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批《西厢记》“拷艳”一折细读
简述金圣叹对王实甫《西厢记·酬韵》的曲辞改编
[ 关键词 ]王 实甫 ;金 圣叹 ; 《 西厢记 》比较 [ 中图分类号 ] I 2 0 7 . 3 7 [ 文献标识码 ]A 坎坷 。此处金本 中红娘 言语 的提升亦是 金圣 叹要 树立符合莺莺 、 r 金圣叹 以叙 事学角度去研 究 《 西厢记 》 ,比较 注重 文本的合 鬟 的一个表现 。 理性 、整体性 ,曲辞的准确性 ,情节的清晰性。所以金本将原剧 3 曲辞的删减修 改 作中的末 、旦等改为更加明确的人物指 向张生 、莺莺等 ,简洁 明 金本注重字数 的整齐 , 曲辞 的简单化 , 意境 的和谐。所 以 【 绵 了。称谓也改为一致性 ,比如母 亲 ( 金 ) 一老夫人 ( 王) ; 红娘一 搭 絮 】 、 【 拙鲁速 】 、 【 后】 等 曲子 , 直接删减部分 曲子 ; 或者长变短 ; 小贱 人 ; 小姐一 姐姐等等。同时人称也进行改编 ,主要是为 了突 或者将一系列动作状态删减修改。例如 ’ 【 拙鲁速 】 中第一 、 二句 , 出人物的主体性 ,比如将原本里 【 紫花儿序 】中 “ 等待那”改为 金本删 除 “ 对着 盏” 、“ 倚 着扇 ”这两动作性词语 ,虽说整体删繁 “ 等着我” 、 “ 我便” 、 “ 俺”改为 “ 你那 ” 、 “ 将他来 ”改为 “ 定要我 ” , 为简 ,但是此处删 去的动词则 缺少 了对 描述物的完整性 ,相 比王 金圣 叹这 样的修改与增 加人称以及更换修 饰词 ,表明张生 已从 内 本 的更合理 。再者 , 这 一曲整体每句都添加或者改编字眼为 “ 是” , 心承认莺 莺定 是 自己未来人 ,些许霸道。并且这一曲 ,金本整体 句式则 都成为 “ 主谓宾 ” ,这是金圣 叹文人要求 阅读 的完 整性所 增加 “ 我 ”这一人 称 ,起 了一个 强调 突出作用 ,有利于观众的理 呈现的 。随后金本将 “ 窗儿外 ”删 去 , 就削弱了风儿 的淅零零性 , 解 ,而王本则 有点幻想含蓄的成分。与此相 比,金本改编的原 因 也削弱 了张生此 时寂 寞孤独的心情。对于最后两句的 比较 ,王本 则是他对于 “ 淫”之情的肯定。 侧重于 即便铁石人也该动情 。金本则用反 问性证 明铁石人 动情 之 意 。总之 ,此处相 比,王本语 言圆滑有趣 ,其演 唱效果要 比金本 2 曲白的增加与修 改 的更有趣 、更有意味 ,而金本 则在文学文本上适合阅读理解 。 金圣 叹将原剧作 的某些 曲白进行增加修改 ,其 主要 体现在以 整体 曲子 的直接删去 ,王 本中 “ 小姐 ,你去 了呵 ,那 里发付 下两个方 面。 小生 ! ”这一红娘的曲 白,金圣 叹直接将这一 白删除 ,综上描述 , 2 . 1 增加原本里没有的曲白 删除原 因也是为 了整体 的简洁合理 ,直 接将 张生对 于莺莺 离去描 比如 ( 开端 )红 娘讲 述张生 自我 介绍 后 ,王 本莺莺 只笑 云 述淋漓尽致 。而王本在此一举 , 或许是为 了突 出红娘的幽默与 “ 忒 句 。而金本莺莺 则在此基 础上 又增 加了三次问答 ,即 “ 谁着你 浅情” ,有些故意性 的存在 ,所 以适合表演的愉悦性。 去 问他 ? …‘ 你不抢 白他也 罢。 ”“ 你 曾告 夫人 知道也不?”最后又 在莺莺告 知红娘烧 香后 添加 两句诗句 ,“ 正是 : 无端春色关心事 , 4 曲辞之间的颠 倒与穿插 曲子之 间的颠倒 与穿插在 “ 酬韵 ”这一 折中主要 体现在 【 调 闲倚 重笼待月华 。 ”金本将 王本红娘 的一道宾 白拆 开 ,增加 莺莺 、 【 麻郎儿 】 【 后】 以及 【 络丝娘 】中。例 如 ,金圣 叹将 原 与红娘 的唱白次数 。王本 只有莺莺一 次笑答 ,回答 也颇 显不在乎 笑令 】 幺篇 】中第一句 “ 我忽 听 、 一声 、猛惊 。 ”改为 【 后】 “ 忽 张生之意 ,更多 的在意 于警告红娘不要告夫人 。而金本 的增 加与 本 中 【 ” ,然后直接 紧跟着在 【 麻 郎儿 】 一 曲。结合 上 改编 ,将 张生一句 “ 小姐常 出来 么?”分 到下 文 ,这样设计 则莺 听 、一声 、猛惊 。 后】 莺是通过这样 的问答 ,有趣 味性 的批评 了红娘 ,也 了解 了张生的 下联系 ,金 改编 的原 因更符合 文本 的逻辑 性 ,因为金本 的 【 关角门声也” 。而王本 的描述的是 【幺篇 】 的“ 原来是” 情况 , 将王本较粗糙的描写反而更加 精致 有趣 。最后金本增加 “ 正 描述的是 “
金圣叹批评《西厢记》的戏剧文法理论及当代意义
第34卷 第1期 天中学刊 V ol. 34 No. 1 2019年2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Feb. 2019收稿日期:2018-10-17作者简介:韦强(1986―),男,河北邯郸人,讲师,博士。
·101·金圣叹批评《西厢记》的戏剧文法理论及当代意义韦强(湖南工业大学 文新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摘 要: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是中国戏曲评点史上的名著,其中提出了多种戏剧写作的文法理论,包括“烘云托月”“移堂就树”“月下回廊”“羯鼓解秽”“一生一扫”“三渐三得”“二近三纵”等作文理法。
这些文法虽然使用的是比喻、意象的语汇,但其揭示的戏剧创作原理极具科学性,对于戏剧角色分配、行文节奏、情节设计都具有指导价值,对于当代戏剧创作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圣叹;西厢记;文法理论;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5261(2019)01–0101–06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是中国戏曲评点史上的名著。
金圣叹在其中不仅阐发了大量富有卓见的理论思想与文论观念,同样提出了多种文章与戏剧写作的创作文法理论。
针对《西厢记》的角色设置、行文写作、结构布局,金圣叹总结提出了“烘云托月”“移堂就树”“月下回廊”“羯鼓解秽”“一生一扫”“三渐三得”等作文理法。
这些总结与分析不仅更为明晰地阐述了《西厢记》的经典所在,对于戏剧创作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烘云托月”之法金圣叹评点《西厢记》,每折之前都有总评,正是在总评之中,他阐析了诸多文法技巧。
在第一折“惊艳”的总评中,金圣叹提出了著名的“烘云托月”之法:亦尝观于“烘云托月”之法乎?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
画云者,意不在于云也;意不在于云者,意固在于月也……然试实究作者之本情,岂非独为月,全不为云?云之与月,正是一副神理,合之固不可得而合,而分之乃决不可得而分乎![1]893 “烘云托月”本是中国水墨画常用的一种方式,指月亮不容易画,所以不画月而画云,把云画的得当之后,月就自然而然地衬托而出。
浅析金圣叹读西厢记法六处辟淫大才子教你如何玩弹幕
浅析金圣叹读西厢记法六处辟淫大才子教你如何玩弹幕诸位看官,小子以前总是拿中国的才子佳人故事与西方的王子公主的爱情故事做比较。
而提到才子佳人故事。
最著名者莫过于《西厢记》。
从今天起小子就为大家说道说道这《西厢记》。
提到《西厢记》就不得不提金圣叹。
因为金圣叹将《西厢记》列为六才子书。
这六才子书中,《水浒传》与《西厢记》金圣叹最下功夫。
详加批注。
这古人的批注就像今人的弹幕。
但又不一样。
今人的弹幕糟粕者多,精华者甚少。
而古人之弹幕,都是深思熟虑才加以批注的。
而金圣叹之批注,是弹幕之王。
空前绝后。
完全是出于自己的一番真性情,但又评的精妙。
一本书评的好,比写的好还要困难。
吐槽是种动力,如何吐的一口好槽真吃功夫。
今天先讲《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前六小段。
这六小段小子给取个题目,叫【六处辟淫】这六小段是先为《西厢记》正名,遮破了当时部分卫道士的西厢淫书说。
先说第一段【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后日定堕拔舌地狱。
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自从有此天地,他中间便定然有此妙文。
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
若定要说是一个人做出来,圣叹便说,此一个人即是天地现身。
】明清时节,就已经有人开始编所谓善书。
将施耐庵,王实甫等优秀作者恶毒诅咒。
金圣叹也未能幸免,被这等所谓善书作者说成是遭大辟,且绝嗣。
金圣叹死于哭庙案冤狱,硬是被善书作者说成是遭大辟。
至于绝嗣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此类善书非佛非道。
专以吓人为能事。
因果是用来慎独的,不是用来吓人的。
当然金圣叹说谤西厢者当下拔舌地狱。
也有些极端,然而类似施耐庵,王实甫遭报应的段子还在网上流传。
有的还要加上几个外国作家。
此类靠吓人来换取信仰的国学段子。
还有很大的市场。
国人诟病所谓国学,根主要还是现在有的所谓国学完全成了吓人哲学。
第二段【《西厢记》断断不是淫书,断断是妙文。
今后若有人说是妙文,有人说是淫书,圣叹都不与做理会。
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耳。
金圣叹与《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考究
修 改 唱 词 , 着 眼于 内容 ,使 之 更 易 于 阅 读 和 普 及 , 并 改 掉 西 厢 非得 出 这
结 尾 大 团 圆 的 局 面 ,从 而 突 出 了 反 封 建 主 题 ,更 加 突 出 了 个 言 论 有 两 个 原 因 ,其 一 , “教 天 下 以慎 诸 因缘 也 ” ,他 认
而且对 中国古代戏 曲理论和 西厢 记》 的传播具有 非常重大影响。本文从金 圣叹著文第六才子书 的文本 出发 ,首
先向大家介绍金圣 叹其人 ,其次介 绍著书缘 由以及举例金圣 叹如何批西厢 。
【关键词 】金圣 叹; 《贯华堂第六才 子书》 ;点评考 究
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志码 :A
古 人 ,从 中 可 以看 出金 圣 叹 的幽 默 以及 写 此 书 目的 之 一 为 悼 了张 生 在 普 救 寺 解 围 中 的 功劳 和莺 莺 对 张生 爱 慕 ,所 以虽 然
念 那 些 已逝 去 作 西厢 记 》 的古 人 。序 二 曰 留赠 后 人 ,金 圣 只 有 三 个 字 ,却 表 现 了 三 百字 、三 千 字 都 未 必 能 表 现 的 内容 叹 作 此 书 第 二 目的 是 想 为 后 人 留 下 点什 么 ,而 不 是 像 自己一 和 含 义 , 因此 获 得 圣 叹 盛 赞 。
样 日思 夜 想 古 人 却 触 不得 。 “前乎 我者 为 古 人 ,后 乎 我 者 为
卷 六 第 四章 “赖 简 ” 中 ,评 张 生 “是 槐 影风 摇 暮 鸦 ,是
明 灭 亡 后 改 名 人 瑞 ,字 圣 叹 。金 圣 叹 是 我 国 文 学 史 上 著 名 莺 传 。卷 四到 卷 七 为 西厢 记 的正 文 ,每 一 卷 有 四章 ,
人物怪才金圣叹:金批经典令多少文人爱不释手,至死不忘嘲弄一把俗世
人物怪才金圣叹:金批经典令多少文人爱不释手,至死不忘嘲弄一把俗世356年前,刑场之上,刽子手的鬼头刀寒光凛凛。
金圣叹在内18个犯人,披枷戴锁,走向刑场,皆瑟瑟发抖,唯53岁的金圣叹如打马过街,闲庭漫步。
行刑将至,刽子手递上一碗送行酒。
金圣叹仰头畅饮,大呼:割头,痛事也。
饮酒,快事也。
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酒罢,金圣叹对刽子手说:喂,第一个先砍我的头吧。
刽子手不屑:将死之人,谈什么条件?金圣叹说:我耳中有两张银票,你若先砍我就都归你。
刽子手往刀上喷一口酒,手起刀落,第一个斩了金圣叹。
待人头落地,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急忙打开,只见一个写着“好”,另一个写着“疼”。
好玩了一辈子,死了都要玩,除了金圣叹,在中国的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11608年三月初三,伴随一声啼哭,金圣叹出生苏州城。
苏州盛产才子,明清两代共出状元两百多位,光苏州就占了35位。
但就是35个状元加起来,也抵不过一个怪才金圣叹。
15岁那年,金圣叹参加科举。
多少读书人十年寒窗,只为出人头地。
但金圣叹考试,不过3分钟就飞快交卷。
第一次作文题是:西子来矣。
题面是:以西施救国为材料写不低于800字作文。
考试明明是要写作文,金圣叹却写了首打油诗: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西子来矣批卷的老师看了,要求800字作文,却只写了38个字,还无厘头搞怪。
大笔一挥:零分作文!第二次考试,题面是:以《孟子》里如“此则动心否乎?”的一则故事写不低于800字的作文。
结果金圣叹本性难改,在考卷上写: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一口气写了39个动字,批卷的老师看了,又是你!去年还算写了一首打油诗,今年就纯粹是搞事情。
大笔又一挥,零分作文!后来别人问金圣叹:为什么要写39个动?金圣叹答:孟子有名言说“四十不动心”嘛,他只是说40岁不可以动心,那前39岁,照样还是可以动心嘛,所以我写了39个动字。
古代戏曲理论(之三):金圣叹评点西厢记
金叹圣《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金圣叹(1608-1661),本姓张,名采;后改姓金,名喟。
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
长洲(今苏州吴县)人。
少有才名,为吴县诸生,补博士弟子员。
入清后,绝意仕进。
清顺治十八年(1661)因坐“哭庙案”被处死。
一、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后日定堕拔舌地狱。
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自从有此天地,他中间便定然有此妙文。
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
若定要说是一个人做出来,圣叹便说,此一个人即是天地现身。
二、《西厢记》断断不是淫书,断断是妙文。
今后若有人说是妙文,有人说是淫书,圣叹都不与做理会。
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耳。
三、人说《西厢记》是淫书,他止为中间有此一事耳。
细思此一事,何日无之,何地无之不成天地中间有此一事,便废却天地耶!细思此身自何而来,便废却此身耶一部书,有如许(纟丽)(纟丽)洋洋无数文字,便须看其如许(纟丽)(纟丽)洋洋,是何文字,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如何直行,如何打曲,如何放开,如何捏聚,何处公行,何处偷过,何处慢摇,何处飞渡。
至此一事,直须高阁起不复道。
九、圣叹本有“才子书”六部,《西厢记》乃是其一。
然其实六部书,圣叹只是用一副手眼读得。
如读《西厢记》,实是用读《庄子》《史记》手眼读得;便读《庄子》《史记》,亦只用读《西厢记》手眼读得。
如信仆此语时,便可将《西厢记》与子弟作《庄子》《史记》读。
十一、子弟欲看《西厢记》,须教其先看《国风》。
盖《西厢记》所写事,便全是《国风》所写事。
然《西厢记》写事,曾无一笔不雅驯,便全学《国风》写事,曾无一笔不雅驯;《西厢记》写事,曾无一笔不透脱,便全学《国风》写事,曾无一笔不透脱。
敢疗子弟笔下雅驯不透脱、透脱不雅驯之病。
十二、沉潜子弟,文必雅驯,苦不透脱。
高明子弟,文必透脱,苦不雅驯。
极似分道扬镳,然实同病别发。
何谓同病只是不换笔。
盖不换笔,便道其不透脱;不换笔,便道其不雅驯也。
从金批本《西厢记》分析金圣叹的戏剧批评观
揭开厚重的历史帷幕,在熠熠闪光的万千星辰中,金圣叹先生好似一颗启明星,点亮了中国文艺批评领域甚至是中国文艺创作领域。
金圣叹出生于1608年,在1661年因卷入哭庙案被斩首,是我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名采,字若采,号圣叹,后改名为人瑞,自称作泐庵法师,江南长洲(今苏州)人。
金圣叹好读书,更喜批书,常常直接嘲讽其他秀才的世俗和蠢笨,性格颇为孤高,为人率性爽朗,少年时便已经名声在外,以才子自居。
[1]金圣叹自小学佛,劝人向善,倾向于佛、道二家的洒脱和自由,向往安逸平和的田园生活,与此同时也认同儒家学说中体现的入世思想。
金圣叹赞同人生虚妄的观点,认为生命短暂似一瞬,一切都不可恃。
由于金圣叹在政治思想上仍旧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所以他虽然十分同情被欺掠的普通百姓,反对苛刻的官府政策,甚至支持民众的反叛行为,对强盗土匪表示强烈的不满,尤其厌恶水泊梁山的首领宋江,但最终还是认为礼法不可违抗。
金圣叹宣扬儒家道德规范中的“忠恕”“孝悌”等礼法,然而又能够敏锐觉察并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迫害,他认为男女之情与其他感情应当有所区分,其中圣人礼制不能强制废除情欲,所谓色欲之心也是出自自然的。
《庄子》《离骚》《史记》、杜甫律诗、《水浒传》《西厢记》六部著作被金圣叹并称作“六才子书”,成为流传于世的经典,其中《西厢记》更是金圣叹重点推崇的作品,认为《西厢记》不是摘要:金圣叹作为独有见解的文艺评论家,一度将中国小说戏曲推进至新的高度厢记》为天下妙文,在他评点的作品中字里行间体现出烙有金圣叹标志的批评观。
戏剧情认“因文生事”,关注前后联系,反对狗尾续貂;戏剧人物的刻画上强调人物性格的个性物与性格的匹配;戏剧语言上则推崇和而不同、清丽并举、含蓄婉转的语言风格。
金圣叹评观和戏剧美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戏曲地位的提代的推举作用。
关键词:金圣叹;戏剧批评;《西厢记》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22)01-0071-1园作者简介:盛雅琳(1996—),女,山东日照人,山东艺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金圣叹《西厢记》
然而这一本《西厢记》,金圣叹又对其故伎重施了一回,却像是副作用大于疗效了。
《水浒传》原书洋洋巨著,百万余言,有百回和百二十回,在民间故事基础上集撰而成,作者是谁也尚扑朔迷离未成定论。
圣叹腰斩至七十回,又由着一己之意大肆更动原文,借称“古本”,又自作自评,以传播其关于文学创作之心得。
相信天下读者,无人会相信金圣叹自有古本,然而仍乐于拜读贯华堂水浒而不诘难之者,却是欣赏金圣叹之文字才情,将其作为金氏再创作之新《水浒》来读,因此并不斤斤计较于其中所谓真伪。
至于这《西厢记》,本由王实甫所著,版权明晰童叟无欺,而金圣叹妄加篡改又不说明,此一不当也;《西厢记》篇幅本来太短,金圣叹又强行增删,使金批《西厢》大失其本来面目,反让后人迷惑王实甫原著究竟是否如金氏所吹嘘这般优秀,此二不当也;金圣叹对诸多文辞布局用法等细微之处大加吹嘘,所言虽也有几分可鉴,却总予人“过度诠释”之感,再想到此书中原文都是被篡改过的,王实甫原本未必有此意,便更不由对金氏所说生的妙处些须微词了,此三不当也。
如原文中,《拷红》一折中红娘唱:“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
”被金圣叹改为:“定然是神针法灸,难道说燕侣莺俦。
”自称真本,而谓前者为伧夫俗本——这手段在《水浒传》里用得来,用在《西厢记》里反而显得圣叹不甚厚道,有愚弄读者之嫌了。
另外:此书中金圣叹自我抄袭亦颇严重,其三十三则“不亦快哉”等事,在水浒中已见过,此处却又录一遍。
那个“雀入大蛤化为水”的笑话,听一次能喷饭,而圣叹亦不厌其烦地到处宣讲,终至使人厌倦。
总之此书倒像是金圣叹批《水浒》出名之后,自满膨胀,又被唯利是图的书商约稿利诱,因此如法炮制仓促上市的作品。
若是还未看过金批《水浒》,取此书于严冬酷暑百无聊赖之际灯下把玩一番,却也使得;若已先看过其《水浒》,再看此书怕是要大失所望的。
我看书的时候,虽不关“情思”,到也是一展卷便“睡昏昏”的,一笑。
试析《金批西厢记》看金圣叹对戏曲文学批评的贡献
试析《金批西厢记》看金圣叹对戏曲文学批评的贡献[论文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程中,金圣叹毫无疑问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对于戏曲《西厢记》,金圣叹是作为叙事文体来看待和批评的,其精到的见解以及成熟的批评理论对戏曲文学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金批西厢》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为戏曲打开新的视野;金圣叹从文本上对王实甫《西厢记》的修改使其获得了更大的艺术魅力。
[论文关键词]金圣叹;《金批西厢记》;戏曲文学批评;贡献元明以来,作为正统文学的诗文逐渐衰微,而小说和戏曲蓬勃兴起,但尚难登大雅之堂。
儒服之士依然视之为小道。
迨至清初,通俗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金圣叹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庄子》、《离骚》、《史记》、《杜诗》与《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并对《水浒》、《西厢》等进行了不同凡响的评点。
就戏曲评点而论,《金批西厢》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鼓吹了人性论和男女之间情欲的合理合法性,所以在当时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在清代一度被“查禁”。
金圣叹的批评理论让人大开眼界,点评更是为后人称颂,并以此确立了他在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金圣叹在《读第六子才子书(西厢记>法》(后简称《读法》)中说道:“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后日定堕拔舌地狱。
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
” (第l0页)肯定了《西厢记》“断断不是淫书,断断是妙文。
”金圣叹对戏曲的重视和强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本上促成了戏曲观念的推进和演变,使得我们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已不在局限于传统观念的框架中,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对戏曲本身这种文体形式了。
可以说金圣叹从根本上提高了戏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我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金批西厢》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婚姻观,肯定了必至之情,为戏曲开辟了新的道路宋明时期,士大夫对礼教的极端执着使之成为了一种僵化的模式,朱熹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金圣叹批《西厢记》“拷艳”一折细读
金圣叹批《西厢记》“拷艳”一折细读
金圣叹批《西厢记》“拷艳”一折细读
摘要:代杂剧《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金圣叹批《西厢记》更是凸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拷艳”是《西厢记》的第本折,是《西厢记》的精彩场次之一。
这折戏经金圣叹的点评,凸显了红娘的聪明伶俐、临危不乱等美好品格。
关键词:金批《西厢记》;拷艳;红娘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西厢记》中讲述:在唐代,张生进京赶考,路过河中府,想顺便探望一下朋友白马将军杜确。
听说普救寺是当地的名胜古刹,闲中便往一游。
游玩之时,蓦然间遇到一位绝色佳人。
原来这位佳人乃是崔相国府的小姐莺莺,身边陪着的是丫鬟红娘。
此刻她正与母亲崔老夫人护送其父棺柩至博陵安葬,为乱兵所阻,只得在普救寺的西厢暂住。
为了能够接近莺莺,张生也在普救寺住下。
二人日久生情,私自结合。
最后,张生与莺莺经过了重重阻碍,在红娘的帮助下,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金圣叹批点的《西厢记》,更能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拷艳”一般被称为”拷红”,而金圣叹取名为”拷红”,可见他是从故事背后的意蕴入手,而不是简单根据故事情节取名。
从这一点上,便足以见得其独特的审美视角。
很多看似普通寻常的句子,都能够让他读出另一番韵味,更不要说他对于戏剧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故事发展等方面的高见了。
细读《金批西厢》,想便可以获得”金针”[1],学到故事背后更多的东西。
下面就细细品赏一下金圣叹批”拷艳”这一折。
《西厢记(金圣叹批评本)》读后感1500字
《西厢记(金圣叹批评本)》读后感1500字孙文杰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这几天在看王实甫的《西厢记》,真是有趣,金圣叹的评语也有意思。
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看过书的人大概不多。
故事非常简单,甚至有些俗套,但流传至今,自是有其道理的。
王实甫笔下的这几个角色,真是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下面为各位看官一一道来。
张生是个痴情种,初见莺莺小姐,惊鸿一瞥便再也无法忘怀。
"我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我便铁石人也意惹情牵,"只觉得小姐也对自己有意,暗送秋波,真是可爱至极。
第二日便拜见住持,谎称要在这寺中住几日,温习功课,聆听教诲,并一再强调要住在靠近西厢的客舍中,"虽不得窃玉偷香,且将这盼行云眼睛打当".听闻莺莺一家要为亡父做道场,为见她一面,备了五千钱,追荐自己早亡的父母。
真是痴情至极。
即见了红娘,直言"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氏,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
"金圣叹在此处评曰"千载奇文!"这个梗现在的言情剧还会用,在张生道来,真是呆得很,有趣得很。
及到莺莺在花园中烧香,张生便"在太湖石畔墙角儿头等待,饱看他一回,"读着好笑,全无猥琐之态,活生生一个痴情种。
再说莺莺姐姐,也很有意思。
张生初见莺莺,只是一瞥,莺莺便转身离开,大家闺秀,当是如此,万万不能轻浮的。
彼时莺莺并未留意张生,一直到花园中烧香,与张生对了首诗,佩服他的才气,那时也只是敬慕。
而后孙飞虎带兵发难,崔母许亲,张生解围,才写莺莺对张生之情。
事后崔母宴请张生以答谢救命之恩,这一段也很有趣,红娘云:"小姐今日起得早也。
"莺莺却说"若不是惊觉人呵,犹压着秀衾卧。
"我是被人吵醒,所以起这么早啊。
这一段,将莺莺急切见到张生,却又羞于表露出来的情感刻画出来。
其他角色如红娘,崔母,法本,惠民等都是生动形象,个性鲜明,这里就不具体讲了。
金圣叹评点西厢记
金圣叹评点西厢记或问于圣叹日:《西厢记》何为而批之刻之也?圣叹悄然动容,起立而对日:嗟乎!我亦不知其然,然而于我心则诚不能自已也。
今夫浩荡大劫,自初迄今,我则不知其有几万万年月也。
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
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
然而幸而犹尚暂有于此。
幸而犹尚暂有于此,则我将以何等消遣而消遣之?我比者亦尝欲有所为,既而思之:且未论我之果得为与不得为,亦未论为之果得成与不得成;就使为之而果得为,乃至为之而果得成,是其所为与所成,则有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尽去耶?夫未为之而欲为,既为之而尽去;我甚矣,叹欲有所为之无益也!然则我殆无所欲为也。
夫我诚无所欲为,则又何不疾作水逝云卷,风驰电掣,顷刻尽去,而又自以犹尚暂有为大幸甚也?甚矣,我之无法而作消遣也!细思我今日之如是无奈,彼古之人独不曾先我而如是无奈哉!我今日所坐之地,古之人其先坐之;我今日所立之地,古之人之立之者,不可以数计矣。
夫古之人之坐于斯,立于斯,必犹如我之今日也。
而今日已徒见有我,不见古人。
彼古人之在时,岂不默然知之?然而又自知其无奈,故遂不复言之也。
此真不得不致憾于天地也,何其甚不仁也!既已生我,便应永在;脱不能尔,便应勿生。
如之何本无有我,我又未尝哀哀然丐之日“尔必生我”,而无端而忽然生我;无端而忽然生者,又正是我;无端而忽然生一正是之我,又不容之少住;无端而忽然生之,又不容少住者,又最能闻声感心,多有悲凉。
嗟乎,嗟乎!我真不知何处为九原,云何起古人。
如使真有九原,真起古人,岂不同此一副眼泪,同欲失声大哭乎哉?乃古人则且有大过于我十倍之才与识矣。
彼谓天地非有不仁,天地亦真无奈也。
欲其无生,或非天地;既为天地,安得不生?夫天地之不得不生,是则诚然有之,而遂谓天地乃适生我,此岂理之当哉?天地之生此芸芸也,天地殊不能知其为谁也;芸芸之被天地生也,芸芸亦皆不必自知其为谁也。
必谓天地今日所生之是我,则夫天地明日所生之固非我也。
天下妙文: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1)
天下妙文: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1)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1)潇湘蓝金圣叹如何评点《西厢记》之淫潇湘蓝明清把王实甫的《西厢记》列为禁书,是因为书中有这样些句:“打扮得身子儿乍,准备来云雨会巫峡。
”呀,刘阮到天台。
春至人间花弄色。
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嫩蕊娇香蝶恣采。
你半推半就,我又惊又爱。
檀口搵香腮。
”金圣叹评:《西厢》最淫,是此两句。
“凡看到的,从古至今,包括现在的豆瓣,你扫一眼,一半人窃笑一声,断为淫书。
《西厢记》是淫书吗?看完全本《西厢》你就知道了。
再看完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就通透了。
明末奇人金圣叹讲,《西厢记》断断不是淫书。
“人说《西厢》是淫书,他止为中间有一事耳。
细思此一事,何日无之,何地无有?不成天地中间有此一事,便废却天地耶!细思此身是何而来,便废却此身耶?”这话很明白了,那是每天都发生的事情。
我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这样就要禁书,那把自己禁了吧。
接下来,他说“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
”他还接着调侃“此人只须扑,不必教。
”“当初造《西厢记》时,原发愿不肯与他读,他今日果然不读。
”这是讥讽书塾里那些糊涂迂腐的老先生和学子,一来根本没有读过,二来不屑与他读。
三来遇到这样的人,不用教,直接拿戒尺教训一下。
这样的论调风格颇像冯小刚,开口如炮,爽利痛快。
那么《西厢记》不是淫书,是什么?金圣叹说:“《西厢记》不同小可,断断不是淫书,乃是天地妙文。
”一部贯华堂第六才子书,不仅细细道出西厢记妙在何处,也让我们领略了金圣叹的博学与高见,足天下所有读书人汗颜。
“一部书,有洋洋无数文字,便须看其如许洋洋,是何文字,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如何直行,如何打曲,如何放开,如何捏聚,何处公行,何处偷过,何处慢摇,何处飞渡。
”这是金圣叹的读书法和其中趣味。
他读西厢从中领略到的是《庄子》《史记》《左传》《国风》。
其一、关于《国风》。
“然《西厢记》写事,曾无一笔不雅驯,曾无一笔不透脱,便全学《国风》写事。
金圣叹的人生哲学与他对《西厢记》的评点
金圣叹的人生哲学与他对《西厢记》的评点
张连第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3()4
【摘要】金圣叹评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是用所谓"消遣法"评点古书"当赠后人",达到以批评鉴赏命世、垂名不朽的目的。
他把《西厢记》视为"天地妙文",既充分肯定了《西厢记》的伟大文学价值,也揭示了《西厢记》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本来就存在的"天地自然"。
他推重才子、佳人之间所发生的"必至之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公然叛逆。
此外,他对艺术虚构、人物塑造、捕捉灵感等问题的论述,都接触到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有益于艺术创造。
【总页数】6页(P85-90)
【关键词】《西厢记》;消遣法;天地妙文;必至之情
【作者】张连第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金圣叹文学批评中的佛学思想转关——以其对《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为例[J], 李远达
2.《西厢记》笔法通《左传》——金圣叹《西厢记》评点学发微 [J], 张高评
3.金圣叹评点《西厢记》“无字说”、“极微说”探究 [J], 韦强
4.试论朝鲜《广寒楼记》评点的主要特征--与金圣叹《西厢记》评点比较 [J], 李腾渊
5.句法结构视角下金圣叹评点《西厢记》研究 [J], 芦静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圣叹批本《西厢记》
金圣叹批本《西厢记》
莹
【期刊名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卷),期】1987()2
【摘要】金圣叹是我国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他最推崇《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六部著作,分别以它们代表辞赋、哲理散文、传记文、诗歌、小说、戏剧方面的最高成就,于是按时代顺序把屈原、庄周、司马迁、杜甫、施耐庵、王实甫的作品称为第一、二、三、四、五、六才子书.他批的《西厢记》就被称为《第六才子书》.
【总页数】1页(P70-70)
【关键词】《西厢记》;金圣叹;金批;《西厢记诸宫调》;时代顺序;传记文;杜诗;庄周;辞赋;文学批评家
【作者】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4
【相关文献】
1.金圣叹眼中的崔莺莺——评金圣叹所批《西厢记》 [J], 王莹
2.金圣叹细读文本的修辞策略--从《金圣叹批本西厢记》看其对莺莺角色的定位[J], 陈莉
3.金圣叹研究的又一成果——读张国光校注的《金圣叹批本〈西厢记〉》 [J], 祝凤梧
4.才子佳人理想模式的嬗变及其现实冲突——从《金圣叹批本西厢记》看金圣叹的婚恋观 [J], 余晓莲;谷冬梅
5.才子佳人理想模式的嬗变及其现实冲突——从《金圣叹批本西厢记》看金圣叹的婚恋观 [J], 余晓莲; 谷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中的意象批评法
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中的意象批评法
曾旭彤
【期刊名称】《琼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24)001
【摘要】考察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中的意象话语,可以将其界定为“意象批评法”.而根据其所运用的意象内容,可以总结出四类意象批评方式,即:以客观物质譬喻、以事件行为譬喻、以具体话语譬喻以及金圣叹本人固定化的意象批评术语.相较于
传统意象批评,金圣叹的意象批评法具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以其“极微”视角对
批评对象的深入体悟而使批评语言更为精准贴切;二是所选取的意象承载的理论内
涵有所丰富,使意象保持审美性的同时提升了其理论品质.
【总页数】5页(P34-38)
【作者】曾旭彤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金圣叹文学批评中的佛学思想转关——以其对《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为例[J], 李远达
2.从《金批西厢记》看金圣叹对戏曲文学批评的贡献 [J], 王欣宇
3.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中的意象批评法 [J], 曾旭彤;
4.金圣叹批评《西厢记》的戏剧文法理论及当代意义 [J], 韦强
5.论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的艺术体制 [J], 姚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圣叹批《西厢记》“拷艳”一折细读
摘要:代杂剧《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金圣叹批《西厢记》更是凸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拷艳”是《西厢记》的第本折,是《西厢记》的精彩场次之一。
这折戏经金圣叹的点评,凸显了红娘的聪明伶俐、临危不乱等美好品格。
关键词:金批《西厢记》;拷艳;红娘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西厢记》中讲述:在唐代,张生进京赶考,路过河中府,想顺便探望一下朋友白马将军杜确。
听说普救寺是当地的名胜古刹,闲中便往一游。
游玩之时,蓦然间遇到一位绝色佳人。
原来这位佳人乃是崔相国府的小姐莺莺,身边陪着的是丫鬟红娘。
此刻她正与母亲崔老夫人护送其父棺柩至博陵安葬,为乱兵所阻,只得在普救寺的西厢暂住。
为了能够接近莺莺,张生也在普救寺住下。
二人日久生情,私自结合。
最后,张生与莺莺经过了重重阻碍,在红娘的帮助下,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金圣叹批点的《西厢记》,更能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拷艳”一般被称为”拷红”,而金圣叹取名为”拷红”,可见他是从故事背后的意蕴入手,而不是简单根据故事情节取名。
从这一点上,便足以见得其独特的审美视角。
很多看似普通寻常的句子,都能够让他读出另一番韵味,更不要说他对于戏剧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故事发展等方面的高见了。
细读《金批西厢》,想便可以获得”金针”[1],学到故事背后更多的东西。
下面就细细品赏一下金圣叹批”拷艳”这一折。
金圣叹的评批形式有三种:一是在每卷和每折前都有总论,被称为”前评”;二是段落评论;三是夹批,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金圣叹都能发出一通品评。
读罢全书,笔者印象最深的便是金圣叹对于”拷艳”一折的前评。
这一折的前评并不像其他前评一样涉及戏剧创作理论、人物塑造品评等,而是写了三十三件快事。
酷夏暴雨、故友忽至、背书烂熟、奸人猝死……金圣叹用他那简洁而又极具感染力的笔调一一列举,每一则小快事都令人拍手称绝。
最令笔者惊叹的是他将读”拷艳”也列入快事之中,细细想来,”拷艳”中红娘的对答如流、势如破竹之气不令人痛快么!圣叹之评书奇哉异哉,其读书之感受也必和他对万事万物之感受相通,这是属于作家和批评家的敏感和敏锐,凡俗之人又怎能有这般细腻的心思。
莺莺和张生从相遇到酬诗,经历一番曲折的心思传递,终于月明之夜圆了春宵一刻的美梦,故事发展到这里,也要被老妇人发现了。
”拷艳”写的就是老妇人拷问红娘的过程,这一折也算得上是戏剧的高潮了。
崔张的结合推动了剧情发展到一个接近高潮的位置,之所以还没有到达高潮,是因为戏剧的冲突并不是在此刻强烈地展现出来,而就是在”拷艳”一折里,老夫人的阻挠同崔张的结合才鲜明地体现出冲突,连观众都会揪着心想老夫人发现了怎么办,这对有情人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
故事该何去何从,将取决于这一折如何发展。
红娘得知老夫人要拷问,书中先是对红娘的内心独白做了一番描写。
[斗鹌鹑]:止若是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你止合带月披星,准许你停眠整宿。
[2]
笔者个人读这段,只觉是红娘微微有些埋怨莺莺和张生贪图欢乐,而金圣叹的评点却将其变得开阔:”独无奈世之痴男痴女,其心亦明知此为夜去明来之事,必当分外加意’带月披星’,而往往至于其间,则不觉不知自然都必至于’停眠整宿’……只此平平六句,而一切痴男痴女,狂饮颠倒,无不写尽。
”[2]金批之语,道出了文字之外的意蕴,王实甫字面是写红娘追怨莺莺,实则是从侧面表现出莺莺和张生的情深缠绵。
接下来,红娘在心中模拟了一遍老夫人审问她的情形,想自己该怎样作答。
而那句”便于他个知情的犯由”[2]则奠定下了这一折红娘的应对举措。
真的是如金圣叹所言:”《西厢记》从前至后,誓不肯作一笔钝置也。
”[2]
[调笑令]写了红娘回忆每晚月夜下自己站在窗外静候,把绣鞋而都冰透。
这一来是写红娘在促成这对恋人的不易,二来金圣叹从文章结构来看,这一曲补充了前面《酬简》无暇写红娘之空白,再一次体现了王实甫构文之严密周全并且不露一丝一毫之刻意,全在无意间自然补充,真是不能不令人佩服。
第二段描写老夫人审问红娘的经过,这二人间精彩的对白,将戏剧推向了高潮。
老夫人开口便称其为”小贱人”,异常凶狠。
而红娘扔不是说,声称”不知罪”,抵赖了几句,老夫人马上就举出了人证。
这一回合,算是老夫人胜出了,红娘的抵赖在铁证前败下阵
来,看她又能如何争辩呢?金圣叹在此处的品评甚是有趣,他叫读者快合上书本,自己先想想红娘要怎样向老夫人细细道来?并举出了几大世间可惜之事:”盖天下最可惜,是迢迢长夜,轰饮先醉;见绝世佳人,疾促其解衣上床;夹取江瑶柱,满口大嚼;轻将古人妙文,成片诵过。
”[2]并说这些都是”上犯天条,下遭鬼谬之事”,读罢我便会心一笑,自然也懂得金圣叹为何叫人掩卷遐想了,再次为金圣叹的敏锐而感慨,也可见他是一个十分懂得生活之人。
红娘”招供”,却并没有完全说实话,而是巧妙地摆脱了自己的责任。
[鬼三台]里几个连续的”他说”,便将老夫人的注意力都引到张生的身上,红娘也就趁着老夫人的追问,说出了”他两个经今月余只是一处宿”,就是这么平淡的一句,普通读者断断不会留意。
而金圣叹评曰:”夫人疑有这一夕,便偏不说这一夕;夫人疑只有这一夕,便偏要说不只这一夕,纯作天仙化人,明灭不定之文。
”[2]经他如此分析,红娘的聪明伶俐立刻显现,她对老夫人的心思倒也猜的透,二人像是打了一场心理仗,对话到此,老夫人仿佛是只有接受现实的份了。
但是老夫人又怎肯轻易放过红娘呢?就在这紧要关头,红娘迅速来一句”夫人你得好休,便好休,其间何必苦追求”[2],金称之为”忽然过接,疾如鹰隼”[2],但笔者认为这句接的并不忽然,绝对是于情于理都合适,若是等着老夫人插进话来,岂不又是一番辩驳?不如抓紧劝老夫人成全了二人。
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红娘计策--把罪过加到老夫人身上。
红娘指出了老夫人一系列的错误,她的一番伶牙俐齿早就让老夫
人憋的哑口无言,但她还依然不给老夫人留喘息的机会,指出老夫人的错误之后立即提出了平息事端、求得长远的解决方案,并具体分析了如果不接受这个方案的两个恶劣后果。
这个方案兼顾老夫人和崔张两方面的利益和名誉,理由充足,使处于盛怒但又束手无策的老夫人的头脑冷静下来,感到红年的建议确实是个万全之策,才不得不当场心服口服地承认:”这小贱人也道得是。
”精彩之处,就是红娘的理由都是扣着封建道德的高帽子,使得一件本不符合封建道德的事成为了合理之事,让老夫人感到若是不准许,便是怎样都在情理上讲不通。
笔者看着也暗暗为红娘叫好,金圣叹更是说:”人若胸膈有疾,只需朗吟《拷艳》十过,便当开豁情利,用无宿物。
”[2]
第三段写红娘奉老夫人之命先后唤莺莺、张生前去听训,莺莺怕羞,张生惶恐,都被红娘讽刺、抢白。
老夫人允婚之后,又责令张生上朝取应,否则不招白衣女婿,显得非常顽固保守,增强了戏剧冲突,迫使崔张在热恋中离别。
这折戏可谓是一波三折,在这其中塑造的红娘是个临危不乱、智勇双全、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见义勇为的美丽聪慧丫鬟,我想唯有《红楼梦》中的那些丫鬟们才能和她相媲美吧。
金圣叹批《西厢记》,不是机械地用严格的学术标准评点,而是用心去评点,耐心地品味每一折、每一段、每句话甚至是每个字。
《西厢记》在他的评点修改之下,其实是一番新的创造。
而后人再读《西厢记》,也应同金圣叹一样,产生自我的观点,对作品进行
不断的再创造。
参考文献:
[1]王实甫.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m].凤凰出版传媒集
团,2011:9.
[2]王实甫.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m].凤凰出版传媒集
团,2011:162-172.
作者简介:王斐(1990-),女,山东济南人,现就读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为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