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
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引言新课程改革是指对现有教育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和品德,实现教育目标的多维度发展。
本文将从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技能。
1.跨学科知识: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培养学生掌握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育中引入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内容,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与写作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背景。
2.信息素养: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能力。
学生应具备获取和评估信息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并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这样的能力将使学生在信息时代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3.实践技能: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思考、分析和判断等认知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想法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
2.批判性思维: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质疑和评估信息,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观点。
这样的思维能力将使学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问题。
3.问题解决能力: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学生应具备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和评估结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合作共赢和社会责任感等情感态度。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三维目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新课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改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将对新课改三维目标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新课改三维目标概述新课改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改革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这三个目标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构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3.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新课改强调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知识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3.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新课改强调教育过程的活动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六、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为了实现新课改三维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施策略。
三维目标组成
简述三维目标的组成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新课程三维目标的三个层次内容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中生物学中过程与方法又可以叫能力目标。
三维目标是各种形态课程教学都必须把握的,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把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结构目标,是新课改的一个创新性标志。
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是指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解题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在理解、掌握某知识点的基础上才会有相应的应用行为,学生之所以不能对题目正确的解决或无从下手,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一定的知识储备。
教学应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为以实为要,基础知识伴随学生的终生成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解题方法的选择,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反思和应用,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
是每个学科课程都要设定的预期教学指标,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成要实现的结果,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全方位的人才,要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自强的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传统的教学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做人,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教育家陶行知深深体会到知的苦涩,行的坎坷,欲获真知必行,故从陶知行改名陶行知。
因此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应该以活见长,考虑掌握、记忆和再现知识的重要,也应考虑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知识的可能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人为本,通过教与学达成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使之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陶行知认为:“这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之所。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主要是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
2、过程与方法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知识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开发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以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的情感可分为七类:情绪、热情、兴趣、动机、求知欲、道德体验、美的体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价值观: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首先,三维目标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将他们设计为三个环节分别操作。
“过程与方法”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生成的导控保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而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高效和优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作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的凭借与途径,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方法与手段;“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方法的习得与训练。
其次,“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
三维目标尽管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应对学生的具体需要可以各有侧重、互为目的,但从学科教学的总体上说,“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三维目标的逻辑结构寓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之中,三维目标教学的特点也蕴涵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特点之中。
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一、什么是“三维”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
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
在兼顾其他两维的情况下,知识与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二、“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试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
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传授知识过程为载体,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虽然说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但是离开了课堂知识传授的途径,又怎能谈得上语文能力的培养。
当然,如果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硬塞,也会让学生厌恶,达不到语文能力培养的目的。
要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区传授知识,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峰,以传授知识过程为载体,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
1、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一文多用,多文公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一文多用:小学语文课文所选设的精读课文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每类文章兼备。
我们必须要求学生精读,揣摩,引领学生深入地分析学习精读课文,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阅读的能力。
利用精读语文的优点(典型、代表性),把它作为工具应用到其他的阅读教学中。
如在教学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通过反复精读,揣摩和深入分析,给学生归纳出学习以事记人的几个共性:(1)这篇文章写了谁?(2)通过什么事去写?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3)文章通过事情或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心情)表现出人物什么精神品质? (4) 文章有哪些词语、句子或有价值的部分值得记录?(5)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一起探索讨论……把这些共性套用到以事记人的文章里,如:《秋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什么
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什么新课改要求中小学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andAbility)、●过程与方法(Process and metho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ttitude and Value)。
●幼儿段从认知、技能、情感三处入手一、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
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
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如何表述三维目标?行为主体: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
“能读准”、“能熟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行为动词:语文常用行为动词举例:知识: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了解、写下、熟记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等。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三维目标摘要:1.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概述2.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内容3.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4.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意义5.总结正文:【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概述】新课改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
这一目标体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内容】1.知识与技能:指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相应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学习过程和采用的学习方法。
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健康的心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1.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内涵,明确目标要求,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达成三维目标。
4.教师要与家长、社会等多方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意义】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提出,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课改三维目标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新课改三维目标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三维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
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2.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什么是三维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
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2.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指什么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它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并非是三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有何影响科学素养与传统科学教育目标一个区别是更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
传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较少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即使有,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而科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是他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因此,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应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三维目标
新课改是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包括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促进创新创业。
首先,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改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造力、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并做好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结合。
其次,新课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新课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新课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创新和创造。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通过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总之,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促进创新创业。
通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新课程三维目标
新课程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指通过立体化的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具体、清晰和实用。
三维目标主要包含三个维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三维目标的提出,旨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实际应用和情感价值观的能力。
首先,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需要在课程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知识目标的设置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学生所能够掌握和应用的知识范围。
通过明确的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方向,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同时,知识目标也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系统,形成良好的学科思维方式。
其次,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在课程中需要培养和发展的有效能力。
能力目标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着重强调实践和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能力目标的设置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情感目标是指学生在课程中需要培养和塑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目标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情感目标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维目标的提出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备实践能力。
最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设置三维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性任务和开展情感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系统和有效。
新课改中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改中教学的三维目标现行的新课改的实施下,一般要求教师制定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三维目标的编写对教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要实现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倡导给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给学生主体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
. 教学目标编写的整体性。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
通过逐层具体化,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
教学目标编写要联系实际,切实可行,切忌空泛和漫无边际。
知识与技能是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根本。
三维教学目标把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其实也体现了“双基”教学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编写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
通过逐层具体化,这个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
对于一线教师,通常要分析、阐述的是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即课时目标。
在设计课时目标时,必须牢牢把握住教学总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还要以单元目标为依据,保证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2. 教学目标的灵活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教师要认真钻研,在教材中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大纲材料,哪些是基本的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后制定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适合更多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层次关系,比如,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从识记开始,经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到评价,这六个目标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关系。
在设计和阐明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设计出具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之间集,并准确的进行分析和描述。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指什么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它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并非是三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有何影响科学素养与传统科学教育目标一个区别是更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
传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较少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即使有,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而科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是他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因此,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应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迈向了新的阶段。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三个维度的目标。
这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等。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与传统课程标准的重要区别之一。
其次,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语文能力、数学能力、外语能力、科学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旨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的重要体现。
最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又一个重要目标。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旨在使学生具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创新实践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体现。
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础,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保障。
只有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三维教育目标
新课改三维教育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
这两个方面就是过去常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
教育部1952年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指出,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中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之一。
学科基础知识指各个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规则、原理、定理等。
学科基本技能指各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操作技能,如语文的听、说、读、写,数学的测量、运算,理化的实验操作,生物的解剖观察,地理的勘察制图,以及音乐的演唱,体育的运动,美术的绘画,手工的制作等。
在以前的基础教育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了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复杂化,形成教学内容的“繁、难、偏、旧”,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主动、活泼、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熏陶。
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偏颇,并不是知识与技能本身带来的问题,而是对知识和技能的误导与异化造成的。
新课改把“知识与技能”列为三维目标的第一维,充分肯定了“双基”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
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
新课改倡导“建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维度实际上就是建构学习的基本要求,表明对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过程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对于教学结果而言,教学过程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动态性、灵活性等特点。
对过程的重视有利于强化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动态、开放的思维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掌握目标达成的最好方法。
对过程的重视,也打破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限,它不仅仅是学生走进文本求得认知发展与情感体验的过程,也包括以文本为依据,向课外、向生活、向社会各方面延伸扩展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
新课改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认知维度、以学生为本的情感维度和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实践维度。
这三个维度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可以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学生。
首先,认知维度是新课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侧重于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新课改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掌握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科知识。
其次,情感维度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智慧。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的情感发展。
而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选择。
通过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情感智慧。
最后,实践维度是新课改中十分推崇的一方面。
实践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新课改强调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实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体验,增加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维度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
际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改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实践维度。
这三个维度体现了学科知识、学生情感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实施新课改,我们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情感智慧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