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日关系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于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于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
当前中日关系是两国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于两国和整个亚洲地区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随着历史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中日关系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难题。

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中日两国是亚洲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地区和全球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合作。

通过互利互惠的合作,中日关系能够不断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历史问题的挑战
中日关系受到历史问题的影响。

过去的战争和侵略行为给两国关系带来了重大的阴影。

历史问题的解决对于中日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双方以真诚和实际行动来面对历史,并通过对话与磋商进行和解与处理。

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
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变化也给中日关系带来了挑战。

随着局势复杂化和各种地缘政治争端的增加,中日两国需要共同努力来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通过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中日关系可以更好地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为了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拓展合作领域,改善历史问题,维护地区安全,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政治对话和高层交往,增进互信。

2. 扩大经贸合作,促进贸易与投资的互利互惠。

3. 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4. 建立有效的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地区挑战。

5. 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合作,推动亚洲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推动,中日关系有望实现稳定发展,为两国和整个亚洲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与福祉。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从近代中日关系史看当代中日关系摘要:针对近年来的“外交新思考”的讨论,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0 年,是1871 年中日直接交涉以来最好的30 年,在当前国际关系背景下,提出联合日本对抗美国是无的放矢,因此“撇开历史”或“搁置历史”不是解决当前中日关系的良策。

近几年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如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都是日方引起的,不是中方引起的,从近代中日关系的局势来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当代中日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中日关系政治经济理性对待外交策略1.近代中日关系史近代中日关系史从一个方面来说基本上就是日本侵华史。

从19世纪70年代初日本与中国订约建交起,70多年间两国交往就国家关系来说,基本上是侵略与被侵略、反侵略的关系。

不能说这期间日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侵略,更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是侵略者;但从日本的国家行为上看,它对中国的重大决策几乎全都是为了侵夺中国,它在中国以及在国际上涉及中国的各种重大活动也都是为了侵夺中国,这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

近代日本对华关系的基本点是侵略,主导面是侵略,日本侵华史是中日关系史从一个方面最本质的概括。

在研究中日关系时,常常会有一种“说不明,道不白”的困惑感。

究其因,主要还是在“理性”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价值与利益相互交错重叠面前面临选择的困难。

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重伦理”、“重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人在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是道德标准。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是这样,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也是这样。

中国人用自己的道德观作为尺度来衡量近代日本的所作所为,由此形成的“情感记忆”、“整体记忆”,规定和限制着我们对现实日本与未来日本进行判断的理性空间。

但是,两国人民彼此对对方的发展、强大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日本视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为“威胁”,中国担心日本重新武装后会再度“卷土重来”。

日本虽然否定了“中国经济威胁论”,但时刻担心自己在亚洲的经济实力被削弱。

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理性看待中日关系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哪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纵观历史,造成国民这种愤慨心理的因素之一就是对历史的认知问题,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

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第二个是台湾问题,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在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

再者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

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其中之一,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中国至今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表明对此的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

第五个问题是赔偿问题,日本曾明确表示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责任并对此深刻反省。

在此前提下,我国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六是日本遗弃在华北的化学武器问题,日本在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

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十几个省市发现大量化学武器。

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政府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如何尽快销毁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

然而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客观的看待新时期中日两国的关系?刘老师再次以生动的解释,旁征博引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个深刻而又复杂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加速增长,日本经济走出“失去的十年”低迷期,随经济全球化潮流快速推进,中日经济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双方经济交流与合作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贸易和投资规模急剧扩大;两国经贸关系在各自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消长易势;在有利因素增多的同时,不利因素也明显突出。

中日关系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举措、个人思考

中日关系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举措、个人思考

中日关系面临的严峻形势1.日本历史上对我国的侵略,长期留下了严重的历史伤痛,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

领土争端、台湾问题等也成为中日关系的敏感议题,加剧了中日关系的紧张局势。

2.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对中日关系产生了影响。

美国的强势表态和介入,使得中日之间的竞争关系日益凸显,对中日关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3.贸易战、技术战等经济领域的矛盾也使得中日关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不仅加剧了中日关系的紧张,也给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国家举措1.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层互访和交流,是缓解中日关系紧张局势的重要举措。

通过领导人的互动和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化解矛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创造条件。

2.促进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也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举措。

加强两国学术、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友好感情,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打下基础。

3.推动双边合作,加强在经济、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也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作共赢,可以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为双方解决争端和矛盾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个人思考作为中日关系的旁观者,我认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合作机会还是很大的。

虽然中日关系面临着严峻形势,但双方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诉求,有望在各方面寻找共同点,推动两国关系取得积极的发展。

另外,我也认为两国领导人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

他们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领导人的互访和交流,有望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双方的合作搭建更多的桥梁。

我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增进互信,化解分歧,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向更加稳定、健康和成熟的轨道。

我坚信,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共同建设,中日关系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知识上关注这个主题,热度还是挺高的,并且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讨论中日关系。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如何看待当代中日关系

如何看待当代中日关系

如何看待当代中日关系(现代、原因、前景及解决之策)当前,中日关系现状的主要特点是“政冷经热”。

“政冷”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两国首脑互访已中断4年;二是由于历史认识和现实问题,两国国民的相互厌恶情绪也在高涨。

近年来,“齐齐哈尔毒气”、“珠海买春”、“西安大学生反日游行”、“亚洲杯足球赛球迷起哄” 和“沈阳领事馆”等一系列事件反映了两国民众的这种情绪,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有亲近感的人数也显著下降。

据日本公布的“外交问题舆论调查”结果,这一数据为37%,是1978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比例最低的一年,中日友好的氛围和“中国热”正在逐渐成为历史。

与“政冷”相反,中日两国的“经热”现象突出。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国,两国间的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中日两国民间往来极为频繁,去年来华的日本人士已达300多万,两国间的友好城市超过250对;而且,两国的政治对话渠道畅通,政党交流颇为活跃。

至2004年9月,访问中国的日本国会议员达115人,由执政党和在野党同时组建大型代表团来北京访问,这在中日外交史上尚属首次。

但中日关系中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历史认识、台湾问题和战略取向的摩擦等。

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双方也存在严重的分歧。

中国对日本历史认识的态度普遍不满,特别是小泉的参拜,更加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感。

而在日本,部分民众对中国总提历史问题出现厌烦情绪或无所谓的心态。

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方面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台湾岛内的台独分子与日本右翼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暗潮汹涌”,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危险。

民进党当局极力迎合日本,对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采取漠视与原谅的态度,以获取日本对台湾的支持;日本右翼分子则希望利用“台湾牌”,牵制中国。

因此,台独分子与日本右翼势力之间出现了相互支持与合作的逆流,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敏感性上升。

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还有两国的战略取向问题。

主要的一个方面是两国各自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和调整,处于历史转折期,双方的政府和国民的心态还尚未调适。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篇一: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用周恩来总理的话来说就是:“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而在隋唐时期,中日交流达到顶峰,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

而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侵华战争中日关系一度恶化到极点。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直到1972年,中日之间才恢复邦交正常化,但近三十年中日关系依然曲折反复。

1972年中日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一直到1989年,中日双方的关系一直朝着和平友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从90年开始,双方关系一直曲折反复,直到2001年小泉纯一郎执政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出现“政冷经热的现象”。

这是自双方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最糟糕的时期。

2006年,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并于13日后访华,开启了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正是他承认了继承“村山谈话”的精神才使安倍晋三的访华成为了可能,打破了总日关系僵化的局面,将中日关系的定位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互惠关系”。

而之后温总理访问日本,福田康夫首相应邀访华以及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极大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而胡锦涛主席更是在他的“暖春之旅”中,发表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并提出了发展两国关系的六点建议: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加强战略互信三、深化互利合作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虽然之后的日本首相更迭频繁,但无论是麻生太郎还是鸠山由纪夫都在上任之后积极访华,两国关系进一步加强。

但是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是不能被忽视的,也是需要我们重视并正确对待的。

下面就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就以下简要分析。

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一、历史问题:日本侵华战争二、台湾问题:台湾曾经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而且台湾海峡至今仍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论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对现在中日关系的发展【精选】

论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对现在中日关系的发展【精选】

论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摘要: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纷繁复杂,始终缠绕在战争,合作,争执中,始终起伏跌宕、一波三折。

当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种矛盾突出,使得中日关系在战略、政治和经济层面呈现出微妙的互动过程。

中日关系何去何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立足当前受之前一系列中日关系发展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中日关系困难固然存在,但友好与合作仍然是当前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政治冷中见热、经济合作火热、安全合作深化、民间交流频繁。

展望未来,中日须加强在东亚安全机制、金融领域等方面的合作,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合作基础,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在此论文中将大胆预测未来中日关系可能出现的三种局面,即“大体维持现状”、“长期持续恶化”、“友好合作深入发展”,并从世界、地区、国家利益出发,提出推动中日友好合作继续深入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近现代中日关系发展近现代以来,中日两国在战火,冷战,和解,合作与交流,紧张与缓和中交织前行。

战火中的中日两国是近现代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基调,它将长时间的影响两国人民在对待两国发展的态度看法。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国迅速崛起,为夺取更多的原料和市场,他们用武力打开了东方的中国和日本。

但因两国对待外来文明和侵略的态度和做法不同,这两个国家的也将迎来不一样的命运。

日本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企业,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加上经济发展的局限和对外扩张谋求发展道路的野心,使得它迅速将它的魔爪伸向了贫弱的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掠夺中国大量的赔款和土地,客观上促进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助长了日本对外抢掠的野心,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

中日甲午战争实际意义来讲只是战火中的中国和日本的一个彩排。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硝烟弥漫之前,日本又自导自演在中国掀开它接下来惨无人性对中华民族的残害的一个又一个的序幕。

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对中日关系的看法近年来,经过了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的争论,当前中日的关系处于晦暗期首先,近年来中国与日本矛盾也不断升级,剑拔弩张的时刻也不少有。

根据数据显示,对于中日两国经济往来的看法,有38%的中国居民认为“不好说”,29%的中国居民认为“良好”,3%的人认为“非常好”,认为“非常差”和“不太好”的人数占到30%。

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于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大部分中国居民更加看好中日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在我国同国外官方资金合作中,日本向我国提供的政府贷款约占40%以上,居首位。

自1979年起日本共向我提供四批日元贷款,合计25809亿日元。

其中前三批为16109亿日元(79年至95年),第四批日元贷款前三年(96至98年)金额为5800亿日元,项目为40个。

1998年11月江主席访日时双方确定第四批对华日元贷款后两年金额为3900亿日元,项目为28个。

但日本的一系列行为似乎总让人们对中日关系的发展画上问号,如日本各界官员和公众人物不顾日本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参拜靖国神社。

破坏中日两国的政治互信,使中日关系“雪上加霜”.中日关系包括中日经济关系和中日政治关系等,近年来日本政府的一系列行为对中日的政治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新秦调查数据显示,有35%的中国居民认为中日的政治关系“不太好”,另有26%的中国居民认为“非常差”,持中间态度“不好说”的人占到27%,而认为“非常好”和“良好”的人群加起来只有12%。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国居民对中日的政治关系持不乐观态度。

其次,中国和日本渊源是非常深的,关系往来密切,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派使者来华学习,中国也有僧人去往日本,日本的文字,茶道等,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但日本大和民族是个非常有野心的民族,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就是一次典型的日侵华战争。

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化的程度,刺激了其他国家侵华的野心。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也有参与,并从中获取巨大利益。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日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日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周蕊敏2013212096英语132班当代大学生对于中日关系的观察与思考自古以来,中国和日本就有着亲密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日本文化借鉴了许多中华文明。

但是由于侵略战争的发生,近代中日关系变得一波三折。

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中日各领域间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加深,有利于两国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破坏两国关系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断浮出水面,给两国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然而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正如周恩来总理对中日关系历史的形容,“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两千年友好”使中日共同发展,两国人民享受彼此文化营养,社会文明成果。

而“五十年对立”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

特别是经历日本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战争之后,“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突然断裂,两国人民祖祖辈辈辛苦创造的财富瞬间破坏殆尽,人民饱受战争的煎熬和折磨。

因为战争,中国社会倒退,国家分裂;因为战争,日本的繁荣变成废墟。

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公民越来越有自主意识,社会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不仅仅只是国家和政府需要考虑的事情,也是普通民众需要思考的。

作为中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国际事务的参与者,未来中国社会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对日本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日两国今后发展的趋势,将对中日两国在今后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对于中日关系,当代中国大学生持有各种不同的态度。

它们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可以比较理性地看待中日关系。

大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基本成熟。

他们可以理性看待中日关系,能够文明地对待中日之间的摩擦冲突。

第二种是对于这一类问题漠不关心。

对国家事务不太关心的现象是非常广泛的。

因为在人们心中,国家的政治事务是领导人的事,和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更愿意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

部分大学生也是如此,认为中日关系对自己没有多大的直接影响,不值得拿出过多精力来关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起伏不定的过程。

由于历史因素和领土争端等问题的影响,两国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难以化解的分歧。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日本意识到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中日关系开始缓和。

改革开放初期,中日关系受到历史问题的阻碍,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

尤其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得两国关系长时间处于冷淡状态。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予了日本一个机会,通过经济交流和合作来改善关系。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日本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并向中国提供大量的援助和投资。

这种经济合作改善了两国关系,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包括日本资本,为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提供便利条件。

在经济合作发展的中日关系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钓鱼岛争端。

这个岛屿群体位于中国东海和日本海之间,本应该是两个国家友好合作的桥梁,却成为两国之间的争议焦点。

两国围绕钓鱼岛的主权争端多次引发了激烈的冲突和紧张局势,使得两国关系受到严重的影响。

钓鱼岛争端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了东亚地区的稳定。

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亚洲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

在近年来,中日关系有所缓和,双方开始重视对话与合作。

2018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东京举行,开启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双方同意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

双方还开展了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要想实现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双方应加强高层交往,定期举行会晤,加强政治互信。

两国应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现存的问题和争端。

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两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友好关系将为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关于近现代中日关系的思考(下)

关于近现代中日关系的思考(下)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千年易过, 德国的罪孽 难消。
天皇陛下万 岁!
德国战犯汉斯〃弗兰克 东条英机
为什么会有这种根本性的差别呢?要日本人承认错 误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最擅长把错误推诿给 别人。日本人为什么如此喜爱使用“移魂大法”呢?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方面,日本人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 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 所征服。因此,他们宁愿用一百个错误来遮盖一个 错误,而不愿诚心诚意地承认和改正这个错误。 另一方面,日本人崇拜权力,并不择手段地去 获取权力。有史以来,日本武士就遵循着本国人与 人之间的规矩准则,生活在权力偏重的环境中,从 不以对人的屈从为耻。 这种特有的“耻感文化”与武士道精神相结合, 将“不忏悔主义”推向了极端。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个不对罪恶忏悔和反省的民族,是难以获得 世界的信任和亲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日 本一次又一次的掩饰和歪曲历史的行为,使得亚洲 各国的国民在心理上依然把日本当作“敌人”来看 待。 对于日本来说,要想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 家友好相处,首要的问题是正视历史、深切反省。 富裕并不意味着自动地拥有了遗忘历史、轻蔑他人 的权力。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外族入侵,从未像日本侵 华战争这样,规模如此之大、入侵时间如此之长、 涉及地域如此之广、损害中国各阶层利益如此之深。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日本学者久保亨一语道破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根 本原因:“中国工业化影响最大的是日本,因此 日本反对中国工业化,并发动了侵略战争。”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日本海上保安 厅巡逻艇
巡逻艇用高压 水枪对我保钓 船只射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之间的国家关系。

自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

但近年来,中日关系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一、历史遗留问题中日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钓鱼岛争端。

二战期间,日本人占领了中国钓鱼岛,战后归还中国。

但日本政府在二战结束后没有及时向中国道歉,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不满。

此外,中日之间还有历史问题,比如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期间对中国人的迫害。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

二、经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日贸易额已达数千亿美元,双方在汽车、机械、电子、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此外,中日两国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这将有助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

三、文化交流中日文化交流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国在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

比如中国的京剧、武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传到了日本,日本的动漫、音乐、茶道等文化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

这些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四、安全合作中日安全合作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区安全方面,中日两国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跨国安全问题。

比如在反恐、海上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两国可以开展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情报交流,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五、政治对话政治对话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上,中日两国应加强对话和磋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

同时,两国应在文化和安全领域开展交流,以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总之,中日关系是一个复杂多样的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在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两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与进步。

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两国关系,也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重要影响。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合理发挥爱国热情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合理发挥爱国热情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合理发挥爱国热情近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引起国内人民的高度关注。

作为校大学生,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理性抒发爱国热情,也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形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

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

双方在节能环保、绿游、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紧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长期疲软的经济,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

从政治方面来讲,日本与韩国的竹岛问题,朝核问题,与俄的北方四岛问题,联合国的入常问题等等,都要中国支持或不想与中国另生争端。

日本在“入常”、绑架问题、8国峰会等问题上也需要中国的帮助。

然而自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首就任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以来,中日关系出现很大改善。

经过破冰-融冰-迎春-暖春,双方关系异常转暖。

此外,日本也会看美国眼色行事,现在看中美关系应该最差也是维持现在这样,中美关系正常,日本也不会太出格. 我想最重要的是中国本身的强大,大地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奥运的成功举办,这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这也让中国影响力又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民间的现状则是:近日《读卖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40%以上的中国人认为日本是可以信赖的国家,60%以上的人认为日本在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但70%以上的人在历史对日本还存在怨恨。

而日本只有20%左右的人认为中国可以信赖的国家,而40%以上的人持相反意见。

可以说中国民众对日情感有所改善,但在一年前日本对中国的信任度还在70%以上。

最近日本更换了新首相,麻生从他以前的言行来看有很深的鹰派背景,但他今后还会延续福田外交的部分理念。

麻生虽然曾公开表示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等被人们称为“大嘴麻生”。

试论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

试论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

试论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兼评‘中日接近和 外交革命 “发表引起的 外交新思考 问题∗㊀㊀㊀引㊀㊀言马立诚先生在‘战略与管理“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 中日民间之忧“的文章后,时殷弘教授接续在‘战略与管理“发表‘中日接近和 外交革命 “一文,在中日两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议论纷纭㊂在日本,支持者多;在中国,反对者多㊂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中日关系的现实不能令人满意,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需要思考㊂从这一点来说,这是有积极意义的㊂‘中日接近和 外交革命 “有三个基本论点㊂其一:近年来中日关系正在走向恶化,列举了民意调查的资料,80%的中国∗本文是作者2004年1 2月在日本岛根县立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在综合几次演讲的基础上写成的,曾在岛根县立大学第10回东北亚学研究恳谈会上发表㊂原载‘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1期㊂收入汝信㊁赵士林主编‘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东厂论史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㊂回应者将 历史认识 列为影响中日关系的头号负面因素,40%的日本回应者认为这样的因素是 缺乏相互了解 和 政治制度不同 ㊂其二:要实行战略集中原则,实现中日接近, 以便中国能够主要在中长期安全意义上尽可能集中应对美国实在和潜在的对华防范㊁压力与威胁,连同集中致力于台湾问题上的阻独促统重任 ㊂其三:为了实行中日接近,集中应对美国这样一个战略集中原则,中国要将 历史问题 争端大致撇出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对日外交要事议程,也相应地撇出官方和准官方宣传㊂时殷弘教授在岛根县立大学的演讲中提出: 可以大致地搁置历史问题,留到以后去真正解决,以便绕过更连贯㊁更有效地实行国家大战略的障碍㊂ ①这三个论点相互连接,逻辑严密,不能不说是近年对中日关系的思考㊂但是这个新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思考的阶段,难免书生之见的讥评㊂已有的讨论尚停留在表面,本文试图围绕这三个论点展开讨论㊂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对中日关系发展现状的估计,是我们思考对日关系的基本根据㊂我的基本看法是:从近代中日关系的全部历史来看,1972年9月中日恢复邦交以来的30年,是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以来最好的30年㊂如果从1871年算起,近代以来中日发生直接交涉关系迄今173试论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㊀①时殷弘:‘对待中日关系的战略性新思考“(2003年12月17日),见岛根县立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办‘中国の变动と 新思考外交⓪の可能性“会议手册,第3页㊂273㊀张海鹏集已超过130年㊂130多年中,中日两国之间,经常笼罩着战争的阴云㊂远的不说,从1894年甲午战争起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止,就有: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的第一次中日战争,这次战争因‘马关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日本从中国取得了2 3亿两白银的赔款和台湾㊁澎湖列岛的割让以及其他特权;1900年6月至1901年4月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之役,‘辛丑条约“签订后,日本取得了在中国的驻兵权,以及大量的战争赔款;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战争,这次战争因‘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而结束,俄罗斯把战争失败的损失转移到中国,日本从中国取得了大量特权;1914年9月至11月日本借口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占领中国山东并在其后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军占领青岛直到1922年;1928年4月至1929年5月日本借口中国南方革命政府北伐,再次出兵山东占领济南㊁青岛;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挑起事变,旋即占领东北全境,继后日军越过长城,陈兵丰台,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发动 卢沟桥事变 ,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全面侵华战争㊂从1894年到1945年的半个世纪中,日本对中国刀兵相见的日子,多于和平安静的日子㊂从这里不难看出,近代日本和中国之间,存在着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㊂这些基本的史实,已经记载在中日两国的历史书上,也记载在中日两国的人民心上㊂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日两国之间没有外交关系㊂日本作为美国的外交附庸,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包围而形成的反华反共半月形包围圈的中坚一环㊂这个时期,中日之间的民间商贸关系在艰难中有所发展,但国家关系却是冷冰冰的㊁敌对的㊂因此,两国关系不能正常的展开㊂我们是否可以说,1871年到1971年的整整100年间,中日之间的关系是以战争㊁对抗和敌视为基调的呢?我看可以这。

浅谈中日关系问题

浅谈中日关系问题

浅谈中日关系问题中日关系是指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记载、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前、和对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之双边外交关系的论述。

下面是关于一些中日关系的谈论浅谈中日关系问题篇一对于中日关系这点我一直都表示无奈。

很多人认为我是喜欢日本所以总是替日本说话。

实际上不是这样。

很多时候人只是为了知道真相。

所以听到日本从未道过谦时会多问一句:是这样么? 在听见友人用粗俗的语言攻击日本的时候多问一句:这样好吗? 在听说中国人在日本不受尊重时多问一句:真的是这样的么? 之所以去问。

并不是因为挺日本人。

而是因为不敢相信这种如此极端幼稚的做法,会出现在现代人身上,会出现在同样受过现代教育的日本人身上。

很多事情是不可以被忘记的,也不需要被忘记。

比如说南京大屠杀的惨案。

可是记住不代表永久的仇恨。

不代表永久得不接受,不代表永久的排斥。

有一个日本的青少年在作文中写道:那一次大战发生时,我还没出生。

为什么现在的我,却要背负起我没有做过的罪恶呢? 看到这句话心里颤动了一下。

不代表国家,仅仅代表个人,我被他的话感染了,感到深深地痛苦和无奈。

是啊,为什么呢?很多人都一直认为日本从来没有向中国道过谦。

这一点一直以来我都是不相信的。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时代里,并没有几个政治家是真正的笨蛋。

会不知道日本的战争是不应该的,是错误的。

我相信日本政府也是明白的。

那么,为什么要拜靖国神社?为什么? 很多同学都在强烈谴责日本的时候,我看到了曾经是抗日先锋的李敖先生的文章,心里很不是滋味。

浅谈中日关系问题篇二我认为在如何对待中日关系这个问题上面,落实到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就是一个如何做的问题。

正确对待中日关系是个大命题,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还未有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为发展中日关系作出什么大的成就或重要的决策并不太可能。

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来影响我们旁边的人。

首先就是在态度上理智地看待中日关系和日本这个国家,只有思想上端正了,行为才可能正确。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挑战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挑战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挑战中日关系作为两个重要亚洲国家的关系,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日关系的现状,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应对之道。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中日两国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但二战期间的历史问题以及领土争端使得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

然而,近年来两国关系有所改善。

双方的高层互访增多,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人文交流不断加强。

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逐渐深入,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中日之间签署的自贸协定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另外,中日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逐渐找到了一些合作共识,例如对抗气候变化、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等。

此外,两国还缓解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外交对话等方式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信任。

二、中日关系面临的挑战尽管中日关系有所改善,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历史问题。

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一历史事件至今仍然是两国关系的敏感问题。

中方希望日本能够正视历史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但在实际行动上,日本政府的表现仍然不够明确和坚定。

其次是领土争端。

中日在东海上存在主权争议,例如钓鱼岛问题。

两国之间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对峙事件,并引发了地区的不稳定。

解决领土争端需要双方的诚意和智慧,但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此外,两国的安全关切也成为中日关系的重要问题。

中国崛起对东亚地区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日本采取的安全政策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也受到中方的关注和忧虑。

如何在地区安全问题上找到共同的利益点,是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三、应对中日关系的挑战为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双方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加强高层互访和战略对话,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

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有助于增进相互的了解,从而为解决双方分歧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可以进一步深化双边贸易合作,扩大投资,并在创新科技、绿色经济等领域进行合作。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化。

从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至今,中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和转变,这些事件和转变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中日两国的关系一度陷入紧张,但也有很多积极的因素在推动着中日关系向着更加稳定和友好的方向发展。

回顾这段时间,我们可以从中日两国的政治互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来进行思考和总结。

中日关系在政治互动方面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在政治领域的互动渐趋频繁。

1980年,邓小平访问日本,这是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邦交国首脑互访。

90年代初,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结束了两国长达6年的无正式外交关系期。

2001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华,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中国政府通过了一项立法,规定两领海交界一定范围内划定专属经济区,引发中日两国关系再度陷入僵局。

直到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日本,中日两国关系才逐渐回到正轨。

在这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日两国间的政治互动经历了明显的波折,但总体发展趋势是向好的。

中日关系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也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两国的经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市场对于日本几乎所有的产业来说都至关重要,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也给日本的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日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有目共睹。

而且,在地区框架内,两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除了经济领域,两国在文化、扶贫、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密切合作,这为两国的关系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中日关系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发展。

近40年来,中日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逐渐增多,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有所加深。

尤其是青年一代,通过学习、交流和旅游,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

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中日关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之间的外交关系。

这两个国家作为亚洲重要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首先,中日之间的历史纠纷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给中日之间留下了深深的痛苦和伤痕。

历史问题的处理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一个敏感问题,争议难以解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关系也有积极的变化。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来增进互信与合作。

经济方面,中日两国紧密合作,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

此外,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也在逐渐增加,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日关系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对历史问题的处理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与妥协。

同时,两国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与利益冲突,如领土争议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需要通过对话与合作来促进相互理解与友好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日关系既有着合作与友好的一面,又存在着历史纠纷和一些挑战。

为了实现两国和平与繁荣的发展,中日双方应加强互信,处理好存在的矛盾,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秉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推动中日关系向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战争的灾难意味着和平的基础是:国家的富强 2.通过纪念抗日战争来唤起人性,感悟中华民族的 民族精神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谢谢大家!
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组阁。在中 日复交运动历经20 余年、已经水到渠成的 情况下,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 积极推动下,和美国“越顶外交”的冲击下, 田中首相果断调整日本的对华政策,加快实 现日中邦交正常化。
5.1、中日邦交正常化
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田中角荣
1972年9月,周恩来同田中角荣会谈。随后签署《中 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中日建交三十多年以来,许多日本民间社团、 企业和个人,都在为中日友好而奔走呼号、添砖加 瓦。也有许多日本友人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扶贫、 环保、希望工程等公益项目,有的人甚至无私地捐 献出了一生的积蓄。他们是日本的良心,他们是和 平的使者。 这些日本的良心与中国的良心一起交相辉映, 中日两国的和平与友好也许将在他们的手上缔造。 这只是“也许”吧!
二、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甲午战争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战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 在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
尝到胜利滋味的日本再也停不住侵略的步 伐,又开始了对中国新的一轮侵略。
日军充当八国联军的先锋
1900年七月13日八国联军进攻天津,联 军出动兵力5055人,其中日军为2700人。
日军是八国联军的主力军,也是洗劫北 京城、绞杀义和团等反帝武装的骨干。日本 兵威所至,到处抢劫钱财,残害人命!
中国成了日俄战争的战场
1904年2月10日,日俄正式宣战。
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 次茅斯和约》,背着中国,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 “势力范围”。
三、九 一 八 事 变 到 日 本 投 降

在日记中揭露日军南京 大屠杀暴行的日本老兵 东史郎在中国演讲的时 候,流着眼泪描述当年 南京城的惨状。然而, 台下的大学生们居然发 出笑声来。东史郎在南 京大学向当年死难者纪 念碑谢罪时,围观者中 很多人都惊讶地说道: “我们在这里读了好几 年书,怎么就不知道学 校内还有这个纪念碑?”
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从中获得启示:
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到中日建交
中日建交至今
一、明治维新到中日甲午战争
一八六八年,日本 开始明治维新,新政 权以天皇的名义发布 《五条誓文》,明确 提出要“求知识于世 界”。从此拉开了中 日近代关系史的序幕。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25日,日本偷袭中国运兵 船,挑起事端。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 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双方于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 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 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而日本因获得 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 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
明仁天皇夫妇访华,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 邓小平会见日本总理大平正芳 1992年江泽民访问日本 胡锦涛抵日开始暖春之旅 邓小平访日
冲突和摩擦
1989年以后,日本右翼势力崛起,中日关 系由于多种原因,在文化上互相不理解的 一面突出,政治上的矛盾和摩擦加剧。
1994年9月 日本政府允许台 行政院副院长徐 立德赴日出席广 岛亚运会开幕式
在日本众多的民间社团中,“中国归还者联络 会”是一个多来来孜孜不倦地从事中日友 好事业的 社团。
前日本战犯、现年90岁 的坂仓清,89岁的高桥哲郎 及日方代表80多人在谢罪碑 前敬献花篮,表达对当年侵 略行为的悔恨。
松冈环,1947年生于日本 大孤府。一位普通的日本 女人,因为四年多前上海 辞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她 收集撰写的102个侵华日军 原士兵证言的《南京战· 寻 找被封闭的记忆》一书, 而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如 今,松冈环再一次以日本 人的良知和中国证人的口 述史实,用一份特殊的、 沉重的成果,来揭露和挫败日本有些人企图否定南京大 屠杀史实的阴谋——这就是一部汇集了南京大屠杀120 位受害者人证言的《南京战· 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
钓鱼岛之今世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 发保钓风潮。 2008年6月10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 逻艇在钓鱼岛近海与一艘台湾渔船相撞,并导致该 渔船沉没。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0日在外交部例行记 者会上答问时说,中国对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与中 国台湾渔船在钓鱼岛近海相撞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 不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二八淞沪抗战,我十九路军战士奋起抗击。
1933年, 日本关东军借口热河伪满洲国 国土的一部分,挑起战争,热河抗战爆发。图为日 军越过长城,进攻热河。
1936年11月15日,绥远抗战爆发。中国军队 开抵绥远抗战前线
七七事 变的图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七七 事变”
万人坑——千万冤魂在呼唤!
清政府在 经历了甲午惨 败后才派出五 大臣出洋考察 宪政。
当然,我们不能把被侵略的原因都归咎 于我们的落后,毕竟落后并不代表有被侵略的 义务。
找。
其实跟多的原因我们应当从日本方面去寻

日本武士以自杀效忠天皇
没有完成的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许多日本高级战犯被盟军释放,不仅被解除 了整肃,而且重新在政界、财界和舆论界活跃起 来。正是这些军国主义残余分子,开启了此后日 本国内民族主义势力崛起的先声。
七三一部队的暴行!
重庆大轰炸!
四、从日本投降到中日建交
油画:日本无条件投降
1951年9月8日,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以及 “日美安保条约”; 1952年4月28日,日本与台湾当 局签定“日华和平条约”。这三个条约,就把中日两 国的不正常关系固定化,从而堵塞了政府之间往来的 “邦交”道路。
五、中日建交至今
1996年7月起
2001年8月起
,引发中日广岛
亚运会风波。
日本右翼团体 成员连续四次 登上钓鱼岛, 引发中日钓鱼 岛风波。
日本首相小泉 纯一郎第一次 参拜靖国神社 ,之后连续参 拜五次。
纵观近代的中日关系史,不难发现他 是一部屈辱的历史,究竟我们是怎样走进 这段屈辱的历史的?
日本考察团归国后 对维新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日本很快走上了近 代化道路。
只有正视过去,才能志向未来
总结:拒绝遗忘、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七三一”部队的旧址上,有人竟然开始 建造一座庞大的游乐园!

在某些旅游景点和餐馆饭店里,一些服务 人员堂而皇之地穿上汪伪汉奸服装乃至日 本皇军服装,以此来招揽顾客!
南京大屠杀六十三周年祭日前后,一家酒 店在扩建中人为地毁损了大屠杀纪念碑!
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反思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 刘地煌
钓鱼岛
钓鱼岛之前缘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 钓鱼岛又名钓鱼台,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之一. ※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依据 14世纪后半叶,中国皇帝承认了琉球国王的王位 并赐其王冠和官服,《中山传信录》等书中都有 记载。
俯视钓鱼岛
琉球国王画像 钓鱼岛位置
钓鱼岛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惜一切手段巧取豪夺,硬生 生的将我国的钓鱼岛掠夺而去。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 归了祖国;但钓鱼岛等岛屿却被美军占作靶场。 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 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 管。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 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
日本海上保安 厅巡逻艇
巡逻艇用高压 水枪对我保钓 船只射击
我保钓船只逼近钓鱼岛
日对钓鱼岛进行定期巡查的P-8固定翼反潜机
我国外交发言人姜瑜对钓鱼岛船只冲撞 事件表示严正抗议
日本右翼组织进行游行
日右翼分子围攻我驻日大使馆

部分激进分子因向我使馆 投掷燃烧物被捕
近现代中日关系的五个阶段
明治维新到甲午战争


天皇崇拜是日本社会至今未触动的毒瘤,没 有追究战争元凶日本裕仁天皇的战争罪责, 这是东京审判的最大缺陷。 天皇制度得保留,成为战后日本保守势力 “借尸还魂”的制度保障和精神源泉。
寻找日本的良心
我们笼统地说日本人如何、如何的时候,这种说 法往往会造成对某些真相的遮蔽。 我们不能武断地排斥和否定所有的日本人,否则 我们自己也就成了我们所要批判的种族主义者和 狭隘民族主义者。
5.2、中日关系的新面貌
中日两国政府于1972年9月发表联合声 明,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 化。 1978年8月,中日两国政府又签订了和 平友好条约。中日关系迅速好转,两国高层 领导互访频繁;一系列会议、机构、制度形 成;两国友好关系在各条战线上突飞猛进。
中 日 建 交 后 高 层 往 来 频 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