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
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风险控制

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风险控制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作者刘素彦梁爱华等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和社会上对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一定争议。
自1985 年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相继出台了《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药注射剂色谱指纹图谱实验研究技术指南(试行)》《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等一系列旨在规范和指导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用药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规范,为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降低用药风险提供了保障。
2020 年,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8 种中药注射剂被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为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贡献。
本文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风险防控思路等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旨在为读者提供客观信息,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和生产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安全性;不良反应;风险防控措施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5ZX09501004);中国中医科学院自选课题 ( ZZ-13-035-10,ZZ10025,ZZ13-YQ-05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项目(ZXKT19014,ZXKT17060,ZXKT17022)自1963 年《中国药典》收录第一个中药注射剂以来,中药注射剂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尤其是20 世纪末期和21 世纪前10年在我国临床上应用广泛。
中药注射剂按功能可分为理血剂、清热剂、补益剂、开窍剂、抗肿瘤剂、解表剂等,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类疾病、肿瘤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业界关注,随着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2009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希望通过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全面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可控性、安全性、有效性,控制中药注射剂风险。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原则

五、疗程合理 临床上为了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达到治疗日的, 需要连续用药至一定的次数或时间,这一过程称为疗程。疗 程长短和用药间隔时问,是根据病情、药物的作用和体内代 谢过程来决定的。 中药注射剂也应有用药疗程,但丰H相关研究还不够充 分。说明书上一般有给药的疗程,临床遵照执行时也要把握 “中病即止”的原则。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在于快速取效,适 用于急症处理,对于慢性病证,其风险较口服用药大。因此, 取效后可改用口服制剂,避免长期使用引发不良反应/不良 事件。用药后若无显著疗效,应改变治疗方案,更换其他药 物。
另外,患者用药时的身体状态与不良反应的发 生也有关联.空腹、饥饿、精神紧张、过度疲倦时 均易发生不良反应。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若患者精 神状态不佳或空腹,容易诱发低血糖反应、过敏反 应和胃肠道反应等。
三、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对药品依法审评的结论,也是规 范临床医护人员正确用药的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药品管理法》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作了严格而明 确的规定,以保证药品说明书内容的规范性及准确 性。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阅读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并 根据说明书的要求予以合理应用,是保证中药注射 剂有效发挥临床疗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
二、因人制宜 人的休质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 因、体内代谢酶、免疫系统、生活环境及健康状况 等有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用药时需加 以注意。 过敏体质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且在正常剂量 或小于正常剂量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 应;这类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率 就比较高;对某种中药注射剂或其中某种成分过敏 的患者.不宜使用同类或含有同种成分的注射剂。
六、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组织器官发育不成 熟,对药物作用敏感,比成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据河南省食晶药品评价中心数据显示,在涉及清开 灵注射液的3 660例ADR/ADE报告中,0~14岁儿 童861例,占总例数23.52%,其中,3岁以下儿童 364例,占儿壹总数42.28%。说明儿童不良反应发 生率高于成人,尤其3岁以下为高。另有研究报道 2000~2010年间106篇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 中,儿童病例占69.01%。
中药注射液注册调研报告

封面密级:■公开□秘密□机密□绝密中药注射剂法规监管以及我国中药注册剂注册申报和审评情况调研报告项目品类:中药注射剂项目调研人:XXXXXX调研日期:20XX年XX月XXXXXXXX公司二〇XX年XX月目录中药注射剂法规监管以及我国中药注册剂注册申报和审评情况调研报告内容目录封面 (1)目录 (2)调研报告 (3)1.当前我国中药注射剂的研发与监管现状 (3)1.1 中药和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机构 (3)1.2 法规和监管沿革 (5)2.中药注射剂注册概况 (9)3. 国内药企中药注射剂新药的研发现状 (12)3.1 YYYY药业中药注射剂研发情况概述 (12)3.2 DDDD药业中药注射剂研发情况概述 (13)3.3 JTXY中药注射剂研发情况概述 (13)3.4 BJSTSS中药注射剂研发情况概述 (13)4. 国内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总体分析 (14)4.1 国内已上市的主要中药注射剂品种 (14)4.2 国家XXX用药目录制度和合理用药重点监控目录对中药注射剂的潜在影响 (17)5. 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再评价 (17)6. 小结 (18)调研报告1.当前我国中药注射剂的研发与监管现状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在我国,中药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监督管理。
其中,中药注射液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诞生在我国建国初期卫生条件落后,缺医少药,疾病肆虐的特殊历史条件下。
中国药典对中药注射液的定义是将中药材提取、纯化后制成可注入人体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又或者溶液粉末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药注射剂得到一段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研发出1400多种中药注射剂。
但随着医学的不断研究,以及临床不良报告逐渐增加,目前9成以上的中药注射剂已被淘汰。
2015年版和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只收录了5种中药注射剂(XXX注射液、注射用XX(冻干)、XX注射液、XX注射液和注射用XXX)。
参芪扶正注射液

明显者可每日两瓶。
提高机体免疫力:视气虚程度而定,一般一日一瓶,静脉滴注,3-7天
为一疗程。
参芪推广理念
数字化中药(DTCM):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子技术、基
因组学、化学组学、蛋白组学等理论与方法,对中药研发、生产、质检及临床全过程进行 数字化控制,使其质量稳定,临床安全有效,核心是系统生物学理论与方法。
参芪指纹图谱谱图库构建体系
不 同 产 地 不 同 采 收 期 不 同 炮 制 方 法 不 同 药 用 部 位 不 同 提 取 方 法 不 同 制 备 方 法 不 同 制 备 方 法 不 同 工 艺 方 法
药材指纹图谱
中间体指纹图谱
参芪成品指纹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库
参芪推广理念
化学成份指纹图谱:参芪成分的鉴定(已鉴定33个)
证候者,都甚相宜。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正式批准面市,是一件弘扬传统医
药的功绩,可使众多患者受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竞争产品对比分析
竞争产品的不良反应
药品名称
参麦注射液
组方
人参、麦冬
主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药疹、过敏性休克 毒性反应: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肝脏损害 过敏反应:皮肤瘙痒难忍、出现荨麻疹或丘疹,伴 有高热、寒战、胸闷、心慌气短、烦躁、口干、呕 吐等。 毒性反应: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其他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研发
生产
质检
临床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进行数字化控制
数字化
标准化
数字化中药 我们在路上
现代化
参芪推广理念
GAP药材基地:
丽珠集团在甘肃陇西、山西浑源设立了党参、黄芪GAP基 地。以GAP种植为源头,从源头上保证品质。 重视生药研究,建立药材基因指纹图谱。
全方位质量控制下的热毒宁注射液

全方位质量控制下的热毒宁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于2005年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由康缘药业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方的基础上,历经10年时间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注射剂。
该品种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外感风热所致感冒、咳嗽,症见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前提应在于质量控制”的理念的指引下,康缘药业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建立了热毒宁注射液的现代质量控制体系:一是建立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为中药注射剂提供质量稳定的原料药材来源,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现场审计及原辅料质量检验SOP,杜绝不合格原辅材料进入生产环节;二是开展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做到成分基本清晰,率先达到SFDA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为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三是建立了以多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近红外旁线/在线等多种现代分析技术集成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四是建立了完善的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五是结合国家实施的电子监管码,通过开展大规模的不良反应集中监测以及循证医学评价,验证了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解决发挥重要作用。
热毒宁注射液申请发明专利18件,已有12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专利的保护范围涵盖该药品的组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制药用途等,形成了全方位的专利保护网络。
在质量控制上,其多成分的鉴别、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而且这些专利技术已经载入了该品种的国家药品标准之中,达到了专利技术与法定标准的完美结合。
热毒宁的专利技术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特别金奖;2011年,围绕热毒宁注射液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院陈凤龙)。
十大自主创新药

十大自主创新药随着国家新药审批制度法规和理念的不断完善,中国新药审批更加重视产品的创新性,新药获批上市的难度不断加大,每年上市的药品数量明显减少。
并且在实施国家临床路径和付费方式改革等政策可能完全颠覆医院处方习惯的大背景下,专业代理商更渴望有临床优越性的品种。
因此,尽管本次发布的新品尚未有更多的市场表现,参会代理商反应热烈。
获奖企业代表领奖后,立即受到代理商的围堵,双方交换名片,咨询产品信息。
“2011中国十大重磅处方药”。
银杏内酯注射液生产商:成都百裕科技制药产品透视:该品是国际上第一个银杏叶有效部位制剂,是2008年《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执行后审批上市的第一个银杏类注射剂。
它突破了传统中药注射剂成分不清楚、机制不明确、有害物质不可控的缺点,是分子式结构清晰、指纹图谱控制的现代化数字中药。
银杏内酯注射液的主要功效是神经保护和改善循环障碍性疾病,其中白果内酯具有强大的神经保护功能,银杏内酯发挥了高效的再通血流能力。
两者相互协同,为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卖点:新审批办法批准的第二个中药注射剂,拥有自主如识产权,独家生产。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生产商:上海天士力药业产品透视:pro-UK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用CHO系统表达并产业化制备的一种新型溶血栓药物,用于由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并有治疗外周血管血栓及由血栓引起的缺血性组织坏死类疾病的应用前景,还可开发成预防治疗血栓病的药物。
卖点:一类新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家生产。
注射用比伐芦定生产商:深圳信立泰药业产品透视:比伐芦定为抗凝血酶药物,适用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抗凝。
2010年,原研比伐芦定取得了4.4亿美元的收入,其中4.1亿美元来自美国,比2009年增长10%。
卖点:国内首家上市,独家生产。
硝酸布康唑阴道乳膏生产商:昆明滇虹药业入选理由:该品由美国Syntex公司开发,1986年在美国上市,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制定的推荐治疗方案中,2010硝酸布康唑阴道乳膏被推荐为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方案的首选药物。
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

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分析一、中药注射剂概述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学》的定义是“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著名学者周超凡研究员提出以下定义:中药注射剂一般系指在中医药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其他天然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功能主治用中医药术语或同时用中医药术语与相关的西医药术语联合表述的供注人体内的各种无菌制剂。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上海等地研制出“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
70年代以来,全国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较多,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以外,各省市卫生部门还陆续制定了“中草药制剂规范”、“标准”,收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
80年代后中药注射剂又掀起了研究热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2个,部颁标准收载中药注射剂70个品种。
二、中药注射剂产业概况随着临床对中药注射剂的认知,中药注射剂逐渐成为一个产业,2007年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亿元,每年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
但是,随着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相继出现使用致死事件,加上几年前的鱼腥草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事件,中药注射液备受质疑。
在北京,有些大型综合性医院甚至已将中药注射剂清除出药房。
从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统情况看,2007年,在上报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中,化学药品占86.7%,中成药占11.9%,生物制药占1.4%。
2008年,在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中,化学药品占86.1%,中成药占13.2%,生物制药占0.74%。
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远低于化学药品;作为中成药一部分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比例,更是低于化学药品。
尽管相对化学药品,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高,但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中,中药注射剂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

临床使用安全
■上市6年以来按人均使用3支/日,10日一疗程
计,全国总计超过 250 万人次使用,未见严重不 良反应报道
丹红注射液正在开展的安全性研究项目
1,丹红注射液质量及安全性再评价研究
李大魁 王汝龙 李玉珍等国家药监局权威专家牵头 北京药学会药品技术评估中心组织 从疗效、安全性、药物经济学、药品质量等四方面开展研究
丹红注射液建立了临床用药安全日报系统,及时监测、 报告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问题,对人民用药安全高度重视。 该系统还为丹红注射液广泛使用下的再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参 考数据与资料,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
8,国际合作研究
2008年步长集团与国际著名电生理专家严干新教授达成共识:在
Main Line Health Heart Center 及Lankenau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实验室,按美国先进药物安全性评价标准和要求开展丹红安 全性研究。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
目 录
1
安全的丹红注射液
2
有效的丹红注射液
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安全八项措施
,一品一厂 2,GAP药源基地 3,先进设备
1
4,专业管理 5,专业技术工人 6,步长医院同步使用
7,安全管理平台
8,国际合作研究
1、一品一厂:菏泽步长制药仅生产丹红注射液一个产品
专业,专注,专心,专一于丹 红注射液生产; 充分体现“防差错,防混淆, 防污染”的GMP原则
同时,邀请张伯礼院士、罗国安教授、屠鹏飞教授等业
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家来企业进行现场指导。有效保 证了管理水平和生产质量。
5,专业技术工人:大学生从事生产操作
丹红注射液的技术工人均来自步长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分析
一、中药注射剂概述
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学》的定义是“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著名学者周超凡研究员提出以下定义:中药注射剂一般系指在中医药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其他天然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功能主治用中医药术语或同时用中医药术语与相关的西医药术语联合表述的供注人体内的各种无菌制剂。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上海等地研制出“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
70年代以来,全国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较多,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以外,各省市卫生部门还陆续制定了“中草药制剂规范”、“标准”,收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
80年代后中药注射剂又掀起了研究热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2个,部颁标准收载中药注射剂70个品种。
二、中药注射剂产业概况
随着临床对中药注射剂的认知,中药注射剂逐渐成为一个产业,2007年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亿元,每年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
但是,随着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相继出现使用致死事件,加上几年前的鱼腥草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事件,中药注射液备受质疑。
在北京,有些大型综合性医院甚至已将中药注射剂清除出药房。
从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统情况看,2007年,在上报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中,化学药品占86.7%,中成药占11.9%,生物制药占1.4%。
2008年,在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中,化学药品占86.1%,中成药占13.2%,生物制药占0.74%。
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远低于化学药品;作为中成药一部分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比例,更是低于化学药品。
尽管相对化学药品,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高,但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中,中药注射剂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在北京市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71.9%。
作为中药现代化的先行者和研究方向,中药注射剂何去何从这几年一直困扰者中药企业。
2009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要求企业全面开展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的风险排查,控制中药注射剂安全隐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重点品种,分批、分阶段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和风险效益展开综合评价。
这项工作在业内被称为是中药注射剂的大洗牌。
2009年10月1日以后,SFDA再未给予新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批准文号。
之前批准的中药注射剂品种除加强了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外,依然可以在市场正常销售。
中药注射剂品种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因为不仅其中不缺少3-5亿市场销售的大品种,而且多数中药注射剂品种不同与中成药,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线用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一些急症的治疗领域,中药注射剂正在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现有中药注射剂产品批准情况
目前SFDA供给予中药注射剂批准文号1266个。
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141个(按批准的产品名称统计,改剂型品种则按不同品种计算),其中不同规格的品种237个。
文号数量前20位中药注射剂品种如下:
涉及中药注射剂企业301家。
其中拥有品种数前20位企业如下:
四、中药注射剂品种领域分布
从品种结构上看,现有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主要分布在心脑血管治疗和抗感染、抗病毒治疗领域。
仅这两个领域的中药品种数就占到中药注射剂总品种数的49%。
其次为抗风湿、抗肿瘤和肝病治疗领域,三者合计占到中药注射剂总品种数的28%,如果在加上以对抗癌性疼痛为主的7个疼痛类治疗药物,5大治疗领域合计占到中药注射剂总品种数的82%。
很明显,正是因为该5大领域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点产出领域和疑难病的高发领域,中药注射剂的效果和安全性才倍受关注。
不同治疗领域现有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分布
五、中药注射剂品种药材组成数分布
从药物组成上看,由1种药材组成的中药注射剂有78个(占55.3%),2种的有18个(占12.8%),3种的有15个(占中药注射剂10.6%),4种以上的30个(占21.3%)。
其中即使仅仅是1种药材组成,也可能还有多种成分,如红花注射液仅由红花一味药物提取制成,但其已知的有效成分包括红花黄色素、红花醌苷、红花素、新红花苷。
按照SFDA的要求,中药注射剂在成分不能完全明确的情况下,至少要知道其60%的成分。
在这60%成分中,要知道80%的有效成分;在有效成分中,90%要可控。
这个标准被称之为689原则,但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样的标准太高,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做不到。
不同中药注射剂品种药材组成数分布
六、品种价值分析(略)
综上所述,已上市的中药注射剂在所处的治疗领域里是否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竞争情况如何,以及药物组成是否复杂,能否通过SFDA的再评价,将成为衡量该品种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下文将分治疗领域对这141个品种进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