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重点难点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25---电解质溶液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25---电解质溶液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二十五、电解质溶液连线高考电解质和溶液的pH既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其命题热点主要为溶液的导电性及导电能力;电离度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pH计算。

有些知识点近年未考,但以前的考题中出现过,预测今后的考试中也可能间歇地出现。

考试内容逐渐热点化、同时注意考点的全面化,而且注意题干内容的丰富化、提问角度的新颖化,提高了知识的趣味性和综合性,逐渐向知识点相连接形式发展。

命题的形式稳中有变,以选择题为主,简答题间而出现,以提高整体的难度和区分度。

重点、难点探源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概念与分类2、常见酸、碱举例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⑴强电解质:如H2SO4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⑵弱电解质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电离方程式:H2CO32H++HCO3-,HCO3-H++CO32-.②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⑶酸式盐①强酸的酸式盐。

如:NaHSO4=Na++H++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

如:NaHCO3=Na++HCO3- HCO3-H++CO32-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特征2、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以弱电解质AB的电离为例:AB A++B-三、电离平衡常数1、表达式⑴对于一元弱酸HA:HA H++A-,平衡常数⑵对于一元弱碱BOH:BOH B++OH-,平衡常数2、特点⑴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温,K值增大。

⑵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1>>K2﹥﹥K3,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

3、意义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强。

四、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H2O H++OH-.2、电离平衡常数:3、水的离子积⑴表达式:25℃时K W=c(H+)•c(OH-)=1.0×10-14。

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高一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一、定义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水中能够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溶液。

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大量离子,在溶液中离子呈现自由、活跃的状态,因此电解质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能够发生电解质溶液的化学反应。

二、电解质的分类1.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等。

2.弱电解质: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乙酸、醋酸等。

3.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葡萄糖、乙醇等。

三、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由于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因此电解质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当外加电压或电场作用在电解质溶液中时,溶液中的离子会向着电场方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这也是为什么电解质溶液能够被用来制备化学电池、电解槽等电化学设备的原因。

四、电解质溶液的化学反应1.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质设备中会发生电解反应。

以电解水为例,电解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2H2O(l) → 2H2(g) + O2(g)2.电解质溶液还会参与其他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

五、电解质溶液的影响因素1.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导电性就越强。

2.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般会增加。

3.离子的种类:不同的离子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也会有影响。

例如,Na+和Cl-的电解质溶液导电性更强。

六、常见的电解质溶液1.盐水:指添加食盐到水中形成的电解质溶液。

盐水在许多实验和工业应用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2.酸性溶液:指含有酸性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如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等。

3.碱性溶液:指含有碱性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等。

4.饱和盐溶液:指在水中溶解了过量的盐所形成的电解质溶液。

七、电解质溶液的应用1.化学电池:电解质溶液在化学电池中被用来传递离子并产生电流,是现代生活中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电镀:电解质溶液被用来进行电镀,将金属沉积到导电基底上,从而改善金属的外观和性能。

3.电解制氢氧气: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这是现代工业中制备氢气和氧气的重要方法。

2024年高考总复习化学第八章微专题七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常数

2024年高考总复习化学第八章微专题七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常数
实验 4:向稀硫酸酸化的 KMnO4 溶液中滴加 Na2C2O4 溶液至 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1 mol·L-1 Na2C2O4 溶液中满足: c(Na+)
c(C2O24-)+c(HC2O-4 )<2 B.实验 2 滴加盐酸过程中存在某一点满足 c(Na+)=c(HC2O4-) +2c(C2O24-)+c(Cl-) C.实验 3 所得上层清液中 c(C2O24-)=2.5×10-7 mol·L-1[已知 室温时 Ksp(CaC2O4)=2.5×10-9] D.实验 4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2O24-+4MnO4-+12H+ ===2CO2↑+4Mn2++6H2O
K 增大 BOH
B++OH-,电离常数
Kb=c(Bc+()B·cO(OHH) -)
(续表)
常数 符号 盐的水 解常数 Kh 溶度积 常数 Ksp
适用体系
盐溶液
难溶电解 质溶液
影响因素
表达式
升温, Kh 增大
A-+H2O
OH-+HA,水解
常数 Kh=c(OHc(-A)·-c()HA)
升温,大多 MmAn 的饱和溶液:Ksp=cm(Mn+)· 数 Ksp 增大 cn(Am-)
平衡移动方向 逆向
不移动 正向
结论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 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
(2)判断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如将 NH3·H2O 溶液加水稀 释,c(OH-)减小,由于电离平衡常数为c(cN(HN+4H)3·H·c2(OO)H-),此值不 变,故cc((NHN3H·H+42)O)的值增大。
得到:NH3·H2O
NH+4 +OH-,平衡常数 K=c(cN(HN+4H)3·H·c2(OO)H-)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电解质溶液二. 重点、难点: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4)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 等概念 (5)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6)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7)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8)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三. 具体内容:(一)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比较在中学化学电解质溶液一章的学习中,常常需要根据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一些性质进行有关的判断和推断。

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或一元强碱与一元弱碱)的比较,属于高考的热点,掌握一强一弱的比较方法和技巧,在解题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种比较方法。

1. 以盐酸与醋酸的比较为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比较 分别取浓度均为11.0-⋅L mol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其pH ,盐酸Ph=1,醋酸pH >1,说明盐酸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酸,醋酸在水中部分电离,为弱酸。

(2)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比较将体积相同、pH 都等于3的盐酸和醋酸(不能取Ph=1,因无法配制此醋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如10倍,用pH 试纸测其稀释后的pH ,结果盐酸的pH=4,醋酸的3<pH <4,可见盐酸的pH 大(或变化大),醋酸的pH 小(或变化小)。

因为盐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当溶液的体积增大至原来的10倍,)(+H c 由1×10-3mol·L -1变为1×10-4mol·L-1,pH=4;而醋酸在稀释过程中,溶液中大量未电离的醋酸分子继续电离(电离度增大),c(H+)减小较慢,不是由1×10-3mol·L -1变为1×10-4mol·L-1,而是介于1×10-3mol·L -1与1×10-4mol·L-之间,溶液的pH 不是由3变至4而是变到3与4之间,由此证明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微专题22 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微专题22 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

微专题○22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知识基础】1.与水电离平衡相关的图像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曲线A、C、B三点所示溶液[c(H+)=c(OH-)]均呈中性,升高温度,K w依次增大。

直线AB 的左上方区域所示的溶液[c(H+)<c(OH-)]均为碱性溶液,右下方区域所示的溶液[c(H +)>c(OH-)]均为酸性溶液。

注意: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K w越大。

K w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无关。

水电离出的c水(H+)与c水(OH-)始终相等。

2.中和滴定过程中pH-V图像25 ℃时,以向20 mL 0.1 mol·L-1一元弱酸HA溶液中加入0.1 mol·L-1NaOH溶液过程中的pH-V图像为例进行分析:0.05 mol·L-1,A-+H2O⇌HA+OH-,则c(HA)≈c(OH-)=10−4.5 mol·L−1,c(A−)=0.05 mol·L −1 −10−4.5mol ·L−1≈0.05 mol ·L −1,K h (A-)=c (HA )·c (OH −)c (A −)=10−4.5×10−4.50.05=2×10-8,则K a (HA)=K w K h (A −)=10−142×10−8=5×10−7。

3.分布分数图像分布分数图像一般是以pH 为横轴、分布分数(组分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为纵轴的关系曲线,以草酸H 2C 2O 4为例,含碳元素的各组分分布分数(δ)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曲线含义分析:随着pH 的逐渐增大,溶质分子的浓度逐渐减小,酸式酸根离子浓度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酸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所以δ0表示H 2C 2O 4、δ1表示HC 2O 4−、δ2表示C 2O 42−。

特殊点的应用:对于物种分布分数图像,一般选择“交点”处不同微粒的等浓度关系,代入电离常数公式计算各级电离常数。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 电解质溶液(一)知识体系 (1)化合物电解质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电离条件强极性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离子化合物:熔融或溶于水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条件:溶于水电离平衡:平衡移动水的电离平衡:、、平衡移动离子反应实质:向离子浓度减小方向进行条件:有气体、沉淀或难电离物质生成离子方程式书写非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等()()[]⎧⎨⎪⎩⎪⎫⎬⎪⎭⎪−→−−−−⎧⎨⎩⎧⎨⎪⎪⎩⎪⎪⎧⎨⎪⎩⎪⎧⎨⎪⎪⎪⎪⎪⎪⎪⎩⎪⎪⎪⎪⎪⎪⎪+H k W CO NH CO 23 (2)电化学:化学能原电池电能原理: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条件应用:化学电源、金属的腐蚀与防护−→−−−⎧⎨⎪⎩⎪(3)有关概念及定义 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水的离子积、pH 、盐的水解、电极反应、原电池。

(二)有关理论的应用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值例 1. 常温下某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10-10mol/L ,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A. 硫酸氢钠B. 硫酸铝C. 氢氧化钠D. 硝酸 解析:纯水中加入加酸或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加入含有弱离子的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本题中H 2O 电离出[H +]=10-10mol/L ,加入的物质应是酸或碱,其中硫酸氢钠相当于强酸,因此此题选B例2. 常温下,将pH =1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适量的蒸馏水,向另一份中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 都升高了1个单位,则加入的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 9:1B. 10:1C. 11:1D. 12:1解析:加水使盐酸pH 升高1个单位,则盐酸被稀释10倍,加入V V H O HCl 29=V mol L V V V mol L HCl NaOH HCl NaOH ⨯-⨯+=---101010112//V V NaOH HCl =911V V H O NaOH 29911111:::== 选C 2. 盐的水解:例3.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0.1mol/L NH 4Cl 溶液与0.05mol/L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Cl Na NH OH H -++-+>>>>4B. 0.2mol/L Na 2CO 3溶液:[][][][]OH HCO H H CO --+=++3232 C. 1mol/L (NH 4)2SO 4溶液:[][][][]SO NH H OH 424-++->>> D. 0.2mol/L NaHCO 3溶液:[][][][]Na HCO CO OH +--->>>332分析:A 选项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 3·H 2O 、NH 4Cl 、NaCl ,此时,NH H O NH NH Na 324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A 错。

高一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点

高一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点

高一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点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

它们在电解过程中能导电,并且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电解质溶液相关的几个知识点。

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是可以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离子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盐类。

它们能够导电并参与电解反应。

非电解质则不能在溶液中产生离子,无法导电,常见的有蔗糖、醇类等。

2. 电离和解离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电离,即分解成离子形式。

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如盐酸(HCl)在水中电离成H+和Cl-离子。

弱电解质则只有部分离解,如乙酸(CH3COOH)在水中产生少量的H+和CH3COO-离子。

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电解质溶液因含有离子而能够导电。

当两个电极(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与电解质溶液连接时,离子在溶液中移动形成电流。

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较强,而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较弱。

4. 电解质溶液的络合作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能够与其他物质形成络合物。

络合作用是指离子与分子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的现象。

这种络合作用对于电解质的溶解度、化学反应速率等具有重要影响。

5.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高,其中离子的浓度也越高,导致电导率增加。

浓度与电导率之间通常呈现线性关系,即浓度越高,电导率越高。

6.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电解过程是指通过外加电势的作用,将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分解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阴极)释放电子,被还原的物质(阳极)接受电子。

7.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分离度电解质分离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形成的比例。

它表示了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

电解质的分离度越高,溶液的电导率越高。

8. 电解质溶液的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强弱电解质可以通过其电离程度来判断。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离子,并且溶液导电能力强。

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生成少量离子,导电能力较弱。

总结:高一化学中,电解质溶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高考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汇编

高考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汇编

七.电解质溶液(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电解质凡是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电离进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说,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导电是化学变化。

2.分类(1)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几乎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用可逆号“”、弱酸:H S、H CO、H PO、4.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都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NO2、P2O5某些非金属氢化物:CH4、NH3大多数有机物:苯、甘油、葡萄糖(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微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部分电离、电离程度都比较小,分子、离子共同存在。

(2)可逆: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离子、离子又可重新结合成分子。

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3)能量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4)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最终达到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就处于电离平衡状态。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同样具有化学平衡的特征。

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的规律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H2O是一种极弱电解质,能够发生微弱电离H2O H+ + OH–25℃时c(H+)=c(OH–)=10–7 mol·L–1水的离子积K w=c(H+)·c(OH–)=10–14(25℃)①K 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 w增大。

如:100℃ K w=10–12②K w适用于纯水或稀酸、稀碱、稀盐水溶液中。

2.溶液的pH(1)pH:pH=–lg[c(H+)]。

在溶液的c(H+)很小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二、Faraday电解定律
理论用电荷量为:
Q zF 2 96500 C mol 1 0.152 mol 2.9104C
实际用电荷量为:
Q(实际) 2.9104 C 3.0104 C 0.96
通电时间为:
t
Q(实际) I
3.0 10 4 C 2.0C s1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二、Faraday电解定律
解:电极反应为:
Ni2 2e Ni(s)
镀层中含Ni(s)的质量为:
10 10cm2 2 0.005cm8.9g cm3 8.9g
按所写电极反应,析出8.9g Ni(s)的反应进度为:
8.9g 58.69 g mol 1
0.152 mol
引言
电化学热力学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
动势及其应用)



电化学动力学 (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作
用)
引言
引言
正极
原 电
负极

电动势(热力学) 放电快慢(动力学)
电解液
物理动力学
引言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
正极:电势高的极称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负极:电势低的极称为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阴极: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 阳极: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
类型 电解池 原电池
阳极
正极 负极
阴极
负极 正极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
电极反应的规律 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在阳极放电 阳离子放电顺序: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H+ Cu2+ Fe3+ Ag+ 难→易 阴离子放电顺序:F – SO42- OH- Cl- Br- I- S2- 金 属(除Pt、Au外)难→易 阳极可溶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二、Faraday电解定律
例题:需在10×10 cm2的薄铜片两面镀上0.005 cm 厚的Ni层[镀液用Ni(NO3)2溶液],假定镀层均匀分 布,用2.0 A的电流得到上述厚度的镍层需通电多 长时间?设电流效率为96.0%。已知金属镍的密度 为8.9 g·cm-3,Ni(s)的摩尔质量为58.69 g·mol-1。
1.5104 s
4.2h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二、Faraday电解定律
复习题 1. Faraday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定律在 电化学中有何用处? 2. 电池中正极、负极、阴极、阳极的定义分别是 什么?为什么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正极是阴 极?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二、Faraday电解定律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二、Faraday电解定律 §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