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古诗-赏析
《早发白帝城》的翻译及赏析
![《早发白帝城》的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1bad8b31b765ce050814f9.png)
《早发白帝城》的翻译及赏析《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言】《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注释】⑴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⑷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⑸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⑹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⑺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翻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
幼儿唐诗《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17c1d3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e.png)
幼儿唐诗《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鉴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
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早发白帝城》。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幼儿唐诗《早发白帝城》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⑴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鉴赏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c6f4c5b0717fd5360cdc98.png)
早发白帝城体裁:诗题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名字:李白年代:唐代描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翻译: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原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
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此诗即作于诗人遇赦后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而下抵达江陵时,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时所作。
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以及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推断,这首诗应当是他流放中途遇赦返还时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次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赏析三:艺术特色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七言绝句古诗早发白帝城赏析
![七言绝句古诗早发白帝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f0432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2.png)
七言绝句古诗早发白帝城赏析七言绝句古诗早发白帝城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言绝句古诗早发白帝城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年代: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品注释:(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2)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或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瀑)多生怪柏,悬泉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返回。
(4)猿:猿猴。
(5)啼:鸣、叫。
住:停息。
(6)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赏析:全诗四句全在一个“快”字,以体现诗人遇赦之后,从此海阔天空的爽快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
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
小学古诗:《早发白帝城 白帝下江陵》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早发白帝城 白帝下江陵》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00575b4b35eefdc9d33355.png)
小学古诗:《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原文译文赏析《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赏析】唐代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哼留讨安禄山,不久,李哼既位,史唐肃宗。
玄宗又曾命令儿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万人,自树一帜,肃宗怀疑他争夺帝位,已重兵相压,李磷兵败被杀。
李白曾经参加过永王李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当他行至巫山(今四川境内)的时候,肃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
“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早发白帝城》全文与赏析
![《早发白帝城》全文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49d5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6.png)
《早发白帝城》全文与赏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开篇“朝辞白帝彩云间”,描绘了早晨辞别白帝城时的壮丽景象。
白帝城地势高耸,仿佛耸入云端,而诗人用“彩云间”三个字,不仅写出了白帝城的高峻,还赋予了它一种神秘、美丽的色彩。
这一句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开阔、宏大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愉悦和轻松。
“千里江陵一日还”,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从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少说也有千里之遥,然而诗人却能够在一天之内返回,这其中固然有水流湍急、顺风顺水的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使然。
此句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欢快和迫不及待。
“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在船上听到两岸猿猴的啼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猿猴的啼叫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烘托悲凉、哀伤的氛围,但在这首诗中,猿声却没有给人丝毫的悲伤之感,反而增添了旅途的生动和趣味。
因为此刻诗人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所以猿声在他听来也变得格外动听。
“轻舟已过万重山”,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
“轻舟”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船的轻快,而“万重山”则突出了路途的艰险和漫长。
然而,就是这样艰难的路程,诗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跨越了,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和船行的迅速。
从整首诗来看,李白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极快的节奏和鲜明的画面,展现了他归途中的喜悦和畅快。
在语言上,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却又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李白创作这首诗时,正处于流放途中遇赦的特殊时刻。
此前,他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而被流放夜郎,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而这次赦令的到来,无疑让他如获新生,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那种重获自由的极度兴奋和欢快。
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诗歌的一贯风格,那就是豪放洒脱、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他不受格律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诗歌充满了灵动和活力。
《早发白帝城》全文与注释
![《早发白帝城》全文与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7ac4e3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3.png)
《早发白帝城》全文与注释《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名篇,全诗如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白帝城在夔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白帝山上。
“彩云间”三字,既写出白帝城地势之高,又表现出早晨景色的绚丽多彩。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出发时的情景,给人一种明快、轻松的感觉。
“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船行之快。
同时,也传达出诗人欢快的心情。
流放途中遇赦,心情自然愉悦,恨不得一下子就回到江陵。
“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岸猿猴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猿啼声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来烘托悲凉的氛围,但在这里,诗人轻快的心情使得猿啼声不再显得悲哀,反而增添了旅途的生动和趣味。
“轻舟已过万重山”,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船行速度之快,也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后,迎来轻松和自由的喜悦之情。
万重山,既是实际的山峦,也象征着诗人过去所经历的重重困难。
如今,这些困难都被抛在了身后。
这首诗给人的整体感受是轻快、明朗的。
李白在流放途中突然遇赦,心情豁然开朗,于是将这种喜悦之情融入到诗句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着豪情和欢悦。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全诗节奏明快,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夸张手法的运用,如“千里江陵一日还”,突出了船行速度之快,也体现了诗人心情的急切。
同时,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如“彩云间”“万重山”等,营造出了壮阔而美丽的画面。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从被贬的沉重中解脱出来,满心欢喜地奔向新的生活。
这种情感的转变,通过轻快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活力。
《早发白帝城》原文注释及简析
![《早发白帝城》原文注释及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6e635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0.png)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词释义】
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为东汉公孙述所筑。
朝:早晨。
辞:告别。
江陵:今湖北江陵。
还:返回。
啼: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
【古诗今译】
早晨告别彩云间的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
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一叶小舟已驶过万重山峦。
【名句赏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经过十五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白帝城时。
突然传来大赦的消息,李白满怀对生活的憧憬
乘船顺流而还,写下这首诗,抒发了重获自由的欢愉和喜悦之情。
起句写得热情奔放,“彩云间”三字不仅写白帝城地势高峻,也赋予全诗一种爽朗明丽的色彩,而一个“辞”字更写得传神,表达了诗人一旦获得自由后的惊喜情态。
第二句实写顺流东下的情景,后两句为补叙之笔,描写行程的经过,特别通过经常使人感到哀婉悲凉的猿鸣反衬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轻舟”的“轻”字,用得巧妙,是写实,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赏析
![《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82500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a.png)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
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
“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
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
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b87932ce2f0066f43322a1.png)
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译文、赏析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
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
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
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
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它下临长江,距三峡西口夔门极近。
白帝山虽不高峻,但从江船仰望,却仿佛城接云霞。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
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辞:别,离开。
这里指出发。
白帝:白帝城。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千里:白帝城到江陵约六百余里,这儿说千里,是大略的说法,形容两地相距之远。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水经注》卷三四《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早发白帝城》全文及分析
![《早发白帝城》全文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d6c4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2.png)
《早发白帝城》全文及分析《<早发白帝城>全文及分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开篇“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人清晨告别了处在彩云缭绕之间的白帝城。
一个“辞”字,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出发时的情景,仿佛能让人看到他匆匆离开的身影。
“彩云间”三个字,不仅给白帝城增添了神秘、美丽的色彩,也从侧面烘托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仿佛在仙境之中。
“千里江陵一日还”,此句写出了行程之快。
从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可达千里之遥,然而诗人却说一日就能抵达。
这夸张的手法,凸显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行船的飞速。
这种速度的描绘,不仅仅是实际行程的表述,更是诗人内心急切渴望的外在体现。
“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岸不断传来猿猴的啼叫声。
猿声本是哀婉凄切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似乎成了旅途的一种陪伴和点缀。
猿声不停,说明行程未断,也增添了旅途的动态感和生气。
“轻舟已过万重山”,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了无数重山峦。
“轻舟”一词,形象地表现出船的轻快,而“万重山”则强调了路途的曲折和艰险。
然而,就在这看似艰难的行程中,小船却迅速地穿越而过,进一步烘托出船行之快,也反映出诗人心情的轻松与畅快。
从整首诗的背景来看,李白当时是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
此前,他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心中充满了忧愤和无奈。
而这次遇赦,让他的心情瞬间从低谷跃上云端。
因此,这首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重获自由的喜悦和欢快。
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命力。
比如“朝辞”的“朝”,明确了出发的时间,给人一种紧迫感和新鲜感;“还”字则体现了诗人对目的地的向往和期待。
在韵律方面,这首诗也极具特色。
它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句的平仄协调,音韵和谐,如“间”“还”“山”,押韵自然,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让人在诵读中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起伏。
此外,诗中的画面感极强。
读者仿佛能够看到清晨白帝城那绚丽的彩云,听到两岸猿猴的啼鸣,感受到小船在江面上飞驰,以及那连绵不断的山峦依次后退。
李白《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赏析
![李白《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43a876c5da50e2524d7f7b.png)
李白《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赏析
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 诗人:李白朝代: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赏析
【注释】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古诗《早发白帝城》
![古诗《早发白帝城》](https://img.taocdn.com/s3/m/c46c6b2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8.png)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情况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 郎,途径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 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后世誉 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 杜”。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两岸猿声啼不住,
猿:猿猴。 啼:鸣、叫。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02.古诗译文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过:穿过
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04.古诗赏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 已穿过万重青山。船行只一日时间。
跟我学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习字词
朝 辞陵 猿声 啼 轻舟
02.古诗译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
朝:早晨 辞:告别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02.古诗译文
千里江陵一日还。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还:归,返回
船行只一日时间。
02.古诗译文
《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c5ed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c.png)
《早发白帝城》原文及翻译赏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品一品。
先来说说这诗的原文,那叫一个美啊!“朝辞白帝彩云间”,早上告别了处在彩云缭绕之中的白帝城,这画面想想都觉得如梦如幻。
李白这一开头,就给咱们营造出了一种仙气飘飘的氛围。
白帝城在高高的山上,周围彩云环绕,仿佛仙境一般。
李白一大早就从这儿出发,心情估计是又兴奋又急切。
“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速度,简直了!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能到达。
李白这是得有多开心呀,感觉他坐在船上,望着江水奔腾,心里盼着赶紧到达目的地。
“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一路上,两岸的猿猴不停地啼叫。
那猿猴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此起彼伏。
想象一下,李白坐在船上,听着这一声声猿啼,是不是感觉又热闹又有点小刺激呢?“轻舟已过万重山”,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了无数座山峰。
这船行得可真快,那山峰一座接着一座往后退,李白的心情肯定也像这小船一样,轻松愉快,自由自在。
再来说说翻译。
早上辞别白帝城时,白帝城被五彩云霞笼罩着。
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沿江两岸猿猴的啼叫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重重山峦。
这首诗啊,其实背后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
李白当时被贬途中遇到大赦,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就像一下子从低谷飞到了云端。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江陵,于是就有了这首充满喜悦和畅快之情的诗。
咱们来细细赏析一下。
整首诗节奏明快,语言流畅,把李白那种兴奋、急切、欢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彩云间的白帝城出发,到一日抵达江陵,再到猿声啼不住,最后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路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而且啊,这首诗的意境特别美。
那彩云环绕的白帝城,那奔腾不息的江水,那两岸啼叫的猿猴,还有那轻快前行的小船和重重叠叠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去游山玩水。
我们坐着小船,沿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前行。
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早发白帝城 (李白)原文及赏析
![早发白帝城 (李白)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a98d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2.png)
早发白帝城 (李白)原文及赏析早发白帝城(李白)原文及赏析早发白帝城,青云谱上看。
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的巫山之上,是一个历史悠久、景色秀丽的古城。
李白以其卓越的诗才,将白帝城的壮丽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以下是李白的这首《早发白帝城》原文及赏析。
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这首诗以自述的口吻描绘了李白早晨离开白帝城往江陵的场景。
首先,他描绘了在美丽的彩云之间告别白帝城。
彩云的绚丽色彩与白帝城的壮丽景色相映成趣,给人一种令人陶醉的感觉。
李白通过“千里江陵一日还”表达了他的远行之路之快,形容了他的旅行速度之快。
接着,他描述了两岸猿声不断,一个寂静而神秘的环境。
这里的猿声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也传达出李白内心的冲动和激情。
最后,他谈到他的小船已经穿越过万重山。
这里的船象征着向前冲击的勇气,万重山则象征着困难与挑战。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描绘了李白离开白帝城,游历江陵的壮丽场景。
李白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语言,将大自然的美丽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的诗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体验到李白的豪情和对人生的热爱。
总结起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一首以近乎完美的诗词刻画了他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独特的感悟,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美妙的意境之中。
这首诗也展示了李白无与伦比的诗才和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独特的江行体验!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独特的江行体验!](https://img.taocdn.com/s3/m/4958f4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e.png)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独特的江行体验!《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描绘了诗人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江陵时的情景,抒发了其愉快的心情和独特的江行体验。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作品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之外,船行只需要一天时间便能返回。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译文二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需一日。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
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发白帝城-古诗-赏析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译文三】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1、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
2、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4、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5、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6、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7、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
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赏析】
本诗是写景诗。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鉴赏】
全诗四句全在一个“流”字,以体现诗人遇赦之后,从此海阔天空的轻松与喜悦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
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
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
之间斜度差距之大。
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
“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
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
“还”,归来的意思。
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
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
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
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
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
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
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
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
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
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
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
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
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前人对这首诗好评如潮,如杨慎《升庵诗话》:“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清代乾隆御定《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
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
”丁龙友评价:“此是神来之调。
”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
”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
”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人们视若珍品。
这首诗的名句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学者认为,“两岸猿声啼不住”是隐喻李亨兄弟相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