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张嘉志
第2章 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框架和模式
第2章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框架和模式2.1 要素介绍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所包含的主体(高校、政府、企业、中小学),可以参考UGBS 模式(王继新,2016)(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宗凯教授提出)和区域教育信息化四方协同机制中的四大要素(左明章,2016/2017)。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将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师范院校、通讯运营商以及其他数字教育产业链中的社会企业等多方联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汇聚各方优势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企业、网络运营商以及各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如图1。
(左明章,2016)结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提出的UGBS模式以及项目组在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实践中的实际做法与经验,形成了“目标一致、多方参与、分享利益、共担责任、协同推动”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四方协同推进机制(如下图所示)。
该机制以“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为目的,以“多方协同发展,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为理念,以“共享资源、共担责任、相互支持、协作共进”为策略,努力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进步。
(左明章,2017)2.2 流程框架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流程框架图,建设过程包括规划调研、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建设评估四大步骤,体现出每一步骤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说明。
框架形式可参考下图。
(左明章,2016)2.3 模式介绍比较典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及其模式,建议可以分类进行介绍,按照区域发展程度、信息化建设效果、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化建设重点等标准将案例进行分类,如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
(一)“一体双核四驱”咸安模式,给城乡孩子同样的蓝天“一体双核四驱”的“咸安模式”,即依托虚实一体的咸安数字学校,创新政府、高校和企业多方协同机制,以主干学科建设、多层次教师全员培训、数字化教师打造、云环境下的学生成长观测记录四大工程为驱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创新应用,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与改进的教学新常态,全面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课题立项公示
课题批准号 AFA140001 AGA140002 AJA140003 AHA140004 AIA140005 AFA140006 AFA140007 AHA140008 ACA140009 BAA140010 BAA140011 BAA140012 BAA140013 BAA140014 BAA140015 BAA140016 BAA140017 BOA140018 BOA140019 BOA140020 BOA140021 BOA140022 BOA140023 课题类别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课题名称 教育现代化的动态监测及政策调适研究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 途径和政策研究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及实现高质量就业 路径研究 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研究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选送研究 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战 略研究 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保障研究 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研究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性格研究 中国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国民性培育的学校教育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研究 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的学术传统研究 生命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 基于甲骨文史料的商代教育史研究 中国近代教育转型中的心态问题研究 中国幼儿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研究 政治、宗教与教育:马相伯研究 教育“右转”的抵制:批判教育研究的历史及其 理论建构研究 从边缘到中心:美国精英大学群体的崛起 (1875-1945) 姓名 陈国良 范国睿 杨 进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拟立项课题名单
吴忠科 沈阳市教育局 朱峰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教师学校
韩古月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李国艳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符蕾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田文涛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 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探究与实践 辽宁民办高职院校闭合式制度管理研究 构建"中高本"职教有机衔接贯通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对策研究—— 以大连地区为例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核心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一主线两体系双证书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现状与推 进策略研究 老工业基地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 中职化学工艺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实践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科教结合、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教学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教育对辽宁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研究 辽宁高校对接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策略 研究 辽宁省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及特色研 究 基于专业标准的学前师资培养与管理模式研究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构建研究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对辽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 体系研究 行业背景地方高校面向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研 究 ESP理论和CBI模式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研究 辽宁省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探讨和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立体化模式研究 面向辽宁区域的创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 卓越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裕彬 营口市西市区创新小学
以特色项目群建设促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研究 学校文化背景下的有效德育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朝阳市《蒙古语标准音》的推广 和普及研究 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沙盘游戏对学生情绪情感调节的应用研究 非优质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新课改下自主提升习作能力有效策略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抚顺市中小学卓越教师成长因素与培养途径研 究 混龄幼儿区域游戏设计与组织的实践研究 小班环境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小学阳光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区域资源为载体,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沈阳市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建设的研究 “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推广性实践 研究 网络环境下小学家校合作实践研究 开发融合式美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审美能 力 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实践研 究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研训互动有效性研究 沈阳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实效性研究 跟进式教学辅导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的研究 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区域推动策略研究 为成就卓越公民奠基教育模式探索 图示可视化对中学生理化学习有效性研究
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考
4 教 学 效 果
将“ 案例结 合 S e mi n a r 教 学模式 ” 综合 运用 于程序 设计类课 程中在 我系 尚处 于试验 教 学 阶段 , 但 是 已经 取 得了明显的效果 。它有效地调动 了学生学 习 的积极 性, 锻炼 了 学 生 自主 学 习 动 手 能 力 、 表 达 能 力 和 分 析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同时也 培养 了学 生之 间 的团结合 作精 神 。学 生也普 遍 反 映, 这 种 教学模 式极 大地 提 高 了他 们 的学习兴趣并 降低 了知识 的理 解难 度 , 更 符合 自身 3 . 3 学 生 自主 学 习过 程 的认 知规律 。因此 , 继续 使 用推 广“ 案例结 合 S e mi n a r 学生根据分 配 的课题 进 行组 内分 工 , 收 集相 关 资 教 学模式 ” 是很 有必要的 , 对 我 系甚 至全校 的教 学改革 料, 通过课堂知识点 的复 习巩 固及查 阅资料 , 设 计编 写 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 程 序来理解 掌握对 应 知识 点 。在 这个 过程 中, 学 生还 要及 时总结记录 出现 的问题 , 撰 写发言报 告 , 制作 p p t , 参 考 文 献 为下一环节 的课堂讨论交 流做充 分地 准备 。 [ 1 ]郑金 洲. 案例教 学指 南[ M] . 上 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 0 0 0 . 3 . 4 课 堂 报 告 及 讨 论 [ 2 ]步登辉. 案例教 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教 学中的的应用I - J ] . 教 育与 职 业, 2 0 09 , ( 2) : 1 4 8 — 1 4 9 . 在接下来 的课 堂环节 , 每个 小组 推 选 出一名 代表 E 3 ]徐 凯. 项 目驱动式案例教 学法在“ C程序设计” 课程 中的应用[ J _ . 对 本组的工作 做报 告 , 包 括任 务 分配 、 查 阅的资 料 、 解 长春 理 工 大 学 学报 , 2 0 1 1 , ( 1 0 ) : 1 7 1 — 1 7 2 . 决 问题的思路方法 、 采用 的测试数据 、 程 序运行 情况及 [ 4 ]王书全. 浅谈 多媒体“ S e m i n a r - 案例教 学 法” 及其课 堂教 学模 型 得 到的结论 。 的构建[ J ] . 中国校 外教 育, 2 0 1 1 , ( 6 ) : 5 1 . 然后教师根 据学 生报 告 反映 的情 况 , 引 导 性 的提
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者:邓云峰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第15期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探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性问题。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和沟通方式,是一场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革命。
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下面,我将结合青岛市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与大家分享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2010年青岛市已经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接近大众化水平。
如何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命题。
我们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引领,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青岛教育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型。
第一,构建政府主导的工作推进机制。
青岛市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规划实施。
市委市政府在《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完善的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体系”。
2011年以来,青岛市致力于构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专家指导体系和考核体系,先后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年)》等文件,成立了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青岛市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对区市政府教育重点工作和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考核指标,市、区市、学校三级联动,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第二,构建多方参与的设施建设机制。
浅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_1
浅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发布时间:2021-09-07T00:48:44.78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月19期作者:高建亭吴文龙苏一平[导读]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全面推进教学转型和教学改革。
高建亭吴文龙苏一平海军潜艇学院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 266199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全面推进教学转型和教学改革。
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和精彩课堂。
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顺利过渡备受关注,这一点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存在密切的联系。
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及互动,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保障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大放异彩、重焕生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转型;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引言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教育信息化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转型的过程之中,许多学校开始实现了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顺利过渡。
这种教学发展有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
教师需要着眼于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转型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水平的有效提升,充分凸显教育信息化的育人作用及价值。
一、“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在建设数字校园的过程之中,数据整合以及应用集成备受关注,这两大板块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建设质量以及效率。
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许多学校开始以建设数字校园为基础以及重要契机,灵活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打造统一的教育教学平台,严格按照实质的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与传统的业务流程以及教学模式相比,数字校园备受关注,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及影响。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9
基于学生自主发展导向的生涯教育实践与研究
杨文芝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陈 晨 卢文晗 孙明杰 宫娇娇
10
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
罗滨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37
基于综合视野的英语阅读教学改进行动
葛炳芳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浙江省教育厅
贵丽萍 戴军熔 梁美珍 庄志琳 王秋红
38
乡土化、项目化、常态化:一所山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王林华
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
江西省教育厅
孙锦明 万文涛 邓 亮 周 哲 肖乐华
39
省域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建构与实践
32
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35年探索实践
李庾南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33
幼儿园单元课程的实践建构——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34
小主人教育: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三十年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35
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
28
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洪宗礼、董旭午、李震、刘金玉、丁翌平、王铁源
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省赣榆县中学、江苏省泰兴洋思中学、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江苏省泰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29
江苏锡山高中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创新
公布温州市2015年课题结题与优秀成果评审结果的通知
第 26 页
29
WDYB201431
30 WDYB201425 31 WDYB201413 32 WDYB201336 33 WDYB201439 34 WDYB201440 35 WDZD201102 36 WDZD201312 37 WDYB201423 38 WDYB201419 39 WJ2014028 40 WJ2014050 41 WJ2014037 42 WJ2014003 43 WJ2014022 44 WJ2014025 45 WJ2014026 46 WJ2014035 47 WJ2014032 48 WJ2014039 49 WJ2014041 50 WJ2014046 51 WJ2014047 52 WK2014109 53 54 55 56 57 58 WK2014102 WK2014098 WK2014125 WK13133 WK2014134 WK2014035
吴小华(执笔)、陈晓敏、陈同双、朱晓锋 蔡筱慧、陈智峰、纪秀辉、陈小莲 张兰英(执笔)、叶颖颖、林育萍、胡温娴 季丽、戚建珍 苏小芬(执笔)、邱秀微、叶海芬、徐环 王杨(执笔)、李金香、邱秀云、戴海珍 谢芳、卢智海、郭保林、马山力 胡胜花(执笔)、胡乐、曾丽、邹强慧 朱清建(执笔)、陈苑、黄建晓、李凯和 张辉维(执笔)、叶力群、胡选芬 潘雯霜(执笔)、吴素慧 张丽燕(执笔)、陈建凤、王永和 杜慧剑(执笔)、吴云芳、张化化、郭金辉 李智超、陈密 邱策立(执笔)、柯庆疆 陈冬鸣(执笔)、潘建凤、金木西、任小飞 王云杰(执笔)、范源清、邱朝秋、郑笑欢 陈丽萍 李晓富(执笔)、薛德慧 潘忠相、徐轰轰、周琪、朱芝芬 陈仰力、温从挺、林洁、郑婉婉
序号立项号课题名称负责人负责人单位课题组成员12014nq33农村小学中年级主题式小练笔的实践与研究吴瑞杰温州市仰义第二小学周月荣执笔王晓丹胡晓雪马晓芬22014stwy17农村幼儿园趣玩美劳课程构建的行动研究蔡爱芝平阳县鳌江镇小童洲幼儿园李敏管如意张李娜曾絮32014stwy19我校体育校本课程开设与气候特点的实践研究苏光誉泰顺中学吴永校执笔潘本华谢毓星陈志42014nq30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作业设计与讲评的实践研究张合远平阳县水头镇第一中学陈嫒嫒杨守慰52014stwy25小学篆刻特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应莉莉龙湾区海滨第一小学陈国钦张晓暖王松桃张建莲6snq26初中数学预案导学自主互助学习研究尹振国瓯海区仙岩第一中学吕小雅执笔蔡建新72014nq31小学高段语文套餐式预习作业设计与反馈的实践研究陈玲伟平阳县山门镇中心小学林美丽执笔游海群缪林梅82014sc106优秀小学英语教师独特教学风格形成的研究陈小媚平阳县万全镇榆垟中心学校施蓉蓉执笔林杏沈玲飞苏陈云92014sc117区域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化研训的实践研究陈李雯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姜存齐执笔陈李旦邱福明陈彩萍1013b114构建篆刻特色文化校园的课程研究李崇高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林海琼执笔胡玫柯晓平方圣峰1114b062目标统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实践研究傅咏梅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陈春绣陈素黄小琼周云1213b094sy项目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的初步研究张孚忠洞头区教师发展中心1313a405浙江省各市体育中考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张洪江温州市绣山中学杨忠菊执笔谭修平陈志波金卢静14wdyb201408学案导学在普通高中数学复习课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苏敏温州市第十九中学陈迅伟执笔徐琼洁王巧艳徐渭涨15wdyb201412高中体育选修课程赤足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郑晓玲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胡益政执笔朱青芳李勇胡玲珑16wdyb201325数学练习反馈与设计促中高段学生课堂注意力提升实践研究苏润温州市马鞍池小学张全苍执笔朱清芳叶冬月陈竹晨17wdyb201323小学数学积累活动经验突破学习难点的实践研究黄静瑞安市锦湖实验小学白雷执笔周淑芝蒋勇姚延18wdzd201413基于三四五六模式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研究陈云涛永嘉中学陈建斌执笔李和海金雪蕾赵子郡19wdzd201416高中生物任务驱动型教学实践的研究胡国胜平阳县第三中学高树浪执笔胡伟晓陈鸟2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领导力(诉智内参)
[例1]
互联网引发课堂革命
▪ 互联网为主载体的学习变化:
▪ 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 ▪ 传统教室成学习会所,集体做作业答疑,
教师成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增多。 ▪ 优秀教师以研究为主,可成自由职业者 ▪ 学习以自选为主,考试针对自主选择。 ▪ 课程体量小,分知识点学习,可重复学。 ▪ 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组讨论。
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 “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 专业人员。”
▪ 专业能力: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 、 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 、优化内部 管理、调适外部环境 。
1-10条
51-60条
调适外部环境
优化内部管理
基本 内容
41-50条
引领教师成长
11-20条
营造育人文化
授课模式 教师中心,系统授课 传授→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自学模式 学生中心,自学辅导 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
合作模式 互教互学,合作教学 诱导→学习→讨论→练习→评价
研究模式 问题中心,论文答辩 问题→探索→报告→答辩→评价
[例3]
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
▪ 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 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 ▪ 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 ▪ 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 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案例研讨:校本课程领导的学理
▪校本课程开发实 施得怎样?
怎样评价学生?
▪ 档案袋评价 ▪ 作品作业评价 ▪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及相关者评价、
教育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方案汇总
教育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方案汇总2023年,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普及的教育手段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加速拓展和创新。
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方案需要在技术、人才、机制等多方面开展,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深入和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方向1、数字化学校建设数字化学校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向。
需要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数字化校园、智慧教育工作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等,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2、网络拓展与融合教育信息化需要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拓展和融合。
教育应用云平台、O2O课堂、社交教育等模式,连接家庭、学校、社会,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和资源服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拓展和深度融合。
3、数据驱动教育教育数据化是信息化的重要指标。
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教育资源、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进行数据监测和分析,建立数据化管理体系和数据化决策系统,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技术1、个性化学习技术个性化学习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建模等技术,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学科特点等,给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资源,提升学习效果。
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教育者可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沉浸式学习、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等技术,实现智能教育、个性化学习、知识问答等功能,为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教育信息化的人才培养1、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教育信息化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才。
需要开展学科交叉、工科教育和国际化教育,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知识,成为“新学科”的跨界创新人才。
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
建设背景
第三阶段:科技与教育融合创新阶段 (2009年——)
优化大网络 构建大平台 服务大教育
——打造智慧 “数字教育城”
建设背景
“教育e时代”工程实施以来,广州教育信息化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 改革的深化,教育信息化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市教育信息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突显出 在结构性、体制性、有效性、服务性等方面的矛盾 与问题。
➢ 发挥网络优势 ➢ 整合教育资源 ➢ 凝聚各方力量 ➢ 追求卓越服务 ➢ 提升教育智慧
建设理念
发展模式
➢ 服务体系化 ➢ 管理协同化 ➢ 应用人本化 ➢ 城乡一体化
——“四化”融合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主体内容
广州“教育云” 一 网:广州市教育科研网 一平台: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云平台 两 库: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教育教学应用知 识库 四中心:教师学习发展中心、学生学习发展中心、 教育电子政务中心、社区学习交流中心
建设背景
广州“数字教育城”工程先后纳入到 《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以及市委、市政府“信息广州”的总体规 划和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中,2010 年启动建设,其公共服务平台已于2013年5月 底正式发布。
二、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现 状
广州“数字教育城”工程是由教育信息化的理 念与观念、体制与机制、环境与资源、信息技术及应 用、队伍建设、政策法规、标准与制度等因素构成的 区域教育信息化综合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继“十一五”广州“教育e时代”工程之后的区域 教育信息化标志性工程。
对象全覆盖·资源全覆盖·服务全覆盖
建设重点
➢ 宽带网络“校校通” ➢ 优质资源“班班通” ➢ 学习空间“人人通” ➢ 信息科技“校园通”
高校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思路
高校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高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关键。
实施高校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我们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技术架构、资源配置等方面来探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思路。
一、战略规划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战略规划。
高校信息化战略规划应当紧密结合高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规划等相关规划,确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发展方向。
在战略规划方面,需要明确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愿景和使命,明确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
也需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高校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与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形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思路。
二、组织架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信息化建设与高校整体管理相协调。
组织架构方面,需要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小组,设立信息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等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
建立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与运行机制相融合,确保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技术架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是指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应用系统架构和基础设施架构,推动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全面运用。
技术架构方面,需要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明确信息化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的优化规划和建设方向,确保信息化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在应用系统架构方面,需要统筹规划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的建设和集成,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完备性和协同性。
石景山区举办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享活动
龙源期刊网 石景山区举办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享活动
作者:刘晶
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8年第06期
本报讯近日,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简称“石景山区教育分院”)和石景山区教育信息中心在石景山区实验小学联合举办了石景山区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享活动。
石景山区教育分院书记于志勇为活动致辞。
8位一线信息技术领域教师以探讨如何用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开放分享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和使用心得。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方海光对8位教师的分享做了精彩点评,并表示活動内容及形式具有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希望后期加强学术合作与信息技术交流。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资源部副主任宋洁从市级信息化建设的视角进行了精细化点评,石景山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芊做了总结发言,表示本次活动是进一步推进石景山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一次创新尝试,一个成功的开始,信息中心会与教育分院联合组织更丰富、更系统的新技术交流活动,为广大网管、电教及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广阔平台,专注信息化的创新应用和学科融合发展,精于教学,专于科研,乐于授道。
中小学智慧校园顶层设计规划方案
以“应用导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安全稳定”为原则,注重实用性和可扩 展性,以满足未来学校发展的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校园网络升级改造
对现有校园网络进行升级和扩容 ,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满足
智慧校园的需求。
数据中心建设
建立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中心 ,提供服务器、存储、备份等设备 ,保障智慧校园的数据安全和可靠 性。
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 习惯,确保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兼容性与扩展性
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重视数据的安 全和隐私保护,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得到 充分保护。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和扩 展性,以便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和 新需求。
社会影响与推广价值
社会认可度提高
教育模式单一
传统教育模式缺乏个性化教学,难以满足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信息化滞后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不足,教育信息 化程度较低。
智慧校园的必要性
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
果。
个性化教学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
特点
03
04
05
高度信息化:智慧校园 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和物 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流动更加便捷、高 效。
智能化:通过智能技术 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 校园各项工作的自动化 和智能化支持。
智慧化:借助人工智能 、云计算等技术,为师 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 源和教学服务。
智慧校园的架构设计
基础设施层
包括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 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
教育部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在泰安举行
龙源期刊网 教育部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在泰安举行作者: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8年第16期本报讯日前,2018年教育部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專项培训在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举行。
中央电化教育馆培训部邢羽赫、山东省电化教育馆主任顾志、西北师范大学郑晓俊博士、泰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苏雪峰、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校长秦洁新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共同出席本次活动,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1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郑晓俊博士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下称《指南》)研制的依据、网络学习空间发展的四个阶段、《指南》研制过程、《指南》整体框架和《指南》关键点五个方面作了精彩讲座,梳理了“网络学习空间”工作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向。
秦洁新以《建设信息化生态校园,让校园充满智慧——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建设教育信息化生态校园的探索》为题,围绕“一个平台、两大工程、三项研究、四个突破”,分享了学院附中使用泰安智慧教育云,实施信息化培训及课堂改革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学校管理网络化、家校沟通智能化三项研究,实现评价、空间、平台、选课四个突破的点滴经验。
同时,对未来学校信息化建设之路作了展望:期望广范围、深层次的信息化应用根植于生态化、信息化新校园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学院附中英语学科组、地理学科组分别以《信息技术,打开英语课堂的新视野》《借信息技术之翼,助课堂教学腾飞》为题,从学科特点出发介绍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使用的效果。
英语学科教师丁红、尹富林,地理学科教师裴斐、刘玲云围绕“网络学习人人通,学习空间通人人”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学习模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体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既发挥了传统课堂的特点,又体现了信息化的优势,为参训教师呈现了生动的观摩课例。
本次培训既有专家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有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体现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今后不断创新发展的智慧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广州数字教育城
(二)无顶层的设计
问题反思
顶层设计一般是指从自上而下、宏观思考、从最高层 次上规划和设计,它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有大思路和大战 略。而当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单线 式”、“跟风式”、“动意式”,既没有系统规划,也没 有明确目标,只是朝着所谓的主流技术方向,在经费筹措 基础上采用项目申报的形式,即采用项目化建设的信息化 发展模式,这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模式,缺乏系统化和体 系化,有学者称此模式为“模糊式”和“紊乱式”。
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 张嘉志 2014年5月6日
提纲
顶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顶层设计的理论以及技术视角 区域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广州“数字教育城”顶层设计
一、顶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基本概念
顶层设计的概念源于工程学领域,是大型工程技术项 目建设中的一种设计理念和科学决策模式。这一理念和模 式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从实际出发,运用系统论 的方法,自高端开始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强调设计 对象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 上的整合,是一种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的 设计方法。它不仅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设计对象 的结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而 且强调从理想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
(一)无顶层无设计
问题反思
教育信息化是分散、贯穿于各业务部门和业务系统之 中的,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整合多方需求、协调各 方关系、融合多方资源,才能提高其整体的建设绩效。但 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地区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 在缺乏核心理念、目标众多或终极目标不明确,导致在资 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建设等方 面依然存在无顶层无设计的无序局面,使得部门之间信息 割据、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建设、教师培训针 对性不强等现象普遍存在。
У
Ke y wo r ds: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t o p — l e v e l d e s i g n
1 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
西 安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目前校 园 网采 用 千 兆 以太 网 技 术 , 星 型 总
科技 论坛
2 0 1 5 . 1 7
校 园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研究
以西安职业技术 学院为例
王 改 花, 张 军 智, 杨 忍 ( 西安职业技 术学院, 陕西西安 , 7 1 0 0 7 7 )
摘要 : 2 0 1 2年 以来 我 国教 育信 息化 建 设 出 现 新 的 发 展 契 机 , 职 业 教 育 信 息 化 是 培 养 高 素质 劳 动 者 和 技 能 型 人 才 的重 要 支 撑 , 是 教 育 信 息 化 需要 着 重 加 强 的 薄 弱 环 节 , 因 此 探 索 适 合 高 职 院 校 校 园信 息化 的 顶 层 设 计 显 得 尤 为 迫 切 。 文 章 通 过 对 西 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校 园信 息化 建设 规划 进 行 分析 与探 讨 , 以期 为 高 职 院校 信 息 化 建 设 顶 层 设 计 提 供 一 个 可 供 参 考 的案 例 。
Ab s t r a c t:I n 2 0 1 2 , C h i n e s e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e a t i o n p u b 1 i s h e d t h e d o c u m e n t t h a t i S T h e N a t i o n al P l a n f o r T h e
如何创新驱动网络教学
232WISDOM EXCHANGE 区域治理作者简介:张兆志,生于1980年,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应用化学。
基金项目:2020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0094)如何创新驱动网络教学衡水学院 张兆志,樊静,张素芳,王燕,王超摘要:自2020年初至今,受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影响,全国的教育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此期间,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院校都在尝试着开展互联网线上教育。
这无疑给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也为互联网推进教育变革创造了机遇。
学校延迟开学,居家的教师和学生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互联网,网络课堂、线上直播成了隔离期间重要的教学手段。
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晋升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热点,大家褒贬不一。
那么,特殊时期如何创新,才能有效驱动网络教学呢?关键词:创新;驱动网络教学;教育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8-0232-0002一、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的比较(一)教学空间不同在教室里,师生“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材、黑板、粉笔、桌椅、多媒体设备等组建了教学场地,教学空间相对封闭,教学氛围浓厚。
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开展教学。
学生的举手投足,都能反映到老师的眼里,老师能很好地把控课堂。
在互联网上,教师和学生空间上不统一,教学互动有难度。
即便开展线上直播,充其量只能是“面对面”的隔空对话,居家的环境嘈杂,学生关闭麦克风听课,虽然教师组建的网络课堂上很安静,但学生却很难做到集中心智,专心参与教学,更难以实现课堂上的“察言观色”和“心领神会”。
(二)教学资源不同线下课堂教学受单个教师素质和教室容量的限制,教学效果很难大幅度地提升。
线上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供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性的学习,视频可以反复播放,测试、操作可以重复训练,教学效果可以持续、稳定、快速地提高。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同线下课堂教学有定期的监督检查,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学习效果好坏的标准。
推进信息技术与常规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新常态
治校有方聚焦/管理JUJIAO GUANLI荩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牛志刚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管理、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常规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
勇于实践是关键,不断学习是重点,将应用变为教育教学管理新常态,在过程中逐步地实践、交流、改进和提高。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为哈师附小)创建于1956年,学校始终秉承“网络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以“用先进的思想办学校,用先进的技术促发展”为工作目标,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刻苦钻研、主动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全国整体改革基点校、省级标准化示范学校、市级现代化窗口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哈师附小结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坚持“超前谋划、科学筹划、层层细化”的工作思路,从顶层设计到实践应用,对未来一个时期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和长期规划。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工作思路。
哈师附小对全校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摸底调研,结合教育信息化2.0要求,梳理了信息技术与常规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针对人员配置不到位、资源分配不均衡、资源共享不通畅等问题,明确了“顶层设计,多方联动、激励督促、无缝链接”的工作格局,为全面推进“融合”明确了方向。
搭建组织框架,确保推进落实。
为确保“融合”能有新突破、新进展,全校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作实行三级管理,即“校长负责———校区主管(主任)监督———信息技术教师辅助”的组织框架,确保聚焦核心问题,合理调配资源,为全面推进“融合创新”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持续资金投入,完善设备设施。
软硬件设施是实施“融合创新”的基础,作为首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学校自2006年起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对学校信息化设备、设施、软件系统等进行升级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进行反思。
(一)无顶层无设计
问题反思
教育信息化是分散、贯穿于各业务部门和业务系统之 中的,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整合多方需求、协调各 方关系、融合多方资源,才能提高其整体的建设绩效。但 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地区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
在缺乏核心理念、目标众多或终极目标不明确,导致在资
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建设等方
估、战略规划、专项规划、操作性行动计划、规划的实施、 规划的监控等六大环节,其顶层目标主要体现在战略规划 环节,重点还要通过专项规划、操作性行动计划等,将战 略目标分解成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有实效 性的活动和任务,同时,明确监控责任主体。这是我国教
育信息化深化发展中必须突破的一个重要“瓶颈”。
转变,这种不断深化的“顶层设计”,大大提高了国家和 地方电子政务项目投资建设的绩效,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这对教育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二、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通过实施“面向21世纪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校校通工程”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重大工程以及各级教 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 信息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起来了重要的 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模式上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必要从顶层设计视
面依然存在无顶层无设计的无序局面,使得部门之间信息
割据、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建设、教师培训针 对性不强等现象普遍存在。
问题反思
(二)无顶层的设计 顶层设计一般是指从自上而下、宏观思考、从最高层 次上规划和设计,它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有大思路和大战 略。而当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单线 式”、“跟风式”、“动意式”,既没有系统规划,也没 有明确目标,只是朝着所谓的主流技术方向,在经费筹措
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 张嘉志
2014年5月6日
提 纲
顶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顶层设计的理论以及技术视角
区域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广州“数字教育城”顶层设计
一、顶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基本概念
顶层设计的概念源于工程学领域,是大型工程技术项 目建设中的一种设计理念和科学决策模式。这一理念和模
式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从实际出发,运用系统论
的方法,自高端开始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强调设计
对象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
上的整合,是一种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的 设计方法。它不仅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设计对象 的结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而 且强调从理想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
基础上采用项目申报的形式,即采用项目化建设的信息化
发展模式,这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模式,缺乏系统化和体 系化,有学者称此模式为“模糊式”和“紊乱式”。
问题反思
(三)有顶层无设计 顶层设计理念强调理想与现实、目标与结果、战略与执 行的统一,当科学的顶层目标确立后,必须对实现这一目标 的每个步骤、环节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并通过加强过程控 制来确保目标的实现。而反观一个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虽然也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总体规划和具体目标,
三、顶层设计的理论以及技术视角
理论视角
顶层设计理论的特征:一是顶层的决定性,即高端决 定低端,顶层决定底层,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是顶层设计 的灵魂;二是整体的关联性,顶层设计尤为强调系统的作 用,注重母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系
统化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三是过程的操作性,顶层设
计作为一个管理体系,对每一个层级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 范,对顶层目标的完成有清晰的界定,要求系统运转可操 作,过程可控制、结果可反馈。
但却缺乏对实现目标各环节的设计支撑,比例如何有计划、
有步骤地实现分目标和总目标,怎样通过加强过程监控来确 保目标的实现,如果实现不了谁来承担责任等等,使顶层设 计成为空洞的口号。
问题反思
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
施中,就体现出强烈的顶层设计的理念色彩,其经验值得
我们借鉴。如他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一般包括环境评
式认知以及基于案例的推理来设计新型的学习生态环境。
理论视角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加拿大学者乔治· 西蒙斯提出了联 通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与知识是建立于各种节点之上, 当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时,人们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目的也
发生了变化,同时,学习无非是一种网络联结和网络创造
物,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是联结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
基本概念
顶层设计的理念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 军事学、社会学等领域,成为众领域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
思维方式。从其理论内涵来看,主要特点:一是整体主义
战略,其所有子系统与分任务都围绕核心目标,以所达到
预期的整体效应;二是缜密的理性思维,其自上而下的设
计,源于并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理性提 升;三是强调执行力,要求执行过程体现精细化管理和全 面质量管理战略,强调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
过程。它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解决网络环境下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均无法解释的学习现象。 它将是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
理论视角
学习环境新理论:美国教学设计领域著名专家戴维· 乔
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强调学习是包括互动的意 图 —行动—反思活动的实践,学习是需要有意志的、有意 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因此,应该依据不 同于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当代学习情境概念、 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从社会共享认知、情境学 习、日常认知和日常推理、活动Βιβλιοθήκη 理、生态心理学、分布重要意义
顶层设计在我国其它领域信息化建设中也有许多成功 经验,尤其是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政府信息化工程,
借助于“顶层设计”,在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上层层深入, 从初期围绕电子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数据库系统集成,扩 展到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政府管理部门
的业务流程再造,再深入到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