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合集下载

微粒污染对静脉输液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微粒污染对静脉输液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微粒污染对静脉输液的影响及预防对策姓名:王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输液中心(215300)关键词微粒静脉输液影响预防对策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门诊输液室则是重中之重,随着静脉输液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输液安全问题开始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静脉输注药物的要求是无化学污染物,不含活性微生物,无热原,无微粒,药物应与溶液相容,药物应与输液容器相容,药物彼此间应相容,输液过程中药物须保持稳定[1]。

由此可见,微粒是静脉输液能否得到安全保障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药典》(2005版)对大输液中微粒就有明确规定:标示装量为lOOml或lOO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1ml中含10u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12粒,含25u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2]。

据文献报道,少量的微粒对人体虽有影响,短时期可引起一些生化变化,经一定时间的修复、代谢仍可恢复,但大批量的不可代谢性微粒长期存在于机体内,不但可给肝、肾造成不可恢复的、甚至形成病理性改变的损伤[3]。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现就微粒对静脉输液的影响及对策综述如下。

1微粒的影响1.1 微粒的概念及来源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人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l一25um,也可为50—300um或更大的颗粒。

肉眼只能见到50 um以上的微粒[4]。

目前已鉴别出来的微粒有:橡胶塞屑、玻璃屑、纤维素、甥料微粒、炭颗粒、脂肪栓、药物结晶、碳酸钙、氧化锌、糊精、黏土、纸屑、细菌、霉菌、真菌、真菌孢子以及空气中的尘埃等[5]。

药品本身质量不合格、橡胶塞的反复穿刺、混合药物使用的配伍不当及药液的错误抽吸、玻璃安瓿的切割不当与消毒不彻底、操作环境的净化不到位以及护士的护理操作不规范等都会直接造成微粒污染液体。

1.2微粒的危害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的、严重的、长期的,甚至难以被人发现,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形态、化学特征、血管被阻程度及人体对微粒的反应等,微粒越大,数量越多,对人体危害越大[6]。

浅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

浅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

浅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摘要】输液是一种静脉滴入的较大剂量的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临床应用极广,但是,由于它提供了一条直接对外的通道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在临床工工作中,应严格把握输液适应症,把好输液关,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液微粒污染。

【关键词】微粒污染危害控制1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取决于物理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及堵塞人体血管的部位、血运阻断的程度和人体对微粒的反应。

我国1990年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μ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1]。

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μm,而那些直径在50μm左右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则直接造成毛细血管栓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导致水肿和炎性反应。

较小的微粒可能被巨噬细胞吞食,致使巨噬细胞增大,在毛细血管或细小的动脉内形成肉芽肿,阻塞人体微循环系统,引起脑、肺、眼等器官的组织改变,如慢性纤维性肺炎、肺栓塞、颅内肉芽肿、视网膜肉芽肿及肾血栓等,还有的引起血小板溶解性出血。

2 输液微粒污染的来源主要来源于药物不溶微粒、输液器具、配药及输液操作技术欠佳、输液环境不洁等。

2.1 药物不溶微粒。

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粒标准。

2.2 输液器具。

带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的终端滤器对直径5μ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不能滤去所有微粒;塑料管中的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摩擦等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成为污染微粒。

2.3 操作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

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导致内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微生物、尘埃及操作人员的手带入微粒污染,以及外筒与内筒因反复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加药针头穿刺胶塞致橡胶微粒增加;割锯安瓿后不消毒掰开及抽吸药液时按传统抽药方式,将安瓿倒置,安瓿断口处的微粒混入药液中,造成不溶性玻璃微粒的污染;静脉注射药物时,通常将注射器直接与头皮针连接,使药液不通过过滤网直接进入静脉及临床使用三通装置,当从侧孔推注药液时,就会把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直接注入病人的血管中,引起严重的微粒污染[2];操作时无菌观念淡漠、技术不过关等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也是引起输液微粒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a、护士配液添加药物时抽吸药液的注射器反复使 规范护理操作,杜绝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微粒污染引起的输液反应及其它危害。
传统的抽药方式,将安瓿倒置,安瓿断口处的微粒混入药液中,造成污染。
(3)药物配伍因素 6、规范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用,因内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微生 临床护理人员在配制输液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 物、尘埃及操作人员带入的微粒污染 3、合理选择溶媒及用量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1、药物因素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um,少数可达50—300um。
(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配伍药液越多,微粒越多,微粒增加越明显,药物配伍不当造成微粒倍增,因此,临 床上因联合用药就可能出现微粒的累加及倍增,使混合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超标,出现热源反应。
(1) 药物生产工艺 穿刺操作时污染的针头也可将微粒带入人体血液。
使用过程中因碰撞或保存不当,使用前不行严格检查也会造成微粒的污染。 规范护理操作,杜绝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微粒污染引起的输液反应及其它危害。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药物生产制作工艺不完善,水、空气、原料的污 a、药液与容器的接触、撞击、化学反应等可脱落大量的微粒
(1)直接阻塞血管,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 、缺血,甚至坏死。
(2)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 塞和静脉炎
(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 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第二节 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静脉用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及预防(实习)

静脉用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及预防(实习)
操作人员违反临床输液和注射 无菌操作规程,也会对药液产生 污染
.
输液微粒的危害
• 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 且不是暂时性存在 • 会对机体产生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
输液微粒的危害
• 输液微粒有的产生于生产过程,有的产 生于使用过程,有些微粒可以避免而有 些微粒则难以躲避。输液微粒进入机体 血液循环,经过较大的静脉后流经微小 的毛细血管网,在血液循环中作为异物 ,不能被代谢吸收,因此,其产生的危 害性严重而持久。以往大量研究表明, 输液微粒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 、形状、性质、堵塞血管的位置、血液 循环阻断的程度和人体对微粒的反应
.
输液微粒的种类
.
输液中微粒的来源
生产过程中微粒污染 在临床准备及操作时产生微粒污染
输液和注射器具可引入微粒污染 添加药物产生的微粒污染 放置时间和存储条件对药液的影响
.
输液中微粒的来源
生产过程中微粒污染 •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净化质量,尤其是水源质量 • 生产车间空气的净化指标,生产设备的洁净程度 • 生产工艺标准、卫生管理、人为因素
• • 塑料微粒 • 主要来源于输注装置,有的是塑料管中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有的是因制
造材料不耐摩擦而脱落的颗粒,有的是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 装等带入的机械性微粒。在我国,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或注射器在使用 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引入微粒的现象。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会随着输 液过程进入病人体内,产生不良影响。
.
配液时环境对药液产生污染
• . 输液、配液时的环境会对药液产生污染: 病房空气的尘埃、纤维、细菌和真菌; 输 液时可随进气管进入输液。
• 在输液滴注 40、60分钟后,病室输液中污 染的微粒分别是实验室的601%、607%。

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输液过程中,有不少病人会私自调整点滴速度。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一起来看一看吧。

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输液中的微粒质量控制为限度检查,也就是说有微粒是肯定的,无微粒是相对的,只是控制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

微粒包括空气中的烟尘、粉尘,生产过程中的玻璃屑,橡胶瓶盖的橡胶微粒,输液袋、输液管中的塑料微粒,药物结晶及石棉纤维等。

当这些微粒被带入肌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易堵塞毛细血管,造成局部组织栓塞、坏死或引起肉芽肿。

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病人在半小时内死亡。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指出,药品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

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来都是通畅的,这些颗粒积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气交换不够,人体呼吸困难。

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

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

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

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器官造成影响。

输液的弊端1.容易引起感染输液时如果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

2.输液更易引发不良反应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不经过任何屏障直接进入血管,一旦过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有可能因循环负荷过重造成肺水肿。

3.耗时费钱输一次液,少则一小时,多则四、五小时,显然比口服药和肌注浪费时间。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来源,及其危害,制定预防措施。

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

结果输液微粒形成的来源包括配制前的原料,容器及输液用具,配制中的橡胶塞,玻璃安瓿微粒,环境空气,以及人为因素可能产生微粒。

了解其危害,做好预防措施。

结论减少临床输液微粒的产生应从各个环节开始,必须加强对各方面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标签:静脉微粒污染;来源;危害;预防措施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静脉输入的药液中存在直径为1~15 μm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大的直径可达50~300 μm,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过程。

本文现就输液配制前,配制中微粒的来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做以下叙述。

1配制前微粒来源为原材料,容器及输液用具1.1原料如果水溶性的或大分子的颗粒杂质存在于输液的原材料中,则成品会出现小白点、乳光、发混等现象。

活性炭杂质的含量多,对药液的澄明度和稳定性都有影响。

1.2容器及输液用具1.2.1PVC输液袋PVC输液袋的成分主要为聚氯乙烯和某些增塑剂,聚氯乙烯的耐热性和透明性均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白块和小白点,在强烈振荡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轻度乳光,增加输液微粒。

故对PVC输液袋的产品质量要严格把关。

1.2.2注射器、输液器不洁净普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同样存在潜在污染问题。

每个厂家的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灭菌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外包装简陋,可能因装卸运输时过度挤压而引起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破损漏气,从而导致细菌热原污染,有的在生产过程中带有未塑化的离子微粒异物或是混入尘埃、纤维等杂质,导致静脉微粒污染。

2输液配制中微粒来源2.1橡胶塞橡胶塞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天然橡胶,此外还有大量附加剂。

注射剂接触到橡胶塞后,可导致药液变混、出现异物。

随着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输液微粒污染的概率也随着增高。

因这些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制剂多采用橡胶塞的玻璃瓶装,配液过程中,会反复穿刺橡胶塞,从而切割下橡胶皮屑。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危害性及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危害性及护理干预

理行为减少微粒对人体的伤害。为提 高静 脉输液质量 ,护理人 粒不得超过2粒。 ”而人体最小 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 4~7/ x m.
员不仅要对病人的安全高度负责 ,同时要强化无菌观念 ,了解 药液 中的较大微粒可直接造成毛细血 管栓塞 ,引起局部供血不 药物配伍方面的知识 ,做到现配现用 ,提高病人的用药效果。
临森医学工 2 0 月 7 第5 程 . 年5 第1卷 期 0 1
・ 护理 研 究 ・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 、危害性及护理干预
纪淑英 .姚 海燕
( 新疆 克拉玛 依市 第二人 民医院 骨 科 ,新疆 克拉玛 依 840 ) 309
【 摘要 】 目的 分析静脉输液 中微粒 污染的 多发 因素及 危害,建立正确的操作程序及 预防措施 ,提 高静脉输液的质量和 用药
血管引起血管肉芽肿 、静脉炎及血栓 ;②进入肺 内可产生 肉芽 慎 独 的道 德 境 界 。
肿 ;③ 分散在体 内各处会 引起栓塞 ,对 心脏和其他器官 如肝 、 22 勤奋学 习、努力进取 要提高输液 质量 ,护理人员应具 备 .
肾都有损害 :④ 由于微粒碰撞作用 ,使血 小板减少 ,造成 出血
收 稿 日期 :2 1— 3 2 修 回 日期 :2 1— 4 2 00 0—2 000—6
微粒通过静脉输液 或静脉注射 .会不 可避免地随之进人人体 . 从而可能导致急性反应或潜在危 险。
作 者 简 介 :纪 淑英 (9 0 ) 17 一 ,女 ,副 主任 护 师 ,本 科 学历 ,护 士 长 。

9 2・
临床压学工 0 年5 第1卷 期 程2 0 月 7 第5 1
3 建立 正确 的操作 程序 及预 防措施
35 橡 皮 胶 塞 的 使 用 建 议 液 体 的 包 装 使 用 新 的 橡 胶 塞 。 因 针 .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2.2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
2.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2.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变态反应。
3防止与消除微粒的措施
3.1环境 尽可能采取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或采用配液中心配制液体,以减少因空气中不溶性微粒带入液体而造成的污染。未设配液中心的医院,在配液前一定要对治疗室进行空气及地面、桌面的消毒,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控制闲杂人员等进入治疗室,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减少空气中微粒的含量,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1-15µm,少数较大的输液微粒直径可达50-300µm。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操作及治疗手段,因此,加强对静脉输液中微粒的控制及减少其对患者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医院及患者所重视。本文将微粒产生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分析如下。
1.3.1安瓿锯割与微粒污染1只5ml安瓿,砂轮锯割后用手掰开切割口时带有玻璃微粒1300~3000个。如果用碘伏棉签擦拭后再掰开,微粒污染减少1/4[1]。
1.3.2加药时针头穿刺胶塞与微粒引入 输液过程中,液体内常会加入多种药物,特别是目前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大多为橡胶塞的玻璃瓶制剂,在溶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中用针头反复刺橡胶塞,会导致橡胶塞微粒进入药液。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护理人员习惯直接用注射器乳头抽吸药液,这使微粒污染的几率大为增加。
2微粒污染的危害
我国1990年药典规定:每1ml输液剂中直径>10µ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µ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个。人体最小毛细血管直径为5~15µm,当微粒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时,可引起阻塞。容易受损害的是肺、脑、肝、肾等部位。

输液微粒污染的严重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严重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严重危害 输液⽅式会导致进⼊体内的药没有接收过程,省略了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环节,药液直接经由⾎液进⼊⼼脏。

现在就跟着店铺⼀起来看⼀看输液微粒污染的严重危害,资料仅供参考。

输液微粒污染的严重危害 ⽣产或使⽤的过程中,注射液经过各种途径污染后就会残留⼀些输液微粒,如橡胶微粒、不溶性⽆机盐,活性炭微粒等,如果处理不当时会易产⽣全⾝性或局部性的感染,例如:过敏、发热等。

局部反应有输液性静脉炎。

输液微粒的污染病由于掩藏在其他的疾病中,很难再早期发现,且致病过程缓慢,所以会给诊断治疗带来很⼤的困难。

此外静脉注射时,注射器的使⽤时间过长或受到空⽓细菌或操作⼈员的污染,注射部位⽪肤消毒不严格等均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的感染。

静脉输液时,微粒的污染是⽆可避免的,因此在⼀定要谨慎输液。

过度输液危害⼤ 专家提醒,输液不是“万能药”,不可能“液到病除”。

相反,过度输液还可能导致⼀些不良后果。

⼀、降低⼈体免疫⼒。

在⾃然状态下,⼈体对周围环境的病菌具有较强的防御能⼒。

如果⼤病⼩病都依赖输液,久⽽久之就会降低⼈体⾃⾝的免疫能⼒。

⼆、损伤⼈体肝肾等器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输⼊的药液进⼊⼈体后,⼤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三、存在较⼤风险。

既使输液前做了⽆菌化处理,溶液的浓度合理,速度得当,输液也依然存在难以预知的风险。

专家提醒,静脉输液发⽣不良反应的⽐例,在所有药物剂型中“⾼居榜⾸”,是最不安全的给药⽅式。

四、导致⼈体菌群失调。

⼈体的体表及体内寄存着许多细菌,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

过度输液会导致⼈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为今后的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五、可能造成⼈体不良反应。

当体内输⼊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或其他代谢产物时,这些物质的输⼊可能造成⼈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死亡。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课件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课件

输液微粒的检测方 法
操作步骤:将输液液体置于透 明容器中,用肉眼仔细观察, 记录微粒的数量和大小
定义:通过肉眼观察输液微 粒的方法
优点:简单易行,无需特殊 设备
缺点:主观性强,容易漏检, 对微粒数量和大小判断标准不
统一
原理:利用显微镜观察输液微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情况 步骤:将输液液体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优点:直观、简单易行 缺点:主观性强,容易漏检
定期检查:对输液器具 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 无菌、无微粒,避免使 用过期或破损的器具。
清洗消毒:对输液器 具进行严格的清洗和 消毒,确保其清洁无 菌,减少微粒的产生。
规范操作:医护人员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 遵守规范,避免操作 不当导致微粒污染。
正确配置药液,避免微粒污 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输液前检查药液有无沉淀、 变质等情况
输液微粒的定义
输液微粒的危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输液微粒的来源:溶液本身、输液 器具、输液操作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药品质量、提 高输液器具质量、规范输液操作
橡胶微粒:橡胶管和针头在输液过程中产生的微粒 空气微粒:输液过程中空气进入输液溶液产生的微粒 玻璃屑微粒:输液瓶和橡胶塞在切割和穿刺过程中产生的玻璃屑 纤维微粒:输液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药物和添加剂产生的纤维微粒 塑料微粒:输液袋、输液管等塑料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微粒
输液过程中保持药液温度适 宜,避免产生气泡
严格控制输液操作过程,确保无菌操作。 定期对输液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对输液微粒的监测和记录。 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加强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输液安全培训,提高对输液微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输液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 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输液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普及安全知识:向患者普及输液安全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方法.在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中发现,大量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会经静脉输注机体,引起肺、脑、肝、肾等器官的损害,乃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如何在防止不溶性输液颗粒进入机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成为近年来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静脉输液、输液微粒、危害、预防措施1.输液微粒的概念输液微粒是指直径约为1~15um,少数较大的不溶性微粒直径可达50~300um[1]。

我国2000年版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液体中直径大于10um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个,直径大于25um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个[2]。

输液微粒主要包括玻璃屑、纤维、晶体、碳化物、药物结晶、细菌孢子等[3]。

2.输液微粒的来源2.1药液的生产制作由于药物液体加工生产和保存不严格,加入其他异物或不溶性微粒,如水、空气、原材料的污染等。

2.1环境与空气目前大部分医院临床上配药和加药在普通治疗室中进行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毛絮、纤维、烟雾、细菌等空气悬浮微粒会在抽吸药液过程中混入药液。

据大量实验证明,普通天然环境与净化环境相比,不溶性颗粒平均增加22.6倍[4]。

因此,病房和治疗室的空气洁净程度不容小觑。

空气环境的污染是输液微粒污染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污染。

2.3切割安瓿用砂轮切割安瓿会产生玻璃碎屑。

玻璃碎屑污染水平与砂轮切割后是否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再掰开抽取有关。

大量临床实验证明,切割后未再次消毒直接掰开或直接用器械敲开,是切割安瓿中产生玻璃碎屑最多最严重的方法[5]。

2.4加药时反复穿刺橡胶塞静脉输液时常需加多种药品,反复穿刺橡胶塞就会有许多的碎屑颗粒甚至是肉眼可见的颗粒产生.橡胶塞不干净,碎屑在药液中停留时间越长,药液污染越严重。

2.5输液器及注射器输液器、注射器的生产环境不洁净.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大多无滤过装置,不能过滤微粒,因此不可避免的使微粒经一次性输液器进入机体,造成器官的损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处理发热的关键在于诊断⽽不是急于输液退热,但⼀些⼈过于迷恋消炎药抗⽣素,这是国内医疗体制的长期误导所致。

下⾯店铺和⼤家⼀起学习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据统计⽤电镜观察每瓶输⼊⼈体的液体⾥有⼤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体⽑细⾎管直径只有10Å,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关系!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芽肿、肺⽔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式。

近⼏⼗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们所认识。

⼈的⾁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以上的微粒,⽽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之间,⾁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很多病⼈患上了输液病 静脉输液和⼝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致的。

如果病⼈胃肠功能正常,是万万不可滥⽤静脉输液的。

滥⽤静脉输液⼀则多花钱,⼆则可使你的⾝体受到伤害,严重的甚⾄断送性命。

那么,什么情况才能静脉输液给药呢?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多年来,医学界⼀直延⽤⽼⼀辈专家提出的“能⼝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静滴”的⽤药原则,但是现在,很多病⼈因为输液好得快,⽆论什么病都要求输液。

特别是换季之时,感冒发烧的患者⼤幅增加,各⼤医院输液室⼈满为患,⽽实际上,⼤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其实根本⽤不着输液,吃些药,多休息休息就会好。

输液的5⼤危害 1、发热反应 输⼊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热达40~41摄⽒度。

2、肺⽔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过多液体,使循环⾎容量急剧增加,⼼脏负担过重⽽引起⽔肿,严重者有⽣命危险。

浅谈静脉输液中的隐形杀手—输液微粒

浅谈静脉输液中的隐形杀手—输液微粒

浅谈静脉输液中的隐形杀手—输液微粒摘要:输液微粒可在毛细血管或细小的动脉内形成肉芽肿,阻塞人体微循环系统,引起脑、肺、眼等器官的组织改变,如慢性纤维性肺炎、肺栓塞、颅内肉芽肿、视网膜肉芽肿及肾血栓等,还有的引起血小板溶解性出血。

以上危害尤以肺脏多见。

但输液微粒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人们常用“隐形杀手”来形容输液中的微粒。

关键词:输液微粒;危害;未引起重视静脉输液现在是我国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很多人稍有不适就要输液,但输液又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会有过敏反应,有的人因为滥用抗生素、激素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无法控制,特别是液体中的微粒造成的危害,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人们常用“隐形杀手”来形容输液中的微粒一点也不过。

1.微粒的定义及分类输液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热原反应及过敏反应,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在液体中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非代谢的颗粒杂质,称为微粒。

微粒分类共分为四大类:黏土微粒: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它可以吸附重金属如:铅、铜、铬、锌等,并能运载及释放有害物质。

尘埃微粒:燃烧不完全的烟(煤)尘、粉尘等。

有机微粒:腐烂植质、病毒、细菌、真菌及孢子、植物花粉、昆虫的磷片等。

其它微粒:塑料、橡胶、碳颗粒、脂肪栓、棉纤维、玻璃屑、纸屑、结晶体等。

2.临床常见的微粒常见的十类微粒:玻璃屑微粒、橡胶微粒、塑料微粒、活性炭微粒、尘埃微粒、滑石粉微粒、纤维素微粒、胶体微粒、脂肪栓微粒、药物结晶体微粒。

微粒在液体中是非故意加入的可游动的、不溶性的外源物质及可溶而未溶的物质药物,其直径一般只有1-25 μm,也有50-300 μm或更大的颗粒。

肉眼只能见到50 μm以上的微粒。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多数为胶塞微粒。

3.微粒污染的来源3.1 输液器具,注射器具在生产过程中常带入微粒.这些微粒有的是塑料器具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有的是因生产环境组装过程中带入的微粒;3.2 注射用水不纯配备大量输液用水,应符合药典中注射用水标准。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的来源、危害和预防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的来源、危害和预防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的危害和防范静脉输液微粒是指输注液体中存在的不溶于水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少数可达50~300μm。

这种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主要由外界引入,是输液不良反应的重要诱因。

静脉输液装量为100 ml或100 ml以上,≥10 μm的微粒数不得过25粒,≥25 μm的微粒数不得过3粒。

输液微粒污染会造成静脉炎、过敏反应等危害,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巨大隐患。

因此,控制输液微粒污染是减少输液不良反应、保障静脉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静脉输液微粒来源微粒污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环境因素。

由于空气环境的污染,致使药物配置使用过程中空气中的致病菌或灰尘微粒进入血液。

2、药物因素。

药液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输液溶媒选择不当、输液中加入药物及配伍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输液微粒的产生及增加。

3、输液配制因素。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微粒: 1)玻璃安瓿颈的切割及消毒不严格。

切割安瓿时,砂轮与玻璃摩擦可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切割距离越长、切割次数越多,产生的微粒越多。

此外,消毒不严格,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也会随输液进入人体。

2)注射器型号选择及使用方法不当。

注射器针头越大、使用次数越多产生微粒越多;加药时针头扎进胶塞的角度、手持注射器手法、与产生微粒的多少有关。

静脉输液微粒危害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血管栓塞。

在静脉输液中会出现一些大于微毛细血管的微粒,这些微粒会滞留在微毛细血管内而引起栓塞,进而影响到血管的正常代谢功能,致使细胞损坏以及组织坏死。

2、静脉炎。

微粒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小板聚集,可造成静脉炎。

有研究表明,静脉输液的病人中大概有60%会因为静脉输液中的微粒而应发静脉炎。

3、肉芽肿。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容易刺激组织增生形成肉芽肿,它可发生在肺脏、脾脏、脑、心脏、肝脏、肾脏等部位。

少数肉芽肿对机体影响不大,但大量肉芽肿的发生可直接干扰这些重要脏器的机能,甚至危及生命。

输液污染病(2014)

输液污染病(2014)

添加药物时的顺序不同,产生的微粒数不同。
3、由于生产提纯工艺的不同,中草药注射液中存在着大 量的鞣质微粒,添加中草药试剂会产生大量微粒,有 时甚至会使输液中微粒增加几十到几百倍。
各种微粒数量比较
1、纤维微粒 每支普通输液器可产生20--200个
2、橡胶微粒
3、玻璃屑 4、塑料微粒
一次穿刺可产生 100---2000个
输液污染病的预防医学 ---微粒的危害
北京暨武汉智 迅 创 源 公司
一、概 述
♪ 临床静脉输液存在两大危害
一、概 述

第一,是由于器械的重复使用(即通过
人 – 物 – 人)而导致的交叉感染。
一、概 述

第二,是由于器械和药物自身存在的、以及在
输液过程中产生的微粒随药液进入人体(即 物 - 人 ),从而导致对人体的污染
研究表明:较大的微粒可直接使血管栓塞,引起局部堵塞和 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

1970年,Brown 在临床中发现,输液可引起静脉炎,产 生静脉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药液的渗透压过高, 药物本身可直接刺激组织,产生炎症,但最主要的是药液 中的微粒过多,粒子异物引起血栓形成,造成局部堵塞和 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



部分中药静脉注射液在相应溶媒中的微粒数(个/ml )
药 名 丹 参 丹 参 刺五加 刺五加 醒脑静 醒脑静 清开灵 清开灵 穿琥宁 双黄连粉针 双黄连水针 葛根素 ≥ 2μm 4860.0 11984.0 4600.0 21353.2 12320.0 7318.7 5520.0 5105.6 6434.7 6379.7 19740.0 3806.7 ≥ 5μm 342.7 961.3 570.7 290.0 1010.7 636.0 351.0 431.2 356.0 373.0 3128.0 216.0 ≥10μm 26.3 105.0 51.0 63.2 100.3 39.6 25.0 20.0 5.0 55.1 398.8 24.0 ≥25μm 0.0 1.3 1.0 3.6 0.0 0.0 1.3 0.4 0.0 6.6 0.7 0.0

浅述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浅述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浅述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谢忠艳(黑龙江医学会,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关键词:护理学;输液;微粒;危害学科分类代码:32017120 中图分类号:R47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5)04-0298-01 静脉输液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临床应用极广。

但是由于它提供了一条直接对外的通道,使输液中各种微粒异物亦随之大量进入血管中,进入血管的微粒,异物1mm以上的不被吸收,引起机体损伤。

20世纪70年代后对输液如何控制和减少微粒污染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1 微粒的来源制剂生产中所带微粒,如空气中的粉尘,输液器中的杂质、异物等所形成的微粒;输液时的操作,病房内的空气污染;联合用药不当而产生的化学微粒;人体中由于物质新陈代谢和生化反应形成的微粒,如体内结石、细胞残骸、血液凝聚等形成的微粒。

2 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性热源样反应,由于静脉滴入时微粒、异物过多,引起病人发热、寒战、呕吐、头痛,严重时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微粒随着血流运动,血细胞附着在微粒上产生栓子微粒,可形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脑血栓等。

微粒侵入组织后,引起组织增生造成肉芽肿;微粒、异物特别是纤维丝进入机体内易发生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此外,微粒能引起过敏性反应,能影响血小板,诱发血小板减少症。

3 微粒的来源及防止措施目前院内外对大输液的要求很严,临床上对90种药物的生产大输液做了严格的规定要求。

每1 mL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5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5粒,因此在输液的过程中,房屋布局应合理,输液中每一环节要严格,防止药液被污染。

要严守常规把好“三关”,即输液生产关、输液器具准备关及临床输液关。

无菌操作的病房内空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输液前要注意药物的澄明度,特别是50μm以下的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异物反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注意药物联合应用。

有些药物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进入血液后,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与体内某些成份可产生不溶性微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人均抗生素使用过多,甚至是到达滥用的程度,一些疾病完全是不需要抗生素输液的。

那么,下面是店铺给你介绍的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希望对你有帮助。

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不超过10毫微米,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药品进入血液后,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停留在肺里,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同时可能影响全身氧的供应。

输液时会开放静脉,大量微粒会随着输入液体一同进入人体,增加宝宝免疫力负担。

最近,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这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抗生素输液的危害
1.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2.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3.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输液时的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处理:
①输液用具做好去除热原的处理。

②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处理。

③对高热病员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④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橡胶管送检验室做细菌培养。

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处理:
①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处理。

②病员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③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

同时氧气经过20-30%的酒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状况。

⑤按医嘱给用镇静剂和抗血管药物及毛地黄等强心剂。

宝宝一生病就输液的危害
1、产生耐药性
常输液还有可能成为一种“输液病”,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概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病,若不输液就不易治愈。

2、不良反应速度快
口服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过程比较缓慢,造成的不良反应较轻,一些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杂质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或过滤掉了。

当静脉注射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又快又猛”地造成发烧、皮炎、皮疹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休克或者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