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期末物理复习资料【五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资料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是用来比较物理量的标准量。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单位制(SI),以方便交流。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方法是: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和分(min)。
4.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和错误是不同的,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应该发生,可以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知识点复习
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知识点复习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知识点复习又到一学期结束的时候了,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店铺为各位初二学生准备了这篇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知识点复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三种运动:分子运动、机械运动、天体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 (S=Vt t= ) (S--m t--s v--m/s)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平= =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平=10、注意:过桥过洞、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超错车时间、水流问题、平均速度、比值问题。
11、能量形式: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等。
(注意能量之间的转化)。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提纲(一)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 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第二章光现象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必备16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篇xxx、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制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4.温度计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xxx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现象: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3.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5.影响蒸发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6.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7.液化现象: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气。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xxx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xxx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5.吸热与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2篇xxx、本节学习指导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
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融化、凝固的异同。
还要小心别把“熔化”写成“融化”。
二、知识要点1、物态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xxx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三篇】
【导语:】本篇是⽆忧考为您整理的⼋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三篇】,欢迎⼤家查阅。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 ⼀、透镜 1、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如:⽼花镜,远视眼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如:近视镜。
2、名词: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球⼼的直线。
光⼼:(O)即薄透镜的中⼼。
光⼼的性质:通过光⼼的光线传播⽅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过光⼼的光线传播⽅向不变; (2)⼊射光线平⾏于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过焦点; (3)⼊射光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平⾏于主光轴。
⼆、⽣活中的的透镜 1、照相机、投影仪、放⼤镜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成倒⽴缩⼩的实像;投影仪成倒⽴放⼤的实像;放⼤镜成正⽴放⼤的虚像。
2、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实像和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三、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倒正放缩虚实像距应⽤ u>2f倒⽴缩⼩实像f u=2f倒⽴等⼤实像v=2f f2f投影仪、幻灯机 u=f⽆像 uu放⼤镜 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 ①两个分界点: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焦点;成放⼤、缩⼩像分界点:两倍焦距处。
②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像距变⼤,实像变⼤;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物距变⼤,像距变⼤,虚像变⼤。
③实像与虚像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膜的共同作⽤相当于凸透镜,视膜相当于光屏。
眼睛成倒⽴缩⼩的实像。
2、近视眼及其矫正:产⽣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向上太长,因此来⾃远处某点光会聚在视膜前⽅,到达视膜时不是⼀点⽽是⼀个模糊的光斑。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八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探索了许多有趣而又实用的物理知识。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一、力和压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果。
它的大小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可以使物体产生运动,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力的计算公式是P = 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二、机械能和功率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的计算公式是K = 1/2mv²,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势能的计算公式是Ep = mgh,其中Ep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三、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约为3×10^8米/秒。
光的传播可以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可以产生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折射可以产生折射率的变化。
四、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
电流的计算公式是I = Q/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t表示时间。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R = 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五、电路和电源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流动的路径。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五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五篇】导语:学好物理,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否则,就会“坐飞机”,云里雾里,穷于应对,失去学习主动性。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五篇】,期望对大家有帮助。
物理光学知识点【杨氏干涉实验】杨格于1801年设法稳固两光源之相位差,首次做出可见光之干涉实验,并由此求出可见光波之波长。
其方法是,使太阳光通过一挡板上之小孔使成单一光源,再使此单一光源射到另一挡板上,此板上有两相隔很近的小孔,且各与单光源等距离,则此两同相位之两光源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
由于通过第二挡板上两小孔之光因来自同一光源,故其波长相等,并且坚持一定的相位关系(一样均坚持同相),因此能在屏幕上形成固定不变的干涉条纹。
若X为屏幕上某一明(或暗)条纹与中心点O的距离,D为双孔所在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2a为两针孔S1,S2间之距离(通常小于1毫米),λ为S光源及副光源S1、S2所发出的光之波长。
两光源发出的两列光源必定在空间相迭加,在传播中两波各有各的波峰和波谷。
当两列波的波峰和波峰或波谷和波谷相重叠之点必为亮点。
这些亮点至S1与S2的光程差必为波长λ的整数倍。
在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相重叠之点必为暗点,这些暗点至S1与S2的光程差必为波长λ/2的整数倍。
【薄膜干涉】水面上的薄层油膜,机动车在湿润柏油道上所遗留下来的油迹,或是肥皂泡等,都会在白光中显现光辉的彩色。
所有上述的各例中,均是由薄膜干涉现象引发的。
若将一用金属细丝制成的矩形框架,浸以肥皂水形成一层薄膜,然后用弧光灯的白光或阳光照射于其上,就出现出典型的薄膜干涉。
其中一部分是由反射光产生的干涉条纹,而其余的则从皂液膜中透过去。
此时从反射光中可以看到许多与水平框架上缘平行的彩色横条纹。
不但如此,这些横条纹还会渐渐地向下移动,愈靠近框架上缘则愈宽。
另外,透射光在白幕上也显示出许多彩色横条纹,但比起反射光中的条纹要暗淡很多。
如果用单色光代替白光,则彩色现象会立刻消逝,而显现的便是一些彩色条纹的花样类似于明暗相间的条纹。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机械运动(动与静)(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 1m/s=3.6km/h4、公式:v=s/t,变形公式 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用v=s/t计算。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8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8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介绍: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中的一支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为同学们整理8年级上册物理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回顾知识点,巩固理论基础。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和性质-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者方向上的变化的作用,用牛顿(N)表示。
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重力、弹力等。
- 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测量- 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测力传感器。
- 力的测量单位是牛顿。
3. 压力-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用帕斯卡(Pa)表示。
- 压力计可以测量压力的大小。
二、能量和功率1. 能量的概念和转化- 能量是物体或系统做功能的能力,用焦耳(J)表示。
- 能量的转化包括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电能等。
2.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用瓦特(W)表示。
-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 表示时间。
三、机械运动1. 直线运动-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图像。
- 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图像。
2. 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的特征和公式。
- 等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的特征和图像。
四、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直线上传播的特点。
-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和弯折传播的综合效应。
2. 光的弯折传播-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弯折现象,即折射现象。
- 折射规律的描述和计算。
五、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震动物体是声音产生的原因。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频率和音调。
- 声音的振幅和音量。
六、电的基本知识1. 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流动,用安培(A)表示。
- 电路是电流流动的路径。
2. 电阻和电阻率- 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体的性质。
- 电阻率是物体本身固有的特性。
3. 电流的作用- 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电化学效应等。
初二上册期末物理复习资料【五篇】
初二上册期末物理复习资料【五篇】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即使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初二物理上期末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上期末复习资料初二物理上期末复习资料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学习物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初二物理上学期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和表示方法运动可以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位移是物体在某个时间段内的位置变化,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和支持力,非接触力包括重力和电磁力。
3.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4. 弹簧的伸长和压缩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施加的力成正比,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
二、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当遇到界面时会发生折射。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可以确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可以确定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3. 光的色散和光的合成光在经过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的角度不同。
光的合成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叠加后形成新的光束。
4.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等。
三、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频率、振幅和声速等特性。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
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当反射时间超过0.1秒时,人耳能够听到回声。
4. 声音的吸收和共鸣声音在遇到吸声材料时会被吸收,共鸣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振动频率的作用下发生共振。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物体的运动》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
3、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4、时间的测量①单位:秒,符号s②秒表续数:5、误差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③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音调、响度和音色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光的反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平面镜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光的折射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光的传播综合问题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透镜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黑盒问题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温度计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升华和凝华——实例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其他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第四章电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电路相应概念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
八年级上册物理辅导资料【五篇】
【导语】以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年级上册物理辅导资料【五篇】,供⼤家学习参考。
三、声现象 1、声⾳的发⽣ ⼀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发声也就停⽌。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切⽓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球的宇航员即使⾯对⾯交谈,也需要靠⽆线电,那就是因为⽉球上没有空⽓,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次听到的声⾳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的⽿朵⽐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调 声⾳的⾼低叫⾳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调越⾼。
5、响度 声⾳的⼤⼩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声源到⼈⽿的距离远近有关 6、⾳⾊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的品质叫⾳⾊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规则地杂乱⽆章振动时发出的声⾳。
从环保⾓度看凡是妨碍⼈们正常休息、学习和⼯作的声⾳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们⽤分贝来划分声⾳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扰谈话,影响⼯作效率,长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温度 把冰⽔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压下沸⽔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使⽤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待⽰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上表⾯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量程分度值⽤法 体温计玻璃泡上⽅有缩⼝35—42℃0.1℃①离开⼈体读数 ②⽤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30—50℃1℃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晶体两类 (2)熔点:晶体都有⼀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相同 7、物质从液态变为⽓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式都要吸热 8、蒸发现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的,并且只在液体表⾯发⽣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低,液体表⾯积⼤⼩,液体表⾯空⽓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同时进⾏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现象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态叫升华,从⽓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常⽣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服变⼲,冬天看到霜) 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层外射到地⾯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空⽓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的形成,⽉⾷、⽇⾷的形成、⼩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光传播⽅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光的传播⽅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种介质射向另⼀种介质的交界⾯时,⼀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向发⽣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射光线、法线在同⼀平⾯上;反射光线和⼊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等于⼊射⾓ 可归纳为:“三线⼀⾯,两线分居,两⾓相等” 理解: (1)由⼊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处:⼊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随⼊射⾓的增⼤⽽增⼤,减⼩⽽减⼩,当⼊射⾓为零时,反射⾓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镜⾯反射:平⾏光线经界⾯反射后沿某⼀⽅向平⾏射出,只能在某⼀⽅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光经界⾯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论是镜⾯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镜对光的作⽤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向 11、平⾯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的虚像(2)像和物的⼤⼩(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屏接到,当然也能⽤眼看到。
初二物理上册全册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上册全册复习资料初二物理上册全册复习资料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转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概念,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初二物理上册的全册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物理量,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特性的量。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而单位则是用来衡量物理量的大小的标准,例如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2. 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力是导致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等基本运动形式。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例如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力的平衡等。
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是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了解了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概念。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方法,例如功的定义、功率和机械效率等。
4. 声音和光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是一种能够被人耳感知的波动现象。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等基本知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5. 电学和电磁学电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等现象的学科,电磁学是研究电磁波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的学科。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电磁感应的概念和电磁波的特性等知识。
6. 物质的结构和变化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物质的结构和变化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初二物理上册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和物质的分子结构等基本知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物质的热性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等概念。
7. 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物理学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亲热的联系和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八年级上册物理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关怀!八年级上册物理资料1: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转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转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
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状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八年级上册物理资料2:弹力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样子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样子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确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看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②观看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当把指针调整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留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八年级上册物理资料3:重力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几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一)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条件:孔要足够小特点:倒立、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VS漫反射:镜面反射 VS 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界面时,反射光线依然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界面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散开。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实像:由光线汇聚而成;虚像:一种视觉感觉,并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3)增大视觉空间。
9.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10.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发散光线)和凹面镜(凹镜,汇聚光线),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1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在桌上撒些碎纸屑,敲打桌子时纸屑会跳动。
说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事实:水中的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
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在水槽中盛入适量的水,两只手分别拿两块石头在水中相互撞击,我们可以听到撞击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回声定位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传导性耳聋),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是Hz。
声音可分为次声、可闻声、超声。
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次声:频率低于20Hz。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册期末物理复习资料【五篇】【导语】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样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情势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期末物理复习资料【五篇】,仅供大家查阅。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产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刻消逝(由于本来发出的声音仍在连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蔼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蔼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消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样情形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情势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运算公式是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进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窄房间声音变大是由于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发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进程中任何部位产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显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样不同,因此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定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遭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换,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阻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侵害健康;0dB指人耳恰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进程中(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产生)第二章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运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野: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田鸡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运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亮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恰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视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视不计)。
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样的光路图(要求会作):(1)、肯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旧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照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耀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由于积水产生镜面反射,地面产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产生了镜面反射)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阔别、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阔别、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安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视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产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平均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产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阔别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产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运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臵看起来比实际位臵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臵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臵比实际位臵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臵比星斗实际位臵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十、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顺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这种现象叫色散;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5、透亮体的色彩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色彩透过什么色彩的光);不透亮体的色彩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色彩反射什么色彩的光,吸取其它色彩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色彩的光,黑色吸取所有色彩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十一、看不见的光: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顺次着落)运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