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课程设计汇本
注塑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22df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1.png)
注塑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并描述各部分的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注塑模具设计的相关参数,如模具的收缩率、型腔布局、分型面的选择等。
3. 学生能够掌握注塑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并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设计,包括绘制模具的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CAE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模流分析,预测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注塑模具设计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参与简单的模具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注塑模具设计,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增强工程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设计实践,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注塑模具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程伦理的认识,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工业产品设计方向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机械制图知识,对模具设计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的分类及注塑模具的组成- 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及注塑成型过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注塑模具概述2. 注塑模具设计参数:- 收缩率的计算与调整- 型腔布局与流道设计- 分型面的选择与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注塑模具设计参数3. 注塑模具材料与加工:- 常用注塑模具材料及性能- 模具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注塑模具材料与加工4. 注塑模具设计实践:- 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CAE软件在模流分析中的应用- 模具设计实例分析与操作- 教材章节:第四章 注塑模具设计实践5. 注塑模具设计项目:- 项目任务书发放与要求解读- 团队合作完成注塑模具设计- 成果展示与评价- 教材章节:第五章 注塑模具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注塑模具概述及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注塑模具设计参数学习第三周:注塑模具材料与加工学习第四周:注塑模具设计实践操作第五周:注塑模具设计项目实施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水平。
简单注塑模课程设计
![简单注塑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780c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d.png)
简单注塑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注塑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2. 学生能描述简单注塑模的设计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学生能了解注塑模材料的选择原则及注塑工艺的基本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注塑模的设计与绘制;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注塑模的组装与调试方法;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注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工业发展的态度;2. 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挑战,追求卓越的品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注塑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能够清晰地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
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注塑模基础知识:- 注塑模概念、分类及结构;- 注塑模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注塑模设计原理:- 注塑模设计的基本原则;- 注塑模设计流程及方法;- 注塑模结构分析。
3. 注塑模材料与工艺:- 注塑模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注塑工艺参数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CAD软件在注塑模设计中的应用:-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简单注塑模的绘制与设计;- 注塑模设计的优化。
5. 注塑模的组装与调试:- 注塑模的组装方法;- 注塑模调试技巧;- 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与课本内容紧密关联。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章:注塑模基础知识;第二章:注塑模设计原理;第三章:注塑模材料与工艺;第四章:CAD软件在注塑模设计中的应用;第五章:注塑模的组装与调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 用于讲解注塑模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及设计原理等理论知识;- 结合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注塑模的构造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注塑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aca78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c.png)
注塑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各种模具零件的功能和设计要点。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模具设计的影响,包括熔融温度、模具温度、压力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注塑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选择、冷却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注塑模具的设计与绘制。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注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具备对模具进行优化和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具设计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强调团队合作、严谨细致、安全环保等职业素养。
3. 培养学生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具备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已有一定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注塑模具设计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际工程能力的高素质模具设计人才。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注塑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包括模具的分类、组成、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 模具分类与结构- 模具工作原理及各部件功能2. 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分析熔融温度、模具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注塑模具设计的影响,引用教材实例进行说明。
- 工艺参数对模具设计的影响- 参数优化方法及案例分析3. 注塑模具设计关键技术:包括材料选择、冷却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 常用模具材料及特性-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与实施- 脱模机构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4. CAD/CAM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能力,结合教材实例进行操作演示。
- 软件操作基础- 模具设计实例操作演示5. 注塑模具设计与优化: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教授优化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pdf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pdf](https://img.taocdn.com/s3/m/06dad21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6.png)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2. 学生能掌握注塑模具中常见零件的名称、功能及设计要点,如型腔、型芯、导柱、导套等。
3. 学生了解注塑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缩水、翘曲等,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设计,完成模具的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
2. 学生能够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模具类型和设计参数,进行注塑模具的初步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注塑模具课程,培养对模具设计和制造行业的兴趣,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质量意识,认识到模具设计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具设计能力,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成果,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注塑模具概述- 模具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产品分析及模具类型选择- 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 注塑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型腔、型芯的设计原则及要点- 导柱、导套等导向零件的设计- 顶针、斜顶等脱模机构的设计4. 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注塑成型过程及常见缺陷- 模具设计对成型工艺的影响- 注塑工艺参数对模具设计的要求5. 注塑模具设计软件应用- CAD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模具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及模具分析- 模具设计实例分析与操作演示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节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明确教学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f3751710a6f524ccbf852d.png)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塑料模具设计的训练,其目的是:(1)通过模具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设计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
(2)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塑料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奠定基础。
(3)通过模具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并正确应用有关的技术标准。
(4)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从业的基本素职。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注射模进行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下任务:(1)绘制塑料制件图一张(A4)(用计算机绘图)(2)绘制塑料注射模装配图一张(A1)(手工绘图)(3)绘制模具零件工作图2~3张(用计算机绘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三)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步骤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塑件成型特性的分析根据塑件图中标明的塑料品种,分析该塑料的使用性能及成型性能;查阅该塑料的比重、比容、收缩率及流动性等特性。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认真阅读塑件图,审核塑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塑件壁厚及其他技术要求,必要时还需阅读该塑件所属的部件图(或组件图)和了解该塑件的使用条件、使用寿命、载荷特性及其数值等。
据此分析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明确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通常采用单型腔;大批量生产时,应在保证塑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合模导向机构、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脱模以及凸、凹模的结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课件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1b87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8.png)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填充不足
检查注射压力、速度和时间是否适当,确保模具温度和材料温度 适宜。
产品表面缺陷
调整注射压力、时间和速度,改善模具排气,或更换材料。
模具卡死或运动不灵活
检查润滑情况,清洁模具并重新调整。
浇注系统是注塑模具中用于控制 塑料熔体注入模具的通道,包括 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 等部分。
冷料井是位于模具一侧的凹槽, 用于收集塑料熔体在注入过程中 产生的冷料。
成型零件
成型零件是注塑模具中与塑料熔 体直接接触并形成塑件的部分,
包括凹模和凸模。
凹模是构成塑件外部轮廓的模具 零件,通常呈凹形。
03
02
详细描述
04
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计算,确保模具设 计的可行性。
遵循标准化和模块化原则,提高模具的互 换性和可维修性。
05
06
优化模具布局,合理安排浇注系统和冷却 系统。
制造工艺流程
总结词:采用先进的制造 工艺,确保模具精度和表
面质量。
根据设计图纸准备材料, 进行必要的材料检验和预
处理。
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腐蚀
01
02
03
04
05
06
详细描述
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确 保模具表面质量。
对模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 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01
注塑模具的使用与 维护
使用注意事项
确保模具安装稳固
01
在操作前应检查模具安装是否稳固,确保支撑结构和固定螺丝
都已紧固。
控制注射压力和速度
02
注射压力和速度是影响模具填充和产品成型的关键因素,应根
02
注塑模具主要由成型零件、浇注 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和模 架等部分组成。
注塑模具设计(闹钟后盖实例)附图纸
![注塑模具设计(闹钟后盖实例)附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d2871c60fe4733687e21aacd.png)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
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
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
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 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
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前言. (1)绪论 (2)1 塑料的工艺分析 (4)1.1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4)1.2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2 注塑设备的选择 (7)2.1 估算塑件体积 (7)2.2 选择注射机 (7)2.3 模架的选定 (7)2.4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8)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0)3.1 型腔的径向尺寸 (10)3.2 型芯的计算 (10)3.3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11)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4.1 主流道的设计 (12)4.2 冷料井的设计 (13)4.3 分流道的设计 (13)4.4 浇口的选择 (14)5 分型面的选择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17)5.1 分型面的选择 (17)5.2 排气槽的设计 (17)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18)7 脱模机构的设计 (20)8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1)8.1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22)8.2 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 (22)9 模具的装配 (23)9.1 模具的装配顺序 (23)9.2 开模过程分析 (24)设计总结 (25)参考资料 (26)致谢 (27)绪论{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PPT课件
![注塑成型模具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c6789efad6195f312ba6b7.png)
1
1 注射模设计基本程序
1.了解塑件的技术要求 2.根据塑件形状尺寸,估算塑件体积和重量 3.分析塑件,确定成形方案 4.绘制方案草图 5.设计计算 6.绘制模具设计总装图 7.绘制零件工作图 8,经过全面审核后投产加工
2
2 注射模设计实例
塑料制品如图,大批量生产,试进行塑件的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
尺寸精度 该零件重要尺寸如:12.1mm、12.1 mm、15.1mm、 15mm等精度为3级,次重要尺寸如:13.5 mm、17mm、 10.5mm、14mm等的尺寸精度为4~5级。
壁厚 壁厚最大处为1.3mm,最小处为0.95mm,壁厚差为 0.35mm,较均匀,有利于零件的成型。
表面质量 该零件的表面除要求没有缺陷、毛刺,内部不得有导 电杂质外,没有特别的表面质量要求,查表可取塑件表面粗糙 度Ra1.6,对应模具成型零件工作部分表面粗糙度为Ra0.4~0.8, 故比较容易实现。
另加3~5mm的抽芯安全系数,可取抽芯距S抽=4.9mm。 ②确定斜导柱倾角 斜导柱的倾角是斜抽芯机构的主要技术
参数之一,它与抽拔力以及抽芯距有直接关系,—般取 α=15°~20°,本例中选取α=20°。
③确定斜导柱的尺寸 斜导柱的直径取决于抽拨力及其倾斜 角度,可按设计资料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本例采用经验估 值,取斜导柱的直径d=14mm。斜导柱的长度根据抽芯距、 固定端模板的厚度、斜销直径及斜角大小确定(参见斜导柱 长度计算公式)。
②下凹模镶块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下凹模镶块型腔为组合式矩形型腔,根据
组合式矩形侧壁厚度计算公式
S强 .
pH1l 2
2H
取p=40MPa(选定值);b=12mm;l=16.95mm;H1=12-1.3=10.7mm; H=H1+h=35.7mm;[σ]=160MPa(底板材料选定为45钢)。代人公式计 算得:S强=3.28mm。
模块八 课题一 注塑模具的结构28页PPT
![模块八 课题一 注塑模具的结构2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c710e8376baf1ffc4fadd9.png)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模块八 课题一 注塑模具的结构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ENDΒιβλιοθήκη
院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有全套图纸)
![院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有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ff8f3635ff00bed5b9f31d86.png)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系名称: 机械工程系专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班级: S2004-1班姓名: 吴杰成学号:46#指导教师:曾霞文老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录任务书 (4)一、塑料的工艺性设计 (5)(1)、注塑模工艺 (5)(2)、化学和物理特征 (5)(3)、塑件的尺寸与公关差 (6)1、塑件的尺寸与公关差 (6)2、塑件尺寸公差标准 (6)3、塑料的表面质量 (6)二、注射成型机的选择 (7)三、型腔布局与分型面设计 (7)(1)、型腔数目的确定 (7)(2)、型腔的布局 (7)(3)、分型面的设计 (8)四、浇注系统设计 (9)(1)、主流道设计 (9)(2)、主流道衬套的固定 (10)(3)、分流道的设计 (11)(4)、浇口的设计 (13)五、成型零件的设计 (15)(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6)1、凹模结构设计 (16)2、型芯结构设计 (16)(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17)1、外型尺寸 (18)2、内腔尺寸 (20)六、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21)(1)、导柱结构 (22)(2)、导套结构 (22)七、脱模机构的设计 (23)(1)、脱模机构的设计的总体原则 (23)(2)、推杆设计 (24)1、推杆的形状 (24)2、推杆的位置与布局 (24)(3)、推件板设计的要点 (25)(4)、开模行程与推出机构的校核 (25)(5)、浇注系统凝料脱模机构 (26)工艺卡 (27)后记 (28)参考文献 (29)2006年塑料模课程设计任务书吴杰成同学,请你根据图示制件,完成下列课程设计任务:1、制订注射成型工艺方案,工艺卡一张2、模具总装图1张,型芯及凹模零件图各1张3、设计说明书1份,20页左右设计要求:1、图纸可以手绘或CAD绘制,CAD绘制者必须交纸质图及磁盘2、本任务书应与说明书、图纸一同装订成册,并加封面,装入资料袋中,否则不接受作业(封面及资料袋统一去教材库领取)3、作业统一由各班课代表收齐,于12月22日按时交至任课教师4、设计必须认真仔细,允许讨论,但严禁抄袭、复制或复印参考资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塑料模图册》名称:碗材料PP一、塑料的工艺性设计(1)、注塑模工艺干燥处理后记当老师出题的那天,就开始在想,这模具怎么办,心里没有一点儿底,一片空白,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与动手画图后,才找到点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注塑模设计
院(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师
2012年7月
目录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1)
1、塑件原材料分析 (1)
2、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 (1)
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
二、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1)
1、分型面的选择 (1)
2、型腔数量及型腔的排列 (1)
3、浇注系统的设计 (1)
4、型心和型腔结构的确定 (1)
5、顶出方式的选择 (1)
6、标准模架的选择 (1)
三、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1)
1、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1)
2、无公差要求的尺寸 (1)
四、校核注射机有关参数 (1)
1、Xs-z-30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1)
2、注射量的校核 (1)
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1)
4、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1)
5、顶出部分的校核 (1)
五、附件 (1)
1、塑件的二维工程图 (1)
2、模具的型腔及型心的三维图及二维工程图 (1)
3、模具的型腔及型心的二维工程图 (1)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仪表外壳三维图:
1、塑件原材料(ABS)分析
塑料件的原材料分析,如下表一所示:
塑料
品种
结构特
点
使用
温度
化学稳
定性
性能特点成型特点
ABS
热性
塑料
线性结
构非
结晶型
小于
70摄
氏度
较好比
较稳定
机械强度较好,有一定的耐磨性,
但耐热性较差,吸水性较大
成型性能很好,成
型前原材料要干
燥
结论该塑料有良好的工艺性能,适宜注射成型,成型前原材料要干燥处理.
ABS塑料相关参数:ABS:比重:1.06-1.1 熔点:130-160 收缩率:0.6%
工艺参数规格工艺参数规格
预热和干燥温度:80~85℃
时间: 2~3h
成型时间
(s)
注射时间: 20~90
保压时间: 0~50
冷却时间: 20~120
总周期: 50~220
料筒温度:摄氏度
中段: 180~240
尾段: 170~240
螺杆转速:
(r/min)30
喷口温度:摄氏度190~250
后处理
方法:红外线、烘箱
温度: 70℃
时间: 2~4h
模具温度:摄氏度50~80
注射压力:MP60~100
2、 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
此塑料件上有三个精度要求, 分别是 34
.066
+、26
.048
+、18.018- 均为MT2级塑料
精度,属于中等偏高级的精度,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严格保证这三个尺寸精度要求.
其余尺寸均无特殊要求,为自由尺寸,可按MT5级塑料件精度查取公差值. 该塑料件是仪表外壳,要求外表美观光滑、无斑点,无熔接口,表面粗糙度可取Ra1.6,而塑料件部没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 3、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此塑料件外形为方形壳零件,腔体为8mm 深,壁厚均匀为2mm,总体积不大不小,塑料件成型性能良好;
塑料件上有一四边形凹台,要求成型后轮廓清晰,成型它的模具工作零件可用线切割成型,保证六边的尖角。
塑料件的两边都有一个对称的类三角形凸起的标记,高为0.2mm,同样要求成型后后轮廓清晰,成型它的模具工作零件可用电火花成型加工,相应的要设计出它的电极。
二、 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1、 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指分开模具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副模具根据需要可能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型面,分型面是垂直于合模方向,也可以与合模方向平行或倾斜,我们在这里选用与合模方向垂直。
分型面的形式与塑件几何形状、脱模方法、模具类型及排气条件、浇口形式等有关,我们常见的形式有如下五种:水平分型而、垂直分型面、斜分型面、阶梯分型面、曲线分型面。
分型面的选择便于塑件脱模:
A 、 在开模时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
B 、 应有利于侧面分性和抽芯
C 、应合理安排塑件在型腔中的方位、考虑和保证塑件的外观不遭损坏、尽力保证塑件尺寸的精度要求(如冋心度等〉、有利于排气、尽量使模具加工方便。
分型面应选择在塑料件截面最大处,尽量取在料流末端,利于排气,保证塑料件表面质量,该零件的分型面如图所示:
图1 分型面
该方法的优点:型腔基本上为一个整体,强度较高,减少了模具的零件数量,同时也减少了零件加工装配的累积误差,侧型心滑块 斜导柱的作用下可进行侧面抽芯。
2、型腔数量及型腔的排列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直接可以查到塑料件的体积为:V1=9446.92 mm3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4712.25 mm3;
一次注射所需要塑料总体积为:V=V1+V2=14159.17mm3;
计算塑料件的质量:
查手册:取密度P=1.0510 kg/ mm3
塑料件的质量:M1=V1 P=0.01(kg)=10。
02(g)
塑料件与浇注系统的总质量:M=V×P=0.0117(kg)=11.7(g)
选取注射机xs-z-30
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30 cm3
选取一模一腔的形式
3、浇注系统的设计
模具浇口套主流道球面半径R与注射机喷嘴球面半径R1的关系为:R=R1+(1~2);
HTW90注射机喷嘴球面半径R1=10mm所以R=10+2=12mm
模具浇口套主流道小端直径d与喷嘴出口直径d1的关系为
d=d1+0.5=3+0.5=3.5mm;
流道呈圆锥形,其锥度为5度;
分流道取半圆形,其半径R=3;
浇注口采用点浇口。
如图所示:
4、型心及型腔结构的确定
考虑到加工的工艺性,型芯采用整体、直通式外形结构。
型芯、型腔如图所示:
5、顶出方式的选择
此模具的型芯在动模,开模后,塑料件包紧型腔留在动模一侧,根据塑料件是壳类零件的特点,采用推件板推出形式,这样推出平稳,有效保证了推出后塑料件的质量。
模具总装配图:
6、标准模架的选择
根据Xs-z-30注射机的主要参数,以及型腔尺寸位置尺寸可确定模架的结构型式和
规格,查(GB T 12555-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表1
选用模架1823。
定模板厚度:A=30mm
动模板厚度:B=30mm
垫块厚度:C=70mm
模具高度:H模1=130=A+B+C
模具外形尺寸:320×320×250
5、推出机构的设计
(1)、推出机构设计原则
a、开模时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一边,以便利用注射机推出装置推出塑件。
这样,模具的推出机构较为简单。
b、保证塑件脱模时不变形,应正确考虑塑件对注射模附着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以便选择合适的推出方式和位置,尽可能使脱模力分布均匀合理,并使脱模力的作用面积尽量增大而靠近型芯。
c、保证脱模时塑件不损坏。
推出机构的脱模力必须作用在塑件能承受较大力的部位,如筋部、凸缘、壳体壁等处。
d、保证塑件外观良好。
推出塑件的位置应尽量选在塑件侧或对塑件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尤其在使用推杆推出时更要注意,以免损伤塑件外观。
e、结构尽可能简单、可靠,确保脱模动作灵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制造方便,零部件更换容易,成本低。
f、保证合模时的正确复位。
设计时必须考虑推出机构的正确复位,并保证不与其他模具零件发生干涉。
(2)、采用推板推出
三、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1、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2、无公差要求的尺寸
四、校核注射机有关参数
1、HTW90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2、注射量的校核
1)、塑料件体积的计算: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直接可以查到塑料为:V1=9446.92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4712.25;一次注射所需要塑料总体积为:V=V1+V2=14159.17 ;
2)、计算塑料件的质量:
查手册:取密度P=1.05 10 kg/
塑料件的质量:M1=V1 P=0.01(kg)=10(g)
塑料件与浇注系统的总质量:M=V*P=0.0142(kg)=14.2(g)
nv1+n2<80%m小于注射机的标准注射量30立方厘米;
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该模具的外形尺寸为:110*80mm,注射机模板最大安装尺寸为:235 *235,故能满足安装要求;
模具定位圈的直径为 =注射机定位孔直径 100,符合安装要求;
浇口套的球面半径为R12>喷嘴球头半径R12,符合安装要求;
浇口套小端孔径 >喷嘴孔直径 ,符合安装要求;
3、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1)、模具的开模行程
S=塑料件高度+浇注系统的高度+顶件的高度+(5~10)=12+45+8=65;
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S=160>S模=65;
2)、顶出部分的校核
注射机最大顶出距离为130>模具上所需要的最小顶出距离10mm;
五、附件
1、塑件的二维工程图
2、模具的型腔及型芯的二维工程图
3、模具总装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