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活动:《有趣的筷子》
玩筷子的幼儿园教案

玩筷子的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玩筷子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3.培养幼儿的乐于合作和分享的态度。
活动材料:
筷子、书籍或图片资料。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确保安全无障碍。
2.准备足够数量的筷子。
3.准备一些有关筷子的书籍或图片资料,供幼儿了解和学习。
活动步骤:
引入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筷子,询问他们是否知道筷子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2.展示筷子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简单示范。
活动核心内容:
1.让幼儿自由地用筷子夹起小海绵、小纸团等物品,进行锻炼。
2.进行筷子协作游戏,邀请幼儿分成小组,搭建筷子桥,看哪个小组
能搭得更高。
3.邀请幼儿探究筷子的文化,如中国人为什么用筷子,筷子的历史等,并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或书籍。
4.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筷子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如搭建小屋、画画等。
活动拓展:
1.邀请幼儿带来家中的筷子,分享筷子的种类和样式。
2.利用筷子进行儿歌伴奏,幼儿夹住筷子,按照音乐的节奏轻轻敲击
打击物体。
活动总结:
1.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询问幼儿对筷子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2.鼓励幼儿归纳总结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进一步巩
固所学。
备注: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活动内容
和难度,确保活动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
同时,要关注幼儿的安全和卫生,在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精选6篇)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篇1活动目标:1、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
3、让幼儿初步练习使用筷子,并学习用筷子夹东西吃。
活动准备: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各种食物。
活动过程:一、引出话题: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在上课前要出个谜语让大家来猜,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猜出来,”好哥俩,哥俩好,一样胖瘦一样高。
早中晚,上餐桌,幼儿:(筷子)教师:“筷子是每天都要和我们见面的小伙伴,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朋友—筷子。
”结合图片小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古时候人们削两根竹棍,一头细,一头粗,称为“箸”,后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筷子。
二、引导幼儿比较筷子教师出示筷子:我在你们每张桌子下面放了筷子,你们可以相互去摸一摸,看一看,他们都一样嘛?(幼儿回答)通过实物和图片的欣赏,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的筷子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各种有样的材料,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些各种各样的筷子就像个筷子大家庭一样聚在一起,真热闹啊!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三、学习配对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教师引导幼儿知道两根相同的筷子在一起叫做一双筷子。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有趣的筷子》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有趣的筷子》活动反思本次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活动的主题是“有趣的筷子”,目的是通过运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增强他们的手腕力量和协调性。
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亮点1. 游戏的设计,让幼儿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活动环节设置创新,内容生动有趣,给幼儿带来了非常有趣的运动体验。
2. 教练和老师的配合协作默契,教练运用了多种方法,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性和亲和力,老师则积极配合,提供帮助和指导。
3. 活动中教练注重听取幼儿的各种声音和表达,关注幼儿的细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1. 活动准备不够充分,道具和场地的安排不够周全,有些筷子的长度对于幼儿可能还稍微有些过长,导致幼儿在操作时不够灵活自如。
2. 活动的时间有些紧张,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展现活动的魅力。
且由于筷子需要经过一定的清洗再使用,时间紧张也会影响筷子的清洗和洗涤。
3. 部分幼儿个别体育素质比较差,无法跟上教练的节奏,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改进方案1. 增加教练的讲解和引导,在活动开始前需要向幼儿扼要地解释筷子的使用方法,使幼儿们更加理解动作的技巧,并提前准备好要使用的筷子(尤其是长度要适合幼儿的使用)。
2. 增加活动时间,让幼儿有更充足的操作时间和动手的机会。
尽可能利用提前或延后时间段进行筷子的维护和洗涤,确保筷子的干净卫生。
3. 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由发挥,尝试新的动作,减少批评和纠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如果幼儿个别体质不好,则可以在活动前增加一些准备活动,让幼儿逐渐适应、协调身体素质。
此外,在活动前可以给幼儿分享一些运动员的故事,帮助幼儿感受运动的价值和意义,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本次活动虽然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是经过认真分析和总结,我相信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果。
对于幼儿来说,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协调性、体力、意志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拥有更乐观、自信、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筷子幼儿园教案大班

筷子幼儿园教案大班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园(4-5岁)音乐活动课程。
本教案以“筷子”的概念为主题,通过唱歌、游戏和手工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筷子”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物。
2.培养幼儿的音乐爱好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和声能力。
3.通过手工创作,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音乐:唱歌《筷子歌》2.游戏:《筷子传递》3.手工:筷子绘画和串珠手链教学过程音乐环节1.引入:老师询问幼儿,大家知道什么是筷子吗?用筷子能吃什么食物?2.歌曲学唱:老师传授歌曲《筷子歌》的歌词和曲调,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学唱。
3.音乐表演:老师与幼儿合唱《筷子歌》,展示音乐才艺,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环节1.游戏介绍: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站成一列,前面的人用筷子传递后面的筷子,直到传递到最后一个幼儿手中后,最后一个幼儿将筷子递给老师,判断哪组用时更短,获胜。
2.游戏体验:幼儿自由体验游戏,老师指导幼儿游戏技巧,在游戏中增强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手工环节1.手工材料准备:老师准备手工材料,包括白色纸、彩笔、筷子和珠子等。
2.手工指导:老师与幼儿一起画出筷子图案,再用串珠技巧穿上珠子,制作成手链,体验手工创作的乐趣。
3.手工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欣赏彼此的成果。
老师在欣赏的过程中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幼儿正常参与且收获满满。
2.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使用筷子不当扎伤自己和他人。
3.观察幼儿的动作和表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教案为幼儿园音乐活动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音乐和手工相结合,通过游戏、唱歌和手工等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筷子的文物,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总体来说,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除了一些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幼儿外,大多数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愉快地笑着、玩着、学着。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筷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筷子》含反思教学背景这是一堂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课程中的一节课,该节课的题目为《有趣的筷子》,旨在通过引导幼儿学习并体验使用筷子的方法,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介绍筷子及使用方法,并分辨出不同筷子的形状与颜色;2.能够正确使用筷子夹住物品,并逐渐体验到使用筷子的乐趣;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筷子的形状及其使用方法;4.能够与其他小伙伴分享自己使用筷子的体验并互相交流。
教学内容1.情境营造: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进入一个小餐厅的场景,介绍餐厅里使用的筷子与餐具,并向幼儿们展示不同形状与颜色的筷子;2.操作体验:老师和助教向幼儿们展示使用筷子夹住不同食品的方法,例如夹住纸片、棉花、玩具等,让幼儿们逐渐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3.语言训练:老师向幼儿们描述筷子的形状和使用方法,并引导幼儿们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筷子;4.交流分享:老师鼓励小朋友们与班上其他同学分享自己使用筷子的体验和感受,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不充分:在准备教学材料时,我没有准备足够的筷子,导致某些幼儿在操作筷子时不得不与其他同学分享筷子,有些孩子可能因此感到有些不舒服。
2.缺乏辅助工具:在进行教学操作体验时,我没有准备其他辅助工具,例如小碗、小勺,使得幼儿们在夹取食物时移动的距离较小,无法夹到食物,有些孩子可能因此感到挫败。
教学实施1.调动幼儿的兴趣不足:在情境营造环节中,我没有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兴趣,没有很好的呈现筷子的与旁边的环境应对等关系。
2.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我在指导幼儿描述筷子的形状与使用方法时,有些幼儿可能还不够认识一些生字,准备工作不充分,我未能尽到教育的一些职责,阻止孩子缺乏对概念的理解。
3.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我没有很好地体察幼儿们实际的需求,还没有问一遍幼儿带来了什么问题,在筷子的夹取过程中,我可能没有发现某些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容易夹住食物的一些问题,而没有及时纠正。
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筷子夹珠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筷子夹珠子教案一、活动简介本次亲子活动的主题是筷子夹珠子,旨在通过这个有趣的游戏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
此外,活动还能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家庭氛围的融洽。
二、活动目标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将能够: 1. 学会正确使用筷子夹取珠子; 2. 培养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加强亲子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4. 结识新朋友,提升社交能力。
三、活动准备为了顺利进行筷子夹珠子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场地: - 筷子:每对幼儿一双; - 珠子:适量,每个幼儿准备约20颗; - 活动场地:宽敞、安全的室内空间。
四、活动步骤第一步:简介活动目标和规则(10分钟)在活动开始前,对幼儿们简单介绍本次活动的目标和规则: 1. 目标:通过使用筷子夹取珠子,练习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 规则:每个幼儿使用一双筷子夹取珠子,将尽可能多的珠子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第二步:示范和指导(15分钟)1.教师示范:教师向幼儿们展示正确使用筷子夹取珠子的方法,并强调正确的握筷姿势;2.幼儿练习:幼儿们跟随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练习使用筷子夹取珠子,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步:游戏时间(30分钟)1.分组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5-6人,每个小组提供一盆珠子和一对筷子;2.珠子接力赛:每个小组中的幼儿依次使用筷子夹取珠子,并放入容器中,比赛结束时,每个小组的珠子数量最多的为胜;3.鼓励互助: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合作,以提高团队战胜其他小组的机会。
第四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收集反馈:向幼儿们询问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2. 夸奖表扬:对表现优异的幼儿个体和小组进行鼓励和表扬; 3. 引导思考:引导幼儿们思考筷子夹珠子的技巧和要领,鼓励他们彼此分享和交流经验; 4. 提出建议:根据活动中的观察和幼儿们的反馈,提出改进活动的建议。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筷子》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筷子》设计意图:《礼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意思是到能吃饭时,就要教孩子用筷子进餐。
夹取食物除了手指活动外,还涉及肩部、臂部、手腕和手掌等处约30个大小关节和50条肌肉的参与,需要“手脑并用”,有效促进和刺激大脑组织发育。
用筷子进餐需要集中精力,有效地降低进食速度,有助于养成孩子小口吃饭的习惯。
使用筷子夹食物前要先用视觉定位,需要眼外肌群的平衡协调,同时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调整共同的视觉方向,并与大脑皮层中枢成像系统融合,因此能促进孩子视觉功能的发育,对预防斜视和弱视都有帮助。
筷子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餐具,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使用筷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对筷子虽然不陌生,但对于如何拿筷子、如何正确地使用筷子没有明确的认识。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这一生活技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了解筷子的由来,知道筷子是中国人发明创造,并且知道筷子在生活中的用处。
2.能正确的使用筷子。
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或物品3.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筷子若干,花生米、毛球、小盘子若干,1张闯关记录贴画,茅根,儿歌《我会拿筷子》,正确使用筷子的视频。
儿歌《健康用筷》活动过程:一、猜迷激趣,引出活动内容教师出谜语——“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
”,请幼儿猜是哪一种餐具。
二、出示筷子,认识各种筷子并讲解使用方法(1)教师出示筷子,讲解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边说儿歌边教方法),幼儿跟着教师练习。
(2)播放正确使用筷子的视频,使幼儿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3)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再次强调五指配合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幼儿再次尝试练习。
小结: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要相互配合。
三、创设游戏情节1.寻找小白兔,使用筷子夹取物品进行游戏闯关,闯关成功可获得小兔子留下的线索。
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筷子、叉子的神奇游戏(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筷子、叉子的神奇游戏(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筷子、叉子的神奇游戏一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垫子上的游戏二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多彩的游戏三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筷子、叉子的神奇游戏一筷子游戏1 搬运乒乓球给孩子一双筷子,让他平着端好。
你在筷子上放一些比较轻的东西,如乒乓球,让孩子平端着筷子从桌子的这一边搬运到另一边去。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手臂肌肉的调节能力。
2 玻璃杯乐器组准备几个透明的玻璃杯,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按水量的多少依次排列摆放。
让孩子用筷子去敲击,注意听水量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效果:可以让孩子理解水量的多少和音高的关系,逐渐领悟音阶的概念。
3 筷子“三角铁” 用线绳把筷子的两端绑在一起,就能做成一个三角铁。
然后,你再让孩子拿一根筷子,去敲击这个“三角铁”。
演奏开始了!效果:用平平常常的物体,就可以制作出“乐器”,这可以激发孩子创造的欲望。
4 听一听筷子的声音准备木头、竹子、塑料等几种不同材质的筷子,用它们来互相敲击,发出不同的声响。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对声音的分辨力,还能锻炼臂力。
5 夹豆子准备 2 个盘子,在其中的一个盘子里放上一些豆子,让孩子用筷子把豆子夹到另一个空盘子里。
如果孩子还不太会用筷子,可以先让他夹比较容易夹的东西,如棉花球、爆米花等。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
6 堆高塔准备多双筷子。
将每两支筷子交叉摆放,交错上升,慢慢地往上堆,就可以堆成一座高塔了。
如果搭得好的话,最后形成的会是四边形的塔。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概念。
7 小小指挥家给孩子放一些平时喜欢听的古典乐曲。
让他拿筷子,按音乐的节奏来练习指挥。
如果有机会,不妨带孩子参加音乐会,让他对音乐指挥有真切的感受。
效果:音乐指挥练习可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节奏感,还能让孩子体会指挥家的感受,提高想象力。
8 锅碗瓢盆交响曲把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拿出来,让孩子用筷子尽情地敲击,从中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筷子夹弹珠比赛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筷子夹弹珠比赛活动方案以下是 7 条主题为幼儿园大班筷子夹弹珠比赛活动方案:1. 小朋友们,咱大班要来一场超有趣的筷子夹弹珠比赛啦!想象一下,那一颗颗圆溜溜的弹珠就像调皮的小精灵,等着你们用筷子把它们抓住呢。
老师们会准备好场地和弹珠,你们就负责大展身手吧!谁会是我们的夹弹珠小能手呢?快来参加吧!例如:“哎呀,宝贝们,你们想想看,是不是超级有意思呀!”2. 大班的小可爱们,筷子夹弹珠比赛要来咯!这可不像吃饭夹菜那么简单哟,这可是一场对你们耐心和技巧的大考验呢。
就好像是在和弹珠玩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
你们准备好了吗?肯定没问题的,对吧!比如:“哇塞,这场比赛肯定会超级精彩的,对吧?”3. 嘿,大班的小朋友们!筷子夹弹珠比赛即将火热开启啦!那场面,就跟运动会比赛一样刺激呢。
大家可以和小伙伴们比一比谁更快更准,这感觉多棒呀!可不是谁都能轻松夹起来的哟,加油吧,小勇士们!像这样:“咦,你们说谁会是最终的冠军呢?”4. 宝贝们,幼儿园大班要举行筷子夹弹珠比赛啦!这可是个展示你们厉害本事的好机会呀。
弹珠滑溜溜的,就像小鱼一样,你们要像捕鱼达人一样把它们夹起来。
你们有没有信心呀?肯定有呀!例如:“哇哦,大家都要努力呀,能不能做到?”5. 大班的小伙伴们呀,筷子夹弹珠比赛马上要来啦!这比赛就如同一场冒险,那些弹珠就是你们要征服的小怪兽。
和同伴一起竞争,但也要互相帮助哦。
好不好玩呀?那当然啦!比如:“嘿,到时候可别紧张呀,能行不?”6. 小朋友们注意啦,大班要开展一场让人兴奋的筷子夹弹珠比赛哟!这感觉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弹珠王国,你们就是国王和王后。
要把弹珠一个个收服,是不是很有挑战性?那还等什么呢!就像这样:“哈哈,这场比赛肯定会让大家超级开心的,是不是?”7. 大班的孩子们,激动人心的筷子夹弹珠比赛就在眼前啦!这可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呀。
那些弹珠可调皮啦,你们要想尽办法抓住它们。
这肯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呀!毫无疑问!例如:“哇,你们准备好把所有弹珠都拿下了吗?”我的观点结论:这样的筷子夹弹珠比赛活动既能锻炼小朋友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又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还能给他们带来很多欢乐,是非常值得举办的活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中华文化中使用筷子的习俗;2.学习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3.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中华文化中使用筷子的历史和习俗介绍;2.筷子的种类、材质和使用方法;3.练习使用筷子吃饭、夹取物品等操作;4.通过小游戏提高幼儿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筷子;2.纸板模板;3.纺织布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简短视频展示中华文化中使用筷子的习俗,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主体部分1. 筷子的介绍(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筷子,呈现不同种类的筷子以及材质。
并且教授如何正确地使用筷子,并在介绍中重复强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对幼儿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2. 使用筷子(30分钟)老师和班级分成小组,让幼儿们学习如何使用筷子美味地进食。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引导幼儿们使用筷子进食,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
让幼儿们通过练习,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技巧。
3. 筷子和垃圾分类小游戏(20分钟)老师为幼儿准备好一张纸板模板,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垃圾和一个垃圾桶。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用筷子夹取属于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将它放入正确的垃圾桶中。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们通过玩游戏,理解不同的垃圾应该放在何处的概念,并将这种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结束(5分钟)老师让幼儿们放下筷子,用简单的问题检查幼儿掌握的知识,并向幼儿说明筷子对维持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同时,也结合自己的细节为孩子显现筷子的重要性。
反思在教授使用筷子这个话题时,我对幼儿的掌握情况有些悲观。
在练习过程中,我仍然看到一些幼儿的筷子夹取的时候还不够熟练,有些动作不够流利。
教师还需要对幼儿进行逐步的引导。
我准备在下一次练习时,更加深入地向孩子们介绍筷子,并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更细致的指导,并且通过更有趣的小游戏规则,提高了对孩子们的关注。
这个小教案的贴切性强,教育性强,很适合五到六岁儿童使用。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筷子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筷子活动目标1.通过看、摸、比、玩筷子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特点、种类。
2.通过多种活动途径,让幼儿掌握筷子的其他用途,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
3.通过观察学习,引导幼儿掌握使用筷子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1.筷子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为了提高幼儿对筷子的兴趣,整个主题活动以猜谜语形式导入。
猜谜过程中,注重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充分想像,联想到谜语中所含的筷子的基本特征。
对于谜底,幼儿显得异常兴奋。
于是,我趁机又建议大家收集各种筷子,以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我还简单地为幼儿讲述了筷子的来历,让幼儿了解筷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食具。
2.筷子的种类在收集筷子的同时,教师和幼儿又一起在活动室的一角开辟了筷子的展览区。
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带筷子来,他们相互比,相互看,为自己找到与别人不一样的筷子而高兴。
李子默说:“我的筷子上有福娃晶晶。
”孟祥桐说:“我找到了两双木筷子,一双‘铁’筷子。
”李扬北说:“我的筷子是从饭店找到的,是一次性的筷子。
”杨方晨说:“我带的筷子有长的,有短的。
”这种共同收集、共同探索活动,使幼儿有了许多新发现,在交流、收集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对筷子的颜色、形状、长短、材料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3.我会用筷子在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班内观看、班外参观活动。
如,在幼儿进餐中,我拍下某些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的姿势,放入电脑,放给孩子们看,让其他幼儿模仿。
另外,我还带幼儿到大班参观,学习哥哥姐姐使用筷子时的情景,在促进幼儿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积极性的同时,让幼儿知道哥哥姐姐以前也是像自己一样,通过学习才成功的,鼓励幼儿要自信,相信自己也是很棒的。
4.筷子的用途随着活动的逐渐开展,根据幼儿观察、使用、讨论中所反映出的一些疑问,又生成了一些深层次的很有价值的问题。
提到筷子,幼儿的第一反应是吃饭用的。
我们则引导幼儿想像、描述出具体的用途,如,夹、挑、搅、捞等。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教案《神奇的筷子》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神奇的筷子》一、教学目的1.让幼儿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筷子文化。
2.培养幼儿的用餐礼仪和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筷子、餐具、饭菜样品。
2.背景音乐:《小燕子》等中国传统音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音乐《小燕子》,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故事情境(15分钟)–讲述《神奇的筷子》故事,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由来和文化含义。
3.实践体验(20分钟)–给幼儿展示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让他们模仿使用筷子夹取饭菜。
–分成小组比赛,看哪组幼儿能够用筷子夹取更多的食物。
4.讨论交流(1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筷子的作用,以及与使用餐具礼仪的关系。
–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我们在用餐时应该注意哪些礼仪?5.游戏(15分钟)–统一筷子游戏:在桌上放置各种形状的食物,幼儿使用筷子将食物按形状分类。
6.总结(10分钟)–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筷子的使用方法和用餐礼仪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动1.邀请家长一同参与筷子使用教学,并与幼儿一起用筷子吃顿中餐。
2.通过展示中国传统的筷子工艺品,让幼儿了解不同地方的筷子文化。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难度。
2.需要及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以上为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神奇的筷子》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筷子文化,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用餐礼仪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愿教案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体会中华文化之美。
幼儿园中班教案《筷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筷子》幼儿园中班教案《筷子》1活动目标: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初步了解使用筷子的安全及礼仪常识。
活动准备:1、筷子人手一双,每组一盆豆子。
2、PPT:美丽的筷子、外国人进餐、筷子的发展,图片:握筷姿势图。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起兴趣、1、猜谜:兄弟两个一样长,上下饭桌总成双,酸甜苦辣好滋味,都请它们先来尝。
2、幼儿学习正确表述:两只筷子,一双筷子。
二、欣赏筷子,了解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1、欣赏筷子。
(1)提问:谁家里有筷子?你家里的筷子是怎样的?谁来介绍一下。
(2)看PPT美丽的筷子,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2、了解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
(1)提问:我们中国人吃饭都用筷子,那美国人、法国人这些西方人吃饭用的是什么呢?(2)幼儿观看外国人进餐的PPT。
(3)游戏:餐厅游戏。
教师给小朋友看不同的进餐图片,幼儿觉得是中餐的。
就模仿中国人吃饭,觉得是西餐的,就模仿西方人进餐。
3、了解筷子的起源。
(1)提问: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只有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才用筷子,其实筷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
那你知道筷子是怎样发明的?(2)教师出示筷子发明图,请幼儿给这些图排序。
排序后教师结合PPT简单介绍筷子的`发展历史。
三、学习使用筷子。
1、幼儿第一次尝试使用筷子。
(1)提问:中国人发明了筷子,每个中国人都会用筷子,你们也想用筷子吗?(2)幼儿拿着筷子尝试去夹豆豆。
2、教师结合图片介绍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幼儿拿着筷子练习。
3、幼儿再次尝试使用筷子夹豆豆。
教师表扬不怕困难、坚持练习的孩子。
四、了解使用筷子的一些安全、礼仪知识。
1、教师用小故事的形式介绍不正确的筷子用法,提醒孩子不玩筷子,吃饭时不用筷子乱翻菜肴、不敲打餐具。
2、引导幼儿收拾餐具,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筷子》2设计意图:我们大班的孩子午餐时使用筷子,多数孩子对筷子产生了好奇心,孩子的兴趣给了我灵感,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庆元,素有“竹木之乡”的美称,是全国最大的筷子生产基地。
关于筷子的数学教案大班

关于筷子的数学教案大班篇1活动设计背景本次活动选自大班(秋期)健康《正确握筷子》,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
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
用筷子夹食物时,不光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
从大脑各分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
大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
但班里有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
因此,我选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中国筷子 》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中国筷子》教案课题:《中国筷子》年级:大班教材:绘本《中国筷子》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中国筷子是中国的传统餐具。
2. 能够认识筷子并了解筷子的使用方法。
3. 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绘本《中国筷子》2. 筷子样品3. 临时显微镜4. 纸巾、盘子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讲述中国筷子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中国筷子是中国人吃饭的传统餐具,以及筷子的形状和用法。
2. 展示筷子样品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自觉地观察筷子的形状、材质和构造。
3. 通过观察,引导孩子们发现筷子的两端是尖的,中间是圆的,上面有纹路。
操作活动:1. 给每个孩子一双筷子,让他们自己拿着筷子感受一下。
2. 让孩子们尝试用筷子夹住一些小物品,如纸巾、小球等。
3. 引导孩子们发现使用筷子的方法,例如夹物品时用两根筷子之间的空隙将物品夹住,并用适当的力度控制。
4. 让孩子们在一个盘子里夹取物品,看看谁夹得最快、最准确。
结语活动:1. 通过反复练习使用筷子,让孩子们熟悉筷子的使用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总结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回答以下问题:筷子的两端是什么形状?中间是什么形状?筷子用来做什么?怎么使用筷子?3. 纠正孩子们在使用筷子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鼓励他们多加练习。
拓展活动:1. 让孩子们尝试用筷子夹起其他形状的物品,如平面物体、圆柱体等,锻炼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 给孩子们分发纸巾,让他们用筷子夹住纸巾并举起来,看看谁夹得最高。
3. 让孩子们用临时显微镜观察筷子的纹路,引导他们发现筷子是由木头、竹子或塑料制成的。
评价方式:1. 观察孩子们在使用筷子时的表现,是否掌握了筷子的使用方法。
2. 听取孩子们对筷子的认识和理解,是否了解筷子的形状、材质和用途。
3.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操作,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故事、观察、操作等,使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筷子的形状和用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中国筷子 》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中国筷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 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 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3 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使用筷子。
难点:正确的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种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录音机,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 猜谜语: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
2(出示筷子)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古时候人们削两根细竹棍,(.教案快思教案网.)一头细,一头粗,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
它既可以夹菜,也可以当叉,又方便又卫生。
你们说,它是不是很神奇呢二、学习活动1 教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幼儿练习。
2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反复练习使用筷子,如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等。
三、实践活动1 现在老师请大家吃东西,大家先将吃的东西夹到碟子里,再用筷子夹着吃,吃多少夹多少。
2 放音乐,幼儿边吃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要是天天用筷子吃饭,你们的小手会越来越灵巧,脑子会越来越聪明。
四、筷子游戏师幼一起跳筷子舞。
活动反思:通过猜谜语,引起了幼儿观察筷子的兴趣,认识了筷子的特点、种类及什么情况下使用筷子,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85%的幼儿基本学会了拿筷子,会用筷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
我设计的大班筷子美术教案

我设计的大班筷子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创意艺术——大班筷子美术教学目标:1. 通过使用筷子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
3. 培养幼儿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兴趣和理解。
4.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筷子2. 彩色纸张3. 色彩笔、蜡笔或彩色铅笔4. 胶水5. 剪刀6. 幼儿画板或纸张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观察筷子,并引导他们描述筷子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提问:“你们认为筷子只能用来吃饭吗?我们能用筷子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主体活动:1. 分发彩色纸张和筷子给每个幼儿。
2. 引导幼儿观察筷子的形状,并鼓励他们想象筷子是什么东西(例如:鸟嘴、3. 鼓励幼儿使用彩色笔、蜡笔或彩色铅笔在彩色纸上绘制他们想象中的形状,并在图案中留出一些空白部分。
4. 提醒幼儿使用剪刀小心地剪下他们绘制的形状。
5. 引导幼儿将剪下的形状用胶水粘贴在幼儿画板或纸张上,使其与筷子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总结活动:1. 邀请每个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2.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筷子进行创作,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给幼儿提供更多不同材料和工具,如彩色纸、羽毛、珠子等,让他们尝试使用筷子以外的物品进行艺术创作。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专注度。
2. 评估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
3. 观察幼儿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创意和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1. 在引入活动中,要确保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2. 在主体活动中,要提供足够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和创作空间。
3. 在评估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的个体差异的尊重和肯定,注重过程而非结果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将有机会探索创意艺术,并通过使用筷子进行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社会活动教案《好玩的筷子》

社会活动教案《好玩的筷子》教案说明:好玩的筷子教案编写人:XXX教案编写时间:XXX年XX月XX日教案类型:社会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筷子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2. 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教学内容:1. 筷子的起源和文化背景介绍。
2. 筷子的种类和用途。
3. 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4. 制作纸折筷子的手工活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筷子实物或图片。
3. 制作纸折筷子的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PPT展示一些使用筷子进餐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筷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介绍(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筷子的起源和文化背景,包括筷子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学生通过观察筷子实物或图片,了解筷子的种类和用途。
三、筷子使用技巧(2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包括握筷、夹菜、吃面等。
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四、手工活动(30分钟)1. 教师示范制作纸折筷子的步骤。
2. 学生按照示范制作纸折筷子。
3.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纸折筷子,展示成果。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答疑解惑。
2.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多关于筷子的知识,或尝试制作其他手工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筷子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制作纸折筷子的手工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注意事项:1. 确保筷子实物的清洁和卫生。
2. 在手工活动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锐利的工具或材料。
3.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废弃物,保护环境。
大班科学教案让筷子站军姿

大班科学教案让筷子站军姿大班科学教案:让筷子站军姿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儿童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大班教育中,教师需要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趣的大班科学教案:让筷子站军姿,通过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探索物体平衡的原理。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通过实践感受物体平衡的原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筷子:每个学生一对;2. 牙签或小纸片:用于固定筷子站立;3. 小石子或硬纸板:用于制作筷子的基座。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先出示一幅校服队调整军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军姿的认知和兴趣。
与学生交流军姿的特点,例如直立、笔直的脊梁等。
2. 实验介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设计实验环节。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如何让筷子像军人一样笔直站立?- 你认为筷子会不会自己站起来?- 筷子站立的要素是什么?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步骤1:团队协作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实验者、记录员和观察员的角色,团队协作完成实验。
步骤2:制作筷子基座每个小组用硬纸板或小石子制作筷子的基座。
基座可以用两个小石子或者一个硬纸板,目的是让筷子保持平衡。
步骤3:固定筷子实验者用牙签或小纸片固定一只筷子,使其可以自由旋转且保持竖直。
步骤4:让筷子站军姿实验者将固定好的筷子插入基座,通过调整基座的位置,让筷子像军人一样笔直站立。
4. 结果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筷子的站立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问题1:筷子站立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问题2:筷子站不起来的原因是什么?5.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
问题1:站立稳定和不稳定的筷子有什么区别?问题2:筷子站立时,基座的位置对筷子的影响如何?6. 实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经验和收获。
问题1:通过本次实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问题2:如果再次进行这个实验,你会做哪些改进或尝试?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更多与筷子站立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游戏活动:《有趣的筷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大班游戏活动《有趣的筷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特点。
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创造。
2.通过观察学习,引导幼儿掌握使用筷子的基本方法,并学习量词:根双。
3.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创造潜能,探索筷子的多种用途,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活动,探索筷子的多种用途,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通过摸、看、玩筷子使幼儿掌握用筷子的基本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
1.Flash《筷子的由来》。
2.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豆子、玻璃球、纸条等少许。
活动前让幼儿收集各类
材质色彩的筷子。
3、筷子舞道具音乐磁带若干(每两根筷子用红绸子束成一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育理论依据: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小小的筷子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经历多次演变,由纯粹的食具发展到了今日的多种用途,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为了引导幼儿感受这种文化,了解筷子的用途。
为此,设计这节科学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找寻筷子的好玩之处,训练幼儿手脑并用,同时也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体验筷子给我们带来的娱乐功能,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
活动过程实录
一、导入活动(谜语引出主题)
1、师:孩子们,老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猜,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猜出来。
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样日常生活用品。
(筷子)
2、(看Flash)师:它可是我们中国古代人的发明。
那时的人们用竹子削成这样的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开始人们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别小看这一双细细的筷子,无论米饭、面条、青菜、肉,甚至小豆米,吃任何东西都难不倒它,它既可以这样夹菜,也可以当叉子,又方便又卫生,后来中国人就习惯了用筷子吃东西,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
现在,它可是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离不了的好伙伴。
你们说,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二、收集筷子,并学习量词。
1、将小朋友带来的筷子和老师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上,像个筷子家庭大聚会一样,“长的是爸爸,细的是妈妈,短的是儿子,你们看这家人多热闹啊。
”让幼儿对筷子产生兴趣。
2、老师拿出一双筷子,教幼儿大声说出:“筷子,两根筷子,一双筷子”。
让幼儿了解筷子表达该用的量词。
三、让幼儿自由看、摸筷子并与同伴比较筷子。
幼儿分散观察筷子,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回答老师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a、“筷子有哪些颜色?”
b、“请将长的和短的筷子分出来。
”
c、“摸摸看,每双筷子是不是都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
d、“你喜欢哪双筷子,为什么?”
四、让幼儿讨论,筷子有哪些作用?
“小朋友们,筷子我们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敲打、玩具等)
五、师魔术引导,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筷子啊,还会变戏法呢,不信你们看。
”老师将一些筷子
摆成好看的形状,或物体,如长方形、小梯子、小房子等,调动
幼儿的想象力,并让他们自己也动手在桌上摆出各种图形。
六、游戏实践活动。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老师教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手捏在筷子
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两支筷子不能分得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头,其他做辅助。
老师考验小朋友的学习效果。
2、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练习筷子使用的各种模仿,如: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横着筷子挑面条,竖着筷子叉馒头,搅动筷子搅拌等等,反复多
次练习。
3、“现在老师还要考考大家,看到底你们学得好不好?”在桌上分组放上几盘豆子、玻璃球和纸条,让幼儿试着来夹物,从一个盘里夹到另一个盘里,看谁夹得稳,夹得快,并在活动过程中纠正错误的拿筷子姿势。
老师也参与其中。
4、跳筷子舞,老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起立与老师跳筷子舞,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师小结:大家今天玩得开不开心?今天我们学会了一样新本领,太棒了;而且我们还能用筷子来夹东西、跳筷子舞,小朋友们真能干,要是你们天天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用它,那我们的小手会越来越灵巧,脑子会越来越聪明,你们喜不欢喜欢筷子呢?
七、在欢快的音乐声里,结束活动。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筷子还可以象积木一样搭房子,这真是个好主意,就让我们带上筷子,到外面去搭一个大大的房子吧!老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操场上用筷子进行搭建游戏。
【教学评析】
关注师幼关系,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有趣的筷子》这节活动设计使幼儿对筷子的外形、材料、构造、使
用方法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全程参与,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既是如幼儿一样的学习者,也是活动的指导者;既是他们的同伴又是他们的老师,从而灵活地起到了辅助、向导的作用;教师通过不断地适时地提供材料、变化空间、倾听幼儿、全心全意关注幼儿的表现,从而以螺旋式的进程去达到教学的实质,使主题更加深入。
关注教学生成,保护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