应。

按照输血反应有无免疫疫因素参与,又可将输血反应分为免疫性反应及非免疫性反应。

免疫性反应包括许多我们通常所说的输血反应,非免疫性输血反应常由血制品物理效应所致,还包括输血传播疾病。

表12-1 为输血不良反应分类。

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寒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

FNHTR发生率约为0.5%--1.0%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约占总输血不良反应的 52.1%。

FNHTR在多次输血或多次怀孕妇女中尤为多见。

有FNHTR病史者,第二次输血时约15%再次出现FNHTR。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致热原它是指任何可以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包括细菌性热原、药物中杂质、采血或输血器上残留的变性蛋白质等。

随着一次性采血、输血器材的广泛应用,灭菌条件的改善,制药技术改进和热原检测水平的提高,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反应已较为少见。

(二)免疫反应66%~88% FNHTR由HLA 抗体、HNA抗体或 HPA抗体引起。

多次输血或妊娠,受血者逐渐产生这些同种抗体,其中以HLA抗体最为多见。

通常在多次输血者体内产生HLA 抗体频率约为54.70%。

当再次接受输血,发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白细胞凝集并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释放出内源性致热原,导致 FNHTR。

(三)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予FNHTR 发生率随血液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可能与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予有关。

在贮存血特别是(22士2)℃保存的血小板中,含有大最的细胞因予包括IL-1β、IL-6和 TNF-a等。

随着血液保存时间的延长,这些细胞因予的含量逐渐增多,并与其中的白细胞数量成正比。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输血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输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因此,在进行输血前,我们必须了解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处理措施,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成功。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输血不良反应的最常见类型,其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心跳加速等症状。

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占输血不良反应的80%以上。

2、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指输血后患者体温升高达到38℃以上的现象。

发热反应可能会引起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3、输注反应输注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通常在输血后10-15分钟内发生。

输注反应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胸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等。

4、溶血反应溶血反应是指输血后患者的红细胞受到错误的识别和攻击,导致红细胞破裂和放出血红蛋白,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溶血反应会导致疼痛、发热、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症状。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1、对过敏反应的处理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过敏反应,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于轻度的过敏反应,可以停止输血,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大剂量的抗过敏治疗,并注意加强患者的呼吸道保护,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管理。

2、对发热反应的处理对于发热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安置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进行体温监测。

对于中度以上的发热反应,应使用抗感染药物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症治疗可以缓解发热反应的症状。

3、对输注反应的处理对于输注反应要立即停止输血,安置患者在安静环境中,采用抗组胺药物、抗炎药物和肾上腺素等对症处理药物进行治疗。

4、对溶血反应的处理对于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安置患者在安静环境中,同时补充足够的输液。

在严重的溶血反应中,应采用血浆置换或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以及输注肾上腺素、补钙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和预防方法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和预防方法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和预防方法输血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过程,为治疗失血、贫血等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然而,与之相关的输血反应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

了解输血反应的类型和预防方法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包括急性溶血反应、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对输血反应的认知和实施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输血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一、常见的输血反应类型1.1急性溶血反应这是一种由于血型不匹配引起的严重反应,主要发生在ABO血型不匹配的情况下。

当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到输血中的不同型红细胞时,患者体内血型抗体攻击这些红细胞,导致红细胞溶解。

症状包括发热、寒战、背痛、尿液变色等。

预防方法包括严格执行输血相容性检测,匹配相容的血液。

1.2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是由于患者对输血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而引起的。

症状可能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预防方法包括在输血前进行过敏史询问、在输注过程中加强观察,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1.3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可能是由于输血过程中带入的血小板成分中的细胞因子的聚集或者是针对献血员白细胞的抗体所引起。

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等。

预防方法包括输注少白细胞血液成分;输血前使用退热药;症状严重者使用洗涤红细胞。

1.4循环超负荷循环超负荷是一种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指的是在输血过程中患者心脏负荷过重的情况。

当输血速度过快或输血量过多时,血液的快速输入会增加心脏的负荷,超过其正常承受范围。

这可能导致心衰、肺水肿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循环负荷过多的发生通常取决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以及输血过程的控制。

因此,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指标,合理控制输血速度,以避免循环负荷过多的发生。

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及处理方法
输血反应是指接受输血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四大输血反应包括血型不合溶血性输血反应、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和感染。

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1. 血型不合溶血性输血反应:当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尿色深等症状时,应立即终止输血。

同时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以确认问题的原因,并给予治疗,如输输血抑制剂、利尿剂等。

如果需要,还可以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

2. 过敏反应:当患者出现皮疹、搔痒、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和激素。

有时还需考虑给予支持性治疗,如氧疗,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3.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当患者出现发热、呼吸急促、低氧血症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辅助治疗也是必要的,如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利尿剂等。

4. 感染:当患者出现明显的感染表现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从输血包或输血管道中获取样本进行细菌培养。

根据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还需要给予支持性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在处理输血反应时,及时终止输血、确诊病因、选择合适的治
疗策略,并进行支持性治疗,是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处理方法。

同时,严格执行输血安全操作规范,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也可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就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得、新得症状与体征、输血不良反应广义上包括输血过程中与输血后因输血操作、血液成分本身、血液质量、外来物质与微生物传播引起得副作用或疾病;狭义概念不包括输血传播得疾病。

输血反应得分类1、按发生时间:急性(速发型)与慢性(迟发型)输血反应。

前者指输血当时与输血24小时内发生。

后者指输血后几天或十几天或几十天后发生;2、按发病机制: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前者就是指血型抗原与抗体不合性输血。

后者指非血型抗原与抗体反应造成得输血反应;3、按主要症状与体征: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输血后紫癜、肺水肿、枸椽酸盐中毒、空气栓塞与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输血反应得处理原则(1)凡发生与患者输血相关得不良反应事件,必须被视为疑似输血不良反应。

(2)发现不良反应时应减慢或暂停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立即通知值班医师;(3)值班医师应及时检查、治疗与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4)值班医师判定为患者疾病引起得反应,可继续输血,但须密切观察。

(5)轻微输血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可继续输血,但必须密切观察。

(6)输血反应较重,应停止输血,积极对症治疗。

(7)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抢救治疗。

通知采供血机构,封存血袋;立即调查输血不良反应原因。

(8)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严重输血反应得处理流程处理流程:立刻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峻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⒈原因:大多数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HLA不相合得白细胞、血小板有关。

多次输血或妊娠,使受血者产生同种抗体,当再次接受输血,发生抗原抗体反应,释放出内源性致热原,导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不良反应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三、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四、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一 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
•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 受血者发生了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 临床症状和体征。 • 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输血免疫反应。
二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1、按发生的时间分为: • 即发型输血反应 • 迟发型输血反应 2、按免疫学分为: • 免疫性输血反应 • 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严重 的输血不良反应之一。由于某些接受含有免疫 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的受者,一旦 不能防止这些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植活,就 会引起与骨髓移植GVHD相同的临床症候群,也 就是TA-GVHD。 • TA-GVHD潜伏期短 • 死亡率高达90%以上
3.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1)发病机制
2. 过敏反应
(2)症状与体征 过敏性输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 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发生。 • 轻度过敏反应:全身皮肤瘙痒、皮肤红斑、荨 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面部)和关节 痛、血液噬酸性粒细胞增多。 • 重度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呼吸 困难、哮喘、紫绀,更严重的可出现过敏性休 克。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等。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 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输血也可 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是非常严重的不良反 应;也可传播某些疾病,甚至是危害极其 严重的传染病。因此,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和输血相关性疾病,已成为临床医师和输 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主要内容
• 输血不良反应种类、发病机制、预防和控 制措施 • 细菌污染和溶血性输血反应基本处理方法 和程序 • 经血传播疾病的登记与报告程序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完善的细胞免疫功能,受血者 把输入献血者的白细胞视为异物加以排斥,使致不 能在受者体内生存或增殖、分化,不发生TA-GVHD。 当受者因先天性或继发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 时,输入含有大量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时,受 血者不能识别(或没有能力排斥)献血者的淋巴细 胞,使之在体内生存。献血者的淋巴细胞受到受体 组织抗原的刺激而分化,并把受体的某些组织当做 异体组织来识别,进而发生复杂的免疫反应,引起 TA-GVHD。
成 分 反应率(%)
0.88 6.49 1.06 0.47 0.4 0.14 全血 白细胞 浓缩红细胞 洗涤或冰冻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1984年加拿大多伦多三所医院综合报告,在5030次,共计26318 单位血液成分输注中,发生即发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191次,其 反应率为3.8%,每单位血液成分的反应率为0.73%。以输注白细 胞的反应率(6 .49)%最高,输注血小板反应率(0.4%)为最低。
2.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包括单纯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 水肿和更严重者出现呼吸障碍、休克等表 现。是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率为 3%,占输血总反应率的42.6%。
2. 过敏反应
(1)发生原因 • IgA抗体和IgA同种异型抗体(抗-A2m) • 过敏体质 • 被动获得性抗体 • IgG同种异体抗体 • 免疫球蛋白多聚体
403次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反应类型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心负荷过重 反应率(%) 52.1 (210/403) 42.6 (172/403) 4.5 (18/403) 0.7 (3/403)
芝加哥医疗中心报告1968~1977年输血76844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403次。
四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分类
(表一)
即发反应
免 疫 性 反 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细菌污染反应 循环超负荷 空气栓塞 出血倾向 枸橼酸盐中毒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电解质紊乱 肺血管栓塞
迟发反应
溶血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后紫癜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同种异体免疫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血栓性静脉炎 输血相关性疾病
2. 过敏反应
(3)预防 • 有过敏史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 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非那根(异丙嗪) 或类固醇类药物。 • 不输用有过敏史献血者的血浆。 • 对有抗-IgA或限定特异性抗-IgA抗体的患 者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缺乏 IgA献血者的血液。3. Leabharlann 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1. 发热反应
(3)诊断 • 输血开始至2小时以内体温升高1℃以上, 并伴有发热症状。 • 受血者有多次输血史或妊娠史,既往输血 发热反应史,或献血者血清中有HLA、粒 细胞和血小板抗体。 • 应同轻症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 相鉴别。
1. 发热反应
(4)预防 •采、输血器具和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做到无致 热原。 •采血和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反复发生输 血反应患者,最好输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和 洗涤红细胞。 •有HLA抗体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淋巴 细胞毒交叉试验筛选献血者,或用HLA配型 来筛选献血者。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输血相关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 4.输血相关的急性肺 损伤 5.输血后紫癜 6.血小板输注无效 7.循环负荷过重 8.肺微血管栓塞 9.溶血性输血反应 10.细菌污染性输血 反应
1. 发热反应
在输全血或血液成分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 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寒颤为 主要临床表现一类的输血反应为发热反应。 其发生率约为2.9%,占输血总不良反应率 的52.1%。
非 免 疫 性 反 应
三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有关输血不良反应难以找到确切资料,因 为受血者发生轻度输血反应后,医、患人 员都不太重视,很少报告、记录和统计, 也很少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查清原因和作 出确切的诊断。所以各家的输血反应发生 率相差甚多,多数统计数字可能偏低。
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率
1. 发热反应
(1)发生原因 • 致热原:一般指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 物质,包括细菌性热源、药物中的杂质, 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采血器材 或输血器上的残留变性蛋白质等。 • 免疫反应:大多数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 HLA不相合的白细胞、血小板有关。 • 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
1. 发热反应
(2)症状与体征 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突然发 热、畏寒、寒颤、出汗,体温可高达 38~41℃。此外,其他症状尚有恶心、呕 吐、皮肤潮红,但血压无改变。持续少则 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然后可以完全 恢复正常。在全麻状态下,发热反应很少 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