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胶料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塑胶件检验规范

塑胶件检验规范

塑胶件通用检验规范一:目的:使塑胶件检验时有所依据二:范围: 本规范对所有塑胶产品都适用三:检视方法:1.照明:目视检测应依工厂的常态照明(500-800LUX)为宜.2.位置:将待检测物件置于检测者30-50CM之间,应以正面对检测者垂直于表面45º角进行检测. 四:枪壳检验要求1.颜色------根据业务下的产品需求单,和标准色板或客户确认的颜色样品进行比对,目视不允许有明显2.外观2-1:一般ABS塑胶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明显黑点,缺料,料花,烧伤, 顶白,缩水,毛边,印痕等不良2-2:PA6+30%GF的塑胶产品表面不允许有跑纤,烧伤,缺料,露纤等不良2-3:包胶(TPE或PVC)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气泡,起皮,脱皮,脱胶等不良2-4:喷银漆产品,表面可以有些轻微的黑点,顶白,混色,因可以遮盖住。

而缩水和气纹或跑纤等都无法盖住,反而会更明显,必须控制。

2-5:需软喷产品,表面可以有些轻微的缩水,气纹,因可以掩盖住一点,但是顶白,料花,混色,黑点无法盖住反而会更明显,必须控制。

3.组合------产品和工程提供的相关配件进行整机组合,锁紧螺丝,检测不允许有明显间隙及断差等不良4.功能------产品和相关配件组合,锁紧螺丝后,不允许有结构影响装配,并且每个零件不允许有任何干涉,检视组合间隙需均匀,不能有断差。

5.结构------根据工程最后一次送样的产品进行比对结构,或者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进行结构比对,不允许有差异,检视重点部位结构(见图)5-1:组装电机处不允许有毛边,缺料等不良(易造成擦铁,噪音等不良)5-2:组装开关及拨叉处不允许有毛边,缺料,尺寸偏小等不良(易造成摩擦,有滞感,档位不清楚等不良)5-3:组装配件处,不允许有变形,缺料,毛边,顶针高出等不良,组合需松紧适当,不允许有太松,不能有明显间隙及断差。

例如:五:电器外壳系列检验要求1.外观:1-1: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料花,缩水,缺料,混色等不良1-2:如侧面或两面需印刷的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指印,缩水等不良1-3:产品上盖螺丝柱盲孔不允许堵孔,变形,缺料,毛边,孔径需一致(易造成打螺丝时,容易打滑或打不到位)2.组合:2-1:电池包上下组合不允许有明显色差,断差,间隙等不良2-2:组合后的电池包和枪壳装配,检验无明显滞感,间隙,松紧适当。

塑胶件检验规范

塑胶件检验规范
3PCS/LOT
3
耐醇性测试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5%),包在专用的500g/cm2砝码头上,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擦试(一个来回为一次).
普通油漆触摸件60次、非触摸件40次循环产品表面无非常为合格(产品表面显现表层脱落、严重变色、裂缝、起皱、分离非常)。
RCA耐磨测仪及专用的纸带、拉力计
3.5检查面分类
A检查面
B检查面
C检查面
D检查面
定义
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如产品的正面
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非直视区域但通过变换角度可看到的面,如产品的侧面/背面
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如取出电池后才能看到的表面
需拆开整机才能看到的面,此面一样不作检验
视察时间:每面检察3-5秒
视力要求:裸视或改重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3.2检验根据:
有效的客户样板、图纸、有关技术文件。
3.3抽样方案:
按MIL-STD-105E的正常检验2级水平单次抽样方案
允收水准:CR=0 MA=0.40 MI=1.0
3.4检验仪器:
游标卡尺/表卡、塞尺、医用纯酒精(乙醇95%)、3M(600)胶纸、铅笔(中华牌)、百格刀、
MA
实物装配
3.10性能测试
NO
检验项目
实验方法
判定标准
抽检频次
1
附着力测试(表面处理表层)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或电镀层的底层;再用3M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络,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以90°角度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3次相同实验;

注塑用胶料原材料检验规范

注塑用胶料原材料检验规范
6相关记录
《IQC 检验报告》
25kg
透明颗粒
PP
日本
三井住友
25kg
透明颗粒
PA531B
日本
三菱
25kg
半透明乳白色颗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C
美国
GE
25kg
透明颗粒
PVC
国产
25kg
透明颗粒
K 料
日本
旭化成
25kg
透明颗粒
色粉
与胶料配用试产后判定
4理化性能
4.1 验证供方出厂质量合格证明记录。
4.2 材料的适用性由车间试产做进一步确认。
5 因工程变更而需做相应要求的改变时,以最新样品为准。
注塑用胶料原材料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塑胶原材料的检验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工艺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全厂范围内注塑用塑胶原材料的检验。
3 外观验证
料名
产地
制造商
重量
外观
要求
ABS759#
台湾
奇美
25kg
米黄色颗粒
包装完好无损、不得受潮、结块、无异物。
ABS765A#
台湾
奇美
25kg
米黄色颗粒
GPS
台湾
奇美

qc系列检验--塑胶检验标准

qc系列检验--塑胶检验标准
4.2.4D面:内面(或指定面)
4.3参考文件:
4.3.1《检查基准书》
4.3.2《样品承认书》
4.4检验事项:
4.4.1依据样本,图纸,检查基准书等对产品作外观检查。(如:检查产品颜色,及有无刮花,缩水,少胶,断柱子,油污等等)
4.4.2依据样本,图纸,检查基准书等对产品作尺寸检查.
4.4.3依据样本,图纸,检查基准书等对产品作结构检查.
4.6.1依据MIL-STD-105E记数值抽样表普通检验水准Ⅱ级,检验水准依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实施。(塑胶件生产过程中巡检不适用)
4.6.2特殊情形由品质部主管调整检验水准。
致命缺点:对人体造成隐患或严重影响产品性能和装配的不符合点。
严重缺点:对产品性能、装配及操作有影响的不符合点。
轻微缺点:对产品性能、装配及操作无影响的,在上述两种缺点之外的不符合点。
继续燃烧
黄色
浓黑烟
软化起泡
比PS易焦
特殊聚丙烯气味
塑钢POM
容易
继续燃烧
紫色火焰
溶融滴落
起泡
强烈刺鼻味
续上表
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QC-QS-A0-024
版本:A/0
页数:4/10
文件名称
塑胶检验标准
制定/修订日期:2006/12/7
生效日期:2006/12/8
5.2其它各项指标检验方法与判定基准:
NO
软化
刺激性酸味
聚苯乙烯PS
容易
继续燃烧
橙黄色浓黑烟碳束
软化
起泡
特殊苯烯
单体味
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QC-QS-A0-024
版本:A/0
页数:3/10
文件名称

塑胶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塑胶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能够更好的管控塑胶件来料的品质,使来料检验有章可循,确认来料品质满足生产要求。

合用于本公司所有塑胶产品的来料检验。

IQC 检验员按作业指导对塑胶件进行检验,并保证其准确性。

4.1 浅划痕:指没有明显刮手感觉,但 35cm 视距可见的线状凹痕。

4.2 深划痕:指有明显刮手感觉的线状凹痕。

4.3 缩水:塑料冷却时变形在表面形成的凹陷。

4.4 披锋:指在分型、滑块、镶件缝、顶针孔等处溢出的多余胶料。

4.5 水口高度:胶件外表面的水口,残存相对于其周边的凸出高度。

4.6 亏料:走料不足,使制件形状不完整。

4.7 边缘缺损:指构件的所有可见结构的边沿/棱角被损坏。

(含加工损伤)4.8 变形:指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塑料类型不适当、注塑条件设定不适当、包装方式不当等造成制品与所需结构的偏差。

4.9 银纹:指胶件表面因受气体溢出干扰而形成的在光照下呈银色的泡点痕迹。

4.10 脱皮:指胶料表面起皮或者分层。

4.11 烧焦:指局部温度过高而燃烧,在表面留下的发黄或者碳化痕迹。

4.12 气纹:因气体干扰而使胶件表面形成的一种雾状发暗痕迹。

4.13 流纹:因冷料被挤入,在胶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者亮色的波纹。

4.14 杂色点:指不可擦除的明显不同于要求色的点状混色、污点等;分黑点与不全黑点两类。

a.黑点:指黑色的杂色点。

b.不全黑点:非黑色的及不彻底是黑色的杂色点的总称。

4.15 脏污:指灰尘、油迹、污水等 35cm 可见的外来污染物。

4.15 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所造成的缝隙。

4.16 色差:来料与所签色板样品偏差超出允许值5.1 光照强度: 860-1300LU*。

5.2 目视距离:30-40CM5.3 目视角度:45 度5.4 目视时间:5 秒内6 .1 严重缺失: 对产品的使用者会会造成人身安全的缺点; (不允许有)对本公司来料检查中规格不符合要求。

6.2 主要缺失: 产品对机能动作组装有影响,影响生产工艺或者严重影响外观装饰的缺点.6 .3 次要缺失: 产品为缩水、银纹、料痕、色差等轻微影响外观装饰的缺点.按照 MIL-STD-105E Ⅱ抽样标准:A:严重缺陷(CR = 0)、B:重要缺陷(MAJ = 0.65)、C:轻微缺陷(MIN = 1.0)检验项目对送货单 / 报检单包标识装检验检验内容方式目测检查来料单上的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相符。

进料(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

进料(塑胶原材料)检验规范
光谱分析仪
检测
铅(PB)≤1000 PPM
镉(CD)≤100 PPM
汞(Hg)≤1000 PPM
六价铬(Cr6+)≤1000 PPM
聚溴联苯(PBB)≤1000 PPM
聚溴联苯醚(PBB)≤1000 PPM
5-10粒
严重缺点
C=0




编制
批准
国光集团乐清宏发电子有限公司
IQC检验规范
HF-QC-01-B-2011
检验工程
进料检验---塑胶原材料
抽样标准
GB/T2828
项次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判定标准
抽样方式
评核
记录报告
1
1.包装
2.标签
目视检查
1.包装需完好、标识清楚,无破损
2.标签需清楚并与实物一致
3.环保(ROHS)标识良好
全检
主要缺点
C=0
《材质证明书》
《MSDS物性表》
《ICP检测资料》
《进料检验单》
《来料不良处理通知单》
2
外观
目视检查
色泽应光亮、颗料大小均匀,无杂色与异物
一般检验Ⅱ级水准
主要缺点
C=0
3
材质
1.目视检查标签
2.资料验证
3.破坏性试验
1.进料检验申请单
2.采购订单
3.工艺文件
4.材质证明
一般检验Ⅱ级水准
严重缺点

塑胶粒系列进料检验规范

塑胶粒系列进料检验规范
委外检测/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
1次/5原材批
0
1.使用取样工具从袋中取出约6-10g原材料,进行塑胶料熔融指数检测
核准:审核:制定:
3.如客户来料此项可不检验
材质证明(COA)
目视
1次/原材批
0
1.没有材质证明(COA),禁止检货验收
2.需确认材质证明(COA)内容同物料的一致性(如:规格型号、批号等)
3.如客户来料此项可不检验
外观(包装标示)
目视
1-5袋全检
5袋以上確認最上面一层(5袋以上)及包装四周
0
1.料号同实物一致(采购单同实物的一致性)
人员资格
人员鉴别
人员
IQC、IQC组长
鉴别者
组长
方法
考核
程序操作
1.核对材质/等级/色号与实物是否相符
2.若为不合格则依不合格品处理程序作业
注意事项
1.包装:a.包装若破损、撞伤、潮湿则停止检验,工程师需立即知会采购及供货商,同步依不合格品处理程序作业
品质特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料号
品名
检验项目
检验工具
抽样数( n )
2.外包装无破损、撞伤、潮湿
外观(实物)
目视
1袋/原材批
0
1.塑胶粒颜色均一,不可有杂质,使用取样工具从袋中取出约20-40g装入PE袋中,手持袋口左右摇动5个来回,
颗粒大小
卡尺
1袋/原材批
0
1.不同材料、不同厂家塑胶粒大小和形态不完全一致
2.同批号塑胶粒连续取样5PCS,其长度最大差异需在3mm
MI测试
拒收数( c )
备注
塑料粒
塑料粒
HSF报告

IQC进料检验规范--塑胶类

IQC进料检验规范--塑胶类
10.检验工具及材料:百格刀、3M胶带、卡尺、3H铅笔、橡皮擦、酒精、白棉布/棉签、秒表、硬度计、膜厚仪、色差仪、戒刀等.
目录
1.喷油类……………………………………………………………………………………………第5页
2.电镀类……………………………………………………………………………………………第6页
3.丝印、水转印类…………………………………………………………………………………第7页
8.8露底:局部无涂层或涂料覆盖不严,常见于内折弯角、孔的边缘截面、基材切口边缘截面等;
8.9粉化:涂层表面由于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及颜料的分解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的现象.
8.10发黄/发黑:电镀后表面异色,常见于光铬/半光铬/枪色等
9.级面定义:
9.1A级面:组装成品后,数码相机的外表面; B级面:组装成品后,数码相机的内表面,外面看不见.

2.产品表面平滑度良好,手摸无粗糙感、刮手感;(磨砂型产品除外)

3.喷油表面无明显地气泡、针孔

4.喷油表面无明显地杂物、异物,A面异物直径应≤0.2mm,同一表面不能超过2点,间距为30mm以上;B面不作要求;(参照黑点卡)

5.喷油表面无凹痕、弯曲等变形现象;

6.喷油表面不允许有深划痕;


7.耐溶剂
酒精/白色棉布/棉签
1.以白色棉布或棉签沾上工业酒精,在喷油面以500g压力,1分钟往返擦拭20次,棉布不能沾有油漆,涂层无变化。
2.模拟手摸掉油测试:用5%盐水,无尘布,1000G压力测试5次,无尘布上无颜色!

8.实装
相关配件
1.取前壳、后壳、中壳、装饰件等配件进行实际组装,组装后外观良好.注意整机色差.

塑胶件质量检验规范

塑胶件质量检验规范

塑胶件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外观检验标准缺点类别检验规范检验工具缺点类别CR MA MI杂点A面:不允许杂质卡√B面:面积≤0.25mm, 间距>20mm √C面:面积≤0.3mm, 间距>80mm √刮伤A面:不允许目视√擦伤磨伤A面:不允许杂质卡√B面:长≤0.2mm,宽≤0.2mm,间距>20mm,不超过两点√C面: 长≤5mm,宽≤0.2mm,间距>80mm,不超过两点√断差段差不得超过0.10mm,有明显刮手感不可接收限度样品√顶白拉白影响机构,组装者目视√A面:经喷漆可遮盖的轻微顶白(轻微缺点) √B,C面:轻微缺点√表面光泽表面光泽,深浅不均参考限度样品. 限度样品√咬花面允许轻微缺点或参考限度样品限度样品√包胶超出包胶面边缘<0.1 mm 目视√进胶点处理后不可高出周围平面目视,手感√扭曲变形限度<1.5mm(以不影响组装为原则) 平台厚薄规√色差相同光源下比对样品,无明显色差,目视不能确定则用色差仪对比色板△Σ<1目视,色差仪√毛边边缘上宽度<0.1mm. 手感,目√缺胶A,B面不允许有视卡尺√C面:不影响装配与功能者(如:骨位之类,高<0.5mm) √气纹A、 B面:不允许√C面:直径<0.25mm,间距>50mm,允许有两点. √缩水凹限A、 B面不允许、C面:直径<0.25mm,间距>50mm,允许有两点限度样品√裂痕裂开卡尺√水口裂痕长度<0.2mm √2.0尺寸检验:根据BOM清单、图纸、检验来料尺寸与我司要求一致3.0试装检验:根据来料实物与相应机型组装检查符合组装要求。

不可出现断差、缝隙、变形、过松、过紧等不良现象(7.0项8.0项均按特殊水平S-3抽样检验)。

4.0可靠性测试:4.1百格测试:在表面处理件上用刀片在表面平面点上划1*1MM距离百格用3M 胶垂直90°贴平把内部空气排出,迅速拉起表面不可有脱落,连续3次测试达到5B水平4.2 附着力测试:表面丝印字体上用3M胶垂直90°贴平把内部空气排出,迅速拉起表面不可有脱落,连续3次测试无脱落为OK。

塑胶类检验规范

塑胶类检验规范


往返/分钟,出现掉丝印或丝印退色现象 耐磨測試 对于喷涂件:
橡皮 法码
使用G1251橡皮,在喷涂件表面施加200克,
7 可靠性测试
磨擦100次(1次为1个往返),磨擦频率为 40-60个往返/分钟,现现掉漆或丝印退色现


将3M胶纸紧贴喷印件表面,并排除干净粘贴
面气泡,再将被测面沿垂直脱离胶纸方向迅
附着力测试 速拔离,在同一测试点重复5次,出现脱落或
3M胶纸

块状脱落(喷印面出现点状脱落不影响外观
可接受)
8 包装检验
防挤压
使用包装易造成表面出现压痕、掉漆、划伤 、划花现象
目视

6、记录文件
《IQC进料检验报告》
注意:游标卡尺在使用之前必须调零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目视

样品

段差
试装配后样机外壳部件之间出现缝隙且缝隙 ≥0.1mm
塞尺

缝隙
试装配后样机外壳部件之间出现缝隙且缝隙 ≥0.1mm,且缝隙均匀
塞尺

烧焦 出现烧焦变色现象
目视

流痕 塑胶表面痕迹较明显影响外观
目视

位置 印刷位置与样品不符
样品/目视

重影 印刷字样或图案分层或重叠
样品/目视

断字 印刷字样或图案中间断裂

粗细均匀度 印刷粗细大小不一或印刷字体与样品不一致
样品/目视

喇叭网 白点、溢胶、装配偏移,杂质
样品/目视

5
结构
尺寸 实配
尺寸与图纸不一致 组装困难或出现格外段差缝隙
游标卡尺/塞尺 试组装

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

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

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塑胶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保障塑胶件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塑胶件的检验方法和要求。

本文将对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塑胶件的外观质量是其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外观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一致性、气泡、热缩孔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应该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塑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也是其质量的重要评定指标。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尺寸公差、圆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塑胶件在使用时能够与其他零部件配合良好,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

在进行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塑胶件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也是其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拉伸性能、冲击强度、硬度、燃烧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塑胶件在使用时能够承受一定的力学和环境影响,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检验时,应该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塑胶件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评定,以确保塑胶件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推动我国塑胶件行业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塑胶件检验标准

塑胶件检验标准
4.4外观缺点定义
4.4。1黑点:是指诸如黑点、白点、污渍、尘、混色、丝印沙孔、脱油、凹痕及蓝黑之总称。
4。4。2丝状缺点:是指划痕、花痕、油丝、夹水纹、印痕、模花痕等线状之缺点总称。
4.4。3密集点、线状点:是指点状直径大于0.2mm和线长于2.5mm,线宽大于0。1缺陷。
5、检测方法、工具及条件
温度到一40℃保持1小时后升温到25℃50%RH保持1小时,以这样为一个周期循环,共进行,共进行27
个周期物质循环。然后在25℃50%RH状态下取出试验样品,再在常温下恢复两小时一进行外观检验,并测
试百格测试。
2.2
判定:产品表面不出现异常,附着力≥4B则为合格:产品表面出现油膜有脱落、变色、裂痕、起皱、分离为异常。

5.
颜色偏差:
30-45cm对比样品目视不明显
30—45cm对比样品目视2S明显。
6。
流纹:喷油表面出现的油墨流动而产生的痕迹。
30-45cm对比样品目视不明显

30-45cm对比样品目视不明显

6.4丝印质量收货标准
1.
色差:不接受.
2。
丝印偏移:
判定:。0.3mm≤偏移≤0.35mm

3.
沙孔:产品表面有沙子般大小的小孔.
A面:大于1个,

B面:D≤0。3mm2大于1个

C面:D≤0.3mm2大于2个,两个间距≥2cm,

4。
漏油:产品漏出底材。
A面:大于1个

B面:D≤0.3mm2接受1个,

C面:D≤0。5mm2接受2个,两个间距≥2cm,

5。
灰尘:制品表面有颗粒、丝状杂质。

TPU检验规范

TPU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能够更好的控管塑胶件出货的品质,使出货检验有章可循,确认出货品质满足客户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塑胶产品的出货检验。

3. 职责:QA检验员按作业指导对塑胶件进行检验,并保证其准确性。

4. 定义:4.1 浅划痕:指没有明显刮手感觉,但30cm视距可见的线状凹痕。

4.2 深划痕:指有明显刮手感觉的线状凹痕.4.3 缩水:塑料冷却时变形在表面形成的凹陷。

4.4 披锋:指在分形、滑块、镶件缝、顶针孔等处溢出的多余胶料。

4.5 水口高度:胶件外表面的水口,残余相对于其周边的凸出高度。

4.6 亏料:走料不足,使制作件形状不完整。

4.7边缘缺损:指构件的所有可见结构的边沿/棱角被损坏。

(含加工损伤)4.8 变形:指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塑料类型不适当、注塑条件设定不适当、包装方式不当等选成制品与所需结构的偏差。

4.9 银纹:指胶件表面因受气体溢出干扰而形成的在光照下呈银色的泡点痕迹。

4.10 脱皮:指胶件表面起皮或分层。

4.11 烧焦:指局部温度过高而燃烧,在表面下的发黄或碳化痕迹。

4.12 气纹:因气体干扰而使胶件表面形成的一种雾状发暗痕迹。

4.13 流纹:因冷料被挤入,在胶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亮色的波纹。

4.14 杂色点:指不可擦除的明显不同于要求的点状混色、污点等;分黑点两类。

a.黑点:指黑点的杂色点。

b.不全黑点:非黑点的及部完全是黑点的杂色点的总称。

4.15 脏污:指灰尘、油迹、污水等30cm可见的外来污染物。

4.16 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4.17 色差:来料与所签色板样品偏差超出允许值。

5 检验条件5.1 光照强度:860-1300LUX5.2 目视距离:30-40CM5.3 目视角度:45度5.4目视时间:5秒内6 缺点判定6.1 严重缺失:对产品的使用者会造成人身安全的缺点;(不允许有)对本公司出货检查中规格不符合要求。

6.2 主要缺失:产品对机能动作组装有影响,影响生产工艺或严重影响外观装饰的缺点。

塑料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塑料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塑料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3相关文件
国标文件:GB/2028.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定义
4.1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本功能质
量失效的项目。

严重缺陷:(Major)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
有使用功能的项目。

次要缺陷:(Minor)单位产品的一般性质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
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
目。

5规范
5.1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5.1.1 IQC按照下表内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进货检验报告》中。

5.1.2 抽样标准:
轻缺陷:当轻缺陷有不符合项时,但无重缺陷数,判为合格。

重缺陷:一批次中,抽检只要有一项不合格时,该抽样为不合格;同批次出现2个抽样不合格,则该批检验不合格。

塑胶类检验规范

塑胶类检验规范
文献编号
版 序
共 10 页
塑胶类检查规范
QA-C-024
A
第 6 页
3.1注塑件外观检查原则
序号
缺陷项目
定义及规定
3.1.1
轻刮伤
指塑料件表面旳机械划伤,碰伤或擦伤等,目视不明显,长度在10mm如下,宽度0.2mm以内旳线状损伤或直径在0.3mm内旳点状损伤。
规定:A面容许一处,B、C面各面不超过两处,D面不考核。
3.1.21
堵孔
各面除散热孔外旳其他构造预留孔均不容许有堵塞;散热孔堵孔数:B面不能超过3个,C面不能超过3个,D面不能超过3个,各面总数不能超过6个。
3.1.22
气泡
由于气体作用在塑料件内部或表面上所形成旳泡状缺陷。
规定:A面直径不可超过0.2mm ,数量不能超过1个,B面直径不可超过0.3mm,数量不能超过2个,C.D面直径不可超过0.5mm,数量不能超过2个,A&B&C&D面总数量不能超过3个。
文献编号
版 序
共 10 页
塑胶类检查规范
QA-C-024
A
第 8 页
3.1.23
针孔
气泡在塑料件表面上受张力作用破裂后产生旳孔。
规定:A面直径不可超过0.1mm ,数量不能超过1个,B面直径不可超过0.2mm,数量不能超过2个,C.D面直径不可超过0.3mm,数量不能超过2个,A&B&C&D面总数量不能超过3个。
5)当以客户封样为准时,客户提出封样规定之前生产旳产品鉴定,应以我司旳认定封样为准。
6)非注塑固有缺陷按检查项目中所列旳原则鉴定。
7)外观构造轻微超过或不符合检查原则,鉴定为Mi. 类型缺陷。
8)外观构造严重超过或不符合检查原则,鉴定为Ma. 类型缺陷。

塑胶料标准检验规范书

塑胶料标准检验规范书

第1页,共10页文件标题:塑胶检验标准1.目的用以规范和统一港利通通共公司手机物料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手机物料的所有塑胶件(含电镀件)检验(如壳体、IML、外置天线、镜片)注:若有新产品不断推出或本标准中有些项目未涉及到,应根据要求在本标准中加入未涉及到的项目或修正内容。

3.检验基准以SIL-STD-105E II单次抽样方案为基准,允收水准为:CR=0,MA=0.65,MI=1.5,另特别要求,以特别合同订货标相关要求为准,电镀件为CR=0,MA=1.0,MI=2.0。

4.位置定义A面:组装完后成成品的正面(主、副LCD所在面,键盘所在面);B面:组装完成后成品侧面(含电池的正面);C面:组装完成后成品的底面(底壳与电池背面相对的区域)。

N 数目 D 直径(mm)L 长度(mm)H 深度(mm)W 宽度(mm)DS 距离(mm)S 面积(m㎡)5.缺陷分类严重缺陷(critical, ,代号C)会直接导致严重伤害或灾难的经济损失.。

主要缺陷(major,代号M)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性能的缺陷。

次要缺陷(minor,代号m)(对产品产生轻微外观影响)。

6.检验坏境距离:距检验者的正常视距为30CM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不可有色盲。

第2页,共10页文件标题:塑胶检验标准时间:10-15S光源:间接荧光灯光源600-800lux位置:1、检验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2、被检验物品上下左右转动10度角7.7.2塑胶料(电镀)检验(附下表)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允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等级划分CR MA MI材质1.塑胶料(电镀)、型号、配比、性能2.油漆料、型号、配比、性能1.与封样标准为准2.以规格书要求为准目视√√1.色差、混色、脏污 1.色差以样品及色差色样允收标准2.混色:面壳、翻盖、电池面盖、底壳不允许。

3.可擦除的杂印、油污,在长度1mm内4.不可擦除的杂印、油污,在长度0.20mm内目视游标卡尺点标√√√√外观1.沙眼 1. 面壳、翻盖、电池面盖、底壳正面≤0.15mm*1,深度≤0.05mm*12. 面壳、翻盖、底壳侧面、电池面壳背面≤0.20mm*1,深度≤0.05mm*1, 正面目视视距20cm处不可视3.任何位置的沙眼气泡影响表面喷涂不允许.4. 任何位置的沙眼气泡影响产品机械寿命不允许.√√√√2.毛剌 1. 面壳、翻盖、电池面盖、底壳正面直径≤0.15mm*1长度≤0.15mm*2,两都间距>30mm,高度≤0.05mm2.面壳、翻盖、电池面盖、底壳侧面长度≤0.20mm*1长度≤0.20mm*2,两都间目视游标卡尺,点标√√第3页,共10页文件标题:塑胶检验标准距>30mm,高度≤0.05mm3. 任何位置的毛剌不可有明显的刮手感√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允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等级划分CR MA MI外观3.压痕、凹痕 1.塑胶件注塑正面,压伤不允许2.塑胶件注塑边缘、侧面(B)面,压伤宽度≤0.1mm,长度≤1.50mm,不连继两处距离30mm且正面视视距30 cm处不可视.目视游标卡尺√√4.破裂 1.任何位置均不允许目视√1.注塑件正面,在半径5mm内,缩水直径≤0.5mm*1,正面视视距30cm处不可视2.有明显凹凸感不允许目视游标卡尺√√5.缩水6.熔接线 1.在注塑件正面,溶接线光滑无裂痕2.熔接线不可有刮手感3.任何位置的熔接线均不允许影塑胶机械强度与寿命目视√√√7.合模线 1.在注塑件正面,合模线光滑无披锋2.合模线不可有明显的刮手感√√8.水口 1.在注塑件水口位留有披锋2.水口剪切时损伤注塑件3.水口位影响胶件外观4.水口未剪影响装配√√√√第4页,共10页文件标题:塑胶检验标准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允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等级划分CR MA MI外观9.披锋1. 在注塑件任何位置的披锋≤0.05mm,不影响装配,可接受2. 在注塑件任何位置的披锋≤0.05mm,影响装配,不可接受3. 在注塑件正面的披锋有刮手感4. 任何披锋不可影响塑胶外观目视游标卡尺√√√√10.翘曲、变形 1. 任何位置翘曲、变形不允许目视√11.夹水纹 1. 在注塑件正面,夹水纹长度≤0.05mm*1,正面目视视距30cm处不可视2. 在注塑件侧面、背面,夹水纹长度≤1.0mm*1, 正面目视视距30cm处不可视3.任何位置的夹水纹影响表面喷涂√√√12.气泡1.面壳、翻盖、电池面盖、底壳正面≤0.10mm*1,深度≤0.05mm*1正面目视视距30cm可视2. 面壳、翻盖、底壳侧面、电池面壳背面≤0.20mm*1,深度≤0.05mm*13.任何位置的气泡影响表面喷涂目视游标卡尺√√√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允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等级划分CR MA MI第6页,共10页文件标题:塑胶检验标准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允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等级划分CR MA MIRCA涂层耐磨测试1.用纸带施加175G力,在喷漆、移印/丝印部分摩擦>300圈以上,电1.油漆或印刷字体等表面无异常,如文字消失,颜色不均,擦伤,涂层脱落,素材目视纸带,耐磨机,(新纸带)√2.划痕有刮手感,面壳、翻盖、电池面盖、底壳A面不允许;面壳、翻盖、电池内盖、底壳B面目≤0.1mm*1.3.机械性的划伤(硬划伤)不允许目视游标卡尺√√15.注塑的完整性 1.任何位置注塑的不完整目视√16.扣位、柱位、螺丝、孔位1.任何扣位、柱位、螺丝、孔位的变形或披锋(影响装配)目视√17.移印/丝印 1.与样品及设计相符2.印刷位置偏移≤0.05mm,印刷内容清晰、易辨认3.印刷内容正确与完整性4.印刷内容无溢边,空洞、断线、重影、杂点、借位、偏斜目视√√√√涂层(电镀)附着力测试(电镀1.有喷漆、移印/丝印的注塑件须在其表面用刀片横竖相间隔成1mm2若干个小方格2.用3M610#胶纸粘贴在其区域内并用橡皮挫10回,使其完全贴上3.以45度角撕开其胶纸4.以上打操作重复5次(每次需换新胶纸)1.胶纸上没有脱落的色素(对喷/丝印金粉或银粉的塑胶件,可接受胶纸上的粉状的颗粒,但喷漆、移印/丝印表面上不能有外观的变化,方格周边允许有轻微胶落≤5%)胶纸计数器百格√第7页,共10页文件标题:塑胶检验标准镀产品500圈以上,频率为17次/分钟露出等涂层破坏性测.将部品的某一部位正反对折2次1.部品的对折边缘油漆无异常,如文字、涂层人面积脱落等(允许破坏边缘轻微脱落3%)目视√盐雾1. 温度35℃2. 5%nacl3. 时间24H后自然凉干12小时4. 盐雾沉降量2±1ml/80cmm2h1.表面处理层应无氧化、脱落、褐色、锈迹、腐蚀等目视盐雾箱√涂层耐酸性测试1.在PH值为4.6的硫酸中放置48H1.涂层不变色、不腐蚀等目视√涂层硬度测试1.用3H的铅笔,施加1000G的力,以45度在其表面推移20mm,来回运行5次,(塑胶电镀为2H)。

塑胶件素材检验标准规范

塑胶件素材检验标准规范
1、产品表面的夹水线经过二次加工可以覆盖又不影响力学性能的
目视

2、二次加工覆盖不住但长度≤2.00mm×1mm目视不可见

4、缩水
在成型冷却时,产品表层先冷却,内部或壁厚的部分后冷却固化,使得体积收缩时内外收缩速度不致,产品表层受到内部的拉伸形成的凹坑称缩水
1、产品表面缩水经二次加工后,可以覆盖或产品缩水依限度样品
任何部位断镶件或盲孔不允许
目视

17、脆弱
通常称强度不够,水口料生产的产品或有夹水线胶薄的部位易出现
对角45°折无断裂
目视

对角45°折断裂

文件制修订记录
NO
制/修订日期
修订编号
制/修订内容
版本
页次
1
2013-03-01
-
新制订
A0
2
2020-11-26
2020/11/26
新版全面升级
C0
核准
审核
制订
不良项目
定义
允收标准
检验方法及工具
等级划分
AC
CR
MA
MI
1、走胶不齐
又称充填不足或缺胶,熔融树脂在模腔内没有完全充满就冷却固化造成的制品残缺。
1、A/B面不允许
目视

2、C/D面依限度样品

2、批锋
又称毛刺,模具分型面上有树脂流失,并粘在注塑制品积边上的锐边称批锋
1、产品边缘披锋≤0.1mm不影响装配不影响外观
目视/卡尺

2、产品边缘披锋影响装配/影响外观有刮手感

3、夹水线
又称夹水纹,熔融树脂在模腔中流动,在树脂分流又结合的地方产生溶合的细线,造成熔合印迹(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及力学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日期2013.3.16
页 次
8
唐银春
批准
欧阳春
文件类别:制定部门品质部作业指导书
制 定 人
袁伟国修改内容
修订人
审核
批准
1/2
塑胶胶料检验规范
批准记录
拟订
吴光志
审核
欧阳春
1
2010.8.14
A/0
新版发行
修改次数
修改时间
版本记录
修改项目
2013.3.16A/1NO.2新版发行
吴光志
唐银春
3
NO.2项目抽样水准由LEVER Ⅱ改为n=5。

袁伟国
25
4
7
6
10
9




检查项目
抽样计划批准/日期
依据/工具燃烧试验机3审核/日期1.1、包装完好,无破损、漏料等,等有效防护产品在运输储存时可能造成损坏。

1.2、根据送检单核对外包装标识及实物是否
一致,无错料。

1.3、标签填写应清晰、完整、易识别,不可遗漏、缺损、否则不给予接受。

1
MAJ
包装检查
材质检查
全检
n=5n=5样品防火试验
3.1、来料时有随胶料附送的已成型的同材质胶条2片,其防火等级应能达到94V-0标准
试验MAJ
依据MIL-STD-105E,具体抽样方式参照《抽样计划》2.1、依据样品检查胶料色泽、性状、颗粒大小等应与样品或承认书一致。

2.2、包装袋内无混料错料或其它杂质,否则不给予接收。

生效日期页 次
验收标准
AQL CRI=0 MAJ=0.15 MIN=1.5
/检验方法
缺陷类别
2013.3.18
关键元件
塑胶胶料
项次
材料名称制订/日期
袁伟国2013.3.16
检验环境: 1.光线明亮(单支40w光管1m范围内),距离30cm 2.室温环境(25±5℃ ≤75%RH)
目检MAJ
抽样水准目检作业文件
IQC物料检验规范
允收水准2/2
2
深圳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IQC-WI-100918
版 本A/1《绿色环保供应商名录》/X-R光谱仪
n=1CRI
备注
来料检验报告文件编号:FO-IQC13-08 A/0版
4
ROHS检测
4.1 核对绿色环保供应商名录要求供应商提 供的RoHS检测报告在有效期内
4.2 取1PCS样品送RoHS实验室检测害物质 含量不能超标(我司标准)查对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