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屈大均《民谣》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己亥杂诗》1.《己亥杂诗》选自,共315首。
作者,号定庵,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和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3.作者拿自况,表达了4..本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这一句,运用,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为培育人才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的情怀。
后人也常用此来比喻。
我们熟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都体现了这种奉献精神。
5.古诗中写花的名句不少,请写出你积累的有关“花”的诗句来6.积累爱国名句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可谓千古名句,用上此句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己亥杂诗》阅读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答案.doc》《己亥杂诗》阅读答案1 【原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鉴赏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________。
不想舍的又是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解析】【分析】(1)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所以诗中诗人想舍的是腐朽的朝廷,不想舍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故答案为:⑴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⑵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
考查的是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处境、遭遇等进行分析。
注意掌握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的运用能力。
此题考生要熟读诗歌,了解诗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了解。
2.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己亥杂诗阅读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答案己亥杂诗阅读答案(三则)《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己亥杂诗阅读答案(三则),欢迎阅读。
己亥杂诗阅读答案一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开头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或天涯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3、“落红”在这里比喻自己4、最后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以落花自比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5、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 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 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6.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7.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己亥杂诗阅读答案二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落红在这里比喻 (1分)6.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古诗之《己亥杂诗》练习附答案

古诗之《己亥杂诗》练习附答案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代)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练习:
1.全诗三层,说说每层的意思。
2.说说你对此诗比喻的理解,结合诗意来说。
3.赏析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参考答案:
1. 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2.如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3.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己亥杂诗》赏析及习题

《己亥杂诗》赏析及习题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内容: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浩荡”一词极言离愁之多。
诗的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红为喻,融入议论,表明自己的心志:作者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完成下列各题
1、诗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浩荡。
写诗人离京时心境的一个词是离愁。
烘托别离之苦的一个短语是白日斜。
表明自己辞官为民身份的一个词是落红。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诗的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篇一」漫感龚自珍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龚自珍少年击剑更吹尖,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
②分:料想。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
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
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况味。
D.这两首诗既豪宕激越,又沉郁悲慨,都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炽热的情感。
②“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① B (3分)② 答案要点: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
或:既有情致又有胆识、刚柔相济的诗人形象。
诗人形象包含两方面特征。
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征分析,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对比赏析《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七言绝句。
《己亥杂诗》写于公元1839年龚自珍辞官返乡之时,计315首,全属七言绝句,此篇是《己亥杂诗》第九十六首。
此处是“剑”、“箫”意象在定庵诗中的最后一次出现,亦是他对平生深有所感的“剑箫”心事即“一箫一剑平生意”的总结。
《漫感》是清末诗人龚自珍的著名诗作。
诗中的一剑一箫,是定庵诗词创作中最重要的意象,也是解析其心事的必由之途。
与其他有关名篇相比,本诗之妙尤在以显豁磊落之笔,出深曲沈至之情,更明言“平生意”所在,拈来总括定庵,最得宜彰。
开篇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可是现实中哪里能寻得这样一个舞台?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如今不也还是落得“幽恨满词笺”的结局么?那么所谓“幽恨”又何指?诗人尝自陈:“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远避尘嚣,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
己亥杂诗(龚自珍) 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教学文案

己亥杂诗(龚自珍)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一)诗歌鉴赏7.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2分相关阅读练习一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2、请你谈谈对三、四句诗的理解: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表面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3、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答: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4、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阅读练习二: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2、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离愁。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志愿(或志向)。
3、这首诗共四句,写出了诗人几种心情?请你概括。
答案: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对即可)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40字左右)答案:示例:人总有一死,这是自生常理,但要能死得其所,便死得重于泰山,死得有价值能光耀史册,舍生取义,或为民族利益,为祖国、为人民、为正义、为真理而献身。
《己亥杂诗》阅读附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附答案
【原文】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天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
20.诗歌表达了诗人怎么的繁杂情感?(2分)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分)
【参考答案】
20.既有离别京城的愁绪,又有回归的喜悦,更有始终不变的报国之志。
(2分;1点1分,答出任2点便可)
21.示例一:应用比喻的修辞法子,诗人以落花自喻,写出自己虽辞官仍要像落花化为春泥护花一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寻求。
示例二:应用拟人的修辞法子(移情于物);“落红”“护花”是给与了“落红”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表现诗人情愿为国效率的献身精神。
(3分;修辞法子1分,分析1分,作用1分;写出任一种便可)。
《己亥杂诗》阅读鉴赏及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鉴赏及答案主旨: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更有忠心报国继续服务乡民的信念。
●全文▲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请用第一人称描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所呈现的内容:夕阳西下,我怀着无边无际的离愁.挥动马鞭,离京东去,打算回到那远在天涯的家乡.▲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1/ 3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略作赏析。
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炽热的爱国热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指什么?这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
作者以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诗。
(50字左右)如: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啊!▲“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40字以内)答:①从语言上谈,这两句诗语言精美,用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己亥杂诗》练习题及答案

《己亥杂诗》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答案】《己亥杂诗》龚自珍【原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以落花为喻,自然的融入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选择题:1、对《己亥杂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诗的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后两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人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别离之苦。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解析】D.《己亥杂诗》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归园田居》不相同。
2、对《己亥杂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鉴赏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________。
不想舍的又是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解析】【分析】(1)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所以诗中诗人想舍的是腐朽的朝廷,不想舍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故答案为:⑴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⑵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
考查的是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处境、遭遇等进行分析。
注意掌握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的运用能力。
此题考生要熟读诗歌,了解诗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了解。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九日与陆处士羽①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篇一:“己亥杂诗”阅读鉴赏及答案】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内容简介: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句的意思是落花不是无情的,就是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
运用比喻,表明了作者的心志,表明作者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写作特色: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赏析】一二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笔锋陡转,以落红化泥护花作比,说明自己身虽脱离官场,仍心系国家,形象生动而含蕴沉著。
作者:龚自珍(1792-1841),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主旨: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更有忠心报国继续服务乡民的信念。
●全文▲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请用第一人称描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所呈现的内容:夕阳西下,我怀着无边无际的离愁.挥动马鞭,离京东去, 打算回到那远在天涯的家乡.▲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和答案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和答案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落红”在这里比喻 (1分)
6.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参考答案:
5.(1分)自己
6.(2分)B
15、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
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15、C
16、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或: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阅读练习及答案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一)》,完成6—7题。
(5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第一二句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7.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
答案:
6、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意思对即可)
7、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己亥杂诗》
1.《己亥杂诗》选自,共315首。
作者,号定庵,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和融为一体,将抒
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
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3.作者拿自况,表达了
4..本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
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这
一句,运用,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
为培育人才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的情怀。
后人也常用
此来比喻。
我们熟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都体现了
这种奉献精神。
5.古诗中写花的名句不少,请写出你积累的有关“花”的诗句来(至少三句)
6.积累爱国名句(至少三句)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可谓千
古名句,用上此句写一段话。
(50字左右)
参考答案:整理。
《己亥杂诗》阅读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答案《己亥杂诗》阅读答案【原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20.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分)【参考答案】20.既有离别京城的愁绪,又有回归的喜悦,更有始终不变的报国之志。
(2分;1点1分,答出任2点即可)21.例如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以落花自喻,写出自己虽辞官仍要像落花化为春泥护花一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例如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移情于物);“落红”“护花”是给与了“落红”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表现诗人甘心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3分;修辞方法1分,分析1分,作用1分;写出任一种即可)【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己亥杂诗》练习题及答案

《己亥杂诗》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答案】《己亥杂诗》龚自珍【原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以落花为喻,自然的融入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选择题:1、对《己亥杂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诗的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后两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人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别离之苦。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解析】D.《己亥杂诗》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归园田居》不相同。
2、对《己亥杂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己亥杂诗》阅读练习与答案

《己亥杂诗》阅读练习与答案《己亥杂诗》阅读练习与答案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落红”在这里比喻?(自己)2.最后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花有情,死而不已,尚能化泥而护花)3.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4.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答: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5.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答: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6.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京城的忧伤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乐于奉献的情怀。
7.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离愁,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写了诗人的志向。
8.作者拿自况,表达了思想感情。
(答:落红;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9.请你说说对三、四句的理解。
(答: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仍乐意为社会作贡献的心态。
)10.从三、四句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1.请举出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类似的名句:(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鉴赏。
①语言上,这两句诗语言精美,用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这两句移情于物,表达了对新生命的赞美。
②含义上,这两句诗是说飘落的红花并不是无情物,即使化作春泥,也要去滋养呵护着花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5~16题。
民谣(其一)
清代•屈大均
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
使君非豺虎,为政何腥臊。
己亥杂诗(八十三)
清代•龚自珍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注]泪滂沱。
[注]“邪许”,纤夫的号子声。
语出《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诗前两句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贪官吸食民脂民膏并窃取百姓劳动成果。
B.龚诗前两句由点及面,给读者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步伐缓慢前行的悲惨画面。
C.“邪许”使人如闻其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纤夫步履维艰的境况,用典自然贴切。
D.“使君非豺虎”的反问直接痛斥了贪官吞食百姓血肉的豺狼本性。
16.请简要概括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星宿作为天文术语,也常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含有星宿名。
(3)《琵琶行》中“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与下文“_________________”相照应,《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用“鲛人泣泪”的典故营造了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的奇妙意境。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屈诗“使君非豺虎”用反问的形式把“使君”的豺虎真面目掩盖起来,将他的“非豺虎”的假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说他“非豺虎”正是为下面说他是“真豺虎”做铺垫,从而强化对他的“豺虎”本性的揭示。
可见不是“直接痛斥了贪官吞食百姓血肉的豺狼本性”,而是比直接痛斥更深刻含蓄。
16.【参考答案】
①同情纤夫承担着沉重徭役。
诗人看到纤夫拉纤,听到纤夫沉重的劳动号子,不由得产生深切的感触,同情劳动者。
②自责内疚。
诗人看到纤夫拉纤的悲惨场面,联想到自己“曾糜太仓粟”寄食于民的自责内疚之情。
③批判谴责。
一个“糜”字,写尽了达官贵人的穷奢极欲和挥霍无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参考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徘徊于斗牛之间扪参历井仰胁息
(3)终岁不闻丝竹声沧海月明珠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