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阻尼材料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有机高分子阻尼涂料的研究进展
温度测试 、 隔声量测试 、 复合损耗 因子测试等 。重 点阐述了阻尼涂料用高分子改性 方法 , 包括高 聚物的共 聚、 共混 和互
穿 聚合物网络 、 超支化 聚合物等 , 总结 了国内外在阻尼高分子方 面的发展状况 , 出了现 阶段 阻尼 涂料存在 的问题 ; 指 最
第 4 卷 第 9期 1 21 0 1年 9月
涂 料 工 业
P NT & C T NGS I US RY AI 0A I ND T
V0 . No. 141 9
S p 2 1 e .0 1
有 机 高 分 子 阻 尼涂 料 的 研 究 进 展
关迎 东, 孙春龙 , 李海燕, 张世珍 , 红 , 王 吴文格 ( 海洋4 _研究院,  ̄r - 山东青岛 267 ) 60 1
月 1日正 式 实施 了《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环 境 噪 声 污 染 防治 条 例》, 明我 国降噪减震 的问题 已提到 了议 事 日程 上。国外开 说
发 高速 轨道 交通 的经验 表 明: 应用 减 振降 噪产 品不 仅可 减轻
车辆 、 轨道及 电气设 备 的疲 劳和磨 耗 , 少维 修 费用 , 可减 减 还
l 高分子材料 的阻尼机理及性 能评 价
1 1 阻 尼 机 理 .
高分子材料在交 变应力 的作 用下 由于所 特有 的粘 弹性 , 形 变的变化 落 后 于应 力 的变化 , 发生 滞 后 现象 , 有一 部 分 功 ( 机械能 ) 以热 或其 他形式 消耗掉 , 而产 生力学 损耗 并起 到 从 阻尼作 用。高分子材 料在玻 璃化 转变 温度 以下时 , 在外 力 其 作用下 的形 变主要是 由键长 、 角 的改变 引起 的小形变 , 键 即弹 性形 变 , 这种变形 速度很 快 , 完全 跟得 上应 力 的变化 , 因此 阻 尼较小 ; 在高弹态下 , 分子链段运动 比较 自由 , 内耗小 , 当从玻
科技成果——高性能阻尼材料
科技成果——高性能阻尼材料成果简介阻尼材料是一类主要应用于控制振动、降低噪音的材料。
在日本,阻尼减振材料的使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此前此方面的研究开发已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设备如:防止航空飞机的振动、潜水艇螺旋桨声音的泄露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于减振降噪的阻尼材料的研究开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应用市场正逐渐被打开。
所属领域材料技术要点项目针对已经开发的材料在耐久性、温度依赖性、生产成本上所发现的问题,找到了可以大量提供的、价格比较低廉的且与高分子可以形成较强氢键相互作用的添加剂,解决了高成本和耐久性等问题。
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项目,2005年7月通过国家863办公室组织的验收,验收成绩优秀。
课题受到了本田汽车、住友橡胶、东海橡胶的关注,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实现了出口。
主要技术指标高阻尼型:材料本身的损耗因子Tanδ>4;宽温型:Tanδ>1的温度范围为50度以上。
技术水平阻尼性能超过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一倍以上。
应用前景阻尼减振技术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防震、减振、吸音、隔音,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汽车车身(地板、门、环、嵌板)发动机(前罩、喷油枪、物品柜盖)其它(变压器、闸盖、后板)2、OA机器复印机、计算机、印刷机、自动收银机3、电气、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磁盘、缝纫机、自动售货机、扬声器机架4、半导体、精密仪器半导体制造装置(减振台微振动衰减)、电子显微镜用减振台、三次元精密测定装置用减振台5、船舶、潜艇发动机腔、空调室、减振室6、建筑免震隔离器衰减机构、防风、地震用减振阻尼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应用案例技术成果转让4项:株式会社本田技术研究所:氢键利用的汽车用高阻尼材料的研究。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能控制特定范围的阻尼特性的高分子/小分子组成的有机杂化系的研究。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高性能制振材料的研发。
镁基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阻尼 , 这种受低应变振 幅影响 的位错 阻尼 主要取决 于位错 密度 ^、 弱钉部分 的 距离 L (l c ) c T CAL 4 。K. i ia /] 现 , 。 N s yma 发 h 当
振幅提高 到一定程度 即高应变振 幅时 , 试样 表现 出与应 变振幅 有关 的阻尼性能 , 特别是 C 1 当应变振 幅达到 4 O , M3 , ×1 一 其阻
TAN emi ,S W i n HEN a d n ,ZHANG h n h n ,LU u h a Xio o g Z e zo g Ch n u ,XU o g i Zh n z
( ol eo aei sSineadE gnei , a j gUnv ri f c n lg , aj g2 0 0 ) C l g f tr l cec n n i r g N ni ies yo h oo y N ni 10 9 e M a e n n t Te n
维普资讯
镁基 材料 的阻尼 性能研 究进 展 与展 望/ 伟 民等 谭
・ 2 17 ・
镁 基 材 料 的 阻 尼 性 能 研 究 进 展 与 展 望
谭伟 民, 沈晓冬 ,张振 忠 , 陆春 华 , 仲梓 许
(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 , 南京 2 0 0 ) 1 0 9
de t n ted m pn rp ryo g e im l y sds u s d n h a igm eh ns sa d d mpn e inO in so h a ig p o e t fma n su al si ic se ,a d t ed mpn c a i n a igd sg f o m
高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
terials and analyzes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t hem and indicates t he affecting factors of p ropert y of damping materials. It is
pointed o ut t hat t he main issues are to discover new damping mechanisms and to develop high damping materials wit h
试样经历残余热错配应力) 。对弯曲变形的情形 ,试样经历非均
匀变形 ,存在 :
η i
=
1
.
5πCμk
V
p
式中 :C 为校正系数 , k =σr /σ0 ,对软颗粒/ 金属基体界面 , =
11 1~1. 3 。
1. 4 位错型
位错阻尼可用 Koehler2Granato2L ucke 模型来解释 。外界
球状颗粒 ,当粒径相同时 ,界面存在相同的剪切应力 ,应力集中
常数为 1. 5 ,上式可简化为 :
Q -
1
=
4.
5π-
2V p (1 2 -υ
- υ)
式中 :VP 为颗粒的体积分数 ,等于 (1/ 3V) ∑4πai3 。对界面结合
较弱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阻尼来源于界面滑移 ,它
对阻尼性能的贡献可表示为 :
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性能与振幅有关而与振动频率无关 , 即随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直至达到某一峰值 ,出现阻尼饱和 , 随后则随应变的增大而下降 。此外 ,这类合金的阻尼性能对工 作温度相当敏感[20 ] 。
(2) Cu2Mn 系高阻尼合金
阻尼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文章编号:1006-1355(2006)02-0038-04阻尼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张友南,杨 军,贺才春,唐先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南株洲412007) 摘 要:介绍了材料的阻尼机理和吸声机理,其中对高聚物阻尼材料的阻尼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综述了几类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要地介绍了阻尼材料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声学;阻尼材料;阻尼机理;吸声机理中图分类号:TB535+.1 文献标识码:AR 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amping MaterialZHA N G You 2nan ,YA N G J un ,H E Cai 2chun ,TA N G Xian 2he(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echnology Center Zhuzhou 412007,China ) Abstract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damping mechanism and sound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material ,In addition ,it has explained the damping mechanism of polymer damping material in detail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headway of some kinds of damping material.At last ,it has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actuality of damping material.K ey w ords :acoustics ;damping material ;damping mechanism ;sound absorption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05205218作者简介:张友南(1972-),男,湖北阳新人,工程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加工技术的研究。
金属阻尼材料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方向
·15 ·
金属阻尼材料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方向 3
王敬丰1 ,2 ,魏文文1 ,潘复生2 ,汤爱涛2 ,丁培道2
(1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4 ;2 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0044)
摘要 金属阻尼材料是一种用来减振和降噪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主要包括阻尼合金 、阻尼金属基复合材 料和泡沫金属 。介绍了各种金属阻尼材料的阻尼机制 ,综述了现有金属阻尼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在此基 础上提出未来金属阻尼材料的研究方向是探索新的阻尼机制和开发高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 。
(1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Chongqing U niversity , Cho ngqing 400044 ; 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agnesium Alloys , Cho ngqing U 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44)
混合型阻尼机制是指上述 2 种及以上阻尼机制的综合 。 例如 ,泡沫金属就是将结构阻尼与金属本身固有阻尼结合 , 从而获得比同类致密金属更高的阻尼性能 。Mg 基复合材料 就是结合了 Mg 基体的位错阻尼与界面阻尼 (基体相与增强 相在其界面相互滑动引起应力松弛从而导致振动能耗散 ,高 温时对材料的阻尼性能贡献较大) ,从而具有较好的高温阻 尼性能 。
图 1 Granato2Lücke 位错钉模型[ 8] Fig. 1 Dislocation string model of Granato2Lücke[ 8]
(2) 高应变阶段 ,位错线将发生雪崩式脱钉 。脱离了弱 钉的位错线又会受到强钉 (沉淀相 、位错间网节点) 的钉扎并 在强钉周围形成位错环 ,从而引起应力松弛并导致机械振动 能的减少 。这时 ,位错阻尼对阻尼性能的贡献可表示为 :
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抗震、减振等工程领域中,对材料的阻尼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的现状、挑战和前景。
第一部分:聚合物材料的基本特性聚合物材料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单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其分子链的可塑性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聚合物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如轻质、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等。
然而,聚合物材料在受力时存在着较低的阻尼性能,这限制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聚合物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因素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聚合物的链段结构决定了其分子的运动方式。
线性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方式与空间结构相关,而支化聚合物分子链则会导致分子链的受限运动。
其次,聚合物材料的结晶性也影响着其阻尼性能。
结晶度高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弹性模量,而非晶态聚合物则表现出较好的阻尼性能。
此外,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也会对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聚合物材料阻尼性能的提升方法为了提高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人员们采取了许多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添加填充材料来改变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纳米填料、纤维素和碳纳米管等材料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聚合物的阻尼性能。
另外,改变聚合物材料的化学结构也是提升其阻尼性能的重要途径。
例如,通过合理选择单体和反应条件,可以合成出具有较好阻尼性能的聚合物材料。
第四部分:聚合物材料阻尼性能研究的挑战尽管在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填充材料与基体材料的相互作用、材料的制备方法等等,这使得研究工作变得复杂。
其次,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评价方法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测试方法。
阻尼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阻尼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文章针对阻尼橡胶材料的设计原则,阐述了影响橡胶阻尼性能的因素,包括橡胶结构的影响以及与橡胶配合使用的组分(共混基体、填料、有机小分子、增塑软化体系)的影响,并展望了橡胶阻尼技术的发展趋势。
标签:阻尼;橡胶;填料;共混;有机小分子;增塑软化引言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振动和噪声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必须采用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
阻尼橡胶材料利用橡胶的动态黏弹行为,将振动能以热的形式耗散,可广泛应用于降低机械噪聲、减轻机械振动、吸声、隔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改善产品质量。
阻尼橡胶材料通常用耗散因子tanδ表示阻尼特性。
对于阻尼橡胶材料的设计原则包括:提高材料的阻尼因子,即tanδ高;拓宽阻尼温度范围。
1 橡胶结构影响影响橡胶阻尼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聚合物自身的结构对阻尼性能有直接影响。
内耗大的橡胶阻尼效果好,内耗大的橡胶应该是具有足够高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多分散性,分子链间应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如离子键、氢键、极性基团等,分子链中引入侧基来增加分子间的内摩擦。
在常用橡胶中,丁基橡胶和丁腈橡胶的内耗较高,氯丁橡胶、聚氨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居中,丁苯橡胶和天然橡胶较低。
另外,通过共聚形成具有特定链段结构的聚合物也可影响橡胶的阻尼性能。
当通过接枝共聚或嵌段共聚在聚合物侧链生成链段或形成具有不同链段的嵌段结构后,可以增大内聚能、增加聚合物链段的运动和相互摩擦,从而提高聚合物的阻尼性能。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本文主要从共混基体、填料、有机小分子、软化增塑体系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对橡胶阻尼性能的影响。
2 与橡胶配合的组分影响2.1 共混基体将相容性较差的多种聚合物混合,可以产生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特征的复合材料。
上述结构特征使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区域发生叠加,进而可以有效拓宽阻尼区域。
为了提高橡胶的阻尼性能,常常将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聚合物进行共混后,在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g间获得较宽的阻尼峰,常用的混合方式包括不同类型橡胶的共混以及橡胶与塑料的并用。
新型高聚物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文 章 编 号 :0 I9 3 【0 2 0 2 4。 1 0 7 1 2 0 ) 30 3 3
新 型 高聚物 阻尼材料 研 究进 展 ’
杨 亦权 , 杜 淼, 郑 强
( 江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 江 杭州 30丙 烷 ( P / 苯 乙烯 ( S ) 枝 与嵌 段 共 聚 豹 P O) 聚 P t接
也具 有 很 好 的 阻 尼 性 能 和 较 宽 的使 用 温 度 不 同 结 构 因 素 ( 交 联度 、 支链 缠结 等 ) 阻 尼 性 能 有 较 大 影 响 l 。研 究结 果 表 明 , 对 J ] 在接 枝 共 聚 物 中 , P 除 了 与 P r 学 键 连 接 外 , 有 支 链 的 PO S化 还 缠 结 , 量 高 时 , 种缠 结足 对 分 子 问 的 相 对 运 动 产 生较 大影 含 这 响, 当受 到外 力 作 用 时 , 子 间 具 有 较 大 摩 擦 而 表 现 为 高 阻 尼 分 ( > 1 1 ; 在 嵌 段 共 聚 物 中 , P / S为 化 学 连 接 , 量 较 t 对 )但 POP 含 高 时 , 学 交 联 程 度 大 , 子 间 相 对 运 动 困 难 , 现 为 阻尼 值 较 化 分 表
对共 混 材料 的 阻 尼 性 能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用 适 量 含 氯 的 无 定 形 C E E R5 P 、 N 0和 P VC可 制 得 高 性 能 的 阻 尼 材 料 , 时 还 发 现 同
关键词 : 互穿聚台物网络 ; 温域 ; 宽 智能 材 料 ; 尼 材 料 j 电 阻 压
料 、 能 型 阻尼 材料 以及 聚 告 轴 基 复 告 阻 尼材 料 研 究 酌状 巩 , 智 探
讨 了制 备 高性 能 阻尼 材 料 的 新 方 法 , 望 了高 聚 轴 阻尼 材 料 的 展
阻尼复合材料发展研究
阻尼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摘要:阻尼材料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振降噪材料。
由于其特殊用途,深受国内外关注,而兼具高阻尼和静态力学性能的结构阻尼复合材料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结构阻尼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十分重视。
本文简要阐述了阻尼复合材料的阻尼机理以及国内外的发展史,分别介绍了树脂基阻尼复合材料、金属基阻尼复合材料、橡胶阻尼复合材料、树脂—金属基阻尼复合材料、压电导电新型阻尼复合材料, 以及几种阻尼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
关键词:树脂基、金属基、橡胶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Abstract:Damping material is a new material for reducing librations and noise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Many people in and out of China begin to interested in this kind of material for its special use.The structural damping composites that have not only high damping but also high strength and modulus will hold an extensive application future. At present many countries have put emphasis on the study and exploitation of structural damping composit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ief principle of 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around world. It introduces a kind of 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s such as resin based 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metal based 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rubber based 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resin-metal based 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iezoelectric and conductive advanced 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 The paper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Keywords:Resin matrix;Metal matrix;Rubber matix ;Piezoelectic;Damping Composite material1.引言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材料满足力学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其具有特殊的功能,阻尼复合材料正是这种具有发展前途的功能复合材料。
2024年阻尼复合材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阻尼复合材料市场分析现状1. 介绍阻尼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阻尼性能的新型材料,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加入阻尼材料实现对振动和噪音的控制。
它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设备等。
2. 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阻尼复合材料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阻尼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建筑行业的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室内噪音和振动控制要求的提高,阻尼复合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航空航天行业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阻尼复合材料由于其轻量、高强度和阻尼性能优异的特点,在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汽车行业的普及: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汽车噪音和振动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阻尼复合材料在汽车减震系统中的应用有望增加。
3. 市场驱动因素阻尼复合材料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阻尼复合材料的研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些新材料具有更高的阻尼性能和更好的机械性能,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政府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通过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政策鼓励阻尼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环保意识的增强:阻尼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并能有效减少噪音和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4. 市场前景阻尼复合材料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以下是市场前景的一些关键因素:•新兴应用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涌现,如消费电子、能源储存和医疗器械等。
这些领域对阻尼复合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创新产品的推动:厂商不断投入研发,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高性能的阻尼复合材料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这将促进市场的增长。
•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市场的扩大,竞争也会加剧。
厂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价格,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高阻尼TNCH合金的相变与阻尼性能研究
于具 有小 的 相 变 滞 后 和 宽 的使 用 温 区 而 受 到 普 遍 关
注l ]其 中 Ti0 2 C 2 3, 5 Ni5 u 5合金 的阻 尼性 能尤 为 突 出。 T H 合 金是 T 5 Ni5 u 5合金 基 础 上 添加 了 NC i0 2 C 2 微 量 的 Y 来替 代 Ni 的高阻 尼合 金 , 名 义成 分 为 T 其 i 。 Ni Cu , 。 Y 它具 有 较 高 的 强 度 、 良好 的 耐磨 性 、 耐
B1 B2 9 ]
。
合 金 的正相 变起 始 温度 M 8 . 结 为 7 9C,
束温 度 M 为 7 。 。 5 0C和 逆 相 变 点 起 始 温 度 A 为
6. ℃ 、 4 4 结束 温 度 A 7 . ℃, 温过 程 中相 变 的发 为 74 降 生 主要分 为 3个 阶段 : 温 马 氏体 状态 ( 5C以下 ) 两 胝 7 , 相共 存状 态 ( 5 0 7 9C) 母 相状 态 ( 7 9 7 . ~8 . 。 , 8 . ℃以上 ) 。
罗媛 媛 等 : 阻 尼 TN H 合 金 的相 变 与 阻 尼 性 能 研 究 高 C
高 阻尼 TNCH 合 金 的 相 变 与 阻 尼性 能 研 究
罗媛 媛 , 永 庆 , 智敏 , 赵 侯 李 倩 , 吴 欢
( 北有 色金 属研 究 院 , 西 西安 7 0 1 ) 西 陕 1 0 6
பைடு நூலகம்
料将 机 械动 能转 化为 热能 而耗 散于 材料 和 环 境 中 的现
象 1 。传 统 的 阻 尼 合 金 分 为 复 相 型 ( Z — ) 铁 磁 ] ] 如 nA1、
阻尼性能及阻尼机理综述
阻尼性能及阻尼机理前言机械构件受到外界激励后将产生振动和噪声;宽频带随机激振引起结构的多共振峰响应,可以使电子器件失效,仪器仪表失灵,严重时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
目前,武器装备和飞行器的发展趋向高速化和大功率化,因而振动和噪声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1]。
振动也会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速结构的疲劳损坏和失效,缩短机器寿命;另外振动还可以造成桥梁共振断裂,产生噪声,造成环境污染[2]。
由此可见,减振降噪在工程结构、机械、建筑、汽车,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其他军事领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阻尼技术是阻尼减振降噪技术的简称。
通常把系统耗损振动能或声能的能力称为阻尼,阻尼越大,输入系统的能量则能在较短时间内耗损完毕。
因而系统从受激振动到重新静止所经历的时间过程就越短,所以阻尼能力还可理解为系统受激后迅速恢复到受激前状态的一种能力。
由于阻尼表现为能量的内耗吸收,因此阻尼材料与技术是控制结构共振和噪声的最有效的方法[1]。
研究阻尼的基本方法有三大类[1~3]:(1)系统阻尼。
就是在系统中设置专用阻尼减振器,如减振弹簧,冲击阻尼器,磁电涡流装置,可控晶体阻尼等。
(2)结构阻尼。
在系统的某一振动结构上附加材料或形成附加结构,增大系统自身的阻尼能力,这类方法包括接合面、库伦摩擦阻尼、泵动阻尼和复合结构阻尼。
(3)材料阻尼。
是依靠材料本身所具有的高阻尼特性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它包括粘弹性材料阻尼、阻尼合金和复合材料阻尼。
本文主要论述阻尼材料的表征方法,阻尼分类,阻尼测试方法,各种阻尼机理,高阻尼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高阻尼金属材料最新研究进展,高阻尼金属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高阻尼金属的应用等内容。
第一章内耗(阻尼)机理1.1、内耗(阻尼)的定义振动着的物体,即使与外界完全隔绝,其机械振动也会逐渐衰减下来。
这种使机械能量耗散变为热能的现象,叫做内耗,即固体在振动当中由于内部的原因而引起的能量消耗。
在英文文献中通用“internal friction”表示内耗。
高阻尼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Ke r s m a n s u ma rx c mp st ;d m p n c a i m ;i fu n ilf c o y wo d : g e i m t i o o ie a i g me h n s n l e ta a t r
Absr c :Th e e r h s a us o a ta t e r s a c t t fd mpi g c p ct fm a e i n a a iy o gn sum t i o p ie sbre l nt o ma rx c m ost s wa i fy i r — du e c d. The mir me ha s o gh d mpi a ne i m a rx ma e i l s r lt d wih d soc ton c o c nim fhi a ng m g s u m t i t ra s wa ea e t il a i m o e nta n e f c ss i a p ng me h nim ,a he i l e e o t i o v me nd i t ra e l d m i c a s p nd t nfu nc fma r x c mpo nt ,s y e nd ne s t l sa c nt nt fr i f r e e t o e s o e n o c m n s,i t ra e b t e t i nd r i o c me ,s r i mplt e,t m pe a n e f c e we n ma r x a enf r e nt t a n a iud e r— tr u e,f e e y,t e t nt p o e s s n d mpi g c pa iy o a ne i m t i omp ie s r — r qu nc r a me r c s e o a n a ct f m g su ma rx c ost s wa e s c i e y d s us e . Fi a l pe tv l i c s d n ly,ho t sgn a e e o i a p ng m a w o de i nd d v l p h gh d m i gne i m a rx c mpo ie su m ti o sts
宽温域高阻尼减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
宽温域高阻尼减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阻尼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产业机械、建筑、家用电器、精密仪器和军事装备等领域的减振降噪。
聚合物是一类传统的阻尼材料,是利用其玻璃化转变区内的粘性阻尼部分,将吸收的机械能或声能部分地转变为热能耗散掉,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通常,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域窄,而高聚物的阻尼性能依赖于玻璃化温度,从而大大限制了高聚物阻尼材料的应用范围。
为了获得既具有较高损耗峰,又具有较宽有效阻尼温域的阻尼材料,减少阻尼材料对玻璃化温度的依赖性,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高性能有机杂化阻尼材料为了深入了解高分子材料与有机小分子功能添加剂之间形成的杂化材料的阻尼机理,本文以氯化聚乙烯(CPE)为基体材料,并选择了两种化学结构相似的功能小分子添加剂2,2-甲撑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EBP)和2,2-甲撑双-(4-甲基-6-环己基苯酚)(ZKF),通过热压淬火成型分别制得了CPE/EBP和CPE/ZKF杂化材料。
对CPE/EBP杂化材料DSC研究结果发现,CPE和EBP之间是不相容的,在DSC 曲线上的20~40℃温域内出现了一个新的玻璃化转变区域,但是EBP除了在-10~0℃温域内有玻璃化转变外,EBP在其他温域并没有出现玻璃化转变。
因此,CPE和EBP之间内部作用机理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不同组分共混时产生的相分离机理。
FTIR研究结果发现,EBP分子上的-OH与CPE分子链上的Cl之间形成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而大量聚集,富集成相,并且在淬火处理时被固定下来,产生了相分离,在tanδ-T曲线上表现为两个分离的损耗峰,拓宽了材料的有效阻尼温域。
而通过DSC和DMA研究发现,CPE和ZKF之间是相容的,在tanδ-T曲线上只有一个损耗峰,并随着ZKF含量的增加,CPE/ZKF杂化材料的损耗峰大幅度提高,并且损耗峰的位置移向高温方向;FTIR研究发现,一个ZKF分子上的两个-OH与不同CPE大分子链之间同时形成了两个氢键,称为“桥式”氢键作用。
新型声学阻尼材料研究与应用
新型声学阻尼材料研究与应用声学阻尼材料是一种用于减少声波反射和传播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噪音的敏感性增加,研究和应用新型声学阻尼材料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本文将探讨新型声学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声学阻尼材料的研究旨在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
传统的声学材料,如泡沫塑料和纤维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吸音和隔音领域。
然而,这些材料的阻尼效果有限,对特定频率的声波效果不佳。
因此,科研人员开始着重研究新型声学阻尼材料,以提高声波的吸收和传播效果。
一种新型声学阻尼材料的研究重点在于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例如,许多研究人员使用微孔结构和多重层次组织来增强材料的阻尼效果。
通过精确设计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层次组织,能够有效地控制声波的传播路径,并使其在材料内部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从而达到阻尼的效果。
此外,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新型声学阻尼材料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性质,在声波的吸收和传播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比如,纳米颗粒的加入可以增加声学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吸声效果。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调节其形貌和尺寸,实现对声波传播特性的精确控制。
除了研究,新型声学阻尼材料的应用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在建筑领域,声学阻尼材料可以应用于隔音墙、吸声板等结构,帮助减少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干扰。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和机场等噪音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声学阻尼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除了建筑领域,新型声学阻尼材料还可以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飞机发动机和舱内的噪音是航空器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引入新型声学阻尼材料,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提高乘客和机组成员的舒适度。
此外,声学阻尼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船舶制造,减少舰船发动机和舰艇设备产生的噪音,保护海洋环境,降低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总之,新型声学阻尼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为减少噪音干扰、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PVDF-PU压电阻尼材料的研究》
《PVDF-PU压电阻尼材料的研究》PVDF-PU压电阻尼材料的研究一、引言在现代材料科学中,压电阻尼材料由于其独特且广泛的用途,在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PVDF(聚偏二氟乙烯)和PU(聚氨酯)复合材料,它们在力学、电学和阻尼性能上的综合表现,使其在传感器、能量收集器、减震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PVDF/PU压电阻尼材料的性质及其潜在应用。
二、PVDF/PU复合材料的性质PVDF/PU压电阻尼材料是PVDF与PU等复合材料复合形成的。
其中,PVDF由于其出色的铁电性和热稳定性在复合材料中发挥主导作用。
PU则是提供良好的弹性和阻尼性能的关键。
这两种材料的结合,使得PVDF/PU复合材料具有了良好的压电效应和阻尼效果。
2.1 压电效应PVDF/PU压电阻尼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效应,其原因是PVDF分子链的偶极子排列。
当受到压力时,这种排列方式发生变化,导致材料产生电势差,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这种效应在传感器和能量收集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2 阻尼性能除了压电效应外,PVDF/PU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
其原因是材料内部的摩擦和能量耗散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在材料受到压力时吸收和分散能量,从而减少结构的振动和噪音。
这使得该材料在减震和降噪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三、制备方法及工艺研究PVDF/PU压电阻尼材料的制备过程主要涉及混合、成型和后处理等步骤。
合适的制备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3.1 混合工艺混合工艺是制备PVDF/PU复合材料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将PVDF和PU以及其他可能的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保证最终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常采用机械搅拌或超声波搅拌等方法进行混合。
3.2 成型工艺成型工艺是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工艺包括模压成型、注塑成型等。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材料阻尼及阻尼合金的研究现状_李沛勇
材料阻尼及阻尼合金的研究现状_李沛勇材料阻尼是指材料在受到外界振动或应力作用时所产生的能量损耗现象。
阻尼材料具有吸收和消散振动能量的特性,对于提高机械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噪声和振动的干扰都有重要意义。
阻尼合金是一类具有特定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金属合金材料。
材料阻尼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
最早引起关注的材料是钢铁材料,如金属材料中的耐蚀钢和高锰钢。
然而,钢铁材料的阻尼性能受到其组织结构的限制,无法满足特殊应用的需求。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其他材料的阻尼性能。
聚合物材料是一类研究较早且应用广泛的阻尼材料。
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通过其分子链的摩擦运动来实现。
聚合物阻尼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各向异性和机械性能,但其使用温度较低。
为了提高聚合物材料的使用温度,研究者开始将纳米填料加入聚合物基质中,从而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而且由于其纳米尺度的存在,还可能表现出独特的尺度效应。
金属基阻尼材料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金属材料的阻尼性能主要通过材料内部位错的运动和电子结构的变化来实现。
研究发现,通过合金化和微合金化技术,可以显著改善金属材料的阻尼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具有特定能带结构或特殊晶体结构的合金元素,如锡、铅、镉等元素,来调节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
另外,纳米阻尼材料也是材料阻尼研究的新兴方向。
纳米尺度的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界面效应,使其具有独特的力学和物理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控制材料的尺寸、形态和结构,以及通过界面工程等手段,来实现纳米材料的阻尼性能的调控。
总的来说,材料阻尼及阻尼合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和合金调控来实现材料的高阻尼性能,以及如何通过现有的成本和生产工艺将阻尼材料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这些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材料的多功能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阻尼材料的需求。
纳米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纳米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概述纳米阻尼材料是一种具有出色阻尼性能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和微观尺度的器件中。
本文旨在研究纳米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评估,探究其在降低振动、减少能量损耗和改善器件稳定性方面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纳米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法和电化学方法。
然后,我们将分析纳米阻尼材料的性能,如阻尼效果、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最后,我们将展望纳米阻尼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一、纳米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阻尼材料制备方法。
它通过溶胶和凝胶的形成过程,将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基体材料中。
溶胶凝胶法具有简单、低成本和可扩展性的优点,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阻尼性能的材料。
2. 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一种利用自组装原理制备纳米阻尼材料的方法。
通过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或胶束等分子自组装形成纳米结构,将其嵌入到基体材料中。
自组装法能够控制纳米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形状,实现对阻尼性能的调控。
3.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制备纳米阻尼材料的方法。
通过在电解液中施加电场或电流,使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沉积形成纳米颗粒。
电化学方法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实现对纳米阻尼材料性能的调控。
二、纳米阻尼材料的性能评估1. 阻尼效果纳米阻尼材料的阻尼效果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阻尼效果可以通过振动试验和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
研究表明,纳米阻尼材料具有较低的振动幅值和频率响应,能够显著减少结构的振动和噪声。
2. 力学性能纳米阻尼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是其性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方面。
研究表明,纳米阻尼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耐久性纳米阻尼材料的耐久性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性能。
耐久性包括材料的化学稳定性、机械耐久性和热稳定性等方面。
研究表明,纳米阻尼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阻尼材料的研究及发展方向班级:化学1001 学号:100900071 姓名:张为栋摘要:高阻尼材料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在吸能、减振、缓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述了常见的高阻尼材料,评述了高阻尼机理,并提出该领域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发现新的阻尼机理,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高阻尼材料。
关键词:高阻尼材料阻尼机制特点性能展望1.前言:阻尼(或内耗)是指:振动着的物体,即使与外界完全隔绝,其振动也会逐渐衰减下来,这种机械能耗散为热能的现象,叫做内耗,即固体在振动当中由于内部的原因而引起的能量消散,在工程上称之为阻尼,常用内耗值来表征[1]。
众所周知,机械构件受到外界激发将产生振动和噪声,这些振动和噪声一方面恶化工作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影响仪器设备的精确性、稳定性,使灵敏度降低甚至失效、失灵旧[2-4]。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振动和噪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防噪减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措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希望有一个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寻找高阻尼材料。
将振动和噪声抑制在发生源处。
2 高阻尼机理2.1 复合型复合型阻尼材料一般具有两相或两相以上复合组织,通常是在基体中分布成较软第二相。
在外界振动作用下,基体组织发生弹性变形,第二相在界面处发生塑性流动,使振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消耗。
复合型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如石墨铸铁和减振钢板),可在高温下使用[5-8]。
2.2 孪晶型或界面型在外加应力下,通过界面的运动而耗散能量。
界面阻尼对温度十分敏感,随温度的上升,阻尼能力增强,但在高温下,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差。
所以,该类阻尼机制适合的温度较低。
2.3 位错型由析出物和杂质原子所钉扎的位错,在外加的振动应力作用下松开后,由表观的位移增大而引起静态滞后,从而产生能量损耗。
如Mg系合金等。
其特点是阻尼本领高,密度低,主要缺点是强度偏低,耐腐蚀性以及压力和切削加工性能都较差[9]。
2.4 铁磁性型该类机制主要适用于铁基合金,伴随着由变形而引起的磁畴的非可逆运动而产生磁力学的静态滞后,产生能量损耗,从而形成阻尼。
该类合金的优点是成本低,加工性能好,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受频率的影响较小,使用极限温度高,性能稳定,并且可以用合金化和表面处理来提高性能;缺点是受应变振幅的影响较大,要求的热处理温度较高。
2.5 表面裂纹型高阻尼材料的阻尼机制除以上机制外,还有表面裂纹型等其它阻尼机制。
表面裂纹型主要是由于裂纹面的相对滑动(摩擦) 而产生的弹性能的损耗,使结构衰减发生于材料内部。
在软钢表面轧出微细的摩擦界面也具有减振作用。
以上就是高阻尼材料的阻尼机制,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高阻尼材料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3 高阻尼材料的分类及特点高阻尼材料主要包括粘弹性高阻尼材料和金属合金高阻尼材料。
3. 1 粘弹性材料为了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获得较高的阻尼系数,复合型高阻尼材料芯层所选用的粘弹性材料是橡胶—塑料混合型材料[22]。
这种高分子聚合物是由小而简单的化学单元(链节) 构成长链分子,分子与分子间依靠物理键相互联结起来,在三维分子网,成千上万个分子缩聚而成。
高分子聚合物的1个分子由1000 个以上原子组成,分子量超过10000。
整个分子显现出不规则的曲折状,从而使分子两端距离大大小于伸长的长度。
一块未被拉伸的高分子聚合物好像是一团不规则的长链分子缠绕物。
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之间很容易产生相对运动,分子内部的化学单位也能自由旋转,因此在受到交变应力时,曲折状的分子链就会产生拉伸、弯曲等变形。
另一方面,分子之间的链段会产生相对滑移、扭转。
当交变应力解除后,变形的分子链要恢复原位,分子之间的相对运转也要部分复原,释放外力所做的功,这就是粘弹性材料的弹性。
但是,分子链节之间的滑移、扭转不能完全复原,产生永久变形,这就是粘弹性材料的粘性,这部分所做的功转变为热能,耗散于周围环境中。
总之,粘弹性材料产生阻尼将一部分机械能变为热能,从而起到减振降噪的作[16]。
其特点是具有很高的阻尼损耗因子,但其弹性模量低,不适宜单独用作结构材料[14]。
3. 2 金属合金材料(1) 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近些年来伴随着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特殊功能材料[15],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在低温下通过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发生变形,而在应力除去后,可在稍高的温度下恢复到原来形状。
这类合金还具有极高的阻尼特性,其比阻尼特性可达到40 %以上。
此外,形状记忆合金的输出应变大、耐腐蚀、性能稳定、复合性能好。
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性能与振幅有关而与振动频率无关,即随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直至达到某一峰值,出现阻尼饱和,随后则随应变的增大而下降。
此外,这类合金的阻尼性能对工作温度相当敏感。
(2) Cu2Mn 系高阻尼合金Cu2Mn系高阻尼合金是应用较广的阻尼合金,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范畴。
这类合金在300~600 ℃进行时效热处理时,合金组织向正马氏体孪晶组织转变,而正马氏体孪晶组织极不稳定,当受到交振动应力时将发生重新排列运动,从而吸收大量的能量,表现出阻尼效果[10]。
Cu2Mn系高阻尼合金的特点是:Mn含量越高( > 50 %) ,应变量越大;高温时效时间越长,阻尼性能越高。
但这些倾向各有一极限,当超越这一极限时,反而出现阻尼性能下降的趋势。
另外,这类阻尼合金对工作温度非常敏感,当温度为Neel 点温度时,每2个相邻Mn原子构成的原子磁偶将呈反磁性有序排列,形成反磁性磁畴。
在受到外界运动时,磁畴产生运动,形成内耗,这是Cu2Mn系合金特有的一种阻尼机制。
当温度超过Neel点时,这种磁畴有序排列受到破坏,阻尼性能下降。
(3) Mg 基合金Mg基合金是一种阻尼性能极高的合金材料。
其阻尼机理主要在于外界应力是钉扎原子与位错脱离产生位错运动,而且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弹性孪晶,从而使振动机械能迅速耗散,实现阻尼[9]。
Mg基合金的阻尼性能与振幅有关,应力越大,阻尼效果越好[13]。
对于纯Mg,虽然其阻尼性能很高,但其机械性能太差,因而无法用于工程制造。
而Mg合金的比强度接近钢,是一种极好的阻尼结构材料,现已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具部件的制造。
Mg合金材料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时效稳定性,远优于Cu2Mn基合金。
4 新型高阻尼材料的发展途径阻尼材料的开发已有30多年,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目前,高阻尼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高阻尼材料新品种的开发及现有阻尼材料性能的改良;(2)高阻尼材料阻尼机制及阻尼特性的研究;(3)高阻尼材料的应用研究。
目前,高阻尼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Mn—Cu系和Ti—Ni系形状记忆合金,镁基高阻尼材料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但形状记忆合金多为有色属,价格昂贵,加工工艺复杂。
因此,发展价格低廉,兼顾高阻尼和高强度的阻尼材料是高阻尼材料发展的趋势,而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泡沫金属材料则较好的满足这一要求。
4.1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两块或多块母体金属材料之间加以很薄的粘弹性芯层材料,通过高分子的剪切变形,发挥其阻尼特性,不仅阻尼因子大,而且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着良好的减振性能。
它的强度由所选的母体金属材料确保,阻尼性能由粘弹性材料这种约束结构加以保证。
多项实验表明,复合高阻尼材料是最理想的减振降噪材料之一,又因其母体可选用普通钢、不锈钢、高强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多种金属材料,阻尼层数可多可少,且厚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因此,该类材料使用方便,技术性能容易确保,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9-21]。
4.2 泡沫金属材料泡沫金属材料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阻尼材料,它既保留了金属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也具有类似于泡沫塑料的高阻尼性能,其阻尼能力比致密块体高出3—10倍[17-18],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一般认为,泡沫金属材料的高阻尼性能与金属骨架和孔洞之间的动力学模量差异较大有关,当应力作用于这一结构不均匀的材料上时,泡沫金属材料中的应变强烈地滞后于应力,在应力与应变之间引起较大的位相差,因而在孔洞和金属基体界面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同时,来源于孔洞周围高密度的缺陷(主要指位错)。
泡沫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特别是阻尼性能,可望在消声、减振、过滤分离和电磁屏蔽等多种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目前,泡沫金属材料在军事和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已获得突破。
5 结论高阻尼材料在多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兼顾高强度和高阻尼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泡沫金属材料是很有前途的研究发展方向,随着这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可望推出一系列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阻尼材料。
参考文献:[1] 葛庭燧,固体内耗理论基础(晶界驰豫与晶界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23—27.[2] 崔生,沈晓东,高志强,等,高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20(3):33—36.[3] 方前锋,朱震刚,葛庭燧.高阻尼材料的阻尼机理及性能评估[J].物理,2000,29(9):541—545.[4] 谭伟民,沈晓冬,张振忠,等.镁基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进展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6,20(8):127—130.[5] 张琳. 阻尼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 现代制造工程,2003 , (5) :87.[6] 王进华,裴政,连付奎. 高阻尼铝合金性能研究.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 ,27 (1) :13.[7] 李沛勇,戴圣龙,柴世昌. 新型高阻尼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材料工程,2004 , (1) :38.[8] 李沛勇,戴圣龙. 高阻尼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动向. 航空材料学报,2000 ,20 (3) :164.[9] 张修庆,滕新营,王浩伟. 镁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铸造,2004 ,53 (3) :176.[10] 苏贵桥,刘燕忠,申泽骥,等. 成分和工艺因素对Mn2Cu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2004 ,53 (4) :271.[11] 孔志刚,刘泓波,张虎. Zr含量对Mg2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 ,30 (10) :972.[12] 张忠明,徐春杰,王锦程,等. 热挤压铸态ZA27合金阻尼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2005 ,36 (4) :529.[13] 王建强,关绍康,王迎新. RE对Mg28Zr24Al20. 3Mn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 ,22 (8) :280.[14] 秦川丽,蔡俊,张巨生,等. 宽温域高阻尼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合成橡胶工业,2004 ,27 (6) :374.[15] 李丹,程晓农. 形状记忆合金的功能动力学特性.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23 (4) :4.[16] 徐映坤,徐坚. 陶瓷颗粒增强Mg65Cu20Zn5Y10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金属报,2004 ,40 (7) :726.[17] Wu S K,Lin H C.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of TiNi binaryand ternary shape memory alloys. J Alloys Comp , 2003 ,355 :72.[18] Van Humbeeck J . Damping capacity of thermoelastic mar2tensite in shape memory alloys. J Alloys Comp ,2003 ,355 :58.[19] 顾敏,王西科,沈宁福. SiCp / Gr 颗粒混杂增强6061 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内耗峰及其阻尼机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 ,13 (3) :645.[20] 侯永振. 橡胶阻尼及高阻尼材料研制. 橡塑资源利用,2005 , (1) :16.[21] 郭卫凡. 稀土高阻尼锌铝合金材料及应用. 煤矿机械,2005 , (7) :96.[22] 李开明. 复合高阻尼材料减振效能的研究. 空间电子技术,2004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