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由科室主任、护士长、院感质控医生、质控护士组成感染控制网络,在配备骨干,各主要职能、业务科室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科主任负责督导科室感染管理工作和制度执行情况。
(2)护士长负责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落实、监督检查、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3)感染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落实、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
3.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自查与改进;并每月对科内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监督检查、考核与反馈。
4.建立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科内各级各类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培训、考核。
5.消毒药剂、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采购、储存、
使用及用后处理必须符合国家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要求。
6.科室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7.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三管目标性监测及多重耐药菌等目标性监测,定期分析总结反馈持续改进,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8.任何个人发现重大医院感染隐患或问题,均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分管院长报告。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或有其趋势时,按本院《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措施,将其损害尽可能降低。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 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 闭式引流系统。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 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悬垂集尿袋,不可 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 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 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每天 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
不主张在入口处设置风淋。
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 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前洗手或酒精擦手。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 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建议2%洗必泰消毒穿刺点皮肤。更 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建议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 达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更换。对无菌操作 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 而定期更换导管。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 管的日常护理。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监测与监督
4. 不主张常规进行ICU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监测,但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应进行相应的 微生物采样和检验。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巡视ICU,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解决。
监测与监督
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 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 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通过收集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 微生物检验,甚至脉冲场凝胶电泳等工具,分析判断确定可 能的传播途径,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例如鲍曼 不动杆菌常为ICU环境污染,经医务人员手导致传播和暴发, 对其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增加相 关医疗物品和ICU环境的消毒次数、隔离和积极治疗病人, 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执行《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针对ICU医院感染特点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或消毒隔离措施,并具体落实。
2.环境布局合理,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符合需要,各区标识清楚。
应设隔离间,用于特殊感染病人的治疗。
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米.各室严格管理.3.房间设置洗手干手设施、入门处及每床配备手消毒剂。
工作人员及访客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更鞋,拖鞋定期消毒。
严格控制室内人员、限制探视。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动态消毒机消毒2次/日.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50%-60%。
5.加强室内仪器和病人复用诊疗物品的管理,执行仪器物品环境的清洁消毒制度,保持室内环境、物品、地面清洁。
病人诊疗仪器、用具、设备、保洁用具等应专区专人专用。
遇环境或地面污染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
病人转出或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
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单独安置并有隔离标识。
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及无菌操作技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7.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新上岗人员必须经感染管理的培训合格方可上岗.8.执行《预防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制度》,做好呼吸机、动静脉导管、留置尿管、多重耐药菌等病人的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
9.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
10.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生物监测与记录,对不合格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改进,必要时增加监测范围和数量,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11。
医务人员如发生锐器伤或职业暴露时应立即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评估、预防和随访.12。
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密封转运、无害化处理。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重症医学科(ICU)作为医院重要的救治单位,在病人密集、危重程度高、治疗操作多且复杂的特点下,感染管理尤为重要。
此制度旨在对ICU医院感染进行全程监测、评估和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感染管理责任1.院级领导需高度重视感染管理工作,制定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并明确责任分工。
2.ICU感染管理委员会要组织开展感染管理工作,制定感染管理计划和政策,监测感染发生率,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
3.ICU所有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感染管理制度要求,并按照规范操作。
三、感染监测和评估1.开展感染监测工作,建立感染数据统计制度,监测ICU感染发生率。
监测项目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源性感染等。
2.制定感染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对ICU感染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四、感染预防控制1.隔离措施:依病原体传播途径、患者易感染性等因素制定隔离措施,确保感染患者与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物品的有效隔离。
2.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严格执行“五洗”原则。
3.器械和设备消毒:严格按照规定和操作指引对ICU中的器械和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
4.环境卫生:加强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保持ICU的清洁和无尘环境。
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合理选用药物并避免滥用。
6.接种疫苗: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五、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1.开展感染管理培训,定期对ICU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
2.新员工入职前需进行感染管理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定期组织感染管理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六、感染事件报告和处理1.建立感染事件报告制度,对感染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记录。
2.对感染事件进行分类分级处理,追踪感染事件的原因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扩散。
感染管理制度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管理制度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制度:保护患者健康的关键引言:感染是ICU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ICU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实施情况。
一、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感染是重症医学科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ICU环境中,患者往往情况危急,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建立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护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1. 降低感染率通过建立感染管理制度,ICU医院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洗手、使用消毒剂和隔离,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良好的感染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医院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提高医疗质量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与风险。
通过建立严格的感染管理制度,ICU医院可以规范医疗过程,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这将有助于增加医院的信誉度,并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
二、感染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 环境清洁与消毒保持ICU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
医务人员应定期对设备、床铺、空气进行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
2. 医护人员培训与定期考核医护人员是感染管理制度的关键。
ICU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医护人员的定期考核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3. 患者隔离措施针对患者的不同感染类型,ICU医院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例如,在疑似或确诊感染病例中,应将患者隔离进行单间观察,以防止交叉感染。
4. 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与报告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
同时,对于每一例感染病例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改进感染管理制度。
三、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ICU医院对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度存在差异。
一些先进的医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有效遏制了感染的传播。
icu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
icu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ICU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ICU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检验师等。
第三条 ICU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科学管理、精准监测的原则。
第二章感染管理流程第四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感染管理计划。
第五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ICU环境、器械、人员等进行监测。
第六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报告和处置制度,及时报告感染事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第七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防控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 ICU医院应建立感染处置制度,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章病房管理第九条 ICU病房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开展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条 ICU病房应合理配置护士站,设置洗手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液和消毒剂。
第十一条 ICU病房应设立感染监测点,定期对病房环境和设备进行监测。
第十二条 ICU病房应制定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
第四章医护人员管理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感染防控培训,熟悉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医护人员应遵守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操作规程,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五条医护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第十六条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如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第五章患者管理第十七条患者应定期接受感染监测,如发现感染应立即隔离并接受治疗。
第十八条患者应配合医院的防控措施,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九条患者家属应配合医院的安排,遵守病房规定,避免干扰医疗秩序和增加感染风险。
第二十条患者出院后如发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配合治疗。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 ICU医院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病房、医护人员、患者等进行监督检查。
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进入ICU,需更换工作衣、裤、鞋,戴工作帽,不戴手饰,外出时必须穿外出工作服,更换外出鞋。
2、医护人员患有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时应暂停在室内工作。
3、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4、严格洗手制度,特别强调手的清洗与消毒,在预防病人医院内感染尤其是同一病人多部位感染或同一病原体多部位感染中有积极意义,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病人与病人之间、部位与部位之间的护理前后,均要认真洗手或用卫生手消毒。
二、环境管理1、ICU 应保持整洁,定时通风换气,确保无尘、无虫蝇。
2、ICU 布局合理,明确划分治疗区、监护区及污物处置区,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m2。
3、监护区、治疗室应配备空气净化装置,每日进行动态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监测一次。
4、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等,用消毒液拖地二次。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三、消毒隔离要求1、病人的安置应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诊疗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2、各种设备、仪器的表面,定时用清水擦拭,经常保持其清洁。
3、患者转出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桌、椅等,更换床单、被褥等,消毒床单元。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5、呼吸机输入及输出管道、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的喷雾面罩管道和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患者使用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
6、加强病人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时间为: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7、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对住院较久病人,应定期进行尿、痰、伤口分泌物及粪的细菌培养,当有感染流行时,应对ICU病人、接触者和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及时控制感染。
8、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尽量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有特殊流行病学意义的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并履行职责。
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并建立培训记录。
三、监护室内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治疗区、监护区、医护生活办公区、污物处理区划清楚确;合理配备流动水洗手设备和手卫生用品(洗手液、速干手消毒液、干手纸巾)o四、进入监护室的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更换专用工作衣、鞋,外出时需更换外出衣和鞋。
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五、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开安置,特殊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如MRSA、VRE等)单独安置。
在保护患者隐私的情况下,设置明显标识,作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
六、净化监护室应严格执行相应操作规程,定期维护和监测,保持空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转,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要求。
七、病室内的门窗、桌、椅、床、柜等保持清洁、无尘。
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外表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每周进行一次室内环境的彻底清洁消毒。
八、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诊疗过程中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人体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
所有无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九、工作人员工作时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诊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按规定要求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防水围裙等;严格按照手卫生要求及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十、加强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并严格按照我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及反馈制度》的要求报告,对监测发现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
十一、加强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合理应用抗菌药。
十二、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机过滤网应定期清洗并记录。
按要求每季度对室内空气、物体外表、工作人员的手和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且不得有致病菌检出。
医院感染重症医学科(ICU)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重症医学科(ICU)消毒隔离制度1、ICU的人员管理:(1)进入ICU的所有人员均应穿着专用工作服和鞋。
一旦污染或弄湿及时更换,外出时更换外出衣。
(2)进行各项操作时应洗手戴帽子和口罩。
做呼吸道护理(如吸痰、清洁口腔等)、伤口换药、留置导尿及灌肠等均应戴手套,并且不可与清扫病室、铺床等工作同时进行。
(3)严格探视制度,减少人员流动,每床每天一次探视。
(4)每月对ICU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检测,其结果符合要求。
(5)严格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2、ICU的保洁:(1)ICU明确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污染物的处理循一个方向进行,避免回复和往返。
(2)保持空气新鲜清洁。
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每天开机2次,层流病房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按时监测。
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时间为30分钟,每月进行空气细菌监测一次,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3)保持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
室内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拖,每天2次;门及门把手、床头柜、椅子、床架、治疗车及各种仪器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抹布擦净,每天2次。
定期监测,保证物体表面细菌菌落<5cfu/cm2。
3、环境和物品管理(1)ICU的一切物品(包括仪器和清洁用具)必须固定专用,并于使用后进行消毒;病人使用过的被套、床单等应每天更换。
(2)避免交叉使用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等医疗用品,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经过消毒才可转给其他病人使用。
(3)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存放在医用垃圾袋集中回收处理。
(4)凡进入人体医疗器具、导管等必须达到灭菌标准;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应达到消毒要求。
(5)呼吸机的消毒。
波纹管、湿化瓶、接头、呼吸活瓣等可拆卸部分定期(24h~48h)更换消毒,金属接头、配件等应高压蒸汽灭菌。
(6)氧气湿化瓶及管道,雾化吸入器喷头、管道等集中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盛药罐每使用一次均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基本要求1、ICU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感控护士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制定并不断完善ICU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实于诊疗、护理工作实践中。
3、每月研究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4、针对ICU医院感染特点建立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保洁人员等,应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5、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遵循国家相关法规、文件及指导原则。
6、医疗废物的处置遵循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
7、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宣讲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
二、建筑布局、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1、ICU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
2、ICU整体布局以洁污分开为原则,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等应相对独立。
3、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少于15m2,床间距大于Im4>ICU内配备1个单间房,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8m2o5、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通气不足时采用机械通风。
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相对湿度应维持在30%760%o6、装饰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消毒的原则。
7、不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三、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的管理要求(1)ICU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医务人员,ICU专业医务人员应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和技能。
护士人数与实际床位数之比应不低于3:lo (2)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时,宜分组进行,人员相对固定。
(3)患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2、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1)医务人员采取标准预防,防护措施应符合WS/T311《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的要求。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重点控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由科室负责人负责,成立感染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感染管理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重症医学科(ICU)应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九条重症医学科(ICU)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性。
第十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防止细菌耐药的扩散和蔓延。
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患者的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感染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保持空气清新,各类物表每日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患者探视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减少感染风险。
四、感染事件报告与处理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ICU)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4.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宜单间隔离, 2 或床边隔离,并设醒目标识;使用的医疗器械、 设备、洁具等应专人专用。 5.床单、被套、隔帘等织物保持清洁,定期 2 更换,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 更换。 6.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等存 2 放、使用均符合要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储 存及使用后处置应符合规范。 7.呼吸机外部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2 或灭菌。
8.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区安置,对感染患 2 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有效的隔离措施 并落实。 9.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 2 进行分类、收集、处置。
10.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遵循标准预防原 2 则,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制度。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1.现场查看 2.现场考核
件报告与处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无
菌技术操作、医疗废物管理,医务人员职业
评分细则 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存在问题及扣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未培训或无资料不得分;考核 相关知识不知晓,一人次扣 1 分。 1.未成立质控小组不得分;人 员配备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2.一人职责分工不明晰扣 1 分; 3.未开展培训及督查扣 3 分。 1.无制度及 SOP 不得分,缺 1 项制度扣 1 分; 2.制度或 SOP 无针对性或更 新不及时扣 1 分; 3.对制度、流程不知晓,每人 扣 1 分; 4.制度未落实,1 项制度扣 1
安徽省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试行)(100 分)
项目
一、基本要求 (10 分)
评价标准
分值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预防控制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预防控制措施1、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执行2、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区时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鞋,戴工作帽,外出时更换外出服及鞋。
工作场所不堆放食物,不进餐。
(2)医护人员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应暂停在室内工作。
(3)因新冠疫情影响,原则上不允许探视,特殊情况需入室探望的家属,检查患者探视证、安康码、核酸24小时内阴性报告、行程码,合格后由主管医生或主管护士带入。
只允许一人入室,入室应更衣、换鞋,探视时间不超过三分钟,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不得进入。
(4)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检查、治疗、护理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
(6)加强对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对动静脉导管置入部位的皮肤,按规定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7)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定期进行尿、痰、伤口分泌物及粪便的细菌培养,当有感染流行时,应对ICU病人、接触者和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以便及时控制感染。
3、环境管理(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治疗区、监护区、污物处置区),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 m²。
(2)室内应保持整洁,持续新风空调换气,专人维护;确保无尘、无蚊蝇。
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必要时随时消毒。
(3)墙面、门窗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每班湿式清洁消毒,每日湿式清洁消毒≥3次,多重耐药要每日≥3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卫生洁具应分室使用,用后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4)地面用清水湿式拖擦每日≥3次。
如发生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必须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3次: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立即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
使用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每张病床旁须配备手消毒剂。
(6)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icu院感工作制度
ICU院感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ICU(重症监护室)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组织架构1.成立ICU院感管理小组,由ICU主任、护士长、感染科主任、院感科主任等组成。
2.ICU院感管理小组负责制定ICU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指导,评估改进。
四、工作内容1.感染预防(1)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备。
(2)加强医疗器械、药品、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
(3)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床单位、环境、空气的消毒灭菌工作。
(5)加强医院垃圾、废水、废物的处理管理。
2.感染控制(1)建立 ICU 感染监测制度,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分析感染趋势,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
(2)对 ICU 感染病例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
(3)加强 ICU 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感染防控。
(4)开展 ICU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5)加强 ICU 感染防控信息化建设,提高感染防控工作效率。
五、工作流程1. ICU 院感管理小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结合 ICU 实际情况,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
2. ICU 医务人员按照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实施相关措施。
3. ICU 院感管理小组对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4. ICU 院感管理小组根据感染监测数据,分析感染趋势,调整感染防控策略。
5. ICU 院感管理小组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六、考核与奖惩1. ICU 院感管理小组对 ICU 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感染事件发生的个人或团队,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2)手上有明显污染时,流动水洗手;无明显污染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严格执行隔离措施(1)实施接触隔离措施,标识清楚: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为蓝色标示,悬挂在床旁。
(2)首选单间隔离(如VRE),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旁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3)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单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4)诊疗护理按程序操作,对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5)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6)接触患者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T表、输液架等应专人专用。
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在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100onIg/L含氯消毒剂)。
(7)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
转科时必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向转入科室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隔离预防传播措施。
(8)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如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规定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规定为加强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实行)》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要求(一)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二)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患者。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四)医院应建立和完善重症医学科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重症医学科及时获得医技科室检查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监控的信息。
(五)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应当有规范、有记录。
二、医院感染管理(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
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的各项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二)整体布局: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三)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
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l套。
(四)患者安置原则: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别安置,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
对传染患者及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衣物应先消毒或灭菌再送洗衣房洗涤或焚烧,有记录。
(五)按照规定建立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整改。
(六)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包括医务人员、患者、污物通道。
(七)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确需探访的,应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感染成为重症医学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保护患者的健康及医院的声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感染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及原则1.目标:降低多重耐药菌在重症医学科的感染率,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
2.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
(2)法规依从,严格执行感染管理制度。
(3)培训教育,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水平。
(4)加强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感染事件。
(5)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医疗设施的卫生安全。
三、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1.统计和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包括临床感染和定植。
定期发布感染数据。
2.不良事件的报告和调查,及时发现并追溯感染链。
3.定期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筛查,及时采取措施阻断传播。
四、患者筛查和隔离1.住院患者入院前进行多重耐药菌筛查,发现携带者及时隔离。
2.对疑似或确诊的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筛查,特别是重症和长期住院患者。
五、手卫生和个人防护1.强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提高手卫生合规率。
2.所有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或使用消毒剂。
3.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六、环境清洁和消毒1.加强病区的清洁工作,定期消毒所有接触患者的表面。
2.增加病房通风次数,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3.对共用设备和器械进行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七、抗菌药物管理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2.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使用局部抗生素而非常规全身性使用抗生素。
3.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审查和讨论,改进使用策略。
八、医疗废物处置1.减少医疗废物的生成,提高废物处理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
2.对感染患者的废物和污染物采取特殊处置措施,避免再次传播感染。
九、培训和教育1.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一、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工作由科室院感小组、医院感染管理科共同组织实施。
二、重症医学科院感质控小组每年制定与实施全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科内人员必须按计划参加或完成培训。
三、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在职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工勤人员每年不少于3学时。
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必须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四、科室主任、护士长、院感兼职医师、兼职护士为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的责任人,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内培训,如:业务学习、继教课程等,并做好记录备查。
五、每次培训参训率及合格率应达到90%以上。
六、培训内容根据医务人员工作性质有所侧重,分层次培训。
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一)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培训内容:1.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等。
2.专业知识。
(1)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进展;(2)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3)抗感染药物学与感染病学的相关内容,临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疾病学、医院流行病学、统计学的有关内容;(4)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与耐药现状;(5)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6)临床和环境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与运送;(7)抗菌药物种类、用药策略与使用管理;(8)不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常见疾病的预防:气源性、水源性、血源性;(9)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IO)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11)消毒学基本原理与消毒灭菌新进展,消毒技术的正确选择、应用与质量控制;(12)医院隔离技术与正确应用;(13)医疗废物管理;(14)医院感染监测方法(15)医院感染的暴发与处置;(16)手卫生与感染控制;(17)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
(二)医生(含进修、实习医生)培训内容:L医院感染概论(概念、暴发流行、内源性感染、微生态失衡);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3.细菌耐药机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与抗感染治疗新知识;4.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5.手卫生与感染控制;6.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7.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8.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9.本院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重点科室的应用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重点科室的应用一、引言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在重点科室,如重症医学科(ICU)、手术室、新生儿科、血液科等,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抵抗力低下,医院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本文将详细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重点科室的应用,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应用1.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在重点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护士长、医师及护理人员组成。
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无菌物品的合格率。
(2)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3)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监测。
(4)加强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和保养。
(5)加强患者口腔、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的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3. 加强人员培训对重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4. 监测与评估(1)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2)定期对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查找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对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工作。
5. 应急处置制定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感染爆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控制感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三、具体应用实例以下以重症医学科(ICU)为例,介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应用:1.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定,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均需进行手卫生。
2. 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期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 对侵入性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 对患者使用的高风险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定期进行消毒和保养。
5.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定期对病房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6. 对感染病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感染管理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2.范围:适用于重症医学科。
3.定义:重症医学科是指本制度中的重症医学科包括重症监护病房(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
4.权责
4.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制定管理制度。
4.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制度落实。
4.3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制度的执行。
5.作业内容
5.1独立设置,位置适宜,布局流程合理,内设治疗区、监护区、医护人员生活区和污物处理区。
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
5.2手卫生设施包括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干手纸、洗手液、每张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5.3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15m²,床间距≥1m,并以床幔相隔。
单间病房使用面积≥18m²。
5.4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相对湿度应维持在30%~60%。
5.5配备空气净化装置,根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院层流洁净环境维护制度》定期更换各级过滤网,回风口、过滤网每周清洁1次。
5.6科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穿专用工作服,非本科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接触患者时穿隔离衣;所有人员入室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穿鞋套,外出时更衣;患有感染性疾病者暂不得接触患者;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5.7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时,宜分组进行,人员相对固定。
5.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近距离(1m内)接触患者根据需要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帽子。
5.9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经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的感染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安置,并有醒目隔离标识。
诊疗护理活动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5.10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5.11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1次。
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及病人用物的清洁消毒,特别是呼吸治疗设备装置的清洁、消毒与灭菌。
每个床单位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装置等,不得与其他床单位交叉使用。
腹泻患者的便盆"一用一处理"。
交叉使用的医疗设备(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除颤仪等)表面,直接接触部分"一人一用一消毒",不直接接触的部分每天清洁一次。
病人转出或出院,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12不设陪客。
严格探视制度,每次探视时限制1人。
陪客进入时要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执行手卫生。
谢绝患有呼吸道感
染性疾病的探视者。
5.13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微生物监测。
5.14 负压病房的管理
5.14.1采用负压通风,上送风、下排风;保证病房门窗关闭。
5.14.2送风经过初效、中效、高效过滤,每小时换气12次以上。
5.14.3每间负压病房只安排一名患者,病房外悬挂隔离标识。
5.14.4尽量集中进行诊疗操作,减少出入频率。
5.14.5室内台面、地面及诊疗仪器表面每日常规清洁消毒2次,每日空气消毒2次并记录。
5.15医务人员根据不同隔离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上岗前宜注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