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财政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关于印发《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10.25•【文号】财农[2006]223号•【施行日期】2006.10.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财政综合规定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2006年10月25日财农〔2006〕223号)国家林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为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我部于2000年印发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财农〔2000〕151号,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对规范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不断推进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管理规定》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对《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以下简称天保资金)管理,提高天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天保资金是指财政安排的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专项支出,包括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职工分流安置费、职工培训费和其他补助等。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实施方案》确定的各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中央财政安排地方的天保资金,除职工培训费外,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由财政部根据《实施方案》等确定的标准和项目,在预算执行年度开始前,将控制指标下达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财政部门,各省级财政部门以此作为编制地方预算、安排配套资金的依据,各省应当按照《实施方案》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天保资金)管理,提高天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1〕138号)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甘肃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甘肃省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天保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根据《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甘肃省实施方案》的要求,安排用于天然林保护的专项资金,包括森林管护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抚育补助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以及《甘肃省实施方案》确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按照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和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提前通知下年度转移支付指标及完善预算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甘财预〔2011〕62号)要求,省财政厅于每年10月底以前,将下一年度天保资金中的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和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指标提前通知各市州、省直管县市财政部门和省级直属有关实施单位。
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要按照《甘肃省实施方案》要求,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同时要将提前通知指标,层层落实到实施单位,并全额编入下一年度预算。
第五条市州、县市区可按照有利于统筹安排的原则,在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之间进行适当调整。
市州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将经市州政府批准的调整方案(含省直管县市),抄报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
第六条天保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债务和税金等。
第七条天保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

天然林保护⼯程财政资⾦管理规定⽬录第⼀章总则第⼆章预算管理第三章森林管护事业费第四章基本养⽼保险补助费第五章政策性社会性⽀出补助费第六章下岗职⼯分流安置费第七章固定资产管理第⼋章监督与检查第九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加强天然林保护⼯程财政资⾦(以下简称天保资⾦)管理,提⾼天保资⾦的使⽤效益,保障天然林资源保护⼯程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程的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条本规定适⽤于各级天然林资源保护⼯程的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包括国有森⼯企业、国有林场、国有苗圃等。
第三条天保资⾦是指财政安排的专项⽤于天然林资源保护⼯程的事业性⽀出,包括森林管护事业费、基本养⽼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出补助费、下岗职⼯分流安置费和其他补助。
第四条天保资⾦实⾏专户存储,统⼀管理。
第⼆章预算管理第五条地⽅向中央财政申请天保资⾦,先由各省(⾃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编制资⾦申请报告,并报送省级财政部门审核,省级财政部门再于每年1⽉底以前向财政部申报。
中央直属实施单位由单位主管部门编制下年度资⾦申请报告报国家林业局审核,由国家林业局向财政部申报;天保资⾦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程的进展情况,下年度天保资⾦预算和地⽅配套资⾦安排等情况。
第六条中央财政安排地⽅的天保资⾦,由财政部根据《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程实施⽅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程实施⽅案》(以下简称《实施⽅案》)和省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天保资⾦申请报告,审核下拨省级财政部门。
各省(⾃治区、直辖市)应按照《实施⽅案》⾜额落实地⽅配套资⾦。
中央直属实施单位的天保资⾦,由财政部拨给国家林业局,由国家林业局拨付所属实施单位。
第七条各省(⾃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按照中央财政下拨的天保资⾦和地⽅落实的配套资⾦,可在《实施⽅案》确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分配标准和资⾦使⽤⽅案,并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备案,同时,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付资⾦。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05.14•【文号】财基字[1999]92号•【施行日期】1999.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10月16日实施日期:2007年11月16日)废止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1999年5月14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发布财基字[1999]92号)第一条为规范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促进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重点规范和管理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含国债专项建设资金,下同)。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及其他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的资金管理另行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务院批准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公益林建设项目、商品林建设项目和转产项目。
第四条公益林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用于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苗圃设施建设及其他基本建设支出。
人工造林支出是指清林整地、植苗、幼林抚育等项支出。
飞播造林支出是指按国家规定的飞播作业程序在一定区域内用飞机播散种子进行造林作业等项支出。
封山育林支出是指钉桩、围栏、补植等项支出。
森林抚育支出是指透光、间伐等项支出。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支出是指破土、撒种等项支出。
苗圃设施建设支出是指苗圃设施和设备等项支出。
其他基本建设支出是指以上六项之外用于公益林建设的其他各项基本建设支出。
第五条投入商品林建设项目、转产项目的国家预算内建设资金一律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入。
第六条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经批准并列入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后,可向财政部门申请拨付国家预算内建设资金。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天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保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天保资金是指中央财政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安排用于天保工程的专项资金,包括森林管护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抚育补助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以及《实施方案》确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按照《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财政部于每年9月30日前,将下一年度天保资金中的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和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指标提前通知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财政部门。
省、市、县级财政部门要将提前通知的指标,层层落实到实施单位,并全额编入下一年度预算。
国家林业局直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天保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入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预算。
第五条省级财政部门可按照有利于统筹安排的原则,在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之间进行适当调整。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将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调整方案,抄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六条天保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债务和税金等。
第七条天保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
第八条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天保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央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细则》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央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细则》的通知正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央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细则》的通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财政局、林业局,各地州市财政局、林业局,天山西部、阿尔泰山、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财政部下发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请遵照执行。
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央财政资金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央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中央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中央天保工程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我区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138号)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中央天保工程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天保工程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自治区各级财政、林业部门以及《实施方案》确定的自治区天保工程实施单位。
第四条中央天保工程资金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绩效评价有关要求开展年度考评,建立考评结果与资金投入挂钩的奖惩机制。
天保项目资金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天保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天保工程各项任务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天保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集、拨付、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价等。
第三条天保项目资金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二)效益性原则:确保资金投入产出比,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安全性原则: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四)透明性原则:加强资金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资金筹集第四条天保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一)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二)地方财政预算内投资;(三)企业自筹资金;(四)国内外贷款;(五)其他资金。
第五条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工程规划安排,由财政部统一下达。
第六条地方财政预算内投资由各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工程需求,统筹安排。
第七条企业自筹资金由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工程需求自行筹集。
第八条国内外贷款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工程规划安排,由金融机构提供。
第九条其他资金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工程规划安排,由有关部门依法筹集。
第三章资金拨付第十条资金拨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按照工程进度拨付;(二)按照资金用途拨付;(三)按照合同约定拨付。
第十一条资金拨付程序:(一)项目单位提出资金申请;(二)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三)财政部门审核;(四)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资金拨付方式:(一)财政直接支付;(二)财政授权支付;(三)银行转账。
第四章资金使用第十三条资金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专款专用原则;(二)节约使用原则;(三)效益优先原则。
第十四条资金使用范围:(一)工程建设;(二)设备购置;(三)技术改造;(五)科研攻关;(六)其他与工程相关的支出。
第十五条资金使用程序:(一)项目单位提出资金使用计划;(二)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三)财政部门审核;(四)资金使用。
天保工程管理办法

西和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加强西和县天保工程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西和县由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安排的天保工程项目。
第三条天保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停伐或调减木材产量,保护好现有天然林,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加强森林管护,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缓解企业社会负担,为林区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第四条天保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坚持目标到场(站)、任务到场(站)、资金到场(站)、责任到场(站)。
第二章工程组织管理第五条设立西和县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全县天保工程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各场(站)应加强对天保工程的领导,成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要明确工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天保工程的管理培训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
第八条统一规划部署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工程实施动态信息进行管理、监测和监督。
第三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第九条天保工程各类基本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按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核查验收。
各级天保主管机构要会同造林等有关业务职能单位加强对工程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单项工程(方案)设计、工程项目施工等的组织和指导,保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第十条工程设计实行招投标制度,择优选用相应资质的工程项目设计单位。
要实行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负责制,依法对各类设计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工程设计必须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结果进行。
第十二条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必须以森林经营方案为蓝本,建立在科学的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工程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第十三条天保工程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天保工程经费使用方案

天保工程经费使用方案一、总则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改善天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经费使用方案。
二、项目背景天保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旨在通过开展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活动,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项目主要涉及的工作内容包括生态修复和恢复、植被保护和建设、水域生态治理、湿地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
三、经费来源本项目的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企业赞助、国际援助等多种渠道。
项目经费由专门成立的经费管理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
四、经费使用原则1. 依法合规。
经费使用必须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公开、透明、规范。
2. 效益优先。
经费使用应充分考虑项目的综合效益,确保经费得到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3. 公平公正。
经费使用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违法挪用、滥用经费。
4. 严格把关。
经费使用应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真实合理、合理有效。
五、经费使用范围1. 生态修复和建设: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建设,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环境整治等。
2. 水域生态治理:主要用于对湖泊、河流等水域进行生态治理,保护水环境,改善水质。
3. 湿地保护和恢复:主要用于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4. 野生动物保护:主要用于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救护工作。
5. 生态公益林建设:主要用于建设和管理生态公益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六、经费使用流程1. 经费申请:各相关单位根据实际项目需要,向经费管理委员会提交经费申请。
2. 经费审核:经费管理委员会对申请经费进行审核,确保项目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3. 经费审批:经费管理委员会根据审核结果进行经费审批,确定经费使用的具体数额和用途。
4. 经费执行:由项目实施单位按照批准的经费使用计划进行经费执行。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和要求分别编人 国家林业局部 门预算和兵团预算 。
第 五条 省级 财政 部 门可按 照有 利 于统筹 安排 的原则 ,在森林管 护 费 、社会 保 险补 助费 、政 策性 社会性 支出补 助费 之间进 行适 当调整 。省 级财 政部 门会 同省级林 业部 门将经 省级人 民政府批 准 的调整 方案 ,抄 报财政部 和国家林业局 。 第六条 天保 资金实 行专 款专 用。任何 部 门和 单位不得截 留、挤 占、挪用 、强 行划 转 或抵 扣各 种 债务和税金等 。
员经费支 出。
森林 抚 育补助 费是 指专 项用 于 国有
第二十六条
改革 奖励 资金 :是 指对 有关省 剥
中幼林抚育所 发生 的各项 经费支 出。森 林抚 育补 助
费标准 为每亩 10 。 2元
离实施单位办 教育 、医疗 卫生 职能 给予 的延续补 助
资金 ,以及支持 国有森 工企业 管理体 制改 革措施得 力 、取得显著成效给予 的奖励资金。 第二十七条 天保 工程 实施过 程 中 ,实施单位 政策性社会性 职能移 交地 方政府管 理 、公检 法 司经 费纳入地方财政 预算 管理 的相关补 助资 金 ,以及改 革 奖励资金 ,重点 用于补 充地方 政府 接受剥 离机构
.
第十三条 中央财政森 林生 态效益 补偿 基金 是 指 中央财政对天 保工程 区 内集 体和 个人所 有 的国家 级公益林安排 的森林 生态效 益补偿 基金 。中央财 政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的标准为每亩每年 1 。 0元 第 十四条 中央财政 森林生 态效 益补偿 基金 的
申请 、使用 、管理等有关要求按 照 《 政部 国家林 财
●政 策 法规
2 1 年 第 1 期 0 1 1
天保工程资金使用方案

天保工程资金使用方案一、项目背景天保工程是指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旨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生态安全。
为了加强天保工程的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定本资金使用方案。
二、项目目标1. 保护野生动植物,减少人为捕杀行为;2.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物种;3.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生态安全。
三、资金来源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1. 政府拨款:由中央财政拨款支持天保工程;2. 捐款资金:向社会募集公益资金,用于天保工程;3. 企业赞助:由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提供赞助资金;4. 其他收入:通过项目产生的收入用于项目再投入。
四、资金使用目标1. 资金使用原则:公开透明、合理合规;2. 资金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3. 资金使用方向: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要方向;4. 资金使用范围:包括物资采购、人员工资、设备维护等方面。
五、资金管理1. 资金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的资金监督机构,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监督;2. 财务公开透明:定期公布项目财务报表,接受社会监督;3. 费用审批制度:建立明确的费用审批制度,确保项目费用的合理性;4. 专项账户管理:专门设立资金专项账户,实行专款专用。
六、资金使用方案1. 用于野生动植物的救助和保护,包括野生动植物的饲养、庇护和医疗救助;2. 用于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包括森林、湿地等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3. 用于开展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的科研和宣传活动;4. 用于管理维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
七、资金使用效益1. 通过本资金使用方案,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物种;2. 通过本资金使用方案,将能够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识和支持;3. 通过本资金使用方案,将为保护生态平衡、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八、项目实施进度1. 本资金使用方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2. 每年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总结,形成年度报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
天保工程管护资金实施方案

天保工程管护资金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天保工程是指在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批准下,由水利部牵头组织实施的一项生态修复工程。
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手段,提高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实现对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该项目对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随着实施的深入,资金投入和管理成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二、项目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确保天保工程管护资金的有效使用,保障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全面了解项目费用的市场水平,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足够的资金投入和项目进度的顺利推进。
3. 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的安全稳定和合规使用。
三、资金来源天保工程管护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中央财政预算2. 地方财政配套3. 生态补偿资金4. 外部捐助和合作资金为了确保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持续性,我们将制定多种筹资途径,确保项目的持续开展和资金的稳定性。
四、资金使用流程1. 申请阶段项目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提出相应的资金需求申请。
包括项目计划、资金预算、资金用途说明、经费保障和使用计划等内容。
同时,由负责人审批并报相关部门审定。
2. 审批阶段项目部门提交资金使用申请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初审,确保申请内容完整准确。
然后进行资金额度分配和项目经费批准,由财务部门进行资金拨付。
3. 使用阶段资金拨付后,项目部门按照使用计划进行资金使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和用途进行开支,并及时登记和报销。
4. 监督审计阶段项目部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需要随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
同时,财务部门定期对项目经费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五、资金管理制度1. 资金决策机制项目部门负责制定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并由相关部门审批和批准。
同时,财务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和登记,并定期向领导汇报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2.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负责制定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并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天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保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天保资金是指中央财政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安排用于天保工程的专项资金,包括森林管护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抚育补助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以及《实施方案》确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按照《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财政部于每年9月30日前,将下一年度天保资金中的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和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指标提前通知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财政部门。
省、市、县级财政部门要将提前通知的指标,层层落实到实施单位,并全额编入下一年度预算。
国家林业局直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天保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入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和兵团预算。
第五条省级财政部门可按照有利于统筹安排的原则,在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之间进行适当调整。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将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调整方案,抄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六条天保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债务和税金等。
第七条天保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
第八条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要建立健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护费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3元。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发布时间:2017-02-21 11:48 阅读次数:103 选择字号:T|T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天保资金)管理,提高天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1〕138号)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甘肃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甘肃省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天保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根据《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甘肃省实施方案》的要求,安排用于天然林保护的专项资金,包括森林管护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抚育补助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以及《甘肃省实施方案》确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按照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和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提前通知下年度转移支付指标及完善预算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甘财预〔2011〕62号)要求,省财政厅于每年10月底以前,将下一年度天保资金中的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和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指标提前通知各市州、省直管县市财政部门和省级直属有关实施单位。
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要按照《甘肃省实施方案》要求,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同时要将提前通知指标,层层落实到实施单位,并全额编入下一年度预算。
第五条市州、县市区可按照有利于统筹安排的原则,在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之间进行适当调整。
市州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将经市州政府批准的调整方案(含省直管县市),抄报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
第六条天保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债务和税金等。
天保工程资金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
1 . 强化天保工程资金管理 , 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一
是 积极 贯彻 有关规 章 制度 。规 章制 度建 设 是 规 范工 程 资 金管理 的基础 和 先导 。为 了确 保资 金安 全有 效运转 , 我 州积极 贯彻 和学 习 国家林 业 局 出 台的 《 天然林 资 源 保护 工程 财 政专 项 资金会 计 核 算操 作 规 程》 林 业 重 和《 点 生态工 程 建设 资 金会 计 核算 办法 》 严 格执 行 资金 拨 ,
饭 一直 延续 至今 。
付 的 “ 账 制 ”并 把项 目管理 、 报 , 资金 管 理和 对 工程 资 金 的检 查 监督 有 机地 结 合起 来 . 成 了相互 配套 、 形 相互 制 约 的机制 。对 天保 资金 管理 工作 中 出现 的新 情 况 、 问 新 题采 取有 效 的措 施 , 进行 着力 整改 。二是加 强 了资金 预 算 和拨 付管 理工 作 。我 州财 政 、 业部 门严 格 按照 国家 林 财 政部 有关 天 保项 目资 金预 算管 理 办法 和“ 用 钱 ” 慎 的 要求 安 排项 目支 出 , 严 格按 批 复 的项 目支 出标准 、 并 使 用 范 围执 行 , 专款 专 用 , 杜 绝挤 占、 用 的现象 。按 坚决 挪 投资计划 、 工程进展拨付资金 , 确保资金的及时拨付到 位 和工 程 的顺 利实 施 。三是 切 实加 强 资金 使 用 的稽 查 工 作 。我 州天 保 工程 资 金稽 查 工作 紧 紧 围绕 “ 用钱 ” 慎 的要求 , 一步 提高 了稽 查工 作 的质量 和效率 。五年 来 进 配合省财政 、省林业主管部 门积极开展了天保工程 的 资 金稽 查工 作 , 狠抓存 在 问题 的整 改 , 把资 金 管理 工 作 作 为稽 查 工作 的重 点 , 真 开展 自查 自纠 工作 , 省 财 认 对 政 、 林业 主 管部 门要 求整 改 的通 知或 情 况通 报 , 真 省 认 对待 . 并对 存 在 的 问题 和 整改情 况 进行 跟 踪 检 查 , 时 及 上 报 整 改 结果 , 举 一 反 三 , 范 管 理 , “ 用 钱 ” 并 规 将 慎 贯 彻 落实 到 了工 程建设 的始终 。 2提 高 国债 资金使 用 效益 . . 确保 工 程建 设质 量 。为 了确 保天 然林 保 护工 程 建设 质量 ,我 州 严格 按 照 国 家 有 关 部 门关 于 加 强 国债 资 金 使 用 管 理 和 国 家 林 业 局 “ 用钱” 慎 的要 求 , 管 理 的手 段渗 透 到资 金 运行 的全 把 过程 . 高 了 国债资 金 的 投资 效益 , 提 确保 了工 程建 设质 量 。林业 国债投 资 体 现 了 国家对 生 态建 设 的 高度重 视 是 商 品林还 是 公益 林 , 育 森林 资 源 始终 是第 一位 的 。 培 当前 , 强森 林 资源 培育 工作 非常 重要 。特 别是 二代 中 加 幼 林要 加强 抚 育 、 伐 、 间 修枝 工 作 , 是适 应林 分 生 长 , 一 二 是有 利于 森林 防火 。由于该 场松类 树种 比例 过大 , 造 成 松材 线虫 病 害难 以根 治 , 应调 整 林种 树 种结 构 , 造 多 些 阔 叶树或 速 生 丰产 林 ,提高 土 地利 用 率 和抗 病虫 害 能力 , 打造高 效林 业 。 ’ 4改 变经 营方 式 。过去 经 营方式 单 一 , . 全部 为 国有 国营 , 法 调动 职工 和社 会力 量办 林业 。应打 破这种 旧 无 的模 式 , 台林 木 、 地 资 产 流转 办 法 。从2 0 年起 该 出 林 05 场 已率先制定 《 国有林场职工承包林地管理办法》 规 , 定 每 位在 职 职工 可 承包 采 伐迹 地3 亩 , 划 l 年完 成 , 0 计 0 预 计 拿 出林 地 3 余 亩 , 全 由个 人投 资 经 营 , 场 代 万 完 林 为管 护 。 收益采 取二 八 分成 。承包林 地 要求 职工 营造 速 生丰 产林 或种 植 绿 化苗 木 . 行集 约 化 管理 , 实 以此 调 动 广 大 干部 职工 积极 性 。 让他们 从 中受益 。
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办法(精选五篇)

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办法(精选五篇)第一篇: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办法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办法一、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1、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执行《会计法》。
2、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3、保障会计人员职权不受侵犯。
二、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1、负责组织本单位重大会计工作。
2、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及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作出决策。
三、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1、领导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2、组织制定财会制度;3、组织编制财务计划;4、管理本单位财务人员;四、会计部门与其它职能部门的关系:1、会计部门是单位中许多管理职能部门之一,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会计部门的资金跟踪管理职能使其既要从各个部门取得原始资料用工整理,又要根据会计信息执行控制和监督职能向各部门反馈信息,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才能确保建立有效的会计管理体系。
五、计核算的组织形式:我局会计核算采取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一种是集中核算形式,就是企业或基层单位一切经济业务的凭证整理,明细分类核算和总分类核算都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其它部门只负责填制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为会计部门提供原始资料。
另一种是非集中核算形式,就是某些经济业务的凭证整理和明细分类核算工作,可以由各个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部门完成,会计部门对这些经济业务只进行总分类核算,并对各部门会计工作进行业务性监督和指导。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它是利用价值形式,通过资金运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综合性管理,搞好财务管理必须做到:一、组织资金供应,提供资金利用效果。
资金使用必须在计划内进行,合理的分清资金的渠道,确定资金的需要量,既要保障计划内的正常需要,又要反对积压浪费,同时还要计划的调度资金,使资金的收入,支出在数量和时间上必须协调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县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制度

县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和加强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和安全运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总则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制度遵循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合规开展工作。
全县各级财务部门要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加强经济核算,落实会计核算制度,规范用款管理,严格限额拨款,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加强财务信息公开,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依法管理。
二、预算编制和执行1.县天保工程部门要根据工作任务和职责,对年度经济预算进行编制,并经上级部门审批后执行。
2.各级财务部门要按照年度预算计划,开展经费支出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并进行动态调整。
三、资金管理1.县天保工程部门要建立健全资金收支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和利用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各级财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专门账户进行存放和支取资金,并定期进行资金清查和核对。
四、财务核算1.县天保工程部门要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并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各级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凭证的管理,确保凭证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五、用款管理1.县天保工程部门要建立健全用款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的支取和管理进行规范,确保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
2.各级财务部门要加强对用款的监督和审查,确保用款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六、财务审计1.县天保工程部门要定期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和合法。
2.各级财务部门要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外部财务审计,接受审计的监督和检查。
七、财务信息公开1.县天保工程部门要定期公开财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财务管理的透明和公开。
2.各级财务部门要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公开财务信息,接受上级部门和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八、风险管理1.县天保工程部门要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和化解财务风险。
2.各级财务部门要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类财务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天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保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天保资金是指中央财政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安排用于天保工程的专项资金,包括森林管护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抚育补助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以及《实施方案》确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按照《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财政部于每年9月30日前,将下一年度天保资金中的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和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指标提前通知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财政部门。
省、市、县级财政部门要将提前通知的指标,层层落实到实施单位,并全额编入下一年度预算。
国家林业局直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天保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入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和兵团预算。
第五条省级财政部门可按照有利于统筹安排的原则,在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之间进行适当调整。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将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调整方案,抄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六条天保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债务和税金等。
第七条天保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
第八条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天保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
县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县天保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合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县天保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天保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算管理原则:严格执行预算,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2. 安全管理原则:确保资金安全,防范财务风险。
3. 公开透明原则:财务活动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4. 责任追究原则: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资金筹集与管理第四条天保工程资金来源包括:1. 国家财政拨款;2. 地方财政配套;3. 社会捐赠;4. 其他合法渠道。
第五条资金筹集管理:1. 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拨款相关规定,做好资金申请、审批和拨付工作;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应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到位;3. 社会捐赠资金应严格按照捐赠协议执行,确保专款专用。
第六条资金使用管理:1. 天保工程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项目预算执行,不得擅自调整;2. 资金使用应遵循“专款专用、按期拨付、跟踪问效”的原则;3. 资金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进行,不得以现金支付。
第三章财务核算与监督第七条财务核算:1. 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2. 项目主管会计负责对天保工程资金进行核算,包括收入、支出、结余等;3. 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向项目领导小组汇报。
第八条财务监督:1. 建立财务监督机制,确保财务活动合规、合法;2. 定期对天保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接受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九条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照以下规定追究责任:1. 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造成资金损失的,依法承担经济责任;2. 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 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县天保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天保资金实施方案

天保资金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天保资金是指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专项资金。
为了有效保障天保资金的实施,制定本实施方案,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管理流程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二、资金使用范围1. 生态修复项目: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生态湿地建设等,旨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2. 污染治理项目:主要用于污染物的清洁生产、治理和修复,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等,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3. 生态补偿项目:用于对生态环境受损的地区进行补偿,包括生态保护补偿、生态功能区补偿等,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三、资金管理流程1. 项目申报:各地环保部门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需求,结合天保资金的使用范围,组织编制项目申报书,报送至上级环保部门。
2. 资金审批:上级环保部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资金审批,确保项目符合天保资金的政策导向和使用范围。
3. 资金拨付:经过审批的项目,按照预算计划和项目进度,由财政部门拨付资金给各地环保部门,用于项目实施。
4. 项目实施:各地环保部门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组织实施天保资金项目,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四、监督机制1. 定期检查:上级环保部门对天保资金项目进行定期检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资金审计:对天保资金的使用进行定期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3. 信息公开:将天保资金项目的申报、审批、拨付、实施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总结通过制定天保资金实施方案,能够更好地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希望各地环保部门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天保资金的有效使用,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保工程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关于印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1〕138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林业局: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对2006年印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天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保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天保资金是指中央财政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安排用于天保工程的专项资金,包括森林管护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抚育补助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以及《实施方案》确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按照《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财政部于每年9月30日前,将下一年度天保资金中的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和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指标提前通知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财政部门。
省、市、县级财政部门要将提前通知的指标,层层落实到实施单位,并全额编入下一年度预算。
国家林业局直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天保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入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和兵团预算。
第五条省级财政部门可按照有利于统筹安排的原则,在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之间进行适当调整。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将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调整方案,抄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六条天保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债务和税金等。
第七条天保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
第八条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天保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
第九条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于每年4月30日以前向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报送上年度天保资金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上年度天保工程进展情况,天保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地方财政投入和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改革情况。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天保资金总结报告由国家林业局于每年4月30日以前报送财政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天保资金总结报告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于每年4月30日以前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三章森林管护费第十条森林管护费包括国有林管护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护费补助。
第十一条国有林管护费是指专项用于管护国有森林资源所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主要包括森林管护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相关设施建设维护和设备购置费等。
国有林管护费重点保障森林管护人员的工资性支出。
国有林管护费标准为每亩每年5元。
第十二条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护费补助是指用于集体和个人管护地方公益林的补助支出。
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护费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3元。
第四章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第十三条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指中央财政对天保工程区内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安排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标准为每亩每年10元。
第十四条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申请、使用、管理等有关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9〕381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森林抚育补助费第十五条森林抚育补助费是指专项用于国有中幼林抚育所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
森林抚育补助费标准为每亩120元。
第十六条森林抚育补助费的申请、使用、管理等有关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10〕546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社会保险补助费第十七条社会保险补助费是指专项用于补助实施单位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支出。
第十八条社会保险补助费,以各省2008年社会平均工资的80%作为社会保险年缴费工资总额,补助比例合计为缴费工资总额的30%。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比例20%、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比例6%、失业保险补助比例2%、工伤保险补助比例1%和生育保险补助比例1%。
第十九条实施单位应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的规定按时足额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章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第二十条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是指专项用于各级实施单位承担的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包括教育经费、医疗卫生经费、公检法司经费、政府经费、社会公益事业经费、改革奖励资金。
第二十一条教育经费是指实施单位承担的基础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经费支出。
教育经费的标准为人年均补助30000元。
第二十二条医疗卫生经费是指实施单位承担的医院、防疫站、卫生所及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经费支出。
医疗卫生经费的标准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人年均补助15000元,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人年均补助10000元。
第二十三条公检法司经费是指实施单位承担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安全局的经费支出。
公检法司经费的标准为人年均补助12000元,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人年均补助15000元。
第二十四条政府经费:是指各级政企合一实施单位承担的政府事务类经费支出。
政府经费的标准为人年均补助30000元。
第二十五条社会公益事业经费:是指各级实施单位承担的消防、环卫、街道、广播电视、供水、供热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主要保障人员经费支出。
第二十六条改革奖励资金:是指对有关省剥离实施单位办教育、医疗卫生职能给予的延续补助资金,以及支持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得力、取得显著成效给予的奖励资金。
第二十七条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实施单位政策性社会性职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公检法司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的相关补助资金,以及改革奖励资金,重点用于补充地方政府接受剥离机构和人员的经费等巩固改革成果支出,具体用途由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研究确定。
第八章固定资产管理第二十八条实施单位用天保资金购置固定资产需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所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第二十九条实施单位要加强对天保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账簿和卡片,定期进行核对,保证账卡、账实相符。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领用、保管、保养、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
第九章监督检查第三十条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对天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以及截留、挤占、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罚。
第三十一条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天保资金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
第十章附则第三十二条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抄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三十三条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和物价变化,财政部将会同国家林业局在充分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研究调整天保资金有关标准。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2006年10月25日印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财农〔2006〕223号)同时废止。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81号)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以下简称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指各级政府依法设立用于公益林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资金。
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用于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的补偿范围是国家级公益林林地。
国家级公益林是指依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09〕214号)区划界定的公益林林地。
第四条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依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
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平均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管护补助支出4.75元,公共管护支出0.25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0元,其中管护补助支出9.75元,公共管护支出0.25元。
第五条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支出,用于国有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森工企业等国有单位管护国家级公益林的劳务补助等支出。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测算审核管护成本,合理确定国有单位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数量和管护劳务补助标准。
第六条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支出,用于集体和个人管护国家级公益林的经济补偿。
第七条公共管护支出由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用于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开展国家级公益林监测、管护情况检查验收、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等工作。
第八条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财政部门会同各省林业主管部门,在本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内,明确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的具体开支范围和要求。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发生的相关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另行安排,不得在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中列支。
第九条林业主管部门应与承担管护任务的国有单位、集体和个人签订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合同。
第十条国有单位、集体和个人应按照管护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承担管护责任,根据管护合同履行情况领取中央财政补偿基金。
第十一条各省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于每年4月30日之前,联合向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报送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申请,申请的内容包括上年度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情况、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和征占用等资源变化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