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收集及评价程序-五百强企业-
法律法规收集、整理、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为及时识别、获取、更新适用于公司管理的法规和其他要求,以保证公司活动/服务/产品中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和日常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更新与评价相关的工作。
3. 职责3.1 技术开发部负责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收集、识别与更新;3.2 品保部负责与产品有关的其它要求的识别、收集与更新;3.3 消防安全委员会负责与安全有关的法规的识别、收集、与更新;3.4 行政部负责与环境有关的法规和其它综合性法规的识别、收集与更新;3.5 管理者代表和贯标办负责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遵守情况的监视、测量和评价。
4. 工作程序4.1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类别4.1.1 国际公约;4.1.2 国家的法律、法规;4.1.3 广东省和广州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4.1.4 其它主管单位(消防局、劳动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颁布的质量、安全、环境、标准以及规范性的通知、公告条例;4.1.5 其它相关方的要求。
4.2 识别与获取的渠道4.2.1 技术开发部、品质保证部负责与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机构建立联系和沟通渠道,消防安全委员会负责与消防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机构建立联系和沟通渠道,行政部负责与劳动局、环境保护局建立联系和沟通渠道,分别收集其通讯方式,以便及时联络相关部门来获取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最新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等。
4.2.2 为保持识别的正确、收集的完整,可通过:劳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之类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图书馆、报刊杂志、书店、互联网、相关方等渠道补充,以保持对法规和其他要求变化的及时跟踪。
4.3 法律法规信息的获取4.3.1 定期订阅相关报纸、杂志、简报等,随时收集相关要求;4.3.2 到书店或上因特网或参加相关协行查阅最新(国家/国际、广东省、广州市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标准;4.3.3 定期到安全生产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劳动局、环保局等部门查阅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标准。
法律法规收集与评价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收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法律法规收集与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范围为明确收集范围和获取途径,确定适用的质量、环境、OHS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对其符合性作出评价,特制定本程序。
适用于本公司的质量、环境及OHS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管理。
2职责2.1品控中心对法律法规的收集与评价工作y刁口管理,负责:a.组织收集、识别、更新及补充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将其传达到各相关单位。
b.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含义作解释,必要时寻找相关的技术支持,为各单位理解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供咨询途径。
c.负责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登记、保存及符合性评价。
2.2各单位负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传达到本单位下属部门的相关人员,并依此在作业指导书等有关作业文件中作出相应规定或修改。
3工作程序3.1收集范围a.宪法;b.国际公约及我国参加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公约;c.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d.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标准;e.其他相关要求。
3.2获取途径和方法3.2.1获取途径a.呼和浩特市技术监督局、呼和浩特市环保局及呼和浩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b.质量、环境、OHS咨询机构;c.出版机构及公共图书馆;d.报纸杂志;e.各类环保和安全网;f.公司上级主管单位及其他相关方。
3.2.2获取方法由品控中心负责,总裁办、人力中心、总工室协助,通过电话、走访、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及时跟踪获取、补充和更新法律法规,填写《法律法规获取表趴3.3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识别3.3.1品控中心组织各单位对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加以识别,确认其适用性,筛选适合本公司各单位生产活动的质量、环境及OHS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及适用单位(部门)。
必要时,各单位编制《(单位)环境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单位)OHS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并将其备份件交品控中心。
法律法规、相关方要求识别与符合性评估程序

适用性评价 综合办
6.3 将收集的所有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在相对应的部门使用的适 用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登记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目录 控制作业指导书》内。 6.4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传达
受控发放 综合办
6.4.1 综合办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重要内容复印并盖 受控文件章发放到各部门由各部门发放至相关岗位. 6.4.2 综合办发放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具体内容复印件时,按 《文件资料控制程序》执行.相关的法规分发相关部门.
七、支持性表格:
《ISMS 合规性评价表》
八、支持性文件:
《文件资料控制程序》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信息安全、品质管理活动有关法律、法规的收集、识别和符合性评价。
三、职责:
3.1 综合办: 负责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其他要求,识别出公司所有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内容,并将此部分内容发放至相关部 门.并对相关部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学习、培训和进行监督检查,另外不定期的追踪新公布的法律、法规及其 它要求,每年定期的对收集受控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适用性评价,并更新文件,发放至各相关执行部门。 定期结合重大环境因素管控情况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合规性评价; 3.2 各部门 负责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 求变更
综合办
放,并将失效版本收回废弃,对原件盖“作废”印章单独保存, 并按《文件资料控制程序》实施. 6.5.2 活动、产品变更 6.5.2.1 公司活动、产品变更时,首先由各部门识别出新的环境因 素,再由管理者代表调查有无涉及新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 求,并马上将新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放到各部门, 并由各部门发放到相关的岗位.
编号:JQ-ISMS-001
2023中国质量500强认定条件

2023中国质量500强认定条件中国质量500强是对中国企业进行质量管理能力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认定中国质量500强的目的在于推动中国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品质的整体提升。
为了保证评估的公正和客观性,下面将介绍2023中国质量500强认定的条件。
第一,合规与法律法规。
参与中国质量500强认定的企业必须要求在法律法规上合规经营,没有违规违法行为。
具备健全的内部合规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应对风险并及时纠正问题。
第二,质量管理体系。
认定中国质量500强的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责任、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内容。
同时,要求具备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指标。
第三,产品性能与品质。
参与认定的企业必须生产出具有良好性能和品质的产品。
产品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具备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相关的认证和检测。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第四,用户满意度。
中国质量500强认定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用户满意度。
企业需要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充分理解和关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保证用户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同时,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并及时处理用户反馈,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
第五,创新能力。
认定中国质量500强的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企业需要重视科技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同时,还需要建立创新文化和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第六,社会责任。
参与认定的企业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形象。
企业应积极履行法定的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
同时,企业还应遵守商业道德,与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各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以上是2023中国质量500强认定的主要条件。
通过这些条件的评估,能够对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比较。
MP05法律法规收集及评价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收集及评价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收集和评价,确保本组织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持续改进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
2 适用范围用于与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各职能部门和过程。
3 职责3.1 各部门负责法律法规的收集、识别和合规性初步评价。
3.2认证办负责编制《适用法律法规清单》,并组织评价。
4 工作程序4.1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收集各部门收集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确保其为最新版本。
法律法规收集可以通过技术监督局、环保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协会、法定出版物、互联网等渠道。
4.2法律法规识别各部门应对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识别,明确其具体内容要求,对比现状,提出评价意见。
4.3认证办将各部门将所提交收集的法律法规及初步评价,进行核对、整理、汇总,形成《适用法律法规清单》,确保适用法律法规为最新版本。
4.3 合规性评价4.3.1评价的时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性、全面的评价,一般在每年内审前进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合规性评价频次:a) 公司有重大新、改、扩项目时;b) 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故及相关方的严重投诉;c)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更时;d) 内、外部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4.3.2评价输入各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初步评价按要求传递到认证办,其信息内容包括下列:a) 各部门其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b) 公司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储存情况;c) 信息反馈情况,包括顾客、周边邻居的投诉、环保局对我公司的评价等;d) 不合格项整改和纠正预防实施情况状况,包括合理化建议、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e) 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结果、环保制度的执行情况、资源能源的消耗情况、应急准备措施的执行情况等;f) 以往的合规性评价情况。
认证办负责组织合规性评价,可采取会议的形式,由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的主管和相关专业人员参加,逐项评价。
04法律法规管理及合规性评价程序

法律法规管理及合规性评价程序1 目的建立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渠道,确保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且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以切实履行本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质量/环境管理和化学有害物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控制。
3 职责3.1 品保部文控中心负责质量/环境管理和化学有害物质控制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更新和保管;并收集合规性证据。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各项法律法规文件的适用性、合规性进行评价,并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各相关部门。
3.3 各职能部门负责将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
4 管理程序4.1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包括:1)国际公约;2)国家质量/环境管理和化学有害物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行政规章制度;3)公司所在地质量/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行政规章制度;4) 执法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疫局、环保局、消防局、劳动局、商标、条码企管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部门等)的规定。
5)各相关方的其他要求,如客户有关RoHS标准要求等。
4.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方法和频次4.2.1 文控中心可以从上述执法部门和相关网站咨询或认证机构获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最新版本,以保持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最新变化的及时跟踪。
4.2.2文控中心每个季度通过上述渠道搜索并收集一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选择确认4.3.1文控中心选择、确认所获取的各类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制定《法律法规标准一览表及符合性审查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将清单中的相关文件分发给各相关部门及各分工厂。
4.3.2 文控中心要按4.2条款随时更新或增补,及时修正《法律法规标准一览表及符合性审查表》。
对过时或作废的旧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法律法规获取识别与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获取识别与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定公司与质量环境安全相关的活动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途径;并对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的获取和确认适用性的工作。
3、职责3.1公司法律办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汇总和统一管理,定期对法律法规进行适用性评价,对适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进行评价,并将评审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3.2各分公司/计划单列单位负责项目开发、工程建设及运行阶段的地方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识别和获取。
3.3各分公司/计划单列单位负责将识别、收集和更新的法律法规的电子文件及时传递到公司法律办。
3.4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情况评价结果,审批评审报告。
4、工作程序4.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更新与传达。
4.1.1获取法律及其他要求的渠道包括:政府管理部门、投资或控股公司、政府技术监督部门、标准出版机构、有关报刊杂志和信息网络,以及其他相关方等。
4.1.2由法律办负责,定期从各级环保、安全、技术部门网站、上级公司(集团)、有关行业部门、相关杂志报刊、互联网等处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识别、判定其适宜性,并编制《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在公司内网上公布。
判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适用性的依据是否针对公司的环境因素、安全风险、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方的有关要求;是否关系到公司的发展规划;是否能够指导公司的日常工作。
4.1.3法律办应按半年为周期,定期更新《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在公司内部网上发布,同时删除网上失效的法律和其他要求的内容。
4.1.4公司其他部门及工作人员享有建议和推荐的权利,可以向法律办推荐或提交识别获取到的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4.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应用4.2.1安全质量部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制订和评审安质环年度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的运行进行策划。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获取与合规性评价程序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获取与合规性评价程序文件编号:XXX-QP-061目的用来确定适用于公司软件研发和施工过程、技术服务中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建立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和要求的渠道,并保持公司各项管理活动的合法性。
2范围适用于公司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资料的获取、识别、管理和更新控制,并对其进行适用性确认。
3职责3.1质量部收集、识别和更新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2质量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所收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的确认。
3.3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公司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4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向本部门及相关方传达贯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监督实施。
3.5质量部负责组织对全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管理活动对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3.6管理者代表负责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汇总提交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确定改进意见。
4工作程序4.1与公司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与公司产品、项目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参照以下4.2条款执行。
4.2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a)宪法;b)国家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行政规章;c)各省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规章、标准;d)地区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规章、标准;e)执法(相关)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f)行业性的规范、指南;g)应遵守的国际公约。
4.3获取渠道a)公司所在地各级立法、司法、政府机关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如环保局、建设部、安全监督单位、质量技术监督单位等);b)标准化组织、咨询机构;c)报刊、杂志的组织;d)行业、系统协会及网络信息机构;e)公共图书馆及书店;网上公共信息、商业数据库等。
4.4获取方法由质量部通过电话、访问等方式保持同地方相关法规部门的联系,或通过上级部门的网站、发文等及时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变化信息;也可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及时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内容。
法律法规识别、评价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识别、评价管理程序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和更新1.1 获取途径购买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有关资料;订阅报刊杂志及时获取国家最新颁布或修订执行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以上网查询等方式,获取有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最新信息。
1.2 识别与公司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地方相关法规、规章、标准;行业、执法(相关)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等。
1.3 确认适用性各部门于本版文件发布后2个月内收集并识别相应法律法规,并辨识适用条款及其在公司中的应用,保存法律法规的电子版或文本后编制部门《法律法规清单》,上报行政办。
清单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名称(含文号和标准号);颁布部门;颁布时间;实施时间;适用条款;适用范围(部门)。
2 法律法规清单的审核发布行政办在收到各部门提交的《法律法规清单》1个月内,汇总成公司《法律法规清单》,行政办利用OA系统或内网平台予以发布。
3 清单的更新各部门应及时获取相应法律、法规的更新信息,及时重新确认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更新法律法规文本资料,确保执行的法律法规为现行有效版本,并及时将更新后的《法律法规清单》报行政办汇总。
行政办适时修订公司《法律法规清单》,确保其适用性。
4 法律法规的培训、宣传、执行4.1 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转化为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等文件;各部门在执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提交行政办,行政办按照《法律顾问管理制度》邀请法律顾问协助解决。
4.2 各部门应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列入培训计划,每个部门每年至少应有一次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包括本部门培训和参加公司的培训,并保存相关记录。
4.3 当从相关渠道获知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更新时,各部门应再次组织相关培训。
4.4 行政办应将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宣传、贯彻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职责,每年至少应有一次相关的宣传活动,并保存记录。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及评价程序(含流程表格)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及评价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了获取、识别、更新和管理适用于公司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为明确收集范围和获取途径,确定适用的质量、环境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对其符合性作出评价,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管理。
3.0职责
3.1综合办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方面法律法规的收集、识别、评价、更新及补充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建立清单并组织传达。
3.2各部门负责配合实施。
4.0程序内容
5.0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I A TF16949法律法
规及其他要求清单.xl s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d oc。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及合规性评价程序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及合规性评价程序1、目的为了及时获取、更新、识别和评价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防止违法并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获取、更新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确认其适用性并确认其合规性。
3、引用标准GB/T19001-2008、GB/T50430-2007、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及公司的管理手册。
4、职责和权限4.1施工安全部4.1.1负责获取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确认其适用性,进行合规性管理、检查、指导。
4.1.2对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适用过程的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4.2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文件清单的收集、编制、发放和对适用过程的符合性管理。
4.3分公司经理对分公司/项目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适用过程的符合性进行管理。
4.4分公司副经理对分公司/项目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适用过程的信息收集、审核、信息反馈及合规性进行对应落实。
4.5项目经理对项目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适用过程的符合性进行管理。
4.6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获取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确认其适用性,建立台账,进行技术交底、实施过程适用环境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对应落实及时反馈更新信息。
4.7项目安全员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合规性的监督检查。
4.8各部门主任/分公司经理/项目部项目经理负责获取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确认其适用性,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5、工作程序5.1范围5.1.1法律、法规、标准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1) 国家法律;2) 行政法规;3) 部门规章;4) 地方法规、规章;5) 公司管理文件;6) 标准-施工规范、规程、通用图集。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获取和确认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获取和确认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编号:EnMS-CX-01)1 目的识别、获取和确定适用于公司能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评价渠道(方法),对不符合的行为进行纠正,保持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节能相关的国际、国家、地方、行业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评价和更新。
3 职责3.1 安全保障部负责识别、获取和确定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归口管理。
3.2 安全保障部负责将适用于公司的能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到各部门及其相关方。
3.3 各部门应严格遵守已确定的能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适用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评价报告的审批,出现重大不符合时,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问题。
3.5 安全保障部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出评价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合规性评价的组织、记录和评价报告的发放。
对不符合的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3.6 其他部门应配合安全保障部进行合规性评价,针对所在部门的不符合,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4 控制要求4.1工作流程收集获取→识别评价→贯彻实施→定期评审。
4.2 获取范围4.2.1 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4.2.2 其他有关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
4.3 获取的渠道4.3.1 安全保障部及时到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获取能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2 安全保障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时通过专业刊物、互联网上获取国家、地方制定的能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4 确认和更新4.4.1适用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由安全保障部获取并进行确认后,提出发放申请,分管领导审批后发放到有关使用部门。
4.4.2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颁布以及变化时,安全保障部要重新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确认,及时更新。
法律法规要求及获取评价程序

1.0目的1.1及时了解法律法规之要求,确保公司环境体系运作的符合性,以利环境管理的执行。
2.0适用范围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从事活动、产品、服务所涉及的相关法规,包括环保指令,行业/专业规范,与主管机关(广东省环保局、深圳市环保局、消防局)的协议及非法规性质的指导纲要。
3.0职责3.1ISO 委员会3.1.1负责严格按照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实施管理。
3.2品质部(文控中心)3.2.1负责环境法律法规的的收集、确认及更新、监督管理。
3.2.2负责环境法律法规文件的保存及受控管理。
3.3管理者代表3.3.1负责对收集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价、批准。
4.0定义4.1法律:4.1.1中国各种环境保护法、环境防治法、环境管理条例。
4.1.2本省及本市环境保护条例及防治规定。
4.1.3国家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和排放标准及环境质量标准,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4.1.4行业内的相关标准,与政府有关部门及各有关企业的协定或合同。
4.2法规:国家或地方政府等的规定要求。
5.作业内容5.1环境法规管理流程图:(详见第3页附件)5.2环境法规等由品质部向主管机关索取,购买或订阅相关环境法规资料,以获取正确及最新的环境法规资讯,另外亦可在网上查寻相关的信息,并制定《法律法规获取一览表》。
5.3环境法规经收集后,经鉴定挑选出本公司应符合的法规,并记录在《环境法规评价表》上,并上报至管理者代表进行评价及批准;经批准过的《环境法规评价表》由品质部(文控中心)建立《法律法规清单》,每年对《法律法规清单》更新一次。
5.4环境法规与本公司产品、活动、服务的相关性,分别由品质部和管理者代表进行综合评价、审核。
5.5经评价批准后的相关法规分发各相关部门,由各相关部门自行检讨应符合的规定,并制定相关作业指导文件的依据,以持续执行法令的各项要求。
5.6鉴定后的相关法规,由品质部以版报、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宣导与管理。
5.7经鉴定后的相关环境法规,经管理者代表核准后,予以使用,修改亦相同。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指导公司识别、获取对应的法律法规并为判定公司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及HSF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守情况,便改进相关工作,使公司相关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服务活动中适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HSF有关法律、法规的获取、确认、更新以及其要求符合性的评价。
3.规范性引用文件:3.1外来文件管理程序3.2内部审核管理程序3.3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管理程序3.4监测管理程序4.定义:4.1法律法规:是指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如欧盟RoHS、REACH指令、本公司出口欧盟目标国/中国环境保护和国家立法机构颁布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防护以及劳工安全、消防安全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与防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或条例等,包括国家人大或国务院、地方、行业机构等所颁布的;4.2 其他要求:是指所有相关方,包括顾客、供方、本公司邻里以及环保和安监、其它部门等的要求,包括投诉或行政处罚,一般包括:(1)行业规范;(2)与相关方的协定;(3)非法规性指南。
如ROHS指令。
4.3 ROHS指令:RoHS是指《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一共列出六种有害物质,包括: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
4.4 REACH法规:“Registration,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
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4.5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本公司而言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合同法、计量法、电子信息产品标准、有害物质限量和检测标准、拆分方法和包装标识标准,电气试验标准、计量器具检验规程、顾客标准等;4.6与行政事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劳动法、劳动保护相关法、会计法、审计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职工养老保险规定、国家增值税暂行条例等;4.6 环境、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工艺安全、作业安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冲压安全规程、电气设备安全、手持电动工具安全、工伤事故统计标准、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等;4.8 合规性评价:就是指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顾客等其他要求,对公司过程、产品及服务所进行的系统的满足程度的评定活动。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评审程序1

1、目的为建立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渠道,及时准确获取适用于公司生产和服务活动中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保持最新。
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中的术语采用GB/T19000-2000标准、GB/T24001-2004标准、GB/T28001-2001标准中的术语。
4、职责4.1工程部4.1.1负责拟制本程序,并督导本程序的执行;4.1.2负责收集和保管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监督检查各部门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保管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评审工作,并发布清单。
4.1.3负责对相关部门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
4.2 相关部门4.2.1负责向工程部报送本职能系统工作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清单;4.2.2负责检查本部门、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向工程部反馈。
4.3 项目部4.3.1各项目部负责收集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与清单一起交至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汇总后交工程部。
5、工作程序5.1各相关部门向工程部报送本职能系统工作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清单;5.2工程部对各相关部门报送的清单进行汇总和确认,并按规定的获取渠道收集清单中所列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3工程部根据工作需要发放给相关部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分别做好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专项收发文登记;5.4必要时工程部可以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5.5工程部收集最新修改的和新颁布实施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项目部进行更新和补充;5.6各项目部自行收集、发放和更新所在地的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将清单报工程部备案。
5.7各相关部门和项目部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贯彻执行;5.8各相关部门对本部门、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反馈工程部;5.9工程部负责对相关部门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程序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控制程序编号:XGGLC-QG-Ⅱ-08版次/修订号:1/0主责部门:企业管理处1 目的为了获取、识别、确认、更新、实施适用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评价实际合规性情况,履行守法承诺,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管理和评价管理。
3 术语和定义3.1法律: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3.2 法规:指由国务院颁布的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3 其他要求:指上级下发的文件;非官方产业协会、民间机构制定的规范或实施指南;行业惯例;相关方的合理要求;公司对外的承诺等。
3.4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4 引用文件4.1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2 GB/T1902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4.3 GB/T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4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4.5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5 职责5.1 企业管理处5.1.1负责汇总各专业管理部门识别的公司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公司《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5.1.2负责将各专业合规性评价的分析和处置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5.2 法律事务处5.2.1负责公司的法律事务工作,并为公司相关部门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培训、法律服务。
5.3 各专业管理部门5.3.1负责获取、识别、确认、更新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进行适用性评价,建立、管理公司本专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经业务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并报企业管理处汇总。
5.3.2负责监督、考核各部门、单位对适用的本专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落实等工作。
法律法规收集及评价程序下载

法律法规收集及评价程序范本1(正式、专业)1. 收集法律法规的程序1.1. 确定收集的领域1.1.1. 制定收集法律法规的目标和范围1.1.2. 确定需要收集的特定领域1.2. 收集法律法规的渠道1.2.1. 搜索官方网站1.2.2. 查询法律数据库和在线法律资源1.2.3. 参考出版物和期刊1.2.4. 借助律师和专家的意见1.3. 组织收集资料1.3.1. 创建一个收集数据库或电子文件夹1.3.2. 根据收集的领域进行分类和归档1.3.3. 记录每个法律法规的基本信息,如名称、编号、颁布日期等2. 评价法律法规的程序2.1. 确定评价的标准2.1.1. 制定评价法律法规的指标和标准2.1.2. 根据收集的领域确定适用的特殊评价标准2.2. 分析法律法规的内容2.2.1. 详细阅读法律法规的全文和补充材料2.2.2. 理解法律法规的概念、条款和要求2.2.3. 比较法律法规与相关法律的一致性和合规性2.3. 评估法律法规的适用性2.3.1. 考虑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实际运作的需求2.3.2. 分析法律法规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2.3.3. 确定法律法规对组织的合规性和风险管控的贡献程度附件:1. 法律法规收集数据库样本2. 评价法律法规的指标与标准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用于统一社会行为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
范本2(简洁、实用)1. 法律法规收集程序1.1. 确定收集的领域- 制定特定的收集目标和范围,明确需要收集的法律法规领域。
1.2. 收集法律法规的渠道- 搜索官方网站,查找最新的法律法规发布。
- 查询法律数据库和在线法律资源,获得详细的法律法规信息。
- 参考出版物和期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评析。
- 借助律师和专家的意见,获取专业建议和解释。
1.3. 组织收集资料- 创建一个收集数据库或电子文件夹,方便管理和检索。
- 根据收集的领域对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和归档,便于查找相关内容。
YLP12法律法规识别及评价程序

玉龙石化1 目的为了及时识别、获取、更新、评价适用于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将具体要求传达给公司的全体员工和相关方以指导和规范公司管理的各项活动,并确保本公司能够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实现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属产品及服务活动中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控制管理及合规性评价。
3 职责3.1工程咨询室负责本公司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识别过程的管理,负责编制、发布、更新换版公司的《适用的法律法规一览表》。
3.2 人力资源部负责本公司适用的综合性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有岗位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识别、培训及评价。
3.4 各项目经理/总监负责本项目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识别、培训及评价。
3.5 工程咨询室负责检查各部门、项目经理对适用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评价情况。
负责编制公司的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评价报告。
3.6 技术质量部负责法律法规的采购、发放及借阅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4.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4.1.1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所包含的内容a) 组织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或国际法律法规要求;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行业的法律法规要求;b) 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包括:与政府机构的协议;与顾客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行业协会的要求;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本单位的要求等。
4.1.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过程a) 各部门应充分识别本部门各岗位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对照本公司有关的危害及环境因素,摘录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条款和主要内容填写《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与符合性评审表》,将识别的结果交工程咨询室。
由工程咨询室汇总编制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目录,编制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一览表》,并提交各部门负责人确认,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发部执行。
b) 各项目部/监理组识别本项目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将识别结果编入项目管理计划/监理规划中。
公司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1 目的为有效识别、获取、更新适用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定期评价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控制。
3 职责3.1 质量安全环保处是HSE和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主管处室,负责收集国家及上级公司发布的HSE和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3.2 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对HSE和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确认,在企管法规处的组织下具体实施合规性评价。
3.3 其他各职能处室负责收集与本处室主管业务有关的HSE和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
3.4 所属单位综合办公室、部门负责识别、获取、更新、汇总、传递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本单位开展合规性评价工作。
3.5 油库、加油站依照本程序要求识别、获取、更新、汇总、传递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 公司获取的与健康、安全、环境和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应包括:a) 法律: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颁布的法律,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
b) 法规: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颁布的有关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的条例和实施细则。
c) 规章:国务院和各部委、集团公司颁布的健康、安全、环境和质量规章制度。
d) 标准: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健康、安全、环境和质量标准、产品标准。
e) 国际公约:关于保护环境的公约、国际劳工公约、职业健康安全公约、质量公约和建议书。
f) 其他要求:各级政府、上级公司、相关行业的健康、安全、环境和质量要求,公司的内部文件,非法规性指南和通知,与相关方(如顾客)的协议等。
4.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途径4.2.1 企管法规处、各职能处室应与销售分公司法律事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最新颁布的健康、安全、环境和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法规收集及评价程序
1目的
为明确收集范围和获取途径,确定适用的质量、环境、OHS 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对其符合性作出评价,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质量、环境及OHS 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管理。
3权责
3.1 生产部负责法律法规的收集与评价工作归口管理:
A 组织相关部门收集、识别、更新及补充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并组织传达。
B 组织相关部门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含义作解释。
C 负责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登记、保存及符合性评价。
3.2 各部门负责本专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并配合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图
4.2 收集范围
A 宪法;
B 国际公约及我国参加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公约;
C 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
D 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标准;
E 其他相关要求。
4.3 获取途径和方法
4.3.1 获取途径
A 国家、省、市、上级主管部门;
B 市技术监督局、环保局、安监局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行业部委的管理部门;
C 出版机构及公共图书馆;
D 报纸杂志;
E 各类环保和安全网;
F 公司上级主管单位及其他相关方。
4.3.2 获取方法
由办公室组织各部门通过电话、走访、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及时跟踪获取、补充和更新法律法规,各部门收集内容如下:
A 生产部收集
1)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2)有关消防安全管理、卫生防疫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B 管理部收集
1)有关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
2)有关技术职称、岗位资格及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
3)有关合同、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
C 质量部收集
1)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
D 工程设备部收集
1)有关设备管理、材料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4.3.3 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识别和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价
生产组织各部门对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加以识别,确认其适用性,筛选适合本公司各部门生产活动的质量、环境及OHS 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形成《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各部门。
同时对其符合性进行适当的评价,形成《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识别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各部门。
4.4 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传达与保存
4.4.1 各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妥善保存下发文件,必要时对重要信息进行摘编,并通过培训、会议等方式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传达至下层员工或相关方。
4.4.2 按生产部的布署,各部门应确定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并跟踪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当上述文件更新时,应及时将更新的信息进行确认、更换。
4.4.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信息传递应按《信息沟通与交流控制程序》执行。
4.4.4 生产部负责对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含义作出解释,必要时寻找相关的技术支持。
5 支持性文件
5.1 文件控制程序
5.2 信息沟通与交流控制程序
6 相关表格/记录
6.1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6.2 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表
文件制/修订履历表
文件分发
DC2-1100101 法律法规要求清单
DC2-1100102 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