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课堂实录《后一句诗》
语文名师蒋军晶《走进孔子》课堂实录
《走进孔子》——蒋军晶老师一、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前段时间你们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出示书籍),具体的来说就是书里的一个章节,讲的是孔子。
这本书或多或少给我们有些启示。
大概有两万多字,有一天两个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就有一个观点三、出示观点:1.孔子再音乐上很有造诣,是一位大音乐家问:这个人的观点你认同吗?为什么?是因为孔子是一位伟人,所以他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生答。
师:就是这种学习的经历,对吧?这位同学是凭着回忆来和我们交流的。
大家迅速浏览章节中的话。
出示:(孔子不仅——后来?)师:这是证据,很有意思,这段话是这样写的,所以这本书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写法。
2.孔子培养了很多人才,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师:这个观点你认同吗?要找到证据。
生答。
师:类似这样的句段还有很多出示:(孔子三十岁时——孔子一直在家授徒弟)生答。
师评价:看小说我不划,不圈的,但是看这类书我也要做笔记,不同的书用的方法不一样(表扬学生看书时及时做笔记)3.孔子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师:这个观点你认同吗?为什么?出示:在这个本书有这样一段话:孔子编订——读不到诗经4.孔子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
为什么?生答师评价:我要表扬这位同学,虽然他说不清楚,但是他对这个书有印象,从当中找到依据。
出示:(对于《春秋》,孔子更是花了大力气——《公羊传》和《毂梁传》)师:我们不能围绕细节来说,其中的笔则笔,削则削,什么意思?生答。
师:该记录的就记录,该删除的就删除。
所以孔子写的春秋很有意思!历史上发生的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孔子,但是我要问大家,这本书的章节主要在写孔子什么?生答:人生经历师:我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给他家一张表格(填写)师:这就是申赋渔在这个方面花了大量的手笔。
关于孔子,你有什么认识?有什么想说的?我只负责递话筒,我是中立的。
我什么都不说?生:没有放弃过弟子、、、、、生:思想和能力都很厉害,在每个国家都没受到重用,如果受到重用,会是很重要的人才师:那时的人,生存是第一的,侵占才是他们想做的?对于他的人生经历还有什么想说的?生:孔子的人生经历很坎坷,不能实现抱负生:孔子的儒家给人们带来信仰,把君主的权利分给官员,让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保持活跃状态,不让法家有点资本主义的感觉。
班级读书会《毛毛》课堂实录
班级读书会《毛毛》课堂实录(执教:蒋军晶)上课时间:2009年4月★上课地点:扬州大学大礼堂师:蒋老师今天有点焦虑,不知道短短四十分钟可以讨论些什么,可以讨论的东西很多。
这个黑板又太小了,待会儿讨论的话题要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希望讨论你们感兴趣的话题。
我发现你们的书不太一样,有三种版本。
老师这里也有其他版本的封面(大屏幕出示)。
读了这个故事,你发现这个故事有点与众不同,有特别的地方。
我们就聊聊特别的地方。
你们先在小组里面聊一聊,说一说,有发现的同学多说说,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暂时没有发现的同学就听一听别人的想法。
(小组讨论)师:你的发现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所以请大胆地来说一说。
生1:这是一本关于时间寓言的书,其他的书都没有提到“时间”这个话题。
师:前面的话我认同。
后面的不一定,其他的书也有关于时间的话题,还有格言呢。
生2:其他的书都是告诉我们怎么节约时间的,这本书不是。
师:主题与以往的书不一样。
(板书:主题。
)(出示:关于时间的格言)[要想知道具体的格言内容请在本网站里搜索蒋军晶老师写的《怎么“聊”书》一文,里面有具体的格言内容]师: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地方?生3:主人公是个小女孩,她叫毛毛。
其他的书里通常写的都是伟大的人,而这里的毛毛是个衣衫褴褛,到底长什么样也不清楚的女孩。
师:你关注了主人公。
(板书:人物)的确如你所说,毛毛还有特别的地方吗?生:她很会倾听,拥有常人没有的灵敏听力,她以倾听的方式就能解决朋友们的争论和疑问。
生:对主人公没有进行细致地刻画,这本书很模糊,连主人公的年龄都不知道。
师:我们来假想一下,如果作者米切尔·恩德来到现场,你会问他什么关于人物的话题?生:你的书里人物为什么十分神秘?生:为什么选小女孩做主人公?生:我也想问,为什么不写她的样子呢?为什么不让她转过来面对我们呢?师:还有没有发现?生:目录是对仗的。
师:你在关注目录。
我们来看一下目录。
(出示;目录)第一部毛毛和她的朋友们第一章一座大城市和一个小姑娘第二章一种不平常的优点和一次很一般的争吵第三章一场假的风暴和一场真的雷雨第四章一个沉默的老人和一个善辩的孩子第五章为许多人讲的故事和为一个人讲的故事第二部灰先生第六章打算虽然错误,但却如愿以偿第七章毛毛寻找她的朋友,一个敌人来找毛毛第八章一串梦想和几个疑虑第九章一次没有召开的好集会,以及召开的坏集会第十章一场疯狂的追捕和一次从容的逃遁第十一章假如恶魔能把坏事变成最好的事……第十二章毛毛走向时间的发源地第三部时间花第十三章那里方一日,这里已一年第十四章可吃的东西太多,回答的却太少第十五章得而复失第十六章富裕中的贫困第十七章非常的恐惧和超凡的勇气第十八章瞻前不顾后第十九章被围困者必须当机立断第二十章跟踪追踪者第二一章终结就是新的开始师:看第一章和第三章,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标题很长。
课堂实录
我们在三明听了这节课,现在以博客文章(【蒋军晶的课】:《桥》这样上作者:浩友玉汝)为基础,个别地方作了补充、更正,整理如下。
一、引入、多音字教学师:用比较的方法阅读、交流,不仅可以多篇文章,一篇文章内也可以比较,句与句之间比较。
今天我们来学习《桥》这篇课文,课文大家都已经读过了。
有些字大家未必读准了。
(师出示句子)①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将要退休的老汉。
②竟没人再喊,100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③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了回来。
④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⑤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势不可挡。
⑥竟没人再喊,100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学生读得很小声,有的默读。
老师提示:拜托,读出声音来,让耳朵听到自己的声音。
学生习惯性地齐读,老师提示:用自己的速度读,不要齐读。
【呵呵,学生爱齐读的习惯,对公开课的老师来说,可真头疼!根本读不出味来,老师很郁闷!】师:你有没有看出根据什么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前面两个多音字学生都能自己分辨,老师也想让学生自己悟出:什么情况下“奔”念第四声,结果费了很多功夫,学生都答非所问,只好老师自己讲解:“奔”念第四声时,表示有目的、有目标地跑。
)二、师:下面,大家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是讲什么的?(师出示短句)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势不可挡。
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了回来。
④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⑤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⑥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⑦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⑧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⑨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⑩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生:朗读句子,一人一句(师指导句子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应该与当时所处的情境相符合)。
蒋军晶班级读书会课堂实录
蒋军晶班级读书会《草房子》课堂实录时间:2014-01-08 12:21来源:网络分享作者:叉叉兵推荐点击:160 次蒋军晶班级读书会《草房子》课堂实录师板书:秃鹤桑桑细马林小康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四个人物。
(师与学生确认自己的身份)师:你们是组1:秃鹤组2:桑桑组3:细马组4:杜小康师:看来你们都知道了你们新的身份,但对新的身份是不是了解呢。
蒋军晶班级读书会《草房子》课堂实录师板书:秃鹤桑桑细马林小康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四个人物。
(师与学生确认自己的身份)师:你们是——组1:秃鹤组2:桑桑组3:细马组4:杜小康师:看来你们都知道了你们新的身份,但对新的身份是不是了解呢。
指名组1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组1A:我叫秃鹤。
师:是姓秃名鹤吗?百家姓里有“秃”这个姓吗?组1A:我正式的名字叫陆鹤。
师:为什么大家都叫你秃鹤呢?组1A:因为我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
师:哦,因为你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没长头发是吧。
(学生点头。
)师:那我想再问问,油麻地的屠户丁四特别想摸你的光头,他还答应给你两斤肉呢,你干吗不答应?秃鹤2:因为我一要肉,他就能摸我的头,我就失去自尊了。
(师走到组3跟前)师:你们叫——组3:细马师:说起来我跟你们还是同乡呢,为什么这么说?组3A:因为你在江苏的,我是江南的师:你来自江南小镇,我来自浙江的,咱们是同乡对不对。
(生点头)师:当初来到油麻地的时候,最让你感到烦恼的是什么?细马2:最苦恼的就是和别人无法交流。
师:怎么和别人无法交流呢?细马2:我来到油麻地以后和他们语言不同。
师:你说的话他们听不懂,我说段浙江话看看大家是否能听得懂。
(师讲浙江话,大家笑。
)师:书当中就有一段话说细马讲话叽哩呱啦的谁都听不懂,是吧。
(师走到组4跟前)师:你叫什么名字组4A:我叫杜小康。
师:声音很响亮,很自信对不对。
(指另一名)你叫什么名字?组4B:我叫杜小康。
师:杜小康啊,我听说你拥有很多其他孩子没有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群文阅读:诗(蒋军晶)实录(根据图片整理)
群文阅读:
诗
蒋军晶1.出示:《南山大侠》文字
变身成诗歌形式出示:
2.出示《秋江的晚上》文字
变身成诗句形式出示:
提问:头白的芦苇,装成一瞬的红颜是什么意思?
3.出示:《秋》文字
提问:怎样变,才像诗?归纳出示:
请说出原因。
4.出示文字段落:
分行之前已经有诗的味道,请圈出词或画出句子,学生自由阅读、画圈。
5.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发现:特别的用词、弦外之音、夸张、
6.出示:把它改为六句,更有诗的味道
群文教学中,小朋友非常享受发现的过程,懵懂的模仿其实就是语感的体现。
学生的改写。
7.出示:你喜欢哪一句?哪个地方非常像诗?。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堂实录
《总也倒不了的⽼屋》课堂实录执教:蒋军晶听完这节课,我就想起蒋⽼师说的,让每个孩⼦动起来,让每个孩⼦都忙起来。
他的课就是这样的。
看起来轻松,其实容量很⼤,⼩朋友要认真上完⼀节课,必须⼀直动脑筋,真⼼不容易。
可是,他的课⼜让⼈很喜欢,孩⼦需要这样的点拨,需要这样的规律,也需要这样的实践,是⼀节可以复制,可以借鉴的课。
01填表格,找规律师:我们⼀起读⼀个故事,这个故事⾥⾯读过了,对吧。
总也倒不了的⽼屋,蒋⽼师常常给⾼年级的同学上课,所以我提的问题有点难,怕吗?⽣:不怕。
师:我们今天要⼀起来填这张表格,这张表格有很多个格⼦,不好填,所以蒋⽼师先帮⼤家填了。
我们⼀起来读⼀读。
⽣齐读。
师:读得真好,朗读你们⽼师教得真好,今天这节课就不朗读了。
我⼜填了⼀格。
是第⼆格哦。
⽣齐读师:我请⼀个⼩朋友猜⼀猜,这⼀页的最后⼀格填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做⽼师的当然希望所有的孩⼦都举⼿,我可以等⼀等。
你觉得最后⼀格填什么,理由是什么?⽣: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师:你觉得和前⾯⼀样是吧?你的理由是什么?⽣:我觉得有些课⽂前⾯和前⾯是⼀样的,后⾯也是⼀样的。
师:我其实没听懂。
谁也是填这句话,你能把理由说清楚。
⽣:前⾯两个都是这句话,后⾯也可能是这句话。
师:理由没有发现,我的表格真的是这句话哦!可不是乱填的,我是跟这个故事来填的。
这句话在故事中,也出现了三次。
⽼屋⼦反复说这句话是因为他的年纪太⼤了。
这个故事⾥不仅从这三句话能看出他年纪⼤了,你还能看到,如果你找到这样的句⼦,把它画下来。
不要太快举⼿,因为很有可能不只⼀句。
⽣勾画屋⼦很⽼的句⼦。
师:我们来对照⼀下,很有可能⼤部分⼈划了,有的时候学习就是⽐较和对照。
划了的举⼿。
⽣举⼿。
师:落下了,太可惜了。
说他明显是因为有的关键词直接就说他很⽼了。
⽣:因为它说⽼屋已经活了100多岁了,100多岁的⼈肯定很⽼了。
师:那当然,100岁是关键词。
⽣:他的窗户变成了⿊窟窿,门板也破了。
蒋军晶《光曲》课堂实录
蒋军晶《光曲》课堂实录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月光曲》课堂实录随感:1、正如台湾教育家所说的:学生的起点已经是很高很高了。
不是普通的学生所能答的。
精彩来自学生。
比如想像内心的话,学生写得不是一般得好了。
2、让学生读句子,设疑,体现了一个学习过程。
3、整节课前部分比重很大,最精彩的联想段没有攻破。
课前准备:板书课题,打开课件:深蓝色的背景,月光下的大海,左中贝多芬头像照片,播放钢琴曲《致爱丽丝》,师生静静地欣赏。
(一)听曲谈话走向人物师:同学们,课前我们聊几句好吗刚才有一首优美的曲子,你们听到过吗生:听到过。
师:那这首曲子的曲名知道吗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首曲子不是月光曲,但是我觉得他很聪明啊,他是想当然的认为是月光曲,因为今天我们学的就是月光曲嘛。
有人知道吗生:献给爱丽斯。
师:对,我觉得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据我所知,是《致爱丽斯》,也就是献给爱丽斯的意思。
那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生:贝多芬。
师:想当然啊,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你们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讲一讲。
生:我知道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师:因为贝多芬在音乐上有很大的成就,比方说我们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诗圣,是谁啊生:李白。
师:那叫诗仙,诗圣是——生:杜甫。
师:还有哪些了解生:就是贝多芬学音乐并不自愿学的,而是他父亲逼着他学的。
师:其实贝多芬从小本来就很喜欢音乐,只是他的父亲要求他学得太——生:刻苦。
师:太刻苦以至于有点残酷了。
生:我知道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其中有几首曲子流传至今,例如《命运》、《田园》等,经久不衰。
师:这位同学说话很严密,贝多芬是德国着名的音乐家之一,但是他用音乐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心啊!生:我知道他终年57岁,师:哦,你了解到这一点,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上网查的,和看书看的。
蒋军晶群文阅读《神话传说》课堂实录
蒋军晶群文阅读《神话传说》课堂实录
本文档记录了蒋军晶群文阅读《神话传说》课堂的实录。
课堂实录
蒋军晶群文在课堂中深入探讨了《神话传说》中的内容。
下面是课堂实录的摘录:
1. 学生们就《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展开讨论,包括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和中国神话等。
他们分享了对神话中角色和情节的理解和解读。
2. 蒋军晶群文指出,神话传说是人们创造并传承的一种文化形式,通过神话,人们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3. 学生们积极提问,讨论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思考了神话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4. 蒋军晶群文分享了她对一些故事的独特见解,引发了学生们对神话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他们研究如何分析和解读神话中的象征和隐喻。
5. 课堂结束时,蒋军晶群文总结了学生们的讨论和观点,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神话传说的世界。
总结
蒋军晶群文阅读《神话传说》课堂实录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对神话的热情和对文化的理解力。
通过深入讨论和思考,学生们对神话传说的含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蒋军晶群文在课堂中起到了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促进了他们对神话的理解和探索。
该实录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有趣和启发性的研究体验,使他们能够从神话传说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这种课堂讨论和探索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通过蒋军晶群文阅读《神话传说》课堂实录,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这种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参与态度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级读书会《毛毛》课堂实录
班级读书会《毛毛》课堂实录(执教:蒋军晶)上课时间:2009年4月★上课地点:扬州大学大礼堂师:蒋老师今天有点焦虑,不知道短短四十分钟可以讨论些什么,可以讨论的东西很多。
这个黑板又太小了,待会儿讨论的话题要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希望讨论你们感兴趣的话题。
我发现你们的书不太一样,有三种版本。
老师这里也有其他版本的封面(大屏幕出示)。
读了这个故事,你发现这个故事有点与众不同,有特别的地方。
我们就聊聊特别的地方。
你们先在小组里面聊一聊,说一说,有发现的同学多说说,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暂时没有发现的同学就听一听别人的想法。
(小组讨论)师:你的发现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所以请大胆地来说一说。
生1:这是一本关于时间寓言的书,其他的书都没有提到“时间”这个话题。
师:前面的话我认同。
后面的不一定,其他的书也有关于时间的话题,还有格言呢。
生2:其他的书都是告诉我们怎么节约时间的,这本书不是。
师:主题与以往的书不一样。
(板书:主题。
)(出示:关于时间的格言)[要想知道具体的格言内容请在本网站里搜索蒋军晶老师写的《怎么“聊”书》一文,里面有具体的格言内容]师: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地方?生3:主人公是个小女孩,她叫毛毛。
其他的书里通常写的都是伟大的人,而这里的毛毛是个衣衫褴褛,到底长什么样也不清楚的女孩。
师:你关注了主人公。
(板书:人物)的确如你所说,毛毛还有特别的地方吗?生:她很会倾听,拥有常人没有的灵敏听力,她以倾听的方式就能解决朋友们的争论和疑问。
生:对主人公没有进行细致地刻画,这本书很模糊,连主人公的年龄都不知道。
师:我们来假想一下,如果作者米切尔·恩德来到现场,你会问他什么关于人物的话题?生:你的书里人物为什么十分神秘?生:为什么选小女孩做主人公?生:我也想问,为什么不写她的样子呢?为什么不让她转过来面对我们呢?师:还有没有发现?生:目录是对仗的。
师:你在关注目录。
我们来看一下目录。
(出示;目录)第一部毛毛和她的朋友们第一章一座大城市和一个小姑娘第二章一种不平常的优点和一次很一般的争吵第三章一场假的风暴和一场真的雷雨第四章一个沉默的老人和一个善辩的孩子第五章为许多人讲的故事和为一个人讲的故事第二部灰先生第六章打算虽然错误,但却如愿以偿第七章毛毛寻找她的朋友,一个敌人来找毛毛第八章一串梦想和几个疑虑第九章一次没有召开的好集会,以及召开的坏集会第十章一场疯狂的追捕和一次从容的逃遁第十一章假如恶魔能把坏事变成最好的事……第十二章毛毛走向时间的发源地第三部时间花第十三章那里方一日,这里已一年第十四章可吃的东西太多,回答的却太少第十五章得而复失第十六章富裕中的贫困第十七章非常的恐惧和超凡的勇气第十八章瞻前不顾后第十九章被围困者必须当机立断第二十章跟踪追踪者第二一章终结就是新的开始师:看第一章和第三章,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标题很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蒋军晶教学实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按教材定制 / 内容可编辑 / 提高备课效率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蒋军晶教学实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1月18日上午,我在温州听了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此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点发展学生的“预测策略”。
我也是三年级的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也有过困惑:学生在教学之前早就读过这篇文章,故事的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课堂教学的预测也就失去了其真实性。
另外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阅读,是一种被吸引的享受,很难像一个成熟的阅读者或写作者那样去参与作品的创作。
蒋老师的这堂课给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课堂实录:1.填表格,学习“老屋的老”师: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故事来填一个表格,你看,这么多格子一看就很难,这么多格子可不是乱填的,这些格子填的时候是有规律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列,第一格蒋老师填好了,看得见吗?读——这一列第二格里也填好了,读——师:聪明的孩子已经会从蒋老师填的两个格子里发现规律了,你知道下面这个格子填什么吗?师: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是这样猜的?出示句子:“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这一列三个格子都填这句话也是有规律的,而且这句话在课文里老屋说了三遍。
生齐这读三句话——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师:这个屋子之所以一而再三地说这句话,是因为他真的年纪大了,很老了。
那课文里还有哪些句子说明老屋很老了呢,来打开书本。
分两步来,第一步先轻声自己再读一边,第二步拿出笔划出“从哪里看出老屋年纪很大了”?生默读、找句子后交流。
生: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出示句子1: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
(关注:老花、往前凑)师:从动作看出老屋很老,还有很多呢。
出示句子2:低头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
句子3: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
蒋军晶课堂实录
蒋军晶课堂实录《祖父的园子》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板书:萧红)。
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注重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师:请再看我写——(板书:《呼兰河传》),这是一本书,所以蒋老师加了书名号,这本书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生:《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生:《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
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板书:回忆)。
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以前的生活。
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
(生自由朗读)师:刚刚蒋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这篇课文,我刚刚读完。
有的同学早就读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有七八个学生举手),蒋老师不是要表扬你们,而是想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偏快了,这样快地读书,你没时间停下来想,停下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但是,也有的同学还有三段没读完呢。
有吗?(有五六个人举手)蒋老师要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太慢了。
(众笑)你们以后啊,上课前应该把课文读读熟。
师:下面,没读完课文的继续把课文读完,已经读完的,自己再选择其中几段读一读。
(生读书)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生:她想起了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拔草。
(师生板书“拔草”)师:在园子里,“我”和祖父一起还做了哪些事?生:“我”和祖父在院子里栽花。
蒋军晶群文阅读《最后一句诗》教学实录
最后一句诗令狐采学——“儿童诗”群文阅读蒋军晶【文章】1. 《阳光》[台湾]林武宪2. 《花一把》[台湾]七星潭3. 《我是一枝黑色的笔》蒋军晶【课例呈现】诗的最后一句总是很特别阳光林武宪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师:先来读一首诗,热热身。
这首诗最后一句是哪一句?(生笑)是不是觉得问题有些简单,那你说。
生:最后一句诗是“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师频频确定)师:这最后一句诗一定要放在最后吗?我把最后一句诗放在第二句行不成?生:不成。
(纷繁喊)师:为什么?理由说来听听。
生:我觉得前三句都有共同点,前三句都讲阳光在哪里干什么,最后一句暗示妈妈的眼里是一派慈爱,把妈妈眼里的慈爱比方成阳光。
师: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是前面三句和最后一句好像一样又好像有点不一样。
我想请教年夜家:最后一句与前面几句有什么不一样的处所呢?(生抢着举手)举手太快,我建议再想想。
(生思考)生:前三句讲的是我们的眼睛都能看到的,最后一句讲的是妈妈的爱里有阳光,阳光同时也是妈妈的爱,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如果把它换到前面的话,整个顺序就乱了。
(师生鼓掌)师:你讲得太深刻,太了不起了!她都讲成这样了,还有人举手吗?(生举手,全场笑声一片)生:窗上、花上、溪上都是实在的事物,但妈妈的眼里是不一样的。
师:她说到这点,你也强调这点。
可见,这点已经到年夜家心里去了。
生:前面三个阳光是眼睛所能看到的,后面的阳光里你要用心才干体会获得。
(全场鼓掌)师:这只是个热身,我们继续读下一首诗。
我们在“预测”中感受最后一句的特别花一把七星潭花一朵好看。
花一山好看。
花一盆还好。
花一把就笨了!除非你拿它去送人。
师:我不会把一首诗一下子全部给你们看,我要一句一句地出示,这首诗题目是《花一把》。
(出示第一句诗)你看第一句:花一朵好看。
跟我一起读。
(生读)好看欠好看?(生答好看)你看到啦?(生笑)我们再读一遍。
(生齐读)好看欠好看?生:好看。
蒋军晶课堂实录《最后一句诗》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蒋军晶课堂实录《群诗阅读之最后一句诗》师:上课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这话筒声音有点怪怪的,大家坚持一下。
我给今天的课起了一个名称,我把它打在屏幕上,咱们一起读生:最后一句诗师:这样的题目你们都读的这么有感情呀,真厉害啊。
什么句子你们都能读好,这个题目中间有个间隔号,最后一句——诗,也就是说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读诗。
要读好几首诗。
而且老师要你们关注诗的最后一句。
注意喽,今天我们要关注诗的最后一句。
我们先来读一首诗。
(老师播放PPT),这首诗,我非常喜欢。
它是台湾诗人林武宪写的,我到台湾的时候,专门去拜访过他,我先读给大家听阳光林武宪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跳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就这样读,很自然的读就可以了。
自己也读一遍,开始。
生:自由朗读师:真好听,感觉比我读的好听。
我要问一个很难的问题。
大家做好准备,非常难,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哪一句?师: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幽默,怎反应都没有。
其实是一个蛮简单的问题,对不对?最后一句诗哪一句?生: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师:同意吗?再确认一下,请一个同学来读生: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师:一起来读,预备读生齐读诗:大家都确认这一句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吧,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诗,都是差不多的,阳光在哪里,怎么样,同意吗?生:同意师:既然差不多的,老师把这一句诗换到另外地方,可不可以?比方说这样(出示PPT)我请各同学读一读生: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阳光在花上跳着,阳光在溪上流着,师:读的太好了,但是这样改一改可不可以,生:摇头师:很多人摇头了,第一反应是这样不可以,是吧。
我再换一换,把最后一句换到这里,(出示PPT)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跳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阳光在溪上流着,师:好,这样改可不可以?生:不可以师:大家直觉也不可以,也就是说,大家直觉还是这样好一点。
特级教师蒋军晶《少年中国说》优质公开课教学课堂实录课件教案试讲说课微课设计
特级教师蒋军晶《少年中国说》优质公开课教学课堂实录课件
教案试讲说课微课设计
一、课题:《少年中国说》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少年中国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让学生理解少年中国说的内涵,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爱国;
3、让学生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爱国;
4、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国,让学生知道如何去传承和发扬少年中国说。
三、教学重点
1、少年中国说的内涵;
2、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
3、少年中国说如何去爱国;
4、传承和发扬少年中国说。
四、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少年中国说的内涵;
2、如何让学生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
3、如何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国;
4、如何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少年中国说。
五、教学准备
1、课件:《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和内涵;
2、多媒体:《少年中国说》的相关视频;
3、书籍:《少年中国说》的相关书籍;
4、活动:少年中国说的爱国实践活动。
六、教学过程
1、开场白(2分钟)
(1)热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课堂;
(2)今天我们将学习《少年中国说》,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
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2、课堂探究(10分钟)
(1)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内涵;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
最新现代与经典:蒋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详细).优选甄选
最新现代与经典:蒋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详细).优选《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教师:蒋军晶一、新课导入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学生:文成公主进藏。
老师:这个故事的作者是(手指板书)——学生:蒋军晶老师:各位,蒋军晶是我(笑),我可不是这个故事的作者。
但是,我还是要追问你们,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学生:(低头看注释)《藏族民间故事选集》(笑)老师:这是一本书,作者是人。
学生:上海文艺出版社。
(笑)老师:那是出版社。
你知道?学生:不知道……老师: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没有具体的作者的,所以你们在注释里也找不到的。
如果一定要作者,那就是当时的老百姓,民间故事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是我讲给你听,你讲给他听。
是爷爷讲给爸爸听,爸爸讲给儿子听,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的知道这个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
二、这是一个藏族的民间故事老师:这个民间故事还有一个特点,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
是哪个民族的故事呢?学生:是藏族的故事。
老师:你们怎么知道?学生:我是从《文成公主进藏》的“藏”字推测的。
老师:真聪明,这个藏就是“西藏”的“藏”,是“藏族”的“藏”。
所以在这个故事里面有好多藏族的人名、地名,下面请快速浏览课文,只要看到藏族的人名地名就把他圈出来。
(学生圈画)老师:藏族的人名有一个,地名有好多。
画好的自己在座位上把词语读一读。
(生读词语)老师:谁来读这个人名?学生:松赞干布。
老师:跟他一起读,那一个字儿念“干”,读得很准确。
(生跟读)。
老师:地名呢?每人说一个,最好从前往后说。
学生:青藏高原。
(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学生:吐蕃。
(“蕃”字念得非常准确)学生:路纳。
学生:达尤龙真。
(四个字的地名读的时候要连贯一点)学生:乃巴山。
学生:拉萨。
(注意“萨”是平舌音)老师:来,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读一读。
这个故事讲的是文成公主经路纳,过达尤龙真,翻过乃巴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来到吐蕃,来到吐蕃的中心城市拉萨,见到了松赞干布,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蒋军晶老师的课堂实录
蒋军晶老师的课堂实录(09年4月份)(转自木易陶然的微博)蒋:实话实说好不好?怕写作文的请举手。
蒋:老师采访一下,你怕写作文的原因是什么。
生:想不出来写什么。
蒋:有时候没东西可写是吧,我们班的孩子都说蒋老师是这样的。
最怕没东西可写,还有其他的原因吗生:写一篇作文要花很长时间蒋:你大概写作文要花多长时间?生:二三十分钟蒋:二三十分钟是很快的,你很厉害,还有怕写作文的其他原因,那我们今天就要问问啊,喜欢写作文的请举手,请起立,我相信下面的老师也想听听看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但是他们例外,他们喜欢,为什么?生:因为我觉得写作文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情感想法表达出来,比方说看到一件让你气愤的事情,你就可以在作文中表达出来,其实,我觉得写作文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作文写好了,改一遍或者是读一遍,你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蒋:你看,她从写作文当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写作文写自己想写的事,想说的话,那也是很享受的对吧。
请坐,你呢?生:我觉得写作文有种发泄的感觉,比方说你有愉快的事,你就可以把高兴的心情写出来,如果你有伤心的事,你就可以把伤心的心情写出来。
蒋:听你说话,我就知道你是个会写作文的孩子,为什么?她说,我觉得写作文有种发泄的感觉,这个话大家听不大明白对吧,于是下面就开始解释,我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的,你看,她一说话就觉得有条理,会写作文,啊,很很,咱们开始上课好不好?我问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呢?怎咱们班里有个孩子也非常怕写作文,而且他还有个特点,什么特点呢,我把他写在黑板上啊,(爱耍小聪明)他有时候爱耍小聪明,这是咱们班上的孩子,我说他爱耍小聪明,你们肯定有疑问了,对不对啊?为什么说他爱耍小聪明呢?所以蒋老师给你们说个事,说这个事时候,我想你应该明白知道他这个特点了,有一次,我布置个作文题,这个作文题怎样的呢?大家看大屏幕,来,咱们一起读一遍,预备读。
生读蒋:请你充分发挥想象,描述劫案的经过不少于400字,你们的语文老师有没有这样的要求啊?哎呀,对的。
蒋军晶老师群文阅读课堂实录《桥》
蒋军晶老师群文阅读课堂实录《桥》桥2015/4/10 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一直接导入初读课文1 请生站起来,自由读课文,读完了,坐下.思考:我读懂了什么?2 师:发出声音读,能够保证你完整地把课文读下来,接下来请你默读,还是思考:我读懂了什么?可以从写法上思考.3师:(表扬生的默读品质) 接下来可以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生小组交流,师巡视聆听观察)4 集体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要分享的?生:我发现一二两个自然段是写环境。
师提炼板书:环境描写。
生2:只有到最后才知道老汉和那个小伙子是父子关系。
师概括板书:情节生3:我发现,在洪水的时候,老汉很冷静。
师板书:冷静师追问:你还读出了老汉的什么?生:舍己为人的精神。
生:党员排在后面。
师:党员要有奉献精神,需要为大家服务,这是她读懂的。
生:……因为他是党支部书记,他让别人先过,把他儿子拉后面去。
师概括板书:大公无私生:在第八自然段,这里有一个比喻句:他像一座山。
师:蒋老师哪怕一个字都不讲,你们已经读懂了很多东西。
有时候要看看情节,看看环境描写。
小说的三要素就师人物、情节、环境描写。
今天我们一起读,用到最多的方法就是比较。
二、细读课文1 师:拿起你的笔,记录环境描写的句子。
找到的,都划下来。
(生默读,划句子)师提示:大致数一下,自己划了几句?生:5句生:6句师屏幕出示句子:一共10句。
序号标记出示。
师:环境描写本来放在文章各处,现在我把它集中放在一起,请你们轻声地读。
生轻声读环境描写的句子。
师提示:这些句子读后,你就发现了这些句子都是写山洪的。
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作者写这些山洪都用了不同的方法。
(师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显示他认为的不同方法写的句子。
一闪而过,复原,提示学生思考)生读句子,思考句子书写方法。
交流方法。
生1:有拟人的方法。
因为……所以……生2:还有比喻的方法。
师追问:哪一句?解释一下。
生: (3)还有对比的方法。
……师提炼小结并追问:他的写法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处,在哪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蒋军晶课堂实录《后一句诗》————————————————————————————————作者:————————————————————————————————日期:蒋军晶课堂实录《群诗阅读之最后一句诗》师:上课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这话筒声音有点怪怪的,大家坚持一下。
我给今天的课起了一个名称,我把它打在屏幕上,咱们一起读生:最后一句诗师:这样的题目你们都读的这么有感情呀,真厉害啊。
什么句子你们都能读好,这个题目中间有个间隔号,最后一句——诗,也就是说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读诗。
要读好几首诗。
而且老师要你们关注诗的最后一句。
注意喽,今天我们要关注诗的最后一句。
我们先来读一首诗。
(老师播放PPT),这首诗,我非常喜欢。
它是台湾诗人林武宪写的,我到台湾的时候,专门去拜访过他,我先读给大家听阳光林武宪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跳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就这样读,很自然的读就可以了。
自己也读一遍,开始。
生:自由朗读师:真好听,感觉比我读的好听。
我要问一个很难的问题。
大家做好准备,非常难,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哪一句?师: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幽默,怎反应都没有。
其实是一个蛮简单的问题,对不对?最后一句诗哪一句?生: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师:同意吗?再确认一下,请一个同学来读生: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师:一起来读,预备读生齐读诗:大家都确认这一句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吧,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诗,都是差不多的,阳光在哪里,怎么样,同意吗?生:同意师:既然差不多的,老师把这一句诗换到另外地方,可不可以?比方说这样(出示PPT)我请各同学读一读生: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阳光在花上跳着,阳光在溪上流着,师:读的太好了,但是这样改一改可不可以,生:摇头师:很多人摇头了,第一反应是这样不可以,是吧。
我再换一换,把最后一句换到这里,(出示PPT)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跳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阳光在溪上流着,师:好,这样改可不可以?生:不可以师:大家直觉也不可以,也就是说,大家直觉还是这样好一点。
(出示PPT)我们再来读一遍。
起生齐读师:你们总觉得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放在最后最合适,那么各位,这一句诗跟前面差不多的,为什么要放在最后呢?这一句诗跟前面的打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生举手师:不忙着举手,想一想,今天我时读诗。
师等待师:现在可以就近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一说,聊一聊,为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自由讨论师:好,下面,我要听听你们的想法了。
我很欣赏这个男孩,交流的时候吧自己的想法很真诚的说出来,这孩子很会学习,你先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生:阳光在窗上爬着,这窗是一个物体,阳光在花上跳着,花也是一个物体,溪上流着,溪也是一个物体,然后妈妈的眼里亮着,他妈妈是一个人。
师:简而言之,前面不是人,后面是人,差别吧,这就是差别。
还有没有其他的差别?生:前面的在什么地方都是三个字的,后面在妈妈的眼里是5个字的。
师:对,字数上也有差别,你课不要小看这个差别哦。
刚才放在中间就很突兀,很难看了,是吧?有形状美的,你很了不起。
有没有第三点?生:前面爬着,跳着,流着是动词,亮着不是动词师:你说亮不是动词吧,也可以说动词,但老师知道你的意思,是说前面的动词时看得到的,而亮着是感觉到的,是不是?她的感觉非常敏感,真棒!还有没有要说的?后面要说的就是很了不起的了,前面已经说的那么好了。
生:最后一句作者抒发的感情最深,就应该放在最后。
师:你看,话句通俗,但是很重要,他觉得最后一句表达的感情最深,所以放在最后。
而前面是一个铺垫,是这个意思吗?非常好,还有要说的吗?真的还有人要说,厉害生:我觉得最后一句程度最深,因为前面都是容易看到的,但是最后一句是很难发现的。
师:对,只有敏感的人才能看到。
所以,程度上不一样,这个补充液挺好。
还有要说的吗?生:我觉得诗应该要讲究押韵,最后一句话很押韵。
师:你觉得最后一个字是“着”,放在第二句也一样啊,说服不了别人。
生:我觉得前面几句说阳光在哪里怎么样,最后一句是在想念妈妈的。
师:你读出了最后一句的意思。
综合以上原因,诗的最后一句是很特别的,这一句就是要放在最后,来,我们一起慢慢来读这首诗。
生:齐读师:我觉得我跟你们上课既会面临挑战,你们等一会会很过瘾。
下面,老师已经发下一张作业纸,上面有四首诗,我们一下子要读四首诗,每一首诗的最后一句诗,老师都空着,慢慢来,你一首一首读,你仔细揣摩,把你们的想法用铅笔写上去,今天要写的字比较少,但是难度有点大,待会儿你可以随时修改,诗歌的事情可以少考虑,主要凭自己的感受。
你们写十分钟,我等你们十分钟,如果写20分钟,我也愿意等,不急。
想好了再下笔,开始。
生:开始写师:巡查师:好,把笔放下,你们在写的时候,我在观察,你们在读四首诗,努力的把四首诗变得完整,我发现有一首诗,大家的答案都是差不多的,而且感觉这首诗比较容易填写,你们觉得哪首诗答案是差不多的?生:《“死”了十二次》师:那我们看看你们的答案是什么?张秋生的《“死”了十二次》,后面老师没读过,有可能,(出示PPT)第一次死,请同学来读一生读师:好,死了一次了,第二次谁来?生读第二次师:死了两次了,第三次一生读师:看三次了,第四次一生读师:第五次一起来生读师:继续死生笑,一生读师:两个人谈话不到十分钟,整整死了12次,最后一句,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死呢?办法就是,你们都填了,还差不多的,我们来验证一下,全体起立,谁填了?生:办法就是多学一些形容词。
师:我来重复一遍,办法就是让他们多学一点形容词。
你可能表达上有点不一样,就是这个意思的,请你坐下。
生:部分坐下师:有同学可能写的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死呢?办法就是——生:以后不要用死来表示情绪师:不要用死就是换其他词,所以要多学一点形容词喽,坐下师环视四周师:还有两个,我要听听看,不一样的就要关注唉,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死呢?办法就是生:跑到天堂活了师:你让他们到天堂去,你还以为他们真死了。
生笑师:那你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学一点……师:还是让他们学形容词,坐下师环视教室:还有不一样的,我们要关注生:让他们上这张死嘴巴,这个死要加上双引号师:你表明他们不再骂人,闭上这张死嘴巴。
但他们还是要表达啊,怎么办呢?其实大概的意思就是大部分所选择的,多学点词汇看两个人之外,其实我们的意思差不多,我们大部分人最后一句补的都一样,就是多学点形容词,表明什么呢,表明最后一句,跟前面是有紧密关系的,是不是啊,我们要充分理解前面的,才能把最后一句写出来。
尽管最后一句蛮特别的,蛮幽默的。
好,刚才四首诗里面,还有一首诗真的要好好理解前面的几句,而且最后的答案大家也是差不多的,你看是哪一首?师:对,花一把,最后一句真的要好好体会前面一句诗什么意思,否则,你续的最后一句诗,意思不大,那我们来看一下前面到底写了什么意思?尽管没有什么形容词,好像看起来很简单,(出示PPT)来,我们把题目一起读一读,预备起师:花一把,七星潭是他的笔名,真名叫做杨茂秀,台湾一个注明的儿童文学研究者,也是一个诗人,花一把,第一句,读生齐读师:好不好看生:好看师:你们看到了?生:没有师:读到了?这朵花怎么好看?你看到了什么花?读诗没那么简单的生:我看到了玫瑰花的花瓣很好看师:哦,她看到了玫瑰花,好看生:我看到一支菊花在草地上面一枝独秀师:你看,这支菊花叶挺特别的,菊花都是一片一片的,结果他的菊花在草上一枝独秀,但他强调的是他的菊花是在大自然里的,不是在瓶子里的,对不对?大自然里的花,好看。
生:我闻到了百合花,香味芬芳。
师:她闻到了花的香味,所以觉得好看,所以这一句诗读的时候要有点味道,要像诗的,一起读生齐读师:花一朵好看哪,这是最后一句诗吗?生齐答:不是师:为什么?生:因为我觉得程度要越来越深,从一朵到一山越来越多。
师:你看到了后面,(出示PPT)生齐读:花一山好看师:好不好看?有同学不敢说了,因为蒋老师要问的,你看到了吗?你看到过一山的话吗?生:看到过师:没吹牛啊生:没有师:描述一下,你千万不要告诉我你看到了一山不知名的花生:我看到了山上有一簇很白很白的梅花,满山都是师:哦,梅花,哪里看到的?生:我家附近公园的小山上,上面种满了梅花,快到冬天的时候,花圈都开了。
师:你确定你家后面公园的山上都是梅花吗?生点头师:哦,看到过的,我相信她。
你看到过怎么样景象?生:我看到过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师:哦,映山红,它把山都映红了,它有一个学名,杜鹃花,都看到过满山的花吗?我们再来看一看,(出示PPT),这就是什么?生:映山红师:这是什么?(出示PPT)生:野花师:也只能是野花了,是油菜花。
(出示PPT),这是什么?生:有人不知道,对这是樱花。
这是什么花?(出示PPT)生:桃花师:咱们再来读一读,预备起生齐读师:不是最后一句,花一盆——生:还好师:有变化了,前面说好看,这里说还好,你读出什么了呢?生:花一朵的话可以一枝独秀,花一山的花更吸引人的眼球。
花一盆就不吸引人的眼球。
只有一点点。
师:它既没有一枝独秀,也没有漫山遍野,不多不少,吸引不了人的眼球,所以还好,这是他的理解。
28:20生:花一盆一般是离开大自然的,所以不大好看。
师:好。
它已经离开大自然,栽在盆里受约束了,所以是还好。
还有意见吗?生:盆里是娇嫩的花,在大自然里才是最好看的花。
师:你们这些理解对写最后一句都是有帮助的。
我们再往下读——花一把就笨了。
都是花怎么就笨了呢?生:花一把把,根都切除了。
师:你的意思是把根留住。
生:花一盆是有水的,花一把是连水都没有了。
师:好,笨了。
但诗是要转折的。
刚才你们已经初步体会了,你看刚才仔细地读了前面几句之后你就会修改,转折过,,还是没了,对不对?那除非怎么做呢?想改的修改一下。
(学生修改,教师巡视)师:所以你看哦,四首诗是有区别的。
有些诗跟前面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你要读懂前面。
(学生继续修改,教师巡视)师:有个同学他肯定改了,因为我前面看到的是“除非它是一把漂亮的花”等于白说。
是你吧?哦,你还没改。
它没有了根,没有了自由,失去了水的浇灌,怎么又变成漂亮的花呢?你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诗了。
(学生继续修改,教师巡视)师:行了吧!你觉得自己写得还不错,有点像诗的请起立。
(个别学生站起来)师:终于有人站起来,否则我很尴尬的。
三位。
其他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还有没有站起来的?(又有学生陆续站起来)哦,你看,这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站起来就是站起来,不要很勇敢的样子。
不想站的也可以。
如果你把它写成“除非种回大自然”也一般般啦!还不是诗歌,请坐。
(有学生坐下)我就知道有学生这样写。
幸亏有人站着。
这位同学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听是不是诗?花一朵好看,花一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