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
12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2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场合和时机说话的声音大小。
2.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遵守课堂纪律。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1.正确领会“我们小点儿声”的含义。
2.培养学生大声说话,小声耳语,不说话就安静的习惯。
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通过唱歌、拍手等方式让学生活跃气氛,同时温故知新:请同学们谈谈平时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孩子?(或请学生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2. 引入新知☑️通过学生的文明言行引出新课题:在平时的言行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不文明现象?☑️让学生口述、手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出主题:“我们小点儿声”3. 讲解新知☑️让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大声说话、小声耳语、不说话,从而引导学生体验大声与小声的不同效果。
☑️老师带领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音量的声音?(为了表达不同的意思,照顾周围人的感受等)☑️讲解和解说声音大小要适合场景,需要考虑人际交往中的情况,如:在课堂上小声说话、在舞台上大声演讲等。
4. 练习与巩固☑️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请用“我们小点儿声”的方式(大声/小声/不说话/安静等)完成规定活动。
☑️举个例子:几个同学一起在一间屋子里自由行动,个别学生摆弄书桌、摔门、发出大声嘈杂的声音,老师在旁边观察并评判。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协商、理解“我们小点儿声”的内涵,以及各自应该注意的小细节。
举例子之后老师进行点评,让学生加深印象。
5. 归纳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我们小点儿声”?☑️学生逐个发表并总结归纳,汇总出一些常见的例子。
让学生在有意识地实践中,自主掌握好“我们小点儿声”这项技能。
课堂小结本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音量和语气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课程活动引导下,让学生养成了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不同音量的好习惯,并通过“我们小点儿声”的概念,激发了学生们遵守校规校纪、行为文明的意识。
12《我们小点声》教学设计
12《我们小点声》教学设计《我们小点声》是一首经典的儿童音乐作品,旋律简单动听,歌词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这首歌曲,引导学生学习保持安静、积极活动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下面是一个以《我们小点声》为主题的教学设计,供教师们参考。
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跟唱歌曲《我们小点声》。
2.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体会与之相关的行为准则。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
2.《我们小点声》的歌曲录音。
3.教学课件与图片。
4.班级规则与积极活动奖励系统的介绍。
三、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天的学习内容:学唱歌曲《我们小点声》,并学习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
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要保持安静,学生如何做到保持安静。
2.学唱歌曲《我们小点声》(15分钟)播放歌曲《我们小点声》,让学生跟随节奏跟唱。
教师可以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3.分析歌曲表达的内容(15分钟)与学生讨论歌曲中表达的内容:为什么要小点声?小点声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通过分析歌曲中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保持安静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做到小点声。
4.游戏与活动(30分钟)教师设计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保持安静、积极活动的态度。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安静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保持最安静,奖励表现良好的小组。
5.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安静,培养自我控制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安静和积极活动的文章,包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会和计划。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以《我们小点声》为主题,围绕保持安静、积极活动展开。
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课堂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保持安静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我们小点儿声》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
教材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教学目标: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惯。
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难点: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惯。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老师介绍一个小男孩XXX,通过他的经历,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讲解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一)教室里面有点吵通过出示情景视频,让学生了解在教室里大声喧哗、挪动桌椅、下课跑闹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讨论应该如何做才是对的。
教师总结并出示小故事。
二)做个“小小调音师”通过图文故事,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
三)这里也要小点儿声通过减少噪声的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三、课后反思通过课后反思,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总结,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惯。
风声和雨声渐渐减弱,我们也应该降低自己的声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研究了做一个小小调音师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提示,减少班级中的大声现象。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在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正确的说话方式和礼仪,让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孩子。
最后,我们还要把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一起做最文明的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12.我们小点儿声》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应该保持合适的音量,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音量,理解声音对他人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声音的大小有直观的认识。
但他们还未能完全意识到在不同的场合保持适当音量的重要性。
此外,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在控制自己声音大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并理解保持适当音量的必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应该保持合适的音量,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2.培养学生自律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音量,声音不影响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场合应该保持合适的音量。
2.培养学生自律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理解保持适当音量的必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的图片或视频。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设计相关游戏,准备游戏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场合的图片或视频,如教室、图书馆、医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场合中,我们的声音应该是大是小?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生活中因声音过大而给他人带来困扰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影响他人?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设计一个情境,模拟在不同场合中如何保持适当音量。
12我们小点儿声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噪声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自觉控制噪声的好习惯。
具体目标如下:•知道什么是噪声,认识噪声的危害;•能够理解小声说话的重要性,并能积极践行;•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懂得节制自己的声音。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噪声?1.1 导入教师先请学生自由谈一谈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哪些噪声,了解学生的感受和了解。
1.2 知识点 - 噪声是指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声音。
- 噪声不仅会引起人们的生理不适,而且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2. 保持小声说话的好习惯2.1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什么需要小声说话。
提示学生以下问题:小声说话对我们有好处吗?小声说话对降低噪声有没有作用呢?2.2 操作教师提供小声说话的日常操作演练,通过与孩子互动游戏并发出特定的声音,让孩子告诉自己发出声音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导们识别什么时候需要讲话,什么时候需要安静,以此培养他们的健康生活习惯。
3. 从他人的角度思考,懂得节制自己的声音3.1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人们产生好感。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沟通方式,体验不同语音和氛围的反应。
3.2 操作教师通过现场实例引导学生练习,让孩子们在高声和低声之间寻找平衡,并在沟通时注意自己的语音结果和状态。
在小组内请孩子们采访其他组员,展示识别别人需求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噪声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自觉控制噪声的好习惯;•关注他人的需求,节制自己的声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噪声对健康的危害;•如何将小声说话的动机深深植入到学生们的语言之中;•如何教授孩子如何结合他人的需求与自己的需求。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1.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小组互动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小声说话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噪声危害;2.问答法:教师通过采用问答法,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观察方法:教师通过实地观察和定量的方法,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情况进行评价;4.案例研究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平常的语言和交往方式,评价效果并总结改善方法,使学生具备更优良的行为方式。
12.我们小点儿声-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2.我们小点儿声-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小声说话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守时、守纪律的良好习惯;3.强化学习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黑板、粉笔、橡皮;3.学生练习本。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通过观察、聆听同学们的讨论,启发他们“学会听,讲好话”;2.老师演示如何用沉稳、礼貌的口气开场讲话。
2. 学习和掌握(25分钟)1.进入正题,播放“小声说话”的视频。
同时,让同学跟着视频说说话,练习小声说话的技巧。
在练习过程中,让同学发现小声说话的重要性;2.贴出“我们小点儿声”的口号,并将其解释为“希望大家能够在学校里遵守规定,不影响他人”;3.让同学举手表达他们小声说话的具体实践方式。
3. 拓展(20分钟)1.强化学生守时守纪律的意识,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行为是守时守纪律的表现,例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偷看旁边同学的试卷等;2.谈论学习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义和重要性。
让同学们想象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自己为战士的场景和每个人都像队长一样指挥的场景的差别,引导他们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3.通过学生互相表扬的方式,在班级间形成比较和对比,引导同学们相互学习、提高自己。
4. 总结(5分钟)就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总结,强化对班级规定、团结协作的认识,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坚持小声倾听,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团结协作的价值观。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从小声说话的重要性、守时守纪律的表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教学。
课堂上,老师通过视频演示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声说话的基本技巧和规范。
同时,在拓展环节,老师更加重视学生互相学习的互帮互助精神,在班级间形成比较和对比,引导同学们相互学习、提高自己。
教学效果良好,但老师也需要持续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持续坚持以上课程内容及价值观。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时期的心理特点,懂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自我约束,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2.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应有的行为和表现方式,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掌握一些团体生活的规矩和礼仪。
3.能用情感语言表达感想,学会关注他人的情感状态,自觉遵守班规班纪,共同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儿童时期的心理特点,掌握默契合作的技能。
2.了解学生在不同环境和场合应有的表现和言行,学会维护自己的形象。
3.用情感语言表达感想,用语言和行动关心爱护他人,培养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意识。
三、教学步骤3.1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课前布置的寻找小主持人的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同时引出本节课讨论的主题。
3.2Step 2 直播分享(15分钟)选择插曲《我的歌声里》作为本讲故事的音乐背景,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在寻求帮助的时候采取了什么方法,从而引导大家深思自己行为是否恰当。
3.3Step 3 教学案例演示(15分钟)引导三位同学分成两组,扮演两个相互分享自己的故事情节,一个组员会自制一份小礼物。
演绎故事的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演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寓意,强调小朋友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分享、尊重和表达。
3.4Step 4 主题读书活动(15分钟)通过互动主题读书活动,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开卷有益的阅读习惯。
因此,可以选择一本有助于提高同学们道德规范修养的儿童故事书,并发挥它的正能量,引导他们领悟故事中的生动形象和深层意义,启发他们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5Step 5 总结与小结(10分钟)小主持人为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同学们自由交换思路,展现他们学习的成果,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后记通过活跃的主题设置、多样的教学形式、情感化的理论分析、互动化的读书分享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应该如何表现,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同时传递了奉献、分享、关注他人等正能量所代表的道德作用,在思考反思中进一步提高班级整体文化修养。
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的基本礼仪。这是指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场合,适当调整自己的音量,使之既清晰传达信息,又不干扰他人。它是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在图书馆内,一个学生如何通过降低音量来保持安静的阅读环境,这个案例展示了控制音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共处。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的基本礼仪、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学会在集体中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素养。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倾听、表达、协调,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认识到文明用语的必要性,形成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本节课将紧扣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音量”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认为在哪些场合需要特别注意音量?”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优秀教案
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我们小点儿声》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
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主题通过减少噪声的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难点】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
和他打个招呼吧!生:(兴奋地)聪聪,你好!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生:愿意!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什么时候需要小声说话”?揭示课题《我们小点儿声》。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我们小点儿声》教案三篇
12《我们小点儿声》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五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设置。
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发现与实践,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文明习惯。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蹦蹦跳跳,开心地玩耍。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的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不过很多时候,就忘记了在公共场所不该大声喧哗,不该做打扰别人的事情,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放开音量,所以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督促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好习惯,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教学目标】1.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
2.知道在公共场所小点儿声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3.作为小公民应有责任意识,能运用调音小妙招,逐步养成文明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新课1.师用不同音量向不同对象问好,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人,音量需要调节的。
2.师引出课题。
(板书:12.我们小点儿声)过渡:为什么要小点儿声呀?别急,我请了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他呀有着千里眼和顺风耳,看(出示葫芦娃图片)葫芦娃想要和我们一起玩“挑战小耳朵”的游戏。
二、情境亲体验活动一:我来挑战1.师播放噪音干扰学生听歌,学生思考:在歌词当中“轻轻轻轻”4个字连在一起,一共出现了几次?2.师降低噪音让学生听歌,学生思考:这一次为什么能听清楚歌曲了?小结:听歌时,当其他的声音都小点声,环境就安静了,我们也能听清楚歌曲。
3.思考问题:其实,不仅是听歌,还有哪些时候我们也需要安静一点的环境?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5.播放葫芦娃的录音进行小结。
小结:同学们,安静环境是每个人所喜欢的,我的顺风耳在用时也需要安静点的环境,吵闹环境会让人不舒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2.我们小点儿声》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表达自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和自我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
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还未能完全掌握在公共场合控制自己声音大小的技巧,有时候会因为激动或兴奋而大声喧哗。
因此,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2.培养学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尊重他人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表达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
3.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各种教学情境,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视频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并思考在公共场合应该如何行为,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引入课题:在公共场合,如图书馆、电影院等,人们应该如何行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小点儿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视频,展示各种公共场合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问题中,人们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以尊重他人。
《道德与制度》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
《道德与制度》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道德与制度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孩子们在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学校内的制度。
2. 培养孩子们的行为规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3. 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交往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音频引入课题,让学生思考一起生活在学校的规则与制度。
2. 导入活动: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引发对道德规范和制度的讨论。
3. 听力训练:播放录音,让学生聆听具体的校园规章制度,并对相关问题做选择题。
引导学生明确规则和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4. 小组合作游戏: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工合作,设计一份校园规章制度宣传宣言或海报,展示出团队合作的能力。
5.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并展开讨论,了解不同规章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6.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校生活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校园制度。
7. 课后延伸: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给自己写一份校规守则。
学生在家与家人一起讨论并进行订正。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听力训练中的反应和配合度,看是否能准确理解校园规章制度。
2. 评估课堂讨论的质量,包括学生的互动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规章制度的理解程度。
3. 检查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内容,看是否能细致地总结自己的校规守则。
教学资源:1. 课本教材《道德与制度》二年级上册第12课。
2. 录音设备。
3. 学生分组游戏的材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了解校园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行为规范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和课堂讨论,学生可以发展积极的交往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布置作业并与家人进行讨论可以增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对道德规范和制度的深入思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2.我们小点儿声》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音量,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影响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公共场所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在公共场所如何控制自己的音量,尊重他人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影响他人。
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德意识,尊重他人。
3.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音量,做到心中有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影响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德意识,尊重他人。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和视频。
2.准备游戏道具。
3.准备讨论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实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情景模拟,呈现不同的公共场所,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公共场所如何控制自己的音量,尊重他人。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心中有他人。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影响他人。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在公共场所,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精选5篇)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我们小点儿声》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小点儿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2)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1)懂得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安静。
(2)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通过自身去影响他人。
3、行为与习惯培养在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的良好习惯,做到尊重他人。
4、过程与方法(1)结合反面事例,学会傲一个讲文明、有公德的人。
(2)尝试运用多种途径,从我做起,保持公共场所安静。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2)懂得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安静。
2、难点(1)培养在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的良好习惯,做到尊重他人。
(2)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通过自身去影响他人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课前搜集一些反面事例。
2、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平时发现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班的几位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节目,你们想不想看看。
(生答:想)2、课前准备好的几个学生表演节目。
(表演内容为教室内各种不文明的行为)3、师生共同观看节目。
4、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同学的行为吗?你们认为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生答:不喜欢。
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和休息)5、师生共同点评刚才表演节目中的几种不文明的行为,指出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6、师: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想一想:(1)如果你有这些行为,你怎么办?(2)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怎么办?7、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8、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9、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你们知道有些行为是不文明的,也都表示改掉这些坏毛病,你们真棒!我相信如果大家发现不文明行为后能够及时制止,我们的班级会变得安静无比,真正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
《我们小点儿声》课教案教学设计
《我们小点儿声》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会生活中不同场合需要不同音量的说话方式。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注意音量的控制,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使用适当音量的说话方式。
2. 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自觉控制音量,做到尊重他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不同场合的图片和相应的说话方式。
2. 准备一些关于音量控制的道具,如扩音器和减小音量的设备。
3. 准备一些小组活动的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音量对交流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大声说话,什么情况下需要小声说话。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PPT,介绍不同场合需要使用不同音量的说话方式。
如在图书馆需要小声说话,在操场需要大声说话等。
3.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音量控制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4. 实践活动:教师设置一些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践在不同场合使用适当音量的说话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道具,如扩音器和减小音量的设备,来感受不同音量对交流的影响。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强调在不同场合使用适当音量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音量的控制,做到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家庭、学校等不同场合的说话方式,记录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说话方式,给予鼓励和建议。
3.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一些关于音量控制的标语,如“小声说话,尊重他人”等,贴在教室或家中,提醒自己注意音量的控制。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通过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学生在不同场合说话时是否能够自觉控制音量,尊重他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音量控制意识和交流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2.我们小点儿声》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大声喧哗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但同时,他们还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在兴奋或激动时大声喧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不同的场合控制声音大小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控制声音大小的意义,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3.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交规则。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在不同的场合控制声音大小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交规则,尊重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控制声音大小的必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尝试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相关视频或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在图书馆、电影院等场合,大声喧哗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引发学生对在不同的场合控制声音大小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个关于在不同场合控制声音大小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少说话多做事”的道理并对其有切身体会。
2.学会在合适的时候“小点儿声”,形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3.学会尊重别人,互相支持,配合协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合适的时候“小声说话”,形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同时了解“少说话多做事”的道理。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在交流中如何尊重别人,互相支持,配合协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三、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回顾上节课,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关于讲话的问题以及大声说话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 学习与探究(25分钟)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小点儿声”。
2.让学生阅读本章课文并理解文章大意,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少说话多做事”的道理和“小点儿声”,并体会这些方法对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
3.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相关视频,向学生展示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的区别,让学生在视听效果的帮助下深刻体验到小声说话的积极作用。
4.通过课堂互动,发挥小组协作能力,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一些小型任务。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鼓励学生在交流时注意说话的音量、语调、语速,注重互相沟通,尊重别人。
3. 总结与讨论(10分钟)让学生围绕本节课的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在讨论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体验到的成果。
4. 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或写作作业。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主要采用了讲授、互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思维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和同伴之间的协作配合来推进学习。
五、教学参考资料1.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
2.相关视频资料。
3.资料内容与情境。
六、教学评估本次教学考核重点评估学生的是否能够理解“少说话多做事”的道理并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及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中是否能够体现出尊重其他组员、互相支持、合作协作的能力。
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五四制)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课题:我们小点儿声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保持适度音量的重要性,理解公共场所与私人空间的区别。
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调节音量的方法与技巧,增强公共场所的礼仪意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带来的不良影响。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文明礼貌规范,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践行在公共场所要降低音量的文明行为规范。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在各种场合中自觉调节音量,形成文明守礼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视频、音频资料( 展示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场景和影响)。
2. 卡片:印有不同公共场所名称( 如图书馆、医院、餐厅、公共汽车等)。
3. 评价表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在公共场所音量控制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教师首先播放一段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视频片段,视频内容为在图书馆、医院或公交车上有人大声聊天、接电话、唱歌等情景。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刚刚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或感受?”通过视频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理解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负面影响,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公共场所保持适度音量。
2. 新授环节环节一:什么是公共场所?(10分钟)教师活动: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公共场所的图片,如:图书馆、公园、医院、电影院、餐厅、公交车等场景。
2. 提问:“这些地方都是什么场所?和我们平时在家里待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并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
(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杜慧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多种途径,从我做起,然后通过自身去影响他人,保持公共场所安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教学重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教学难点】做到在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然后通过自身去影响他人。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奖励
学生:小短剧《大喇叭和小文明》
课前活动: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雨点儿》,大家看我做,小雨点儿小雨点儿轻轻,哒哒哒,哒哒哒,(用手指尖敲击桌面),中雨点儿中雨点儿欢欢,啪啪啪,啪啪啪(鼓掌),大雨点儿大雨点儿闹闹,嘣嘣嘣,嘣嘣嘣(跺脚)。
好,我们一起做。
(师生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雨点儿呢?是小雨点儿轻轻,还是中雨点儿欢欢,还是大雨点儿闹闹?
教学过程
一、倾听音频,感受噪音,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听——
(师生共同倾听音频:学校的吵闹声)
同学们,听到了刚才我播放的声音,你感觉怎么样?
2.师小结:是啊,听到这些让人很不舒服的声音,我很想对他们说:小点儿声,小点儿声。
今天,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齐读课题《我们小点儿声》。
二、观看视频,明理危害,拒绝噪音:
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的吵闹声,我们叫它们为噪音。
那么为什么噪音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想一想,噪音有哪些危害。
师生共同观看:噪声的危害。
师:看了刚才的动画,你知道噪音的危害吗?
2、师:噪音有那么多危害,我们平时生活中可是要小点儿声,少制造一些噪音啊,那就让我们从学校开始,小点儿声。
看一看思考题:说一说学校哪些情况需要小点儿声,哪些情况不需要?
完成选择题:小点声的场所。
目的:让学生分清场合控制音量。
三、小组交流,明白方法,做“调音师”:
1、师:同学们,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忘记要小点儿声,那么怎样做才能拒绝那些不和谐的声音,时刻做到小点儿声呢? 现在,请分组讨论一下,(提醒自己或者他人),让我们学会做一个小小调音师。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教师叫停讨论,现场手机录制大家讨论的吵闹声,然后交流:如何小声交流?
方法一:每个组选一个声音提示员,当大家声音放大时,提示员就提醒大家。
2小组继续交流:如何杜绝不和谐的声音,把这些声音变小。
方法二:(小记者采访班级一位淑女,寻找示范)
师:请问,你是怎样做到淑女的?
生:自己养成说话小声的习惯。
读儿歌:轻轻地
轻轻地轻轻地,我要轻轻地说话,你好,你好……
轻轻地轻轻地,我要轻轻地走路,喵喵,喵喵……
轻轻地轻轻地,我要轻轻地做事,轻手,轻脚……
师:做事,在教室里可以做哪些事?(喝水、拿笔、挪动凳子、看书、擦黑板、做游戏等等)师:让我们做一个小淑女小绅士,轻轻地读儿歌,做动作。
3、师:有的同学还没有养成小声的习惯,那么我们该怎么帮助他?请看小品《大喇叭和小文明》。
小品《大喇叭和小文明》剧本:
大喇叭(飞跑进教室,使劲关门),大喊:老师来啦!
小文明(走近大喇叭,把手放在唇边):小点儿声!
大喇叭(回到自己座位,把凳子弄得咯吱咯吱的,拿笔的时候文具盒啪啪地响):说:
快点儿写,一会儿老师要检查。
小文明(拉一拉他、指指凳子和文具盒):轻手轻脚!
大喇叭:对不起,我错了,我一定要向你学习,做个文明的好孩子。
小文明:你真棒,你再也不是大喇叭了,你是一个知错就改懂文明的孩子。
师:刚才,小文明用了什么方法让大喇叭变得文明了?
方法三:学几个小声的动作:把食指竖放在嘴前,摆摆手,交叉双臂, 停止。
方法四:做一个警示贴,提醒自己小点儿声。
(小组展示:手工贴纸)
方法五:灵活运用交流的方式。
(五种方法视讨论情况而定先后)
三、拓展延伸,推而广之,做“文明娃”:
师:同学们,除了再学校要小点儿声,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小点儿声呢?
看课件:博物馆公交车医院电影院图书馆等等
这些公共场所我们也要做到小点儿声。
我们小点儿声不仅仅是因为噪音有很多危害,而且是因为小点儿声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现在我们十堰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是每一个市民的大事,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在学校做一个文明人,在所有的公共场所都要做一个文明人。
让我们一起轻唱《文明之歌》,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中华“文明娃”。
播放视频,齐唱歌曲《文明之歌》。
结束:文明是动人的风景,文明是美丽的心灵,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让城市因我而美丽!
板书设计: 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
养成小声的习惯
选一个小声的提示员
做一个小声的提示贴
学几个小声的提示动作
灵活运用交流方式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流程,我设计了几个大的环节,将教学目标的实现层层递进:
1. “初步体验,获得感悟”: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先将学生置于喧闹的课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到喧闹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不悦,再以《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段视频揭示噪音对人们造成的影响,自身的感受加上理论上的引导,学生“知道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别人”。
2. “发现问题,探求方法”:哪些公共场所需要放低音量,想想用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助降低音量呢?接着我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讨论、交流,教学通过这样的感知与实践,将有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做到在公共场所能低声说话,不打扰别人。
3.“促进提升,共同进步”。
二年级的孩子童真童趣十足,让他们参与设计“警示卡”,送出“警示卡”,起到了“小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在实践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
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为了增强本节课的时效性,在学生交流讨论、小组合作时,我也提醒学生“我们小点儿声”,让小点儿声不只是流程,而是落实到我们生活的点滴。
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环节中,表现踊跃,均能够紧密地关注老师的课堂呈现。
当然,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我只是利用这节课充当了学生习惯养成路上的引导者,接下来,我还需要做一个示范者,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自己做到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那么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养成在公共场所小点儿声的习惯。
4.全班交流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设计一个小活动:1、图书馆公交车上2、前后情景对比表现变化3收集“音量调节卡”4、《吵闹王国》故事5、大喇叭和小文明》)有一种礼貌,叫小声说话
有一种修养,叫小声说话
就近借东西用手势告诉用写纸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