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最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的形成;三河镇大捷;太平军再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性质和特点。
2.能力培养
(1)本课历史故事和分析问题的内容较多,可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讲解,达到锻炼他们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使他们拥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思想认识
(1)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反抗、自强不息的民族,而对本国反动势力的统治和外来侵略,农民阶级勇敢地承担起抗争与探索的重任,并为之顽强战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突出体现了小生产者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说明在近代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天京变乱;保卫太平大国的主要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功绩。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用具: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幻灯片(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设计好);太平天国“天王府”图;《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等。
学生:提前预习:掌握教学目的中的基础知识。课下讨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资料:可阅读唐浩明编著的小说《曾国藩》。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使学生初步具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知识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本课内容可提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搜集资料进行整理,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拥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他们搜集到一些小历史故事时,可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讲解;当他们对某些观点提出不同观点时,都可到课上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时,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唯物史观: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上课前大屏幕展示本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问:太平天国建立后它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它的革命目标又是什么?
○答:《天朝田亩制度》是其革命纲领,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下面大家请看这幅图(大屏幕展示:“天王府”图):这座飞檐斗拱、富丽堂皇的建筑就是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的府第,它是在原都督府的基础上,几经扩建而形成的。此外,其余各王在天京均建有自己豪华的王府。大家想一想,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的行为、思想已与建国初期背道而驰,在未完成反清大任之际,他们已日益滋长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腐朽思想。这不仅使太平天国的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而且会使昔日情同手足的举事兄弟之间不断产生矛盾,只能有难同当,不可有福同享的小生产者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暴露。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现象会日渐疏远群众,涣散军心,于是断送了大好的革命形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由盛转衰,以致最后灭亡的这段历史。
【新课教学】
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板书)
一、天京变乱1856年(板书)
(问)同学们课前预习本国教材,课上讨论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变乱后洪秀全重整朝纲的措施。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作必要的补充。
1.天京变乱的原因。(大屏幕)
定都天京后,特别是随着北伐、西征、东征的进行,使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全盛,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腐朽思想日益滋长。
洪秀全日益陶醉于“爷、哥、朕、幼坐朝廷”、“父子公孙同显权”之中。天国上下制定了繁缛森严的等级制度,昔日的“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朴素平等思想,几乎荡然无存。这种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不仅破坏了当初领导集团之间、将士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导致领导集团个人权欲的恶性膨胀,最终酿成天京变乱。
2.天京变乱的经过及影响。(大屏幕)
有关天京变乱的经过,可由学生课下准备,课上到讲台演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变乱过程,教师可运用大屏幕分步展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辅助学生讲解。
天京变乱的后果突出强调三点:(1)力量受损: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互相猜忌,大批骨干被杀或出走,损失了干部,又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为清军的反扑提供了可乘之机;(2)形势危急:清军再建江北、江南大营。(3)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前期的积极进攻转为全面防御阶段,在此之后太平大国运动没有被很快镇压,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一时抽不出更多的军队“围剿”太平军。
3.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大屏幕)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的情势十分危急。为此,洪秀全先是自己总理朝政,继而于1858年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为军中指挥,随后又册封其为英王、忠王;1859年又册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新领导集团的形成,使太平天国暂时渡过了危机,曾再破江北、江南大营,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已出现的颓势。
总理朝政之后的洪仁玕,为扭转天国已出现的颓势,重振天国,提出了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治国方略,其内容和特点我们在下一节中还要具体学习。但由于各种原因,《资政新篇》没有实行。
二、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
(大屏幕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提问)面对太平天国此种局势,假设你是太平大国的领导你会如何采取军事行动?
此时,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对任何回答不给予否定,因为一旦予以否定,都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假设学生回答与教材相差太远,教师加以引导:看一看当时的太平天国领导是如何应对的?或者帮助其分析当时的形势,面对内外危机,洪秀全已解决内部的危机,重建了新的领导机构;外部危机是:清政府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天京陷入包围之势,如何解决呢?可引导学生回忆,当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什么要进行西征和东征?
(学生答)西征的主要目的是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看“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天京(南京)居于长江下游,湘军主帅曾国藩曾经说过:“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领而下,乃能成功。”当初太平军之所以如破竹之势攻占天京,正是由于它先攻取了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