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
中医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现状与进展
2 0年 8 1 0 月
医 学 研 究 与 教 育
M e i a s a c n u ain d c lRe e r h a d Ed c to
V0 . 7 No4 1 2 .
Au . 01 g2 0
中医辨治慢性萎缩性 胃炎现状 与进展
王绍坡 李佃 贵 。
血 , 久则 瘀 。 虚 高磊 等 [ 为 本病 为 虚实 夹杂 、 热 2 1 认 寒
态 , 癌 变 率 在 2%~ 其 8% , 因此 , 样 预 防 和逆 转 怎 C G成 为 目前 研 究 的重 点 , 是 目前 临床 医学 尚 A 但
缺 乏 有 效 的 治 疗 手 段 , 近 几 年 中 医 药 在 治 疗 而
或本虚 标实 , 证候 虽杂 , 总不 离“ ”瘀 ” 端 。 虚 “ 二 雷作 汉 等 认 为 C G发病 多 因脾 胃素 虚 , 邪 乘 虚 袭 A 外
之 , 脾不升清 , 使 胃不 降浊 , 血失 和 所致 , 气 病久 则 气滞 血瘀 , 胃体 失其 濡养 , 使 甚则 痰瘀 内阻 胃络 。 其 病机 枢纽 可 归纳 为 “ 胃虚 弱 , 脾 痰瘀 互 阻 ” 脾 胃虚 。 弱 是 C G 发 病 和转 变 的根 本 内 因 , 瘀 互 阻 是 A 痰 C G发展 的趋势 和结 果 , 二者 互 为影 响 。 A 且 王恩 元
W a g S o o ,L a g i n ha p iDin u
( . a h S i c e tro e e U i r t adn 0 10 ,C ia . b iH si r io a 1 Hel c n e C ne f H b i nv sy t e e i ,B o i g 7 0 2 hn ;2 He e opt o Ta t n l af dil C ieeMe i n, h i h ag0 0 1 , hn ) hn s dc e S ia un 5 0 C ia i jz 1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
三者互为因果,对 胃 黏 膜 造 成 严 重 影 响.随 着 现 代 社
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
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易滋生焦虑、抑郁情绪,
则其气痞结,聚 于 中 脘,气 与 血 搏,发 为 疼 痛.” 文 中
用.石维娜等 [24]将 四 君 子 汤 及 半 夏 泻 心 汤 化 裁 为 芪
疏肝 通 腑 泄 热;浊 毒 内 蕴 证,治 宜 抑 肝 扶 脾;肝 郁 血 虚
参益胃汤,用 于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伴 胃 癌 前 病 变.
证,治 宜 养 血 柔 肝 和 胃
. 单 兆 伟 教 授 从 气、虚、瘀、
[
17]
苓 、黄 芩 、丹 参 、陈 皮 、莪 术 、白 花 蛇 舌 草 、甘 草 )治 疗
者中医证 候 积 分 及 血 液 流 变 学 指 标 均 有 显 著 改 善.
综 上 所 述 ,各 类 经 验 效 方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疗 效
确 切 ,还 可 根 据 疾 病 证 候 特 点 及 兼 症 灵 活 用 药 ,值 得
t
l
zh2012@163
c
om
y
第一作者:陈珍珍,
E
Gma
i
l:
2337602106@qq
c
om
教授认为,“因滞致虚,因虚夹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
伤阴,络阻成瘀,发为本病 [10].
2 中药治疗
2
1 辨证论治 现 代 医 家 对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辨 证
分型各有不同.«慢性萎 缩 性 胃 炎 中 西 医 结 合 诊 疗 共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年 临床 经验 ,将 CAG常见证 候归 纳 为肝 胃不 和 证 、湿 热 中阻证 、脾虚 气滞 证 、胃阴不 足 证 等 4个 证 型 ;分别 予 香苏饮 、半 夏泻心 汤等治 疗 。张继 泽教 授 根 据 主 症 表现 将其 分 为 中虚 气 滞 证 、肝 胃不 和 证 、胃阴 不 足 证 、气 滞血瘀证 等 四个证 型 。刘 华一教 授 根 据 CAG 病 因病 机 以及 演 变 规律 ,将 之 分 为寒 热 错 杂 型 、湿 邪 困脾 型 、脾 胃虚寒 型 、肝郁 犯 胃型 、胃阴亏 虚型 、气 滞血 瘀型 。金亚 城教授 认为 CAG是本 病 的 主要症 状 是 消化不 良 ,属肝 胃不 和 。故 将本 病 分 为肝 胃不 和证 及 脾虚 型 、阴虚型 、血瘀型 、郁热 型肝 胃不和证 ,并 以柴胡 疏肝 散为基 础辨 证治疗 。 2.2 基 于数据研 究 CAG的 中 医共识 意 见将 本 病分 为肝 胃气 滞证 、肝 胃郁 热证 、脾 胃湿 热证 、脾 胃虚 弱证 (脾 胃虚寒 证 )、胃阴不 足证 、胃络瘀 阻证 ,分别 予 柴 胡 疏 肝散 、化肝煎 合左金 丸 、黄 连温 胆汤 、六 君子 汤 、沙参 麦 冬汤 、丹参饮 合失笑 散加 减治 疗 。与此 类似 的是 丁成华 等 的研 究 ,他 们 将 近 十年 来 ,本 病 中医 诊 治 的文献 整 理 后 得 出结 论 :CAG 证 候 由 多 到 少 的 频 率 为 :脾 胃虚 弱 >肝 胃不 和 >脾 胃 湿 热 >胃 阴 不 足 >胃 络瘀血 。杨 国平 等 将 我 国百 名 中医 脾 胃病 专 家 防 治本 病 的 文 献 整 理 后 认 为 :本 病 主 要 分 为 脾 胃气 虚 (包括虚 寒 )证 、肝 胃气滞 证 、胃阴不 足证 、中焦 湿热 证 等 。黄大未 等 对 近 20年来 相关 文献 进行 分析后 指 出 :南 方地 区 CAG频 率 高 的 证型 是 脾 胃气 虚 证 、胃 阴 不 足 证 、湿 热 中 阻 证 ;北 方 地 区 是 脾 胃 气 虚 证 、肝 胃 气 滞证 、瘀 血 阻络证 。 3 治 疗 3.1 古方 加减治 疗 卢炯 采用 随机 双盲 法研 究六 君子 汤加减 治疗 CAG脾 胃虚弱型 的疗效 ,对 照组 为 常 规西 药治 疗 ,结 果 显 示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中 医证 候 积 分 及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均 无 差 异 。 陈 兴 则 采用 随机试 验 观 察 黄 芪建 中汤 治 疗 脾 胃虚 弱 证 的效果 ,对照组 予多潘 立 酮 、维酶 素 口服 ,结果 :观察 组 总有效 率高于 对 照组 。升 阳益 胃汤 出 自李 东垣 ,白 玉 茹等 研究 升 阳益 胃汤 治疗 CAG脾 胃虚 寒 证 ,结 果 观察组 的有效 率 、证 候 总有 效 率 均优 于 对 照组 。赵 翠 丽等 评价 四逆 散加减 治疗 CAG肝 郁 脾虚 型 患 者 的疗 效 。其设健 康对 照组及 胃复 春对 照组 。结 果 四逆 散 治疗组 的临床 、胃镜 、病理 疗效 显著优 于 胃复春对 照 组 。白涛 等 设 立 对 照组 ,予 以果 胶 铋 和 多 潘 立酮 , 对 比观察 加 味化 肝 煎治 疗 CAG肝 胃郁 热 型慢 的临 床 疗 效 。结 果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的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95.7% 、75.8% ,且 差 异 具 统 计 学 意 义 。 3.2 专 方治疗 清 化饮 是 国 医大 师杨 春 波治 疗 CAG 脾 胃湿热 证 的经 验 方 。黄 铭 涵 等 设 置 胃复春 片 为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_吉跃进
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21.05.040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吉跃进,沈洪,朱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胃癌最常见的癌前疾病。
“炎癌转化”的分子机制是当前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如何延缓或逆转“炎癌转化”这一途径已成为预防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思路。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一直有着独特的优势。
对2015—2019年在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进行检索总结,并对近5年相关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从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两方面来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近期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药;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试验;机制研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9.7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21)05-0166-06Research Progres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JI Yuejin ,SHEN Hong ,ZHU Lei(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Jiangsu ,China )Abstrac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is not only a common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 clinic ,but also the most common precancerous disease of gastric cancer (GC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inflammation -cancer transformation is the focus of current tumor basic research.How to delay or reverse the pathway of inflammation -cancer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C.Western medicine is still lack of effective therapi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AG.In this article ,the clinical trials of TCM in CAG published in CNKI from 2015to 2019were search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 studies within the past five years were reviewed.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CAG from two aspects of clinical trials and mechanism researches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prospective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es.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linical trials ;mechanism researches ;research progress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0104);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407001)作者简介:吉跃进(1991-),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脾胃病。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
综 上所述 ,近 年来 中 医药治 疗 C A G的临 床大 致有 如下 几个 特征 : ①病 因病 机方 面 , 病 因多 与感 受外 邪 、 内伤 饮食 、 情 志 失调 相关 , 病位 在 胃 , 与肝 、 脾、 肾相关 , 病 性不 外 虚实 两端 , 虚为脾胃 虚弱( 气虚或阴虚 ) , 实为实邪内阻( 食积 、 气滞 、 血瘀 、 痰湿 、 外 邪) , 病 机关键 为脾 胃升 降失 职 。② 辨证分 型方 面 , 尚没 有统 一 的 标准 , 但 中医药 治疗 C A G无 论 采用 辨证 分 型 , 中 药或 针 药结 合 , 均取 得 了可喜 的成绩 , 大大 提高 了治愈 好转率 , 疗 效优 于西 药 , 且 副作 用小 , 逐 渐 形成 了 自己独特 的理 论体 系 , 极 大地 丰 富 了临 床 治疗 C A G 的经 验 。③ 临床 科研 设计 方 面 , 尚不够 严谨 合理 , 很 多 临床 研究 不设 对照组 , 更极 少双 肓设 计 , 使 中医药 在 C A G辨治 中 的 良好效果 缺 乏说服 力 。④ 对 于本病 的研究 多 以临床 研究 为 主 , 为 了增 强 中医对 本 病研 究 的客 观性 , 应 加 强实 验研 究 , 从 微观 上
其 辨证 分 型存 在 较 大 的差异 。但 以脾 胃虚 弱 、 肝 胃不 和 、 脾 胃湿 热、 胃阴不 足 、 胃络 血瘀 五 型居 多 。王发 渭教 授l l l 常将 本病 分 为 4 个 基 本证 型辨 治 : 脾 胃虚弱 证 、 肝 胃不 和证 、 湿 热 壅阻 证 、 肝胃阴 虚证 。 李春 婷教授 【 队 为本 病宜 辨证论 治 , 一般分 4 型: 气虚 血瘀 、 肝 胃不 和 、 脾虚湿 热及 胃阴不 足 。徐 景藩 教授 认为 C A G 的主要 证 型有 三 , 即 中虚气滞 证 、 肝 胃不 和证 及 胃阴不 足证 。 即使在 疾病 的稳定 期 , 也应按 此 辨证服 药 , 方 可取 得逆 转之疗 效 。 3 中医药 治疗 3 . 1中草 药治 疗 3 . 1 . 1 疏 肝健 脾 和 胃法 : 苏民 采 用 疏 肝健 脾 和 胃 、 理 气止 痛 的 自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內科2021年4月第16卷第2期221.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孙玉霞李燕辉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内科,梧州市543002【提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易反复发作,会进展为癌前病变甚至胃癌。
目前西医无特效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近几年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本文就CAG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O768(2021)02E221E3DOI:10.16121/45-1347/L2021.02.24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各种病因反复长期作用于胃黏膜上皮而导致胃黏膜的固有腺体广泛性或局部性萎缩、减少,伴或不伴假幽门腺化生和(或)肠腺化生。
CAG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被公认为癌前状态。
CAG患者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症状不明显,一些患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痛、饱胀、反酸、暧气、恶心呕吐、胃灼烧等症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CAG患者的特效药,近年来不少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CAG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和明显的优势。
本文就CAG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对CAG并无具体的论述,一般将其归属“胃—痛”“胃痞”“腹痛”“反酸”“嘈杂”等范畴,但其病因病机历代均有论述+《素问•本病论》指出“饮食劳倦则伤脾”;《素问•举痛论》中提及“寒气于膜原之下,肠道之间客之,血散之不去,力、络急引,故痛”;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论述误下误治致痞;《脾胃论》明确提出“痞自血出”,文中还提到寒温不适、喜怒忧恐、饮食失节均会导致气火失调、内伤脾胃;《景岳全书心腹痛-云:“食、寒、气不顺均会胃—痛症,然食寒二者皆关于气,食停滞气,寒留凝气,故其治病应以理气为主,观其果属实邪”。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19年第37卷第6期2019Vol.37No.6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海琳娜,李志钢*(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胃癌是癌症致死第三大常见病因,是继肺癌和肝癌之后最常见的癌症,且呈全球化增长的趋势,其中研究表明CAG 和IM 是国际公认的胃癌主要的前体病变,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CAG 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CAG 相关文献,并从发病机制、病因病机、辨证论证及中医药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期待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病症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和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是胃癌的主要前体病变[1],其经过了复杂过程发展为胃癌[2]。
我国人群胃癌的新发病率为42.7万,占世界比重47.19%,死亡发病比0.69,根据最新统计研究表明,各种恶性肿瘤相关死因中,胃部恶性肿瘤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3]。
CAG 和IM 的流行程度因国家而异,病因也不尽相同,基于检测灵敏度和诊断方法的特异性,目前针对CAG 和IM 的有效治疗和预防策略尚未建立。
既往有研究证实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可以实现CAG 和IM 的逆转[4],然而,现在有荟萃分析发现,这一观点尚有争议[5]。
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证实,中医药疗法可使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或消失甚至达到治愈,可以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及病死率,阻断作者简介:海琳娜(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脾胃病防治。
Tel :182********,E-mail :642664491@*通讯作者:李志钢(1972—),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脾胃病防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慢性 萎缩性 胃炎 ( ho i A rpi G s t ,C G)是 C r c t hc at i A n o rs i
华 L 则将本病 的病 机归纳 为 3个字 :滞 、虚、瘀。滞 即气 2
滞 ,由肝郁 、湿热或虚证引起 ;虚即脾 胃虚 弱 ,包 括 阴虚 ,
原 因不 明的慢性 胃炎 ,本 病 是 以 胃黏 膜上 皮 和腺 体 萎缩 、 黏膜变薄 、黏膜肌 层增 厚及伴 有肠 腺化 生 、不典 型增 生为 特征 的慢性疾 病 。属 临床 常见病 、多发病 ,在 慢性 胃炎 中
医 疗 论 坛
Me ii l Tra me t o u d e a e t n F r m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lo tnmei n n tnp am c hn s o ma feh o dc e ad eh ohr ay i ・8 ・ 3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的 中 医药研 究 进展
型 ,即脾 胃虚弱型 ( 含虚寒 ) 、肝 胃不 和型 、胃阴不足 型 、
肠上皮化 生为 19 。本 病可 有 1 %左 右 的癌 变率 ,而 胃 .% 0
癌高发地 区可达 2 %左右 ,17 8 98年世 界卫生 组织 ( O) WH 已将 胃粘 膜肠 上皮化 生、不典型增 生 ( 型增生 )列 为 胃 异 癌前病变 ,可 分为 轻、中 、重 三级 .而 中度 不典 型增 生或 大肠 型化生 为真正 的癌前 病变 。 此 ,寻求 最佳 的 阻断 胃 癌前病变 的有效方 药 ,是更 好 的开展 胃癌 二级 预防 的重要 措施之一 。积极治疗 C G是预 防其 癌变 ,减少 胃癌发 病率 A 的有效手段 。 目前 ,西 医 尚无 理想 的治疗 方法 ,而 中医药 对该病 的治疗不仅 积 累了丰 富的经 验 ,而且 大量 的临床 报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和中医药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回顾了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临床研究方法、常用中药方剂、治疗机制等方面的进展。
重点分析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价标准和治疗效果,以及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展望了未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中医药研究者投身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为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方法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和成熟,主要包括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文献综述与数据挖掘等。
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随机对照试验是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随机分配患者接受治疗,以评估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中医药治疗的效果,为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观察性研究也是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中医药治疗的实际效果和患者的反馈。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 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
本病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目前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模式。
因此,积极治疗 cag是预防其癌变,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
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不仅可以逆转腺体的萎缩,甚至可使不完全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逆转。
现就近几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并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而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胃脘痛”、“胃痞”、“呕吐”等范畴。
凡外受寒邪、饮食不节(洁)、情志不畅或劳倦太过,均可伤及胃气使失和降而发病,病虽在胃,却与肝脾的关系至为密切。
因为脾与胃相为表里,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两脏燥湿相济,方能完成饮食的传化;若脾虚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
而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内经》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如因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亦可导致胃的功能失调。
胃失和降,气机失调,出现腹胀疼痛,嗳气,恶心呕吐;气机阻滞,郁而化火又可伤津耗液,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久病致瘀而出现虚实夹杂,病情缠绵难愈。
2治疗方法2.1辨证分型根据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一般可将慢性胃炎分为5个证型,即脾胃虚弱型(含虚寒)、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
临床中各地医家根据实践对此又有不同的认识。
鲁家法等[1]将本病分为三型: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健脾,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论文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摘要] 萎缩性胃炎(cag)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症状持续病程长,cag若伴有中重度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被认为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本文从辨证论治,固方加减,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没有统一参照标准,需加强中医药研究,开拓新的有效方药,中药剂型治疗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24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
本病与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工作节奏、饮食习惯及周围环境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其症状持续,病程长,cag若伴中重度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被认为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诊断主要依据胃镜直视下胃黏膜活检。
1 病因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等范畴。
临床以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泛酸嘈杂、食后作胀、平素乏力易倦、腹胀嗳气、舌红绛无苔、纳减。
此病多发于青壮年。
究其病因,于饮食失调情志不遂内伤久病体虚有关,多为平素饮酒,进食辛辣肥甘,暴饮暴食,或久服刺激性强的药物,均可致本病的发生。
cag患者常常有情志心理的变化,抑郁恼怒、情志不畅则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
长期饮食不节、体虚久病劳累可使中气受伐、气机不畅、脾胃虚损。
2 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2.1 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
李莉等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9g、白芍药12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陈皮6g、半夏12g、川黄连3g、郁金12g、枳壳15g、延胡索12g、丹参12g,伴食积者加焦山楂,焦神曲;伴阴虚见胃脘嘈杂口干加玉竹麦冬;伴冷酸加海螺蛸、白螺丝壳;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伴郁热胃脘灼热口苦苔黄者加连翘、蒲公英)。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进展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已经被公认为癌前疾病状态,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
中医根据其病症表现多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痞证”等范畴。
西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措施。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而且具有辨证论治、个体化、方药随证加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情况进行总结,以了解本病的中医治疗进展,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深入研究提供平台。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已经被公认为癌前疾病状态,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
中医根据其病症表现多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痞证”等范畴。
西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措施。
中医药在治疗CAG上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重视整体治疗,侧重健脾扶正的思想,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延缓萎缩发展,甚或逆转萎缩[1],而且具有辨证论治、个体化、方药随证加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的研究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以了解本病的中医治疗进展,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深入研究提供平台。
病因病机本病病位在胃,与脾、肝、胆、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与以下几种因素密切相关:饮食失调、饥饱不调、喜食热烫粗糙或辛肥油腻食物、嗜酒吸烟、情志怫郁、忧思恼怒、禀赋不足、素体虚弱、邪毒内侵、久病体弱、劳倦内伤。
为了配合现代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步伐,对病机的认识、分析是必要的,目前对此病病机研究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戴博军[2]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思虑过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失调,湿浊内生,气机阻滞。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De c. C 201 4 V0 1 .1N o .1 4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r na l o f Cl i ni c a l Me di c a l 2 8 97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的 中医 药 治 疗 进 展
耿 贤明
( 安徽省 马鞍 山市 中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 马鞍 山
胃炎 的 进 展 ,并 对 目前 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进 行 简要 讨 论 。 【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胃炎;中医药治疗 ;综 述
2 4 3 0 0 0 )
【 摘 要 】 本 文 从 病 因 病 机 、 辨 证 论 治 、名 医经 验 及 实 验研 究 等 方 面论 述 了近 年 来 中 医药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异 型增生 为病理 特 点的消化 系统疾 病 。临床 常见上 腹部 疼 膜血 流、组 织缺 氧,提 高局部 免疫 能力 ,还 有一定 的抗癌 痛 、 嘈杂 、胀 满 、 呃逆 嗳 气 、食 欲 不 振 , 乏力 ,甚 至 消 变 作 用 ,有 利 于 萎 缩 腺 体 逆 转 和 肠 化 生 的 消 除 。 舒 鸿 飞 认 瘦 、贫血 等症状 。近 些年来 ,中医药在 防治 本病方 面做 了 为脾 胃虚弱 与肝 胃不和是CA G的主要证 型,肝 胃失调者 , 脾运 必弱 ;脾 胃虚弱者 ,肝 胃之气亦 滞 ,因而脾 胃虚弱与 肝 胃 不 和 常 兼 挟 出 现 , 只 不 过 偏 于 轻 重 而 已 。 早 期 因 是 新 1 病 因病 机 认识 病 , 多 以肝 胃失 调 为 重 , 兼 脾 胃虚 弱 : 中期 多 虚 实 并 重 , 中 医学中并 无C AG这 一 病 名 , 根 据 其 临床 表 现 , 可 将 出现 既有脾 胃虚弱 ,又有 肝气郁 滞等证 ;后期 则脾 胃虚弱 其 归 纳 为 “胃脘 痛 ” 、 “ 胃 痞 ”等 范 畴 , 近 代 医 家 对 其 病 为 重 , 伴 肝 气 郁 滞 等 证 。 临床 治 疗 C AG常 以 益 气 健 脾 、疏 因病 机 多有 阐述 。张春 妮 认 为本 病 多 由外邪入 侵 、饮 食 肝 理 气 为 常 法 , 并 视 病 情 阶 段 的 不 同 有 所 轻 重 。故 治 疗 原 不节 、情志 不遂等 引起 脾 胃受损 , 日久 气血生 化 乏源 , 胃 则 以通 阳化痰 ,散瘀 活络 为主 。并结合 自己多年经验 自拟 络 失 养 , 胃黏 膜 腺 体 萎 缩 。王 垂 杰 [ 3 认 为 本 病 由饮 食 不 节 , 消痰化 瘀汤标 本兼 治 ,有 的放矢 。消痰 化瘀汤 组成 :炙黄 用 药不 当 ,素体不 足 ,劳倦过 度及 情志 不遂等 导致脾 不转 芪 、 薤 白、 栝 楼 、 九 香 虫 、 百 合 、 丹 参 、 檀 香 、 白豆 蔻 、 精 , 胃体失 养 ,夹 湿夹 瘀 ,引起 胃粘膜 发生不 典型 增生或 草果 、枸橘 、莪术 、黄药 子 、炙 甘草 。疗效 显著 。法 宗东 肠 化生 。周信有 [ 4 认为C A G发病有虚实 两方面:虚者为 胃阴 垣 ,在 辨证 论治 的原则 下,从调 理脾 胃升 降功 能着手 ,施 不 足 , 胃络 失养而 痛 ;实者为 寒邪 客 胃、饮食 不节 、情志 以 宽 胸 利 膈 之 法 , 以 柴 胡 疏 肝 散 、 左 金 丸 为 基 础 方 加 减 用 失 调而 致 胃气 阻滞 ,不 通则痛 ,成 为本虚 标实 ,虚 实夹杂 药 ,每 获 良效 。 的病 理 特 点 。张 晓 明 等 认 为 正气 虚 弱 ,毒 邪 内 盛 , 导 致 脾 胃升 降失司 ,机体 祛邪 乏力而 毒邪 日深 ,最终 导致 胃粘膜 4 实验 研 究 细 胞恶 变 。总 之 , 目前 大多数 医家 认为本 病 的基 本病 机是 热休 克蛋 白7 0( HS P 7 0 )对 胃黏膜亦具有保护作用 ,并 … 。李 军 祥 等 … 从 基 因 水 平 探 讨 益 气 本 虚 标 实 ,本 虚 以 脾 胃虚 弱 为 要 ,标 实 以 气 滞 、 血 瘀 、 痰 能促 进 黏 膜 的损 伤 修 复 湿 、食滞为主 ,临床 往往 见虚实夹杂之候 。 活血 法 防治大 鼠C AG癌前病变 的药理 机制 ,基 因芯片 结果 显示 ,模 型 大 鼠HS P 7 0 基 因 表达 较 正 常 大 鼠下 调 。治疗 完 成 大量的研究 ,现综述 如下。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2019年第6期中匳鵪治疗儀#羞缩#f炎研究迸展*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章恩临王邦才m胡耀元冯胜象沈桂园摘要:本文首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然后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临床特点以及中医药诊治现状,归纳总结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最后针对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以及展望。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6. 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737 (2019)06-0064-04Researc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o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TreatmentZ H A N G E n l i n,W A N G B a n g c a i' ,H U Y a o y u a n,F E N G S h e n g x i a n g,S H E N G u iy u a n(The Third Medical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 China1.Ningbo Hospital of TCM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Ningbo315012,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irstly.Then acconling to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G,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reatment of CAG with TCM.Finally,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TCM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we put forward our own views and prospects.Key w ord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hinese medicine;research development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常见的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或 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在黏膜固有腺体萎 缩的基础上还可同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异型增 生,被2010年《W HO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 学》[1:视为胃癌的癌前病变状态。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
|
中 医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临床 研 究进 展
段 浩博 , 周焕荣 , 王艳 艳 , 赵 艳 , 段 素社 ( 1 .天 津 中 医药 大学 第 一 附属 医院 , 天津 3 0 0 1 9 3 ; 2 .河北 省 石 家庄 长城 中西 医结合 医院 , 河北 石 家
・
1 3 6 2-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 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7 A p r , 2 6 ( 1 2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l 0 0 8— 8 8 4 9 ( 2 0 l 7 ) 1 2—1 3 6 2— 0 4 滞、 反乘脾土 , 其 中脾 虚 气 滞 为 其 基 本 病 机 , 部 分 胃 阴 不 足 也 常兼有脾虚气滞 , 指出治疗 本病应 运脾 疏肝 、 和 胃理气 , 而 不 能 一 味 以 胃 阴 不 足 论 治 。段 永 强 等 总 结 王 道 坤 教 授 经 验, 从“ 虚” 人手 , 抓 住 脾 胃虚 弱 为 核 心 , 提 出 由此 导 致 的 纳 运
慢 性萎缩 性 胃炎 ( c h r o n i c a t r o p h i c g a s t r i t i s , C A G) 是 临 床 常见 的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 多 由 慢 性 非 萎 缩 性 胃炎 发 展 而来 , 病 理 表 现 为 胃黏 膜 上 皮 变 薄 、 固有腺体减少 , 可 伴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幽
门腺 或 肠 腺 化 生 以及 非 典 型增 生 。 因其 与 胃癌 的 发 生 关 系 密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
两部呻 l 差 2 D 3 年 第 2 6 卷 第 , 2 期
动
, 态 ・ 研 究( 苎展
中医药 治疗慢性 萎缩性 胃炎临床研 究进展
刘 晓 燕 , 王四兵 ’ , 程秋实 ’ , 汪 龙德
1甘肃 中医学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2甘肃 中医学院附属 医院 [ 摘 要]通过分析近年 来相 关文献认为 中医治疗萎缩性 胃炎 ( C A G ) 疗效显著 , 相对现代 医学治疗手段有 定的优势; 且 积极 治疗 C A G对 防止癌 变亦具有重要 的意义。故加 强中 医治疗 C A G的研 究, 对指导 临床用 药、 提 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现状与进展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现状与进展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重度cag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在病因病机探讨、临床诊治及机理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显示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强大优势。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概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越性,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则方面介绍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综述【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42-02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胃黏膜肌层变厚、局部性或广泛性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一种慢性疾病。
[1]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规律已被大家所公认,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状态或癌前疾病,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则被公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cag的基础研究和治疗受到广泛的重视,积极治疗cag对防止癌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以上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腹胀”、“嗳气”等范畴。
目前西医药治疗虽然进展迅速,但临床仍无确切地阻断这种病变的方法,近年来国内中医药专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方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就近三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病因病机1.1古代文献:《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组、 胃复春组与模 型组 比较 , 血清 提 高其前列腺 素E 2 含量 , 并且黄 芪 胃蛋 白酶含量显著升 高( P < 0 . 0 1 ) 。 建 中汤组优 于维酶素组( P < 0 . 0 1 或 < 0 . 0 5 ) 。上 述研 究提 示 中医 药可 蔺焕萍等[ 4 ] 采用参佛 胃 康治疗C A G P
大鼠, 结果显示参佛 胃 康组胃 蛋白酶 能 通 过 改善 C A G大 鼠 的 胃黏 膜 血 活 型组显著升高( P < O . 0 5 o 赵 流 量 , 加 强C A G大 鼠 的 胃黏 膜 屏 博辉等 [ 5 ] 用枳 术颗粒治疗C A G 大 障 功 能 ,从 而达 到 对 C A G治 疗 和 鼠 ,结 果 枳 术颗 粒 组 大 鼠 的 胃蛋 逆 转 的效 果 。
状态 [ 。根 据 中医“ 治未病” 的理 影响 , 结果表 明芪莲舒痞组较模 型
论。 积极 治 疗C A G 是 阻 断其 向 胃癌 组 明 显 增 加 C A G大 鼠 胃黏 膜 血 流
P < O . 0 5 ) 。 邢燕玲等 [ 】 采用四君 发展 的重要 手段之 一, 现就近年有 量(
[ 1 3 ] 韦远斌 . 龈交 穴割治配合耳 穴贴 压
法治疗 肛 门疾 病 1 2 4 例[ J ] . 中 医外 治杂 志 , 2 0 1 1 , 2 0 ( 2 ) : 4 7 .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 的 实验 研 究进 展
李广字 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 究生 5 3 0 0 0 1 南宁市明秀东路1 7 9 号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20202020年12月第10卷第23期·综 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梁春耕 肖定洪▲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上海 201800[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难治的、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被视为胃癌的高危因素,其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此临床治疗中缺乏特效药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够减轻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或逆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
现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对CAG治疗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针刺;灸法[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0)23-66-04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LIANG Chungeng XIAO Dinghong Depar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Jiad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800, China[Abstrac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is a refractory and common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which is often regarded as a high-risk factor of gastric cancer. Its etiology and specific pathogenesis are still unclear, so there isa lack of specific drugs in clinical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allevi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CAG and delay or reverse gastric mucosal atrophy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CAG treatmen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therapy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及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伴有或不伴有幽门腺化生、肠腺化生,甚至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常见消化内科疾病,为胃部疾病炎-癌转换中重要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定义: 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 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 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 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 性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 性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以上腹胀痛、纳少嗳气、 以上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乏力为主要表 本病发病缓慢、病情顽固、病势缠绵、 现。本病发病缓慢、病情顽固、病势缠绵、施治棘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 痞满” 手。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痞满”、“ 嘈杂” 腹胀”等范畴。 嘈杂”、“腹胀”等范畴。
[12] 12]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4)
3、治疗原则
《中医内科学》六版教材: 中医内科学》六版教材: 实者:泻热、消食、化痰、理气; 实者:泻热、消食、化痰、理气; 虚者:温补脾胃。 虚者:温补脾胃。
[12] 12]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4)
3、治疗原则
王少华[13]则认为 : 治则:温润并进,气血双调, 治则:温润并进,气血双调,寒热互济 治法:消胀、止痛、开胃、除嘈 治法:消胀、止痛、开胃、 麦冬、 白芍、 4组对药:黄芪—麦冬、柴胡 白芍、白 组对药:黄芪 麦冬 柴胡—白芍 甘草、 芍—甘草、黄连 厚朴 甘草 黄连—厚朴
[10] 10]
林国裕、宋靖范、林淑瓦。张明昌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河南中医,1999, 19( 林国裕、宋靖范、林淑瓦。张明昌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河南中医,1999, 19(2)
2、辨证分型
认为: 路志正[11]认为: --肝郁气滞和脾胃虚寒多见 初期-初期--肝郁气滞和脾胃虚寒多见 自拟苏朴饮--疏肝和胃 自拟苏朴饮--疏肝和胃 -小建中汤加味--温脾和胃。 小建中汤加味--温脾和胃。 --温脾和胃 中期--脾虚湿热内蕴和胃阴不足多见 中期--脾虚湿热内蕴和胃阴不足多见 -四逆散加味--补脾化湿 四逆散加味--补脾化湿 -自拟石斛梅花汤--补阴和胃 自拟石斛梅花汤--补阴和胃 -[11] 11]
[12] 12]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4)
2、辨证分型
董建华[12] 常用 : 香附、佛手、苏梗行气 香附、佛手、苏梗行气 陈皮、鸡内金、莱服子化食滞 陈皮、鸡内金、莱服子化食滞 石斛、麦冬、沙参滋阴 石斛、麦冬、沙参滋阴 黄芪、桂枝、甘草祛虚寒 黄芪、桂枝、甘草祛虚寒 大黄、黄连泻实热 大黄、黄连泻实热 大腹皮、佩兰燥湿 大腹皮、佩兰燥湿 丹参、川楝子、川芎活血化瘀 丹参、川楝子、川芎活血化瘀
[13] 13]
王少华。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琐谈。江苏中医,1999, 王少华。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琐谈。江苏中医,1999,(6)
4、临床治疗
4.1 自拟方加减治疗
4.1.1 健脾益气法 张氏自拟参芪胃生汤 14] 66例 张氏自拟参芪胃生汤[14] 66例:
治愈21例,有效3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9%。 治愈21例 有效37例 无效8 21 37 总有效率87. 87
初起: 初起:
损
过食生冷 嗜食辛辣肥甘
寒积胃中
伤 胃
生
气
食
食
中
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 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
, ( )
病因病机
(1)外邪犯胃: 外邪犯胃:
久病: 久病: 血瘀阻气 湿热内生 热伤胃津
现代医学也认为: 现代医学也认为: 刺激性饮食如浓茶、酒精、过热、 刺激性饮食如浓茶、酒精、过热、过酸食物 病变 慢性胃炎 CAG
[8]林小武。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北京中医,1999,(1) 林小武。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北京中医,1999,( ,(1
2、辨证分型
认为: 陈伯咸教授[9]认为: 胃为戊土,属腑,以通降为顺,然其受纳、 胃为戊土,属腑,以通降为顺,然其受纳、腐 熟,全靠肝的疏泄条达。从病理上来看,肝木过盛 全靠肝的疏泄条达。从病理上来看, 可乘脾伤胃, 可乘脾伤胃,即“肝木乘土”,而肝木过弱也不能 肝木乘土” 疏通脾胃,使受纳、腐熟受阻。 疏通脾胃,使受纳、腐熟受阻。因此陈老的治则为 疏肝运脾。 疏肝运脾。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报道: 报道: CAG占胃镜检查数13.8% 胃癌高发区28.1% 28.1%。 CAG占胃镜检查数13.8%[1] ,胃癌高发区28.1%。 占胃镜检查数 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疾病 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疾病[2] ,尤其与胃息肉 同时存在,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 同时存在,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 可发生癌变。 可发生癌变。 西医治疗---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有优势 西医治疗---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有优势 ---不理想 ---
[9]李汉文、周继友。陈白咸教授从肝论治萎缩性胃炎。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1) 李汉文、周继友。陈白咸教授从肝论治萎缩性胃炎。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1)
2、辨证分型
认为: 河南老中医张明昌[10]认为: 慢性胃炎以虚实夹杂为多,其用药根据胃腑“ 慢性胃炎以虚实夹杂为多,其用药根据胃腑“ 实而不满”之特点,常使“补而不滞” 实而不满”之特点,常使“补而不滞”。 他指出久病必伤气血,所以方中既用黄芪、 他指出久病必伤气血,所以方中既用黄芪、党 参,也用乌梅、木瓜、甘草、山楂等酸甘化阴之品 也用乌梅、木瓜、甘草、 ,还会加少许理气如陈皮、砂仁、枳壳和活血药如 还会加少许理气如陈皮、砂仁、 三七、延胡索、丹参等。 三七、延胡索、丹参等。
[15] 15]
巫浣宜。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48 巫浣宜。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48例。北京中医,2000,(1) 48例 北京中医,2000,
4、临床治疗
4.1 自拟方加减治疗
4.1.1 健脾益气法 袁氏自拟胃乐散丸 128例 袁氏自拟胃乐散丸[16] 128例: 显效76 76例 有效46 46例 无效6 总有效率95.3% 95.3%。 显效76例,有效4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3%。 何氏消炎建中愈胃汤 41例 何氏消炎建中愈胃汤[17] 41例: 显效29 29例 有效10 10例 无效2 总有效率95.1% 95.1%。 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 105例 李氏自拟消痞汤 李氏自拟消痞汤[18] 105例: 显效67 67例 有效23 23例 好转12 12例 无效3 显效67例,有效23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 有效率97.14% 97.14%。 有效率97.14%。
脾虚 病机 :
3
寒 凝 血 滞
阳 损 及 阴
中 气 虚 损
脉 瘀 滞
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 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
, ( )
病因病机
李氏认为[5] : 胃阳虚--浅表性胃炎--气分, 胃阳虚--浅表性胃炎--气分, --浅表性胃炎--气分 胃阴虚--CAG--血分。 胃阴虚--CAG--血分。 --CAG--血分 甘氏[6] : 气虚多瘀 脾胃不足,气阴不足为本 脾胃不足,气阴不足为本 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标。 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标
病因病机
周氏认为 周氏认为[7] :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粘膜的损伤有极密 幽门螺旋杆菌(HP) 切关系 。 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结果表明: 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达90%左 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达90%左 90% 右,且在胃体,胃窦的任何病变部位均可检出。 且在胃体,胃窦的任何病变部位均可检出。
[7]周莹。慢性胃炎、溃疡病幽门弯曲菌检出阳性病例疗效分析。云南中医杂志,1991,12(2) 周莹。慢性胃炎、溃疡病幽门弯曲菌检出阳性病例疗效分析。云南中医杂志,1991,12(
2、辨证分型
现行中医药高等学校所用的六版教材《 现行中医药高等学校所用的六版教材《中 医内科学》 CAG归为“胃痞”的范畴,并提出5 医内科学》将CAG归为“胃痞”的范畴,并提出5 归为 种辨证分型。 种辨证分型。 属“实痞”的有“邪热内陷”、“饮食停 实痞”的有“邪热内陷” 滞”、“痰湿内阻”、“肝郁气滞”;属“虚痞 痰湿内阻” 肝郁气滞” ”的有“脾胃虚弱”。 的有“脾胃虚弱”
2、辨证分型
由于各地气候、患者体质等的差异, 由于各地气候、患者体质等的差异,以及临 床收集的病历数、分型依据的不同,中医学对CAG 床收集的病历数、分型依据的不同,中医学对CAG 的分型种类繁多。 的分型种类繁多。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大多数医家 认为CAG以 脾胃气虚” 认为CAG以“脾胃气虚”、“肝胃不和”、“气滞 CAG 肝胃不和” 血瘀” 血瘀”、“胃阴不足”、“脾胃湿热”居多。这 胃阴不足” 脾胃湿热”居多。 与过去的报道及教材辨证分型相类似[8]。
[11] 11]
杨丽芬。路治正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胃腺异型增生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9,14( 杨丽芬。路治正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胃腺异型增生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9,14(2)
2、辨证分型
董建华[12]则认为 : 病机: 病机:虚、滞、热、瘀。 强调虚是本质,滞是核心,以通为补, 强调虚是本质,滞是核心,以通为补,治在 通降。 通降。 食积郁久化热,久必入络成瘀。 食积郁久化热,久必入络成瘀。
[1]
危北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 危北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