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第三章 城市道路绿
三、城市道路绿地规划
• • • • (一)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1、交通绿地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2、交通绿地要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 3、交通绿地设计要符合人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4、交通 绿地要与街景环境融合,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 • 5、交通绿地要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丰富多彩、独 具特色的景观 • 6、交通绿地应充分考虑对交通、建筑、附属设施和地下 管线的影响 • 7、交通绿地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土壤条件、气候特 点、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四、街道绿带设计
• (四)人行道绿地的设计 • 2.5m以上的种一行乔木,大于6m以上的可种植两 行乔木,10m以上的可采用多种方式种植,常用 宽度为1.5~4.5m,长度为40~100m。 • 人行道绿地是行人的主要观赏点,所以树木的间 距、高度均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 • 人行道的绿地作为街道整体设计的一部分,要综 合进行考虑,并与道路环境协调。栽植形式有规 则式、自然式与混合式。
四板五带式
四板五带式ຫໍສະໝຸດ 二、城市道路绿地专用语• 1、道路红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的规划建筑用地与道 路用地的边界线,常用红色线条表示。 • 2、建筑红线: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 3、道路总宽度:指道路用地范围。 • 4、道路绿带:道路及广场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 • 5、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取组织交通、夜间行 车遮光的作用。 • 6、行道树绿带:人行道与国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 7、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 带。 • 8、交通岛:交叉口范围内,车辆行驶轨道通过的路面上的岛屿状构 造物。 • 9、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 • 10、基础绿带: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 11、园林景观路: • 12、广场、停车场绿地:
浅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现代 城 市道 路 绿地 建 设 已经不 再 是 以前那 样 简单 的 种树 、 栽 花和 植草 皮 的 问题 ,它 更 是城 市 有机 组织 中不 可或 缺 的一 部分 。
绿化” 所代 替 。 道绿 化 是指 在 城市 道 路用 地上 采 取栽 树 、 草 和 街 铺
种 花措 施 , 以改善 市 区 的小气 候 、 降低 车辆 和人 流 的 噪声 、 化 空 在 进 行规 划 、 计 和建 设 时 除 了传统 的 城市 规划 、 净 设 建筑 设 计 的手 气 、 分 交 通路 线 、 划 防火 和美 化 城 市 。 路绿 化 在用 地 、 能 、 道 功 形 段 外 ,还 务 必 综 合行 为科 学 、环境 心 理 学 、生 态 学 、文 化 等人
量
员进 行 提 醒 ,诱 导 行 车 视 线 等 等 。( 整 体 性 的原 则 ,城市 道 4) 路并 不 是单 纯 的元 素 ,而 是 多种 景 观元 素 的相 互作 用 的结 合 体 。
城市道 路格 局的设 计要从 城市 整体 出发 , 城市道路 景 观的设计 要体
质与 量 是相 辅相 成 的 , 只有 质 的保 证才 有 量 的增 加 , 的不 量
断加 大才 能引起质 的飞跃 , 要提 高绿化 质量就 必须增 加道路 绿地 质 量。 由于道路绿 地对道 路周 围环境 的改善 作用 和人们 对优美 环境 的 渴 望 , 以 , 后 的道 路 绿地 设计 中须 改变 旧 观念 , 强生 态 意 所 今 加
现和展 示城 市的形 象和个 性 。 要在城 市总 体规划过 程 中确定 出清晰 合理 的 道路 格局 , 划分 出 明确 的 道路 等级 , 应 要有 明确 的方 向性 和方 位 的可 判 断性 , 明确 各 条道 路 在城 市 整体 景观 中的地 位 和作 用 。( 倡 导 、承续 与创 新 的历 史 文 脉 原 则 ,城 市 的景 观环 境 5) 中那些具 有历 史意 义的场 合往往 给人们 留下较 深刻 的印象 , 为城 也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道路绿化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化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
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
标签: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措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交通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作为交通依托,不能只考虑运输功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增添交通景观艺术性的同时,改善了交通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1、以人为本,功能优先。
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兼顾考虑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感及舒适性。
针对驾驶员的需求,主要是保证安全,既要考虑快速行车时的视距要求,又要确保道路路口视线的通透性。
行人主要考虑道路遮荫和降噪除尘所带来舒适性的同时,也要避免使用易产生污染物或对人体有害的植物品种。
2、丰富层次,加大绿量过分强调形式和美感而不注重绿地质量的设计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对生态和功能等多方面的要求。
应多运用乔、灌、草、地被复层种植形式,增加道路绿量,注重配置比例和品种的选择,以增加绿地的生态效益。
一些绿地面积较为局促的道路或是立交桥要做到见缝插绿、垂直增绿。
3、突出地域,表现特色要突出地域特征以及立地特点,多种植可以体现当地环境、历史的特色树种。
4、强调节点,精细配置在一些重要的路口节点可以采用软硬结合的手法进行植物配置,体现绿化效果,形成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增强路口的标示性。
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城市道路绿地依附于道路结构,因此植物在栽植时应充分考虑道路沿线的地上、地下物,将原有建筑,市政管线、地形地貌、植物等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以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
二、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具体措施1、加强道路行道树的规划行道树是构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体,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区域的行道树的选择应更加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选择、确定。
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 图 1。 见 )
圈 3 中关 村 大 街 ( ) 二 图 4 沙 窝桥 区绿 化 现 状
2 定 慧桥 。桥 区绿量不足 , 分地块过 于空旷 。绿地 景观过 ) 部 于单一 , 缺乏立体效果和层次 。地块特 色不 明显。局部地 块黄土 3 四季青桥 。桥 区绿 地局部 单薄 、 ) 绿化 种植 品种单 一 , 乏 缺
・
第3 8卷 第 2 6期 2 4 ・ 20 12 年 9 月 2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 I TECTURE
Vo . 8 No 2 13 . 6 Se 2 2 p. 01
文章 编 号 :0 96 2 ( 0 2 2 — 2 4 0 10 —8 5 2 1 )6 0 2 —2
遮挡视线 、 丰富植 物群落 的观 赏效 果等 , 选择 时应 注意 积、 周边环境等立地条件 的限制 , 以及设计施工、 后期养护管理等多 植 物层 次 、 以下几 个方面 :. a 株形优美 , 树形 饱满 、 花期较 长 , 花多且显著 , 如 方面因素 的影响 , 目前城市道路绿化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和不足 :
图 5 定 慧桥 区绿化现状 图 6 四海桥区绿化 现状
抗 污染 、 烟尘 的能力 , 护管理 费用低廉 , 养 如暴马丁香等 。
2 灌 木 的选 择 。 )
2 2 城 市道路 绿化存 在 的 问题 .
从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城市 道路的调查 中发现 由于受 宽度 、 面
灌 木主要应 用于乔木下层种植 或大 面积绿地边缘 , 以丰富 可
1 建 国 以来我 国城市 道路 绿化建 设 的发展 进程
柳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
柳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分析[摘要]搞好道路、广场绿化,美化城乡环境,提高道路综合效益是城建、道路、园林工作者共同工作。
搞好道路绿地建设工作关键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工作,本文结合广西柳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工程,分别从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城市道路绿地垂直绿化设计、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人文化设计、城市道路绿地公共设施色彩选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处理好道路绿地景观因素和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营造、景观组织、人文化内涵、色彩展示之间关系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道路绿地景观;垂直绿化;文化内涵;色彩运用;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1 引言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特殊空间不仅包括道路绿地和构筑物实体空间,还包括能够容纳社会公共活动的空间。
本文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作为空间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街道、巷弄、停车场、广场及道路交通岛、道路绿地相关自然和人工景观。
道路绿地景观空间突破狭义道路绿地定义,将区域范围开放空间作为改善生态积极因素纳入城市中来增强城市绿化,更好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视觉形式分解三个最基本组成要素----点、线、面。
绿地景观设计中在特殊位置进行微观细部处理好点、线、面部分景观,突出城市绿地构建功能和特色;宏观上把握点、线、面相互关系,结合具体功能有机融入到城市绿色景观设计中使道路绿地在景观上产生节奏与韵律、对比和变化等美学特性,作为有效生态联系通道连接城市景观中各种绿色斑块形成完善网络体系,增加城市各绿色斑块连接度与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连续性,促进绿色斑块间物种流动和基因交换,促进生物群体间个体交换与迁徙,有利于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
城市道路绿地系统建立由点、线、面组成网络骨架,城市广场绿地、道路中心岛绿地等位于重要结点位置,如广场绿地提供娱乐和游憩场所。
以整体观来规划,将点、线、面有机结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才能达到最优。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ppt(详细)
7、广场绿化
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 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 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2、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 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 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 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3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 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 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 面积的10%. 4、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 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 环境气氛.
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安全性 2、生态性 3、可识别性 4、可观赏性 5、舒适性 6、便利性
七、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包括了 9个部分.
1、中央隔离绿化带 2、两侧车行道分隔绿化带 3、行道树绿化 4、边坡绿化 5 、互通立交区绿化 6 、收费站,服务区绿化 7、广场 8、交通岛 9、停车场
8、交通岛绿化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 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 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 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 成装饰绿地. 3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 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 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 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 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 进行垂直绿化. 4、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 植物.
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 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 绿化;
5 、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 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 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 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
景观科 2017年1月13日
道路绿化指道路红线范围内路侧带、中间分隔带、两 侧分隔带、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 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自然条件、 城市环境等,合理地进行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大城市中,城市道路是构成优美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纽带与脉搏,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窗口。
时代车轮将人类带入一个汽车时代、一个崇尚速度与效率的信息社会时,城市道路在城市规划中开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因此,调和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把握日益增加的道路景观的关系,并使之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的肆意排放,白色垃圾无处不在,引起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各种疾病产生蔓延,改善城市环境刻不容缓,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其中很重要一点。
1. 道路绿化的历史与发展在我国,最早的道路植物造景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周期,有沿道路种植行道树的做法了。
《周礼》中有“列树”之称,是指周朝由首都至洛阳的街道两侧列植树木供来往的过客遮阳休息。
到了秦朝,开始大规模的出现行道树种植,《汉书》中就记载着“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及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
以后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逐渐影响,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道路植物造景形式,而且植物的种类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倾向在中国的道路环境景观建设中,虽然不断发展前进,也考虑了美学上的因素,但在整体上并未有机的与多方位因素相结合,而只是单纯的行道树种植绿化。
到了现代,随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道路环境景观建设才得以全面发展。
同时,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也大大风富了道路环境景观建设的形势与手段,多元化的景观因素不断充实着道路景观的建设。
城市道路绿化在强调自身的艺术观赏性的同时,也在不断考虑着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治愈。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作用
道路网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马路边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造林的意识。
城市道路绿地规画空间规划是城市建设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现代化交通管理的发展,各地的省内外城市道路绿化也得到了全面重视和提高。
1、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到所有面积土地面积的1/4。
道路可以金属结构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灵性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大家关于城市生活气息印象的首要因素。
2、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人文精神说明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近代史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
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3、城市道路是现代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极其重要的重要基本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现代交通网络,起到窗口作用,是现代化城市进步的一个徽标。
4、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外使用工具外,还应做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因此,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道路绿化就是套件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提升改造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通过提升改造,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完善城市绿化体系,不断满足城市现代化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市政道路的绿化景观也体现着城市的风貌,通过原理造艺的独特手段设计出与地方特色融为一体的道路绿化景观。
本文,对市政道路绿化以及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构建功能性、观赏性以及生态性相融合的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设计引言:道路景观改造是当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受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建设功能较单一,制约了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
当前大部分城市已开始了城市化建设工作,完善了道路桥梁施工、地铁和给排水等工程,并将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作为后续工作的重点,这为群众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1.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是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以及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
也间接作用在了城市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和交通的发展中。
所以,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更加的重视道路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道路绿化的不仅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还对交通有着辅助作用。
道路是市民生活生产的重要载体,是地区之间产生来往和联系的重要纽带。
方便安全的道路建设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但是道路建设中也造成了很多的环境问题。
所以,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人们也不断的寻求这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道路规划方案,在道路建设中采用更多的生态保护方法,使得城市的道路建设在美观实用的基础上更加的绿色环保。
更好的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不断的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
对交通进行疏导的同时,满足空气净化和噪音阻隔的需要。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内容2.1城市建筑物的特征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其能够和城市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城市更加协调,充分发挥出绿化景观的作用。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缓解驾车疲劳、 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二 、 路 绿 化 目前 存在 的, 同栽植方 不 不 式 , 路 线 作 为 视 觉 线 形 设 计 的 对 象 。提 将 高视觉质量 , 体现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具 体 的设计中 ,应 以不遮挡视线 为标 准, 同 时又能给人 以赏心悦 目之感 。
公路 绿化带采 用大手笔 、大色块 手法 , 植
观 花 、 果 、 叶 植 物 , 应 不 同车 速 的不 观 观 适
失, 而且影响绿 化的整体效果 。
三 、 路景 观 的 营造 道 ( 满 足 城 市 道 路 主 要功 能原 则 。 一)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主 要 功 能 是 庇 荫 、 尘 、 弱 滤 减
所体 现的姿态 美 、 意境 美 、 蕴含着文 化与
艺 术 的融 合 与 升 华 , 人 感 到 亲 切 、 适 、 使 舒
( 忽视 了绿化 与地下管 网、 一1 架空线
路 的 矛 盾 。 埋 有 地 下 管 网 的地 段 上 盲 目 在
具有生命力 , 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 明 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一
树木 的正常生长发育 ,抗御 自然灾害 , 保 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 。选择适应性强 、 生
长 强 健 、 理 粗 放 的植 物 。 如 , 道 树 树 管 例 行 种 选 择 的 一 般 标 准 :. 冠 冠 幅 大 、 叶 1树 枝 密 ; . 性 强 , 瘠 薄 土 壤 、 寒 、 寒 ;. 2抗 耐 耐 耐 3
虑道 路 长度 , 同道 路 形式 , 不 同一 条 道 路 以 不 同的区 块重 复 , 以一种 复现 的节 奏 感来形 成一 种 韵律 , 到 心 境 的平 和 , 合 道路 的 达 符 景观要 求 。 道路 绿化 设计 与一般 的绿地 设计 有 所 不 同 , 是 动 态绿 化 景 观 , 求 花纹 简 它 要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
的空 间 , 造植物 群落 的整 体美 。 创 因此 , 各路段 的设计 中 , 在
注 重这 一生 态 景观 的体 现 。 物配 置讲 求 层次 美 、 相 美 , 植 季 从 而达 到最 佳 的 滞 尘 、 温 、 加 湿 度 、 降 增 净化 空 气 、 收 噪 吸
音, 美化 环 境 的作 用 。 设计 中这 一 原 则 的 运 用是 尤 为 重 要
道路 绿化 在 国土绿化 中是不可 缺 少的 一部分 , 年 来 , 近 随着林业 工程 任 务量 的加 大 , 林步 伐加快 , 造 国土 绿化 不断 得 到长 足 的发 展 , 而各 地 的城 镇道 路 绿化 也得 到了 全面 重 视 和提高 。
1 道 路 绿 化 在 城 市 中 的 作 用
是忽视 了绿 化 与地下 管 网 、 空线 路的 矛盾 。 架 在埋 有
地 下管 网的地 段 上 盲 目栽植 大 型 乔灌 木 , 果 使植 株 生长 结
势减 弱 , 至 因根 系 无法 伸展 , 取不 到所 需 养分 而 死 亡 ; 甚 吸 在 架空 电线下 面盲 目栽植毛 白杨 、 柳等 大型 乔木 , 垂 导致产 生 树线 矛盾不 得不 疏枝 , 响 了美化 效果 , 严 重的是 大风 影 更 季节 , 因疏 枝不 及 时 , 造成 线 路 中断 , 人民 生命 财 产带 来 给
计 , 道 路 绿化 更 好 地 发 挥 作 用 。 使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 观 设 计 ; 用 ; 在 问题 ; 计 原 则 景 作 存 设 中图分类 号 T 8 .8 U9 51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 3 0 4 — 2 0 7 5 3 (0 0 0 — 2 2 0
林 业科 学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任务书
城市规划专业园林景观与绿地规划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任务书班级:城规主讲教师:朱丽娟指导教师:朱丽娟某中部城市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方便周围居民休闲娱乐,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拟对一块街头空地进行开放,修建小型街头绿地公园,要求做出景观规划。
一、规划条件:用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地形平坦。
用地北侧临水上乐园,西、南侧均临城市道路,东侧临一小商品市场。
用地现状为防护绿地。
具体用地详见地形图。
二、规划要求:1.分析用地周边环境及使用对象,力求营造出一个有特色、环境优美、舒适怡人的城市空间。
2.公园设计的主要功能以娱乐健身为主,适当布置观演集会区、健身娱乐区、休闲餐饮区等不同功能分区。
3.公园内交通组织以步行为主,部分园路能保证临时机动车通行,满足消防要求。
合理安排好主次入口。
4.公园设计中,景观节点的安排(有主有次)、游览路线的组织、视线的引导、景观设施的布置是主要内容。
5.合理布置公共停车场(停车场15个)。
三、成果要求:1.用地环境分析(比例自定)交通分析图、功能分析图、景观分析图2.规划总平面(1∶800)表示出各出入口平面形式及位置,各类休息、活动场地、草坪、疏林草地、景观植物、花坛以及其他小品的平面及位置(注意新建建筑需后退基地周边道路红线不小于5m,如公共厕所、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
3.景点详细设计图(比例自定)2个景观点选取平面中主要景点,做出局部放大平面2和局部透视2。
44.简要设计说明。
5.表现手法不限。
6.图纸要求:图纸规格为A2,纸张不限。
四、交图时间:17周周二下午五、评分标准:内容比例评分标准综合构思60% 功能合理,表达完整,有特色尚可欠完整,有待补充完善54% 42-53% <42%图面表现30% 清晰完整,出题突出,表达有特色一般不完整,未表现主要内容,效果差16% 6-15% <6%分析图及技术指标10% 明确清晰,完整表达设计意图,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表达不够,图示混乱13% 6-13% <6%。
浅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前, 城市道路狭窄, 我国 路面质 t 差, 有的人行道虽宽, 但绿化较少。自改革 开放以来, 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突飞猛 进, 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 在不断的创 新中发展提高, 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 阔、层次丰富 、林荫夹道 、景观多样、芳 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 道路, 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 落叶树与 常绿树相结合, 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乔木绿化 城市道路等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公共场所。
(2)设计时要仔细分析, 合理规划。道路绿 化包括行道树、 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 个组成部分, 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 不同 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 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 四个组成 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 做
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5 结语
3 植物配置的方法
2 道路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 人们逐步认识到, 要在接 受大自 然赠与的同时, 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 生存的自然环境。道路绿化成为改善城市生 态环境的有效方法, 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
能: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 全, 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 同时发挥道路 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的作 用。通过道路绿化, 不仅美化环境, 同时避免 了司机的驾车疲劳, 增强了安全性。 植物配置以乔木为主体, 按每条道路在统 一基调的基础上, 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 注意乔 灌木结合, 常绿与落叶、 速生与慢长相结合, 乔 灌木与地被相结合, 适当点缀花草, 构成多层次 的复合结构, 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 相特点, 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 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 案, 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 显得既规则又活泼, 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 形成特色植物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道路绿地景观就像是城市的绿色丝带,给城市增添生机和美感呢。
一、原理方面。
1. 功能性原理。
道路绿地的首要功能就是为了改善环境。
比如说,那些树啊草啊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吸收灰尘,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
而且在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能给行人和车辆遮遮太阳,让大家走在路上不会被晒得晕乎乎的。
另外,绿地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呢,像住在道路旁边的居民,多亏了这些绿地,能少受些噪音的打扰,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2. 生态性原理。
我们得让绿地里的植物们和谐共生呀。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来选择植物。
比如在南方,就可以多种些榕树之类的,它的气根垂下来可好看了,而且适应南方的湿热环境。
植物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有的植物能给小动物提供栖息地,有的能互相补充养分,就像一个小小的生态社区一样。
3. 美观性原理。
这就像给道路化个妆一样。
我们要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植物搭配起来。
比如说,在春天的时候,让樱花树和绿色的草坪搭配,樱花粉粉嫩嫩的,就像给大地穿上了花裙子。
而且,绿地的形状也要有设计感,可以是蜿蜒的,就像一条绿色的小河流在道路旁边,而不是那种方方正正、呆板的样子。
二、方法方面。
1. 植物选择。
要选那些好养活的植物。
可不能选那些娇滴滴的,需要天天精心照顾的。
像月季花,它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很多地方都能茁壮成长。
还要考虑四季的变化,不能只让道路在某个季节好看。
比如冬天种些腊梅,虽然天气冷,但腊梅的香气和黄色的小花能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一抹亮色。
2. 布局设计。
要根据道路的类型来布局。
如果是城市的主干道,绿地可以相对宽阔一些,中间可以种一些高大的乔木,两边再搭配一些灌木和花卉。
要是那种小街道呢,绿地可以窄一点,但是种些小巧可爱的植物,像矮牵牛之类的,让小街道也充满生机。
而且要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行人走路和车辆行驶,不能让绿地占了太多地方,造成交通不便。
3. 与周边环境融合。
道路绿地不能孤立存在呀。
《绿地规划》---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在有限的空间中,扩大绿化面积,减少第了 城市钢筋混凝士生硬的感觉,给人以今为止,南宁市的步行街仅民生路步行街-段,其绿化建设为花钵花盆和树池 栽植点级,未形成系统的模式。
从以上南宁城市道路绿化发展的例子可以看出,道路绿化从简 单普通的“一路树"开始发展成为综合的多样化生态景观,其被 赋予的含义也大大加深。我们需要在观念意识上转变“就景观 论景观"的传统思维,对城市道路景观的总体考虑和设计手法上 需要“把个体或整体景观建设与更大范围内的城市综合发展紧 密联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以道为媒,支持步行相非机动交通出行,倡导低 碳绿色生活方式
深圳绿道空间布局结构
全市绿道层级划分
全市绿道网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3个 层次。
区域绿道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和生态支撑系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绿道。。
城市绿道是连接城市内重要功能组团,对城市生态 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的绿道。
5号绿道由光明森林公园进入深圳 市域范围内,由北向南延伸至银湖森林 接入2号绿道,全长62km,连接了光 明森林公园、大水坑水库、茜坑水库、 横坑水库、石樟坑水库、银湖山郊野公 园等多处景观优质地区。5号线在光明 森林公园处预留了与东莞的城际交接面。
谢谢大家的观看!
一.城市主干道绿化的风格和特点
1.民族大道绿化设计一生 态型:主要特点:重视绿量结构,通过乔木、灌木、地被、草皮的合 理搭配,两侧绿化较为郁闭,追求生态和景观的综合效益,强调人行道上行人的生态融入性。 2.大学路绿化设计一-简 洁型:主要特点:运用西方几何美的设计手法,采用大面年积、高密 度的种植,达到简洁、明快的效果,适合车速较快的道路绿化运用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案例分析 《绿地规划》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点及设计案例
安全视距: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恰好能停车的视距。安全视 距计算公式为
D=a+tu+b
公式中
D----最小视距,m a----汽车停车后与危险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采用4m t----驾驶员发现必须刹车的时间,一般采用1.5s u----规定行车速度,m/s b----刹车间距,m
14
18
导向岛:路口上分隔进出行车方向,一般常用于立交桥周围。安全岛在宽敞的街道中 供行人避车的地方。 立体交通绿岛:立交桥下的绿化用地。
19
交通岛绿地规划设计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 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 配置。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 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 。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 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 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 垂直绿化。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点及 设计案例
1
目录
城市道路绿地的原则及功能 城市道路绿地样式及绿化特点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案例
2
城市道路绿地的原则及功能
3
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人行与车辆交通 的安全要求、景观的艺术性、道路环境条件与植物生长的要 求、绿化与道路工程设施的相互影响、绿化建设的经济性等 因素,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6
道路绿化的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 遮荫、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改善 道路环境小气候、保护路面、稳固路基
交通辅助功能 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 、 标识作用、交通组织
景观组织功能 道路绿化植物和道路构成景观、衬托城 市建筑、对周围环境进行空间分割和景 观组织、遮蔽及临 时装饰美化
cjjt75-202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一直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城市氛围,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规划设计、植物选择、绿化配套设施等方面探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规划设计1. 绿化带设置根据城市道路的不同等级和用途,城市道路绿化带的设置应当有所区分。
一般来说,主干道绿化带宽度不应小于5米,支路绿化带宽度不应小于3米。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对城市景观和交通安全的影响,合理设置绿化带形成绿化带连续、整齐、有序的格局。
2. 绿化结构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应当根据地块类型、土地利用性质、城市功能分区等因素,进行绿地空间格局的合理性设计。
应充分利用规划中的绿地、广场、街心花园等空间,形成城市绿化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 绿地功能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应兼顾景观美观、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等多重功能,通过合理设置花坛、草坪、树木等绿化景观,打造城市道路的绿色生态走廊。
二、植物选择1. 树种选择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应当选择适合城市环境要求、抗污染能力强、抗风能力强、生长适应性强的乔木和灌木种植在绿化带中。
适宜道路两侧栽植乔木的树种有梧桐、柳杉、水杉等;适宜栽种灌木的有垂丝海棠、垂叶槐、金叶女贞等,这些树种都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
2. 花卉选择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应当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四季景观优美、抗污染能力强的花卉进行搭配。
可以选择郁金香、荷花、牡丹等作为绿化带花卉的主要植物,它们在春夏秋冬都能开放出不同的繁花,美化了城市道路的环境。
三、绿化配套设施1. 绿化灯具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夜间照明的问题,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当合理设置绿化灯具。
绿化带内可以设置LED路灯或者太阳能路灯,营造出一个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的夜间照明环境。
2. 绿化座椅在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座椅供行人休憩,增加绿化带的人文氛围。
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择
叶密、耐修剪的树种。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
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
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
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4 道路绿带设计 4.1 分车绿带设计
1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 0.75m。
原
内部秩序的过渡带,这种绿地既是道路绿 化,又是住宅或其他公共建筑前的绿地,
则
这样处理的空间是富有魅力的。
7 重视绿化对视线的诱导作用
城市的交通干道的行车速度较高,特别是
道
城市快速路与市郊的高速公路,从行车安 全与驾驶员的心理状态来看,均需要视线
路
诱导。在道路弯道及凸形竖曲线上种植高
绿
大乔木可以预示路线的变化,有很好的视 线诱导作用。
化
考虑现代交通条件下的视觉特点,并根据 道路的功能使其在道路环境中的作用恰如
的
其分。
意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的范围包括主干路、次干 路、支路用地、公共广场用地与公共停车
义
场等。
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 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 表示,故称红线。红线是街面或建筑范围 的法定分界线,是线路划分的重要依据。
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 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
植
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
物
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 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的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
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大城市中,城市道路是构成优美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纽带与脉搏,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窗口。
时代车轮将人类带入一个汽车时代、一个崇尚速度与效率的信息社会时,城市道路在城市规划中开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因此,调和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把握日益增加的道路景观的关系,并使之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的肆意排放,白色垃圾无处不在,引起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各种疾病产生蔓延,改善城市环境刻不容缓,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其中很重要一点。
1.道路绿化的历史与发展在我国,最早的道路植物造景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周期,有沿道路种植行道树的做法了。
《周礼》中有“列树”之称,是指周朝由首都至洛阳的街道两侧列植树木供来往的过客遮阳休息。
到了秦朝,开始大规模的出现行道树种植,《汉书》中就记载着“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及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
以后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逐渐影响,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道路植物造景形式,而且植物的种类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倾向在中国的道路环境景观建设中,虽然不断发展前进,也考虑了美学上的因素,但在整体上并未有机的与多方位因素相结合,而只是单纯的行道树种植绿化。
到了现代,随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道路环境景观建设才得以全面发展。
同时,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也大大风富了道路环境景观建设的形势与手段,多元化的景观因素不断充实着道路景观的建设。
城市道路绿化在强调自身的艺术观赏性的同时,也在不断考虑着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治愈。
2. 道路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应考虑整合性:地理、水文、自然及人文系统的时空连续性、完整性。
多样性:物种景观建筑文化系统的多样化和异质性进化性: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需求及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进化适应能力及自组织、自调节能力自然性:水、气的自净循环能力、环境安静度、土地和土壤自然度、生命活力畅达性:水的流动、风的流通、物能的流通、滞竭、再生及与人交流程度标识性: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特性的显示度和谐性:内与外、形与神、标与本、虚与实、近与远的对立统一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成本、市场竞争力3. 道路景观规划的原则3.1 功能原则道路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降温、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
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
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
在设计道路时,应充分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
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道路的作用主要在于行人行车,而道路绿地作为陪衬,在提高视觉效果的同时,不能影响到道路本身,比如行道树长得过于茂盛,枝条延伸到道路上阻碍行车,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3.2 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
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错落有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对于同一地域植物搭配要考虑如叶色,花期,植物之间生长的相互影响等等很多因素。
设计中这生态原则的运用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切实的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道路的环境,而且因为道路一般的长久性,也需要考虑植物的持久性,应当易存活,生命力顽强,是的它们不需经常更换。
3.3 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艺术性即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使道路边的植物产生艺术美感。
因此在植物配置上应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
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3.4 因地制宜原则不同的地区气候以及所适宜种植而植物不同,因此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是很重要的。
公路绿化带采用大手笔、大色块手法,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适应不同车速的不同绿化带,空间上采用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
3.5其他原则古树和名木具有历史纪念价值或十分稀有,珍贵,在设计中应于保留。
道路绿化还要立足于环保,在环境保护渐渐被当今世界列入重要日程,这一环节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4. 道路绿化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绿化分为景观种植和使用功能种植两大类型:4.1景观栽植主要是从绿地的景观艺术角度进行栽植,其形式可分为:4.1.1行道树式所谓行道树式,即沿着道路两侧各种一行乔木或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形式。
4.1.2自然式这种道路绿地的规划种植方式,主要是用于道路有较大的空间(空地),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配置的种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植物的品种。
种植时一定要注意植物的高低、比例、疏密度、树木形状、色彩的搭配,形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气氛。
4.1.3丛状式沿道路两侧的绿地配置主要以乔木为主,再加上灌木,在南方以常绿树和地被植物作封闭式的种植。
突出道路的开宽视线和人行道的安全感,特别是在道路的交汇处,城乡结合入口处,应用此方式进行配置种值。
但要注意成行成排的整齐种植,才能反映出整齐的美感,切忌杂乱无章。
重点在交替变化中掌握,才能显示出植物群落的美感意境。
4.1.4规划式按道路的走向线条,按道路两侧的绿地空间,进行整齐、对称的排列配置种植。
同时,注意乔木灌木的选取要同一高度,同一胸径,形状整齐的规格。
显示出整齐划一的美感,规律性强的韵律,便于路上高速行车,有好的视线感觉。
4.1.5立体式先在道路两侧绿地边缘种植高度5mm以上,胸径10—15cm的大乔木作第一层布置,第二层种植高度在3m,胸径在5~6cm的小乔木,第三层种植经过修剪整形灌木,第四层即最后一层,分别种植地被植物。
形成层次分明,立体性的布置。
4.1.6中间绿地带中间绿化带指在开阔的主干道中间绿地,采用在中间中轴线配置种1~2种高度在3~5m,胸径10~12cm的乔木,乔木要有一定形状和景观要整齐一致,然后在乔木树下种植形状整齐的灌木,一定要修剪好。
最后种上地被植物,显示出分道式安全绿色通道的作用。
4.2功能的栽植通过绿化栽植达到遮蔽、装饰、防噪音、防风、防火、防暴雨、减少尘埃的目的。
4.2.1遮蔽式栽种用绿色植物遮挡住一个方向,避免暴露全貌。
如:在道路某一地段有冒烟的工厂,垃圾场或破旧的建筑需要遮挡:因此设计种植一些比较高大的植物或攀援植物达到遮挡的目的。
4. 2.2遮荫式栽种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夏天季节比较炎热,道路上的温度比较高,栽种遮荫植物十分重要。
因此,在南方地区必须选种覆盖面大、遮荫度大、常绿的遮荫树种。
4.2.3装饰栽种利用有颜色的植物,如红叶李、一品红、红枫、红继木、大红油铁、黄榕、花叶榕、花叶垂榕、三色勒杜鹃等作为道路绿化带、分隔带作局部的隔离和装饰美化的作用。
4. 2. 4地被植物利用地被植物如:小埠兰、吉祥草、蒲草、花生藤、马缨丹、黄金叶、铺地锦、银边草及台湾草,假剑草、大叶油草等,栽种在道路两侧的空地,起着防尘、防雨、防暴雨冲刷、减少噪音及覆盖地表面上黄土裸露的作用。
5. 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5.1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5.1.1乔木的选择乔木主要作为行道树。
其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选择树种时应注意:(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最好是树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当地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
(5)容易繁殖,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法桐、雪松、垂柳、国槐、合欢、栾树、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5.1.2灌木的选择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萌蘖少。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容易繁殖.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月季、紫薇、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5.1.3地被植物的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
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
5.1.4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1也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5.2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5.2.1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与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
出人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为主,使司机有安全感。
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
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5.2.2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分车绿带宽度因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窄者仅1m,宽可l0m余。
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置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以不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
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应栽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或成枝较高的乔木。
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置形式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
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花及草坪地被配置成高低错落有致。
北方宿根花卉丰富,如孔雀草、波斯菊、二月兰等可点缀草地;秋色叶树种如紫叶李、银杏、紫叶小檗、栾树、五角枫、黄栌等可配置在分隔绿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