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精品——明代早期龙泉窑大盘
青翠欲滴——龙泉窑瓷器鉴赏
青翠欲滴——龙泉窑瓷器鉴赏龙泉窑青釉凸花尊,元代所制,高72厘米,口径33厘米,足径20.5厘米。
清宫旧藏。
这种大尊是元代龙泉窑新创烧得品种,在南朝鲜新安海底之沉船,元大都遗址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窖藏都有发现。
其中内蒙古窖藏出土的这种大尊应为元至正年间烧制的。
江西抚州市也曾出土过景德镇仿制得这种龙泉青釉大尊。
(接上图)此尊撇口,长颈,溜肩,圆腹,腹以下渐收敛,近足处外撇,深圈足。
通体施肥厚的青绿色釉,釉层开冰裂纹。
外部通体凸花装饰:口外部有凸弦纹十三道;颈部塑贴三折枝牡丹;颈肩相接处凸起三道弦纹;腹上部塑贴缠枝牡丹;曲枝上结六朵盛开的牡丹花;腹下部至胫部刻长菊瓣纹。
足沿露胎处呈火红石色。
无款。
龙泉窑青釉印花折枝莲花盖罐,明代所制,通高28.6厘米,口径12.7厘米。
足径10.7厘米。
清宫旧藏。
罐呈灯笼式,直口,圆唇,短颈,筒腹,折底,圈足。
口足相若,俗称“壮罐”。
伞形盖,盖顶置宝珠纽,盖面印折枝莲花四枝。
通体及足内均施青釉。
(接上图)外壁通体印花装饰。
足内有一圈无釉,表明系用垫圈垫烧而成。
无款。
此盖罐造型新颖,印花清晰,是明代龙泉窑青瓷中的精品。
仿龙泉窑青釉碗,明永乐时期所制,高6.3厘米,口径15.3厘米,足径5厘米。
清宫旧藏。
此碗的釉层自上而下逐渐变厚,釉色亦逐渐变深,圈足外墙积釉最厚,因而釉色最为青翠,这是因为高温状态下釉层熔融垂流所致。
此碗釉内气泡密集,釉层清澈明亮,暗花清晰,是永乐时期景德镇窑仿龙泉釉瓷中的佳作。
仿龙泉窑青釉盘,明宣德时期所制,高4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1厘米。
盘撇口,口沿呈八瓣葵花式,弧壁,圈足。
通体及足内均施仿龙泉窑青釉。
内外壁均暗划八个S形纹,将盘壁分成八等份。
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盘胎体洁白,与龙泉窑的灰白胎不同,但釉质却颇似龙泉窑青釉。
(接上图)仿龙泉窑青釉是景德镇官窑颜色釉的一个传统品种,明代始烧,清代延续,其制作工艺在雍正朝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当时景德镇的这种产品釉色水准之高可与宋、元龙泉青瓷的精品相媲美,但同时也带有景德镇瓷器的地方特色。
古瓷器鉴赏之明初瓷器之大成(五)明初一件经典大盘,这样的器物十分
古瓷器鉴赏之明初瓷器之大成(五)明初一件经典大盘,这样
的器物十分
古瓷器鉴赏之明初瓷器之大成(五)
明初一件经典大盘,这样的器物十分罕见。
通体青花描绘纹饰,内壁绘牵连缠绕的缠枝花卉十二朵;外壁绘奔龙四条,其间以壬字云纹间隔。
在盘心青花双圈内绘奔涌的海涛为地,而以留白技法浅刻须爪鳞片表现一半侧面立龙,在双目龙睛以青花点绘,龙身旁围绕的火焰亦以留白技法表现,用青花海水地子的波涛衬托。
这种装饰工艺技术难度非常高,所以成品率非常低,目前几件完整器都在国外博物馆收藏,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有出土修复后的残器。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地区明代墓葬出土龙泉窑青瓷浅析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地区明代墓葬出土龙泉窑青瓷浅析宋代盛极一时的龙泉窑青瓷,经过元代至明代,有衰退之势,但在明代仍然继续烧造,特别是在明初,于全国制瓷业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成书于洪武二十年的曹格《格古要论》载:“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窑,今日处器,青瓷。
”明人所谓“处州瓷”“处器”就是指龙泉青瓷。
宋元时期是龙泉窑烧造的高峰,而明代以后的龙泉窑青瓷,历来被看作是强弩之末。
现在学术界也通常认为:明代龙泉青瓷,胎体厚重,釉层凝重,与元代作品相比稍逊一筹,与轻盈灵秀的宋代梅子青、粉青瓷相比更有差距。
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明代部分龙泉青瓷产品的高超烧造水平几乎没有被世人所重视。
龙泉窑是一个庞大的青瓷窑系,其产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现。
南京地区明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龙泉窑青瓷,且大多集中在功臣、高官及其家族墓中,它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造型精。
这批明代龙泉窑青瓷的发现为我们研究龙泉窑在明代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实物资料。
过去学术界对龙泉窑青瓷的认识不够,同时也缺乏翔实可靠的明代龙泉窑窑址的发掘报告,使我们很难深入研究龙泉窑青瓷各方面的问题,而明代龙泉青瓷研究更是相对比较滞后。
2006年9月~200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和龙泉青瓷博物馆联合对龙泉窑的枫洞岩窑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发掘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揭露了明确的明代初年地层,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为我们研究明代龙泉青瓷提供了可靠的新素材[1]。
笔者通过将这次发掘的遗迹与南京地区明代墓葬出土的龙泉青瓷进行比较,发现了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将南京市博物馆历年来发掘出土的明代纪年墓龙泉青瓷作一简介,并对其中相关问题进行浅析。
一、出土龙泉窑青瓷简介1、薛显墓洪武二十年青釉瓷碗一件。
明洪武,高6.3厘米,口径16.4厘米,底径5.3厘米。
灰白胎,通体施青釉,釉色青黄,土浸较重,碗内底与底足无釉。
河北博物馆藏龙泉窑精品鉴赏
河北博物馆藏龙泉窑精品鉴赏瓷器鉴定真知堂:龙泉窑精品图片太多,不过一般收藏爱好者很难见到,不接地气。
不如看看河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几件龙泉窑瓷器。
瓷器鉴定真知堂;龙泉窑青釉花口盘,明代,高6.5厘米,口径34.4厘米,底径13.8厘米,开封文物商店拨交瓷器鉴定真知堂:龙泉窑青釉菱花盘,明代,高5.4厘米,足径11.8厘米,口径24.8厘米,省文物商店拨交。
通体施青釉,裹足垫烧,外底足内有一圈褐色环形无釉垫烧痕迹,环缘散漫不规整,外底足心釉斑直径约5厘米,形状亦不甚规整。
瓷器鉴定真知堂:菱花折沿式盘,八瓣菱花口折沿,敞口,折沿微上扬,斜弧壁,内底平坦,圈足。
内外腹均呈菊瓣状,底心模印龟背纹,中心楷书“福”字。
瓷器鉴定真知堂:龙泉窑青釉刻花樽式炉,明代,高18厘米,口径26.5厘米,1958年故宫博物院调拨。
樽式炉,直口,圆筒形器身,上宽下敛,下壁附三小蹄足,足中部有短竖凸棱装饰。
底部中央斜高起成环形底,中孔透空,孔内壁有粘釉,无釉处呈朱褐色。
外壁上下各一道凸弦纹,将整个器物分成三部分。
瓷器鉴定真知堂:上缘为简单如意卷云纹,中腹部为缠枝牡丹纹,下缘素面。
上缘的云纹、中腹部的牡丹纹基本与足在一条视线上对应。
刀笔迅速飞快,线条短促活泼。
图案布局主次有别,疏密有度。
这种炉亦可作为花盆瓷器鉴定真知堂:龙泉窑青釉镂空器座,明代,高17.5厘米,口径26.8厘米,底径16.9厘米,开封市文物商店拨交。
通体施青釉,釉色碧绿,釉质莹润。
裹足垫烧,足部有环形的垫烧区域,垫烧痕迹规整,呈朱褐色。
瓷器鉴定真知堂:菱花平折沿式,颈部微束,腹部斜收至底足。
该器物用两种手法装饰、镂空及刻画。
颈部有圆孔3个,云朵状镂空2个,排列随意。
腹部有5个花形镂空。
颈部与腹部有双凹弦纹将器座分为两个装饰区域,颈部刻画三组卷草纹,腹部每个面都有一个折枝花卉。
瓷器鉴定真知堂:龙泉窑青釉刻花罐,明代,口径17厘米,底径17厘米,高29.2厘米,1984年购自开封市文物商店。
围观明初龙泉官窑菱瓣式大盘
围观明初龙泉官窑菱瓣式大盘最近翻了不少拍卖图录,这本《敬和录》眼生,特别留意了下。
这是广州一家新成立的拍卖公司(敬和拍卖)推出的图录,粗粗浏览,主要是杂项,瓷器不多,但还是有一件明初龙泉官窑大盘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件盘子尺寸非常大,口径达57公分,是多年前从日本一个小拍卖会上拍出的,我当年也上手过这件盘子,所以有印象,后来盘子辗转为杭州一位藏家收藏。
实物要比图片漂亮许多倍。
很多人说现在的拍卖图录多开了“美颜”,但这种现象对于明初龙泉官窑器来说是不存在的。
青瓷呈色其实很难拍准,容易偏色,明初龙泉官窑器的翠青色尤其难以还原。
明初龙泉官窑器的釉非常有特点,我们根据大量瓷片标本做过统计,大部分是施三次釉(断面可见三层釉痕迹),釉水质感肥润,正烧以翠青色为主,呈色浓郁,翠色欲流,光泽感很强(不同于玻璃釉的光泽),但又精光内蕴,给人一种深邃似海之感。
这种美很难拍出来。
若对比南宋龙泉窑的釉,比如同是沉稳的釉色风格,南宋以黑胎来实现,胎色深,能把釉色衬得深沉宁静,而明初龙泉官窑的胎土淘洗得非常精细,胎色洁白,它的深沉仿佛来自多次施釉青色本身的积淀。
此外,元代之前,龙泉青瓷开片现象较普遍,传世的宋代龙泉青瓷,不开片,莹净无纹的即属难得。
明初龙泉官窑器则不然,从海内外公私收藏的传世器来看,基本都是不开片的,即使大窑枫洞岩官窑遗址出土的残片,釉面光洁的不在少数。
究其本质,明初龙泉官器胎质坚密,釉质致密度非常高。
大盘由于尺寸巨大,则是明初龙泉官窑各类器形中最为难拍的,不仅容易偏色,器形也容易平面化。
由于缺少参照物,看图片往往也无法感受大盘那种厚重巨大的震撼性气势。
我们处州青瓷博物馆当年在出版《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书的过程中就发现,明初龙泉官窑瓷片标本,很难拍,比其他龙泉青瓷要难拍,要忠实还原它的釉色之美、刻花之美特别困难。
所以,对于明初龙泉官窑器,笔者建议一定要看实物,才能真切感受它的釉质特征,它的造型的大气,它的工艺的规整,它独特的官样风范。
明初龙泉官窑瓷的特征分析
明初龙泉官窑瓷的特征分析明初龙泉官窑瓷的特征分析/zhuanti/ 2006-10-25 17:38:26 作者:佚名⽂章来源:中国⽂物报⼀、品种和器型可分五⼤类,梅瓶、⽟壶春瓶、执壶、碗、盘,每⼀类都有光素⽆纹与刻花两种,花纹相同的器型其规格⼤⼩也基本⼀致。
兹将各类所代表的原器分述于下:1、梅瓶直⼝,短颈,圆肩,上腹⿎,下腹向内斜收,弧度⼤⼩不等,圈⾜外撇,宽⽽浅。
刻花均相同,颈饰秋葵,肩部饰云肩式开光,隙地饰云纹,开光内填折枝莲花,瓶⾝刻碧桃翠⽵,近底部刻缠枝灵芝四株。
盖有两式,其中⼀种为双⼝盖,俱作宝珠型钮,三层台阶式盖,有刻花的盖⾯刻莲瓣纹,盖⾝刻秋葵纹。
通⾼在38厘⽶左右,带盖通⾼超过40厘⽶。
2、⽟壶春瓶撇⼝外卷,束颈,溜肩,垂腹,圈⾜。
有刻花者颈部分两层装饰,上刻狭长蕉叶纹,下刻牡丹纹,腹部刻太湖⽯和树⽊,近底部刻莲瓣纹,圈⾜饰卷草纹。
通⾼在32厘⽶左右。
3、执壶壶体与⽟壶春瓶相同,腹部⼀侧装弯流,另⼀侧按曲柄,流与颈之间有云型横⽚相连。
⼀种颈短腹硕,另⼀种颈相对细长⼀些,腹也稍瘦⼀些。
有刻花者颈部刻⽵叶灵芝纹(另⼀种刻狭长蕉叶纹),壶⾝腹部对应开光内刻串枝葡萄(另⼀种为折枝桃),开光外点缀菊花、⽯榴花等四季花卉,近底部刻蕉叶纹,圈⾜饰曲带纹。
规格⼤⼩与⽟壶春瓶相近。
4、碗碗有三种样式,墩⼦碗、菊瓣纹碗和⼩碗。
(1)墩碗。
直⼝,深腹,圈⾜。
有刻花者器⼝沿内外及圈⾜往往饰卷草纹、曲带纹、回纹等,内外腹壁刻莲花、牡丹、⼭茶、扁菊、⽯榴花、⽉季、桃花等缠枝或折枝花卉及折枝瑞果,碗底有⼭茶、灵芝、莲、宝相团花等。
其中底刻⼭茶纹的⼝径最⼩,在18厘⽶左右,⽽底刻灵芝纹的⼝径较⼤,在27厘⽶左右。
(2)菊瓣纹碗。
侈⼝,腹斜收,圈⾜较窄。
外腹壁均刻缠枝灵芝,近底部刻菊瓣纹。
内底有刻折枝双桃、葡萄等三种花纹。
菊瓣纹碗在刻花处理⼿法上似较随意⼀些,釉⾊也稍次,⼝径在20厘⽶左右。
(3)⼩碗。
撇⼝,弧壁,圈⾜,少数呈“紫⼝”,有刻花者⼀般只在外壁刻饰缠枝花卉,内壁光素,⼝径⼀般在11厘⽶左右。
龙泉青瓷|硬核!世界各博物馆藏龙泉窑瓷器荟萃
龙泉青瓷|硬核!世界各博物馆藏龙泉窑瓷器荟萃1991年,遂宁市金鱼村发现一处大型宋瓷窖藏,经清理发掘,出土瓷器985件,其中有一批极为珍贵的南宋龙泉窑瓷器,堪称国宝。
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弦纹瓷瓶四川宋瓷博物馆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瓷瓶四川宋瓷博物馆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瓷罐四川宋瓷博物馆实际上,国内许多地方的博物馆都收藏有龙泉窑瓷器,可见当时的生产规模多么庞大。
南宋龙泉窑堆塑蟠龙莲瓣纹盖罐上海博物馆南宋龙泉窑蟠龙瓶温州博物馆元龙泉窑梅子青釉双耳带环瓷瓶四川博物院实际上,龙泉窑的瓷器也一直受到宫廷的关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都有为数不少的龙泉窑瓷器收藏,可以说,在龙泉窑的收藏方面,两岸故宫的藏品相映生辉。
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故宫博物院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台北故宫明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故宫博物院明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台北故宫龙泉窑自宋朝开始成为一代名窑后,生产的瓷器不仅在国内销售,更远销亚洲、欧洲甚至澳洲、非洲各国和地区。
如今,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博物馆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龙泉窑青瓷。
元龙泉窑刻花菱口大盘托普卡帕宫托普卡帕宫是位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皇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1924年之后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
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收藏有不少元代的龙泉窑瓷器珍品,见证了元朝时期与西亚地区的密切联系。
元龙泉窑露胎龙纹大盘托普卡帕宫龙泉窑云龙纹折沿大盘托普卡帕宫元龙泉窑缠枝牡丹纹兽耳衔环瓶托普卡帕宫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龙泉青瓷,这源于日本人当年对中国文化的敬慕之心。
南宋龙泉窑鬲式炉东京富士美术馆早在隋唐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先进制度、文化等十分憧憬。
因此也喜欢追求来自中国的各类器物,中国的瓷器自然也不例外。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东京富士美术馆作为宋元时期的名窑,龙泉窑瓷器自然也成为了他们热衷于收藏的器物。
因此在日本,主要的博物馆、大财团、寺庙以及古玩商都热衷于收藏龙泉窑的精品青瓷。
元明时期的龙泉窑精品文物值
元明时期的龙泉窑精品文物值玩收藏,一个重要的乐趣就是捡漏。
所谓捡漏,就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到高等级的东西。
虽然现在大家都说市场上已经无漏可捡了,但对于老行家和知识面特别广的藏家来说,还是有漏可捡的。
比如市场上一些冷门的东西,如琉璃,漆器一类的,基本上没人收藏,所以如果出现在市场上,基本上也就无人要。
这没人要的东西,卖家几个回合下来心里就发憷了,很有可能有人给价就走了。
所以,玩收藏,第一要专一,专业的收集和研究某一类器物。
遇到了你自然就比其他人专业,敢于下手。
第二要博学,只有各种艺术收藏品的知识都懂,经常以各种艺术品鉴赏知识为消遣,久而久之,就成了杂家,啥都懂一点,看到某种无人认识的东西,你说不定就想起在哪本书上哪篇文章里见过,灵机一闪,漏就被你捡到了。
暂且先不聊天,请各位大行看看最近香港佳士得拍卖的部分老窑瓷器(成交价均含佣金):▲拍品 3001 元龙泉青釉敛口碗成交价:43.75万港币▲拍品 3002 明洪武龙泉青釉划花栀子紋玉壶春瓶成交价:210万港币▲拍品 3003 明洪武龙泉青釉缠枝莲纹杯托成交价:40万港币▲拍品 3006 明洪武龙泉青釉棱菱花式大盘成交价:486万港币▲拍品 3007 元龙泉青釉贴花双龙戏珠纹折沿大盘成交价:62.5万港币▲拍品 3008 明永乐龙泉青釉大盘成交价:606万港币看完这些元明时期龙泉窑精品文物的成交价格,您有什么感触呢?我来替您分析分析吧。
首先,这个明龙泉都比元龙泉贵多了。
明代龙泉除了一件小盏托基本上都是百万级别的,而元龙泉精品文物也就是几十万港币而已。
这说明什么呢?其实啊,这里的明龙泉应该正名为明处州龙泉官窑,不是普通的明龙泉。
这个处州龙泉官窑,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说的是明初洪武永乐时期,曾经在处州也就是龙泉县设立官窑烧制宫廷御用青瓷。
文章《惊天之密!洪武釉里红瓷器不是景德镇烧的?》中曾经提到过这一点,结论是洪武瓷器一定有一批不是景德镇烧的,而是产于南京。
元明龙泉窑大盘辨伪
元明龙泉窑大盘辨伪龙泉青瓷在历史上一直备受青睐。
明弘治年间龙泉青瓷传入欧洲上流社会,罗马主教将一件珍贵的龙泉青瓷赠送给英国牛津大学。
该青瓷器当时被称为“华尔哈姆(Warham)碗”。
其后欧洲对这种青色瓷器的需求愈增,16世纪欧洲人取得远东贸易的垄断,中国瓷器更是大量流入欧洲市场。
这时欧洲各国贵族对这种翠绿色的瓷器着迷万分,一时不知如何给其命名。
最后竟以巴黎当时最著名的歌剧《牧羊女亚司泰》中男主角“雪拉同”(Celadon)的青色衣服来命名。
明朝以来国内外收藏界一直对龙泉青瓷特别钟爱。
近年随着古陶瓷收藏热的兴起,国内龙泉青瓷收藏者日众,仿制作伪之风愈演愈烈。
元明时期龙泉青瓷在贸易这特殊的背景因素下产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存世量无疑也是最大的,也是被收藏比较多的。
这时期的龙泉青瓷中尤其以下几类存世最多,同时也是被仿制最多的:各尺寸的盘碗、各式罐类、各式炉类。
其中尤以盘碗类仿制最多,仿品被收藏的也最多。
本文运用在窑址寻到的瓷片标本和国内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些大盘仿品作对比,与藏友共同探讨辨伪要点。
明早期印花菱口大盘我们来看一件仿品:仿品明龙泉菱口盘(内)仿品明龙泉菱口盘(底)这是一件新仿“明龙泉锦地纹划花大盘”。
这种大盘市场上数量较多,因其仿得有一定水平所以“吃药”者不在少数。
下面我们一步一步来解析它。
此类大盘真品的烧制年代为元代晚期至明代中早期。
主要作为贸易用瓷而生产,国内也留用一部分,所以有一定的存世量。
通常盘口直径在26厘米——54厘米之间,最大者几近一米。
其使用的刮底“涩圈”垫烧法始于元代中期。
仿品多为30厘米——48厘米。
器型基本相同。
烧造方式也摹仿“涩圈”垫烧法。
仿品(底) 细部明代早期大盘标本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仿品在刮削“涩圈”时手法显然不够熟练,观之刮面不够平滑,明显有多次铲削痕迹,而真品是置于“轱辘车”上一次旋削完成,刮面平整,边缘处高温时釉水流淌自然。
明代早期大盘标本仿品底部真品刮削面一般还遗留着刮削不净的少量釉水,看似草率,其实无处不透露着自然随意。
浅谈明代龙泉青瓷的鉴赏
浅谈明代龙泉青瓷的鉴赏龙泉窑窑历史悠久,窑址分布很广,五代和北宋是它的发展时期,南宋至元代是顶峰时期,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则逐渐走向衰落。
因此,长期以来,关于明代龙泉窑的分期研究相对是薄弱的。
近年来,经过文物工作者的长期调查,在龙泉境内已发现明代窑址150多处,特别是通过2006 年大窑枫洞岩窑址的发掘,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瓷器资料,由于该窑址的产品以明代为主,使得对于明代产品的分期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出土物中还包括了大量具有“大明处州龙泉官窑” 特征的器物残片。
根据对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的整理和相关资料对比,本文将对明代早、中和晚期的龙泉窑产品和特征加以详述,以助藏家鉴别。
一、明早期—洪武和永乐宣德时期的产品和特征明代早期主要器型有碗(敞口、撇口、侈口、直口、束口、菱口、敛口)、盏、盘、格盘、盆、盅、碟、洗、杯、高足杯、砚台、砚滴、笔架、渣斗、罐(小口罐、双系罐、小盖罐、大盖罐、鸟食罐)、花尊、器座、盏托、烛台(管芯、菇芯、高圈足)、油灯、钵、碾钵、执壶、梅瓶、净瓶、龙耳衔环瓶、福寿瓶、玉壶春、鬲式炉、鼎式炉、方形炉、樽式炉、奁式炉、筒式炉、熏炉、洗式炉、粉盒、簋、绢缸、塑像等。
这个时期的青瓷造型厚重,胎壁较厚,胎质比较细腻,器物腹部较深,大型器物足壁较宽,足端较平,小型器物足壁较窄,足端有的裹釉圆润。
釉层厚,釉色以青绿为主色调,有些青中泛黄、泛灰。
碗有的外底心点釉,有的外底心内凹。
隐圈足器的制作只用于凹折沿盘,外底刮釉涩圈较规整。
樽式炉口沿圆弧,外底多平底。
高足杯到了明代,柄部加长,柄上饰弦纹或凸棱,使之像竹节状。
器物多数有装饰,部分器物造型继承元代风格,贴花装饰到了明代已不多见,而其他技法亦略有差异。
釉色装饰方面有所变化,装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是模印、刻划花、印花,另外雕塑、镂空等器物也较多,有些在同一件器物上几种不同装饰手法同时使用。
印花装饰是这一时期龙泉窑的主要装饰手段,主要装饰于碗、盘、碟、洗等器物的内底,题材有折枝牡丹纹、菊花纹、葵花纹、荷花纹、番莲花纹、鱼纹(单鱼、双鱼、三鱼、四鱼)、八卦纹、云纹、宝相纹、回纹、团凤纹、金刚杵纹、飞马波浪纹等。
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
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大明处州龙泉官窑龙泉窑属南方青瓷代表性之大窑系,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一千六百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其青瓷工艺也达到了制瓷史上的颠峰。
它影响深远,窑场分布范围广,以处州龙泉为中心延伸辐射到周边广大地区。
现已经发现的历代龙泉青瓷窑址就有五百多处。
关于其性质,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龙泉窑属于民窑系统,只是在某个历史时期担负过“贡器”的烧造任务。
当然也有对龙泉窑设立官窑的可能性推测,毕竟龙泉窑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窑场分布范围广,如此大规模,如此声名显著的窑系未设立官窑似乎不合情理。
这种推测大都集中在南宋晚期——龙泉窑的鼎盛时期。
但由于缺乏可靠的文献记载和科学发掘的考古资料,关于龙泉窑是否曾设立过官窑这一问题仍显得扑朔迷离。
根据我馆从杭州、上海等各大古玩市场征集到的同一窑口的大量瓷片实物,我们经过考证后认为,在龙泉窑的历史中,确曾设立过官窑——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而我馆征集到的这批瓷片就是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器残片。
其实《大明会典》、《明实录》等典籍上都有关于明代处州龙泉官窑的记载,只是长期以来,对于明代早期龙泉窑青瓷的认识不多,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
加上也没有找到相关的实物证据,尤其如洪武时期,出土文物中,迄今仍未发现真正带有年款的洪武官窑器,带有明确纪年的洪武民窑瓷器也很少。
所以关于明代处州龙泉官窑这一问题往往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或回避掉了。
本书以大量残片整理的实物资料为基础,试就大明处州龙泉官窑青瓷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大窑——“处州龙泉官窑”窑址考察(一)历史悠久的龙泉大窑龙泉县在浙江省南部,北与遂昌县、东与云和县、南和庆元县接壤,西南同福建省的浦城县交界。
此处不仅蕴藏丰富的制瓷原料,而且群山环抱,山区、丘陵都盛产松柴,可提供充足的燃料,龙泉地处瓯江上游,境内沟河交织,水运也比较方便,发展瓷业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但这里地处偏僻,道路崎岖,古代交通不便,开发较迟,直到晋代始设龙渊乡,唐初因避高祖李渊讳改为龙泉乡,乾元二年(759)置龙泉县。
龙泉盘类元早期——明的底足变化
龙泉盘类元早期——明的底足变化
在瓷器收藏里盘类器是瓷器里占比非常高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元明时期龙泉窑的盘。
明代龙泉盘
龙泉盘类元早期到明的底足变化元初期,宋亡不久几乎同南宋晚期无二故不言。
其后逐渐产生变化。
元早期开始,盘越来越大。
足墙越来越厚,向内倾斜,还是采用足垫烧。
元代龙泉盘底
元代龙泉盘底
元代龙泉盘底
元代龙泉盘底
可以看出来元代早期龙泉窑盘类器修足和垫烧工艺由南宋晚期逐渐过渡的一个发展表现。
南宋晚期龙泉深盘底足
龙泉盘类元早期--明的底足变化到了元代中期不再采用圈足垫烧。
而采用底垫烧。
刮出一圈无釉'涩圈'用环型具垫烧。
一开始足还是向内倾斜和早期相似。
后渐渐直且矮。
元代中期盘底
由此图可以明显看到上人整个足的形状还是之前接近。
但是已不再采用圈足垫烧的方式。
改为刮底底垫烧。
元代晚期盘底
元代晚期盘底
元代晚期盘底
到了元代后期足墙已经由内倾斜向直立矮圈足发展了。
因为这时期盘子直径越来越大。
元晚期龙泉盘
元晚期依然使用底涩圈垫烧法。
可足墙已经较中期直了甚至个别的还外撇少许。
到明代早期已经定型。
一直采用此方法到明晚期少有大的变化。
明代早期龙泉盘
明代龙泉盘底
明代龙泉盘底
明代龙泉官窑盘底
明代龙泉官窑盘底
明代早期龙泉曾经承烧过官窑烧造。
釉色,胚胎制作和底足刮削都比一般器物精细。
器型也越来越硕大。
大美青瓷——龙泉窑鉴赏
大美青瓷——龙泉窑鉴赏玉壶先春,此瓶敞口,圆唇,细颈,溜肩,鼓腹略垂,大圈足,通体施青釉,肩部饰玄纹三道,肩部以下至圈足满工刻画缠枝花卉。
开片自然,造型端庄,体态柔和丰膄,线条优美流畅,古朴典雅之色尽显。
展示出古老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尺寸高28Cm.元代龙泉窑梅瓶,直口平唇,短颈,丰肩,鼓腹,圈足,肩部划花牡丹纹,腹部刻划花大牡丹纹,刀功犀利,流畅,手法极其娴熟精湛,牡丹带有浓郁的元代特点,下腹刻仰莲瓣,纹饰繁密,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翠绿。
明代龙泉窑能有如此精美器物,实属难得,非常具有收藏价值与研究价值。
尺寸高24cm南宋龙泉窑香盒,此香盒呈扁圆形,圆折肩,系子母口。
胎质细腻,外刻缠枝花纹,线条流畅唯美,工艺精湛,刀法非凡,绝对大师之作,里外施粉青厚釉,釉质肥美,造型古朴,为典型宋器。
粉盒为古代女子妆奁用具,用于盛敷脸用的粉,画眉用的黛和涂唇用的丹。
具有奢侈品性质,使用对象一般限于中上层阶级所有,数量不是很多,制作精致细腻,纹饰器形非常讲究。
此器小巧精致,把玩于手别有乐趣。
南宋龙泉窑久经瓶,此瓶盘口,口内收,长直颈,胆形鼓腹,腹径大,高圈足。
通体施粉青厚釉,比例协调,造型古朴,高度16.5公分,属大号。
更难得的是原配一对,瓶完整且相似度高,好比双胞胎。
收藏价值极佳。
尺寸尺寸高16.5cm南宋龙泉窑鬲炉,此炉敞口,折沿,短颈,鼓腹,下承三足,肩部及腹部对应三足出筋明显,是典型的宋代仿青铜器形制。
内外通施粉青厚釉,色泽莹润,腹部有一处墓中炭灰浸入(可去除),足底刮釉垫烧。
宋代仿古好尚,除了宗教礼器仿自上古青铜器之外,这一风气也影响到日常的用具。
鬲式炉仿自商周青铜鬲,青铜鬲本为烧煮的炊具,宋代龙泉窑仿制的鬲式炉,取青铜鬲的圆鼓腹,将空心三足变作实心,去掉双耳,口沿外折,便成了当时最为流行的香道具。
宋代用香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所以需要炉中填满细香灰埋炭加热出香。
明代的龙泉倒是很有特点,这些宝贝文物你没见过!瓷器鉴定真知堂
明代的龙泉倒是很有特点,这些宝贝文物你没见过!瓷器鉴定真知堂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马上要大年三十了,大家应该都已经回家团聚了吧?继续今天的文章。
先看一件非常罕见的明代龙泉窑道教人物塑像。
尺寸啥的也不标了,没啥用。
关键看器物本身。
龙泉窑是宋瓷中民窑的佼佼者。
从五代时期仿瓯窑开始,北宋展露头条。
到了南宋,由于宋室南迁,位于浙江腹地的龙泉窑变得异常繁荣兴旺。
原因主要是对外出口贸易需要。
南宋的龙泉窑达到了龙泉历史上的最高峰。
所以,玩龙泉,要玩南宋的,意思就是南宋龙泉窑最精最美。
由于过于精美,甚至不容易被土壤腐蚀,所以,市面上出现的南宋龙泉多极精之器,一般看新老断真伪的藏家大都不敢确认。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龙泉窑南宋釉色最美,元代造型多变,装饰方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明代初年龙泉作为处州窑,曾经为朝廷烧制过官窑类型的瓷器。
明洪武史料中所谓:“行移饶处等州烧造”说的就是这回事。
所以,龙泉窑明初也有不少精品。
但龙泉窑明初的精品,仅仅是造型纹饰和永宣官窑类似,器型规矩,但已没有南宋龙泉那么绝美的釉色存在,变为整齐划一的豆青釉。
属于规规矩矩的官窑,毫无新意。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一般以为明龙泉,成化弘治之后日渐粗糙。
其实市面上明龙泉也不太多见。
确实是比较粗糙的。
但海外确实收藏了一些罕见的龙泉,比如今天披露的这几件龙泉,就属于造型比较罕见的器物,收藏和研究价值也非常高。
例如下图这件环耳瓶,环耳非常大,器表模印或雕刻了纹饰,其造型可以看到从元代同类型瓶的演变过程。
相比元青花那种象鼻耳瓶,器型比例更为协调,环耳虽巨大无比,却毫无违和感。
可见古代的工匠对于审美艺术还是有非常高的造诣和水平的。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这种环耳瓶,一般认为最初出现在元代。
耳朵越大越少见,属于元明龙泉窑中价值较高,存世数量较少的品类。
很多收藏家已经过了辩新老的阶段,到识价值的阶段,难度就非常高了。
辩新老,只是一个断真伪的问题。
而识价值,才是收藏的关键。
同样一件龙泉窑,第一要搞清楚新的老的,第二则要搞懂元的明的,第三则要搞清楚贵的便宜的。
拍卖价值上百万的龙泉窑瓷器
拍卖价值上百万的龙泉窑瓷器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
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的突然兴起很可能和龙泉窑为宫廷烧造“贡品”有关。
当时江南一带属于吴越国的钱氏王朝统治,钱氏王朝一直奉行与中原修好的策略,于是瓷器成了重要的“贡品”。
有关在考古搜集时曾找到这样一件淡青釉罐,其外壁釉下写着“天福元年,重修窑炉,试烧官物,大吉”。
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天福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吴越国是宗后晋的,据此推测,当时所烧的“官物”除了吴越国宫廷自用以外,很可能还向石敬瑭进贡。
当然,担任贡器烧造任务的主要是越窑,其贡器也称“秘色瓷”。
秘色瓷起于晚唐,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使用,故曰“秘色”。
龙泉窑也烧过“秘色瓷”,宋人庄绰《鸡肋编》记载:“处州龙泉县多佳树,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
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据数据显示在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拍中,一件明14、15世纪龙泉青釉带盖梅瓶以1383万港元的价格成交,是继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拍清雍正仿龙泉青釉暗灵芝纹五岳真形图三孔扁瓶之后,降生的第二件价过万万的龙泉窑拍品,也是明龙泉窑拍品突破万万大关的代表之作。
自明初龙泉官窑被发现以来,明龙泉窑拍场便佳报连连,这一处于价值洼地的瓷器品种,获得了珍藏界的普遍关注。
虽然相对于火爆很是的明清景德镇彩瓷市场,龙泉窑市场的体现仍相对逊色,但其价格的上升走势却显而易见,南宋龙泉窑仿官釉贯耳壶纽约佳士得成交价109万明龙泉窑玉壶春瓶中国嘉德成交价644万明十五世纪龙泉窑青釉梅瓶佳士得成交价698万明龙泉窑梅子青双凤耳纸槌瓶北京保利成交价437万明龙泉窑梅子青釉双管耳瓶北京保利成交价402万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瓶伦敦蘇富比2014年成交价24万明龙泉窑粉青釉鬲式炉北京保利成交价207万明永乐龙泉窑折沿菱口大盘中国嘉德成交价184万明洪武龙泉窑青瓷道教神像龛佳士得2004年成交价94万END。
文物学故宫博物院藏龙泉青瓷精选(三)
文物学故宫博物院藏龙泉青瓷精选(三)龙泉窑作为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是各大高校在文物学方向的常涉考点。
故宫博物院去年举办了“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专题展览,我们在其中筛选出了一些有特色的重点文物,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龙泉窑青釉童子戏莲碗龙泉窑青釉童子戏莲碗明(1368-1644年)早中期故宫博物院藏高6.8厘米;囗径17.8厘米;足径8.6厘米洗菱花囗,折沿微上翘,腹壁较直,底部圆弧状折收,圈足宽矮。
洗内、外和卧足内均施青釉。
外底有一圈刮釉,系垫圈垫烧部位。
洗内塑贴童子戏莲。
内壁刻划缠枝莲纹,内底刻划折枝莲纹;外壁近囗沿处刻回纹,腹部刻划缠枝花纹。
(文字:陈志鸿)龙泉窑青釉刻花盖罐龙泉窑青釉刻花盖罐明(1368-1644年)初故宫博物院藏通高11.7厘米;囗径6.5厘米;足径5.8厘米罐短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圈足。
罐内、外均施青釉。
囗沿和足端无釉,露胎呈火石红色,外底局部有青釉。
罐附伞形盖,盖顶置兽形钮。
罐内壁可见明显的螺旋状修坯痕。
外壁刻划花装饰。
腹部刻划水波纹,胫部刻划仰莲瓣纹。
盖内中心施釉,周边无釉。
盖面刻划花瓣纹。
(文字:单莹莹)龙泉窑青釉提梁壶龙泉窑青釉提梁壶明(1368-1644年)早期故宫博物院藏通高17厘米;囗径7厘米;足径8厘米壶撇囗,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圈足。
肩上架起如意头形提梁,腹部一侧置短弯流。
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
外底有宽涩圈,系垫圈垫烧处。
壶附伞形盖,盖顶置花苞形钮。
(文字:郑宏)龙泉窑青釉露胎弥勒像龙泉窑青釉露胎弥勒像明(1368-1644年)早期故宫博物院藏高6厘米;宽11.5厘米;厚8厘米布袋和尚着袍坐于一平台之上,面带笑容,袒胸露腹,跣足。
胸前垂挂佛珠,身微右仰,背靠一圆鼓布袋,右手支于袋上,左手握袋囗置于膝上。
塑像中空,除头、胸、腹、手、足露胎无釉呈火石红色外,余处皆施青釉。
(文字:郭玉昆)龙泉窑青釉折沿洗龙泉窑青釉折沿洗南宋(1127-1279年)故宫博物院藏高7.5厘米;囗径20.8厘米;足径12.9厘米洗折沿,深直壁,圈足。
元-明龙泉窑粉青釉龙纹大盘
元-明龙泉窑粉青釉龙纹大盘王石能自信且轻松地说到自己的成功不过运气而已,说明他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已到达峰顶。
这样的灵魂是有趣的,当今中国不多见!我呢不但需要运气,那真是多多益善元-明龙泉窑粉青釉龙纹大盘永宝斋藏今天我只需要一点运气,能找到更多资料,更好地了解这个龙泉窑模印龙纹大盘就很好!虽然我对它早已了然于胸。
元龙泉窑云龙纹折沿大盘土耳其托普卡帕宫一说到大,我便会自然地想到大哉乾元,这是大元国号之来源。
事实上大元是中国各朝各代版图之最大,欧洲有些国家至今对我们还惊悚不已,当然记忆停留在大元。
元朝驿站遍布全世界,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都有当今美国那种霸气。
所以最大的盘子一定是产生于元朝,当然明初的时候也有所延续。
在土耳其的托普卡帕皇宫里有很多元代的青花瓷和龙泉窑大盘,这些大概是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
奥斯曼土耳其勒夫尼《阿赫麦德三世为四个儿子举行割礼庆典》看看当时土耳其苏丹为其孩子们举行割礼庆典时桌子上摆的大盘子,还有产自中国的元青花。
这些域外生活习惯需求带来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空前繁荣。
江苏太仓浏河镇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2016年江苏太仓樊村泾遗址发现元代瓷器贸易集散地,考古研究表明该遗址是一处具有官方背景的瓷器贸易集散地。
当地有天然的河道、港口优势,自古就是海运漕粮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码头。
当时大元朝廷在太仓城内外修建了两座供奉海神天妃庙宇,庙宇中的“通番事迹碑”记载了郑和七次下西洋获神庇佑事。
元-明龙泉窑粉青釉龙纹大盘永宝斋藏我的这个龙纹大盘是我收的第一个海捞瓷,最初的模样就是这样子的(已经经过初步的清洗)。
根据上述的种种,元代龙泉窑龙纹大盘出现在海底是有可能。
目前考古发掘的海上沉船也已有多处。
由于我可以近距离观察和触摸,我个人的判断我的龙泉窑龙纹大盘和土耳其托普卡帕宫所藏的元龙泉窑云龙纹折沿大盘,至少龙纹在神形上基本是一致的。
南宋龙泉粉青釉盘口洗伦敦佳士得于2019年11月5日在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会成交价:323,250英镑折合人民币300万元直径17.2厘米来源:日本私人珍藏, 1970年代购自日本。
龙泉窑苏富比曾经举办的一次龙泉窑专场拍卖
龙泉窑苏富比曾经举办的一次龙泉窑专场拍卖不少人都喜欢龙泉,但是不知道龙泉如何购买,如何选择。
1996年香港苏富比曾经举办过一次龙泉窑的专场拍卖。
我们来看看过去的藏家是怎么看待龙泉的。
哪些龙泉是值得购买的。
到底龙泉的路份是啥个概念。
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元代龙泉折沿盘直径16.5cm元代龙泉刻双鱼纹折沿大盘直径36.5cm元代龙泉贴四鱼纹折沿盘直径38.2cm这里的三个贴双鱼纹折沿盘,其中两个是南宋的,一个是元代的;你认为哪个是元代的?元代印云龙纹折沿大盘直径37.5cm再来猜一猜:这个图片里的高足杯是哪个朝代,盖盒又是哪个年代的?元代印麒麟花卉纹棱口盘直径17.9cm元代龙纹和花卉纹折沿盘直径35.5cm和35.9cm,土豪吃大盘鸡必备款!下面两件器物都定位在明代,在明代的龙泉瓷器中是精品之二。
明代刻芙蓉瓜果纹大盘直径63.5cm,惊讶吗?明洪武刻花卉纹折沿盘 44cm明代龙泉青瓷镂空盘 23.6cm明永宣里外刻花卉纹碗直径22.1cm明初刻石榴花卉纹棱口盘直径47.3cm明宣德里外刻潘莲纹撇口碗直径18.2cm明永宣里外刻花卉纹碗和刻莲瓣花卉纹碗下图左为鼓钉三足盘直径15.9cm;右边为青瓷印“天之美禄”方碟一对 8.5cm宽明代刻花卉纹大盘明代刻一把莲纹棱口大盘 51cm下图左为明代刻开光式牡丹纹墩,右图为明代镂空墩立件:南宋龙泉青瓷七弦贯耳瓶高24.2cm南宋龙泉青瓷琮式大瓶高40.7cm;当年的花魁,大家猜一猜当年拍卖价格是多少?下图左为南宋琮式小瓶,高19.7cm;右图为双耳纸缒瓶,高17.1cm元代露胎印仙人花卉纹八棱瓶高25.5cm下图左为明代刻龙纹长颈瓶连盖,高25.7cm;右图为元代印缠枝牡丹纹梅瓶,高22.9cm南宋贴兽赶鸡犬纹瓶连鸟型钮盖,高24.5cm;大家看这个汪星人有没有喜感?元代铁斑露胎印仙人花卉八卦纹八棱瓶高20.2cm南宋贴龙纹瓶连犬型钮盖高22.5cm下图左为元代铁斑双耳环瓶,高23.8cm;右图为明代铁斑刻花卉纹执壶,高15.9cm明洪武刻牡丹纹玉壶春瓶高33cm明宣德刻缠枝莲瓣纹觚刻《兒者元家門青》《吉人口平安者》十二字铭文高45cm明代刻花卉瓜棱盖罐高30.5cm明代的瓶子再来三个:这个器型少见的,明代雕麒麟盖炉高32cm下图左为清代刻花卉纹葫芦瓶高27cm;右图为清康熙刻花弦纹双耳瓶 27.6cm佛像:明代童子拜观音像龛高度44cm明代青瓷露胎佛祖坐莲像高28cm明代青瓷露胎佛祖坐莲像高28.5cm最后这个器型也很别致哦,还有明成化的款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
因其主要产
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
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
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龙泉青瓷在历史上一直备受青睐,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体系。
龙泉窑青瓷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
随着蒙帝国的对外扩张,亚欧
地区各国对龙泉瓷器产品需求量增大,给龙泉青瓷的生产与外销创造了机会。
为适应域外文
化及审美上的要求,此时的龙泉青瓷体形硕大,胎釉厚重。
此明代早期龙泉窑大盘,直径41.5厘米,高七厘米,底足23厘米。
大敝口,浅腹,大平底·内外施釉,光素无纹,釉色青绿,光亮匀净,器型规整,是龙泉窑中较为少见的大件器型。
而且刻划线条刚劲流畅,刀锋犀利,铲剔自如,深浅有致,工艺精湛,是龙泉窑的上乘佳作,其历史文化、工艺、收藏价值极高。
明代龙泉窑青瓷在装饰图案上,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题材,还依据域外需要对装饰
纹样作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装饰技法上仍以刻、划、贴、印为主。
文中此龙泉窑大盘是
龙泉窑上乘精品,其菱口折沿,浅腹、坦底、圈足,内外施釉,釉色青绿,光亮匀净,器型
规整,色泽青翠,温润淡雅,多纹片,质感甚佳。
盘心的鸳鸯与荷叶、荷花是先用印模印出
纹饰,然后贴于盘内底部,再施青釉烧制。
成形后的鸳鸯活灵活现,矫健敏捷,极具生命力,栩栩如生,意韵吉祥。
而且浮出盘底,有浮雕的艺术美感,与荷花相得益彰,尺寸之间,别
有洞天。
盘口饰螺旋花纹,纹饰分外醒目。
可谓是宋代龙泉窑瓷器杰作,传承有序,弥足珍贵,非常值得收藏。
龙泉窑龙纹大盘,一向被视为宋代龙泉窑中的重器,被国内外各大博物
馆珍藏,如土耳其托普卡匹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均藏有类似风格的宋代龙泉窑藏品。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从古至今降生了无数的绝世佳品。
在为数众多的工艺品门类中,中国瓷器居于奇异的职位。
明代龙泉窑源于三国两晋,宋朝壮盛,竣事于清代,是中国制瓷
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着“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对于历史文化、工艺、收藏
等都有着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