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
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系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工作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根据《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上级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系统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天保资金进行的各项公益林建设项目的管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公益林建设实行建设目标责任制。
省森林资源管理局负责对全系统的公益林建设协调、指导检查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以林业局为单位承担完成由省森林资源管理局下达的公益林建设任务。
林业局的法人为本单位公益林建设项目负责人,对省森林资源管理局负总责,并按年度计划与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签定《陕西省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
第五条以林场为单位组织施工。
林场在接受林业局下达的公益林建设任务后,必须与林业局签定完成数量、质量及期限的责任合同。
第六条以林场为单位,由林业局组织对公益林建设工程进行招投标。
林场按任务、质量要求,实行层层负责,逐级承包,包任务、包质量、包经费,并与每个责任者签定完成数量、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技术要求、质量标准、验收程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林建设合同。
第七条公益林建设合同一经签定,不允许擅自转包或分包。
第八条各林业局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组织动员本单位职工参加公益林建设工程。
第九条公益林建设实行技术培训分级负责和持证上岗制度。
各林业局要对管理、技术及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证,持证上岗。
第三章计划与资金管理第十条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根据省计委、省林业厅下达的公益林建设计划任务,编制下达各林业局年度公益林建设计划任务。
第十一条年度公益林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如确需变更,需报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批准。
第十二条公益林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和单独核算,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截留、挪用,不得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贷款本息、税金和债务。
天保工程管护方案

天保工程管护方案一、前言为了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国家大力推进了天保工程。
天保工程是指利用生态工程手段,通过植被恢复和保护、水土保持和环境修复等技术措施,改善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天保工程,制定了下面的管护方案。
二、天保工程的地点天保工程的地点主要包括山区、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
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以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天保工程的地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确定,并在此地点实施管护方案。
三、天保工程的目标1.恢复和保护植被:加强植被的恢复和保护,保持植被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增强植被对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2.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
3.环境修复: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天保工程的管护措施1.建立天保工程管理机构:在天保工程的地点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管护方案,监督和管理天保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2.保障经费和物资:对天保工程的管护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资保障,保证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持续运行。
3.制定管护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天保工程的管护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确保管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4.加强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天保工程的管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管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5.宣传和教育:开展天保工程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自然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6.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天保工程管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更新,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护队伍。
五、天保工程的持续性天保工程的管护工作需要持续进行,录入至少5年的时间,确保天保工程的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在此期间,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管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后期管理办法

四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后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后期管理,提高公益林建设成效,根据《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国家林业局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益林建设系指在天保工程区内实施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营造林措施。
第三条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公益林建设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同志是主要责任人,要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
第二章抚育管理第四条造林成活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造林第二、三年要及时进行补植(播),树种以原造林树种为准。
第五条要全面加强新造林地的抚育工作,严格执行批复的造林作业设计文件要求的生产作业内容和规格标准,前3年每年进行2—3次抚育,刀抚和锄抚相结合,实施扩穴培土、割灌除草、浇水施肥等抚育作业。
第六条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管护,禁止开垦、放牧、割草、打柴等人为活动,搞好病虫及鸟鼠害防治。
第七条全面推行新造林地管护责任制,做到管护措施到位、管护人员到位、管护经费到位、管护责任到位。
管护责任制以合同的方式与管护单位或承包者的利益挂钩,实行奖励与惩罚结合。
第八条加强公益林异地建设的管理。
公益林异地建设方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要求与异地建设施业区所在县(市、区)签订使用林地合同(协议)并经公证处公正,合同(协议)中不仅要明确异地建设的地点、规模、造林方式和管理办法,还要规定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双方要切实履行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责任。
第三章质量监督与检查验收第九条按照天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市、州”的要求,市、州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公益林建设的领导,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十条公益林建设实行县(局)级自查、省级复查、国家级核查三级检查制度。
省林业厅组织的对各地天保工程公益林核查,统一纳入年度营造林综合核查范围。
第十一条公益林建设检查和核查具体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调查设计单位承担。
天保工程区管护管理制度

天保工程区管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天保工程区的管护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天保工程区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划定的特定区域,包括水源涵养区、森林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
第三条天保工程区管护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天保工程区管护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对天保工程区的规划、建设、维护、监管等方面。
第五条天保工程区管护管理制度的实施单位为天保工程管理委员会。
第六条天保工程区管护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管护管理机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监督检查等。
第七条天保工程区管护管理制度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众利益,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管护管理机构第八条天保工程区管护管理机构由天保工程管理委员会设立,下设管护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
第九条管护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规划编制、指导管理、协调沟通、监督检查等。
第十条管护管理部门由一名主任负责,下设若干副主任及相关岗位。
第十一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天保工程区的管护管理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及预算。
第十二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拟制天保工程的建设方案,落实施工队伍、资金、物资等。
第十三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对天保工程开展现场巡查,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四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天保工程区的环境保护等工作,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
第十五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
第十六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天保工程区的规划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第十七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天保工程区的管理评估,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措施。
第十八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进天保工程区的管护管理工作。
第三章职责分工第十九条天保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天保工程区进行综合管理和决策。
第二十条管护管理部门负责对天保工程区的具体管护管理工作进行实施。
第二十一条相关部门负责对天保工程区的配合和支持工作进行协调。
甘肃省天然林管理办法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加强天保工程管理,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结合甘肃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甘肃省天保工程建设目标是,全面停止工程区天然林采伐,对现有森林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妥善分流林区富余职工,缓解企业社会负担,保证林区社会稳定,为工程区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甘肃省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第三条甘肃省天保工程建设实行省级政府负总责和地方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工程实施区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要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天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资金和责任到政府,并对省政府负责。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由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安排的天保工程项目。
第二章工程组织管理第五条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和部署全省天保工程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设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天保工程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工程实施区地、县级政府要加强对天保工程的领导,成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审议、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事项。
设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职责,具体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
省直各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设立专门机构,落实人员,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七条天保工程管理培训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省级培训的对象为市(含地、州、林管局,下同)主管工程实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县(局)级领导干部;地级培训对象为县(局)主管工程实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科(场)级干部;县(局)级培训对象为本工程实施区基层从事工程管理的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需要培训的林业职工和林农。
第八条根据国家建设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部署,建立省、地、县(局)三级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工程实施进行动态管理、监测和监督。
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做好新增天保工程投资用于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做好新增天保工程投资用于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12.09•【文号】办天字[2008]95号•【施行日期】2008.12.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做好新增天保工程投资用于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办天字〔2008〕95号)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最近,国家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把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新增林业投资中安排天保工程10亿元,用于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
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天保工程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要求:一、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抓紧组织新增天保工程投资项目实施。
各地要按照中央对新增投资的总体要求,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特别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关于加强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中纪发〔2008〕3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增农林水利投资和所建工程管理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8〕2559号)和《国家林业局关于抓紧做好新增林业投资安排加强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008〕236号),以及有关资金管理等规定精神。
要抓紧组织工程实施,确保2009年一季度前将新增公益林建设资金全部形成实物工作量。
新增投资不得充抵以往欠账。
二、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地要按照天保工程建设“四到省”考核办法的要求,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有关规定,抓紧组织编制上报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实施方案。
要加强对营造林的检查指导,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建设任务,把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身上。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天保工程区公益林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天保工程区公益林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1.09•【文号】林天发[2013]7号•【施行日期】2013.0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天保工程区公益林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林天发〔2013〕7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公益林管护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管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管护的公益林面积为12亿亩,占天保工程区17亿亩管护面积的70%。
特别是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工程区的公益林所占比重更是高达91%。
工程区的公益林管护,涉及超过三分之二的森林管护面积和千家万户职工林农的切身利益,事关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重大责任。
针对当前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机构职能交叉、区划落界质量不高、管护责任和措施难以全面落实等问题,根据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政策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天保工程区公益林管护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公益林管护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兑现,是天保工程二期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生态保护的成效和民生的改善,关系到天保工程二期目标的实现。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管护好天保工程区公益林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全面落实。
二、明确职责,加强工程区的公益林管护工作森林管护是天保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无论从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和所占面积的比重上,公益林的管护都是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的核心。
有关省区的天保工程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天保工程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组织实施好工程实施范围内的森林管护、特别是公益林的保护工作,确保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附件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提高公益林建设成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西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省(区、市)天保工程实施单位。
第三条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是指天保工程实施的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
第四条公益林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计划管理第五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及省级实施方案,编制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按年度通知要求联合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林业局。
第二十五条实施单位要严格执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和会计核算办法,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公益林建设资金。
第五章检查验收第二十六条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分为县级实施单位全面检查验收(以下称自查),省级核查验收(以下称核查),国家级抽查(以下称抽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
县级实施单位自查结束后要形成自查验收报告报省级林业部门,省级林业部门核查结束后要形成省级核查验收报告报国家林业局。
第二十七条为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监督,实行技术质量负责制。
有条件的,可聘请有造林监理资质的单位,对实施单位的公益林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理。
监理费用可列入公益林建设成本,监理费用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从地方配套投资中列支。
第二十八条公益林建设检查和核查具体工作,由各级林业部门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调查设计单位及专业调查人员承担。
第二十九条公益林建设任务完成、达到调查设计成效验收年限并达到合格标准的,实施单位应按程序提请有关省级林业部门检查验收。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精选文档】

附件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提高公益林建设成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西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省(区、市)天保工程实施单位。
第三条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是指天保工程实施的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
第四条公益林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计划管理第五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及省级实施方案,编制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按年度通知要求联合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林业局。
第六条国家林业局根据地方上报的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结合各省上年度工程实施情况及以往年度核查考评情况,汇总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建议,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对年度投资计划建议进行审查和平衡后,联合国家林业局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第七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分解转发下达明细计划。
各县(局、场)等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县级实施单位”)根据下达的明细计划,编制作业设计,于明细计划下达一个月内上报上级发展改革、林业部门联合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三章调查设计第八条调查设计是公益林建设重要的基础性文件,是保障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和规范调查设计管理,提高设计质量,确保公益林建设成效。
第九条公益林建设要因地制宜,调查设计选择的对象。
封山育林:选择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沙)荒地实施封山(沙)育林,根据立地条件及母树、幼苗幼树、萌蘖根株等情况,合理确定封禁类型和育林措施;飞播造林:选择在宜林荒山(沙)荒地、灌木林地实施飞播造林,补充适量种源,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集“飞、封、补、管”综合手段恢复、改善和扩大地表植被。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 76XIANGCUN KEJI 2019年8月(中)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王宏健(洋县天然林保护中心,陕西洋县723300)[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环境保护也成为现代化发展倡导的绿色理念。
天保公益林建设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各个地区环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要大力倡导各个地区开展植树造林、保护天然林等活动,增强人们重视环境的生活理念。
本文将主要针对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23-76-2为了保护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各个地区需要保护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且在各个地区的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益,是一种被证实的最佳林业经营方案之一,值得各个地区推广采用。
此外,各个地区的相关管理部门要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大力宣传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及人员分工,实现网格化管理,使工作任务合理搭配,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公益林建设结构合理、造林护林科学规范、投入标准不断增强的天然林保护工作良性运转机制,充分发挥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作用,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1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1.1作业设计不科学有些地区对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不够重视,工程设计方案下达较晚,作业设计时间较短,工作人员工程设计仓促、不够细致,最终导致设计方案不科学、不合理。
例如,小班面积出现过大的情况;小班区划粗放的现象;个别小班出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有造林区和非林区的现象;作业设计不科学、图纸设计不合理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安排不合理等[1]。
林场天保工程实施方案

林场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林场天保工程是指对林场内的天然植被进行保护和恢复的工程。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环境的恶化,许多林场的植被遭受到了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
因此,实施林场天保工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目标。
1. 保护林场内的天然植被,减少人为破坏;2. 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提高林场的生态功能;3. 促进林场内的植被生长,增加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保护措施,对林场内的天然植被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禁止砍伐、禁止放牧等,以保护植被免受人为破坏。
2. 实施生态修复,对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包括进行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工作,以提高林场的生态功能。
3. 推动植被生长,通过人工种植、抚育等措施,促进林场内的植被生长,增加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四、实施步骤。
1. 调查评估,对林场内的天然植被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植被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受损程度。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保护、修复和推动植被生长的方案,明确工程目标和实施措施。
3. 实施措施,按照制定的方案,逐步实施保护、修复和推动植被生长的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 监测评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定期对林场内的植被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五、工程效果。
通过林场天保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林场内的天然植被,提高林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也可以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六、总结。
林场天保工程的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制定的方案和步骤,认真负责地进行工程实施,确保取得预期的效果,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天保工程管理办法

西和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加强西和县天保工程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西和县由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安排的天保工程项目。
第三条天保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停伐或调减木材产量,保护好现有天然林,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加强森林管护,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缓解企业社会负担,为林区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第四条天保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坚持目标到场(站)、任务到场(站)、资金到场(站)、责任到场(站)。
第二章工程组织管理第五条设立西和县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全县天保工程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各场(站)应加强对天保工程的领导,成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要明确工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天保工程的管理培训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
第八条统一规划部署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工程实施动态信息进行管理、监测和监督。
第三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第九条天保工程各类基本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按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核查验收。
各级天保主管机构要会同造林等有关业务职能单位加强对工程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单项工程(方案)设计、工程项目施工等的组织和指导,保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第十条工程设计实行招投标制度,择优选用相应资质的工程项目设计单位。
要实行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负责制,依法对各类设计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工程设计必须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结果进行。
第十二条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必须以森林经营方案为蓝本,建立在科学的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工程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第十三条天保工程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天保林管理制度

天保林管理制度一、引言天保林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为了更好地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天保林是我国独有的自然景观,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保护和维护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天保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期为天保林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天保林管理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天保林的管理一直处于相对较为薄弱的状态。
由于天保林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加之社会经济薄弱,造成了管理难度较大。
天保林的生态系统的遭受了各种威胁,包括非法砍伐、盗猎、矿业开发、旅游开发等。
这些问题使得天保林的生态环境承受了严重的影响,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由于天保林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管理手段,导致一些非法行为难以约束和打击,给天保林的保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因此,针对目前的管理状况,必须建立天保林的管理制度,以期实现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三、天保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首先,应该在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天保林的开发和保护活动。
要明确规定天保林地的使用和管理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和办法。
此外,应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行为,必须进行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以震慑那些对天保林生态环境滥用和破坏的行为。
2. 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天保林的管理工作,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组织,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这些管理人员要接受训练和教育,深刻理解天保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具备严格的管理意识和能力。
此外,还应该加强天保林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天保林的意识。
3. 投资和资金保障天保林的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包括技术装备、交通工具、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支持。
因此,在建立天保林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争取到足够的资金保障,以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科学技术的支持天保林的管理工作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包括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等。
(整理)天保工程管护管理规定制度.

(整理)天保工程管护管理规定制度.森林管护人员职责一、宣传二期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二、人员登记;对责任区内的各类人员进行登记,划分为常住、暂住、流动人员三类,登记内容为姓名、年龄、民族、职业、进山事由、停留时间等,确定重点防范对象。
三、记录好巡山日记;每季度至少一次向上一级书面汇报森林管护情况。
四、负责责任区内森林防火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森林火情并采取措施迅速扑救。
五、协助资源部门监督凭证采伐林木、依法征占用林地,及时发现和制止盗伐滥伐林木、非法侵占林地、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采集野生植物以及非法采砂、采石、取土、取火等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六、及时报告山体滑坡、泥石流、冰雪灾害等对森林资源的危害情况。
七、及时发现、报告责任区内森林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八、保护管护区内标志牌、宣传牌、监测标志及封育围栏等管护设施。
九、开展森林资源生态监测工作。
十、完成单位交办的其他任务。
森林管护站站学习制度为使天保工程和国家级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工作责任落实到实处,强化管护职工的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提高管护质量,为此特制定本学习制度:一、学习时间安排:每月组织学习不少于2次,每15天一次,1次政治理论学习,1次业务学习,并由管护站站和管护员分别做好学习记录和学习笔记。
二、学习内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四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四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实施细则(试行)》,《四川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办法》、《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公益林管护合同书》、管护员手册巡山管护、学习、考勤、督促检查、奖惩办法和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
上级的有关文件资料等。
三、学习要求:管护站站每年初制定学习计划,管护员每年书写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笔记,根据学习内容写出2篇学习体会(不少于500字)。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

为了使人工造林工作有序开展 ,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 达 到预 期 目标 , 各 天保 工程 县 、 市 区林 业 局为 实施 的管理 部 门 , 负责协调上下关系, 具体负责计划安排 、 作业地块落实 、 作业 设 计及 方 案 上 报 审 批 、 项 目验 收 、 成效 调 查 以 及各 工 程 项 目
2 0 1 4 年第 5 期
现 代 园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
彭 新 亮
( 贵州 省都 匀 市黔 南州林 业局 , 贵州 都 匀 5 5 8 0 0 0 )
摘 要: 作 为我 国重 大林业 生态工程之 一 , 天 然林 资源保护 工程 是我 国实施西部 大开发战略 的重要 内容 , 同时也是 我 国开展 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 。公益林建设作 为天然林资源保 护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 本文在 阐述天然林资源保 护 工程概念 的基础上 , 重点阐述 了公益林建设造林技术措施与 管理措施 。 关键 词 : 天然林; 资源保护 ; 工程 管理
区相继开展 了以打击违法采伐及乱砍盗伐等一大批重点案 件。 林业 、 公安 、 政法 、 监 察 等部 门齐抓 共管 , 加大 了多 部 门联 合检查和督察 的力度 , 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
4 结语
天 然林 保 护 工 程是 一 项 庞 大 的 、复杂 的社 会 性 系 统 工
造林 密度 是指 造林 时单 位 面积 上 的种植 点数 ,又称 初植 密 度 。造 林密 度 的大小对 林木 的生 长 、 发育 、 产 量和 质量 均有
重大影响。 依据 G B / T 1 8 3 3 7 . 3 — 2 0 0 1 ( 生态公益林造林主要树种
初植密度》 要求 , 结合造林地立地条件 , 合理设计造林密度。
林场天保工程制度

林场天保工程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天然林资源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林场实际情况制定。
2. 我林场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确保天然林资源的持续健康和生态功能的完整。
3. 本制度适用于我林场所有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工作人员及相关利益方。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监督和指导天保工程的实施。
2. 设立专门的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3.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包括资源监测、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科研推广等。
三、资源保护与管理1. 严格执行森林保护法规,禁止非法砍伐、占用天然林地。
2. 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提高火情监控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生物灾害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4. 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变化情况。
四、生态修复与建设1. 对退化的天然林进行生态修复,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
2. 加强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 推广生态友好型林业经营模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资金投入与使用1. 确保天保工程所需资金的足额拨付和使用。
2.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挪用。
3. 建立项目审批和资金监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考核与激励1. 建立天保工程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2. 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天保工程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1. 定期向社会公布天保工程进展情况和成效。
2. 鼓励公众参与天保工程的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
3. 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公众反映的问题。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规章制度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规章制度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规章制度》
天保工程是指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森林保护和恢复的工程项目。
在天保工程中,森林管护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管理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规章制度包括了对于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规定。
首先,它明确了森林资源的保护范围,规定了各种类型的森林资源的管理办法,包括天然保护林、人工造林等。
其次,规章制度明确了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对于违法砍伐、滥伐、乱占、放牧等行为做出了严格的惩罚措施。
再次,规章制度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了规定,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要求,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为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总之,《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天保工程顺利实施和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保障,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天保工程造林管理办法

克一河林业局更新造林补植补造及检查验收管理办法(暂行)第一条为加更新造林、补植补造工作管理,提高其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更新造林技术规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克一河林业局克一河、诺敏两个施业区的更新造林、补植补造工程。
第三条本办法由林业局及以上森林经营主管部门负责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造林坚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和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科学种植的原则。
第五条林业局根据林业长远规划组织编制本局更新造林总体规划,向林管局相关部门申请年度造林任务。
林业局根据林管局下达的天保工程更新造林、补植补造任务,结合各林场造林场地、林业局苗木等准备情况,下达天保工程更新造林、补植补造计划。
林业局与各林场签订天保工程造林责任状,明确造林面积与质量要求,并将完成造林数量与质量作为考核各生产单位年度考核指标。
第六条技术规定(一)造林场地选择依据年度计划和发展规划将造林任务落实到各个造林场地。
按国家天保造林要求,中央投资安排的人工造林任务必须在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上实施。
补植补造选择在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目的树种较少,分布不均,林下更新不良,林分结构单一,林地生产力低下,郁闭度较低(0.2—0.49)的林分;林间空地和“天窗”分布较多,造成大面积林地浪费的林分;除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和灌丛湿地以外的,覆盖度较低、分布不均的低效灌木林的场地中实施。
更新造林场地的布置要相对集中,便于管理,便于施工。
(二)树种选择造林树种选择要体现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提倡营造树种有生态互补作用的混交林,营建乔灌草复合结构的人工群落。
林区天保工程人工造林以兴安落叶松容器苗为主,白桦、樟子松、云杉为辅,也可适当选用大果沙棘、蓝莓、五味子、西伯利亚红松等经济林树种,及林区特有的花灌木。
补植补造根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现有林木分布比较均匀的林地采用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的林地采取块状补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提高公益林建设成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西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省(区、市)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第三条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是指天保工程实施的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
第四条公益林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第二章计划管理第五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及省级实施方案,编制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按年度通知要求联合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林业局。
第六条国家林业局根据地方上报的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结合各省上年度工程实施情况及以往年度核查考评情况,汇总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建议,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对年度投资计划建议进行审查和平衡后,联合国家林业局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第七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分解转发下达明细计划。
各县(局、场)等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县级实施单位”)根据下达的明细计划,编制作业设计,于明细计划下达一个月内上报上级发展改革、林业部门联合审批后组织实施.第三章调查设计第八条调查设计是公益林建设重要的基础性文件,是保障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和规范调查设计管理,提高设计质量,确保公益林建设成效。
第九条公益林建设要因地制宜,调查设计选择的对象.封山育林:选择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沙)荒地实施封山(沙)育林,根据立地条件及母树、幼苗幼树、萌蘖根株等情况,合理确定封禁类型和育林措施;飞播造林:选择在宜林荒山(沙)荒地、灌木林地实施飞播造林,补充适量种源,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集“飞、封、补、管"综合手段恢复、改善和扩大地表植被.人工造林:选择宜林荒山(沙)荒地、无立木林地等林地,采取人工植苗方式加快森林植被恢复,增加森林面积。
第十条调查设计应由具有丁级以上(含丁级)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其中,采用飞机播种的,设计单位应具有乙级以上的资质),实行调查设计质量终身负责制。
在同等条件下,实施单位要择优选用资质较高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调查设计任务,以确保设计质量。
调查设计费用可列入公益林建设成本,费用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从地方配套投资中列支.第十一条设计单位应按照国家林业局《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以及现行的《造林技术规程》、《飞播造林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调查设计.第十二条调查设计成果由县级实施单位林业部门组织有关人员采取小班抽取和全面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设计资料进行全面审核.第十三条公益林建设调查设计成果未经批准,不得组织施工作业;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按照上述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第十四条省级林业部门可根据上年县级实施单位作业设计核查情况,区分不同的实施单位,实行免检、抽查和核查,实行核查的县级实施单位按公益林建设内容分层抽取1%进行现地核实认证,合格后审批实施。
第四章施工管理第十五条除了跨区域的大面积飞播造林任务可由省、地(市)级林业部门联合组织有关单位实施外,其他公益林建设任务由县级实施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施工作业单位或承包人要严格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实施过程中确实需要修改设计内容的,须报经原审批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第十七条强化作业质量管理。
各县级实施单位和施工作业单位或承包人要实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和主要工序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八条公益林建设要优先使用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林木良种或种子生产基地生产的种子,禁止使用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第十九条公益林建设应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积极推广多树种配置,大力营造混交林。
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立地条件较好地段的人工造林,可选择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提高林地产出率。
第二十条农村能源紧缺的地方,要在集居地周围的宜林荒山荒地营造一部分薪炭林,有效解决天然林禁伐和封山育林后当地的烧柴问题,大力推进节柴改灶,鼓励农村发展各种新型替代能源。
第二十一条积极推行公益林建设法人负责制、合同制、报账制等制度。
第二十二条森工企业等国有单位承担的公益林建设任务,要优先组织本单位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保质保量完成.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内部招投标制,不得擅自将工程进行二次转包或分包。
第二十三条实施单位应按照调查设计的要求,对新造林地进行补植补造、抚育和管护,确保公益林建设达到设计要求。
第二十四条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实用科技成果,提高工程科技含量。
尤其是对立地条件差的造林配套技术,以及病虫鼠兔危害的防治技术等,要加大科技配套措施的综合应用。
第二十五条实施单位要严格执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和会计核算办法,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公益林建设资金。
第五章检查验收第二十六条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分为县级实施单位全面检查验收(以下称自查),省级核查验收(以下称核查),国家级抽查(以下称抽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
县级实施单位自查结束后要形成自查验收报告报省级林业部门,省级林业部门核查结束后要形成省级核查验收报告报国家林业局.第二十七条为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监督,实行技术质量负责制。
有条件的,可聘请有造林监理资质的单位,对实施单位的公益林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理。
监理费用可列入公益林建设成本,监理费用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从地方配套投资中列支。
第二十八条公益林建设检查和核查具体工作,由各级林业部门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调查设计单位及专业调查人员承担。
第二十九条公益林建设任务完成、达到调查设计成效验收年限并达到合格标准的,实施单位应按程序提请有关省级林业部门检查验收.验收的年限一般按照人工造林3年,封山育林、飞播造林5年进行,具体以调查设计确定的年限为准。
第三十条省级林业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组织对实施单位公益林建设地块的成效逐块进行检查验收.达不到成效验收标准的,责成实施单位进一步采取补植补造等措施,直至达标后再行验收。
省级批准验收成果的相关部门和承担验收的单位及相关人员,对验收成果实行终身负责制.省级检查验收报告应及时上报国家林业局备案,必要时国家林业局将组织抽查。
第三十一条由于自然灾害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公益林建设损毁,应按照民政部《灾情统计、核定、报告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实事求是地对损毁的公益林建设进行核销.公益林建设损毁,是指由于等级较高、破坏力较强的干旱、洪涝、风雹(包括龙卷风、沙尘暴、飓风等)、地震、低温冷冻、雪灾、病虫鼠兔危害、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异常自然现象和森林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第三十二条损毁面积的调查须由具有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并出具损毁调查报告。
第三十三条损毁核销申请由实施单位向上级林业部门提出。
提交材料包括:申请报告及相关附件(包括计划、设计、施工文件、受灾等级、县级以上气象部门的气象资料和灾害发生认定书、损毁调查报告等)。
第三十四条省级林业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灾情的统计、核实、核销,汇总后向国家林业局备案.国家林业局根据省级林业部门提报的情况,必要时对核销的公益林建设面积进行核查。
第三十五条经核销后的地块,适宜继续开展公益林建设的,可重新纳入调查设计范围。
第六章组织管理第三十六条天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公益林建设的监督指导、检查验收、效益监测和绩效考评。
各级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要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公益林建设的组织管理,落实任务,明确职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七条公益林建设成果验收后,需要移交林权所有者管理的,实施单位应及时移交.合股造林的,按照有关协议办理。
第三十八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认真总结公益林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十九条要加强工程管理、技术、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针对工程管理设计及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及时开展工程调查设计、质量标准、质量管理与控制、栽培技术,以及调查、检查和验收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第四十条省级林业部门和工程实施单位要建立完备的公益林建设管理档案,及时更新公益林建设的有关数据,实行科学化、电子化管理。
第四十一条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各级林业部门要定期报送生产进度等相关信息,准确提交有关报表和信息,及时反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第四十二条实行绩效考评机制,国家根据各省公益林建设绩效考评结果,调整下一年度的建设任务。
省级实施单位也要根据县级实施单位绩效考评结果,安排下一年度的建设任务。
第四十三条探索公益林建设有效途径,创新机制,充分调动林区广大干部职工和林农参与公益林建设,研究森林管护与公益林建设相结合的承包模式,努力增加职工和林农收入.第七章奖惩第四十四条对公益林建设质量高、成效好、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林业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成效差、严重不合格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四十五条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质量事故的,要依照《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十六条实施单位应将自查的结果,作为对公益林建设支付报酬的主要依据;省级核查结果,应当作为对实施单位年度公益林建设资金和任务进行调整和安排的主要依据;国家抽查结果和绩效考评,应作为对省级单位公益林建设资金和任务进行调整和安排的主要依据.第八章附则第四十七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林业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备案.第四十八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