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11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PPT课件
14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实现大 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避 免出现大城市过度膨胀,小城 市和小城镇发育不足。
东部如何提升城镇化质量,中 西部地区怎么培育一批城市群 ,实现人口就近就业,都需要 在实践中探索。
第十一部分 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
1
开篇词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 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亚里士多德
2
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
一.问题提出:中国城镇化 世界性挑战 二.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 路径与愿景 三.产城融合:中国的现实背景及其展望
3
一、问题提出:中国城镇化 世界性挑战
(2005)
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停车 难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中 小城市集约度较低,部分城市 中心城区密度过高
房价的过快上涨和投机性炒作 大幅增加房地产业风险和社会 不稳定性
城中村环境、安全问题突出, 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中 的诟病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贫富差距拉大 城市的整体性被肢解
10
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1520
10
0 50
400 740 60 80 125 220
0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75 2000 2025 2050
城镇人口(百万)
乡村人口(百万)
城镇化率(%)
乡村人口比重(%)化浪潮
• 发端于西欧的工业革命 • 空间上以英国为中心,逐步向欧洲大陆扩散 • 自19世纪初开始,历时200多年,1950年前后进入城镇化成熟期
以“产城融合”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
指标 , 强化一些新型的集约型的经济评价指标 ; 城 市化的发展必须突出自身区域经济及产业特色; 大力激发城
镇 社 区这 一 结构 单元 活 力 , 从 而 实现 产业 园区 由工业 园区向城 市转 型 , 产业 集 中 区向产 业社 区提 升 , 产 业社 区
向城 市特 色功 能 区的嬗 变。
市 化互动 , 产 与城融合 , “ 产业 ” 发展和 “ 城镇 ” 建 设要做
到同步演进 。在现代社 会 , 工业化 主要创造供给 , 城镇
化在很大程度 上. 1 i l l J  ̄ l J 造 需求 , 双 方的发展互 为前 提 , 不 但缺 一不 可 , 而且在发展 步调 上也 必须 协调 配合 , 城 市 发展要有产业 为支撑 , 才能防止 “ 空心化 ” , 产业 发展 要
还有 生活。 “ 融合 ” 是把 产业和城市看作 一个 良 些园 区并没有 形成较 好 的生活功 能 , 城 市化进程 长 久 有生产 ,
【 收稿 日期 ] 2 o 1 3 — 0 7 - 3 1 [ 基 金项 目] 本 文 受到 国家社科 基金 项 目《 空间梯度 比较 优 势 市场规 模 与 出 口竞 争新优 势研 究》 ( 1 3 C J L O 6 5 ) C t  ̄ f - 东 商学院
这种 “ 产” 与“ 城” 脱离 开来 的功能 分区 城 市最 基本 的要素 之一就 是产业 , 没有 产业就 没有就 落地投 资生产 , 于是 , “ 产城 融合 ” 业: 另 一个 基本 要 素是人 口 , 有 人 才能 把产 业支 撑 起 越来越无法满 足城镇化发展 的需要 , 来 。换 句话 说 , 产 业是城 市 发展 基 础 , 城市 是 产业 载 概念便应运而生。 体, 两者不 可分 割、 互相 影响 。亦或说 , 城市 既是 产业 “ 产 城融合 ” 是 指产 业与城 市融合 发 展 , 以城 市 为
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发展作者:许铁存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前世界银行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地增长后,随着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弱化和生态环境约束的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持续显现。
目前,已进入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城乡规划从业人员的共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强调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
一、新型城镇化内函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改变原先的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鎮化模式转变;从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長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从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从放任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转向集約式机动化的城镇化。
要实现这些转变,产城融合既是我们规划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必须重视的和重要方法。
二、何谓产城融合所谓产城融合,应分开理解。
产是指产业集聚区空间(如产业园或工业区等);城指城市和城镇;产城融合即指将产业集聚区空间与城市或城镇空间融合发展,不在做人为的分离。
名词解释【什么是产城融合?】
名词解释【什么是产城融合?】名词解释: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功能融合产城匹配城市规划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
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发展路径(1)产城规划先行,实现产城互动。
核心在于产业、城市做好前瞻性的规划和定位,避免盲目地城市化导致城市空心化,真正落实产业定位,实现城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2)把握产业趋势,引领产业变革。
产城融合在于突破早期城镇化的弊端。
而城市更新的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用于发展新兴产业(或未来前沿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城市发展意义,如此落实产城融合,城市才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
(3)兼顾国际化城市竞争。
国际化竞争格局是中国搞新型城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全球产业正在发生新的重点转移。
借助产业结构转型机遇,吸引优质产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在中部智能发展核心城市长沙,有这样一个项目,深刻诠释了现代产城融合项目的标准。
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作为长沙市政府与碧桂园联手打造的产城融合项目,着眼城市未来站位,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推动力,结合碧桂园·智慧城市的住宅、商业配套,在湘江新区再造一座花园式研发新城,助力城市升级,赋能产业转型,是中部产城融合的代表作,更是碧桂园第五代产城融合产品策略的重心作品。
整体规划上,项目规划人口5.5万人,总用地为1491.7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690.69公顷。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51.96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801.01公顷。
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78.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08%;居住用地面积为131.1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11%,分配科学合理,最大化平衡居住与产业的占比。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一体化发展探究
口转移不 出来 ,不仅农业 的规模效 益出不来 ,扩大 内需 也无法 实现 。要转移农村人 口 ,就 需要 发挥 产业的规模
效益 与集聚 效益 ,使新增城镇居 民安居 乐业 ,从而提高 区域消费能力 ,促进产业与城镇 的持续发展。 3 . 新型城镇化要求践行 “ 生态文明”的理念 随着人们 生活质量 不断提升 ,人们 不仅 期待安居 、
乐业 、增收 ,更期待 天蓝 、地 绿、水净 ,更期待 山清水
秀的美好家 园。积极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使子孙后代永
式 :建高楼 、建广场 、转移 农村 人 口,新增城镇居 民安
居 ,并未 乐业 。因此 ,城 镇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 的匹配
4 0 I 中国国情国力 l 2 0 1 3 . 1 1
是 论 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一体化发展探究
◎ 文/ 金 良浚
城镇化 是人类文 明进步 的一大趋势 ,也是 我 国社会 经济 发展 一直追求 的 目标 。 目前 ,新型城 镇化 已经成 为
公 众 最 关 注 的 话 题 之 一 。 改革 开 放 以来 ,我 国 城 镇 化 平
享 优 美 宜 居 的生 活 空 间 、 山清 水 秀 的生 态 空 间 ,顺 应 时
4 . 城镇化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质 ,打造富有地域文
化 特色 的城镇 形象
镇化 与人 类的信 息革命 ,是2 1 世纪初期对世界影响最 大 的两件 事。” “ 产城一体 ”作 为推 动新型城 镇化建设最
要深入挖掘 城镇 内涵 ,从 文化角度满足人 的需求 , 树立文化品牌 ,改 变 “ 干城一面 、百镇 同貌”的状 态 , 使城镇保持特色优势。在城镇化 规划建 设的过程中 ,应 注重保护风景名胜 、传统建筑 、古树名 木和 历史文化名 城 名镇名村 ,挖掘地域文化特质 ,彰显 现代文化气息 , 塑造城 乡特色风貌 、特 色品牌 ,以提升城镇 品质 ,增加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关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都逐渐加快,⽽这两个进程在不断地融合推进,⼆者可以说是共⽣共灭。
但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形式不同,产⽣的背景也不同,所以最终我是也不尽相同。
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第⼀种是唇齿相依类型,第⼆种是若即若离类型。
第三种是天涯海⾓类型。
但这些类型都很难真正的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不管是唇齿相依模式,还是若即若离模式,或者天涯海⾓模式,这些模式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的实现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发展途径。
在我国的新城开发区,⽼城开发区和农村⼩城镇等不⼀样的地域都有着不⼀样的产城结合形成背景和发展的模式。
⽂章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不同的三种模式分析新城开发区,⽼城开发区和农村⼩城镇应该⾛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最终得出结,论新城开发区应该⾛效率和质量同等的空间型产城融合发展途径,⽽⽼城开发区应该致⼒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途径,农村⼩城镇途径应该是与产业群相结合,最终实现城乡⼀体化的产城融合发展途径。
⾛城乡⼀体化的路径不仅可以解决农村最根本的三农问题,⽽且也可以使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城融合道路,最终让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使地域的资源,更能够得到共享。
关键词: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实施路径最近2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平和⼯业化发展⽔平迅猛。
据调查2015年的城镇化⽐率⾼达56%。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开始有问题出现。
这些城镇化的质量很低,并且产城融合的⼒度很⼩,集中表现在城镇化发展和⼯业化发展相分离,⿁城和睡城现象经常出现。
产业结构不完善,产业规划不协调。
都变成了我国发展产城融合的⼀⼤弊端,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的完美转型。
所以本⽂从如何提升城镇化与⼯业化的质量的⽅⾯来剖析产城融合发展的道路和实现的途径。
⼀、⽬前产城融合的三种模式产城融合已经成了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产城融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实现了互相促进和发展的目标。
产城融合在各地已得到应用,产生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城融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产城融合呢?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和城市的融合,通过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等形式,将产业与城市进行有机的结合。
产业园区是以工业园区为基础,整合并优化城市资源,形成集产业、商务、居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城市功能区域。
而城市综合体则是以城市核心区域为主导,集中城市各类服务和经济实体的综合体。
产业和城市的融合,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功能和形态,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还能够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产城融合,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和产业各自的优势,使之互相融合。
城市的优势在于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拥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还拥有对外交通和外部联系的便利性。
而产业的优势则在于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产城融合需要建立多方合作与协调机制,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市民,也需要优化和整合城市的各项资源,达成共赢的目标。
产城融合的实现需要有法规保障和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规划引导和监管,制订相应的产城融合规划和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产城融合项目,营造有利于产城融合的市场环境。
此外,还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扩大城市的影响力。
在未来,产城融合将继续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产城融合,可以实现城市和产业的互相促进和发展,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长期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难点及建议产城融合发展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协调、融合和互促。
产城融合发展不仅是城市更新和转型的关键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城融合发展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的逻辑起点难点和挑战,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种手段进行规划和推进。
本文将从逻辑起点、难点分析入手,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有效推进。
逻辑起点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城市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城市作为地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载体,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推动,而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依托城市的完善功能和优质资源。
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在于构建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激发产业活力,实现城市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共赢。
只有通过产城融合,才能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产业环境的优化,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难点分析产城融合发展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
首先是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协同难题。
传统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往往存在着割裂和单向性的问题,城市规划部门追求的是城市形态和功能的完善,而产业布局更注重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
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之间的不协调导致了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脱节,阻碍了产城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
其次是城市空间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整合难点。
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用地资源,而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生产要素和经营资源,城市空间资源和产业资源往往难以有效整合和共享。
城市空间资源过于集中和浪费,而产业资源过于分散和低效,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最后是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协同难题。
城市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而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市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
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之间的不协同导致了政策的僵化和市场的混乱,阻碍了产城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
以产促城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关系初探
有业无城 :产业发展缺少城市功能的配套
目前 , 我 国 相 当 一 部 分 工 业 园 区 发 展 为 城 市 新
产 业 发展 过程 的干预 。 另一 方面 ,依 托集 群地 区城 镇 化
的发 展及 其伴 随城镇 职 能 的完善 和发 挥所 带来 的市 场 引
商 、 各职 能部 门 ,乃 至部 分地 方政 府 ,都 想 当然 地 认 快 的地 方。第 二 ,产业 发展 的一 系列 乘数 效 应引 发 的外 为这 是房 地产 市场 的又 一场 盛宴 ,大 量楼市 供 应随 之来 部 规模 经 济 效 应 自然 而 然促 进 劳 动 力转 移 和 人 口的 集 临 ,尤其 是三 四线 城市 ,在缺 乏产业 导入 与支 撑 的前提 中 ,促进 了人 口的非农 化和 第三 产业 的 发展 ,推 动城镇
下 ,不 少城市 出台新 的产业 发展 规划 ,以此 为基础 开发 化发 展进 程。
产业 新城 。但 是 ,实 际操作 上 ,中 小城市 尤其 是三 四线
产 业 集 群 化 与城 镇 化 耦 合 联 动 是推 动 地 区进 一 步
城市 更 多的 只是 以产业 新城 为名 直接 进行 房地 产市 场开 发 展 的 引 擎 。在 产 城 城 镇 化 发 展 水平 普 遍 较 高 的江 浙
● 市 期 话 题
No wo d o v s T o p i c
近 日,随着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 划 ( 2 0 1 4 - 2 0 2 0 年)》的 出台,走 中国特 色新型; -  ̄4 L、信 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J - _ , I k 化和城镇化 良性互动、城镇化和 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提高城镇化质量,发展集约、智能、绿 色、低破 的新型城镇化 ,成 为我 国城市 规划工作的重要指导方向。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愈发多元化。
在这一背景下,产城融合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以推动城市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产城融合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一、城乡融合促进了产城融合
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模式下产城融合的重要环节。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空间界限逐渐模糊,更是在政策体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全面整合。
城乡一体化带来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产业升级的有机结合,这对于产城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移,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城市对于农村的产业资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增加了城市与农村产业互动的机会,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
二、创新引领了产城融合
四、生态环境成就了产城融合
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城市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推动产城融合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更体现了城市的产城融合水平。
城市的生态环境需要依托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城市规划、建设等相关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城市的生态环境成就了产城融合,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功能的多元发展。
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产城融合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即将生产要素、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过程相结合,实现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产城融合是整合城市的经济、土地利用、住房和劳动力市场,还包括运输、教育、健康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一种策略。
产城融合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类:以工业园区、创新园区和科技园区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型”模式、以旅游和文化为主的“旅游文化型”模式、以商业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型”模式。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组合型的产城融合模式,这些模式综合了不同类型的产城融合策略,形成了新型的产城融合模式。
例如,由商业、住宅、文化和娱乐等不同功能组成的“城市综合体”、“创新产业园区+城市农业”、以及“大学科技园区+创意产业园区” 等。
城市综合体模式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产城融合新模式,它是指在商业、住宅、文化、办公、娱乐等多个领域中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多功能、集成、开放和可持续的城市空间。
在城市综合体中,产业和服务结合,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和生态等服务功能集成,解决人们“住、工、游、购、娱”的需求。
例如,北京西城区的复兴门商圈,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综合体模式。
这里拥有大量公寓、商铺、办公楼、马路、地铁等交通设施,是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金融等多元化的综合性商圈。
创新产业园区+城市农业的模式是当前城市产城融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一种将科技创新产业和城市农业有机结合的产城融合新模式,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市场优势,带来特有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科技园区就成功地借助城市农业作为科技创新的补充,优化了科技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区域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产城融合模式的出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政府需要积极引导产城一体化发展,建立适应当地实际的产城融合模式,加强与民间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体的合作。
同时,还需要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机制、扩大政策支持和公共投入,以及增加合理的经济和社会激励,不断推动产城融合向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城融合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产城融合指的是将产业和城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产城融合不再是简单的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建设,而是更加注重多元化和高效性。
首先,多元化产城融合模式已经成为趋势。
以前的城市经济主要依靠大型工业企业为支撑,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也需要不断变化。
因此,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我们需要更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包括服务业、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方向,将城市的经济发展多元化并加快城市转型升级。
其次,高效性产城融合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的产城融合模式往往采用单一的行业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因此,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跨界创新和资源共享,在城市发展中实现不同产业共同发展和优势互补。
同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际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如深度整合型城市发展模式、多维度产业聚集型城市发展模式等,通过有效的产城融合实现更高效、协同的发展。
总的来说,产城融合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通过多元化和高效性的发展模式来实现产城融合,将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城市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当前中国面临的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全新的阶段,即新型城镇化。
在传统的快速城镇化
模式下,往往出现城市和农村之间明显的二元对立,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相对脱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型城镇化模式提出了产城融合的概念,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
调发展。
本文将对新型城镇化下的产城融合进行详细阐述。
产城融合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社会、人口等要素相互交流、融合和协调发展。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产业融入城市化进程;二是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
三是城市和农村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农村产业融入城市化进程。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往往将城市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而农
村则被忽视。
新型城镇化模式则提出了将农村产业纳入城市化进程的理念。
这要求通过优
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产业,使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并将其产业融入城市化进程中。
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机衔接。
城市和农村的深度融合。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城市和农村的深度融合。
这不仅包括在经济上的融合,还包括在
社会、人口等其他方面的融合。
在经济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推动
城市和农村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在社会方面,可以加强城乡社会服务的平衡发展,提高农村社会事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人口方面,可以推动人口流动的自由化,为农民
工等农村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产城融合成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城融合是指生产要素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是城市与产业、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产城融合不仅是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产城融合的概念、特点、意义及相关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产城融合的概念产城融合是指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和城市之间互相融合,共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是城市的基础,而城市又为产业提供了资源、市场和空间等方面的保障。
产城融合涉及工业生产、商业服务、公共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互动与协调,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产城融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元要素融合。
产城融合涉及多种要素的融合,包括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本等,形成了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
二是紧密互动关系。
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城市和产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紧密互动关系。
三是空间组织结构的重构。
产城融合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得到重构和完善,实现了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四是创新驱动发展。
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创新成为促进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产城融合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促进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
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
产城融合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提高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和复合性,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品质。
三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产城融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产城融合的实现需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和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机制。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新型城镇化是指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现代城市化的理念和手段,推动城镇化进程,旨在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而城乡融合是指以城区与农村的资源互补优势为基础,通过产业融合、人口融合、文化融合和基础设施融合等方面的开展,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达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和强大的发展潜力。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人民主体、社会协同、绿色低碳、科技引领”的发展思路,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城市。
打造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文化建设引领、公平公正的城乡一体化新模式,保障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环保和低碳化,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首先,在人民主体方面,应积极推进市场经济和社会各界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参与,实现全民共享,健康发展。
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强化市民参与,确保城市建设让人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在市场化方面,应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利用科技手段打破信息不对称,让农民在城市中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能力,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升级。
其次,在社会协同方面,应注重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从城市到乡村的片区联动和跨省区城乡联动,这样才能构建新型农业、新型供应链、新型服务业和新型城市化,推动城乡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
针对城市的各种发展问题,应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资源共享。
同时,注重城乡贫困人口的融合,解决贫困户的生存问题,帮助他们升级到有收入可以自食其力的水平。
其三,在城乡绿色低碳方面,应重视节能减排,实现城市向清洁、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大力推进城市规划、城市绿化、隔离与化学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研究探索新能源开发的路径,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修复生态环境的失衡和偏差。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在空间格局、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的含义、作用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产城融合的含义和特点1. 含义产城融合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将产业与城市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城市空间、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它强调将产业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式,使城市生产要素、生活要素和生态要素有机整合和彼此促进。
2. 特点产城融合的最大特点是产业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整合: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相互契合,实现产城空间的有机整合,使得城市与产业空间互相依存。
(2)功能融合:产业功能的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完善相互配合,形成了城市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结构升级:产城融合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使得城市的产业发展更加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
产城融合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尤为突出:1.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产城融合通过将产业优势与城市资源优势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不断提升产城融合度,可以增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提高城市经济的活力。
2.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通过产城融合,可以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完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将会得到提高。
3. 促进城市产业升级产城融合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升级了城市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了城市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过产城融合,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空间和产业空间的高效融合。
5. 增进城市社会和谐产城融合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就业创业,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研究
河 南省 新 型城镇 化发 展是 政府部 门在新 型城镇 化 引领 “ 三化 ” 协 调发 展理 念 的指导 下 , 主动 探 索并 践 行城 镇化 与工 业化 、 农业 现代 化 的协调 科学 发展 。 在 实践 中 , 政 府部 门科 学 规划 各 类 城 镇 载 体 和城 市 其 他功 能 区 , 优 化产业 园区的空 间布 局 , 促 进产 业 园 区与城 市社 区 的空 间融合 。河南 省在 新 型城镇 化 战
背景 下 , 产城 融合 协 调 发 展 能 够 为城 镇 化 发 展 提 供
业区 、 新 型农村社区等多种形式 的城镇载体。对于 不 同的城镇 建设 载 体 , “ 产城 融 合 ” 的 内涵 不完 全 一 样 。结 合 具体 的城 镇 载 体 , 产 城 融 合 可 以从 广 义 和
狭义 两个 层 次 去 理 解 , 从广义上看 , “ 产城融合 ” 中 的“ 产” 可以理解为产业 , 包 括一 、 二、 三产业 , 尤 其 是二产 的竞争 力及 其辐 射带 动作 用和 三产 的社会 服 务功 能要 达到 产业 自身 与城 市新 区和 整个 城市 的融 合。 l 2 从 狭 义层 次看 , “ 产 城融 合 ” 中的 “ 产” 是指 产
第2 7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河 南商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B u s i n e s s C o l l e g e
Vo l _ 2 7 No .1
F e b . 2 0 1 4
河 南 省 新 型 城 镇 化 引 领 的 产 城 融 合 协 调 发 展 研 究
挥新 型 城镇 化 的引 领作 用 , 需 要 把城 镇 载 体 建 设 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模式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将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结合,通过产业的引导和布局,促进城市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产城融合旨在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市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提升城镇发展的整体效益。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柱,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将产业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结合,有利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通过城市规划的引导和布局,将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艺术区等产业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城市中,形成产城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还能够促进城镇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组织的升级。
产城融合的核心在于产业的引导和布局。
一方面,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潜力,科学策划和引导产业的布局,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协同发展。
在城市中心区域可以建设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金融、创意设计、文化艺术等现代服务业;在城市周边可以建设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集聚区,发展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还需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可以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转变。
产城融合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产城关系。
产城关系是指城市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关系。
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人才和服务等条件,而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产业的支撑和带动。
要建立起政府、企业、城市居民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产城融合的合力。
政府应该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企业应该加强创新和管理能力,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居民应该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通过共建共享来推动城镇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