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寒假见闻》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寒假见闻》教学反思
1本次研究不仅对班级上学期整体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也使每个同学能对自己本身进行总结和反思;同学彼此间分享寒假见闻,增加相互的见识;新学期新气象,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2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不够。
虽然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但力度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自己对研究性学习都不很了解,并且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起学生来就很盲目,没有清晰的思路,造成学生更是无所适从,研究工作进展不顺利。
同时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也不到位,有的学生甚至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当成了一种外出游玩的机会,使活动陷入了误区。
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记录自己的研究内容,造成第一手资料的丢失;有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还不够,积极性不是很高。
总之,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我校已经顺利起步了,虽然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们也收获了许多。
我想,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收获更多!。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了解过去的故事、理解现在的社会,对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上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我教授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进行反思,以期不断改进我的教学实践。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他们只是简单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因此,我决定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改变这种情况。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参观文物馆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二: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除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外,历史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启发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多个角度、不同解释,并进行比较和评价。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三:突出学生的合作学习历史研究性学习不仅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还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共同研究一个历史课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从彼此的研究中获得新的思路和观点,还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还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例如模拟联合国会议、历史文化展览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各种各样的动物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各种各样的动物》教学反思本课的教材设计是:了解一些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认识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按照教材的设计,这些内容是一个课时完成的,学生的调查报告是课外完成的,我感觉到这点时间不够,探究的方式也过于单一,学生获取事实材料的途径过于狭窄,于是尝试着以本课内容为主要的材料,进行以一次网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
经过实践,我有这样一些体会:(一)学生的探究兴趣异常浓厚。
当我宣布科学课到网络教室去上时,学生一片沸腾,好不容易才使他们静了下来。
然后我与孩子们约法三章,提出要求,划分小组。
在学习中,学生依靠专题学习网页,自主进行探究,教师基本上只是一个服务者。
在课余时间,许多同学结伴而行进行讨论,回家后又在网上进行探讨。
(二)学生获得的体验深刻独特。
科学课强调学生的科学体验,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震撼心灵的体验不是能靠他人的教诲、老师的说教能达到的。
比如,左越同学在调查了朱鹮生存状态后,发出了感慨:朱鹮数量很少,又难以繁殖,人类理应保护它们,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捕杀朱鹮,人类应该和动物和谐共存,无论再小也是生命呀!我呼吁大家热爱自然、热爱动物,让人类和动物永远做朋友!盛恬小组在研究了大熊猫的生存之后,提出:……如果动物们都灭绝了,下一个灭绝的又会是谁呢?不得而知,只能是人类自己……为了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人类啊,保护环境吧!保护生态,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三)学生的信息技术手段得以提高。
学生在获取信息、收集信息的途径上,可能从来没有像在这样的课堂上特色鲜明,几乎全部的资料都有超级链接,资料的获取完全通过网络。
许多学生家里有电脑,学校也有信息技术课,但是让他们真的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研究和展示,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考验。
孙高鸣同学在看了我的演示文稿之后,要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在交流报告会上,他竟然真的用演示文稿向大家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全班的同学为之喝彩。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三 调查当地主要岩石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
《调查当地主要岩石类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当地岩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基本的岩石识别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学会收集和分析岩石样本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环保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地调查当地岩石类型,识别常见岩石,记录和分析数据。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发现岩石与环境的干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岩石样本、放大镜、记录表等调查工具。
2. 提前了解当地岩石分布情况,规划合适的调查地点。
3. 制作PPT,辅助教学。
4.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位指导教师。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岩石知识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岩石,请学生描述这些岩石的特点和它们的形成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岩石是如何形成的,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调查当地主要岩石类型。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岩石公园或地质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各种岩石的外观、质地、颜色等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放大镜、刷子等工具进行更深入的钻研。
考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的岩石类型,并诠释它们的形成原因。
3. 收集数据考察结束后,学生需要填写一份调查报告,记录他们观察到的岩石类型、数量、颜色、质地等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统计当地主要岩石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4. 讨论与总结在教室上,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岩石形成的原因、当地岩石的形成历史等话题。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岩石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钻研岩石相关知识。
5. 课后延伸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岩石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安置一些课后作业,如:(1) 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岩石形成和分类的知识;(2) 尝试自己制作简单的地质模型,了解不同岩石之间的差别;(3) 邀请地质学家或当地地质学会的成员来学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地质知识。
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性学习,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研究性学习要具备良好的自我驱动能力。
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而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自主性和主动性。
教师需要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学习,并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其次,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实践和反思。
实践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感知和理解问题的所在。
在我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中,我注重将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实践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同时,我也注重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反思能够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拓宽自己的视野,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学科组的交流,与同事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经验和思路。
通过合作学习,我不仅从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与同事们进行沟通和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研究性学习要注重跨学科和综合应用。
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仅要求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还积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尝试将跨学科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作者:肖育琼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3年第06期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实际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问题研究能力。
历史研究性学习就是围绕一个开放性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分析归纳和思考,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让学生的思维由单一的线形方式走向复杂立体的方式,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演绎能力;同时,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开放,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历史史料中把握核心要点,这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归纳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五年来,笔者尝试开展了几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1.循序渐进,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指导;2.人的兴趣各异,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教材选定自己的课题;3.汇总学生的课题,进行筛选,选出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课题;4.把选定的课题在全班公示,让学生重新选择;5.学生选择后,对学生分组适当调整,确定课题研究小组,并进行分工;6.指导学生搜集材料,协调进度,指导方法,形成阶段性成果,最后结题;7.研究性学习反馈与讲评。
在实践中,虽然学生的兴趣很高,但效果一般。
为什么教师和学生费了这么大的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目前高考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考察很少,出于考试时间、命题技术等方面的考虑,对学生的研究性考察一般局限于三个方面:1.出个题目,2.说出搜集材料的集中方法,3.说出选题的依据。
学生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一开始还觉得挺新鲜,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积极性就降低了,尤其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觉得太浪费时间了。
二是教师既要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又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分身乏术,力不从心。
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教师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持续的学习模式,它强调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观察、实践、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在进行教师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认知,还学会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我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研究性学习还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还了解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这让我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研究性学习还锻炼了我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让我成为一个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
再次,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学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研究、实践和总结,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研究性学习鼓励教师主动探索,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产生创新。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开始尝试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研究性学习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是永远的学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不仅自己成长了,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同事的成长。
我们通过研究会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分享,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这种成长和进步,最终会使我们的学生受益。
总的来说,教师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研反思总结最新大全
教研反思总结最新大全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挑选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研反思总结篇一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同仁们相互切磋、相互提高的一个有利的环境,对于喜爱文学的人来说又是“知音相聚,何乐而不为呢“?这学期我担任教研组长工作,深感每个老师担任两个班的教学工作看似独立的,但就一个学科来说,它的整体性又是很强的。
况且,高中三年不必须是一位老师教,全组的老师一齐学习,探讨,不仅仅使自己有所提高,而且对整个高中的教学环节起着链接的作用。
开学初,我们制定组了工作计划,一学期下来,我们全组老师在新的课改精神及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科处的指导下,用心地工作,发奋地实施着计划,并很好地完成了一些计划外的工作。
我想从如下几个方应对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做个总结。
一、立足“课改”,追逐知识前沿教学开学初,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为让老师能更好地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我们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并以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
从而帮忙教师转变观念,构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认识到教改不只是教材的改变,而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法的改变:“以学生发展为本”。
透过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教研组全体成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我们对语文教改有了这三个方面的打算: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让学生扩大篇章的积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
在这些方面我们投入了不少精力。
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既有了容量,又有了效率。
2024年研究性学习总结
2024年研究性学习总结
2024年,我进行了许多研究性学习,获取了大量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我的总结:
1. 研究性学习的好处:通过研究性学习,我能够深入了解一个特定的主题或问题,从而提高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评估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 研究方法: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获取信息和数据。
这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能够获得全面和实时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我的研究主题。
5. 学到的教训: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学到了许多重要的教训。
其中之一是重要的做足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和整理信息、规划研究时间和资源等。
另一个教训是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探索的态度,以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得出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总之,2024年是我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年,通过深入研究不同主题,我增加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和成果。
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精神,以继续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进步。
第 1 页共 1 页。
研究性学习简短心得
研究性学习简短心得
首先,研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性和探索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再仅仅
是被动接受和记忆知识,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提出问
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让我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理解和
掌握。
其次,研究性学习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进行相关调研、实验和分析,我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这种能力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使我能够更好
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最后,研究性学习培养了我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研究项目中,我往
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讨论和协作,我学
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这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也培养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主
动探索和问题解决,培养了我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这
些能力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积极
影响。
研究性学习汽车总动员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汽车总动员教学反思
1、研究性学习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是得到成功的喜悦,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自己微薄,体会到整个团队强大的凝聚力,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培养自己的能力。
2、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主能力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知道研究是以小组为单位而不仅仅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就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组长为我们做好分工:有的同学打字,有的查资料,有的做调查问卷最后将分共进行汇总,在集思广益的讨论解决方案。
3、合作,协调,团结,是一个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活动中磨练了自我也创造了自己的价值,在合作中取得成果是大家共同的信念,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我相信我们大家的能力会跟上一层楼!。
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范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范文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范文篇一: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中认为“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理论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展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展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p 与再认识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开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2023年秋季,我省将开始施行高中新课程实验。
本次课程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化的教育创新,对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新课程非常强调反思性教学,认为反思性教学不仅使教师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理论,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反思性教学对于教师创造性地施行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我国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从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反思性教学”,也进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理论的研究,但是多数教师仍然缺乏对自身教学理论活动进展自觉的、系统的反思意识和行为,“教后反思”多流于形式,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不断“重复着过去的故事”,致使课堂效率低下,课程目的无法达成,教师专业化进程受阻。
所以我们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伊始,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进步教师的教学反思才能,养成对教学理论进展批判性考虑的习惯,自觉检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可以说,本课题所关注的反思性教学对教师自身教学的改进作用,对教师自身专业开展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检索说明,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相继开展反思性教学理论,并出现了多种模型。
比较流行的有埃拜模型、爱德华兹--布朗托模型、拉博斯凯模型等。
三种模型都有独到之处,在表达方式上有的重在全面完好的描绘理论过程,有的重在说明反思性教学的心理过程,还有的强调反思性教学中动机和结果的统一。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总结和反思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总结和反思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问题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是我对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这个活动中,我尝试了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和展示形式。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往往能够更深入地探究问题。
而且,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我们一次关于太阳系的研究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夜空和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到太阳系的结构和特点,并且通过制作模型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另外,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在我们一次实验活动中,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环节。
学生通过相互协作、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尊重他人的决策。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的研究主题可能过于广泛,导致他们难以深入研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未来的活动中提前筛选出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研究主题,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研究。
其次,由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差异,一些学生可能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缺乏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未来的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总的来说,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且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成效和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作者:耿海龙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6年第08期“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是在新课标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授课理念,其有助于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而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不必再局限于教师单纯的讲解,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本文就“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以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近些年,伴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当前教育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自动学习方向转变.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因此,对于“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转变授课思路,奠定扎实基础在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依旧在采用传统那种“重讲解”的授课思路,学生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下面被动地听教师的授课,实际的学习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随着新课标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继续沿用这种授课思路不仅无法提升教学工作质量,甚至已经阻碍了学生知识的增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相应的数学授课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加快转变传统的授课思路,尤其是要切实摒弃传统教学中那种只顾埋头背题和做题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如此一来,借助“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可以彻底弥补传统授课思路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传统授课思路下存在的学习效率低下和死记硬背等学习方式,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数学授课质量和效率.此外,在将“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中时,相应的授课教师需要切实以学生的授课情况为依据,变革和创新那些过于陈旧的授课方式,以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在提升授课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部分授课内容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入“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而就其具体的授课思路而言:首先,相应的数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列出一个三角函数来为学生讲解其具体的特征,接着再为学生详细地讲解其形成原因和具体的推导过程等教学内容.其次,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与该三角函数相关的三角函数也详细地推导出来,以使学生在自主推导的过程中来培养自身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三角函数方面理论知识和应用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数学教师需要再进一步为学生讲解有关三角函数的知识点,以便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数学知识来解题.二、丰富学习方法,激发参与兴趣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相应的数学教师需要尽量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机会,尤其是要将那些必要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以便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特别是在“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下,数学教师需要有所侧重地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师要加强有效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讲解,以便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相应的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果抛物线y=x2+2x+c和x轴交点位于原点之右,那么点M(a,b)位于其中的第几象限?在提出该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合适的学习小组,接着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学习方式来让学生就该问题进行积极沟通和讨论,然后要求各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进行发言.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会被调动起来,不仅有利于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也可以使各个学生通过互相探究性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三、加强教学训练,提升学习效果俗话说:“熟能生巧.”为了切实落实“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教师除了需要将其贯彻到课堂授课中,还要将其贯彻到课后作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所以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来为学生设计一些合理的教学作业来让学生进行训练,切不可让学生单独地依靠书本上的有关教学题目来进行训练.此外,在设置教学作业的过程中,相应的数学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以便借助难度适宜的层次化作业来充分发挥各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尤其是要多为那些缺乏学习机会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探究学习机会,以便通过训练来提升学生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性能力.例(新课程卷模拟题)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32x,且过点(22,3),求双曲线的方程.但是,我们可以由双曲线上的点与渐近线的位置关系,结合图形可得双曲线的焦点必在x 轴上,可设方程为x2a2-y2b2=1 (a>0,b>0)进行解答,优化了解题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层次.再如,在平时的高中数学授课中,数学教师可以以某一数学公式或者定理为依据来为学生合理创设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题目,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合理的问题情景,以促使学生自主投入到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来,从而使学生在体验研究乐趣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传统那种“重讲解轻方法”的数学教学理念的弊端日益凸显.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数学授课理念的不足.因此,在平时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授课内容来合理引入“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以便在为学生讲解数学概念、定理以及结论等的理解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以小学四年级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家乡有什么了解?(二)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如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
3.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收集相关信息。
(三)信息整理与分析1. 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2. 小组成员对整理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重点内容。
(四)展示与交流1.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
2.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研究成果:评价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
3. 团队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4. 反思与改进:评价学生在总结与反思环节的表现,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反思1.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提高。
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高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教学模式。
反思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而增强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展开调研、设计实验、整理数据、撰写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培养了他们的信息获取、问题分析、创新思维和沟通表达等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然而,高中研究性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空间。
首先,学生在自主选择主题和开展研究时,可能缺乏足够的指导和约束,导致选择方向不准确或者研究方法不科学。
因此,教师应该在指导学生研究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其次,研究性学习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整理,对于高考备考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因此,教师要掌握适度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分配,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确保学生既能够完成学业,又能够得到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另外,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也值得思考。
传统的考试评价的主要侧重点是对学生记忆和应用能力的考察,而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应该探索新的评价方式,例如个人报告、团队展示和学生互评等,综合考察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和创新能力,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高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
然而,我们需要重视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改进和探索,以更好地发挥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
研究性学习指导心得
研究性学习指导心得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深入研究,学生能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的学习中,我发现以下几点指导心得可以帮助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
首先,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
在开始一项研究性学习项目之前,我会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问题。
这有助于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和方向,避免走偏。
其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等。
这有助于我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避免盲目和浪费时间。
第三,深入阅读和探究。
研究性学习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究问题,因此我会积极寻找并阅读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同时,我也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问题。
第四,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对于拓宽思路和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我会积极参与研讨会、小组讨论和与导师的交流,从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最后,反思和总结。
在研究性学习结束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这有助于我发现不足和提高,同时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肯定和鼓励。
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需要积极主动和深入思考,通过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深入研究、合作交流和反思总结等指导心得,能够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陈劲松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该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征,成为基础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五年来,我也或多或少的开展了几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我操作研究性学习的思路是:(1)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指导,(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教材选定自己的课题,(3)汇总学生的课题,进行筛选,选出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课题,(4)把选定的课题在全班公示,让学生重新选择,(5)学生选择后,对学生分组适当调整,确定课题研究小组,并进行分工,(6)指导学生搜集材料,协调进度,指导方法,形成阶段性成果,最后结题,(7)研究性学习反馈与讲评。
在实际教学中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操作的,虽然学生的兴趣很高,但是实话实说,我觉得效果一般。
为什么老师和学生费了这么大的劲,效果却不如人意呢?我认为存在的只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在高考这个“无形而万能”的指挥棒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目前高考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考察很少,出于考试时间、命题技术等方面的考虑,高考对学生的研究性考察一般局限于三个方面:(1)出个题目,(2)说出搜集材料的集中方法,(3)说出选题的依据。
这几个考察方向不用实际准备,因为没有太大的经验的东西,答案也是很容易作出来的。
学生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一开始还觉得挺新鲜,课题进行中有的学生积极性就降低了,尤其是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他们觉得太浪费时间了,最后很多的课题有始无终。
2、老师既要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又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分身乏术,力不从心。
历史课在高中课时少,老师教的班多,以济南七中为例,高三阶段每个老师教3个班,要面对150多个学生,高一高二每个老师多达5-7个班,要面对更多的学生,如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的话,以十个人为一个课题组,老师要指导15-20个课题组,加上老师本来就有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要想高质量的指导学生的研究性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3、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推进。
有能力的积极性不高,积极性高的能力有不行,有的学生压根就不参与,强拉进去,对付全员参与。
4、可供实际操作的课题太少。
课题的选择一定要有可操作性,但是我们面临不可操作的难题。
没有经费,就连复印的钱也没有,学生要是外出考察面临更多的困难,首先需要钱,其次要注意安全,还
要和各方面打招呼,争取他们的支持。
本人想开展一个课题“济南市古建筑的现状与开发保护”,后来一想,干脆放弃了。
我们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太少了。
以上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但是我们又不能停止,结合我们的实际,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更好的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1、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研究性学习。
首先,学生不能同一时间全员参与,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年内必须参与一次,适当分流学生,其次,课题的难度要有梯度和广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课题可供选择。
2、把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工作纳入老师的基本工作量,减少老师的教学工作量,为指导研究性学习提供时间保证。
目前老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来考察,教学安排上也没有单独的课时安排,应当把指导研究性学习作为老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纳入课时,安排单独的研究性课时。
3、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争取社会、社区等各方面的支持。
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最好是走出去,这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单纯依靠老师是无法完成的。
我们共同期待,研究性学习的明天会更好!!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