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地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题(总分20分,每题4分,共5小题)

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三、判断改错题(总分10分,共5题,每题2分。)

四、简答题(总分30分,共3题,每题10分)

五、分析论述题(总分20分,共1题)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2.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是什么?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因子主要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费用大小、可代替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3)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中,一般都将能源和交通作为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的重点来加以建设。

(4)资本对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影响

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

(5)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力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

(6)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模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2.简述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等。

(3)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脱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或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持,即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中产业环境至关重要。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如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产业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4)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

3.简述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通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

(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描述。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什么是区位指向?

指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势。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及理论的局限性。

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取消了贵族的许多特权,也促使了贵族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和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大量获得人身自由的农民成为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农业劳动者。于是,出现了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

主要内容:在已经设定的各种假设前提成立下,根据地租收入公式,地租收入R对某一固定农作物产品而言,随距离市场的增加而减少。于是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决定,不易运输的农作物斜率一般较大,反之较小。根据这一机制,在城市的的周围,将形成不同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即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物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就是杜能圈。

意义:(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成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由此形成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的空间格局。

(2)经济学上的意义:在经济学上,杜能农业区位理论重要意义在于其研究方法。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这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的局限性:杜能圈是在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条件。

3.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的假定条件上:(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在这三种假定条件下,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筑其工业区位理论。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第二阶段,在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第三阶段,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意义:(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之后的工业区位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基础。(2)韦伯区位论中的最小费用区位原则为成为以后的区位研究的经典法则。(3)韦伯理论不仅局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指向理论已经超越了原本的工业区位范畴,而发展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4.简述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

胡佛的运输费用理论主要分为运费结构分析和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分析两个部分。(1)运费结构:胡佛认为运输距离、方向、运输量和其他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运费,从而造成产业区位的变化。边际运费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是以同一比例变化,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2)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运输方式不同,单位重量的货物每单位距离的运费也不同,即运费率不同。公路、铁路、水运适合的货物运输距离依次增加。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分析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1)同级中心地形成六边形市场区域(腹地范围、销售区域)

(2)中心地存在等级性,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形成一个逐级排列的体系。

(3)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克氏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K=3,市场最优;K=4,交通最优;K=7,行政最优。

意义:(1)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2)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