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芦荻

合集下载

芦苇的形状

芦苇的形状

芦苇的形状
芦苇,又称芦荻、芒草,是一种生长在湖泊、河流、沼泽等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形状高大挺拔,通常可以长到2-3米甚至更高。

芦苇的形状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高大、挺拔、柔韧。

高大是芦苇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它的茎很细长,但却能够长到很高的高度。

这是因为芦苇具有强大而坚韧的根系,可以在泥泞的湖泊和沼泽地中生长。

芦苇的茎是空心的,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帮助芦苇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芦苇在湖泊和沼泽地中生长得非常茂盛,往往能够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挺拔是芦苇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即使遭受强风和暴雨的侵袭,芦苇的茎也不易倒伏。

这是因为芦苇的茎非常柔韧,可以弯曲却不会断裂。

在风中摇曳的芦苇,给人们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因此,芦苇常常成为一种重要的景观和装饰物,被用来装饰花园、公园和沿海地区。

柔韧是芦苇的另一个特点。

芦苇的茎可以被切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用于编织各种艺术品和实用品,如篮子、帽子、鞋子、墙壁、屋顶等。

芦苇编制的物品,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结实耐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此外,芦苇还可以用于制作笛子、箫等乐器,发出悠扬动听的声音,让人们陶醉其中。

芦苇的形状高大、挺拔、柔韧,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

它不仅美丽,而且实用。

芦苇的存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小古文小古文注解

小古文小古文注解

《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雨》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芦花》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放风筝》译文:青青的草地,放风筝。

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行。

《乡村》译文:乡下农民家,竹子做成的篱笆,茅草做成的房屋,邻近水边而形成村落。

水边有几棵杨树柳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两只飞翔的燕子在树丛间穿行,忽然高飞,忽然低落,来来去去非常迅速。

《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凋零,惟菊独盛。

《日月星》译文: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菊》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 ③或:有的.④惟:只有. 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 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莲》莲花,亦曰荷花。

种于暮春,开于盛夏。

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其实曰莲子。

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雪》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朝黄庚《江村》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朝黄庚《江村》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元朝黄庚《江村》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译文】江边美好的秋色已有十分,却没有人来欣赏;那十分秋色,一半是在芦花,一半是在蓼花。

【出典】元朝黄庚《江村》注:1、《江村》黄庚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2、注释:赊:远。

3、译文:远望江村,淡烟薄雾,在夕阳的斜射下,江村秋色甚浓,江边美好的秋色已有十分,却没有人来欣赏;那十分秋色,一半是在芦花,一半是在蓼花。

4、黄庚元朝,字星甫,天台人。

5、晚秋,百花凋零,难以显示秋色。

而芦花、蓼花这些既无花的形状,也无花的色彩,更无花的香味,或根本难以算得上是花的花,却开得正好,无边无际,青青苍苍,最后独占了秋光。

这两句并无轻视、鄙薄芦花、蓼花的意思,而是说芦花、蓼花在天气肃杀时烘托出无限的秋意。

可用于描绘晚秋景色。

秋颜红珠的蓼花成了在秋的图画中的点睛之笔。

黄庚的这首诗,说是一首诗,不如说是一幅画,一幅“江村秋色图”。

这个江村,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赊,远也。

远望江村,淡烟薄雾,在夕阳的照耀下,江村秋色甚浓,江边开着红红白白的芦花和蓼花。

“十分秋色无人管”,描写了江村闲适优美的环境,突显了江村的自然原生态,芦花怒放,蓼花点点,一派绝美风景。

作者喜游历,崇尚自然,此等佳境,不可多得。

6、红蓼花本来是伴水而生的,在水滨、泽国、渡口能很轻易地铺展开一大片,将河岸染红。

水边的红蓼花因常常生长在迎来送往的渡口码头,于是渐渐成了“离愁之花”,梅尧臣在他的《水荭》中将蓼花之美写到了极致:“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

白鹭烟中客,洪渠水上邻,无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由于红蓼花的生命力强,所以既能在大江南北漫山遍野地生长,也能在城市的居民小区里落地生根,楼前屋后的几株高大的红蓼花,很随意、很率性地开放着。

那淡红至深红碎米般的小花,玲玲珑珑地攒在一起编成长长的穗状花序垂挂在枝上,在风中瑟瑟地点头。

古诗淮上渔者翻译赏析

古诗淮上渔者翻译赏析

古诗淮上渔者翻译赏析《淮上渔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郑谷。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释】1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2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

3逐:跟随,随着。

4浦:水边,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5荻: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

【翻译】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

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堆中生火煮鱼吃。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言绝句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

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歌咏渔民如何撒网捕鱼,而是以“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为读者描述了老人一家以渔为业、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生活境况。

显然,随波逐流的漂泊生活是十分艰辛的。

然而人穷志不穷,苦中乐无穷,“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诗句又把读者带入了欣喜欢快的垂钓画面,给人一种向往、激动、幸福的感受。

老人家刚刚钓获一条尺长的鲈鱼,鱼在滩边草中活蹦乱跳,儿子兴高采烈地连忙摘钩宰鱼,孙子欢蹦乱跳地在芦荻丛中拾来干枯荻柴,只见老人家的儿孙俩用一把带花的荻叶裹起从灶灰中刨出的火炭埋头吹火,烟熏火燎,浑汗直流……老人家钓获一条鲈鱼,给一家人带来了欢快的忙碌,也带来了自然和谐生活氛围的幸福感受。

这首诗言词纯朴自然,毫无修饰雕琢的痕迹,使读者过目难忘,激昂吟诵,沉醉于垂钓的乐趣之中。

须要说明的是古时没有打火机甚至火柴,人们生火只能用火镰敲击石英石片获取火种点燃火草后再引燃柴禾,生火程序相当麻烦。

因此,人们便用灶灰把未熄灭火炭焐起来保存火种,待再次生火时扒开灶灰拈取火炭裹在易燃柴禾中吹燃就可以生火了。

“儿孙吹火荻花中”虽然只描写生火的情景,却包罗了收拾和烹鱼以及张罗饭菜的全过程,无不充满欢乐的气氛。

小古文100篇+注释

小古文100篇+注释

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② 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蒹葭全文翻译

蒹葭全文翻译

蒹葭全文翻译《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下面是诗经秦风蒹葭文字翻译,请参考!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啦语义的往复推进。

原文白话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珠结为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短。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墨稠稠,早晨露珠未全系列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整体赏析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等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

其地“逼近戎狄”,这样的环境逼使秦人“研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就是嘹亮刚烈的。

留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多写下出征猎伐、感伤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婉转爱恋的情致却更像是郑卫之音的风格。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啦,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

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

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

描写芦荻的诗词

描写芦荻的诗词

描写芦荻的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芦荻的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芦荻的诗词一、荻花芦叶满溪流唐曹邺《碧寻宴上有怀知己》二、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三、芦荻浦、雁先闻宋秦观《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四、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五、芦荻编房卧有风唐白居易《初到江州》六、芦荻晚汀雨唐马戴《客行》七、芦荻花多触处飞唐杜牧《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八、已映洲前芦荻花唐杜甫《秋兴八首》九、沙高芦荻黄唐司空曙《下武昌江行望涔阳》十、马惊入芦荻唐王建《早发金堤驿》十一、刺棹穿芦荻宋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十二、两岸萧萧芦荻林宋王质《长相思·山青青》十三、红蓼岸、芦荻萧飕宋沈瀛《满庭芳·柳外山光》十四、芦荻江边宋沈端节《喜迁莺·暮云千里》十五、两岸荻芦青不断宋刘学箕《临江仙·人在空江烟浪里》十六、芦荻汀洲霜满首宋陈允平《木兰花/玉楼春》十七、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十八、萧萧芦荻花唐许浑《送客江行》十九、芦荻古波声唐刘得仁《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二十、芦荻晚汀雨唐马戴《客行》二一、荻浦芦湾是要津唐杜荀鹤《登灵山水阁贻钓者》二二、维舟芦荻岸李中《寒江暮泊寄左偃》二三、长汀芦荻花敕蔌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二四、轻摇过、芦荻沙堤元沈禧《风入松·一溪新水绿涟漪》二五、芦荻暗江湍元沈禧《风入松·溪山如洗雨才乾》二六、披雪冲开芦荻元丘处机《无俗念蓑衣 *溪皆呼蓑衣先生景金本注云,》二七、芦荻暗江湍元沈禧《风入松·溪山如洗雨才乾》二八、江上秋风芦荻声宋陆游《病思》二九、日落风生芦荻洲宋陆游《和周元吉右司过弊居追怀南郑相从之作》二.描写芦荻的诗词一、荻花芦叶满溪流唐曹邺《碧寻宴上有怀知己》二、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三、芦荻浦、雁先闻宋秦观《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四、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五、芦荻编房卧有风唐白居易《初到江州》六、芦荻晚汀雨唐马戴《客行》七、芦荻花多触处飞唐杜牧《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八、已映洲前芦荻花唐杜甫《秋兴八首》九、沙高芦荻黄唐司空曙《下武昌江行望涔阳》十、马惊入芦荻唐王建《早发金堤驿》十一、刺棹穿芦荻宋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十二、两岸萧萧芦荻林宋王质《长相思·山青青》十三、红蓼岸、芦荻萧飕宋沈瀛《满庭芳·柳外山光》十四、芦荻江边宋沈端节《喜迁莺·暮云千里》十五、两岸荻芦青不断宋刘学箕《临江仙·人在空江烟浪里》十六、芦荻汀洲霜满首宋陈允平《木兰花/玉楼春》十七、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十八、萧萧芦荻花唐许浑《送客江行》十九、芦荻古波声唐刘得仁《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二十、芦荻晚汀雨唐马戴《客行》二一、荻浦芦湾是要津唐杜荀鹤《登灵山水阁贻钓者》二二、维舟芦荻岸李中《寒江暮泊寄左偃》二三、长汀芦荻花敕蔌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二四、轻摇过、芦荻沙堤元沈禧《风入松·一溪新水绿涟漪》二五、芦荻暗江湍元沈禧《风入松·溪山如洗雨才乾》二六、披雪冲开芦荻元丘处机《无俗念蓑衣 *溪皆呼蓑衣先生景金本注云,》二七、芦荻暗江湍元沈禧《风入松·溪山如洗雨才乾》二八、江上秋风芦荻声宋陆游《病思》二九、日落风生芦荻洲宋陆游《和周元吉右司过弊居追怀南郑相从之作》。

[小学生] 跟我学小古文打卡第3课:《芦花》

[小学生] 跟我学小古文打卡第3课:《芦花》

2019-06-03原文
每天背诵一篇小古文,语文成绩差不了。

一起来欣赏今天的小古文吧。

打卡第3课
芦lú 花huā
水shuǐ滨bīn 多duō芦lú荻dí。

秋qiū日r ì开kāi 花huā,一yì片piàn 白bái 色sè,西x ī风fēnɡ吹chuī来lái ,花huā飞fēi 如rú雪xuě。

(选自民国老课本,被编入《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芦荻[lú dí]:芦荻又名芦竹,是多年生挺水高大宿根草本,形如芦苇。

地下茎短缩、较粗壮,多分枝,叶片广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穗状呈扫帚状,9-12月为花果期。

为主要水边观景植物。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

往期更新中...
第1课丨第2课丨第3课丨
用户设置不下载评论。

荻---古汉语词典的解释

荻---古汉语词典的解释

荻---古汉语词典的解释
《荻》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也称
为芦荻。

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荻的描述,它通常生长在
水边、湖泊或沼泽地带。

荻的茎秆细长柔软,叶子细长而尖,常常
被用来编织篮筐、席子或简单的家具。

荻也可以用来制作编织品,
如席子、帽子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荻常常被用来描绘湖泊或河
边的景色,具有一种清新、恬静的意境。

另外,在古代汉语中,荻也有引申义,比如在《诗经》中就有“荻若之未萎”一诗,用来比喻人的志向和品质。

荻的引申义还包
括了谦逊、坚韧不拔的意味。

总的来说,《荻》这个古汉语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具有丰富的意
义和用法,不仅仅是对一种植物的称呼,还具有比喻和象征的意义。

芦苇、荻、白茅的区别

芦苇、荻、白茅的区别

芦苇、荻、白茅的区别芦苇、荻、白茅的区别经常看到有人提问,芦苇、荻、芒、白茅有什么区别,有心想回答,苦于自己对植物只是业余爱好,无法用专业的词句来准确表述它们的特征和差异,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今天早上去灵湖,发现芦苇、荻、白茅都有,只可惜缺了芒。

于是想就用图片代言吧,就把三者放在一起,拍了几张。

从图片中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它们的特征与差异。

芦苇:生长在水中或水边及沼泽地,叶片披针形,互生,边缘不锋利(虽然偶而也会划破皮肤)。

蒹葭就是芦苇,也称芦荻,荻:生长在水边及低山坡(海拔60米以下均有生长),水陆两生,耐涝又耐旱。

叶片狭长成带状,边缘及其锋利。

荻子茎硬、细、颜色深叶子窄,花颜色小、白。

芦苇颜色浅,叶子宽大,植株也高大,茎空腔也大,可以很容易劈开铺成一片,芦花颜色深,也大。

荻子比芦苇耐旱些。

荻子叶有锯齿缘芒、荻及芦苇最主要的区别是:芒秆的花小穗有芒,而荻花和苇花小穗无芒;芒秆的茎秆是实心的,而苇秆是空心的,荻秆上部是实心,中下部是空心的;芒秆无腋芽,不会分枝,而苇和荻的茎秆有腋芽会萌芽分枝。

蒸屉的篦子是用荻子做的,蒸馒头很好,既好用又好刷的。

山区晒柿饼、晾粉皮的大苇箔最好的材料也是荻子。

芦苇强度差,一般是剖开编苇席、斗笠或做建筑的苇箔用。

杜甫的<秋兴八首>里有"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说明芦荻远望是非常象的两种植物.芦苇和荻大多长在湖泽水边,都能长到2到3米高,茎叶也都是长条形,不同处要近看,秋天的荻花是淡紫色的,芦苇的花则是一片雪白,如果种子成熟,则又变成金黄色.民间常把两者合称芦荻,把荻称为芦苇也很普遍,所以明代解缙有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其实芦苇不可能长在墙上,除非你能保证水份的供给。

长在墙上的应该是荻。

它能牢牢地扎根在城墙的石缝中,基部形成一个极紧密的圆墩状,即使严重干旱,来年照样发芽长叶。

芒草大多不是长在水边,而是长在山地,丘陵和荒草滩上,高度要比芦苇和荻要矮一些,大概有1到2米左右.但芒草有将近10个品种,大芒草和芦苇和荻远看都是一样.芒草是无节的。

小古文+小古文注解-文言小古文

小古文+小古文注解-文言小古文

《雨》《雨》今日天阴,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晓雾渐浓,大雾细雨如丝。

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天晚雨止,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风吹云散,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明月初出。

芒.《芦花》《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一片白色,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西风吹来,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花飞如雪。

像雪一样飘起来。

《放风筝》《放风筝》青草地,译文:放风筝。

青青的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你在前面走,我在后我后行。

面行。

《乡村》《乡村》译文:乡间农家,乡下农民家,竹子做成的篱笆,竹篱茅屋,茅草做成的房屋,邻近水边而临水成村。

形成村落。

水边有几棵杨树柳水边杨柳数株,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中夹桃李,两只飞翔的燕子在树丛间穿飞燕一双,行,忽然高飞,忽然低落,来忽高忽低,来去去非常迅速。

来去甚捷。

《日月星》《日月星》日则有日,译文:夜则有月,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夜又有星。

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三者之中,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日最明,月亮其次,星星最弱.月次之,星又次之。

《菊》《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其瓣如丝,如爪。

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其色或黄、或白、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寒,严霜既降,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 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百花凋零,惟菊独盛。

《雪》《雪》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冬日严寒,木叶尽脱,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阴云四布,弥漫天空,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清晨,登楼远望,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山林屋宇,一白无际,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蒹葭》诗歌赏析

《蒹葭》诗歌赏析

《蒹葭》诗歌赏析《蒹葭》诗歌赏析【原文】《蒹葭》年代:先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⑴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⑵为:凝结成。

⑶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⑷一方:那一边。

⑸溯(sù):逆流而上。

洄:水流迂回之处。

溯洄:在河边逆流向上游走。

阻:险阻,(道路)难走。

道阻且长,说明是在陆地上行走。

从:追寻。

⑹溯游:在河边顺流向下游走。

宛:宛然,好像。

宛在水中央:是说顺流虽然易行,然所追从之人如在水之中央,就是近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也。

⑺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⑻宛:宛然,好像。

⑼萋萋:茂盛的样子。

陕西.眉县.蒹葭台⑽晞(xī):干,晒干。

⑾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⑿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⒀坻(chí):水中的沙滩。

⒁采采:繁盛的样子。

⒂已:止。

⒃涘(sì):水边。

⒄右:迂回曲折。

⒅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小古文100篇+注释

小古文100篇+注释

经典诵读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诗经《蒹葭》鉴赏《蒹葭》译文及赏析

诗经《蒹葭》鉴赏《蒹葭》译文及赏析

诗经《蒹葭》鉴赏《蒹葭》译文及赏析《蒹葭》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

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蒹葭》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注释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水中高地。

坻(chí):水中的沙滩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蒹葭》译文及注释二《蒹葭》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的意思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的意思

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的意思“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作品《淮上渔者》, 其古诗全文如下: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释】1 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2 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

3 逐:跟随,随着。

4 浦:水边,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5 荻: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

【翻译】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

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堆中生火煮鱼吃。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言绝句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

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歌咏渔民如何撒网捕鱼,而是以“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为读者描述了老人一家以渔为业、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生活境况。

显然,随波逐流的漂泊生活是十分艰辛的。

然而人穷志不穷,苦中乐无穷,“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诗句又把读者带入了欣喜欢快的垂钓画面,给人一种向往、激动、幸福的感受。

老人家刚刚钓获一条尺长的鲈鱼,鱼在滩边草中活蹦乱跳,儿子兴高采烈地连忙摘钩宰鱼,孙子欢蹦乱跳地在芦荻丛中拾来干枯荻柴,只见老人家的儿孙俩用一把带花的荻叶裹起从灶灰中刨出的火炭埋头吹火,烟熏火燎,浑汗直流……老人家钓获一条鲈鱼,给一家人带来了欢快的忙碌,也带来了自然和谐生活氛围的幸福感受。

这首诗言词纯朴自然,毫无修饰雕琢的痕迹,使读者过目难忘,激昂吟诵,沉醉于垂钓的乐趣之中。

须要说明的是古时没有打火机甚至火柴,人们生火只能用火镰敲击石英石片获取火种点燃火草后再引燃柴禾,生火程序相当麻烦。

因此,人们便用灶灰把未熄灭火炭焐起来保存火种,待再次生火时扒开灶灰拈取火炭裹在易燃柴禾中吹燃就可以生火了。

《诗经·蒹葭》赏析

《诗经·蒹葭》赏析

《诗经·蒹葭》赏析《诗经·蒹葭》赏析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1。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2。

【注释】:1、蒹(音尖jiān):草本植物,芦苇一类的草,又名荻。

葭(音加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貌。

《传疏》:“蒹葭,即萑(环huán)苇之未秀者。

”《毛传》:“苍苍,盛也。

”为:此处指凝结成。

2、所谓:所念。

伊:是、这人、那个彼。

方:边。

在水一方:就是说在水的另一边。

3、溯(音素sù):逆水而行。

洄(音回hui):水流回旋,此处指弯曲的河道。

从:就。

阻:难。

4、游:水游。

宛:可见貌,犹言“仿佛是”。

5、萋萋:犹“苍苍”。

晞(西xī):干。

6、湄(梅méi):水草相接之处,即岸边。

7、跻(音积jī):上升,指道路陡起。

8、坻(音迟chí):露出水面的小沙洲。

9、采采:茂盛的样子。

一说鲜明的样子。

10、涘(似sì):水边。

11、右:古读为“已”,迂回弯曲。

12、沚(音址zhǐ):水中小块沙洲。

【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浅析】:《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

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

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慢慢老去的时候,芦荻花便白茫茫的铺开了。

八月一过,苍老的芦荻便从《诗经&#8226;蒹葭》的句子里走出来,孤独的站在日益清澈的江边,高举着洁白的幡,仿佛在给诗人招魂。

西周诗人深邃的目光越过雪般的芦荻花,望见了河那边的女子。

想必那个所谓伊人穿着粉红的衣裳,在初秋的水边才那么光彩照人。

然而,西周的那个诗人最终也没有能跨越念想中的河流,与伊人牵一牵手。

千百年来,只有一首断肠名篇让一代代的读者遗憾和遐想。

年复一年,诗人早已经随苇下的流水流向岁月另一端,渐行渐远。

然而,一年一度,芦荻却历经岁月的风雨,如期开放。

水边芦荻的旁边除了诗人,还有城市和乡村。

自古以来,城市与乡村总要居住在水边,于是,他们便与芦荻成了邻居。

芦荻总是远远的居住在城市的郊区,栉风沐雨,是城市的贫民。

在水一方的高楼上总是夜夜笙歌,觥筹交错,在来来去去的人流之间,芦荻在对岸的黑暗中却越加显得清贫以至穷愁潦倒。

幸好芦荻不好交游,不落俗套,在远远的河之洲安然静守,怡然自得。

芦荻静默的在无人关切的地方独自开放,然后又弱不禁风的独自调零,仿佛一出悲剧。

然而,当城市在一次次改造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在楼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的时候,芦荻仍一度又一度的谢了又开,开了又谢,从不落幕。

芦荻与城市年复一年的遥望或者是对峙,受伤的总是其中一方。

当芦荻又盛开的时候,城市总有不少东西已经逝去,荣耀或者耻辱,生命或者理想,或许没有一点痕迹。

在城市与芦荻的对抗中,永存的总是芦荻。

在城市中追逐的人流或许没有时间停下来回望一眼芦荻,在匆匆的脚步之中,流逝的却一直是人们自己。

芦荻静静的守着自己的清贫,在繁华之外修身养性,在无影流逝的时间之外,超越尘世,仿佛一位旷世高人。

芦荻的开谢静得无人知晓,有人说那是寂寞的花。

然而,又有谁的人生盛宴会永远不散呢?又有谁的荣华富贵经得住与芦荻的比拼呢?在芦荻再次开放的时候,更多的过客便会渐渐无影无踪,没有丝毫痕迹。

如果芦荻能有记忆的话,它或许能回忆起人们曾经的荣耀。

芦荻看惯了尘世的变幻,芦荻也练就了沉默不语,或许他在等待一位能与之对话的人。

可是,西周的诗人把目光越过了芦荻,看见了在河对面的美丽女子;白居易把目光越过了芦荻,看到了船对面一个弹琵琶的歌妓;苏轼也把目光越过短短芦芽,看到了鲜美的河豚。

从芦芽从芦荻,它漫长的一生,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提及,也只是陪衬。

有人觉得或许是芦荻的不幸,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不幸罢了。

一拨又一拨人来过了,又消失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立起了,又倒塌了,芦荻仍静静的在水边世袭而居,看着滚滚红尘和如流岁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