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研究——以“能”、“会”为例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研究——以“能”、“会”为例

Key words: modal verb;neng; hui; meaning; syntax; pragmatically function; comparative research; error analyze
3
目 录
一、引 言 ................................................................. 1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研究——以“能”、“会”为例》系本人在 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 硕 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 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研究 ——以“能” 、 “会”为例
专业学位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 申请人姓名 : 尹 奇 艳 导师姓名、职称: 张瑞英教授 翟文铖副教授 论 文 提 交 时 间 : 2012 年 4 月 8 号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 动词研究——以“能”、“会”为例》,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 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 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能愿动词能、会、要、想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研究

能愿动词能、会、要、想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研究

能愿动词“能、会、要、想”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研究中文摘要汉语语法中存在着大量不对称现象,能愿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之间同样有不对称。

由于能愿动词大都不止一个义项,不同义项与否定词搭配情况也不同,就造成了能愿动词肯定式和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注意。

遗憾的是,目前的研究甚少,而且侧重于个别能愿动词的微观研究,缺少宏观系统的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解释也比较薄弱。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理清这些能愿动词的肯定式与否定式之间的对称和不对称关系,总结出一些规律。

本文在搜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首先梳理“能”、“会”、“要”、“想”的所有义项,以及按义项为单位所对应的否定式的用法,对其语法意义进行细致的分类。

在确定这四个能愿动词语义、用法的基础上,描写能愿动词肯定/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关系,归纳出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的几条规律。

并将从“自然语言的肯定和否定公理”、“否定标记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结构隐喻”和“肯定词的两阶段生成方式论”等四个角度去解释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的动因。

研究价值在于从理论角度探讨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问题,为汉语能愿动词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全文一共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交代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梳理一下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阐述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和选定加以说明。

第二章首先借用语料库分别归纳出“能”、“会”及其各个否定形式的语法意义,并行分类描写,找出它们的肯否不对称关系,最后辨析这两个近义能愿动词。

第三章首先借用语料库分别归纳出“要”、“想”及其各个否定形式的语法意义,并行分类描写,找出它们的肯否不对称关系,最后辨析这两个近义能愿动词。

第四章首先通过表格对前文的分析进行总结,然后归纳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的规律,最后从四个不同角度对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的原因进行尝试性解释。

第五章首先总结本文每章的研究框架和结论,然后列举在分析研究中的一些规律性结论,最后给出关于如何准确辨析、选择能愿动词否定形式的建议。

近20年古汉语动词研究综述_武振玉

近20年古汉语动词研究综述_武振玉

近 20 年古汉语动词研究综述武振玉 周晓凤〔摘要〕动词在古汉语词类系统及词汇系统中均居重要地位, 但在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 相关研究却比较冷清, 研究成果亦比较有限。

近 20 年来随着动词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相关研究成果也明显增多 。

从研究对象 看, 这些研究可大别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两种, 前者又有专书研究和共时断代研究的不同, 后者则有通史式演 变研究和断代式演变研究两种 。

其中专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但断代研究还有许多空白, 亟待加强。

从研究内 或侧重语法研究, 或侧重语义研究, 或两者并行。

从研究方法看,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共时与历时相结 容看, 合、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等均已开始被有效地应用 。

同时, 引入现代语言学理论全方位地研究古汉语动词也取得 如运用语义场理论研究动词类聚和运用配价理论研究动词组合就是其代表 。

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动词; 共时研究; 历时研究; 专书研究; 专类动词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07JA740014 ) ; 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 2010ZZ045 ) 〔作者简介〕武振玉, 1963 年生, 历史学博士,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吉林 长春 130012 ) ; 周晓 1965 年生, 凤, 吉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H109.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6198( 2012) 04 - 0267 - 04动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 , 这 类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是语义系统和基本词汇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词类相比, 动词在句法结 构中活动能力最强, 大部分词类都要跟它发生一定 的组合关系; 从历史更替看, 动词是变化较大的一 类, 在汉语词汇系统的古今演变中占有重要地位 。

但在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 动词研究却比较冷清, 研 究成果不多, 理论探索也相对滞后。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

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选取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四十六名留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和分析他们在习得十个汉语典型能愿动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同时逐条检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开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对其进行充分的描写、统计后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留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类型与比例,并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全面地分析了偏误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建议,包括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与练习设计等方面。

本文在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结合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对防止和纠正留学生的习得偏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

同主题文章[1].《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总目录'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1)[2].吕必松. 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闭幕式致辞'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3].从战略上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2)[4].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02)[5].《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总目录'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4)[6].杨庆华. 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的开幕词(1996年8月8日)'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7].韦钰. 在国家教委举行的招待会上的祝酒词'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8].HB.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将在深圳召开'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4.(04)[9].以文会友盛况空前——记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6.(03)[10].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总目录' [J]. 世界汉语教学. 1999.(01)【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对外汉语; 能愿动词; 助动词; 中介语; 习得; 偏误分析【作者相关信息搜索】:福建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沙平;杨阳;。

能愿动词“能”和“会”的对比研究综述

能愿动词“能”和“会”的对比研究综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第21卷第1期2019年2月Vo1. 21 No.1Feb. 2019【语言学研究】能愿动词,也有称助动词、情态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能”和“会”更是高频词汇,根据《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4),“能”与“会”的使用频率在“要”之后分列二、三位[1]。

有趣的是,这两个词在使用范围上有很多重合。

学术界对于这两个词的研究数不胜数,主要可以分为个案分析和比较研究两个方面。

笔者在此主要对“能”和“会”的对比研究进行综述,分列各家观点,总结出其中的共识和缺漏,以便今后进行更系统、全面、细致的分析。

关于“能”和“会”的对比研究,学者们有对其语义的细致分析,有从语法角度描写它们的用法搭配,有从语用角度对二者使用差异的总结,也有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说明。

下面,本文就从语义角度、语法角度、语用角度和认知角度四个方面概括一下各家观点。

一、语义角度关于“能”和“会”的语义研究,学者们大多是先分别罗列二者的义项,然后找到其语义交叉范围,再进行对比分析。

也有的人仅从两者的一个相似义项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这一义项中更细微的差别。

赵元任认为“能”有两个义项,即能够和可能,并指出:“能”的使用频率比“can”低,因为能用动补式的句子会倾向于用动补式。

赵先生认为“会”的义项也有两个,即能和可能。

这个论述虽然过于简单,但对“会”的义项的说明已经反映出了“能”和“会”的相似性[2]。

吕叔湘对“能”和“会”的语义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指出“能”有6个义项:1.表示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2.表示善于做某事;3.表示有某种用途,比如“橘子皮还能做药”;4.表示有可能;5.表示情理上许可;6.表示环境上许可,比如“公园里的花怎么能随便摘呢”。

“会”有2个义项:1.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某事;2.有可能。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的习得与教学研究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的习得与教学研究

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的习得与教学研究○陈萍 (泰)郑英(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摘 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泰国零起点学生“能”的偏误率很高,“会”、“可以”这两个能愿动词也会产生干扰,我们尝试着从汉泰语言对比、偏误研究去探索、分析原因,最后从教学设计、教材编写等方面提出一些教学对策,希望能一定程度地提高泰国留学生对“能”的习得效率。

[关键词] 能愿动词; “能”; 偏误; 教学设计; 泰国留学生[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1-0119-04 汉语能愿动词“能”是留学生的汉语习得难点之一,陈若凡、张丽(2008)、陈氏顺(2011)等对此都有所论及。

[1][2]王舜真对泰国学生做过两次调查,发现泰国学生混淆了“能”、“会”、“可以”的用法;习得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能”→“可以”→“会”。

随后,我们对泰国零起点学生做了访谈,发现大部分泰国学生认为:“能”、“会”、“可以”这三个词可以互换;它们都能和泰语‘ ’对译,且意义和用法都差不多。

[3]因此,我们选择习得难度最高的“能”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从汉泰对比、偏误分析两方面寻找原因,并以此为据,对泰国零起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教学对策。

一、汉语“能”与泰语“ ”的语义和语法对比关于能愿动词“能”的义项,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如丁声树(1961)、吕叔湘、刘月华等,本文采用了吕叔湘的观点,即“能”有五个义项,分别是“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善于做某事”、“有某种用途”、“有可能”和“许可”。

[4][5] Palmer(1986)认为,泰语“ ”可分为六种义项,即“得到”、“有机会”、“有能力”、“许可”、“可能”、“过去发生了某事”。

我们根据吕叔湘(1980)和Palmer(1986)的义项分类,对汉语能愿动词“能”和泰语“ ”进行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对比。

学习者汉语关键特征研究——以能愿动词为例

学习者汉语关键特征研究——以能愿动词为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第41卷第3期2019年5月Vol.41 No.3May 2019学习者汉语关键特征研究一一以能愿动词为例郑琬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摘要:运用关键特征研究方法探讨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词汇方面的语言表现特征,以及学习者母语对语言关键特征的 影响,具体以能愿动词为例。

利用汉语母语者语料库和学习者中介语语料库确认Hawkins 和Buttery 界定的已习得的语1■特征、发展中的语言特征、学习者第二语言正确形式使用分布与母语者类似、学习者第二语言的正确使用形 式像是发展中的或与母语者不同等四种关键特征,进而考察日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的汉语语料。

结果发现,学习 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五个能愿动词虽然与不分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语料相同,但是具体使用特征有一定差异,显示学 习者母语背景的不同对其关键特征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二语习得;关键特征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19)03-0025-08从鲁健骥山引进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以 来,几十年来关于汉语中介语与偏误分析的相关研 究皆取得了广泛的成果,不仅在各个期刊上发有多篇相关文章,还出版了多本专著。

更有多本针对不 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做研究的中介语和偏误研究专 著。

可以说,中介语研究和偏误分析在过去几十年 来,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但是中介语理论目前只是一种假设,因为迄今为止,还 没有人描写出任何一种中介语的语言系统。

又因为 偏误分析理论的局限和不足,忽视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正确使用和习得过程,且研究方法和角度始终 没有突破,近几年来,大家对中介语及偏误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这点可以从相关文章在主流期刊中的 减少看出。

蒙古国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习得状况研究

蒙古国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习得状况研究

【 中图分类号】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5 ) 0 6 — 0 0 0 4 — 0 1

蒙古 国汉 语 学 习者 习得研 究 的重 要性 其他 蒙古 国人 民 学 习汉语 的历 史 由来 已久 . 学 习人 数也 呈 现逐 年 3 . 你 学 习汉语 多长 时间 了7 增 长 的 态势 . 自国 家汉 办/ 孔 子 学 院总部 成 立 以来 . 学 习汉 语 的人 4 . 你 的 汉 语老 师 是 哪 国人 ? 中 国人 ( 蒙 古族 非 蒙 古族 1蒙古人 其 他 数 更是 逐年 上涨 , 据 不 完全 统计 , 截至 2 0 1 3年上 半年 , 蒙 古 国教 授 汉语 的公 、 私 立 院校 将 近 7 0所 , 首 都乌 兰巴托 市为 最 多 . 乌 市学 习 5 . 你 的 父母是 否是 中 国人 7 父 亲 母 亲 汉语的人数 已逾 7 0 0 0 人之 多。 蒙古国立大学、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 为能 愿 动 词 选择 合 适 的位 置 , 在 你 的 选择 上 面 写 “ 、 / ” 伊 赫扎 萨克大 学等 高等院校 的 汉语 专 业 学历教 育也 开展得 如 火如 ( 部 分试 题举 例 ) 荼. 汉语 教 学与 学 . - j已成 为蒙古 国教 育 中不 可或缺 的一 部分 1 . 能: 老师. A我 B读 c 这个 词吗 ? 蒙古 国在 经济 生 活和 文化 发 展 等 方 面受 到 了我 国的 深切 影 2 . 能: 我 一 个人 就 A把 这 些衣服 B洗 了 c 响, 学好汉语时蒙古学生未来求学、 工作与发展大有裨益。 我 国教 3 . 会: 这 次 A 比那 次 B好 C。 二 育部 规 定 . 外 国 留学 生可 凭新 汉语 水 平考 试相 应级 别 的成 绩报 告 用合适的能愿动词填空。( 部分试题举例) 入 中国 高校 就读 .跨 国企 业也 在 涉及 对 华 贸 易的 岗位 中增 加 了 能、 会、 可以、 想、 要 HS K成绩证书的要求 . 学习汉语、 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对学习者的 1 . A: 这里有很 多菜, 我们吃什么啊?B : 都() , 你() 吃鱼吗? 重要 作 用 日益 凸显 2 . 如果 不 是 太晚 了, 我 真 不 () 回家 。 二、 能愿 动词 习得 研 究 的重 要性 3 . 明 天我 () 来找 您 吗? 能 愿动 词 历 来是 汉语 习得 的难 点 之 一 .能愿 动 词 的 习得 也 三、 判 断下 面 的 句子 是 否正 确 . 句子 中 的能 愿 动 词是 否应 该 给 他 们 的汉语 习得 与使 用 带来 了一定 的 困难 . 这种 困难 导 致的 习 使用、 是否忘记使用 , 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部分试题举例 ) 得不完善也给汉语其他方面的学习带来了困扰 调查结果显示学 1 . 这次考试的很 多汉字我不能会写 . 你都写吗?() 2 碱 会 唱 歌和 会跳 舞 () 生在 能 愿动 词 的 习得 中产 生 了大 量的 习得 偏误 . 这 些偏 误 已经影 3 . A : 你 能 可以 写汉 字吗 ? () B : 我 写汉 字。 响 到 了汉语 的 习得 与使 用 , 而这 方 面的 针 对性 研 究较 少 , 教师的 教学和辅导得不到很好的借鉴 .偏误 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使 经调 查 了解 , 以办学时间 、 办学水平、 学校资历 、 学 校 对 汉 得 学 生的 汉语 面貌 和 汉语 水平 受到 了影 响 语 重 视 程 度 和 学 生 整 体 汉语 水 平 等 为 依 据 选 择 了 不 同 省 市 的 三、 蒙古国汉语学 习者能愿动词习得调查与分析 共1 0所大中小学校 ,每所学校发放 问卷 3 O 份 .收回有效问卷 以鲁健骥提 出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在 汉语语法表层结构上产 1 7 8份 。 经统 计 分 析 得 出五 个 能 愿动 词 “ 能、 会、 可以、 想、 要” 的 生的 “ 误代 、 遗漏、 误加、 错序” 四 种偏 误 类 型 为 归 类标 准 . 我 们 在 偏 误 概 率 分 别 为 “ 2 1 . 3 5 , 2 9 . 9 9 . 2 3 . 6 8 . 1 2 . 5 6 , 2 7 . 9 3 ” , 四 种 偏 误 类 实 际 的对 蒙汉 语教 学 中发 现 学 生在 能 愿 动 词 “ 能、 会、 可以、 想、 型“ 误代 、 遗 漏、 误 加、 错序 ” 的偏误 概率 分别 为“ 2 9 . 0 4 , 2 3 . 3 9 。 1 3 . 6 1 , 7. 2 9”。 要” 的 习得过 程 中会 出现 大量 的 偏误 . 即便 是 到 了汉语 高级 阶 段 2 的学习者 . 也会在能愿动词的使用上 出错 进行汉语 交际时, 有些 通过 偏误 数 据 统 计分 析 结果 我 们 了解到 学 习者 极 易在 “ 误 学生回避 能愿动词 的使 用. 不用或是采用其他方式表达 . 也有些 代 、 遗漏、 误加、 错序” 这 四 种偏 误 类 型 上 出现 语 法 偏误 。 尤以“ 误 学生 主动 使 用 能愿 动词 . 但 由 于对词 义模 糊 不 清或 产 生混 淆 而造 代 ” 和“ 错序 ” 的偏误 比例 为最 高 . 其 次为 “ 遗漏” . “ 误加” 的偏 误 比 成张冠李戴的现象 在流畅的汉语 交际中. 为 了意思表达清晰、 完 例 最 低 。 就 能愿 动词 而 言 . “ 会” “ 要” 的 偏误 数量 及 比例 最 高 . 其 次 整。 语 句通顺 . 某些表达 中必须使用能愿动词, 不可回避且不可混 为 “ 可以” 和“ 能” , 两者 的 偏误 比例 相 当 . “ 想” 的偏 误 数 量及 偏 误 用. 学 习者 往 往 就在 这 时暴 露 出能愿 动 词 习得 的不 完善 . 影 响 言 比例 最低 语 交 际的质 量 希 望 这一研 究 结果 能 够对 在 蒙从 教 的 汉语 教 师 起 到 一 定 的 《 “ 能、 会、 可 以、 想、 要” 习得 状 况调 查表 ( 中文版 ) 》 辅助作用. 也希望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 同努力让学习者更有效地 在 你 选择 的 选项 处 写“ 、 / ” . 或在“ ” 处填 写相 关信 息 ( 部 习得 汉语 能愿 动词 分举 例 1 参 考 文献 : 1 . 你 的性 别是 ! 男 女 … 孙德 金 , 对 外 汉语 词 汇及 词 汇 教 学研 究『 M] , 商 务 印 书馆 , 2 0 06。 2 . 你的学校在哪里?乌兰巴托 达 尔汗 额 尔登特

能愿动词语法特征论文

能愿动词语法特征论文

能愿动词语法特征论文摘要:虽然对于能愿动词的分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在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是学生学习和老师讲解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由于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多,句法功能复杂,语用环境广泛,学生很难在具体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能愿动词。

分析能愿动词的语法、语用特征,提炼出教学点侧重点,以一种更为简单明了的方法说明能愿动词的使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能愿动词。

对比学习者的母语找出二者的区别,教学时对于存在差别的地方要着重讲解和练习,最好能放在实际的交际中进行练习。

一、定义及分类能愿动词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马氏文通》起就开始对能愿动词进行研究,但其定义、数量一直存在争议。

曾出现了“助动字”、“助动词”、“能词”等名称,吕叔湘指出“助动词里边有一部分是表示可能与必要,有一部分是表示愿望之类的意思,所以又叫`能愿动词”。

在阅读相关期刊后,综合各家的定义后将能愿动词定义为: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具体分类为:表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等;表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等;表必要:该、应、应该、应当、得(dei)理当等;表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等。

二、语法及语用特征1.绝大多数能愿动词后面只能接谓词性成分不能接名词性成分,也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等”。

例如:想唱歌应该早起去锻炼她会讲英语2.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

[可以]去 [应该]高兴幸福和欢乐都是很脆弱的东西,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够]影响它们。

3.不能重叠但是可以进入“V不V”的格式,表示询问或疑问。

下课后你想不想去打蓝球?你能不能帮我修理自行车?4.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很喜欢非常愿意真想要5.在有标记的被动表述中,能愿动词只能位于介词“被”的前面。

事情可能让他们干完了。

我会被你们忘记的。

6.能愿动词是句子的语意重心。

在“能愿动词+动词”结构中,能愿动词应该看作核心,后面的动词看作宾语。

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目录绪论 (1)第一节选题缘由及意义 (1)第二节研究内容 (2)第三节研究综述 (2)一、关于能愿动词的研究 (2)二、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研究概述 (5)三、“能”、“会”、“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9)第四节研究方法和研究语料 (11)一、研究方法 (11)二、语料来源 (12)第一章“能”、“会”、“可以”的语义、语法研究 (13)第一节“能”、“会”、“可以”的语义研究 (13)一、“能”的基本语义研究 (13)二、“会”的基本语义研究 (16)三、“可以”的基本语义研究 (18)四、“能”、“会”、“可以”的语义对比 (21)第二节“能”、“会”、“可以”的语法研究 (26)一、带宾语 (27)二、用于介词结构前 (27)三、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 (28)四、放在“X 不 X”的格式里形成正反问句 (28)五、“能”、“会”、“可以”与副词的搭配 (29)六、“能”、“会”、“可以”的否定 (30)小结 (34)第二章偏误分析 (35)第一节 HSK语料库的调查与研究 (35)一、调查准备 (35)二、偏误语料的描写说明 (35)三、调查结果 (35)第二节“能”、“会”、“可以”使用偏误分类及分析 (36)一、遗漏偏误 (36)二、误加偏误 (37)三、误用偏误 (40)四、错序偏误 (46)小结 (46)第三章能愿动词偏误原因探究 (48)第一节学生的原因 (48)一、母语负迁移 (48)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49)三、学习策略的影响 (50)第二节教师的原因 (51)一、教师的理论基础 (51)二、教师的课堂教学 (51)第三节教材的原因 (52)一、教材的编排 (53)二、语义语法描述和解释 (53)三、例句和练习 (54)小结 (55)第四章“能”、“会”、“可以”的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56)第一节“能”、“会”、“可以”的教学建议 (56)一、从语义角度编排“能”、“会”、“可以”的教学 (56)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6)三、使用情境教学法 (56)四、使用简洁的教学语言 (57)五、词义和句法相结合 (57)第二节“能”、“会”、“可以”的教学设计 (57)一、表示能力的“能”、“会”教学设计 (57)二、表示用途的“能”和“可以”教学设计 (61)三、表示许可的“能”和“可以”教学设计 (63)四、表示可能的“可以”教学设计 (66)小结 (68)结语 (69)参考文献 (70)致谢 (73)绪论第一节选题缘由及意义能愿动词,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

汉语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动词研究综述尹戴忠(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湖南湘潭41120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80年代以来,汉语动词研究一直是个热门,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范围扩大,研究方法多样,研究队伍壮大。

对于动词的性质与界定、分类标准和特定义类的研究是当前汉语动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分歧颇多。

我们对所见到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对今后相关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汉语动词;性质;分类标准;特定义类;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H1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07)06-0120-03收稿日期:2007-04-11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成果,湘教通[2004]284号作者简介:尹戴忠(1968-),女,湖南邵东人,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词汇训诂研究。

引 言自《马氏文通》问世,把古代汉语的词类分为九类以来,关于汉语的词类问题,语言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词类的划分或粗或细,少则几类,多则十几类,但总的说来,基本的格局没有什么变化,即名、动、形三分的格局没有什么变化。

”[1](P12)80年代以后,汉语动词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这是由于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分都跟它挂钩,被它吸住。

因此,动词研究成果颇丰,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动词的界定、分类标准、特定义类、语法功能、构词方式、配价情况、活用兼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

限于篇幅,本文只就动词的性质与界定、动词次范畴的分类标准和特定义类的研究进行阐述。

一、动词的性质与界定研究动词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动词,或者说动词是一种什么样的词类。

在动词立类的根据问题上,大家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1.依据意义或概念来确定动词早期的一些语法著作大多是根据意义和概念来确定动词的。

自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给动词定义为:“凡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2](P21)之后,许多学者大都沿袭此定义,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研究综述

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研究综述

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研究综述作者:杨敏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2期摘要:动词是汉语最重要的词类,它既是语义结构的核心,也是句法结构的核心,儿童动词的发展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很大。

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研究方法、习得机制与过程,以及动词小类的研究。

关键词:汉语儿童动词研究方法过程机制一、引言汉语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开展较早,如陈鹤琴(1933)、赵元任(1951、1976)、程小危(1956)、李行德(1986)、朱曼殊(1986)等,研究主要从心理学和语言学角度展开。

进入20世纪90年代,汉语儿童语言习得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如李宇明(1995)、许洪坤(1996)、周国光(1997)、孔令达(2004)等。

其中,动词习得研究受到更多关注,比如张显达(1992)、李行德(2004)、肖玲(2006)等。

动词是语言中相当重要的词类,了解儿童如何习得动词对了解儿童的整个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本文对儿童普通话动词习得的研究作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儿童的整个语言习得研究。

二、研究方法吴天敏和许政援(1979)、郭小朝和许政援(1991)是国内较早的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进行的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学者。

他们使用纵向法对五个婴儿从出生到三岁这一期间的言语发展做了记录,采用录音和文字记录方式,最后得出结果,初步发现动词在儿童词汇的发展中仅晚于名词。

郭小朝和许政援则采用每周家长自录30分钟和研究者家访录音30分钟的方法追踪一个小男孩从2个月到27个月的语言习得状况,结果在13—27个月才出现动词。

进一步分析发现孩子在13—27个月期间所掌握的动词绝大多数是表示行为动作的动作动词,少数是趋向动词、心理动词和存现动词,他用这些动词描述躯体动作和物体运动,描述周围的事物、事件和自己的心理感受,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愿,并用言语支配他人。

陈萍、许政援在论文《儿童最初词汇的获得及其过程》采用纵向法追踪研究,追踪的两名儿童掌握的最初词汇中,名词的比例最高,动词次之。

现代汉语里的能愿动词

现代汉语里的能愿动词

现代汉语里的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例如:
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
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
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
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能愿动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作状语,不能直接带体词性宾语。

例如:
幸福和欢乐都是很脆弱的东西,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够影响它们。

我不愿意跟他同流合污。

你应该知道大器晚成的道理。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

能愿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但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不~不”和“~不~”的格式中。

例如:
能——不能不/能不能
要——不要不/要不要
会——不会不/会不会
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应该——不应该不/应该不应该。

现代汉语言说动词研究概观

现代汉语言说动词研究概观

现代汉语言说动词研究概观言说动词是指用来指称言说这一动作行为的一批特殊动词,国内已有的研究对这一动词特类有不同程度的关注。

本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汉语言说动词的研究基本处于从属地位,大都只是为研究言语行为、动词分类或语篇分析提供例证;言说动词的相关概念有待进一步厘清;偏重语义层面的描写,对言说动词的语义与句法、语用的接口关注不够;缺乏对汉语言说动词这一词类的总体考察和系统分析。

标签:言说动词认知语义篇章语用一、引言动词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然而,纵观已有的研究文献,对言说动词这一特类的研究虽已引起学术界不同程度的重视,但相比较欧美学界对英语言说动词的研究,我们已有的研究不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还远远不够深入细致。

本文拟回顾自《马氏文通》以来有关汉语言说动词的研究成果,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策略,以期能对这一类特殊动词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研究的范式及特点对言说动词的关注和研究可以说一直伴随着中国语法学的诞生和发展,走过了一条从自发到自觉、从附庸到主体的道路。

早在1898年,马建忠在论述“外动字”(及物动词)带止词(宾语)时,就已开始涉猎到言说动词,只是当时他没有明确使用“言说动词”等相关概念。

其后,言说动词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不同程度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注重借鉴新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汉语言说动词展开研究,这既拓宽了研究领域,也加深了研究深度,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纵观历年来的研究文献,主要遵循和形成了以下三个研究范式:(一)研究范式Ⅰ:基于动词研究框架下的从属性研究在研究动词问题时涉及到言说动词,诸如动词的价分类、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双宾动词、谓宾动词、带小句动词、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离合动词等。

言说动词被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类别体系加以探讨。

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现象分析

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现象分析

( 1 9 ) 我们没有找到那家书店 ,应该回来了。 “ 应该 回来了 ”这一分 句本身 ,没有 错误 , “ 应 该”
表 示 估 计 情 况 必 然 如 此 。 若 结 合 前 一 句 话 , 则 不 合 适 , 改
( 1 1 )・ 李华邀请 我们 能去她 家吃饭 。 “ 能 ”表 示有能力或有条 件做某事 ,而 这个句子 中不
( 7 ) 我们 不仅应该好好学习,还好好孝顺父母 。
I 9 5 在 汉 语 中 , 后 一 分 句 中 的 能 愿 动 词 不 能承 前 省 略 , 所 这样就是很 自然的句子 了。 由此可见 ,能愿动词在语 言表 兰
。 . 。 。
语 言应用研究
作 用 , 在 言 语 活 动 中 , 根 据 表 达 的 需要 , 该
漏 、误 加 、误 代 、位 置 不 当、 否定 、重 叠 。
关键词 :能愿 动词 留学生 对 外汉语教 学 偏误
在对 外汉语 教学 中,经常会看 到或听 到留学生 使用这
样 的句 子 :
( 1 )+ 已经 十点 了 ,你 可 以 来 吗 ?
或性状 的一些特 点 。多数 使用能愿动词 的句子抽 去能愿动
( 2 ) 我生病了,不可能去上 学了。 ( 3 )+ 你身体 不好 ,经常运动得 。
( 4 ) 吃饭 以后 ,你 应 该作 业 。
这 些 偏 误 句 都 与 汉 语 能愿 动 词 有 关 , 它 们 在 语 法 、 语 义 或 者 语 用 方 面 没 有 满 足 能 愿 动 词 的 使 用 条 件 。 在 留学 生 然 ,确实有 的句子用与不用 能愿动词 ,语义变化不 明显 。
学习汉语 的初级 阶段 ,使用 能愿动词 的出错率 很高 ,这使 我们感 到有 必要对对 外汉语教 学 中的能愿 动词 的偏 误情况 作进一步 的研究。偏误分析 ( e r r o r a n a l y s i s )是一种对学 ( 9 )a . 明天我要去北京。 b . 明天我去北京。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在语法上,能愿动词有一些特殊的句法结构和用法。

例如,能愿动词可以与不定式、动词短语等形成复合谓语,表示能力或意愿的程度。

能愿动词还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动态或静态的词组动词,表示更加具体的动作或状态。

在语义上,能愿动词的意义较为复杂。

能愿动词可以表示说话人的能力或技能,如“会”的用法表示说话人具备其中一种技能或知识;还可以表示说话人的意愿或愿望,如“想”、“愿意”的用法表示说话人希望或愿意做件事情。

能愿动词还可以表示允许或禁止的意思,如“可以”、“不可以”的用法表示其中一种行为被允许或禁止。

研究者对于能愿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能愿动词的语义辨析,研究不同能愿动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和使用条件;其二,能愿动词的句法功能和句法结构,研究能愿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其三,能愿动词的语用功能和语用特征,研究能愿动词在交际中的使用方式和意义;其四,能愿动词的学习和教学,研究学习者对于能愿动词的掌握和使用能力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综上所述,能愿动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的动词,其语法和语义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研究者对于能愿动词的研究主要关注其语义辨析、句法功能、语用特征和学习教学等方面。

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为语言学理论建设和汉语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汉语能愿动词的维译研究

汉语能愿动词的维译研究

语言新探汉语能愿动词的维译研究古力加马力·斯德克 海丽恰姆·买买提 伊犁师范学院摘要:语言不仅能表达命题式的思维,还能表达讲话人的观点、感情、态度。

情态就是用来表达讲话人的态度的一个范畴。

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是汉语情态范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特殊的动词,与维吾尔语中的情态形容词较为相似,但毕竟这两类词的性质不同,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现代汉语能愿动词的维译研究。

本文通过对汉语能愿动词的定义,分类,名称及功能等方面的概述,在了解汉语能愿动词的基础上,从汉语能愿动词的词汇和语法方面详细地分析了汉语能愿动词在维吾尔语中的译法。

关键词:能愿动词;维吾尔语;翻译方法一、前言汉语能愿动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类特殊动词,在语言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是汉语教学必须攻破的一个重难点。

现代汉语能愿动词是汉语情态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主观意义和可能等意义,不同的能愿动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达功能,有时语气强烈,有时语气缓和,有时肯定明确,有时态度无定,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功能价值。

本文通过能愿动词的定义,分类,语法特征,语用功能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汉语能愿动词在维吾尔语中的相应表达。

二、汉语能愿动词(一)能愿动词的定义表示可能、必要和意愿的动词就是能愿动词。

如:应该,能够,可以,应当,意愿。

(二)能愿动词的分类根据能愿动词的语义我们将之分为三类:表示可能:能,会,可以,能够,可能,敢。

表示意愿:要,想,一定,值得,愿,肯,愿意。

表示必要:应该,应当,应,该,得。

(三)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1.能愿动词能够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例如:修饰动词,作状语:他愿意参加这次比赛。

修饰形容词,作状语:上课你要认真听课。

2.能愿动词不能重叠。

例如:应该应该 (×)敢敢(×)3.能愿动词后面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你们可以了走。

(×)我们能够了完成任务。

(×)4.能愿动词可以连用。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内容摘要】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意愿、可能性、情理的一类特殊动词。

汉语能愿动词一般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意愿、可能性以及情理等意义.能愿动词的否定形式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否定一个能愿动词要从意义上否定。

【关键词】能愿动词;分类;否定;不对称一、能愿动词的界定汉语的能愿动词是在汉语语法界颇受关注的一类词类,也叫“助动词”,是一类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等意义的动词。

马建忠《马氏文通》认为:“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得’‘足’‘能’等字,则谓之助动词,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1]马氏在这一轮书中提出了助动字(词)这一类,并认为它有“助动词之功。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使用了后来为语法学界较多使用的另一个名称“能愿"式。

[2]吕叔湘则指出:“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助性动词’,那是误会。

”[3]他的论述明确了助动词属于动词的词类,是“辅助性的动词”,中心语是动词;而不是“辅助动词的词”,因为辅助动词的词范围比较宽,可以是副词、形容词等等。

在这里,本文采用“能愿动词”的名称.关于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丁声树、吕叔湘等[4]提出:能愿动词一般可以单独作谓语;能愿动词不能重叠;能愿动词不能带“着”、“了”、“过”;能愿动词不能带体词宾语。

朱德熙认为:“能愿动词是真谓宾动词里的一类。

”[5]这种真谓宾语“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也可以是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连谓结构或由副词充任修饰语的偏正结构等。

"朱德熙先生指出助动词的特点有: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不能重叠;不能带后缀“了”“着”“过”;可以放在“~不~"的格式里;可以单说。

黄伯荣、廖序东认为:“能愿动词常在句子里做状语,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不能用在名词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大都能构成‘~不~’和‘不~不'式。

古今能愿动词的异同研究

古今能愿动词的异同研究

古今能愿动词的异同研究黄靖莉【摘要】本文以古今能愿动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间的比较作为基础,通过部分文本分析,对其在使用中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能愿动词;文言文;现代汉语一、动词的定义许多的学者对动词都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因此根据学者们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动词“就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发生的动作、变化还有存在的词。

”但是像能愿动词等并不会表示动作或者行为,例如“能够或者必须”这些词语。

因此,我们把动词分成几类:动作行为动词、判断动词、形式动词还有心理活动动词等。

在这里,我们着重的研究一下能愿动词。

二、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是非常的有限的,例如表示可能的:有能、会、能够、可以等;表示应当的有:应、应该、应当;表示必要的有:必须、必要、要;表示愿望的有:愿意、值得、肯。

从现代汉语中能看出,会给这四种给出清晰、明确的分类。

三、实践中发现(1)有一些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会经常的出现在文言文中,但有一些也会很少的出现,例如双音节的能愿动词。

(2)文言文中有一些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的。

(3)在文言文的语法著作中,会把能源动词叫成助动词。

(4)现代汉语中有些能愿动词的分类在文言文中是不能这么进行分类的。

(5)文言文中的能愿动词和現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的用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四、举例例如在高中英语四册的文言文中,所用到的能愿动词一共有12个,例如“能”用了33次;“得”用了22次;“可以”用了11次;“肯”用了3次等。

在这所用的12个能愿动词中,有6个能愿动词是可以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的,那就是“可”“能”“可以”“愿”“肯”“敢”这六个能愿动词。

“得”这个词仍然经常会在文言文中出现,但是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在文言文中可以当做“能”“能够”讲,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是当做“必须”讲。

在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的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在当做能愿动词去使用了,例如:“欲”“当”“足”“克”“宜”。

能愿动词语法特征论文

能愿动词语法特征论文

能愿动词语法特征论文
能愿动词语法特征论文
摘要:虽然对于能愿动词的分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在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是学生学习和老师讲解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由于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多,句法功能复杂,语用环境广泛,学生很难在具体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能愿动词。

分析能愿动词的语法、语用特征,提炼出教学点侧重点,以一种更为简单明了的方法说明能愿动词的使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能愿动词。

对比学习者的母语找出二者的区别,教学时对于存在差别的地方要着重讲解和练习,最好能放在实际的交际中进行练习。

一、定义及分类
能愿动词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马氏文通》起就开始对能愿动词进行研究,但其定义、数量一直存在争议。

曾出现了“助动字”、“助动词”、“能词”等名称,吕叔湘指出“助动词里边有一部分是表示可能与必要,有一部分是表示愿望之类的意思,所以又叫`能愿动词”。

在阅读相关期刊后,综合各家的定义后将能愿动词定义为: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具体分类为: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等;
表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等;
表必要:该、应、应该、应当、得(dei)理当等;
表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内容摘要】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意愿、可能性、情理的一类特殊动词。

汉语能愿动词一般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意愿、可能性以及情理等意义。

能愿动词的否定形式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否定一个能愿动词要从意义上否定。

【关键词】能愿动词;分类;否定;不对称一、能愿动词的界定汉语的能愿动词是在汉语语法界颇受关注的一类词类,也叫“助动词”,是一类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等意义的动词。

马建忠《马氏文通》认为:“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得’‘足’‘能’等字,则谓之助动词,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

”[1]马氏在这一轮书中提出了助动字(词)这一类,并认为它有“助动词之功。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使用了后来为语法学界较多使用的另一个名称“能愿”式。

[2]吕叔湘则指出:“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助性动词’,那是误会。

”[3]他的论述明确了助动词属于动词的词类,是“辅助性的动词”,中心语是动词;而不是“辅助动词的词”,因为辅助动词的词范围比较宽,可以是副词、形容词等等。

在这里,本文采用“能愿动词”的名称。

关于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丁声树、吕叔湘等[4]提出:能愿动词一般可以单独作谓语;能愿动词不能重叠;能愿动词不能带“着”、“了”、“过”;能愿动词不能带体词宾语。

朱德熙认为:“能愿动词是真谓宾动词里的一类。

”[5]这种真谓宾语“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也可以是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连谓结构或由副词充任修饰语的偏正结构等。

”朱德熙先生指出助动词的特点有: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不能重叠;不能带后缀“了”“着”“过”;可以放在“~不~”的格式里;可以单说。

黄伯荣、廖序东认为:“能愿动词常在句子里做状语,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不能用在名词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大都能构成‘~不~’和‘不~不’式。

”[6]综合以上各家意见,我们可以总结出汉语中能愿动词是动词的一个词类,可以单独作谓语,不能重叠、不能加“着”、“了”、“过”。

在我看来,与英语中的情态动词相似,用在句中表示情况允许、主观意愿,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相当于状语的作用。

还需注意的是,能愿动词不能在把字句和被子句中作谓语,用于把字句和被子句时,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

如:我们能把中文学好、这个任务可以被完成得很好。

二、能愿动词的分类关于能愿动词的分类,学者们多有不同的看法。

丁声树、吕叔湘等将能愿动词分为表示可能、表示意志和表示情理上、习惯上或事实上的需要三类。

[7]朱德熙将能愿动词分为表示分为可能、意愿、情理上或事实上的需要、允许及许可、估价等等类别[8]。

胡裕树将能愿动词分为可能、应该及愿意两大类。

[9]黄伯荣、廖序东分为表可能、表必要和表意愿三大类。

[10]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将能愿动词简要分为能可类、意愿类、情理类等三种类别,例如表能可的词:会、要;表意愿的:要、想;表情理的:要、会等。

这种分类只是粗略的,每个能愿动词还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具体的使用要选哪一个还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语境。

如“这本书你可以看一下”中的“可以”,在这并非表示情况的许可,而是表示“这本书值得一看”的“值得”的意思。

1、能可类能愿动词。

主要有“能”、“能够”、“可”、“可以”等。

“能”一般是从个体主观上来说,是说主观能力具备某种能力,使某事成为可能。

如“他能讲多国语言。

”“能够”与“能”类似,比“能”有更强调的口气。

如“他能够做好这项工作,请相信我们!”“可”和“可”一般是从客观角度说,是说客观条件允许某件事情发生或允许某人做某事。

但是二者也有不同的地方,“可”书面语色彩较浓,而“可以”较为口语化,一般可用“可”的地方可以换成“可以”,但用“可以”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可”。

例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考试时可以看笔记”。

此外,还有“得”、“会”、“敢”等词。

“得”表示客观情况允许,例如“常言道:‘今日脱靴上炕,明日难保得穿’。

”[11]中的“得”表示客观情况允许。

“会”表示实施者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这样做。

例如“我会游泳”、“我会那这件事请做好的。

”“敢”实施者有把握做某种决定。

例如“我不敢说他究竟什么时候到。

”在这几个词中,“得”侧重的是客观条件允许,“会”和“敢”侧重于主观。

这是能可类能愿动词的主要两类。

2、意愿类能愿动词。

意愿类能愿动词一般是表示实施者主观上有强烈意愿,多用于肯定句。

常见的有“要”、“想”、“想要”、“愿、愿意”、“肯”等。

如“我要去游泳”、“我想/想要去滑冰”。

在这里要注意区别能愿动词和动词“要”的区别,能愿动词用在谓语前起相当于状语的作用,动词“需要”的“要”一般直接作谓语。

再如“我们愿/愿意为地球的美化尽一份自己的心意”、“她不肯退出这次活动”都是表示行为主体主观上的意愿;“我们在饭馆吃饭,要了一份鱼香肉丝。

”这里的“要”是一个行为动词,表示“点菜”的动作,与能愿动词“要”不同。

3、情理类能愿动词。

阐明某种道理时用到的能愿动词,常见的有“要”、“会”等。

如“贪小便宜要上当的”、“淋雨会感冒的”。

这里都是对某种道理的阐述,某种尚未发生的事情的预测。

在这里“要”和“会”可以互换。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勤奋才会成功”;“固执己见是要吃大亏的”。

三、能愿动词的词义交叉汉语能愿动词的意义总是多项的,因此这就造成了一些能愿动词有相通之处,又有不通之处有,些地方可以互换,有些地方不能互换。

比如前面说过的“能”、“会”和“可以”,这些问题在外国人学习汉语中高频率地出现偏误就可以看出。

就以这三个能愿动词为例:“能”有“善于做某事”、“主观上有某种能力、客观上具备某种条件”的义项;“会”有“擅长做某事”、“表示一种可能”的义项;“可以”有“主客观条件允许做某事”、“准许”、“值得”等三个义项。

从这可以看出,“能”和“会”有时是可以互换的,在表示“擅长做某事时”。

“可以”和“能”可以互换,在表示“主观上具备某种能力或技能”时。

此外,在表示“可能”的意义时,“会”和“要”是相通的。

表达意愿时“要”和“想”是相通的。

再如“会”和“要”都可以表示一种可能,我们可以说“骄傲是要失败的”,也可以说“骄傲是会失败的”。

但是二者也有区别,“会”既可以用于已然,也可用于未然,而“要”只能用于未然。

例如“没想到你会来”与“没想到你要来”的意思就截然不同。

由此看来,能愿动词的词义交叉一般是有条件,而且同一词义的两个能愿动词,其否定形式又不一样,这在下面会谈到。

正是这些时而相通时而不通,造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能愿动词的一大难点。

有很多学者在这些问题上做了相关的研究,例如广西师范大学的褚智歆在其论文《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问题分析》中阐述了这一问题;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鲁晓雁在其论文《能愿动词与相关成分的语序----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研究》中也提到能愿动词的词义交叉问题。

四、能愿动词的否定汉语能愿动词的否定也是外国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

能愿动词大都不止一个义项,不同义项与否定词搭配情况不同:有的用“不”否定;有的用“没”否定;有的既可以用“不”,又可以用“没”否定;有的直接加上“不”或“没”进行否定,有的则不能。

能愿动词复杂的否定现象一方面来源于能愿动词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关系,一方面来源于不同的能愿动词有多种义项、不同能愿动词的义项之间有交叉。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研究,例如吕兆格的《关于能愿动词否定用法的偏误分析》、褚智歆《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问题分析》等文章在这个问题上做了详细的研究。

本文将他们的观点总结如下:1、能愿动词的肯定、否定在形式上对称与否的关系。

有些能愿动词的肯定和否定形式是对称的,有些是不对称的,汉语能愿动词肯定否定形式不对称的占大多数。

(1)肯否对称关系。

以义项为单位,能愿动词“可”、“应”、“会”、“该(理应)”、“要(要求)”的肯否都表现为对称关系。

在否定这些能愿动词时,直接在其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即可。

例如: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共产党员应听从党的号召,不应忽视党的纪律。

他今天会来送你的。

----他今天不会来送你的。

是学生就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

是学生就不该忽视自己的本职工作。

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要乐于助人,积极交往,不要斤斤计较,孤僻自闭。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能愿动词具有书面语色彩,那么其否定形式也应用在书面语中。

例如上面这些词中的“可”、“应”。

(2)肯否不对称关系。

大部分能愿动词的肯定式对应否定式表现为不对称的关系。

以义项为单位,这些不对称关系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方式。

①一对一式不对称。

如:“该(推测)”与“不会”的不对称关系能愿动词“该”在表推测义时,对应否定式“不会”,表示否定推测义,例如:A.考试过去好几个星期了,成绩该出来了。

B.刚考完试,成绩不会出来得这么早。

C.刚考完试,成绩不该出来得这么早。

A句的“该”表示说话人推测成绩可能要出来了,但事实上还没有出来。

B 表示说话人推测成绩不可能出来,C表示成绩理应还没出来,事实上却出了。

按照能愿动词的否定要从意义上否定,对A句的否定应该表现在否定“推测”这一义项上,而不是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成绩没出来”,因此要用“不会”这个否定的推测去否定“该”这个肯定的推测,而不是否定全句。

表“推测”的“不该”就应否定成“不会”。

②一对多式不对称。

以义项为单位,大部分能愿动词的肯否都表现为一对多式不对称关系。

其中,只被“不”否定的能愿动词为一类,可被“不”、“没”否定的能愿动词为另一类。

首先,只能被“不”否定的能愿动词主要有“要(需要)”、“可以”、“应该”、“应当”,它们的肯否都表现为一对多式的不对称关系。

可被否定为“不用”或“不必”;“不可以”、“不能”、“不可”;“不应该”、“不应”、“不该”;“不应当”、“不应”。

例如:人每天要保持八个小时的睡眠。

人每天不必(不用)每天保持八个小时的睡眠。

这个活动你要参加。

这个活动你(不必)不用参加。

“不用”较口语化,“不必”较为书面语化,作“不需要”讲时,“不用”用得比“不必”多。

不经别人允许,我们是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的。

如果考前不认真准备,那么挂科是不可避免的。

他不能忍受这里湿热的天气。

人类是不能离开水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隐瞒了这件事,这是不可宽恕的。

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可以”不仅与“可”同义,而且是“可”的强调式。

它们的这种关系也自然影响到否定式“不可以”与“不可”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是不应该抽烟的。

我们不应低估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

我不该把小狗送出去的。

这三个否定式的功能各不相同。

“不应”只在书面语中使用。

此外,“应该”是“应”的强调式所以与“不可以”和“不可”的关系类似,“不应该”也是“不应”的强调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