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本书的第三章第二节曾描述了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实际上,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与这种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也是十分吻合的。
从时间段的分布看,20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大致上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20世纪前半叶属于草创期。
早在1897年,邱炜萲就曾作《金圣叹批小说说》一文,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进行过研究。
1903--1904年,《新小说》一、二卷刊载的《小说丛话》中所录的平子、侠人、定一等人有关小说评点的论述,也涉及到金圣叹的小说评点、《红楼梦》评论等。
如侠人就曾指出:“评《红楼梦》者十馀家,支离灭裂,无一能见其真相”,对旧式《红楼梦》评点给予了批评。
1904年,王国维撰《红楼梦评论》。
该文在“红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上可谓是石破天惊。
这篇专论虽然并非专论古代小说理论,但它一扫旧式红学评点家零星、随意的评点方式以及索隐派的牵强附会,以叔本华的悲观论哲学为底里,从美学、伦理学等角度系统地探讨了《红楼梦》的主题与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旧式小说评点与新的小说研究之间的一个分水岭,是新旧小说研究方法之间的一个界碑,具有极重的方法论份量,对整个20世纪的小说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思维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与王国维侧重于从美学、哲学的角度来进行小说研究不同的是,胡适的《水浒传考证》则开启了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的历史考辨这一理路。
胡适对金圣叹式的小说评点绝无好感,认定此类发掘“微言大义”且
带“八股选家气”的批评毫无意义,故而撰《〈水浒传〉考证》以扫荡之,其中既有重建学术规范之意,而他对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封建内容的指斥,则又深深烙上了“五四”的特殊时代印记。
与王、胡等人在小说研究上的首开研究风气或研究理路有别的是,一些批评史大家如方孝岳、朱东润等人,则在自己的批评史著述中对金圣叹等古代小说评点家加以介绍,并将之纳入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观照。
这其间,阿英的《晚清小说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和杨世骥的长文《小说理论与批评的萌芽》对晚清小说理论所作的梳理;高语罕对《红楼梦》文学观的辨析;隋树森、韩庭棕等人对金圣叹及其小说评论的研究等等,也在悄然展开,李贽、冯梦龙等人的小说理论亦开始得到关注。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古代小说理论研究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诸贤的开疆拓土之功,仍值得铭记。
二、从建国后到新时期开始,是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徘徊期。
这期间,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三个:一、李贽及其《水浒》评点;二、金圣叹及其《水浒》评点;三、晚清小说理论的研究。
稍可自慰的是晚清小说理论研究。
其中,刘柏青的《晚清的小说理论》、梁淑安的《近代小说理论初探》、王立兴的《梁启超的小说理论与“小说界革命”》等文,(1)尚属学术范围内的正常研究,而有关李贽与金圣叹的研究则明显打上了那一时代政治斗争的特殊烙印,特别是“文革”中的有关文章成为了儒、法斗争的次文本(参第二章第三节相关论述)。
三、新时期以来的繁荣期。
1979年,教育部委托郭绍虞任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编写组和云南大学中文系联合召开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学术会议及教材编写会议在昆明举行。
这次会议特别提出要加强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古代小说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一个转折。
此后,仍有学者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如王先霈在《加强古代小说理论研究》一文中呼吁将诗论、文论研究同戏剧理论、小说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进行,以便使研究者对古代文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从而避免某些片面的结论。
(2)1984年3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讨论会”就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民族特色等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收获各类论文近百篇,后由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辑成《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华中工学院,1985年),初步展示了新时期以来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实绩。
新时期以来的古代小说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在资料的整理方面,前此以辑录某一具体小说评点为主的整理方式得到了改善,出现了《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等贯穿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历史而又嘉惠后学的力作。
二、小说理论通史与断代史的研究全面展开。
黄霖的《古小说论概观》、陈谦豫的《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刘良明的《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方正耀的《中国小说批评史略》、陈洪的《中国小说理论史》、王先霈等的《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颜廷亮的《晚清小说理论》等一批著作,或开拓,或深化,写法上固然机杼各出,对小说理论精髓的阐发或历史规律的梳理也是各擅胜场,其间所展示出来的对古代小说理论之历史现象的通观整合能力的总体提高则又是有目共睹的。
三、研究范围大大拓展。
新时期以前的古代小说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圣叹、李贽、梁启超、王国维等人。
新时期以来,上述重要人物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如关于金圣叹,从新时期到世纪末,就收获专文近二百篇。
其它如叶昼、冯梦龙、张竹坡、脂砚斋、毛宗岗等小说评点大家也开始得到了重视。
对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萌芽及早期形态的研究,过去属薄弱环节,八十年代以后也开始有专文论及,如毕桂发的《略论先秦两汉时期的小说理论》、马成生的《略说唐代小说家的小说观》、王开富的《唐宋小说理论述略》等专文,(3)都作了很有益的尝试。
一些以前不太为人所注意的小说理论如天花藏主人等才子佳人小说流
派的理论主张,以及与小说理论相关的如司马迁的史传文学理论等,也都有学者论及。
四、专题研究收获颇丰。
郭豫适的《红楼梦研究小史稿》、张国光的《〈水浒〉与金圣叹研究》、叶朗的《中国小说美学》、孙逊的《红楼梦脂评初探》、刘欣中的《金圣叹小说理论》、陈洪的《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发微》、郭瑞的《金圣叹小说理论与戏曲理论》、马成生的《明清作家论小说艺术》、吴士余的《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林岗的《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宁宗一等的《中国小说学》等著作,或作学术史清理,或作专题剖析,或作体系勾沉,或作横向的理论阐释,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新时期以来古代小说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五、小说理论的概念、范畴与体系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
新时期以前,小说理论的概念、范畴的研究十分薄弱,涉及稍多的也只是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一些概念如“那辗”、“别眼”、“灵手”、“格物”、“相题”、“捽题”
等。
从新时期开始,这一情况得到很大的改观,不仅小说理论史、文学批评史等著作中给予了相关的阐发,不少专文也给予了关注,诸如“泄愤”说、“以淫制淫”说、“动心说”、“格物”论、“忠恕”论、“因缘生法”论、“传神”论、“性格”论等概念、命题或范畴,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开掘。
此外,一些文学辞典如王庆生主编的《文艺创作知识辞典》(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赵则诚等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等,还对“弄引法”、“不写之写”、“草蛇灰线法”、“善避善犯”、“幻中有真”、“事贋理真”、“以文运事”、“因文生事”等概念作了现代阐释,对后学也颇有帮助。
新时期以前,古代小说理论体系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新时期以后,宁宗一等的《中国小说学》、杨义的《中国叙事学》等著,虽然立论的角度或剖析的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在体系的探索上作了有益的尝试。
六、对古代小说理论内在的本质、特征或规律所作的横向的、共时性的研究较之以前有明显提高。
新时期以前,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多是对某一家、一派、一人或一个时期作零敲碎打式的研究,缺乏具有理论整合眼光的研究。
新时期开始后,这一研究状况得到明显的改进,如古代小说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古代小说理论的批评特色、发展线索、理论价值等重大问题都有专文论述。
七、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古代小说理论的比较研究起步较晚,总的来看是相当薄弱的,但从八十年代开始,也逐步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例如,刘道恩提出开展比较小说学研究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比较小说的材料十分丰富,可惜长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应当使之体系化、科学化,成
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并尽早建立起一门完整的“比较小说学”,还可以建立其分支如“比较水浒学”、“比较红学”、“比较三国学”等等。
(4)谭志图从情感重要性的有关论述、人物典型理论的差异等方面对中西方小说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
(5)漆瑷等人则从影响研究和比较研究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小说理论在朝鲜李朝时期的接受情况。
(6)
以下就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一、资料的整理
古代小说理论资料多散见于序、跋、回评、眉批、夹批等,有严密逻辑性或体系性的专论不多,这对整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进入20世纪后,小说理论的资料整理工作最初是从对具体的小说评点的辑录开始的。
俞平伯的《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算是小说批评中较早的资料性专书。
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正重印了张友鹤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该本收录见存《聊斋志异》的稿本、抄本、评注本、刻本等14种本子,所录的大量评语对小说评点研究极有帮助。
198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水浒传会评本》,该本汇辑了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容与堂刻本、袁无涯刻本、芥子园刻本、醉耕堂刻本、双峰堂刻本等六个本子的评语,成为《水浒传》评点研究取资之渊薮。
同年,天津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由刘操南辑录的清代陈其泰的《桐花凤阁评〈红楼梦〉》。
这些会评、会注、会校、辑录都初步体现出小说理论材料整理方面的意识。
后出的李汉秋的《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朱一玄的
《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和《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1986年)、陈庆浩的《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增订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冯其庸等的《重评〈石头记〉汇校》(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等可说是这一方面的继续。
对古代小说理论资料作全面的、有意识的整理工作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开始的。
198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曾祖荫等人的《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这是国内第一部清理中国古代小说序跋资料的专著。
编选者不仅对其选文中的小说理论部分内容作了恰当的阐释与说明,还注意梳理中国小说理论发展的传承和脉络。
该著在编选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理论发掘眼光和历史框架意识不仅为其后出的《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学也颇有提示之功,其首出之功和披沙捡金的材料功夫更为学界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都作了相应的报道与评介。
次年,黄霖、韩同文选注的《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出版,该著全面、系统地发掘和整理了中国历代小说理论资料,(7)收录从汉代到“五四”以前的小说论著两百多篇(节),范围涉及到文、史、哲等多方面,举凡专论、序、跋、笔记、回评、眉批、夹批等都有入选。
编选者在该著中体现出了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敏锐的理论眼光,不仅以资料编选的形式架构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有助于后学了解中国小说理论演变的概况,更以理论家的眼光于选录各篇之中提摄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具有一定价值或某种代
表性的主张或观点加以阐发,良多创见。
该著在编排体例上的“前紧后松”(以明清为界)的原则也十分符合小说理论发展的实际状况。
该著
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反响,《文汇报》、《大公报》、《文学评论》等刊物或杂志都有专文加以介绍或评介。
此外,孙逊等人的《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资料汇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黄清泉等人的《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华中师大出版社,1989年)、朱一玄的《明清小说资料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丁锡根的《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华书局,1996年)等著,也为小说理论的资料整理工作贡献良多。
二、史的研究
对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作系统的整理与研究,从历时性的角度全面展示中国人的小说研究历程,在古代小说理论研究领域中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之中国人对历史意识的重视,因此,小说理论通史或断代史的研究或撰写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但这一领域对著者的历史意识、通观整合眼光和文献材料工夫要求极高,加之各种时代原因,致使这种系统的整理研究迟至20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渐起步。
198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黄霖的《古小说论概观》。
该著言简意赅、论述精当。
上编从纵的方面勾勒了小说理论发展的历史轮廓,介绍了历代有代表性的小说理论家及其主要观点;下编从横的方面介绍了古代小说理论对小说的性质、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节结构和语言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其中,上篇可以看作是一部简要的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
陈谦豫的《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其特点是重心突出,注重对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史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大家的分析与阐述,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大家的“群雕像” 或“理
论集体传记”。
该著的历史分期研究以及对理论家理论个性的把握都颇有见地,徐中玉曾在序言中称赞该著“实是古代文论研究深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由方正耀著作、郭豫适审订的《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最大特点是历时性描述和共时性剖析的结合。
在纵向上,该著以时代为序,以历代主要的小说批评理论为中心,深入剖析了它们的理论意义、历史价值及其承上启下的发展关系。
在横向上,作者将中国小说批评史分为萌芽(先秦至宋元)、形成(明代)、发展(清代)、繁荣(晚清)四期,剖析了幻奇理论、实录理论、虚实理论、写实理论、典型论等众多小说理论形态。
作者在结束语中所总结的中国小说批评历史发展的三个特点(即先疏后密、先简后繁、先散后聚)则体现出了极强的理论整合能力和历史通观意识。
刘良明的《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其特色是以丰富的资料作为立论的基础,注重突出典范式的理论批评家的重大贡献。
作者对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发端问题、历史基本面貌、重大理论贡献等问题都作了细致的剖析,还对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特色作了理论归结(即主张“表现”主观激情与“再现”客观现实的相互交织与融合)。
陈洪的《中国小说理论史》对中国“小说”概念之源流变迁的详细考察,对汉魏至清代后期中国小说理论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繁荣、转变、衰微、新变等内在规律的梳理和分析都是比较成功的,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作者在纷繁历史现象中进行“深度直觉”的理性思考能力。
该著对古代小说理论的内容与形态的总结(内容方面:主要由小说本体论与功用论、小说的文章学和小说艺术理论三部分组成;形态方面:缺少鸿篇巨制,多散见于评点、序跋、笔记杂著中,以评点为最富民族特色、数量最大、内
涵最丰,具有理论对具体作品的依附现象,以及概念上的“借瓶装酒”现象),都是从历史现象的总结中自然贯串而出,也是令人信服的。
总的来看,上述通史性质的研究在历时性勾勒与共时性描述的结合上都做得比较合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时期以来小说理论研究中的历史观、历史整合意识等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断代研究方面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王先霈、周伟民的《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
该著填补了我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无专史的空白,是中国小说批评史研究领域中的一大收获。
该著从各种小说序跋、目录学著述、小说文本、评点、笔记杂著、史论、诗文和小说专题论文等资料中搜集了大量小说理论材料,显示出穷搜欲尽的材料工夫,而理论发现眼光也是一大亮点。
正如作者在《绪论》中所说:“对于一个理论家,重点评介他在术语革命和新命题提出方面、从而在小说理论推进方面的贡献,与之有关的前此和其后的情况也一并交代。
”该著不仅仅注重历史脉络的叙述,更重视对古代小说理论中常见概念、范畴的内涵进行辨析,不仅仅从当时理论背景上加以辨析与理解,更注重从现代眼光出发来体悟其理论精髓,诸如从李卓吾的史传和志人小品的评点中所提炼出的器识论、传神论、环境论等,既符合其理论原义,也有极强的现代阐发精神。
晚清小说理论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段以及特殊的中西文化碰撞的
社会文化背景,成了学者们驻足较多的一个学术领域。
四十年代杨世骥的具有断代史论性质的长文《小说理论与批评的萌芽》特别值得一提。
在上篇,作者对梁启超、狄平子、天僇生、金天翮等晚清小说理论家们的小说观点作了介绍,并就曲本弹词混入小说等常见错误对中国小说的
体制问题作了分析。
在下篇中,作者将清末小说批评的形式梳理为两方面:一是小说的史的整理;二是古今小说名别的批评。
前者以陆亮成的《月月小说发刊词》为代表,而天僇生的《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一文“亦足以说明小说体系的进展”。
作者还对近代以来有关《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西游记》等小说的评论概况作了细致的介绍和分析。
(8)建国后,前述的小说理论史著作,以及几部主要的批评史著作如黄海章的《中国文学批评简史》、王运熙等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敏泽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成复旺等的《中国文学理论史》、张少康等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黄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通史》“近代卷”等,都或多或少辟单章(或单节)对晚清小说理论作了相应的梳理或阐发。
专著方面的主要收获是颜廷亮的《晚清小说理论》和王旭川、马国辉的《中国近代小说思想》。
颜著以“小说理论近代化”的命题为核心,以“小说理论近代化”的发展脉络为经,以早期改良主义、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派的理论主张为纬,将晚清小说理论的发展分为“初步酝酿”、“正式开端”、“逐步深入”三个时期,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小说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性质、历史地位等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作者在该著中试图以“小说理论近代化”的命题来提携晚清小说理论的发展历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学术尝试。
王、马二人的《中国近代小说思想》重在揭示近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价值,以理论批评的专题为纬,通过对具体的小说理论批评“热点”、倾向以及新的理论问题的出现与变化等的研究,来探讨近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形态与特征;以形态研究为经,通过对近代小说理论的内在结构、运动、外部关系诸方
面的研究,来确定近代小说理论批评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独特的历史价值。
作者认为,近代小说理论的形态和发展、嬗变具有强烈的社会背景色彩,它同传统的文学思想特别是实用理性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吸取西方现代小说理论观念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而功利性、肤浅性则是其弱点。
总的来看,著者的总结也是合乎历史实际的。
专文方面也有收获,如蔡景康《晚清小说理论》一文对晚清小说理论的成就作了三方面的阐述。
(9)陈谦豫《晚清小说理论管窥》一文则就晚清小说理论中有关小说的社会作用以及小说的艺术特征问题的论述作了比较
全面的梳理。
(10)
三、对小说评点的全方位聚焦
小说评点无疑是古代小说批评理论中最为重要、最富于民族特色的一种批评样式,20世纪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对其进行重点剖析也是合乎情理的。
总的来看,其研究态势可以概括为---“全方位聚焦”,不过细察起来,其话语路径似乎又有迹可寻,大略可分为两端:
一是对其含义、萌兴、特点、价值、形态、体系等问题作相对集中的理论上的探讨与开掘。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谭帆关于小说评点的系列论文。
如关于小说评点的萌生,谭帆在《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一文中对小说评点产生的最初动机、小说评点的控制机制,以及明代万历小说评点从萌芽到逐渐占据了中国小说批评主导地位的发生发展过程,作了与前人迥异而又极有说服力的剖析。
(11)关于小说评点的价值,谭帆在《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本价值》一文中对小说评点这种融批评鉴赏、理论
建构、文本增饰和形式修订等为一体的综合活动作了价值学分析,对小说评点的文本价值、理论价值和传播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剖析。
(12)关于小说评点的形态,他又在《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形态论》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小说评点作为一种融理论批评性与商业传播性为一体的批评体式,具有自身的形态特征,即评点形态的多元化和评点形态的实用性与通俗性。
(13)这些系列论文或从文化学角度,或从形态学的角度,或从价值学角度,或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小说评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横向梳理或断面剖析,应当说,其观照角度本身就是对小说理论研究者的一种方法论的启示。
“小说评点”与小说批评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应该如何进行界定?也易引起争论。
例如,赖力行在《“小说评点非小说批评”异议》一文中对刘梦溪《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崛起与发展》一文中的“小说评点非小说批评”的观点所提出的异议,(14)就涉及到小说评点(或批评)的义界上的历史还原或现代阐释问题。
这种从义界上来认识小说评点性质的探讨,虽然为数不多,却也值得注意。
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最富于民族特色的批评样式之一,具有自身的特点。
对小说评点的特点,不少学者发表了看法。
如徐克文认为评点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评论、欣赏的形式和手法之一”,“是中国文章写作里面一个独特的现象,西方没有”。
(15)孙逊在《中国小说批评的独特方式---古典小说评点略述》一文中也发表了类似的见解。
(16)蔡景康在《试论小说评点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古代小说理论的贡献》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