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产城融合专项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专项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需求,产城融合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与城市有机结合,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和城市功能优化,实现城市空间和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产城融合专项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打造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任务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引导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
通过城市更新和功能转换,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和吸引力。
3. 促进城市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构建城市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实施路径1. 制定产城融合发展规划。
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需求,制定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2. 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产城融合发展资金支持机制,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保障,引导和扶持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3.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城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五、保障措施1. 健全产城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产城融合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政策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2. 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
建立产城融合发展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实施效果。
产城融合规划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规划实施方案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产城融合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将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良性互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产城融合规划实施方案是指为了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制定的具体实施措施和路径。
下面将从产城融合规划的背景、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产城融合规划的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主要以城市建设为主,忽视了产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而产城融合规划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产城融合规划将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使得城市发展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二、产城融合规划的目标。
产城融合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产城融合规划的实施路径。
产城融合规划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产业向城市集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布局,促进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3.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5.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6.加强产城融合规划的宣传和推广,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产城融合发展。
四、产城融合规划的保障措施。
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
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正文:----------------------------------------------------------------------------------------------------------------------------------------------------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相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将《试点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0年8月26日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衔接贯通的战略性举措。
根据《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1558号)有关要求,结合上海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试点思路本市以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为契机,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规划引领为基础、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和企业培育为抓手,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方位融合。
(二)试点原则1.加强统筹,协同推进。
坚持政府统筹推进,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格局。
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选取试点核心区和重点区统筹开展行业、企业试点,完善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促进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
2.突出重点,深化融合。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社会服务业及文创产业等作为本市重点推动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强化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产业园区等的协同推动和服务职能。
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发展目标、工作流程
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发展目标、工作流程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发展目标、工作流程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以下简称产教融合城市)是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特殊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一、发展目标1. 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首要目标是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意味着城市需要通过深化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促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还致力于推动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更精准地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得好”的人才,同时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或创业。
3. 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旨在推动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有效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工作流程1. 规划阶段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工作流程首先需要进行规划阶段。
在这一阶段,城市需要充分调研、分析产业发展和教育资源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2. 对接合作阶段规划确定之后,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需要进入对接合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对接,确定合作模式和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内容。
3. 实施阶段对接合作确定之后,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将进入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城市将落实相关政策,促进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 持续跟踪阶段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工作流程并不止于实施阶段,持续跟踪阶段同样重要。
城市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体系,对产教融合的效果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产教融合的模式和机制。
产城融合方案
产城融合方案引言产城融合是一种综合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城市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产城融合方案,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等。
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面临许多问题,包括交通拥堵、房地产泡沫、环境恶化等。
产城融合方案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本项目旨在通过将产业和居住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如下:1.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引入新的产业和商业项目,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经济水平。
3.优化交通系统:通过规划和建设合理的交通网络,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4.保护环境:通过科学的环境规划和有效的资源管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步骤1.规划和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将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环境专家合作,共同制定产城融合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这包括确定合适的地点进行产城融合项目、设计合理的居住和产业用地分布等。
2.建设和开发阶段:根据规划和设计方案,我们将开始建设和开发项目。
这包括建设居住区、办公区、商业区等。
同时,我们还将引入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项目,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交通规划和建设阶段:在产城融合方案中,交通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包括道路建设、公共交通系统的改进等,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4.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阶段:在产城融合方案中,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包括建设绿化带、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产城融合方案,我们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1.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产城(产业发展基础、城服务功能)融合示范建设总体方案
产城(产业发展基础、城服务功能)融合示范建设总体方案产城融合示范建设总体方案一、产业发展基础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先进的产业。
我们将重点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支持等手段,吸引和集聚高科技企业、知名服务机构和创新型企业。
同时,我们将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和优化,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产业链服务,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协同发展。
二、城市服务功能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功能多元、便利高效的城市服务体系。
我们将建设智慧城市,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此外,我们将建设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和便民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三、融合发展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
我们将建设产城融合的创新园区,提供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和孵化服务,实现产业技术与城市需求的有机结合。
同时,我们将加强企业和城市之间的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此外,我们将鼓励企业在城市中开展社会责任活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政策支持为了推动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顺利实施,我们将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我们将出台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离岸税率和融资成本,鼓励企业在产城融合示范区投资兴业。
同时,我们将建立创新创业基金,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投资。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和人力资源支持。
总之,产城融合示范建设是一个全面推进产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将以先进的产业为基础,发展功能多元的城市服务体系,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
同时,我们将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产城融合示范建设,我们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产城融合示范建设总体方案一、产业发展基础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先进的产业。
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和价值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过程。
为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下是一个实施方案。
一、政策支持1. 制定产业融合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提供补贴等,鼓励企业参与产业融合。
2. 支持创新创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提供资金、场地和政策支持。
3. 建立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各类创新项目和产业融合发展合作。
二、产业融合平台建设1. 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咨询、融资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支持。
2. 推动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提供创新创业环境和配套设施,吸引优秀企业入驻。
三、加强跨部门协调1. 成立产业融合发展联席会议,由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协调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工作。
2. 促进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合作,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四、推动技术创新1. 加强技术研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建立技术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不同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联合研究。
五、培育人才1. 加大对产业融合发展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相关课程和培训机会。
2. 推动产学研结合,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培养符合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人才。
六、加强市场开拓1. 建立产业融合发展市场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发展动态,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和预测。
2. 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会和交流活动,拓宽市场渠道,增加合作机会。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力度。
2.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咨询和服务。
八、加强国际合作1. 加强国际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与合作,引进外国先进产业融合技术和经验。
2. 建立国际产业融合发展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以上方案,可以有效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开发区产城融合实施方案
开发区产城融合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开发区产城融合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产城融合是指将工业产业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产业与城市共生共赢的发展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同时,加强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完善,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要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升城市功能。
开发区产城融合实施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域,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生活品质。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再者,要加强城市与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城市与产业共生共赢。
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和科技园区,打造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基地,促进城市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加强产业培育和孵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区产城融合实施方案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通过建设生态园区和生态产业基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最后,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推动产城融合的顺利实施。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产城融合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激发企业和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产城融合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评估,推动产城融合实施方案的顺利落地。
综上所述,开发区产城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优势,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强城市与产业的互动融合,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才能实现产城融合的良性循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产城融合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旨在将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实现城市产业和城市规划的有机融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我国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产城融合的总体目标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产业与城市规划的协同发展,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体包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城市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产城融合的重点任务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包括: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城市规划设计,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产城融合的政策保障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政策保障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产城融合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产城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加大对产城融合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产城融合项目的落地实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城融合项目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多元化。
四、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产城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产城融合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确保产城融合项目的顺利推进;加强对产城融合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
五、产城融合的示范项目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示范项目主要包括:选择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产城融合项目,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和实施推进;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城融合模式和经验;通过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带动和引领全市产城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
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融合、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各地纷纷探索试点实施相关方案,以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试点范围城乡融合发展试点范围主要包括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县(市、区)等。
试点示范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政策支持和项目引导,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区域。
试点县(市、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县(市、区)。
三、试点内容1.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城乡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包括土地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2.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包括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 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跨区域合作等方式,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5. 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和保护。
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力度,推动城乡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试点保障1. 资金保障。
加大对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2. 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政策体系,确保试点政策的有效实施。
3. 组织保障。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与城市有机结合,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产城融合专项规划是为了实施产城融合战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是一份大致1200字的产城融合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示例。
一、产城融合背景产城融合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市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在产城融合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本市的发展潜力,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制定并实施产城融合专项规划。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通过产城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原则:1. 产城融合的核心是以产业发展为牵引,推动城市的协调发展。
2. 产城融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推动产城融合的长期发展。
4. 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产城融合发展环境。
三、重点任务(一)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和引导本市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用地和城市用地,推动产业与城市的空间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四)培育优秀企业:通过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引进和孵化高成长性企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五)加强政府服务:加强政府服务的能力建设,提供优质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为产城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四、实施措施(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产城融合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调配和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产城(产业发展基础、城服务功能)融合示范建设总体方案
产城(产业发展基础、城服务功能)融合示范建设总体方案产城融合示范建设总体方案一、产业发展基础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产业发展基础,为实现产城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措施如下:1. 发展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 建设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创业孵化基地,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3. 加强企业发展支持:提供企业融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做好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二、城服务功能城服务功能是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关键,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城市管理等方面。
具体措施如下:1. 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通达性和供应能力。
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3.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执法和治安维稳等方面的管理,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居民的满意度。
三、产城融合示范建设总体目标根据以上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城服务功能,我提出了以下的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总体目标:1.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形成领先的产业集群。
2. 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城融合模式:在产业发展和城市服务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产业和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为了实现以上的目标,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具体如下:1. 制定产城融合示范建设的详细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时序。
2. 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项目落地等手段,推动示范建设的顺利进行。
聚力产城融合发展方案
聚力产城融合发展方案产城融合发展是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将工业产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推动聚力产城融合发展,我提出以下方案:1. 制定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划,明确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这些规划应该包括工业区域的选择和布局、产业的引导方向、城市园区的建设和规划等内容。
2. 打造产业集聚区:在城市中选择适当的区域,建设产业集聚区,吸引和促进相关产业的集聚。
这些产业集聚区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土地、劳动力和相关的配套设施。
同时,可以通过税收和财政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和企业落户。
3. 发展新兴产业:聚力产城融合发展需要注重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关注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产业。
这些产业可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和高端技术,提升城市的产业竞争力。
可以通过建设高科技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来支持和促进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4.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产城融合发展需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效率。
可以通过整合城市资源,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可以建设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流量,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可以合理设置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
5. 建设人文环境:产城融合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还需要关注城市的文化和人文环境。
可以借鉴外国成功的产城融合模式,注重城市规划和文化建设。
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艺术中心,提供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
可以鼓励企业和机构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推动聚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吸引投资和人才的流入,加速经济的发展。
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1】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93号),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等,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决定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分级负责,共同推进。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采取分级负责的实施方式,中央层面重点抓好“百县”试点示范工程(含县级市、区、旗、新疆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团场等,下同),乡级、村级试点示范参照县级方式,分别由省级、县级有关部门负责。
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国土资源、旅游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试点示范工作。
(二)合理确定试点示范规模。
综合考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农村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与数量,适当考虑脱贫攻坚等因素,确定各省(区、市)试点示范县、乡、村数量。
其中,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省(区)试点示范县数量不超过5个,其他省(区)不超过3个,直辖市不超过2个,计划单列市不超过1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可确定2个团(场)开展试点示范。
各省(区、市)试点示范乡、村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试点示范县数的10倍、100倍。
(三)择优确定试点示范名单。
县级试点示范名单由拟开展试点示范的县(市、区等)自愿申报,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工作任务,结合本省区实际情况,在组织编制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并组织联合评审的基础上择优确定。
试点示范乡、示范村由试点示范县按规定数量自行选择确定。
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县、乡、村的选择,可以与各部门已经确定的相关试点示范结合,对已列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旅游模范村、美丽休闲乡村、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等试点示范范围的地区,可适当优先考虑。
产城融合工作实施方案
产城融合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产城融合是指城市与产业相互融合,通过产业发展来推动城市发展,通过城市发展来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城市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共赢。
产城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环境。
三、关键任务。
1. 制定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结合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出支持政策和措施,为产城融合提供政策保障和指导。
2. 建设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集聚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集聚和互联互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3.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
4. 打造宜居宜业环境,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性和宜业性,吸引人才和企业落户发展。
5. 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大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为产城融合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产城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工作落地实施。
2. 完善政策体系,完善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政策措施,为产城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产城融合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产城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
4.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产城融合发展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产城融合发展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评估,确保产城融合发展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一、前言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局面逐渐显现,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以往,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和房地产的单一支撑,这种方式不仅导致城市功能单一,也加重了城市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因此,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的提出旨在通过区域联动、多部门协作等手段,促进城市产业和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方共赢。
二、试点目标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业和城市建设的双赢,同时推动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具体目标如下:1.提升城市产业的深度发展。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提高产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水平。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通过产城融合,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城市发展的良好秩序,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生活品质。
3.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通过推进产业和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有效利用城市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产城融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试点内容1.推进城市产业和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
部署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完善城市产业格局,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链的中下游配合,提高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通过强化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
同时,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政策,鼓励土地的多功能利用和多层次开发。
3.推进城市资源的集约利用。
通过建设城市环保设施、加强城市垃圾处理、优化城市交通系统等手段,促进城市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城市环保和资源利用的效率。
4.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通过推动城市精品建设、提高城市服务品质等措施,全面提高城市形象、城市品质和城市文化水平。
四、试点范围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的试点范围包括多个城市。
试点城市的选择应考虑城市的产业特点、发展方向和规模等要素。
防城港市产城融合实施方案
防城港市产城融合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防城港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需要加快产城融合的步伐,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因此,制定并实施防城港市产城融合实施方案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首先,防城港市需要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规划。
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将城市的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形成产城融合的良好局面。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入,推动城市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其次,防城港市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统筹规划。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需求,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和建设布局,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另外,防城港市还需要加强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工作。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最后,防城港市需要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城市环境的保护,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
只有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才能为产城融合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总之,防城港市产城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统筹规划,加强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工作,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才能实现产城融合的良好发展,推动防城港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武市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为支持邵武市加快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探索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省城镇化事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园区升级行动、城区融合行动和旅游区建设行动等“三区行动”为抓手,促进产业园区向城区聚拢、产业活动向园区集中、城市功能向园区拓展,构建要素匹配、功能齐备、服务完善的“产业-城市”空间复合体,形成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集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的积极态势。
推动规划建设、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改革,建成“生态美、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二)发展目标推动邵武市加快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 1 —--到2015年,“三区行动”进展顺利,产城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协调,林产加工、纺织服装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生物、食品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城四翼”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主要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得到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新城区,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力进一步提高。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30万人,市区人口达到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6:48:36。
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体制机制等各类改革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到2020年,“三区行动”阶段性完成,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高度一致,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工业壮大做强,旅游业成为重要增长极,主要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基本完备,“一城四翼”城区格局基本成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新城区,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力显著提高。
市域总人口达到35万人,市区人口达到2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50:40。
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体制机制等各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二、主要任务(一)提升“三区”发展,增强城镇化发展带动力1. 实施“园区升级行动”— 2 —按照产城融合理念,推动产业园区从职住分离向功能复合转变,从单一生产型区域向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多点支撑的城市产业功能区转型。
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以园区积聚企业,以企业振兴产业,重点推进邵武经济开发区、金塘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纺织工业园区等三大工业平台建设。
邵武经济开发区,规划向香铺、吞源、朱山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林产加工业,提升初级产品板材层次,加快室内装饰材料、高档进口木家具、竹制家居用品的发展,着力打造国内最具特色的竹木加工基地,积极争取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金塘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规划向行岭、下沙方向推进,与屯上、下沙、晒口工业平台连片发展,重点发展以氟、硅、炭材料为主体的新材料,研发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扩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在水北规划纺织工业园,依托邵武火电厂扩建实施热电联产,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业, 以染整环节为中心,上游向棉纺、织造产业延伸,下游向服装加工、鞋帽产业延伸,完善产业链。
夯实园区基础设施。
用好用足“低丘缓坡地利用开发”试点政策,拉开园区框架。
强化城市功能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协调好产业设施、居住设施、服务设施等在园区及周边范围的合理布局,注重与临近区域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提升存量,优化增量,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
科学— 3 —设置园区管理机构,强化园区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实现政区合一。
配套完善商贸物流体系,促进海关设立监管场所,加快建设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快递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商检及海关报关一站式服务为一体的物流专业园区,打造省级物流园。
2. 实施“城区融合行动”开展“多规合一”规划管理试点,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多规融合”,加强规划之间有效衔接。
按照产城融合目标要求,推进“一城四翼”融合发展的市区格局。
东翼,中心城区向东结合金塘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发展,延伸至吴家塘镇;南翼,中心城区向南依托邵武经济开发区建设,延伸至城郊镇香铺村;西翼,中心城区向西沿生态休闲旅游区向龙斗方向带状拓展;北翼,中心城区向北规划纺织工业园,延伸至水北镇大漠村。
将城郊镇、水北镇、下沙镇和吴家塘镇纳入城区统筹发展,逐步形成东起吴家塘镇,西至水北镇龙斗村,南至城郊镇香铺村,北至水北镇大漠村的城市框架,规划控制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
提高中心城区对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城市二环路建设工程,扩大城市建成区框架。
推动芹田片区、坪上片区和苦竹湾片区的整体开发,扩大城市容量,为吸引外来人口落户创造洼地环境。
按照覆盖园区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础配套设施,— 4 —坚持公交优先,建设中心客运站和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善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加快城市第二饮用水源、城市排水、管道燃气等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加大园区公共租赁房、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积极加大商业业态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形成辐射闽赣周边的商贸流通集散中心。
发挥“山、水、绿”优势,建设精品山水园林城市。
3. 实施“旅游区建设行动”积极融入大武夷旅游圈,实现“游武夷金湖、驻福地邵武”。
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硬实力”基础,以张三丰太极文化、儒学和平文化为“软实力”依托,加快养生游、文化游、休闲游产品开发。
加大和平古镇、金坑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力度,高水准做好和平旅游度假小镇规划,着力推进和平古镇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整合博物馆、民俗馆、李纲馆等资源,提升天成奇峡、云灵山漂流、国家森林公园等山水旅游景区,打造以文化山水为品牌,以欢乐体验为主导的文化山水欢乐走廊,发展养生旅游;持续开展龙舟赛、摩托车越野赛和太极拳等体育赛事,发展运动康体休闲游;加快温泉项目开发,打响氧吧温泉品牌,将太极养生文化融入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温泉养生产品。
加大旅游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线,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和福建省旅游经济强县。
— 5 —(二)创新土地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高效利用1. 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结合产业布局和区域统筹规划,引导项目向产业集中区集聚,在低丘缓坡地试点范围内,依照试点的优惠政策办理有关征地手续、平整土地,条件成熟时支持向国土部申请扩大试点范围。
对保留原有的和规划设计的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生态用地,允许只办理农用地征收,不办理农用地转用。
允许造福工程、地质灾害威胁搬迁等符合“一户一宅”用地条件的农民,跨村、跨乡镇到规划中心村、中心城镇建房。
在符合规划前提下,公共租赁住房、拆迁安置回迁房项目允许按总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10-15%)配建商业服务设施,并以划拨方式办理供地手续。
全面落实和谐征迁工作法,探索留地(物业)安置、入股安置、住房安置等多种安置模式,提高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2. 探索城乡土地利用新模式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超过上级下达补充耕地任务的耕地数,允许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指标交易。
鼓励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允许将群众自愿前提下实施的旧村复垦项目和建制镇用地纳入增减挂钩指标体系,并以实际新增耕地数核定交易指标,提高先行交易指标比例。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与建新项目可组成项目区整体审批,建新地块不再办理农用地转用。
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出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办法或意见。
允许— 6 —以自然村(组)为单位,以农户自愿为前提,开展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工作,在城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新建房屋置换其原有农村住房,置换的城镇住房参照拆迁安置户的规定办理产权证。
允许除宅基地以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进行登记、评估、以抵押方式进入国有融资平台或在本市范围内的农业人口之间流转。
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农民工宿舍。
城区低效工业用地在原土地使用者自愿申请的前提下,由政府收储并公开出让,土地出让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原土地使用者。
支持申报列为国土部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酒店、4A级及以上景区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不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按现行规定的最低价起始招拍挂出让土地。
探索城市生态用地差异化管理模式,将城市绿地划入非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3. 拓展土地规划统筹空间加强规划调控,探索差别化规划管理。
对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在年度指标不足时允许申请追加,保障产城融合发展项目用地需求。
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年评估调整,五年滚动修编的动态管理机制。
在本市建设用地指标内适当调整建设用地布局,对未列入规划的产城融合建设项目用地,适时修改规划并及时审批。
对项目建设给予林地指标倾斜,对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试点范围之内涉及的林地给予指标上支持。
在全市城乡建— 7 —设用地指标内,使用乡镇规划确定的有条件建设区,由设区市国土部门审批。
(三)着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市建设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打造绿色生态林业示范点,将邵武市列为省级碳汇造林试点县、现代农业(竹业)发展示范县。
加强生态功能区划管理,将邵武市列入全省生态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试点,加大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提高植被恢复费及森林资源补偿费返还额度。
积极争取《全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项目资金,重点支持邵武市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严格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减排工程建设,突出重点指标削减,以点带面,有效控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大力扶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循环经济项目,推广生态型种养模式,鼓励企业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四)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 全面放宽落户条件实行无门槛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户籍与居住证相互补充、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推动居住证持有人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
异地务工人员在邵武市区居住,有合法稳定住所,与居住地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依法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或者灵活就业人员及其父母、配偶、未婚子— 8 —女,均可将户口迁入居住地。
省内农业转移人员从农村落户邵武城镇后,允许在一定时期内仍按农村户口享受计划生育政策,继续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自主选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