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加与减乘法除法生活中的大数综合与实践:一起做整理综合与实践: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本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数学原理。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规律,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将数学问题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数学,提高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教案、教具、多媒体资源等。

为保证教学质量,本册的教学资源准备如下:教材:选用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系统地呈现了本学期所需学习的知识点。

教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编写详细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教具:准备计数器、小棒、三角形等常用的数学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教学进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等因素,合理安排的教学进度计划。

本册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加与减复习与整理;一起做整理。

第二周:生活中的大数;1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周:10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

第四周:加与减复习与整理;回声。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方向与路线;购物小票。

第七周:加法与减法(一)整理与复习;调查与记录。

第八周:认识图形;有趣的七巧板。

第九周:整理与复习;总复习。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乘法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第十二周: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表内的乘法(一)。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返回
如何读出这些数呢?
200 200由2个百组成。
读作:二百
十位和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 没有,写“0”占位。
201 201由2个百、1个一组成。 读作:二百零一
百位写2,十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写“0”占位,个位写9。
返回
课堂练习
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三十七 二百零五 六百八十 七百
百十 个 位位 位
返回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573 读作: 二千 五百 七十 三
8007 读作: 八千


8070 读作: 八千 零 七十
8700 读作: 八千 七百
中间有两个0, 只读一个零。
中间有一个0,读一 个零,末尾的0不读。
末尾不管有几 个0都不读。
返回
课堂练习
看图填空。
这个数写作( 6153 ),由( 6 ) 个千、( 1 )个百、( 5 )个十 和( 3 )个一组成。
返回
青岛版(五年制)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计数单位“万”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 总计可容纳一万人。
返回
探究新知
例 一万有多大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 认识一万的大小吗?
返回
10个一千就是一万。 9990、9991、9992、 9993、9994、9995、 9996、9997、9998、 9999、10000。
返回
连一连。
5个百、6 个十组成
5个千、6 个百组成
5个百、6 个一组成
5个千、6 个一组成
5600
506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概述本教案是根据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教案涵盖了全册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数据统计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形分类和识别。

3. 引导学生了解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测量单位,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4.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5. 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力、注意力等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分组练习、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认识几何图形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的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异同。

3. 教学方法: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三单元:测量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测量单位,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2.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方法,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等。

第四单元:数据统计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能够运用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运用图表展示数据。

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备课(全册)

小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备课(全册)

柳山镇
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侯瑞增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侯瑞增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小学备课活页
年级: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玉丽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张培军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二主笔备课教师:吴丹使用教师:
三、独立学习,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估算。

273+302≈ 297+401≈ 352
698-505≈ 709-604≈ 653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国伟使用教师: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二年级:主笔备课教师:王国伟使用教师:。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5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5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5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5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
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集体备课
主备人: 总课时:5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10
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集体备课
主备人:
总课时:。

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最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目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品的过程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理解余数与除数关系中的重要性。

3.体会数学与正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教学难点: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磁铁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图的游戏。

出示磁铁卡片,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顺序排列。

师:我猜第15个应该摆放绿色的卡片,第20个应该摆放黄色的卡片,对吗?谁愿意上来验证一下?学生验证。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卡片的颜色呢?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了。

【设计意图:利用猜颜色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主提出“为什么老师这么快猜出来,有什么秘密?”的问题。

这一生成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你问我说师:我们班参加过野营的同学请举举手,好吗?(同学们纷纷举手)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参加野营得最大感受。

(学生发言)野营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学生说说)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野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野营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师:请大家仔细地观察画面,你能够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情境图)生:①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个人?②7根火腿肠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③17瓶酸奶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④12个草莓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信息窗,看他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据?
2、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师生合作,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1)哪所学校的人数多?
让学生知道:比一比1210和958的大小就知道了。
交流方法一:看数位;方法二:估一估,1210比1000大,而958比1000小。
对学生的回答给你肯定。
2、巩固估算策略。21页:白采园
(1)学生个人尝试估计。
(2)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可能会出现卜面思路:
先算出1畦白菜有多少棵(一畦白菜有10行,每行大约10棵,共100棵),再推想3畦白菜大约有多少
棵?
(3)教师小结:估计的时候要有一定根据,问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计。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因为数量太多,一时数不过来、也数不清楚。
(2)有些字被挡住了,看不着,没法数。
(3)遇到数量较多的物品,我们一下子数不过来,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算一下大体数量
•一篇日记大约有100个子,4篇日记大约有4个100是400个子。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寻找估算策略。
1、估算的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结果不一定完全相问,
3.读出卜面的数。
846 309 630 6925
4.写出卜面各数。
一百二十 四百零二
一千五白七十八
二、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写法。
1、中间有零的数的写法。
观察计数器尝试写数。
知识迁移,有二位数的写法过渡到四位数的写法,总结写数方法,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拨出8070。8007
2、观察计数器上的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最高位是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返回
课堂练习
填空。 (1)(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 (2)“千”和一(个)、十、百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和“百”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 千 )和( 十)。
返回
看图写数、读数。
百 十个
写作: 321 读作:三百二十一
百 十个
百 十个
写作: 201 读作: 二百零一
写作: 420 读作:四百二十
返回
连一连。
34个十
3个百、6 个十、7个 一
一百零八
五百
七百三十五
735
340
500
367
108
返回
判断。 算盘上表示的数是56。( × )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10个一百 是一千。 “千”和“百”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花坛造型用了八百零八盆菊花。
一千有多大呢?
返回
探究新知
例 一千有多大呢?
10个一百是一千。
返回
千 百 十个
99 9
千 百 十个
千 百 十个
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返回
认识计数单位“千”:
“千”和一(个)、十、百一样,都是 计数单位。 “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10。
在一(个)、十、百、千这四个计数单 位中,每相邻两根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10。
返回
例 你认识算盘吗?怎样在算盘上表示587呢?

上珠
梁 下珠

587里有5个百、8个十和7个一。
返回
百十 个 位位 位
1个上珠表示5。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2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2 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设计洪河小学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单位:设计人: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2 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单位:设计人:。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事物有规律的排列,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一起看看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事物有规律的排列,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循环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例1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地板图的画,电脑课件,白纸、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小东家做客,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快点出发吧?(1)引入大家看,一路上春光明媚,蓝蓝的天上漂着朵朵白云,地上绿草青青多美呀!连路旁的电线杆的颜色也是这么的漂亮,你们发现这些电线杆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呢?(2)学生汇报规律。

(3)教师小结:像这种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是我们一年级已经学过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师:好吧!让我们继续走吧!二、探究新知(一)门的规律1、引入师:好了,小东家到了。

师:他家的门可是最新科技的产品——密码门。

只要输入正确的密码,门就会自动打开。

2、出示密码门。

(1)导入师:小东已经输入了三排密码,最后一排他想留下来考考我们。

这排密码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比一比哪组最快找到密码。

3、学生汇报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规律)(1)竖着看——每排都有哪4个图形,缺少哪个图形就填哪个图形。

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2)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所以根据斜行来填。

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3)横着看——根据学生说的演示课。

师:从第一排到第二排有什么变化?师小结:第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二排的最后一个,其余三个图形都按原来顺序往左移动一格。

师:第二排到第三排有什么变化?第三排到第四排会有什么变化?师小结:第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二排的最后一个,其余三个图形都按原来顺序往左移动一格。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材通过学生春游时分面包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然后结合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野营时分小鱼的活动,引出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无论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教材都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分食品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得出结果。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小朋友参加野营活动的情境,通过提出一些有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除法竖式的写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1 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1—分食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平均分有剩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 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 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 二年级上册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研 究“正好分完”的情况, 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 余”的情况。 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学了 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商, 而有余数的除法不 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学生较难理解。再加上学生已有经 验不够多,综合分析能力有限,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 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 书 面 实 践 完成课本第 4 页的第 1 题
家庭分 层作业
18 片饼干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怎样分?
板书 设计 除数 被除数 商
9
÷4 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 =2(个)……1(个)
读作:9 除以 4 商 2 余 1。 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题 主备教师
野营 1--分食品(二) 总课时数 某某某 参与教师
备课本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
数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 野营 1——分食品(一) 总课时数 1 单元课 时数 1 预授 时间 2月 23 日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与能力、 过程方 法、情感 态度价值 观
参与教师 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4.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培养学生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
2 某某
单元课 时数 某某 3
2
预授 时间
2月 24 日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数、读数的兴趣。

2、利用计数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正确数、读万以内的数。

3、让学生灵活运用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数数时,数到“拐弯”的地方学生易错(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重点练习2、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自己总结出的读数方法。

特别注意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信息窗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简单的求近似数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世纪小学邹云红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信息窗2——千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进位减教学目标:1、理解千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进位减的算理,探索并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三位数连续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策略:1、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掌握算理。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完善方法,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信息窗3——树林医生教学过程信息窗2—参观养鸡场教学目标:1、在解决数学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算式。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息和兴趣。

重点、难点: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一步明确带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课件信息窗3——参观苗圃我锻炼我健康——分段统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根据生活经验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统计过程体验。

教学过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统计》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统计》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统计》青岛版(五四制)教案:《分类统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类统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能够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分类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 能够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能够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统计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例如学生的书包,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分类统计。

让学生观察书包中的物品,并尝试将其进行分类。

2. 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

例如,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将其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将其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统计1. 观察数据2. 分类整理3. 统计图展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教材第37页的练习题2. 请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物品,并尝试将其进行分类统计,然后通过统计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作业答案:1. 教材第37页的练习题的答案见教材。

2. 学生家中的物品分类统计图见学生作业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分类统计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讲解和引导。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一: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青岛版认识方向教案】《认识方向》教学设计(详案)教学内容:教材第74~76页的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 给定东西南北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3. 认识平面图,在平面图上辨别方向。

重点:1.认识辨认东西南北四方向。

2.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难点:在生活中能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生1:因为我们的学校很漂亮。

生2:我们的学校还有很大的花坛,还有教学楼、实验室、餐厅??师:今天,我们就邀请热情的小导游——小军,带着我们一起去参观他美丽的学校。

(教师板书课题:美丽的校园)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

(1)、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师:瞧,多美的校园呀!走进学校的大门,你们发现校园里都有什么建筑物呢?生:有教学楼、实验楼、还有宽敞的操场。

师:同学们,那他们都在小军的什么方向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得问问大家,你们认识方向吗?生:认识。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认识哪些方向?生:我认识东。

师:你能指指吗?(学生用手指指东方。

)师:你怎么断定那里是东?生:那是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除了东方,你们还认识哪些方向?生:我认识西方。

师:你能给大家指指哪是西方吗?(学生指西方。

)师:为什么那里是西方?生:因为太阳从西方落下。

师: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太阳落山的方向是西方。

除了东、西两个方向,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呢?生:左边是北方。

师:你是怎么知道左边是北方呢?生:因为晚上北极星在那个方向。

师:你还知道晚上北极星在北方,你的知识真渊博。

师:还知道哪个方向呢?生:这边是南方。

(学生用手指着右边。

)师:为什么?生:太阳中午就偏向南方,指南针也指向南方。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体系:本册教材以新颖的编排,引人入胜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情境,鲜活真实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迫切地想与教材对话、交流。

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第八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十单元总复习。

教材特点:每一单元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包含大量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情境串或故事串,形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串。

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充满幻想、富有童趣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主动去学习。

“你说我讲”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册内容的重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的难点: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

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能在他人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

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

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教学内容: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做鸟巢——图形与拼组;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去姥姥家——混合运算;我锻炼,我健康——统计;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空间与图形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4、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标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达标练习:
1.3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2.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4.与4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5.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百位上是8,这个数是()。

6.一百四十写作:()
六百零五写作:()
三百二十四写作:()
七百九十一写作:()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2 2.20-2.27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数、读数的兴趣。

2、利用计数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正确数、读万以内的数。

3、让学生灵活运用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数数时,数到“拐弯”的地方学生易错(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重点练习
2、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自己总结出的读数方法。

特别注意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达标练习:
1.一千里面有()个一百。

2.从右边开始数,第四个数位是(),表示()
3.用0、8、5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4.1个1个地数,当数到九百九十九时,接下去数()。

5.算盘上一个上珠表示(),一个下珠表示()。

信息窗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简单的求近似数2.28-3.5
教学过程:
课堂达标练习:
1.把下面的5个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568 5680 5068 5806 586
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台高468米,约是()米。

(2)实验小学有2006人,约是()人。

(3)我国的鸟类有1189种,约是()种。

(4)公路收费站今天上午通过3009辆车,约是()辆。

课堂达标练习:
20+50= 70-40= 300+400= 200+5 00=
700-400= 700+600= 2000+5000= 700 0-4000=
3000+5000= 6300-500= 4500-1500= 1 80+300=
在○里填上“>”“<”或“=”
500+600○3000-1800 960-80○900-80
260+400○250+500 460+20○540-60 1400-300○600+900 7800-800○6500+700
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知识巩固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3.14-3.17
课堂达标练习:
1.单位换算:
7000米=()公里()分米=()厘米2050米=()千米()米6千米300米=()米
1米=()分米=()厘米=()毫米
2.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小明的身高138(),大拇指宽约15(),手腕一圈长约12()。

(2)要测量学校的南北长度,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3)数学书的厚大约是5()。

(4)小兔子身长4()。

尾巴长约7()。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
第二单元知识巩固
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3.18-3.2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

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当堂达标检测:
1.直接写得数
46+34= 51-26= 45+17=
68-19= 61-40= 54-49= 24+68= 73-28=
2.解决问题
(1)原来有一些西瓜,已经卖掉27千克,还剩65千克。

原来有多少千克西瓜?
(2)今年植树节,全校师生去植树,上午共栽了35棵,下午比上午
少栽了48棵,下午栽了多少棵树?
信息窗2——千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进位减教学目标:
1、理解千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进位减的算理,探索并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约等号,进一步了解估算的意义。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的不进位加和不进位减
教学难点:
估算计算的结果,并学会运用约等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五、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合作的非常愉快,你能告诉老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这么多收获,你能用它来解决问题吗?
巩固练习
1、多媒体出示课本37页第7题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上课的过程中:《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这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
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我在授课中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
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教学开始,我通过复习上学期所学的十以内的加法运
算方法以及提出学生关心的
万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抓住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起来,这是我的出彩的地方,然后顺势而导,学生比较自然的就进入了教学当中,再对万以内的加法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加法运算法则的理解和
运用,让孩子们对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和理解。

课堂达标检测:
1.直接写得数
450+340= 570-260= 450+120= 680-140= 380-120= 630-320=
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540-430= 240+630= 740-120=
3.解决问题
(1)原来有一些西瓜,已经卖掉270千克,还剩620千克。

原来有多少千克西瓜?
(2)今年植树节,全校师生去植树,上午共栽了350棵,下午比上午少栽了430棵,下午栽了多少棵树?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课堂达标检测
1.用竖式计算
461+343= 451-626= 445+176=
2.解决问题
(1)原来有一些西瓜,已经卖掉275千克,还剩653千克。

原来有多少千克西瓜?
(2)今年植树节,全校师生去植树,上午共栽了356棵,下午比上午少栽了482棵,下午栽了多少棵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