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怎么写范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怎么写范文
一、任务书概述
任务书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细描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等内容,是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南。
二、任务书写作步骤
2.1 制定研究目的
在任务书中,首先要明确研究目的,说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标,提出明确
的研究问题或假设。
2.2 探讨理论依据
在任务书中,要说明研究所依据的理论知识和研究现状,以及该研究对理论的
贡献或创新之处。
2.3 确定研究方法
任务书中应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方
法等,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可行。
2.4 阐述预期结果
任务书中要描述预期研究结果,包括研究结论和可能的推广应用,为毕业论文
的写作奠定基础。
三、任务书范例
3.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某行业市场环境,探讨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为企业
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2 理论依据
本文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等,结合
市场调查和案例分析,探讨相关问题。
3.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获取客观的研究结论。
3.4 预期结果
预期研究结果将阐明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机制,为企业未来经营提供参考建议,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通过本文对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和写作范例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撰写任务书,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论文任务书格式模板范文(通用13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格式模板范文(通用13篇)
1、课题的内容和要求,课题内容:主要写作课题目的意义,用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课题的内容;课题要求:主要用什么方法完成论文、
达到什么目的。
2、设计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论文主要内容应写
明具体做哪些方面可分几点来写,注意不要将实验方案写在此处。
3、研究方案与研究目标:论文要求立论有据、观点鲜明,文章结构
完整、语言顺畅、层次分明;研究内容与提出的观点要求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章应
尽量避免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符号的出现,文章格式参考学校学位论文格式
统一要求样本。
4、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分3-4或4-6个阶段写,将每个阶段
应完成的工作写上。
例如:进度计划的开始时间2023年3月,结束时间
为2023年5月如:2023年3月至5月:查阅资料、试验准备工作;2023
年5月到7月:进行试验。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例(5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例(5篇)第一篇:毕业论文任务书范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学生姓名:学号:二、题目: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问题研究三、专题题目(如无专题,则不填):四、题目来源:真实□、自拟√(二选一)五、结业方式:设计□、论文√(二选一)六、主要内容:(1)研究背景、目的及文献综述;(2)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现状;(3)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问题研究;(4)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七、主要(技术)要求:要求根据论文选题,在查阅与论文相关的中外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现状,研究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八、日程安排:第1周2月23日至3月13日资料搜集、阅读文献、确定选题、确认任务书;第2-5周3月3日至3月27日开题报告初稿及修改定稿、打印装订;第6-15周3月31日至6月6日调查、数据处理,并完成论文初稿、定稿;第16周6月9至6月13日装订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第17周6月14至6月17日论文答辩。
九、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1] 韦忠池.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纺织行业贸易的影响分析.农业发展与金融.2008(5)[2] 龚进礼.2007年我国纺织行业贸易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7(7)[3] 文竹.技术进步对浙江省纺织业产出的贡献.经济论坛.2008(24)[4] Anna Comino.A Dragon in Cheap Clothing: What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EU–China Textile Dispute?.European Law Journal, Vol.13, No.6, November 2007, pp.I毕业设818–838.计(论文)任务书[5] China Exporters Keep Adapting.Find More Like ThisSource:Home T extiles Today;ol.28 Issue 16, p4-4, 2/3p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系(所)负责人章:II 年月年月年月日日日 6/25/2007, V第二篇:毕业论文任务书附表一: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中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力模型研究英文:Research on Undergraduate Human ResourceCompetency Model系别法政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姓名钱秀英学号2011 年 3 月 28 日至 2011 年 6 月 26 日共 13 周 0721102011 1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年月日一、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1.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介绍;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力内涵与要素的概念的界定;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力现状与问题;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胜任力模型与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论文题目: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系部: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1.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本部分能够说明本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即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宏观经济进步,父母亲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由此触发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产生了核心家庭巨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分析单亲家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针对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改善单亲家庭生活情况和促他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提高进作用。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论文撰写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以思想理论为指导,符合苏共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论文应做到中心粗大,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
同时论文字数不得以内8000字,还要有300字左右的学术著作摘要,关键词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由低至低顺序排列)。
最后附上参考文献标准规范和致谢辞。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以下以《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一文为例说明:全文拟分五个部分来研究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第一部分将阐述第二研究社区户外媒体的意义: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但社区户外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宣传及服务功能。
第二部分将综述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特点及现状,让人们对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了解。
部分将对制约北京社区户外媒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拟从社区户外媒体所受到的各方面制约来进行。
第四第四部分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部分: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社区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将新技介绍数十种会在社区大量普及的新型媒体及其所改采的重点术。
第五部分将得出本文的结论:将通过预测网络营销、无线通信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从而得出未来社区户外相互配合新媒体与其它媒体将相互溶合为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多媒体,并最终支持新兴虚拟系统的视、触觉控制技术。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中,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性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考核。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完成对于学生的学术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的意义。
本次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发展”,该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在金融行业中,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因此,对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当今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通过对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当今金融市场中的挑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 通过对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次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对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和阐述,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对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和效果。
(3)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发展趋势,对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了解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2. 研究方法。
本次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了解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和效果。
(3)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相关从业人员对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中的看法和态度。
四、论文结构安排。
本次毕业论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绪论,介绍本次毕业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论文任务书2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第一篇:毕业论文任务书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感兴趣。
本论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以期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通过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和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本文将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和困境,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3.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和困境;4.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和分析,总结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2.案例研究法: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3.访谈调研法:采访相关专家和教育从业者,了解他们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评价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1.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和困境进行深入探讨;2.提供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3.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4.为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第二篇:毕业论文任务书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和养生方法的关注不断增加。
本论文旨在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健康养生信息的传播与应用。
通过对健康养生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评估,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对健康养生信息传播和应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健康养生信息的传播与应用。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了解互联网+时代中健康养生信息的特点和形式;2.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健康养生信息的传播途径与平台;3.评估互联网+时代对健康养生信息传播与应用的影响;4.提出促进健康养生信息传播与应用的建议和措施。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集萃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集萃尊敬的导师:您好!我是您指导下的一名毕业论文学生,我特地为您准备了一个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范文模板集萃,希望能帮助您更方便地指导我和其他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范文模板一:基础模板任务书标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X专业班级:X指导教师姓名:X一、项目背景及研究目的:论文主题:论文研究目的:二、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1:研究内容2: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2:三、论文结构及完成时间计划:论文结构安排:完成时间计划安排:范文模板二:详细模板任务书标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X专业班级:X指导教师姓名:X一、项目背景与研究目的:1.1 项目背景(详细叙述项目背景,包括相关研究现状、问题或挑战等)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你的论文研究目的,解释你的研究对学术或实践的重要性)二、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1(详细介绍你的研究内容,可以分小节进行阐述)2.2 研究内容2(详细介绍你的研究内容,可以分小节进行阐述)2.3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你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来源、调查问卷设计、实验设计等)三、论文结构与完成时间计划:3.1 论文结构安排(列出你的论文章节结构安排,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修改章节)3.2 完成时间计划安排(详细规划你的论文完成时间,包括阶段性任务和最终提交时间)范文模板三:扩展模板任务书标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X专业班级:X指导教师姓名:X一、项目背景与研究目的:1.1 项目背景(引用相关研究文献、数据或新闻报道,详细说明项目背景)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结合项目背景,明确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学术、行业或社会的重要性)二、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1(详细介绍你的研究内容,可通过图表或案例论证)2.2 研究内容2(详细介绍你的研究内容,可通过图表或案例论证)2.3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你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等)三、论文结构与完成时间计划:3.1 论文结构安排(详细规划你的论文结构,包括各章节的标题和主要内容)3.2 完成时间计划安排(详细规划你的论文完成时间,包括阶段性任务和最终提交时间)希望以上范文模板集萃能为您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毕业论文任务书(5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5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5篇)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第1篇(中·英文)浅析当今社会条件下播音员主持人存在的不良风气与消极思想观念题目类型现象剖析与理论讨论题目来源广电事业同学姓名***专业名称*****同学班号200*1032211**导师姓名专业职称指导人数① 要讨论内容或创新点:1剖析当今社会不良风气与消极思想观念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作用与影响;2充分揭露播音员主持人存在的不良风气、消极思想观念与人格扭曲现象;3如何救解救济与转变进步等。
② 讨论方法与技术路线及预期结果:讨论方法:1是详细学科的专业讨论方法,如:播音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充分体现其多维性讨论;2是规律思维的中介讨论方法,如:统计学方法、因果论方法、唯象学方法、两分法方法、比较学方法、分类讨论方法等充分体现其系统关联性讨论;3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领包括社会科学与艺术在内的指导性宏观讨论方法,它是我们分析社会现象的熟悉工具,便于我们从纷繁简单的现象中找出其规律性等。
预期结果:1通过论文的撰写使自身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的学习与熟悉,深化对播音员主持人社会角色的熟悉,深化对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定位的熟悉等;2对广阔从业者也是一次学习与教育,引起共鸣;3以期唤起业内人士与有关方面的重视与警觉等。
③阶段工作任务方案:起止日期主要任务工作地点检查方式2021年9——2021年5月1收集素材资料,形成整体方案得出论文题目2阅读文献资料,经导师指导,依据论文题目编写论文3修改论文,论文完成沈阳成都等现场检查或通信毕业设计或论文估计完成日期:④预备工作(包含文献资料、主要设备器材、基本空间环境):1广泛的社会调研与社会走访,并与部分一线工和广阔受众进行了解座谈与沟通;2剖析具有肯定代表性与典型性的电台、电视台和频道、栏目等;3涉猎并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与素材;4制定读书方案与定期的撰写碰头沟通会,共同探讨撰写过程中消失的问题和兴奋点与新发觉等;5多方筹措讨论撰写经费与必要的设施设备与组织支持等。
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
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
[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编号:2021-XX-XX-XXX
学院(部)名称:XXXX学院
专业(班级)名称:XXXX专业(班级)
题目:XXXX(题目名称)
1. 任务背景与目的
(本部分详细说明设计任务的背景信息,以及设计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
)
2. 任务内容与技术路线
(本部分详细说明设计任务的内容,包括所涉及的技术、方法等以及其实施的技术路线。
)
3. 进度安排与实施步骤
(本部分详细说明设计任务的进度安排,包括设计任务的实施步骤、设计任务中关键环节的时间要求等。
)
4. 实施条件与保障措施
(本部分详细说明设计任务所需的实施条件,包括所需的设备、软件、材料等,并说明保障措施。
)
5. 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
(本部分详细说明设计任务的预期成果,并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
)
6. 指导教师及学生双方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毕业设计学生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任务书2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2篇本文章将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两篇毕业论文任务书,每篇1500字。
第一篇: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公共交通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选取了公共交通领域中的某市区,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来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公共交通系统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研究该市区公共交通的现有问题和需求,以及了解最新的智能交通技术,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综合的解决方案,使该市区公共交通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安全和智能化地运营。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实施一个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系统,旨在提高交通效率、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分析该市区公共交通系统的现状和问题;2.研究并选择适用于该市区公共交通系统的智能交通技术;3.设计和实施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4.评估所设计的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现场调研、数据分析等。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通过文献综述和现场调研,了解该市区公共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研究并选择适用的智能交通技术,包括智能车辆、智能信号控制等;3.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4.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实地试运行;5.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6.最终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四、论文结构和安排本研究将以论文的形式呈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目标;2.文献综述:对公共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技术进行综述;3.问题分析:分析该市区公共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4.智能化方案设计:介绍所选择的智能交通技术和设计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5.性能评估: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6.改进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7.总结和展望: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范文(热门3篇)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范文第1篇XX月XX日确定论文题目、收集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XX月XX日完成开题报告。
XX月XX日准备文献综述、英文翻译。
XX月XX日完成英文翻译。
XX月XX日整理资料,准备文献综述及正文。
XX月XX日完成文献综述及正文。
XX月XX日提交论文初稿。
XX月XX日提交论文修改稿。
XX月XX日完成论文全文。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范文第2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关于XXXXXX的XX,可以从XXXX方面去加以分析论证。
具体做到:(1)论点鲜明,论据确凿,材料真实可靠,说服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2)论文有自己的见解,对所论的问题有深入的分析;(3)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概念准确,语句通顺;(4)不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5)符合论文写作规范等。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范文第3篇(1)XXXX年XX月上旬,学生填好论文开题报告,经指导老师初审再经教研室集体讨论通过后,开始毕业论文写作提纲的编写。
XX月中旬学生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写作提纲,待指导老师批准后,正式开始论文写作。
(2)XXXX年XX月下旬完成论文初稿,经指导老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后进行修改。
XX 月上旬,系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进行中期检查。
(3)XXXX年XX月中旬前完成论文第二稿,再经指导老师进行修改,XX月下旬前最后定稿。
(4)XXXX年XX月上旬,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5) XXXX年XX月中旬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任务书的内容不难写,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就是开题报告上面复制粘贴下来的,主要是格式要注意。
每个学校、每个导师规定的格式也不太一样,一切都按照要求的格式来写,这两篇范文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建议,让大家对任务书有个一定的了解。
如果想要更多的任务书模板或者论文知识,可以私信我领取,希望大家在虫虫的帮助下,能够顺利地将论文写出来!。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2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任务书一、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着心理压力、学习困难、职业规划等问题,给他们的学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论文选题来源于此,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业困难、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业困难的关联性和影响因素;2. 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对职业规划的影响;3. 剖析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学业发展的重要性;4.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与学业困难,促进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业困难的关联性: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以及学业困难的程度,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2. 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对职业规划的影响:以个案分析的方式,研究心理压力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的因素;3. 剖析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学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和价值观,分析职业规划对学业发展的重要性;4.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学校、家庭和个人三个层面,以帮助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与学业困难,促进健康发展。
四、预期成果1.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业困难、职业规划的研究,深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2. 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业困难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支持;3. 指导大学生良好的职业规划,提高学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4. 提出可行性强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
五、论文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综述,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并确定研究框架;2. 第二阶段(两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业困难的关联性;3. 第三阶段(一个月):个案分析,研究心理压力对职业规划的影响;4. 第四阶段(一个月):调查和访谈,剖析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学业发展的重要性;5. 第五阶段(一个月):整理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6. 第六阶段(两周):论文撰写及修改;7. 第七阶段(两周):论文定稿。
论文任务书范文
论文任务书范文《论文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当今社会中,健康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石,而健康的保障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和丰富的知识。
因此,本文选题的背景就是基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追求,希望通过论文的研究和探讨,为人们提供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和指导。
二、选题的意义。
健康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而且也是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
因此,通过对健康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另外,健康也是国家的发展基础,健康的国民可以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本文选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健康的研究和探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三、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影响因素、健康的保护方法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健康的内涵和外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指导。
另外,本文还将通过对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保护方法的研究和探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保护健康的方法和建议,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
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健康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另外,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保护方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指导。
五、论文结构安排。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绪论、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影响因素、健康的保护方法、结论等部分。
通过对这些部分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健康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指导。
六、预期成果。
通过对健康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另外,通过对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保护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保护健康的方法和建议,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毕业论文的任务书
一、论文题目《基于XXX领域的XXX研究与应用》二、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XXX领域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XXX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XXX领域的研究,探讨XXX问题的解决方法,为我国XXX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1. 研究内容:(1)对XXX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2)总结XXX领域存在的问题;(3)针对XXX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4)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5)对XXX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2. 研究目标:(1)揭示XXX领域的发展规律;(2)为XXX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3)提高XXX领域的应用水平;(4)推动XXX领域的技术创新。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XXX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XXX问题进行深入剖析;(3)理论分析法:运用XXX理论,对XXX问题进行理论阐述;(4)实证分析法: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2. 技术路线:(1)确定研究主题,收集相关资料;(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3)提出解决XXX问题的策略;(4)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5)撰写论文,总结研究成果。
五、论文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周):确定论文题目,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2. 第二阶段(第3-6周):进行文献综述,总结XXX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 第三阶段(第7-10周):提出解决XXX问题的策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4. 第四阶段(第11-14周):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撰写论文初稿;5. 第五阶段(第15-16周):进行论文答辩,修改论文定稿。
六、论文格式要求1. 论文格式: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2.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0字;3. 参考文献要求: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进行标注。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成为人们提高自身素质、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
而毕业论文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次毕业论文选题旨在探讨高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二、选题意义。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国家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状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评价指标。
因此,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的影响,有助于了解高等教育的实际效果,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三、研究内容。
1. 高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 高等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3. 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四、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以及实地走访高校和企业,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
五、预期成果。
1. 对高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2.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3. 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其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六、研究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对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
2. 第二阶段,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和企业的相关数据。
3. 第三阶段,实地调研,走访高校和企业,收集相关信息和意见。
4.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和论证,撰写毕业论文。
七、预期困难与解决方案。
1. 数据收集困难,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确保数据的全面和准确。
2. 理论研究难度大,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
八、参考文献。
1. 李明. 高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 教育科学,2018(3): 45-50.2. 王红. 高等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影响[J]. 教育研究, 2017(2): 78-82.3. 张磊. 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 2016(4): 112-118.以上为本次毕业论文任务书的内容,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支持,谢谢!。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论文作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学术任务,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检验和锻炼作用。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所学专业领域的一个深入研究和实践。
因此,制定一份合适的毕业论文任务书对于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1. 研究目的。
本次毕业论文的任务书旨在明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明确学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具体指导和要求。
2. 研究内容。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所学专业相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研究内容可以围绕当前社会热点、学科前沿或者实际问题展开,旨在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1. 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以采用文献调研、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进行,具体方法应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进行选择和确定。
2. 研究步骤。
(1)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学生应结合自身兴趣和所学专业,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并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和确认。
(2)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学生应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和资料的收集,对所选研究课题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3)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应按照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明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4)撰写毕业论文正文,学生应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确保论文的逻辑严谨、结构合理。
四、完成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果。
1. 完成时间节点。
(1)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XX年XX月。
(2)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XX年XX月-XX年XX月。
(3)撰写论文开题报告,XX年XX月。
(4)撰写毕业论文正文,XX年XX月-XX年XX月。
2. 预期成果。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通过答辩,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符合学校的要求和标准。
五、指导要求和评价标准。
2021年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范文
The sun illuminates the path of life, the moon illuminates the path of the soul.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2021年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范文
20__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范文(一)
题目名称关于营销策略的探究
学生姓名李__
专业班级
学号 ____
工作任务及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难易度适当,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2、论文必须文题相符,概念清楚,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论据充分、可靠,引用正确,论证有力。
3、论文符合写作规范。
4、论文的字数要求在0、9万字以上。
5、论文必须清楚反映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水平,严禁抄袭。
(二)进度要求
20____年10月中旬——20____年____月中旬:选题,写论文提纲和开题报告;
20____年____月下旬——20____年4月初:写作论文初稿,论文修改及定稿;
20____年4月中旬——4月下旬:毕业论文答辩。
时间安排
1、开题报告: 20____年 10月 20 日至 20____年 ____ 月 15日。
2、完成初稿: 20____年 ____月 20 日至20____年 1月 7日。
3、答辩: 20____年 4月 15 日至20____ 年 4 月 30日。
20__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范文(二)。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任务书参考范本
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学院(部):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敷陈(2021届)2008年12 月18日标题问题:从期待视野的角度分析庞德英译中国古诗的意象转换Analysis on Imag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Translated by Ezra Pound from Perspective of Horizon of Expectation1.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000-2000个摆布英文单词的文献综述Analysis on Image Transformation ofChinese Classical Poems Translated by Ezra Pound from Perspective of Horizon ofExpectationSurvey of studiesEzra Pound, an American poet and translator, is an initiator of Imagism—anAnglo-American movement in poet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atranslator, Pound’s English rendering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own extremely high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but meanwhile, they are also a heatedly debatedfield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particularly his slim anthology entitled Cathay,translations of 19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which makes its first appearance in 1915.Its philological errors often fall under some critics’attack, while the creativetranslation in image transformation and its distinct foreign flavor win other s’ praise.Until now, many Chinese scholars have done lots of researches on Pound’s translation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Zhou Wei made her comment on Pound’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Cathay in2004. In her view, Cathay is an anthology of successfully translated poems judged inthe Skopostheorie framework. Its adequacy to Pound’s translation brief, the warmreception by the Western readers and its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 all prove thesuccess of Cathay. It is further drawn that poetry translation is an allusion, thetranslator,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nslation brief, will and should decide what totranslate and how to translate, which elements to be preserved and which to beremoved. Thus a translated text can be adequate to the translation brief. As to evaluatethe achievements of a translated text, linguistic “equivalence” is no longer the only yardstick. Its adequacy to translation brief, the fulfillment of the intended Skopos, and its influence on a given culture should all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ranslation criticism should extend its scope to cover more factors relevant to translation activities.In 2005, Wang Guiming investigated Pound’s conception and his creativ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He believes Ezra Pound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growth of translation worldwide and given considerable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st poetry in English, in his capacity as both a theorist and a practitioner of translation, particularly with his creativ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nto English.In the year of 2007, He Yanan cast a new light on Ezra Pound’s creativeness in his translation Cathay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by an elaborated analysis in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approach focusing on translation and re-creation. He also holds that Cathay has enjoyed enormous popularity in the West and assumed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During 2008, Zheng Shaoyan points out that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imagism poems are under great influe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especially Chinese poems. She also believes that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has remarkable impact on Pound in the process of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What’s more, she holds that although this outstanding poet and scholar makes misreading and misinterpretation which cannot be ignored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Pound’s wisdom and intelligence is still evident to be seen.Xu Min and Shu Qizhi (2008) studied misreading of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They make an explanation of Pound’s misread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prejudice and misinterpretation theory and explor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of Pound’s misreading in the selection of texts and the translation and practice of imagery poems, concluding that Pound’s misreading is the result of dual effect of social, culturalfactors and the aim of the translator. They suggest that Pound’s creative misreading should be shown a positive attitude to in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strengthening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Wang Jingling also studied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heory in the same year. She claims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intersubjectivity, Pound conver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subject and object into that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original text writer, patron, or other translator. She brings about the idea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rget text’s intertextuality, Pound doesn’t confine himself to the original text but reconstructs it; what he has finished is the inter-dialogue between the target text and original text, quotations or other renderings.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good example of interaction, no matter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or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In 2008, Zhai Ping analyzed Pound’s misinterpret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She tries to find the reason of Pound’s misinterpretation and illustrates that Pound’s misinterpretation is induced by integrated variables relevant to the vertical-horizontal reception form, such as aesthetic subject (translators) and reception subject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and reception environment (national psychology of target language).Because people are not familiar with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it has not received enough attention, let alone the research on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translated by Pound in this perspective. As a result, in China, the ongoing study on this topic is still not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which blocks and influences people’s objective view on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Although many researchers in China and in foreign countries have set foot in the analysis of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nto English, each of them approaches it in his own way without keeping abreast of what others are doing on the sam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re still exist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of Pound’s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The former studies which haven’t combined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with Horizon of Expectation may caus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which cannot make people achieve a better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ound’s translation objectively. So this study combines these two aspects to carry out a systematic study of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translated by Pound in this new perspective. Besides, the author intend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and features of image in the process of poetry translation.Thesis statementA lot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Ezra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nto English. But the study of this has seldom been associated with Horizon of Expectation, let alone Pound’s transl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a research on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nto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rizon of Expectation.This study aims to illustrate that Pound’s creative translation caters to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t that era through analyzing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especially in Cathay.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It shows readers something brief about Pound and brings about the topic.The second part mainly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Ezra pound, Imagism,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Chinese classical poems.The third part analyzes how Pound achieves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This part mainly talks about two methods: using visual art and employing creative transformation.The fourth part concerns with horizon of Expectation. Firstly, Pound’s version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caters to people’s need at that era. Secondly,Pound’s translation brings new life into English literature. Thirdly, Pound’s translation is widely accepted in the West.The final part serves as a conclusion. 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Pound’s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n Cathay are successful imag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rizon of expectation.Outline of the paper1 Introduction2 Ezra Pound, Imagism,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and Horizon ofExpectation2.1 Pound and Cathay2.2 Imagism and Chinese Classical Poems2.3 Horizon of Expectation3 Pound’s Realization of Imago Transformation in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3.1 Using Visual Arts to Demonstrate Image3.1.1 Employment of Shape3.1.2 Employment of Color3.1.3 Superposition3.2 Using Creative Translation to Achieve Image Transformation3.2.1 Ingenious Disposal of Key Words3.2.2 Connotative Expression3.2.3 Meter4 Pound’s Translation Catering to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4.1 Pound’s Translation Meeting People’s Psychological Need during War Time 4.2 Pound’s Translation Bringing New Life into English Literature4.3 Pound’s Translation Widely Accepted in the West5 Conclusion2.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1) The reasons that this topic is chosen are:1)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causes argument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it objectively.2) Image is the soul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Therefore, the translator’s contribution to image transform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poetry translation.3) Analysis on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Horizon of Expectation call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is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2)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The paper elaborates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translated by Ezra Pound through exploring into some examples, especially in Cathay. The author proves that Pound’s translation caters to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t that era objectively,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poetry translation.(3) To finish the thesis, it is important to process as follows:1) Find major theories and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about Ezra Pound and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magism,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and Horizon of Expectation.2) Elaborate Pound’s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his translations, particularly in Cathay.3) Prove that Ezra Pound’s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caters to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t that era.4) Emphasis the importance of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poetry translation.3.工作进度及具体放置(1) 2008年11月7日前,选好指导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苹果产品发展史。
(3)苹果各类产品在当前环境下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对比优势分析。
(4)苹果产品优势背后对我国科技产品发展的启示。
论文要求:
(1)资料要充分,结构要完整,论述要清晰;
(2)重要数据及引用他人成果要表明出处;
(3)符合我校毕业论文书写规范;
(4)字数不少于15,000字;
(3)撰写论文初稿:3月14日~ 4月22日;
(4)论文中期检查:4月23日~ 4月27日;
(5)论文修改阶段:4月30日~ 5月21日;
(6)论文评审阶段:5月22日~ 5月27日;
(7)论文答辩阶段:5月28日~ 6月8日
4、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Jeffrey L.Cruikshank.The Apple Way.李芳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80-195
姓名
林沛钊
1、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2、评阅教师评语:
评阅教师评定成绩:评阅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3、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日期:年月日
4、答辩委员会评语:
毕业论文终评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答辩委员代表签名:
日期:年月日
日日期:年月日
[2]杨尊五.打开Mac新世界2.0:Mac OS X初学者完全对应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6-8)-(6-23)
[3] tin编著.爱上我的Iphone4.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319-324
[4]Michael Cusumano.The Puzzle of Apple.Communication of The ACM.2008,51:22-24
毕业论文任务书
欧阳光明(2021.03.07)
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号
AP0803623
姓名
林沛钊
1、毕业论文题目:苹果产品在当前竞争环境下的优势分析
2、毕业论文任务及要求:
论文任务:
本文将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苹果产品在当前竞争环境下的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体研究任务包括:
[5]孙鉴.技术美学的人性化呈现——苹果产品设计解析.大众文艺.2011,14:57-58
[6]郑智轩.苹果产品的设计与受众体验心态的思考.剑南文学.2010,4:139-141
[7]胡素青.苹果产品发展史.金融科技时代.2011,19(9):22-25
[8]丁兆威.学习苹果创新.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1,7:26
[9]惠苏渊.苹果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及思考.工业技术经济.2005,25(1):48-51
[10]陈灿.搜索:苹果公司和它的产品.软件工程师.2007,11:50-51
院长(主任)签发:指导教师签名: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号
AP0803623
(5)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各阶段工作,不突击、不抄袭;
(6)每周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探讨研究内容;
(7)形成书面论文周记、论文初稿、论文终稿。
3、毕业论文应完成的项目内容:(此处适合2012届)
(1)明确论文任务,搜集资料:2月21日~ 3月5日;
(2)搜集资料确定论文大纲:3月6日~ 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