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_王爱敏

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_王爱敏
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_王爱敏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

王爱敏,李 斐

(烟台市委党校,山东烟台 264000)

[摘 要]中国孝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上要赡养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精神上要尊敬父母,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提倡中国孝文化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新时期要发挥中国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澄清对传统孝文化的模糊认识,加强对青少年孝德教育,并对中国孝文化内容不断地加以提升和转换。[关键词]中国孝文化;作用;孝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6)05-0062-04

[收稿日期]2006-03-29

[作者简介]王爱敏(1951-)女,山东即墨人,烟台市委党校教授。

中国孝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这一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对于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宁,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孝文化的作用

“孝”是人伦之始,是为人子者之德,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重要问题。西周时期,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那时的孝要求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要尽到奉养之责,要尊敬、服从自己的父母;父母过世后,要祭祀先祖。西周之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兴起。儒学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孔子认为,“爱人”要先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因而把孝作为“仁”的根本。他提出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

亲仁”的要求。[1](学而)孔子及他的后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孝”

道,提出许多关于“孝”的具体要求,在稳定家庭和社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赡养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中国孝文化一直把生活上的“养亲”看作是“孝”的基本要求,看作是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古人云:“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2](祭统)

这就告诉人们:父母活

着的时候要供养;父母去世的时候要服丧;丧期完毕要祭祀。后两个方面带有某些封建色彩,已不可取。但第一方面,即对父母生时的尽心奉养,作为子女应负的道德责任,对于长期以来维系中国家庭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父母抚养子女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子女成人后应尽心尽力

供养双亲,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是中国孝文化的基本要求。

“尊老”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倡中国孝文化,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人由少壮而衰老,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处于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这一人生链条上的第三阶段。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赡养问题,赡养主要是指对老年人生活所必需物品的供给和日常生活上的照料。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实行离退休养老制度,靠离退休金生活,经济上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对老年农民和城市中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来说,基本上是靠自己以前劳动的积蓄或子女劳动的收入生活,经济上就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照料,无论在城市、在农村,习惯上都由子女来承担。中国孝文化极力主张子女要养老,这有助于增强子女的养老意识,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在国家还不可能全部提供保障老年人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弘扬中国孝文化尤为必要。事实说明,孝德确实有重新提倡之必要,也确实能起到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的作用。做子女的具备了孝德意识,就能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使老人不用为衣食住行问题犯愁,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反之,老年人的老有所养就会成为严重问题。

(二)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精神上要尊敬、善待父母,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

孝敬父母,不仅要做到使父母衣食无忧,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尊敬他们,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慰藉,感情上有所寄托。敬亲是指建立在敬爱之心基础

DOI :10.16284/j .cn ki .cn37-1401/c .2006.05.018

上的血缘情感。敬亲是养亲的价值尺度,敬亲基础上的养亲才是合乎孝道德的。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为政)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将孝与敬联系起来,这是非常正确的。儿女在经济上赡养父母,保证父母吃饱穿暖,无饥寒之虑,固然重要,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即使狗和马也能够得到饲养,人若养父母而不敬,则何以别于犬马乎?孟子也认为,“爱而不敬,兽禽之也。”[3](尽心上)因而,养亲必敬,光养而无敬爱之心,就不是真孝。孔子的学生曾子进一步解释说:“孝者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4](曾子大孝)可见,曾子把尊亲放在“孝”德的首要地位。曾子还认为,如果做不到尊亲,起码不能做坏事,以免使父母受辱。他把物质生活上的奉养看作是孝的最低层次。“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故仅仅对父母尽经济上的赡养责任,只能算是“下孝”。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今天,尤其要多注意精神上对父母多关心,使父母身心愉悦,安度晚年。

家庭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灵栖息的港湾。人回到家里都想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休养,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做出成绩。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取决于家庭氛围的融洽与否。融洽的家庭气氛需要家庭所有成员共同营造。但如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一样,家庭成员在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过程中,也有起主导作用和非主导作用之分。在父母进入老年阶段,需要依靠子辈赡养时,家庭融洽气氛的营造主要取决于子辈。儒家孝德强调对父母要从内心尊敬,要和颜悦色,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惟父母的疾病为忧。子女能做到这此,就会使父母精神上得到安慰,家庭气氛必然会是融洽的、和谐的。

(三)中国孝文化把孝扩展到整个社会,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孝道”是决定家庭、社会、国家稳定、发展与安危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家庭是以婚烟关系为基础、以血统关系为纽带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的稳定与否,自然会对社会的稳定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中国孝文化强调子女要孝敬父母,显然有稳定家庭时而稳定社会的作用。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口已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如何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已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家庭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中国孝文化提出养老敬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每个家庭的子女都能继承发扬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全面满足父母的各种需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这样家庭也就会比较稳定。每个家庭都稳定了,社会自然也就稳定了。

中国孝文化认为,“孝”不但是指孝顺父母,而且包括爱兄长,还要扩而广之行“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人。并认为“孝”是实行“仁”的根本。“孝弟也者,仁之本欤!”[1](学而)这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在《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记载:仲尼居、曾子待。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教,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立身之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是说,孔子在家中,其学生曾子坐在他身边,孔子说:“先王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品行和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坚持它,可以使天下归顺,老百姓团结和睦,上下无怨恨。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曾子连忙起身答道:“我不聪明,哪能知道这是什么呢?”孔子说,这就是说孝!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品行的教化都是从这里发生出来的。一个人要遵循天道、建立功业,杨名于世,光宗耀祖、显赫父母,这是最理想的孝行了!孝先从侍奉父母做起,再是效忠君王,最终则是要建立功立业。显然,孔子在这里讲的孝,不仅指子女在家庭中要赡养和敬爱父母,而且在社会上,晚辈要礼让、尊敬、抚慰长辈。孝字扩展到国家,就是整个社会成员都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要忠君,进而就是爱国。从一个人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只有对父母能够尽孝的人,才能对国家忠。“事父孝,忠可移于君;事兄敬,故事可移于长。”[7]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父母尽“孝”,也决不能对国家尽“忠”。孔子的学生有子进一步说明了倡导孝悌之道的社会意义。他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学而)孟子也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3](离娄)这就是说只要人人做到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正是从这一逻辑推论出来的。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忠君”与“爱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当然,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将“忠”字加工为专门为他们私利服务的“愚忠”是应当批判的。但我们现在可以把“忠”字赋予符合时代所要求的新内容,给予它以适应历史发展要求的新解释就,仍然能够使它在今天发挥积极的稳定社会作用。孙中山曾对孝大加赞许:“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的多。”“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6](P681)

中国孝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中国孝文化含有人道主义因素,也就是它把人当作人看待,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孝的本质是爱,是对父母之善的回报,自然也是对血缘家庭关系的维护。这是它的主导方面,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这一点而方,它具有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之所以要继承它的理论依据。

(四)中国孝文化包含着不平等的因素,也有消极作用

中国孝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是不容抹杀的。但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样,中国孝文化由于受其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带来一些负作用。

中国孝文化提倡对父母“无违”的思想,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培养。中国孝文化虽然也提倡谏亲,即父母有过,子女应当规劝。但它同时又要求子女对父母要“无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为”。[1](为政)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1](里仁)这是说,对父母的错误,作为子女应晓之以理,喻之以道,进行规劝。如果父母不听忠劝,还要无怨无尤地服从双亲。曾子也有类似的思想,他说:“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

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4](曾子事父母)在这里,曾子为谏亲设立了一个界限:谏而不逆。如果父母不思悔改,子女不应拂逆其志,不可由婉言劝谏上升为争辩;相反,子女应顺从父母。中国孝文化把规劝父母改正错误作为子女尽孝的一项义务,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他们主张的“谏而不逆”则带有愚忠愚孝的成分。这既不利于纠正父母的错误,也不利于子女主体性和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国人的思想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较为保守,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唯唯诺诺,依附思想、随大流思想比较突出不能不说与此有直接的关系。中国孝文化的“无违”思想还要求子女在父母死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为孝也。”[1](学而)意思是,父亲在世时,儿子要敬从父母的意愿,父亲死后,不要马上改变父亲生前订下的规矩。这种说法是有片面性的,对于父亲生前订下的正确的规矩,当然可以坚持,对于那些不正确的或者由于条件变化而变得不正确的规矩,就必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观点,客观上带来了因循守旧、不思创新,压抑个性等负作用。它是我们今天更新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障碍,必须加以摈弃。再如,中国孝文化虽然主张“父慈子孝”,但又强调“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父权居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这显然含有不平等的因素。特别是到了宋代以后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以及“子不言父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就剥夺了子女、下属的发言权和生存权。这是造成家长制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深刻的历史根源,大大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孝文化还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容易导致重男轻女思想,也不利于计划生育的开展。中国孝文化的这些糟粕,是应该彻底抛弃的。

二、新时期发挥中国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发挥中国孝文化的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要正确发挥中国孝文化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澄清对中国孝文化的模糊认识

尊老孝亲是中华传统美德。然而,这一优良的传统在“文革”中却遭到了歪曲和否定。有人认为“孝”是封建主义的东西,要反封建,就不能讲“孝”。这种观点,对广大青少年影响极大,毒害极深。致使社会上歧视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不断出现,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敬老原则和我们的传统美德。中国孝文化中确实有些愚忠愚孝的成分(如前所述),我们反封建就是要去掉这些糟粕。但是,中国孝文化中更有精华,不能一说反封建就连精华也不要了,就可以不孝敬老人。正如我们反封建的婚姻制度,提倡男女婚姻自由,而不是不要婚姻一样。谢觉哉同志在《爱父母》一文中曾尖锐指出:“必须严厉斥责那些把反封建,反资产阶级思想做不养父母借口的人是无良知和无耻。要告诉青年们:奉养老人不是封建,不是资产阶级思想,而是人类的美德,是共产主义的美德。”的确,孝敬父母这种美德,不论在哪个社会都适用,这是一个社会的人应具有的起码人性。中共中央制订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号召公民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7]我们只有澄清中国孝文化的模糊认识,才能使它在新时期继续发挥作用。

(二)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孝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孝德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正名,孝敬父母正在形成社会风尚。但不应讳言,当前部分年轻人不念生身之情,不报养育之恩的现象仍十分突出。据上海市妇联对1400人的问卷调查,认同“百善孝为先”的仅为25%。有些人对钱物多的父母抢着要,对钱物少的父母则推出去;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视为负担,不愿供养。有的农村老人秋天向子女要粮如同要饭一样难。现在部分老人有两怕:“一怕当公婆,二怕轮着过。”有的老人在子女轮流抚养过程中,不堪凌辱而自杀。还有的青年学生嫌弃没有地位的父母,不肯在同学面前相认;也有的子女动辄对父母大声喝斥,目无尊长。某些子女如此对待父母,连物质上的赡养都做不好,何谈和颜悦色地孝敬父母呢!这与中国孝文化相比,真是一种倒退。这样又怎样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呢?“孝”是人类道德的基础,人类失去了“孝悌”,也就摧毁了自己的道德大厦的基础,人类也就从此抛进了可怕的道德荒漠!我们新时期的家庭需要“孝”德!人类现在的社会需要“孝”德!时代正呼唤着中华传统美德———“孝”德的回归!然而,一些年轻家长不但不对孩子进行孝敬教育反而溺爱孩子。孝敬教育要求子女尊重、热爱、善事父母,而溺爱则是一种缺乏威严没有要求或不要子女做任何报答的爱,它像一支毒剂,毒害着子女的心灵。子女被卷进溺爱的旋涡,只知父母该为我,不知我该为父母,于是骄横无度,自私无量,欲望无穷,因此,溺爱不除,孝敬教育就无法进行。

孝敬父母是孩子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古有“教者,立身之首,百行之源”的家训。汉代司马迁也有“教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说法,都把“孝”看作一切道德的根本。有人问一位伦理学家怎样向孩子进行爱他人爱国家的教育时,回答是:“让孩子心中有父母、爱父母、教父母。”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连骨肉亲情都不讲,还有什么其他道德可言!连生他、养他、教育他的父母都不爱,何以能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可见,向子女进行孝敬教育,决不仅仅是区区骨肉亲情小事,而是为后代做人负责,为社会、为国家负责的大事。这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进行孝德教育,是发挥中国孝文化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孝敬父母既是一种道德意识,更是一种道德行为。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必须对孩子进行孝德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树立孝德意识,知道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责任,然后让其明白孝德的内容是什么,最后教育他们如何做到孝敬老人,尊敬兄长。并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进行教育,以使孝德代代相传。并起到净化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生活的作用。

(三)要对中国孝文化进行现代提升和转换

只要存在父子关系,中国孝文化就仍然有其价值。不过在当今社会,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孝文化,剔除愚忠愚孝的成

分,吸取奉养、敬爱父母的人道主义因素,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在孝敬老人的方法上,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动。比如,在家庭结构上,不一定维持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老年人和青年人因生活习惯不同以及住房等原因,可以各自独立生活,但应保持密切联系,最好是“分而不离”,便于互相照顾;在赡养方式上也不一定总是亲自侍奉。因为将来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两个人要奉养四位老人,不易做到。有条件的可以雇佣保姆帮忙,如果父母愿意也可以进敬老院,子女可随时接回或探望;随着经济的发挥,社会也可以承担部分敬老任务,老年人的医疗、住行和文体活动等福利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形成保障制度,使社会和子女一起共同完成“老有所养”的任务。少年儿童忙于学习,青壮年则拼搏于事业,不可能像古代那样时常守候在父母身边。但是,作为子女必须想念父母,经常保持联系,定时看望,以各种方式给父母以精神安慰,为父母解决切身问题。这样,方能使老人高兴、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论语.学而[M].

[2]礼记.祭统[M].

[3]孟子[M].

[4]大戴礼记[M].

[5]孝经[M].

[6]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人民日报[N].2001-10-25.

[责任编辑 马亮宽]

(上接第28页) 施代替罚金刑执行的制度。我国具有建立罚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基础,针对我国国情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严格控制易科自由刑的启动程序。易科自由刑必须是针对那些有能力履行法院判决而拒不履行的犯罪人。在程序上应该遵循从正常缴纳到缴纳救济的一般过程。2)建立易科自由刑的专门场所。如建立专门关押被判单科罚金犯罪人监狱。对于被判处并科罚金的犯罪人,其易科的自由刑与其本来的自由刑在同一个监狱里执行。3)建立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措施,如储蓄实名制、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状况附卷移送制度等。4)法院在判处罚金时应遵循:以犯罪情节为主,但需适当考虑被告人经济承受能力,在不突破法定量刑的限度下,同样情节的被告人,经济状况好的多判,较差的则少判。5)在受刑人被剥夺自由的期间,可以适用自由刑的减刑、假释制度,且不给予前科登记,5年内再犯罪,不按累犯处理,也是行刑人道的体现。6)规定转换自由刑的最高期限。由于我国刑法界一般以3年以下自由刑为轻罪,所以,应规定罚金转换自由刑的最高期限为3年。

总之,在现代刑法经济理论支配下,要求使用最少的惩罚手段实现最佳的惩治效果,在能够不使用自由刑的情况下,尽量在自由状态或非刑罚状态下解决问题。即使不得已而为之,也要注意保障犯罪人的人权,使其痛苦降到最低限度。对于自由刑,我们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其优点,克服其缺点,使之在预防犯罪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西方法律思想史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4]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陈兴良.刑种通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

[6]恩里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M].郭建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7]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M].郭建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赵常伟]

论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论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中华文化永续不断孝道大因缘 作者简介:骆为荣,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唐君毅先生在1958年同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先生共同署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宣言强调:“中国文化问题,有其世界的重要性。我们姑不论中国为数千年文化历史,迄今未断绝之世界上之极少的国家之一,及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称美,与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文化已有的贡献。但无论如何,中国现有的近于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摆在眼前。……中国问题早已化为世界的问题。……而此问题之解决,实系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之过去现在与将来有真实的认识”。 中国,是数千年来文化历史未中断的,世界上极少的国家之一。悠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亘古亘今”,一以贯之,连绵不断,始终在传承和发展,既不同于早已中断的古埃及、古波斯及小亚细亚文明,又因凸显“重德求善”之特征,而与“重智求真”的希腊文化和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形成鲜明对照,实为“世界奇观”。 中华文化能延续五千多年,仍生机勃勃的大因缘即最直接的原因和原动力,当属“孝道”。“孝道”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没有中断而永续发展之源头活水。

一、“孝道”,事之本 “敬祖”与“尊天”,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是显具本根性的理念。故流传之中华典籍有言:“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1],“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2],“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生祖,恶出?”[3]。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尊天敬祖,所敬的祖,既是人,又是神(父配天,母配地);所尊的天,既是神,又是祖。 由“敬祖”观念推出的一个重要伦理范畴,是“孝”。“孝”字,由老字头与孩子的子组成。老头在上,孩子在下,上下相连,表血缘的延续承继关系,礼之以序,不可颠倒,也不能断失,不然则不为“孝”。“孝亲敬祖”、“善事父母”,即是“孝道”。“孝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起,就崇尚孝行;春秋以下,成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生活之核心,人伦道德的基础,一切道德的根本,被奉为修身、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宝。故孙中山先生说:“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历代有“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尊”之说。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与基础在儒学。儒学始祖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也在孝。因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即孝悌引申出来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新儒学第二代宗师唐君毅先生在其《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书中说:“对父母之自然之孝,亦为我与一切生命相感通之开始点。或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之流行之泉源与根本”。

浅谈中国孝道文化

浅谈中国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道通古今,博于中外,精于天地,昌于华夏,扬于四海。 那么何为孝道文化呢?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就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 ⒈“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就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⒉“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与“爱”,没有敬与爱,就淡不上孝。所以对待父母不仅仅就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与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⒊“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与精神上的关怀。⒋“立身”,这要求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就是对父母的不孝。⒌“谏诤”,就就是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

中国孝道文化流传百世,延续至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就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与睦。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就是同一个意思。 4、凝聚社会。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与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新世纪的中国正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

当今中国孝道文化论文: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当今中国孝道文化论文: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上孝道淡化令人心忧,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造成影响,并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重新解读与定义“孝道”,在社会中普及教育、重新树立“百行孝为本”的思想观念,才能促进中国家庭的和睦性、社会的秩序性、民族的聚合力。 关键词:孝道孝道淡化孝道教育 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说:"谈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 ,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孝道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在当代开放开化、文化交融特别是西风东渐的时候,重新温习孝道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是有着教化和引导意义的。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孝道文化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

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的学校还把“国老”、“庶老”们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可见当时不但注意到了养老,而且已注意到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以致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已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 自秦代后,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汉王朝时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孝经》也是唯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儒家经典。到了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昭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您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就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与实践,实际上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与首要观念。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就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就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就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就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与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就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与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就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就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就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就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就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与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就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就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瞧,它就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瞧,也就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就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就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就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就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就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就是整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就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就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她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她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就是自律性的而不就是她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观看视频《一份账单》谈感想; 新闻回报: 事件一:84岁老人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6个子女均不管 事件二:多次下毒谋杀亲父,不孝之子获刑八年 事件三:旅日留学生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刀刺母亲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何处?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后经过儒家思想总结提升传播,使得孝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伏羲、女娲十分强调后代子女的教育和孝道,要求后代子女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紧密团结,共同振兴中华民族。孝文化,变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历经几百万年发展起来。 中国孝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西周:《礼记·王制篇》说: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春秋战国: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汉王朝就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宋代,儒学伦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间宣扬的孝道有的偏离了儒家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较大的误导作用; 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组成,像是青年大扶着老年人行走,象征老少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由此观之,“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所作的解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孝亲观念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它的字面意义。 从内容上说,孝道的范畴包括尊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妯娌、团结连襟、尊师崇贤、敬长爱幼、扶贫济困,以及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有两种形态:狭义的孝是赡养父母,即父母年老后,身体的衰弱不能劳动,子女要主动奉养父母,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即做一切事情要合乎道德规范,能受到人们的称赞,使父母在精神上获得安慰和满足。实际上这样的孝涉及了子女的整个行为。 简言之,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尊老、敬老、养成老、送老,不外乎“敬爱父母,返思祖先”。从动机来看,孝是一种敬本心理;从效果看,孝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

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既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 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 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 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

中国的孝文化浅谈

谈谈中国的孝文化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所有的父母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对自己的子女施与无限的关爱,尤其在他们年幼弱小的时候,就连动物也是如此,人对父母的这种爱的回馈就是“孝”。孝的观念,要远远早于孔子时代。由孔子时代往前推算两千多年,一位种地的普通农夫,其生母早逝,后妈性情粗暴、凶狠,同父异母的弟弟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但这位农夫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他在山下种田时有大象帮助耕地,有小鸟帮忙除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为妻,并把帝位也“禅让”给他。这位农夫就是“舜”,他的孝行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意思是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古代有关“孝”的典籍很多,《论语》中有多处谈到孝;《孝经》据说是孔子所作,计有十八章之多,其实合计不过2400个字,后人关于孝的规范多是由此书发挥引申出来的;《弟子规》是古代学堂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其第一章叫“入则孝”,集中讲了孝的要求。另外流传比较广的有“二十四孝图”,有图有故事,记录了从尧舜至清朝的孝子的故事,还有佛教的《百孝经》,在84句七言诗

文中含有100个“孝”字,现在更有念诵歌唱的音视频,通俗易懂,是古今民间劝人行孝的好教材。 什么才叫“孝”,在大庭广众之中给父母洗洗脚就叫“孝”吗?我大体浏览了上述典籍,总结出古人提倡的“孝”有含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父母费心、担心或伤心。 《孝经》中孔子对曾参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人父母的都深有体会,从小到大,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出问题。如果孩子自身不注意安全,出入无常,身处险地,或打架斗殴,胡作非为,使父母整天为之提心吊胆,甚至导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恶果,无疑是最大的不孝。所以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在病重将死时,就把自己的弟子叫到身边来,现身说法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你们抬起我的手和脚看一看,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其原因是我一生小心谨慎,不使自己受伤,时时刻刻,象面临深渊,象踩在薄薄的冰面上,从今以后,我不用再那么小心了,你们可要象我以前那样小心啊。 所谓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冬天穿得暖和和的,夏天弄得干干净净,早晨到时起床,晚上按时休息,学习时期认真用功,工作时期扎扎实

中华孝文化

中华孝文化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é国üùtùü历Tè与现状 一、中国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 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孝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承老人之手,扶侍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对其的注解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孝”字字形,就形象地表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也就是为父者要慈,为子要孝。即父慈子孝之意。 中国晚清曾国藩曾说过:“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可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孝道伦理,从周公至孔孟,再至其后两千多年之中,无数文人、圣贤都对孝有过诸多阐释。《尔雅·释训》中讲孝即:“善事父母”。《尚书·尧典》:“克谐以孝”。《诗经》中讲“孝文不匮,永锡尔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论语·里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孟子、万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在中国孝文化的形成发展之中,孔子对孝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孔子经常和弟子论孝,视孝高于一切,家庭的孝悌成了每个人必备的最基本德行。在《论语》中就多次提及,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孔子的这种把父母之意愿、奉养视为高于一切,然后将家庭之孝推及至社会,从而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理想社会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孝文化所视为的最高品质和精神。 《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为政》中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父母老了自然就带来生活的不便和疾病,即使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在外面,心中要时时记挂父母在家中的生活,应该常回家看看。《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把孝悌影响国君后,国君对国民就象家庭的孝子一样,那么国家就会和睦富强。《论语·为政》中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强调对父母的生前恭敬奉养,死后按照礼节来埋葬和祭祀。另外《论语·为政》中还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对于听从父母的话就是孝的问题上,在《孝经》谏争章第二十,曾子问,“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子曰:“参,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要盲目听从、不要愚孝,把对父母精神上、思想上的孝高于食粮的奉养。以上都是孔子的超时空孝道教化精神。 孔子之后,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 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

中国传统孝文化

中国传统孝文化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

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既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

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_王爱敏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 王爱敏,李 斐 (烟台市委党校,山东烟台 264000) [摘 要]中国孝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上要赡养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精神上要尊敬父母,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提倡中国孝文化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新时期要发挥中国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澄清对传统孝文化的模糊认识,加强对青少年孝德教育,并对中国孝文化内容不断地加以提升和转换。[关键词]中国孝文化;作用;孝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6)05-0062-04 [收稿日期]2006-03-29 [作者简介]王爱敏(1951-)女,山东即墨人,烟台市委党校教授。 中国孝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这一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对于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宁,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孝文化的作用 “孝”是人伦之始,是为人子者之德,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重要问题。西周时期,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那时的孝要求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要尽到奉养之责,要尊敬、服从自己的父母;父母过世后,要祭祀先祖。西周之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兴起。儒学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孔子认为,“爱人”要先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因而把孝作为“仁”的根本。他提出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 亲仁”的要求。[1](学而)孔子及他的后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孝” 道,提出许多关于“孝”的具体要求,在稳定家庭和社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赡养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中国孝文化一直把生活上的“养亲”看作是“孝”的基本要求,看作是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古人云:“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2](祭统) 这就告诉人们:父母活 着的时候要供养;父母去世的时候要服丧;丧期完毕要祭祀。后两个方面带有某些封建色彩,已不可取。但第一方面,即对父母生时的尽心奉养,作为子女应负的道德责任,对于长期以来维系中国家庭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父母抚养子女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子女成人后应尽心尽力 供养双亲,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是中国孝文化的基本要求。 “尊老”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倡中国孝文化,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人由少壮而衰老,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处于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这一人生链条上的第三阶段。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赡养问题,赡养主要是指对老年人生活所必需物品的供给和日常生活上的照料。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实行离退休养老制度,靠离退休金生活,经济上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对老年农民和城市中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来说,基本上是靠自己以前劳动的积蓄或子女劳动的收入生活,经济上就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照料,无论在城市、在农村,习惯上都由子女来承担。中国孝文化极力主张子女要养老,这有助于增强子女的养老意识,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在国家还不可能全部提供保障老年人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弘扬中国孝文化尤为必要。事实说明,孝德确实有重新提倡之必要,也确实能起到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的作用。做子女的具备了孝德意识,就能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使老人不用为衣食住行问题犯愁,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反之,老年人的老有所养就会成为严重问题。 (二)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精神上要尊敬、善待父母,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 孝敬父母,不仅要做到使父母衣食无忧,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尊敬他们,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慰藉,感情上有所寄托。敬亲是指建立在敬爱之心基础 DOI :10.16284/j .cn ki .cn37-1401/c .2006.05.018

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园林)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学生沈晓宙 专业园林 层次高起专 批次 111 学号 320901111276 学习中心苏州职业技术学院 工作单位苏州新气象 2013年 2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摘要: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西周时“孝”开始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继承和提倡孝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道两重性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无论在其主流思想——儒、释、道的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尤其是儒家,不仅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而且它还是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两千多年来,“孝”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对孝道探本溯源,剔除其中的糟粕,可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汲取其中的精华,与时俱进的对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则有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孝道的产生及演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而“孝”的造字经历了从图、符号到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孝”的小篆字形为依据,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训》,也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因此,“孝”字的注释义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一般认为,中国人的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康学伟博士在《先秦孝道研究》一书中指出:“孝观念的形成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二是个体婚制的建立。而这两个条件的成熟,当在原始社会晚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而且“这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感情,并未超出自然之性,尚不具有阶级性”。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见,懂得善事父母、报答父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本性。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孝意识。 辛亥革命后,孝道经历了一个由被批判到重建的变革过程。“五四”时期,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受到了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激进反传

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 理论思考

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理论思考 赵丽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当前大学生呈现孝道观念淡化趋势。为此,本文通过对孝文化内涵的挖掘、时代意义的把握、传承途径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解决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传什么”“为何传”和“怎样传”的问题。 [关键词]孝文化;大学生;传承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3)02-0040-04[收稿日期]2012-11-20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1],一切道德均由“孝”中引申发挥出来。中国社会,正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传统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对于培育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改革的深入,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带来富足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念呈现逐渐淡化的趋势,中国孝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并作以辩证分析,进而把握时代赋予大学生传承孝文化的重要意义,探索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使他们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国孝文化的主力军,通过自觉学孝、践孝、倡孝,影响和感染全社会人们敬老、爱老、助老、孝老,形成全民重“孝”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一、中国孝文化的内涵及其时代演进 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精神,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孝文化就是指有关孝敬长辈、善待老人的意识形态;中国孝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2]3从封建社会发展到今天,孝文化的内涵伴随着社会结构、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巨大的变化,也历经了起源、发展、巅峰、批判和重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孝文化内涵都不尽相同,只有对它们加以科学的、批判的分析,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弄清大学生所要传承之孝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孝文化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 1.起源 学界公认的说法是“孝”起源于周代,“孝观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产物”。在西周的宗法制度下,“孝”的初始含义为“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思想,带有明显的宗教意义。 2.发展 经历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善事父母”到汉的“孝治天下”,又到魏晋隋唐的“崇尚与变异并存”。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曾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将“孝”的含义从宗族伦理发展成为了家庭道德,从“养亲”“敬亲”“顺亲”“无违”“几谏”等含义,到“孝”与“忠”合一思想,到“性善论、君重于父”观点的提出,以及《孝经》的问世,都意味着儒家孝道思想对中国孝文化内涵的丰富和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到了两汉时期,通过“以孝治天下”,使孝文化上升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之中,更具政治性和实践性,但也存在片面化和绝对化的特点。其间,董仲舒提出的长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的伦理纲常说,使“孝”成为了封建家长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在魏晋隋唐时期,因玄学、佛教盛行,儒学没有了汉代那样的独尊地位,但孝文化作为基本民族文化传统仍有着极其深厚的民众社会基础,更强调亲情,政治的教化功能相对削弱。 3.巅峰 经历了唐代的冷遇后,在宋元明清时期,对孝文化的崇尚与传承又出现了反转,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的教化,把“孝”作为“三纲五常”之一和“天伦之本”来维护统治秩序,孝文化的人伦合理性逐渐被其专制色彩所掩盖,家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社会中的君臣关系,都成为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4.批判 经历了从近代的“怀疑批判”到五四时期的“激烈批判”,再到十年动乱时期的“破四旧和批林批孔”。近代的太平天国的“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的思想摧毁了传统孝观念存在的基础———家庭,但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变革;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和谭嗣同 第29卷第2期Vol.29No.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3年2月 Feb.2013 [作者简介]赵丽(1981-),女,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

浅析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 姓名:王齐禹学号:5112039035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何为孝?《尔雅?释训》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释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唐殷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的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孝被孔子还原为一种朴素的家庭伦理意识,它的人性基础既不是具有很强宗教意味的祖先崇拜,而将注意力转向了广大人群所共有的人心之仁,从而为孝道的合理存在找到了更普遍更坚实的根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不仅是孝之人性根源,而且是孝之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可以说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但仁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切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⑤”。一个人只有先爱其亲,才能推及于爱人,由父母和血缘亲人推广开去,一直到爱一切人。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尽管在当代社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f16010318.html,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 作者:裴卓凡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5期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优秀文化,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代 代相传,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没有带来相应精神文明的提升。违法乱纪、偷盗抢劫、见义不为、自杀自残等此类信息频繁见诸报端,更有甚者,所谓标新立异的“孝敬父母”,养而不敬的赡养,虐待父母长辈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有违于我们传统的孝文化。本文通过对孝的起源、孝的主要内容的浅析来探寻孝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友爱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1 一、孝的起源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一直位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朴素的自然情感。《说文解字》里谈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孝”字“从老”(耂),是说“孝”先写“耂”字头。“像老人佝背、拄仗之形。本义是指老人。”也就是说“孝”是由上半部的“老”字和下半部的“子”所组成,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子承老的意思,也就是“子”对于“老”有一定的责任义务和照顾赡养的关系在里面。相传尧帝禅位于舜帝便是因为舜的孝,可见,自五帝时代起,人们便开始重视“孝”了,这之后,孝从一家一己的小爱演变为对于全社会,全人类的大爱,其内涵不断深化,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为历代人们所遵循的一个重要道德准则。 二、孝的主要内容 (一)敬养父母 百善孝为先,孝,首先讲的便是子女对于父母的爱,这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爱,所以赡养父母,是孝文化里最基础的部分。赡养父母包含了为父母亲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使父母亲能够在年老体衰之时,免于饥饿、免于颠簸流离。这是每个为人子女的所应当首先保证的。其次,我们在孝养父母亲的同时,还应该关爱父母亲的精神层面需求,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回答子游关于孝的问题时讲到: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亲没有敬之心,那和养阿猫阿狗又有什么区别呢?只是做到这一点物质层面的赡养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孝,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了心理层面上的关怀,我们的父母,更需要在衰老之时,得到子女精神上的呵护,这就是“敬”,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而不是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篇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缺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通过学习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

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字放在首位,“孝”字,上为“老”,下为“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才有“孝”,同时也意味着“老人”要永远在“孩子”之上才能称之为“孝”,中国人讲“以孝为先”,便可知国人对“孝”的重视,主要强调对父母,长辈的“孝”,强调长幼有序,自古便有“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强调的是礼貌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少年的孔融便知“长幼有序”可见“孝”在古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孝”不仅仅在古代,即便是在当代物欲横流,充满钢筋水泥管的社会也同样被看得很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