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及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五脏调养系列——脾主运化

五脏调养系列——脾主运化

五脏调养系列——脾主运化心、肝、脾、肺、肾的“五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

中医的脏腑名称与西医的脏器虽然相同,但在生理、解剖、病理等方面的含义却有极大的差别。

在西医理论中,哪个脏器出了问题就单独进行诊治,而中医“五脏”是一个生理、病理上的综合概念,注重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在诊治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脾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是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场所。

中医所说的脾与西医所讲的脾脏有什么不同?中医脾病有哪些症状表现?又该如何对症治疗?谷仁堂中医大讲堂为您答疑解惑。

中医对脾的生理功能描述脾主运化《内经》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饮食入胃,游溢精神,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脾统血《内经》脾统血。

身体各种慢性的出血问题。

脾舍意《内经》脾藏意。

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愧乱,四肢不举。

《孙思邈》脾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

脾主肌肉、四肢《内经》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径,必因脾乃得禀也。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内经》脾主口。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脾气通于口,脾气和则口能知五味矣。

从上述生理和病理看来,中医的脾具有消化和调节体液、管理血行等作用,与西医的脾基本不同。

而中医的肠胃和西医的肠胃基本相同。

在临床上,消化系统的疾患主要应从脾胃来治疗,同时应顾及肾肝(先天与后天关系)。

出血疾患和水肿、呼吸道疾病,有时也可以用治脾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脾病的症状及治疗脾气虚弱证[症状表现]以倦怠,食欲不振,脘痛喜按,脘闷腹胀,大便稀薄,舌淡嫩或有齿痕为主证。

或有面黄,嗳气,吐酸,舌苔白,脉虚等。

可出现声低气短,动则气有下坠感,或有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或出现各种出血症状或发热。

或出现脘痛,胁腹胀满,吐酸或肠鸣腹泻,苔白腻,脉弦等肝胃不和症状。

[西医对照]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小儿营养不良、内脏下垂、脱肛、乳糜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可见此证。

脾主运化与统血

脾主运化与统血

脾主运化的内涵及其对消化的影响运,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胃肠所传化的水谷精微吸收、转运到全身各脏腑而化生精气血津液, 并转运调节其精气血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牌,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脾主运化即完成,(1)是经胃肠所传化的水谷精微的转运(习惯称为吸收) , 转运到其它四脏(当然包括脾脏本身)而化为精气血津液, 内养五脏六腑, 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骨( 概而言之为中医学的五脏系统) , 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 中央土以灌四旁”。

这是脾主运化的一个方面—运化水谷;(2)在物质转运代谢过程中起枢纽作用。

由于机体处在一个液态的环境中,因此这一功能可换言之为在水液转输/运代谢过程中起枢纽作用, 这是脾主运化的又一个方面-运化水液。

因此, 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并有效调节全身各脏腑精气血津液代谢,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王进,从藏象学说论消化的动力因素, 中医药信息2007 年第24卷第 1 期1-3脾主运化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5 ]所谓运化水谷,是通过脾阳的气化力量,使水谷分解成精微从小肠吸收人血;所谓运化水液是通过脾阴的固摄力量,使精微聚合于脉中,以免溢出而成水液停留.脾主升,是强调脾主运化能为头面和脏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得到足够的营养(脑为元神之府,对营养缺乏尤为敏感)并保持位置固定.这其实是中医学对”脾”胰脏功能的描述.现代医学认为胰脏虽然只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但其对消化过程的影响却是最为广泛的,饮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按顺序可分为摄入、消化、吸收、合成、利用、排泄六个阶段。

胰脏通过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形式作用于两个关键环节:消化和合成。

在外分泌方面,胰脏分泌富含各种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的胰液到小肠,进行饮食物的消化,以供小肠吸收;在内分泌方面,胰脏分泌胰岛素人血,促进葡萄糖、蛋白质等合成为糖原、脂肪酸等大分子物质,以供人体利用。

第122讲脾主运化

第122讲脾主运化

第122讲脾主运化
脾的功能主要是运化,身体中一种物质阳化成另一种物质就是脾的功能。

食物及饮水入胃进到肠道中,能够生化成人体的营养就是脾的功能。

脾还可以把血运化成气。

脾在心与肺之间的循环中,它是使上升改变成下降,使血转变成气。

在中土,脾的运化功能包括了小肠的阳化气,脾的左旋就带动了肝的左升。

脾主制湿,主肌肉,主少腹,主四肢,功能再多,归结为本就叫运化。

五脏功能,肝主升发,肺主降敛,脾主运化。

脾供应津液给小肠,心脏供应热源给小肠,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心主上半身之热量,心为人身体之太阳。

小肠热量维持腹内食物阳化气之环境。

心与小肠同样热,小肠为人身之地热。

如果阳化气不足,人吃点东西就胀肚。

食物消化后通过阳化气吸收就成了人身体的营养,这便是体力生命之源。

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入心脏,全是靠小肠消化食物时产生的热能,把血液推回身体内。

儿科泰斗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儿科泰斗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儿科泰斗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脾主运化”“脾健则运”是脾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

产生脾失健运的因素很多,其临床证候的表现虽有不同,而脾失运化的病机转归则是一致的。

小儿时期的体质特点为“脾常不足”,所以易患脾胃疾病。

在治疗上,偏补则壅碍气机,峻消则损脾伤正。

因此,必须掌握病情的实质,时时以维护脾气为主,方不致偾事。

运脾一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

运脾法,并非独立的一种治法,而是属于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中的和法。

具有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者谓之“运”。

运者,有行、转、旋、动之义,皆动而不息之意。

运与化,是脾的功能。

运者运其精微,化者化其水谷。

故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

这是运脾法的基本概念。

“运脾”一名,见于张隐庵《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

其补脾与运脾的区别,在于白术的性能是守而不走;苍术的性能是走而不守。

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

脾胃疾病,在儿科中占重要发病地位。

由于脾运失健而产生的脾胃病变,临床上更为多见。

因此,对“运脾”法的探索研究,无论从理论和临床方面,均有其现实意义。

脾失健运与生理病理的关系脾的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分化水湿。

其精华之气,经脾气之升发,散津于五脏,敷布于六腑。

清者属阴,性精专,故化生血脉,而周行于经隧之中,是为营气;浊者属阳,性剽悍滑利,故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肉之间,是为卫气。

所以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

此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功能。

由于小儿脾气未充,运化力弱,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量又高。

加之喂养方法不当,饮食的过量与不足,或突然改变饮食品种,盲目增加过高的营养物质,超越正常的脾胃耐受能力;或先天禀赋不足,环境气候的变迁等等,皆能影响和导致脾失运化,而发生种种的脾胃病变。

常见脾失运化的小儿病证很多,这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有关,最突出者为“疳症”与“厌食症”(皆有慢性营养障碍的表现)。

中医学关于“脾主运化”的概述

中医学关于“脾主运化”的概述

中医学关于“脾主运化”的概述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运化谷食运化谷食指脾能够将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食物入胃,经胃初步消化即腐熟后,变为食,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

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作用下经进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

其精微部分之清者,在脾的作用下,经小肠吸收后,再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全身,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

二、脾气转输精微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吸收虽离不开胃和小肠的功能,但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

脾气转输精微的途径有二:一是上输心肺,化生气血,布散全身;二是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四肢百骸,即《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三、脾失健运脾的运化功能强健,称为“脾气健运”,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原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则可影响食物消化和精微物质吸收以及转输布散,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以及倦息、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脾在中焦,为水液运化调节的枢纽,脾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输布正常,脏腑形体官窍得养。

脾失健运,或为津液生成不足而见津亏之证,或为津液输布障碍而见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临床治疗此类病证,一般采用健脾化痰、健脾燥湿和健脾利水之法。

四、运化水饮运化水饮指脾能够将水饮化为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

水饮的吸收亦与胃、小肠和大肠的功能相关,但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

五、脾转输津液的途径一是“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

脾主运化科学内涵的研究思路

脾主运化科学内涵的研究思路
·254·
·学术探讨与论述·
辽宁中医杂志 2013 年第 40 卷第 2 期
“脾主运化”科学内涵的研究思路探讨
宋小莉
(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摘 要: 梳理近 5 年来“脾主运化”的研究思路,并基于文献研究与现代生物学基础理论的贯通结合,提出新的研究 假说,即“脾主运化”是以物质转运及转化关键蛋白为核心的动态复杂调节系统。
该假说以两类观点 为 主,一 类 为 郭 教 礼 等[10] 提 出
辽宁中医杂志 2013 年第 40 卷第 2 期
·255·
的钠钾平衡假说,认为脾运化的物质功能基础是钠钾 在体内保持一定的比值以发挥其生理作用。钾的不足 是脾虚不化精微的根本原因; 钠的过多是水饮痰湿中 阻的主要病因; 体内钠钾比值的变化可以反映脾虚与 脾湿的程度、转化趋势及二者的关系。另一类观点为 周正等[11]提出的水通道蛋白假说,其实验研究发现水 通道蛋白表达异常,脾运化水湿可能出现异常,可能成 为脾虚证、湿邪困脾证等病证的发生为“脾”是以消化为主的多系统、多功能 的综合单位,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均有密切 联系[1]。在此基础 之 上,多 位 学 者 进 行 了 相 应 的 发 挥 与扩展,如贾艳敏等[2]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 β - 内啡肽( β - EP) 与脾虚证有着密切的联系,β - EP 可能是中药和针灸等治疗脾虚证的一个作用靶点,加 强 β - EP 与“脾”的关系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中医 脾的本质。该假说形成时间较长,实验研究操作方便 可行,涉及的疾病范畴丰富,实验研究内容最多,已经 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认为“脾主运化”的科学内涵与 NEI 相关。 2 “脾主运化”的物质代谢假说
该假说认为脾主运化和转枢的功能是维持人体饮 食代谢动态平衡的中心环节。脾运化功能对机体的新 陈代谢起着主要的作用,是脂质代谢的关键。脾主运 化功能健旺,脂质的消化吸收输布功能才能健全,机体 内的脂质成分、比例才能保持正常。相反,脾运化功能 失常,脂 质 代 谢 就 会 出 现 异 常,导 致 相 应 疾 病 的 发 生[3]。刘桂荣[4]实验研究也证明脾主运化可以通过改 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调节脂质代谢。施红将 该假说进行扩展,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出代谢综合征 “糖 尿 病、高 血 压、肥 胖、高 脂 血 症 ”从 脾 论 治 的 说 法[5]。钟飞[6]从理论 上 深 化 了 该 假 说,认 为,脾 的“升 清”作用,是以“脾”的“化生”作用为背景、为动力的, 所谓“化生”,其本质应该是机体的“代谢”作用。各个 脏器的机 能 的 深 层 机 制 最 终 就 是“代 谢”,通 过“代

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脾虚湿困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

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脾虚湿困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

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脾虚湿困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医理论中的“脾主运化”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脾虚湿困与肠道菌群紊乱之间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既包含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涵盖了水液代谢的平衡调节。

脾虚湿困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脾胃功能减弱,水湿运化失常,常常伴随着消化不良、水肿、腹泻等症状。

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因此,通过结合中医脾主运化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肠道菌群研究,我们可以为脾虚湿困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解释,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脾虚湿困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探讨,以期为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交融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脾主运化理论概述脾主运化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脾的功能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中医看来,脾不仅是一个负责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更是一个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

脾主运化的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二是运化水液。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指的是脾能够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气血,供给全身使用。

脾的这一功能正常,则人体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气血充盈,身体健康。

反之,如果脾的功能减弱,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营养不良,气血不足,出现各种疾病。

脾主运化水液,是指脾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水液代谢,保持水液平衡。

脾的这一功能正常,则人体内的水液能够正常代谢,不会出现水肿、痰湿等问题。

然而,如果脾的功能出现问题,运化水液的能力减弱,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出现水肿、痰湿等症状。

在脾虚湿困的病理状态下,脾的运化功能受到损害,无法有效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水液代谢失调。

这种状态下,人体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气血不足、水肿、痰湿等症状。

脾虚湿困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受损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

五脏——脾的生理功能之脾主运化上一篇我们...

五脏——脾的生理功能之脾主运化上一篇我们...

五脏——脾的生理功能之脾主运化上一篇我们...五脏——脾的生理功能之脾主运化上一篇我们说了“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说,人体所需的气血,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通过脾的运化,将肠胃所吸收的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从而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

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说说脾的另外两个功能,一是脾主升清,二是脾主统血。

1、脾主升清:所谓脾主升清,其实也是脾的运化功能之一,主要是以脾具有人体清气向上的功能,故而称之为脾主升清,又可称为脾气主升。

而这里的“清”,指的则是肠胃所受纳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

所以,升清就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向上运行输布与心、肺、头目,然后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从来营养全身。

所以说“脾以升为健”。

升和降是脏腑气机的一对矛盾运动,它的升清功能胃的降浊功能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升清和降浊是相对而言的,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脏腑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

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正如李东垣所强调的脾气升发则元气充沛,人体才有生生之机;同时,也是由于脾气的升发,才能使机体内脏不至于下垂。

若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则无源头,便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

如果脾气下陷,便可出现久泻脱肛,严重的会出现内脏下垂等重症。

2、脾主统血:统具有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说的是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正常运行,以防止血液溢出脉管之外的功能。

《难经· 四十二难》中说:“脾裹血,温五脏”。

这里的裹,说的就是脾具有包裹血液,防止外溢的意思;实际上也就是指脾具有统血的功能。

其主要机理,实际上是依靠气的固摄作用。

沈目南在《金匮要略注》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脾之所以能统摄全身血液,主要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

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气血就充盈,而气的固摄作用也较为健全,血液也不会溢出脉外而导致出血。

脾主运化是天职,水谷水湿两相宜

脾主运化是天职,水谷水湿两相宜

脾主运化是天职,水谷水湿两相宜仓廪之官有实权得罪脾脏很难堪首先需要说一句题外话,西医解剖人体也有脾这个器官,但与中医说的脾不是一回事。

在西医解剖学中,脾是血液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

脾脏还有储血、调节血量和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脾为实质性器官,质软而脆,若受暴力作用,易破裂出血而成为急腹症。

因为现代医学中的脾脏仅是一个解剖学中的组织器官,故切除脾脏后并不会影响人的生命。

中医中的脾不是上面说的脾,中西医学之间对脾有不同解释,只是因为两种体系是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罢了,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并不是对立的是非。

那么在中医的五脏六腑中,脾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五脏中的脾。

脾是一个“实权”很大的职位,在中医里称为“仓廪之官”。

“民以食为天”是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谁掌握了粮食就掌握了百姓的命脉,在我们人体中,脾就是这样一位掌握了其他脏器“命脉”的脏器。

人出生以后,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

所以说,脾为“仓廪之官”,与我们后面要说到的胃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根据这两方面就完全可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互相为表里胃气降浊脾升清人的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六腑为表,五脏为里,六腑中的胃和五脏中的脾是对应的,脾胃也互为表里,胃为表,脾为里。

胃主纳,脾主化。

也就是说胃是负责吸收食物,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营养成分。

胃主降,脾主升。

完全的说法应该是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消化饮食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

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

如脾不升清就会导致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胃受纳食物、腐熟水谷,为脾的运化打下基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全身,又为胃继续受纳与腐熟水谷提供能源。

如果胃不能很好地腐熟,必然影响脾的运化;若脾不能正常的运化,同样会影响胃的受纳。

脾主运化功能解读

脾主运化功能解读

脾主运化功能解读脾主运化,升清,统血,思虑。

解读脾主运化运:运转,输送(主要是水液)。

化:消化吸收(水谷精微)。

食物先入胃,进行腐熟。

一部分进行吸收,剩余部分下传给小肠,小肠再进行吸收后余下传给大肠,这时只剩下水分和糟粕。

胃小肠大肠三者吸收的精微物质传给脾,脾来进行吸收和消化。

例如有人很能吃,但是一会就饿,身体会出现心慌,气短,困乏,四肢无力。

脾主肌肉,四肢。

当四肢无力又非常能吃时,是消化吸收不好,也就是脾的运化不好。

能吃,却出现痰湿,大便粘腻,四肢无力,心慌气短,这就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特别是胃热的人很喜欢吃凉的,很能吃。

胃热食物腐熟快,胃空了就会感到饿。

脾的运化功能不好,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就会气血不足。

营养物质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脾的运化功能的强弱。

胃,小肠,大肠参与食物的腐熟和吸收,没有参与运化,脾就是把胃,小肠,大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最后通过脾生成气血肾精等等。

辟谷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让胃小肠大肠负担变轻,也是有助于脾的休息。

少吃多餐也是养脾。

脾,一是要把胃大小肠吸收的营养进行吸收消化,二是把这些营养精微向身体其它脏腑输送,脾处中焦,主气机升降。

脾会把吸收的水分转化成津液。

当喝了水就去小便,是因为脾不运化了。

脾经上的漏谷穴。

大便不成型,完谷不化,就是胃大小肠吸收的营养,脾不能转化成气血,漏了。

所以要养脾。

气血足了,抵抗力就强了,不易感冒,白细胞也就上来了。

脾经的大包穴,在腋下。

大是天边的意思,包是包揽。

大包是包揽了身体所有运化的机能。

如果大包穴疼痛不舒服,说明脾虚了,脾虚容易生内热,是虚热。

实热是吃多了积食了,可以刮痧或者吃清凉药。

虚热吃凉药会越吃越严重,膀胱经和泻火穴刮痧效果也不太好。

虚火要刮健脾穴。

虚火就是脾运化不好,气滞导致内虚,津液少了,阴就虚了,会生内热。

阴虚就要健脾。

案例小孩7,8岁,每次嗓子疼,或肺炎之前孩子都会说腋下不舒服,此处是大包穴,说明孩子脾虚了,不运化,不产生很多津液,就会出现肺的问题。

脾主运化的正确解释

脾主运化的正确解释

脾主运化的正确解释脾主运化,这可真是人体机能中超级重要的一环啊!你想想,脾就像是身体这个大工厂里的核心部门。

运化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有用的物质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把没用的垃圾给清理出去。

这不就跟工厂把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再分配出去,同时把废料处理掉一样吗?脾主运化首先包括运化水谷。

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各样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初步处理后,就来到脾这里。

脾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把这些食物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营养物质,比如气血津液啥的。

这难道不厉害吗?要是脾这个魔法师偷懒或者出问题了,那我们的身体不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啦?那我们还能有精神头吗?还能有力气去做各种事情吗?运化水液也是脾的重要任务之一呀!脾就像是个尽职尽责的水利管理员,调节着身体里水液的代谢平衡。

它把我们喝进去的水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地方,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能保持水润润的。

同时,它还把多余的水液变成尿液等排出体外。

要是脾在这方面失职了,那身体里不就可能出现水液潴留,导致水肿等问题吗?这多吓人啊!脾主运化的功能这么重要,那我们可得好好爱护脾呀!我们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总吃那些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对脾的负担可太大啦!我们要多吃一些对脾好的食物,像山药、薏米之类的。

同时,我们也要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脾的运化功能呢!难道你不想让自己的脾更健康吗?脾主运化,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它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一定要重视脾的健康,让它好好地为我们的身体工作。

所以呀,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注意保护脾,让它能一直正常地发挥作用。

难道不是吗?我们可不能忽视脾主运化这个关键的环节,要让身体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呀!。

脾主运化的临床应用

脾主运化的临床应用

脾主运化的临床应用
脾主运化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脾脏在人体中起着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

脾主运化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脾主运化与消化功能:脾脏运化水谷精微,是消化功能的基础。

临床上,可以通过调理脾气来改善消化不良、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2. 脾主运化与营养吸收:脾脏的运化功能与营养吸收密切相关。

调理脾气可以改善营养吸收不良、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情况。

3. 脾主运化与血液生成:脾脏在中医理论中有血液生成的功能,脾气虚弱可以导致贫血等问题。

通过调理脾气可以改善贫血等症状。

4. 脾主运化与能量供给:脾脏的运化功能与能量供给密切相关。

脾气虚弱可以导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问题。

通过调理脾气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总之,脾主运化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通过调理脾气来改善消化功能、营养吸收、血液生成和能量供给等问题。

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能过度依赖单一概念。

浅谈“脾主四肢”理论与运动促进体质健康

浅谈“脾主四肢”理论与运动促进体质健康

浅谈“脾主四肢”理论与运动促进体质健康浅谈“脾主四肢”理论与运动促进体质健康本文引自2013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摘要:本文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脾主四肢”理论与运动促进体质健康的关系。

首先介绍中医“脾主四肢”理论及其内涵。

其次从三个方面论述脾与四肢的关系。

第一,脾的生理功能与四肢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第二,四肢的运动反过来促进脾的生理功能;第三,运动可以通过加强脾的生理功能来促进体质健康。

最后结合临床举例说明运动怎样通过健脾的作用来促进体质健康。

关键词:脾主四肢;运动;体质健康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中云:“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说明脾的功能主导了肢体的运动功能。

华佗在创立“五禽戏”的时候就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民间俗语也云:“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说明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生理功能,帮助水谷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促进体质健康,达到防病养生的作用。

脾与四肢究竟是什么样关系呢?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正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朝百脉……”。

饮食通过胃的“腐熟”功能,完成饮食的消化过程,通过脾的“运化”功能,完成营养物质的吸收,又通过脾的“升清”功能,将营养物质上输于肺,通过肺的“朝百脉”和“布散”作用,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四肢百骸,为其提供能量,完成人的运动功能。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为四肢的运动以及其他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这一点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一致的。

“脾主四肢”具体体现在“脾主肌肉”上,如黄元御《四圣心源》曰:“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

懂得运化的原理,就能明白脾胃的重要性

懂得运化的原理,就能明白脾胃的重要性

懂得运化的原理,就能明白脾胃的重要性
内经讲:每一个季节最后18日,就是脾在管,所以有了脾主四季,说明了四季的变化,离不开土的变化,人身上来讲,就是离不开脾胃的运化,这就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原因
黄元御说:脾胃得温而解。

意思是:当你消化不好,出现生痰生湿,是脾胃有寒引起,所以要用温通的方法
有了温度,就能运化,这就是脾主运化,比如从食物吃下去,到产生气血出来,都是靠脾胃运化的功能,比如气血不足的人,别只知道补气血,要吃多点东西下去,气血才能产生出来,这就是人能吃饭就能活下去的简单道理
既然是脾主运化,那么它运化得好,是不是气血就足,气血有了温度加速,是不是就可以把痰、瘀、寒给运化掉呢?这就是用温、热药能够化瘀的原因,其实是给气血加温呀
那怎么来加温?自然就离不开心脏搏动有力,但心脏的力量来自于肾阳,所以你会看到除了补气的黄芪,还有温肾阳的附子,还有让心阳足的桂枝,哪个不是热药呢?
这样讲你应该明白了,所以不是用药治病,是用药调动你身体的能量而已,当你身体能量不足了,就先好好吃饭,好好养身体,先不要去管那些不好的东西,等身体强壮后,再去攻它就没问题了
以前那酉医不管这些,当越来越多在手木台下不来时,才相信身
体自身的能量,其实中医早就明白这一点,才会有进补养生的说法呀方中讲的是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试论“脾主运化”的机制内涵

试论“脾主运化”的机制内涵

试论“脾主运化”的机制内涵
周丽;纪立金;梁海凌;贺龙刚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35)004
【摘要】脾主运化为脾脏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脾主运化的内在动力是气机的升降运动,实质是通过升清降浊主导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气化过程.脾主运化的是全身组织器官物质和能量新陈代谢活动的调控机制,也是五脏功能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临床应根据脾主升、喜燥恶湿的特性,对于脾失健运之证,宜健脾配合升脾、醒脾之法;对于临诊应用祛邪药物及机体营养及疾病耗损时,亦同时需考虑固护脾胃之气.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周丽;纪立金;梁海凌;贺龙刚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
【相关文献】
1.试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内涵式发展的互动提升机制 [J], 王世龙;孙玮;王辉
2.试论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及落实机制 [J], 林毅
3.试论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及落实机制 [J], 林毅;
4.试论学校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机制 [J], 林毅;林成策
5.试论学校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机制 [J], 林毅;林成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脾主运化_理论再认识_脾主运_与_脾主化_之辨析_刘毅

_脾主运化_理论再认识_脾主运_与_脾主化_之辨析_刘毅

2011 年 第 15 期
刘 毅 等 “脾 主 运 化 ”理 论 再 认 识 ——— “脾 主 运 ”与 “脾 主 化 ”之 辨 析
· 1265 ·
气 亏 虚 ,或 中 气 下 陷 ,或 伤 及 脾 阳 ,或 气 血 化 源 匮 乏 , 表现为营养物质的 消 化 或 吸 收 障 碍;“脾 化 失 司”则 脾不散精,气化障 碍,精 微 物 质 不 归 正 化,或 滞 留 过 多,聚 而 生 湿、成 痰、化 热、留 瘀 等,既 形 成 新 的 病 理 产 物 ,又 是 继 发 的 二 次 病 因 ,成 为 虚 实 夹 杂 的 脾 虚 失 化证,表现为物质 与 物 质 以 及 物 质 与 能 量 之 间 的 转 化 障 碍 ,出 现 体 内 的 营 养 物 质 堆 积 而 形 成 高 血 糖 、高 血脂、肥胖等代谢异常 。 [5]
胰 岛 素 抵 抗 (insulin resistance,IR)是 指 机 体 胰 岛素效应器官或部位对胰岛素生理作用不敏感而致 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的 一种病理生 理 状 态,是 代 谢 综 合 征 (metabolic syn- drome,MS)众 多 组 分 疾 病 如 糖 尿 病、中 心 性 肥 胖、 高血压病、高脂血 症、冠 心 病、脑 卒 中 等 疾 病 共 同 的 病理生理学基础 。 [10-11] 现代医学认为,胰 岛 素 的 生 物效能就是将水谷精微的主要成分葡萄糖运送到肝 脏 、肌 肉 、脂 肪 组 织 等 靶 器 官 ,进 而 分 解 释 放 能 量 ,供 细 胞 活 动 需 要 ,把 多 余 的 糖 合 成 肝 糖 原 、肌 糖 原 或 脂 肪乃至 蛋 白 质。 虽 然 IR 的 机 制 目 前 尚 未 完 全 清 楚,但现有 研 究 表 明,胰 岛 素 受 体 数 量 或 活 性 的 下 降、胰 岛 素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异 常、葡 萄 糖 运 载 体 (GluT)表达下降、拮抗胰岛素样激素增多及 胰 岛 素 自身抗体 增 多 等 均 可 导 致 IR[12],其 中 信 号 通 路 的 异常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 [13]

脾阳脾主运化

脾阳脾主运化

脾阳脾主运化脾阳:脾阳,生理学名词。

指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

脾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运清阳、温煦四肢肌肉等功能,都是脾的阳气完成的。

如脾阳虚,可见食欲不振、腹部胀脾主运化:基础理论名词,脾的生理功能之一。

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即脾具有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是运化水液,即脾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

概念 : 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传输至全身的功能。

中医解读:脾主运化:运,转输、运送之意;化,消化、变化之意。

脾主运化指出了脾以消化、吸收、转输、运送为其主要生理功能。

《内经》虽无“脾主运化”之说,却不乏脾的运化功能的论述,如《素问·五脏别论》之“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太阴阳明论》之“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素问·玉机真脏论》之“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灵枢·营卫生会》之“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凡此等等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阐述了脾的运化功能,尤其是《素问·灵兰秘典论》之“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更是用形象的比拟,将脾胃比作储藏米谷的仓廪,比做国家物资的储藏供给之地。

综合《内经》文所记载,其对脾的运化功能已是作了非常彰明的揭示,后世医家乃能将《内经》之论概括地归纳为“脾主运化”一语。

中医应用;生理功能;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

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布散、转化等作用,即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布及其转化为气血津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

百病从脾胃调!要调理脾胃,这些道理先弄明白,事半功倍

百病从脾胃调!要调理脾胃,这些道理先弄明白,事半功倍

百病从脾胃调!要调理脾胃,这些道理先弄明白,事半功倍大家好,我是雷师兄今天呢,咱们来说一个话题如何调理脾胃,那首先咱们要知道为什么说百病需要从脾胃调啊,那么要TL脾胃。

有些道理,大家一定要先弄清楚什么叫脾主运化什么叫脾统血是吧。

那么很多里边原理大家不明白,那脾主运化,咱们说了,运化运运是什么运就是运输的意思吗?化其实就是消化吸收的意思。

那运化什么呢运化食物,运化体内的水液那运化的结果是什么呢?运化的结果就是给我们身体提供气血和能量。

那这呢,咱们一定要了解一下,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如何通过脾的运化变成我们体内需要的气血的。

这个过程大家了解一下,首先呢,咱们先吃食物是吧吃完食物之后到哪呢到达我们的胃,胃在这里面有一个作用。

我们说消和化,消和化是不一样的,消就是让我们的胃产生胃酸,胃酸呢来腐化我们的食物就是先把我们的食物给磨碎了,这时候呢还没完全化,只是把它先磨碎了。

我们磨碎了之后这些食物进入哪呢进入十二指肠进入十二指肠之后呢。

左边分泌胆汁右边呢分泌胰岛素把,然后共同下输到我们的小肠,然后进一步的消化,这时候才叫化。

那么我们这时候小肠把有营养的部分给它提取出来,然后把这些物质精微转交给什么转交给脾脾呢在负责把这些物质精微转化成气血转化成气血之后,我们要输布到全身。

这时候需要谁需要肺,所以呢?这时候脾把我们转化成的气血输送给肺肺朝百脉然后呢肺在把我们脾转化成的气血能量输送到全身,然后呢人有了气血就有了力量,那咱们总结一下,脾胃才是气血生化之源。

所以这句话大家能够理解了吧。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脾把它转运成了一个气血。

脾胃好了,气血也就足了。

如果你脾胃运化不好,会造成什么呢,可以反过来倒推一下脾胃运化不好,你就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就没有办法给我们心脏和各个脏腑提供你的血液和能量。

我们身体的各个脏腑紧接着就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么各个脏腑又会引发出各种B症,症状和表现。

所以说脾胃不调就会百B丛生。

我们在说一下脾是如何运化水湿的还是利用咱们上面所说的这个脾运化食物的一个关系,还是我们先吃食物吃进去食物和水?然后呢,一大部分就转化成了我们体内需要的所说的一些水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及应用价值周 丽1,贺龙刚2(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摘要]人体之中,水谷的运化过程由五脏功能配合共同完成,因脾土居于中焦,故由脾土主导运化。

脾主运化不但指脾主转运、化生水谷精微物质,还包括对机体食物糟粕、水湿浊毒物质的转运、排泄过程。

就五行而言,脾属土,自然界的土有承载、受纳、化生万物的作用。

现代研究结果亦表明,人体物质或能量的新生、再生均与脾土密切相关,某些浊毒物质的产生亦与脾主运化功能失常有关。

“脾主运化”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脾主运;脾主化;浊毒物质[中图分类号]R223 [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3.005 在中医藏象学说中,“脾主运化”是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也是脾其他生理功能的基础。

张景岳首次概括性提出“脾主运化”理论,《类经·藏象类》云:“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

”在传统认识中,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287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1361);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12007)作者简介:周丽(1981-),女,硕士,讲师通信作者:贺龙刚,hlg8210@163.com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1]。

笔者从五行脾属土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现代研究结果,认为“脾主运化”应有更广泛的科学内涵和应用价值。

1 脾主运1.1 脾主转运水谷精微物质 “脾主运”主要是指脾对水谷精微和津液的转输过程有两种形式:一是脾土位于中央直接散精,即“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玉机真藏论》);一是脾将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作用将精微物质输送至全身,即“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8]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中医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0.[9]王琦.论辨体论治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一[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0-133.(收稿日期:2015-04-08;编辑:张倩)Comparison between Japanese Yi Guan Tang Medicine and Constitutio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 Xue-mei,WANG Ji,LI Ling-ru,LI Ying-shuai,WANG Qi(Center for Studies in Constitutions and Reproductive Scien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Sharing the same origin,Japanese Kampo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th pay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s.Extensively studied in Japan,consti-tutional medicine has a lot of schools and classifications,in which Yi Guan Tang medicin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Japanese constitutional research.Both constitutio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Yi Guan Tang medicine believe that constitu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s;how-ever,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oretical origin,classification,pathogenesis,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between the two systems.These two syste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and mutual communicationand reference should be enhanced in the future.[Key words]Yi Guan Tang medicine;constitutio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nstitution-al classification;constitution and pathogenesis;constitution and treatment11Website http://xuebao.ahtcm.edu.cn E-mail ahxbbjb@163.com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4卷第3期2015年6月J ANHUI UNIV CHINESE MED Vol.34No.3Jun.2015别论》)。

脾主升清的生理特性是脾转输精微物质的基础,即脾通过“升清”达到布散精微物质的作用。

1.2 脾主排泄浊毒物质 脾胃为气机之枢,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脾主运”还包括将浊毒物质及时输送出体外的过程。

饮食物中不能被人体利用的物质,或者有害于人体的痰、浊、毒性物质最终以各种形式排出体外,其中固态物质和部分水液通过大肠由魄门排出体外,大部分废液变成尿液,在肾气的开合作用下由膀胱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离不开脾调节气机的作用。

可见,“脾主运”是机体各部位获取物质和能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浊毒物质排出体外的重要保证。

2 脾主化“脾主化”主要指脾主司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化生,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同时也包括对某些浊毒物质的化灭过程。

2.1 脾主化生精微物质 就精微物质化生的场所而言,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主要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与肝、胆均有关,但必须依靠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

《医述》引《医参》:“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

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升,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

”通过脾气的推动,将水谷化为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通过脾气的化生作用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因此,李中梓称脾为“后天之本”。

2.2 脾主化灭浊毒物质 《慎斋遗书》云:“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

”饮食物中的浊毒物质通过脾之化从有到无,保证人体正气不受侵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如在饮食物的消化过程中,口腔中的唾液可冲淡及中和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杀灭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胃液中的胃酸成分可以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2]。

基于该理论,现代研究健脾方药在配合某些药物减毒方面取得良好疗效。

如陈聪博[3]认为健脾化痰法能使正气充盈,加强脾的运化功能,达到“扶正消积”目的,能显著减轻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化学治疗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黄爽明[4]认为,健脾益气法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中可起到减毒的作用。

3 “运”与“化”的关系藏象之脾是一个功能系统,包含胃、肠等一切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器,还包括肝、胆的某些功能,与人体内分泌、免疫也有关。

“脾主运化”包括“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既连续又相互包含的过程,从气的运动而言,“脾主运”实言气机,“脾主运”的生理基础在于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饮食物包括药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胃虚肠实”的运输以及在小肠内转运吸收入血液、淋巴的过程属于“脾主运”的范畴;“脾主化”实言脾气的升降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即脾之气化功能,消化过程、精微物质被吸收后化血、化气等过程均属于“脾主化”的范畴。

《灵枢·平人绝谷》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

”脾化生精微物质的主要场所在胃与小肠,通过胃与小肠的虚实更替,不断化为精微物质,可见脾之“运”与“化”同时进行,二者不可分割。

“脾主运化”是脾的一切生理功能的基础,如“脾主运化”功能失司,则不能正常化生或转输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使机体失养,不能及时排泄或消除蓄积在体内的浊毒物质,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故“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

4 脾主运化的应用价值中医学运用形而上的哲学思维,从宏观、整体角度研究人体自身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医学“脾”的构建虽然建立于解剖学基础之上,但更是一个功能概念,即人体一切与“主运化”有关的实质器官组织均可以归属于脾藏象的范畴。

从五行角度而言,脾属土,“土爰稼穑”,自然界的土有承载、受纳、化生万物的作用,因此,中医藏象中脾土亦能化生万物,人体物质或能量的新生、再生均与脾土密切相关,某些浊毒物质的产生亦与脾主运化功能失常有关。

脾主运化的应用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4.1 通过促进某些物质的产生达到缓解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蔡华珠等[5]研究发现,强脾益智胶囊可以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明显增强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达到预防或缓解老年性痴呆的目的。

刘旺华等[6]研究发现,神经细胞生长在神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的“土壤”里,犹如土壤中的种子,ECM是神经细胞赖以生存的外环境和载体,具有承载、营养、保护、促进神经细胞突触生长、促进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的作用,与“脾土”具有相似的功能。

4.2 脾虚则易发生相关疾病 如脾虚或脾被邪所困,不能正常发挥运化的功能,则会导致机体物质或能量提供不足,机体失养,久之正气不足,脾异常化21Website http://xuebao.ahtcm.edu.cn E-mail ahxbbjb@163.com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4卷第3期2015年6月J ANHUI UNIV CHINESE MED Vol.34No.3Jun.2015生,如肿瘤细胞增生,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