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精选】
历史史观的总结归纳近几年我国引进了多种史观来纠正我们过去历史研究的弊端,这些史观被大量的运用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高考题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之有关的题目,因此影响了我们备考的方向,在这里我将各种史观及典型的题目总结如下:一、现代化范式(现代化史观)的主要观点及典型试题1、主要观点现代化范式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
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2、用“现代化范式”指导的命题“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在我国,现代化史观的创立者是已故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
罗先生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5页)。
例题1,2011年滨州二轮模拟.(25分)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是世界化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
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
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
几种新史观介绍
几种新史观介绍1.现代化史观:现代化进程一般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2.全球史观(或者整体史观)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文明史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4.社会史观①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②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送审(时代教育)聚焦唯物史观,从“合力论”角度认识历史——以统编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为例
送审(时代教育)聚焦唯物史观,从“合力论”角度认识历史——以统编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为例一、课例背景“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1]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中,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
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为此,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作为学习唯物史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爆发的多重因素,从而感悟历史发展中的艰难与复杂。
通过学情分析得知,学生对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及结果,都有所了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学生基本都知道这一史实。
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辛亥革命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分析上。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当时的社会矛盾、阶级对立、各种势力的博弈,构成了时代背景,诸多因素形成了一股合力,共同助推着革命的发生。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并非一蹴而就,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也并非一开始就选择革命,以此启发学生认识历史发展中的艰难与复杂。
二、教学过程这一课的教学,共分7个环节。
环节一:以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出现的孙中山画像引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事件或人物导入新课,使学生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建立初步的认知。
课堂呈现:教师动情讲述,渲染气氛。
师:今年国庆阅兵仪式的电视画面里,出现了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实际上,每逢重大节日或隆重庆典,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悬挂孙中山的画像。
央视播音员这样解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凝视着天安门广场,他曾经奋力让黑暗的中国走向黎明。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危机,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孙中山,这个从广东一个农民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成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15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正确认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革命纲领及指导思想。
(2)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过程,中华民国成立的简况。
(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其失败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通过直观的音频、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探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2)、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了振兴中华,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与性质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教训,理解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教材分析】:该课分为三个小目,“清末民主革命风潮”、“武昌首义”和“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第一小目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包括对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以及革命党和改良派的论战。
第二小目主要讲述武昌起义,革命党人完成推翻清王朝建立新政府的任务。
第三小目主要讲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以及对辛亥革命评价。
该课位于第四单元的第四课,在单元线索上,是面对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中国和之前的救国探索皆失败的局面,顽强的中国人企图再一次以暴力革命的形式挽救民族危亡。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一、高考试题示例1.(2014·四川文综·14)材料四“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解析】(3)第一小问如何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评价方法,结合材料我们看到陈旭麓是将“中体西用”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故方法可称之为历史的评价;“如何”评价含义二之的是对“中体西用”的看法、观点,梳理材料、提取关键词,概括归纳可知陈旭麓对“中体西用”持较多的肯定态度,他认为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第二小问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也即前述评价方法,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
【答案】(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2.(2014·大纲全国卷·37)材料一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
(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材料二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
应用史料培养历史实证能力——以“辛亥革命”为例
魏,应用史料培养历史实证能力---以“辛亥革命”为例〇罗晓玲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提升史料实证能够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史料贯穿其中,能够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引导其自主探究,获得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 背景史料,分析败因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与背景相关的史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入手展开分析,探究“辛亥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尝试思考其成败原因。
在背景资料的辅助下,学生尝试从经济基础、阶级条件、思想条件等各种不同的角度人手分析,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其失败原因获得了深刻认知。
学习“辛亥革命”时,给学生提供历史资料,介 绍“辛亥革命”发生前的社会状况。
学生了解到在“辛亥革命”之前,全国各地发生民变的次数相当多,平均两三天就会发生一次。
通过这则史料,学生了解到当时中国社会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各种社会政治力量极度分化,这样不稳定的社会环境自然容易引发革命力量聚集,人们认为革命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唯一方法。
在结合史料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了“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此后再给学生展示“时局图”等史料,引导学生探究革命发生的可能性。
再结合其他史料论证辛亥革命为何不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学生就能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在结合史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要探究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不能仅将视野局限在该历史事件本身,而应该拓展开来,从社会的方方面面入手,全方位地展开分析,这样才能使分析更全面。
此后再应用史料分析其他历史事件,学生的探究效果也会更好。
二、 过程史料,探究本质史料探究贯穿于历史学习的各个阶段,在分析2021年第3期(总第504期)卜-史料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真伪,了解史料的价值,还要尝试结合史料深入下去,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本质。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辛亥革命
文明进程 丁说: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甲
B ②——乙
C ③——丙
D ④——丁
答案:D
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39题:
第三问题目中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 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可以从3个角度思考:1 已经掌握的书本知识;2 结合 材料三和第一问的核心内容共和制;围绕核心内容共和 制 3 结合第二问围绕核心内容没有流太多的血;第二 问中本身就有在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句话
1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 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 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 这棵大树 砍断了 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 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A 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 B 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C 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 D 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2 目的: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
3 意义:
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要求;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比较 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 目的 为建国提供法律依据
1912年临时约法
为限制袁世凯权力 维护民主共和
政体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责任内阁制
1 1906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的演
说中说: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 开明专制化
呢;还是民主政治 ……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
再流第二次了 孙中山主张建立
A 民主共和
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议会君主制
D 君主专制政体
高中历史:以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以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主要理论: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④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以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是可贵的;但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2.革命家眼中的“符号”,思想家眼中的“浩劫”——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3.以唯物史观辩证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一方面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
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从社会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
5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一、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在国家政治形态、政权形式上实现了现代化的突破——由封建专制政体转化为形式上的民主共和政体。
辛亥革命建立了一个先进的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一个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开拓了道路。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它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体及“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
二、经济现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为以后北洋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作者简介 : 魏广 志( I 9 7 5 一) , 男, 河南许 昌人 , 中共 中央党校哲学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41 ・
潍坊学院学报
派、 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 良派都主张改革 ; 相反 , 资产阶级革命派却主张革命。首先 ,改革的第一 条道路 , 是 以曾国藩 、 李鸿章 、 张之洞等为代表的
机步步加深 ; 另一方面 , 帝 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 , 中华 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候 , 民族危机 日 益加重。 第二 , 从领导力量 、 依靠力量 和武装力量看 , 辛亥革命没有形成强有力 的领导核心和成熟 的政
党, 没有 唤醒 民众 , 没有 自己的军 队 。
动的破产 。其次 , 改革的第二条道路 , 是以慈禧太 后 为代表 的顽 固派 的 “ 清末 新政 ” 运 动 。这 场运 动
从 国际背景看 ,革命在当时也 已经成为世界
潮流。 l 9 世纪末 2 0 世纪初 , 资本主义从 自由竞争 发展 到 垄 断 阶段 ( 帝 国主义 阶段 ) , 资本 主 义 对殖 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剥削方式也从商品输出为主
变为 资本 输 出为 主 。这 必 然会 加深帝 国主义 与殖
种历史趋势和可能所做出的一种必然选择 ,是历 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 一) 辛亥革命 的历史必然性 从客体方面讲 ,辛亥革命是当时中国社会历 史发 展 的必 然结 果 。
、
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
唯物史观认 为, 所谓“ 历史必然性” , 是指社会 历 史的发 展具 有不 以人 的意志 为转移 的客观规 律; 所谓“ 主体选择性 ” , 是指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 中的 目的和倾向性。辛亥革命作为人类社会的历
当代六种主要新史观与历史评价
当代六种主要新史观与历史评价当代史学在史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包括:1.文明史观;2.现代化史观;3.全球史观;4.整体史观;5、生态史观;6、科学发展观,这些新史观极大拓展了研究视野,逐步改变了以往流行的机械唯物史观[“阶级斗争革命史观”]的单一范式,为重新审视评价历史、为历史教学与历史命题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2004年以来使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四个版本,即“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岳麓版”,这些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就集中体现了史学发展的新成就,令人耳目一新。
因此,诸如传承、交流、融合、转型等文明史观概念,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等现代化史观概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思想多样化等全球史观概念,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社会变迁、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等整体史观概念,环境恶化与治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生态史观概念,大国和谐发展、和平崛起等科学发展观概念,正日益在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命题中大面积体现。
例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如上海],我们就可以从多种史观出发多角度进行理解与评价:①从革命史观角度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②从现代化史观角度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③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从文明史史观角度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⑤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条件: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 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上海、东京
2、思想武器: 3、两个中心:
4、三个思想家: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 (2)社会基础: (3)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 (5)思想基础: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6)组织基础:民主革命团体和政党 (7)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8)其他条件:四川保路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 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 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 帽…… 革除旧风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 危机更加严重
清末“新政”(1901年):
1. 政治上改革官制,新设立或改名的机构有外务部
(代替原来的总理衙门,位居六部之首)、商务
部、民政部、资政院等;(此改革是预备立宪的
主要项目)
2. 经济上实行奖励工商;
3. 教育上废除科举制,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3课 辛亥革命 含解析
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一武昌起义1.背景(1)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人广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5)组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6)军事:同盟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影响最大的是黄花岗起义,清政府镇压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革命形势成熟。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昌。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知识点二中华民国成立1.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知识点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原因①袁世凯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同时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
②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破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和退让。
(2)结果: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第19课 辛亥革命 讲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9课辛亥革命讲义一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从时空上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把握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革命的具体情况,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已土崩瓦解。
史料实证: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进一步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历史解释:认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与局限性,进一步理解革命的艰难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唯物史观:通过革命党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所做的种种努力的视角阐述辛亥革命的发生与帝制的终结、建立民国的艰辛,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的必然过程。
家国情怀: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与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
革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
三知识梳理一、背景(一)原因1、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阶级矛盾激化,新末新政失败。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维新变法、预备立宪的失败。
(二)条件1、组织: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和同盟会(1905年)2、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与保皇派论战。
3、军事:一系列的革命起义,黄花岗起义(林觉民)4、时机:四川保路运动,湖北守备空虚。
(三)过程1、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独立。
2、中华民国的建立(1)建立共和政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
为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革命失败。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开始军阀独裁统治。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多元化史观
多元化史观(一)唯物史观:(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面的、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二)现代化(近代化)史观:1.含义: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2.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
因为现代化(近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
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
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3.知识要点:(1)xx近现代史经济上近代化进程: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原因、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一五计划、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思想上近代化方案:农民阶级《资政新篇》、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政治上近代化的努力: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2)世界近代史经济上近代化进程: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整。
政治民主化进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思想理性化科学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即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三)全球史观。
关注人类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1.含义: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2.知识要点:(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辛亥革命的成败,意义,作用(论文)(精)
辛亥革命的意义——由《剑桥中华民国史》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12级金融 3班在开始之前,先说说我的历史观吧。
至今为止,我相信历史总是前进着的。
它前进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如政治老师所说的“呈螺旋形上升” ,每一个事件,都与它之前发生过的相似却又更上一层。
所有的事件如同锁链一样前后相继,互为扣连。
每一事件的发生,都是必然中的偶然。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方面,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历史有不同的解读,历史学家正是不断索求自己心中真实的生物;另一方面,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正是人类精神的代代传承才保持了历史的永存性。
由此,接下来将展现的有关辛亥革命意义的那些事儿,便是我心中存在的真实了。
一、问题的概述《剑桥中华民国史》对于这场“含混意义的传统革命”提出了两种讨论方法。
一是“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开端,不如说是终结” ,这种方法强调政治统一解体,军事统治出现(革命没有达到主要目标——复兴中国 ;二是认为辛亥革命是以前革命的继续,不是中政治体制衰弱的又一事件,而是一场更新政治与社会的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这显然是突出了革命前后的实验时期所充满的政治活力。
那么,两种说法孰是孰非?辛亥革命是成是败?这场空前的革命究竟意义何在?要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少不了花上两个周末的时间泡在人大浩瀚的史书之中,借大家之见,一叙我个人的粗浅见解,望老师多批评。
总的来说,我认为辛亥革命兼有成败这两个特性。
正如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片面地讲成功或失败都是错误的。
如果非要一个侧重,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革命以失败为主;而从整个近代史的角度看,它以成功为主。
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大历史角度的观点。
从而,我也更偏好《剑桥》中的第二种说法。
至于革命意义,主要还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具体点在后文有提。
二、革命的消极意义先来说说革命的消极影响。
革命后袁世凯等军阀的统治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最为突出的失败点。
外国有学者认为比起革命前具有两千年传统,又是强有力的政治统一象征的君主政体清廷,革命后实质上的军阀割据显然更为劣势。
关于《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文的补充
关于《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文的补充作者:师吉金来源:《百年潮》2011年第09期《百年潮》2011年第6期刊登的《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文,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毛泽东一生对辛亥革命的论述,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读后很受启发。
其实,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还有一些,本文补充如下。
毛泽东多次对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进行过辩证分析。
1925年10月20日,时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的毛泽东在《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写道:“本党自同盟会以至中国国民党历二十年,而有去年一月之改组;自辛亥革命垂成而败历十四年,而有现在之领导全国国民反帝国主义反军阀之革命。
”他将辛亥革命放存国民党历史中进行阐述和评价其成和败。
1938年3月3日,在《对陕北公学毕业同学的临别赠言》中,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历史上经过许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历史是艰难曲折的。
辛亥革命失败,国民党经过改组才有大革命的新局面。
”他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和分析,启迪青年正确面对革命进程中的挫折。
1939年5月1日,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提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如果要从它的准备时期说起的话,那它就已经过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等好几个发展阶段。
”在此,他把辛亥革命放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中加以论述,并且将其看做是新旧势力斗争历史中的一个时段的分界点。
后来,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毛泽东反复强调这一点。
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社会的新旧斗争,就是人民大众(各革命阶级)的新势力和帝国主义及封建阶级的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这种新旧斗争,即是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
这种斗争的时间,从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从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差不多三十年了。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中说:“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斗争,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光绪二十年的甲午战争,后头又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以后接着是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下的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下的辛亥革命一、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与能力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知道主要过程及一些重大事件(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历史意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采用学案导学,运用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归纳概述能力,解读材料的能力,辩证地认识和思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辛亥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中,认识革命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通过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感受革命党人舍小家顾大家、敢为天下先、救国救民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生命追求革命理想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解读《临时约法》的内容;辛亥革命的历程及意义。
2.难点: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以溥仪登基时的情景导入,出示图片)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驾崩,满三岁的溥儀成为皇位继承人。
2.讲授新课。
(1)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教师方法指导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存在与意识,发展观、辩证法、矛盾论、联系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质,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等等。
问题探究一学生结合唯物史观的概念,自主阅读教材,思考辛亥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辛亥革命的过程。
教师方法指导教师介绍唯物史观下历史事件的评价标准:是否推动历史发展,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学生学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编写方式,实则也是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另一种表 现。
(二)辛亥革命的评价视角 北洋政府时期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将注意 力集中在革命是否对中国政体变革产生了影响。初 期教科书中“革命成功”的评价,肯定了辛亥革命 对中国政体产生的积极作用,褒奖辛亥革命推翻封 建专制统治的功绩,赞扬它开创民主共和制度的贡 献。既洋溢着对结束专制政体的欣喜,直呼辛亥革 命使“数千年之君主专制政体,乃得扫除云”[4], 又充满了对建立共和政体的自豪,认为“自是而后, 君 主 永 终, 民 主 肇 始, 我 国 遂 为 亚 东 之 共 和 立 宪 国”[5]。而中后期的“述而不评”,则是在极力回 避辛亥革命对政体变迁的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编订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试图用三 民主义的思想来重新书写辛亥革命。教科书对辛亥 革命的肯定,着眼于“三民主义”范畴下初步实现 了民族主义的目标。“革命尚未成功”的评价则详 细论述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的表 现。教科书认为辛亥革命“对于广大民众社会,并 没有企图改造使有新的发展”[6],没有贯彻民生主 义的主张,没有进行社会革命;书中分析辛亥革命 没有实现民权主义,没有彻底完成推翻封建阶级的 政治革命,表现在“辛亥革命成功,表面上是由君 主专制转变到民主共和政体,但实际上中国社会数 千年来所遗留下来的封建势力仍旧存在”[7],而革 命失败也在于没有彻底贯彻“三民主义”的主张。 新中国时期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长期从传统革命 史评价体系的视角出发,基本上都是“从阶级分析 立场出发,对辛亥革命进行两分法评价”[8]。在阶 级分析理论下,教科书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一方面肯定辛亥革命的意义,认为它在 政治、经济和思想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指出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 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 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直到 21 世纪,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视角才逐渐发生转 变,不再简单运用阶级定性,而充分肯定它是具有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
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