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
微粒污染对静脉输液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微粒污染对静脉输液的影响及预防对策姓名:王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输液中心(215300)关键词微粒静脉输液影响预防对策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门诊输液室则是重中之重,随着静脉输液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输液安全问题开始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静脉输注药物的要求是无化学污染物,不含活性微生物,无热原,无微粒,药物应与溶液相容,药物应与输液容器相容,药物彼此间应相容,输液过程中药物须保持稳定[1]。
由此可见,微粒是静脉输液能否得到安全保障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药典》(2005版)对大输液中微粒就有明确规定:标示装量为lOOml或lOO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1ml中含10u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12粒,含25u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2]。
据文献报道,少量的微粒对人体虽有影响,短时期可引起一些生化变化,经一定时间的修复、代谢仍可恢复,但大批量的不可代谢性微粒长期存在于机体内,不但可给肝、肾造成不可恢复的、甚至形成病理性改变的损伤[3]。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现就微粒对静脉输液的影响及对策综述如下。
1微粒的影响1.1 微粒的概念及来源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人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l一25um,也可为50—300um或更大的颗粒。
肉眼只能见到50 um以上的微粒[4]。
目前已鉴别出来的微粒有:橡胶塞屑、玻璃屑、纤维素、甥料微粒、炭颗粒、脂肪栓、药物结晶、碳酸钙、氧化锌、糊精、黏土、纸屑、细菌、霉菌、真菌、真菌孢子以及空气中的尘埃等[5]。
药品本身质量不合格、橡胶塞的反复穿刺、混合药物使用的配伍不当及药液的错误抽吸、玻璃安瓿的切割不当与消毒不彻底、操作环境的净化不到位以及护士的护理操作不规范等都会直接造成微粒污染液体。
1.2微粒的危害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的、严重的、长期的,甚至难以被人发现,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形态、化学特征、血管被阻程度及人体对微粒的反应等,微粒越大,数量越多,对人体危害越大[6]。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及预防
开启安瓿? 穿刺橡胶塞? 碘化物?
微粒污染的预防
输液滤器
美国FDA规定:无论经外周还是中心静脉输液,均应使用输液滤器。 对于包含脂肪乳剂的液体,建议使用孔径1.2μm的滤器,不含脂肪乳剂 者建议使用孔径0.2μm的滤器
微粒污染的预防
三种不同微粒浓度液体通过后的输液滤器
Claforan:凯福隆, பைடு நூலகம்国原产头孢塞肟钠 Cefantral:印度产 Taxim:印度产
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免疫原性反应:过敏反应 致热原反应:发热,不明原因、一过 性的发热 致癌:慢性反复 创伤与修复为细 胞癌变提供机会
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微粒附着于横纹肌内毛细血管,引起肌纤维组织缺血再 灌注损伤,随后出现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
Lehr, Brunner, Rangoonwala,et al. Particulate Matter Contamination of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Aggravates Loss of Functional Capillary Density in Postischemic Striated Muscl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Vol 165. pp 514–520, 2002
Lehr, Brunner, Rangoonwala,et al. Particulate Matter Contamination of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Aggravates Loss of Functional Capillary Density in Postischemic Striated Muscl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Vol 165. pp 514–520, 2002
静脉输液微粒预防和控制措施
静脉输液微粒预防和控制措施静脉输液微粒是指输注液体中存在的不溶于水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5μm,少数可达50^300μm o这种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主要由外界引入,是输液不良反应的重要诱因。
2015版《中国药典》对输液微粒的限度作了明确的规定,静脉输液装量为IoonI1.或IoOnI1.以上,210Um的微粒数不得过25粒,≥25μm的微粒数不得过3粒Q输液微粒污染会造成静脉炎、过敏反应等危害,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巨大隐患。
因此,控制输液微粒污染是减少输液不良反应、保障静脉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静脉输液微粒的来源微粒污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环境因素由于空气环境的污染,致使药物配置使用过程中空气中的致病菌或灰尘微粒进入血液。
2、药物因素药液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输液溶媒选择不当、输液中加入药物及配伍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输液微粒的产生及增加。
3、输液配制因素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微粒:1)玻璃安薇颈的切割及消毒不严格。
切割安裁时,砂轮与玻璃摩擦可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切割距离越长、切割次数越多,产生的微粒越多。
此外,消毒不严格,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也会随输液进入人体。
2)注射器型号选择及使用方法不当。
注射器针头越大、使用次数越多产生微粒越多;加药时针头扎进胶塞的角度、手持注射器手法、与产生微粒的多少有关。
二、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血管栓塞在静脉输液中会出现一些大于微毛细血管的微粒,这些微粒会滞留在微毛细血管内而引起栓塞,进而影响到血管的正常代谢功能,致使细胞损坏以及组织坏死Q2、静脉炎微粒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小板聚集,可造成静脉炎。
有研究表明,静脉输液的病人中大概有60%会因为静脉输液中的微粒而应发静脉炎。
3、肉芽肿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容易剌激组织增生形成肉芽肿,它可发生在肺脏、脾脏、脑、心脏、肝脏、肾脏等部位。
少数肉芽肿对机体影响不大,但大量肉芽肿的发生可直接干扰这些重要脏器的机能,甚至危及生命。
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摘要】目的:旨在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制定预防措施,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微粒污染及输液反应。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造成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总结出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如药物因素、溶媒选择、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以上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把好药物关、器具关、操作技术关和环境空气净化等各个环节,将输液微粒降低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236-03医院感染的控制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推行医院感染“零宽容”的理念,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
据统计,90%的住院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而静脉用药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静脉输液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大的直径可达50~300μm,肉眼只能见50um以上的,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临床输液中最为常见的微粒有:(1)尘埃微粒:空气中的烟尘、粉尘,特别是病房中人走动时会带起大量尘埃、纤维、细菌;(2)玻璃屑:切割安瓿操作方法不规范而产生;(3)橡胶微粒:穿刺胶塞或胶塞受溶液侵蚀剥脱而造成;(4)塑料微粒:一次性输液器塑料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生产过程中的切割组装等摩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5)药物结晶:某些药物放置过久,温湿度及PH变化,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6)碘化合物:各种碘剂消毒液的使用,随静脉穿刺或加药时消毒瓶塞的穿刺而进入人体;(7)棉纤维:过滤介质的自身脱落;(8)脂肪栓:脂肪乳乳化不完全。
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输液过程中,有不少病人会私自调整点滴速度。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一起来看一看吧。
输液不溶微粒污染的危害输液中的微粒质量控制为限度检查,也就是说有微粒是肯定的,无微粒是相对的,只是控制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
微粒包括空气中的烟尘、粉尘,生产过程中的玻璃屑,橡胶瓶盖的橡胶微粒,输液袋、输液管中的塑料微粒,药物结晶及石棉纤维等。
当这些微粒被带入肌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易堵塞毛细血管,造成局部组织栓塞、坏死或引起肉芽肿。
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病人在半小时内死亡。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指出,药品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
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来都是通畅的,这些颗粒积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气交换不够,人体呼吸困难。
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
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
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
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器官造成影响。
输液的弊端1.容易引起感染输液时如果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
2.输液更易引发不良反应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不经过任何屏障直接进入血管,一旦过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有可能因循环负荷过重造成肺水肿。
3.耗时费钱输一次液,少则一小时,多则四、五小时,显然比口服药和肌注浪费时间。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5)必要时可对配伍液体进行微粒及pH值监测。 (6)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配液,避免因溶媒改 变引起药物溶解度及pH值改变,出现沉淀.混浊和 结晶析出。 (7)使用粉针剂药物时,必须将其完全溶解, 注 意药物溶解度,浓度越高,微粒越多,稀释药物 时应使其充分溶解,特别是溶解度小的药物,需 要增加液体量。 (8)抗生素与中草药注射连续给药时应用生理盐水 间隙冲管。
(2)安瓿操作污染
a、切割安瓿污染 切割玻璃安瓿时玻璃微粒污染较为多见,因此不 正确切割安瓿,或切割后不消毒掰开,或用镊子 等物品敲开安瓿都会增加玻璃碎屑使不溶性大颗 粒的数目也随之增加。 b、倒置安瓿污染 传统的抽药方式,将安瓿倒置,安瓿断口处的微 粒混入药液中,造成污染。 c、敲击安瓿污染 少数护士在配药时对不易溶解的粉剂采用敲击也 易造成玻璃碎屑的增加。
(3)药物配伍因素
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配 伍药液越多,微粒越多,微粒增加越明显,药物配 伍不当造成微粒倍增,因此,临床上因联合用药就 可能出现微粒的累加及倍增,使混合后液体中不溶 性微粒超标,出现热源反应。药物配伍不当可能产 生药物未完全溶解发生化学、物理变化,使pH值升 高或降低而产生微粒。
a、药液与容器的接触、撞击、化学反应等可脱落 大量的微粒 b、容器内壁和橡胶塞受药液浸泡时间过长,腐蚀 剥脱形成微粒,特别是盐类、复方枸橼酸钠、氯 化钾等药物,对容器有一定侵蚀作用,接触时间 越长,脱落的微粒也就越多。 c、药液与橡胶塞接触发生反应以及附着于橡胶塞 表面的填料成分脱落,尤其是旧橡胶塞由于表面 破坏,更易脱落微粒异物,可产生浑浊、白色及 有色粒子。
2、护理操作因素
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当是引起输 液微粒污染,发生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如: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来源,及其危害,制定预防措施。
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
结果输液微粒形成的来源包括配制前的原料,容器及输液用具,配制中的橡胶塞,玻璃安瓿微粒,环境空气,以及人为因素可能产生微粒。
了解其危害,做好预防措施。
结论减少临床输液微粒的产生应从各个环节开始,必须加强对各方面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标签:静脉微粒污染;来源;危害;预防措施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静脉输入的药液中存在直径为1~15 μm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大的直径可达50~300 μm,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过程。
本文现就输液配制前,配制中微粒的来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做以下叙述。
1配制前微粒来源为原材料,容器及输液用具1.1原料如果水溶性的或大分子的颗粒杂质存在于输液的原材料中,则成品会出现小白点、乳光、发混等现象。
活性炭杂质的含量多,对药液的澄明度和稳定性都有影响。
1.2容器及输液用具1.2.1PVC输液袋PVC输液袋的成分主要为聚氯乙烯和某些增塑剂,聚氯乙烯的耐热性和透明性均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白块和小白点,在强烈振荡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轻度乳光,增加输液微粒。
故对PVC输液袋的产品质量要严格把关。
1.2.2注射器、输液器不洁净普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同样存在潜在污染问题。
每个厂家的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灭菌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外包装简陋,可能因装卸运输时过度挤压而引起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破损漏气,从而导致细菌热原污染,有的在生产过程中带有未塑化的离子微粒异物或是混入尘埃、纤维等杂质,导致静脉微粒污染。
2输液配制中微粒来源2.1橡胶塞橡胶塞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天然橡胶,此外还有大量附加剂。
注射剂接触到橡胶塞后,可导致药液变混、出现异物。
随着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输液微粒污染的概率也随着增高。
因这些大剂量和广谱抗生素制剂多采用橡胶塞的玻璃瓶装,配液过程中,会反复穿刺橡胶塞,从而切割下橡胶皮屑。
输液药液中的微粒污染、危害及预防
输液药液中的微粒污染、危害及预防摘要】目的:分析输液药液中的微粒污染、危害及预防。
方法:本次选取在治疗室及超净工作台上分别加药、不加药,通过16号侧口型注射液及12号侧口型注射器以不同角度穿刺胶塞抽取药液,比较两组微粒数量。
结果:治疗室内操作穿刺瓶塞、加药均能造成微粒数量大幅度提升(P<0.05),在超净操作台配药时微粒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室(P<0.05)。
结论:在净化操作台使用侧孔注射器进行溶药及加药操作,其不溶性微粒同斜面针注射器相比较明显较少,而且穿刺操作本身、输液使用的粉针剂、空气中微粒数均能对输液药液中存在的微粒数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需在日常配液操作工作中重点关注。
【关键词】输液;药液;微粒;污染;预防【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337-01在临床配液过程中,由于分针类药物、空气以及使用针头切割胶塞均可产生能够污染输液药液的微粒,从而产生血管堵塞、出血、肺纤维化、热源反应、过敏反应以及静脉炎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1-2]。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50例,在配液过程中采取预防微粒污染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操作由同一组工作人员完成,共5人。
本次研究使用器械及试剂包括:(1)一次性斜口型注射器,12号50支,20ml/支;(2)一次性侧口型注射器,16号,50支,20ml/支;(3)维生素C注射液,1000支,5ml/支;(4)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支,200支[3]。
1.2 研究方法1.2.1不同穿刺法采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针梗与胶塞穿刺法,选择不同角度穿刺。
操作者手持斜面针头注射器(12号)将针头斜面分别向上、左进行溶药及加药操作,待青霉素完全溶解后注入生理盐水(100ml)内[4]。
1.2.2针筒药物残留量1.2.2.1抽取维生素C注射液在治疗室操作台上按照一定顺序摆放注射器(20ml),去除包装后连接针头;将维生素C(5ml)1000支均分成5组,每组200支,安瓿瓶颈部经乙醇消毒后锯开,每抽吸10支维生素后更换注射器,在抽吸药液过程中需注意交替使用斜口及侧口型注射器,人均使用各10支,抽吸药液各200ml。
输液微粒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止对策
污染。即使一次性输液 器 , 注射器 也带有 未塑 化 的离分子 微
粒 异 物 。或 因 生 产 环境 , 装 过 程 中带 入 微 粒 。 组
安瓿的锯割。注射剂在制取过程 中, 采取 高热熔 封法 , 瓶 内空气遇热膨胀 , 冷却 后瓶 内形成 负压 , 在锯 割安瓿 时 , 由于 安瓿玻璃的脆性 , 可产生 许多 无方 向性 的玻璃微 粒被 负压 吸 入瓶 内。有研究 , 一只 5 L安瓿砂 轮割锯 后带 有玻璃 微粒约 m
就越 多 , 液 污 染 也 就 越严 重 。 输 针头穿刺胶塞 。在溶药加药过程 中针头反 复穿刺瓶 塞可
[] 2 陈春燕. 脉输 液潜 在 危 害 因素 的分 析 [ ] 重 庆 医学 , 静 J.
2 0 ,2 8 :13—1 1. 033 ( )11 14
致塞屑微粒进入药液 。 排气过程。排气时也有药液污染 的可能 。 中药制剂 。所含有的大分子物质可造成微粒污染。
[] 1 冯运华 , 李桂娥 , 邱逾 , 静 脉输 液的护理全 安管理 [ ] 等. J. 中 国 护理 管 理 ,06,( ) l 2 0 6 4 :2—1 . 3
联合用药 。输液 时 混合 各 种药 物 是微 粒 污染 的重要 途
径。 由于操作时污染及 析 出药液微 晶等 原 因, 各种 药物 混合 后, 输液中的微粒数 目显著增加 , 用药越多进 入液体 中的微粒
2 微 粒 的危 害
[] 3 王燕 , 申莹. 外周 静脉 留置针致静 脉炎原 因分析及 防护进 展 [ ]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0 4 6 4 :4 25 J. 2 0 , ( )2 3— 4 . [] 4 程乐梅 , 徐靖 , 常转 , 精 密过滤输 液器输 注抗肿瘤 中 马 等.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危害性及护理干预
理行为减少微粒对人体的伤害。为提 高静 脉输液质量 ,护理人 粒不得超过2粒。 ”而人体最小 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 4~7/ x m.
员不仅要对病人的安全高度负责 ,同时要强化无菌观念 ,了解 药液 中的较大微粒可直接造成毛细血 管栓塞 ,引起局部供血不 药物配伍方面的知识 ,做到现配现用 ,提高病人的用药效果。
临森医学工 2 0 月 7 第5 程 . 年5 第1卷 期 0 1
・ 护理 研 究 ・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 、危害性及护理干预
纪淑英 .姚 海燕
( 新疆 克拉玛 依市 第二人 民医院 骨 科 ,新疆 克拉玛 依 840 ) 309
【 摘要 】 目的 分析静脉输液 中微粒 污染的 多发 因素及 危害,建立正确的操作程序及 预防措施 ,提 高静脉输液的质量和 用药
血管引起血管肉芽肿 、静脉炎及血栓 ;②进入肺 内可产生 肉芽 慎 独 的道 德 境 界 。
肿 ;③ 分散在体 内各处会 引起栓塞 ,对 心脏和其他器官 如肝 、 22 勤奋学 习、努力进取 要提高输液 质量 ,护理人员应具 备 .
肾都有损害 :④ 由于微粒碰撞作用 ,使血 小板减少 ,造成 出血
收 稿 日期 :2 1— 3 2 修 回 日期 :2 1— 4 2 00 0—2 000—6
微粒通过静脉输液 或静脉注射 .会不 可避免地随之进人人体 . 从而可能导致急性反应或潜在危 险。
作 者 简 介 :纪 淑英 (9 0 ) 17 一 ,女 ,副 主任 护 师 ,本 科 学历 ,护 士 长 。
・
9 2・
临床压学工 0 年5 第1卷 期 程2 0 月 7 第5 1
3 建立 正确 的操作 程序 及预 防措施
35 橡 皮 胶 塞 的 使 用 建 议 液 体 的 包 装 使 用 新 的 橡 胶 塞 。 因 针 .
输液微粒的危害
输液微粒的危害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最常见的被滥用抗生素是用于输液的青霉素。
那么,下面是店铺给你介绍的输液微粒的危害,希望对你有帮助。
输液微粒的危害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不超过10毫微米,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药品进入血液后,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停留在肺里,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同时可能影响全身氧的供应。
输液时会开放静脉,大量微粒会随着输入液体一同进入人体,增加宝宝免疫力负担。
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Å,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无关系!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
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
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
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器官造成影响。
任何液体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
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
但是有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输液药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不当的输液的对策1、去正规的医院或诊所看正规的医生,根据病情用药而不是为了其它去输液!2、医护人员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和减少微粒的产生,同时使用合乎要求的液体、输液器、注射器,尽可能过滤掉微粒。
宝宝过度输液的危害1、降低宝宝抵抗力。
长时间的输液,宝宝身体对药物产生了依赖,以至于再发生感冒发烧时,宝宝即使只是普通的鼻流清涕,也会慢慢出现发烧病症,主要就是因为宝宝的抵抗力越来越低了。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2.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2.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变态反应。
3防止与消除微粒的措施
3.1环境 尽可能采取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或采用配液中心配制液体,以减少因空气中不溶性微粒带入液体而造成的污染。未设配液中心的医院,在配液前一定要对治疗室进行空气及地面、桌面的消毒,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控制闲杂人员等进入治疗室,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减少空气中微粒的含量,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1-15µm,少数较大的输液微粒直径可达50-300µm。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操作及治疗手段,因此,加强对静脉输液中微粒的控制及减少其对患者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医院及患者所重视。本文将微粒产生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分析如下。
1.3.1安瓿锯割与微粒污染1只5ml安瓿,砂轮锯割后用手掰开切割口时带有玻璃微粒1300~3000个。如果用碘伏棉签擦拭后再掰开,微粒污染减少1/4[1]。
1.3.2加药时针头穿刺胶塞与微粒引入 输液过程中,液体内常会加入多种药物,特别是目前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大多为橡胶塞的玻璃瓶制剂,在溶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中用针头反复刺橡胶塞,会导致橡胶塞微粒进入药液。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护理人员习惯直接用注射器乳头抽吸药液,这使微粒污染的几率大为增加。
2微粒污染的危害
我国1990年药典规定:每1ml输液剂中直径>10µ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µ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个。人体最小毛细血管直径为5~15µm,当微粒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时,可引起阻塞。容易受损害的是肺、脑、肝、肾等部位。
浅谈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
浅谈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静脉输液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人们发现输液除了因感染细菌,引起热原反应外,还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非代谢的颗粒杂质。
其直径一般为1~15um,大的直径可达50~300um,如纤维毛、滑石粉粒,玻璃屑、橡皮粒、药物结晶等。
微粒造成的危害,已正式列入护理教材,而临床护理人员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危害.1 炎症反应静脉输液微粒可引起静脉炎。
曾有一位阑尾切除的病人,静滴先锋时,12小时后注射部位出现静脉炎。
更换输液装置,14小时后又出现急性静脉炎,在输液管末端加输液终端滤器后静注6小时无变化,除出终端滤器后4小时内又出现静脉炎,再用终端滤器连续24小时未见静脉炎的发生。
因抗生素制剂中含有大量药物微细结晶,这些微粒可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 肉芽肿主要发生在肺脏,其次也可发生在心、肝、脾、肾等脏器,少量的肉芽肿对机体影响不大,但是大量的可影响这些重要脏器的功能,甚至威胁到生命。
据报道,在110例患肺血管肉芽肿的小儿尸检中,发现10例是由纤维造成的。
他们的共性是生前都曾大量静脉输液。
纤维经输液进入肺毛细血管,引起巨噬,细胞增殖而出现肉芽肿。
有人用每毫升含2.5毫克平均直径为20.5um的纤维微粒的盐水溶液,通过小白鼠静脉给药,17周后,所有给药动物的肺部组织切片均发现含纤维的肉芽肿,在两个肾组织药片及心、肝内也发现了纤维微粒,脾脏中未发现,由此可判断肉芽肿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
人们认为只有大于5um 的微粒才能阻塞毛细血管,因为人体最小的微毛细血管直径为7um左右。
微粒的危害不仅取决于其大小,还取决于形态、化学性质及堵塞血管的部位,纤维微粒主要受害部位是肺脏。
.3 栓塞大于微毛细血管的微粒可引起栓塞。
肺动脉毛细血管末梢直径为7~15um,大于此直径的微粒可被滞留,由于栓塞影响正常代谢直径,导致细胞损害或组织坏死。
有报道因棉花纤维引起的脑血管梗塞症。
对曾做过颈动脉血管造影的死者的脑、脊髓等组织镜检时,发现有10例因棉花纤维引起的损伤。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处理发热的关键在于诊断⽽不是急于输液退热,但⼀些⼈过于迷恋消炎药抗⽣素,这是国内医疗体制的长期误导所致。
下⾯店铺和⼤家⼀起学习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据统计⽤电镜观察每瓶输⼊⼈体的液体⾥有⼤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体⽑细⾎管直径只有10Å,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关系!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芽肿、肺⽔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式。
近⼏⼗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们所认识。
⼈的⾁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以上的微粒,⽽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之间,⾁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很多病⼈患上了输液病 静脉输液和⼝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致的。
如果病⼈胃肠功能正常,是万万不可滥⽤静脉输液的。
滥⽤静脉输液⼀则多花钱,⼆则可使你的⾝体受到伤害,严重的甚⾄断送性命。
那么,什么情况才能静脉输液给药呢?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多年来,医学界⼀直延⽤⽼⼀辈专家提出的“能⼝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静滴”的⽤药原则,但是现在,很多病⼈因为输液好得快,⽆论什么病都要求输液。
特别是换季之时,感冒发烧的患者⼤幅增加,各⼤医院输液室⼈满为患,⽽实际上,⼤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其实根本⽤不着输液,吃些药,多休息休息就会好。
输液的5⼤危害 1、发热反应 输⼊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热达40~41摄⽒度。
2、肺⽔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过多液体,使循环⾎容量急剧增加,⼼脏负担过重⽽引起⽔肿,严重者有⽣命危险。
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
操作人员违反临床输液和注射无菌操作规程,也会对药液产生污染
输液和注射器具可引起微粒污染
聚氯乙稀塑料袋每袋(500ml)约含有150万个微粒; 带胶塞的玻璃瓶含有10-40万个微粒;
添加药物产生的微粒污染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添加标题
打开率
10%
输液制品加药后,肉眼可见异物污染率增加67.24%
感谢观看
添加副标题
谢谢
添加标题
01
小针剂比输液剂中的含量高15倍
添加标题
02
添加药物的品种越多,产生的微粒越多;添加药物的顺序不同,产生的微粒数不同
添加标题
04
加入粉针剂比注射液针剂的微粒多5倍,而且50um以上的微粒显著增加
添加标题
03
放置时间和存储条件对药液的影响
时间:放置时间越长,产生的微粒也多 存储条件的变化:温度、湿度、避光
输液微粒的危害
血管栓塞:引起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
添加标题
血栓形成和静脉:最小毛细血管直径6-8um,引起血管内壁损伤,血小板粘着;
添加标题
02
01
肉芽肿形成:侵入肺、脑、肾等组织,循环障碍,致癌. 引起热原样反应:
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且不是暂时性存在,而会对机体产生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输液中微粒的来源
生产过程中微粒污染
添加标题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净化质量,尤其是水源质量
添加标题
生产工艺标准、卫生管理、人为因素
添加标题
生产车间空气的净化指标,生产设备的洁净程度
中草药注射液采取特殊的提取生产工艺,药液中存在大量的不溶性胶体微粒,输液反应较多。
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
Courseware template
• 经输液进入人体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还取决于患
者生理或病理状态。
• 婴儿大于成人。
婴幼儿的血管比正常成人细 自身免疫力比成人低
• 老年病人、肿瘤病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大于普通 患者。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 经研究发现,聚氯乙烯塑料袋(500ml) 约含有150万个微粒,带胶塞的玻璃瓶每瓶 含有10~40万个微粒。
• 输液装置在我国,由于生产一次性使用输 液器和注射器的厂家在生产条件和生产质 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别,其产品质量也存 在很大差别。
粉剂﹥小针剂﹥大输液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2、治疗室应每天消毒( B)次。
A、0~1次 B、1~2次 C、1~3次 D、2~3次 E 、3~4次
3、掰开安瓿时须倾斜(C)减少玻璃屑污染。
A、30度 B、40度 C、45度 D、50度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谢谢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避免加药时多 次穿刺瓶塞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操作要点
Courseware template
• 正确消毒及折断安瓿 • 对非易折型安瓿割据痕长
切忌用镊子等 物品敲开安瓿
应小于颈段1/4周,在开启安瓿前以75%酒 精擦拭颈段,并徒手掰开安瓿的方法是减 少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
管理规范
控制原材料 的净化质量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0T12:40:38.7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作者:朴林梅[导读] 目的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为了预防输液微粒污染制定各种预防措施朴林梅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为了预防输液微粒污染制定各种预防措施。
方法准备2瓶中药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各1瓶,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1 台,将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分别与1瓶中药注射液进行配伍,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容性微粒的数量。
结果找到了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针对引起污染的来源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结论输液微粒污染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危害极大,往往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产生不良的反应。
建议在患者输液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以提升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输液;微粒污染;因素;预防措施在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输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输液质量的高低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输液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不溶性的微粒通过静脉输液的途径进入到了患者体内,从而诱发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的康复受到极大的危害[1]。
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微粒污染有效措施日益受到医疗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注。
本文就有关方面进行实验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医院的实验室中的操作台上准备2瓶相同浓度、相同材质的中药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1瓶,浓度为0.9 %,葡萄糖注射液1瓶,浓度为0.9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1 台。
我们把中药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作为观察组。
把中药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作为对照组,两组的温度、储存环境及注射液配伍误差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用特定的器皿将两种配伍完毕的注射液分别取10份,每份1毫升,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输液微粒的大小并计数。
输液药液中微粒的污染、危害及预防措施
输液药液中微粒的污染、危害及预防措施
陈倩
【期刊名称】《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4)001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在大量的药学临床研究中发现,药液中存在大量的不溶
性微粒,这些不溶性微粒在经静脉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和长期的危害,有时甚至直接危及到生命。
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药液中的微粒,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
为此,本文对有关微粒的污染、危害及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86-88)
【作者】陈倩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院护理部,524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2
【相关文献】
1.浅论输液药液中的微粒污染、危害及预防 [J], 张瑞银
2.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J], 孙利人;张少丽;何月玲
3.输液微粒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J], 孙锦珠
4.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J], 王清妍;王选东
5.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危害的预防措施 [J], 赵静;方新林;孟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对策
摘要】输液是一种静脉滴入的较大剂量的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临床应用极广,但是,由于它提供了一条直接对外的通道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
成严重危害。
因此,在临床工工作中,应严格把握输液适应症,把好输液关,并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液微粒污染。
【关键词】微粒污染危害控制
1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取决于物理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及堵塞人体血管的部位、血运阻断的程度
和人体对微粒的反应。
我国1990年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μm的
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1]。
人体最小
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μm,而那些直径在50μm左右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则直接造成毛细血管栓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导致水肿和炎性反应。
较小的微粒可能被巨噬细胞吞食,致使巨噬细胞增大,在毛细血管或细小的动脉
内形成肉芽肿,阻塞人体微循环系统,引起脑、肺、眼等器官的组织改变,如慢
性纤维性肺炎、肺栓塞、颅内肉芽肿、视网膜肉芽肿及肾血栓等,还有的引起血
小板溶解性出血。
2 输液微粒污染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药物不溶微粒、输液器具、配药及输液操作技术欠佳、输液环境不
洁等。
2.1 药物不溶微粒。
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粒标准。
2.2 输液器具。
带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的终端滤器对直径5μ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不能滤去所有微粒;塑料管中的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摩擦
等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成为污染微粒。
2.3 操作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
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导致内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微生物、尘埃及操作人员的手带入微粒污染,以及外筒与内筒因
反复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加药针头穿刺胶塞致橡胶微粒增加;割锯安
瓿后不消毒掰开及抽吸药液时按传统抽药方式,将安瓿倒置,安瓿断口处的微粒
混入药液中,造成不溶性玻璃微粒的污染;静脉注射药物时,通常将注射器直接
与头皮针连接,使药液不通过过滤网直接进入静脉及临床使用三通装置,当从侧孔
推注药液时,就会把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直接注入病人的血管中,引起严重的微粒
污染[2];操作时无菌观念淡漠、技术不过关等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也是引起输液
微粒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4 联合用药的微粒污染。
输液中加入多种药物,虽然每种药物的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但混合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超标。
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的研究结
果提示,配伍药物越多,微粒越多,微粒增加越明显。
同一瓶液体中加入药品种
类愈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愈大[3],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可能产生药物未完全
溶解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使pH值升高或降低产生微粒。
此外粉针剂溶解不完
全也是致溶液中微粒增加因素之一。
2.5 环境因素引起的微粒污染。
在配制药液、加药、输液过程中,室内空气净化程度和无菌操作不严造成的微粒。
配药后放置时间越长也就越易增加污染机会;
输液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机会也就越多。
3 控制输液微粒污染的对策
3.1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加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1人1具,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粉剂药物要充分溶解,避免药物颗粒。
缩短药物存放时间,现用现配。
改进安瓿的切割和消毒。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割锯痕长度<颈段的1/4周、不用无菌持物钳敲开、用0.5%碘伏擦拭颈段是减少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
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
3.2 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对静脉穿刺不成功者,应更换头皮针,因为头皮针斜面上滞留的微粒成为污染的又一原因。
3.3 净化处置室环境。
操作者除按常规要求穿衣、戴帽、流水洗手外,还要每周用2%过氧乙酸8 ml/m煮沸熏蒸30 min,每日用250 mg/L优氯净进行室内门窗、处置台、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两次,每月处置室空气细菌监测一次,配药及输液操作过程中,减少处置室及病房人员流动,避免扫床、扫地,以减少空气中的尘粒污染。
3.4 规范使用输液用品。
选择正规厂家的药品、输液器及输液液体,药品和输液液体胶塞最好用新橡胶塞,能有效减少微粒的污染。
建议选择套管过滤型注射器及带有精密过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
加药时要使用一次性针头,且不可反复多次穿刺胶塞,可有利于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4]。
3.5 严格按要求配制药液。
正确选择溶媒,合理用药,避免药物配伍禁忌,严格控制输液内药品总数。
护士在配制输液药物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熟悉药物药理作用,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
针对使用药品,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及有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没有资料证实可以混合静脉用药的,严禁随意配伍。
4 体会
“输液微粒污染”概念的提出,让我们意识到在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同时,可能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无法挽回的伤害。
医院应加强对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选择使用优质的药品及一次性输液器,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减少药物不合理配伍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建议在配液室安装空气净化设施,改善输液配液环境,从而达到安全输液、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的有效目的。
参考文献
[1]石敏,吕安安,朱继民,等.静脉输液技术的新发展.中华护理杂志, 1999,34(11):698-700.
[2]孙丽华,周维敏,谭庆霞,等.经三通静脉给药预防微粒污染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
志,2005,21(3):3.
[3]陈华,王宝佳.临床护士如何把好输液配药关[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9):6.
[4]赵霖,王华生,韩忠福,等.溶药用注射针头及药液瓶橡胶塞微粒污染影响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