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外交政策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日内瓦会议
②万隆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
会议主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建议,
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 协议》
意义:
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 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地位:
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1955年亚非会议
思考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会为众多国家接受,产生越来 越广泛的影响?
⑴ 符合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 旨
⑵ 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⑶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联合国宪章》(1945)的原则和宗旨:
宗旨:
原则: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各国主权平等;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 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
外交政策的结构:政策目标、外交政策的基本 原则、达到外交政策目标的行动方案和具体手段.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1、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 目标;
2、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
联合国组织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
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 到上述共同目的。
于任何国家内管辖的事项,但 这项规定不应妨碍对威胁和平、 破坏和平以及侵略行径采取强
制行动
三、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成就)
1、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2、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交(10个)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意义)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 走向国际舞台
权力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 会员国不得侵犯它国的领土完整
好关系;
或政治独立;
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 不得干涉它国内政;
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 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并不 分种族、性别、语言、宗教, 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人类的人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
必要范围内应确保非会员国遵 循上述原则;
权及基本自由的尊重;
① 背景:
② 过程:⑴ 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 ⑵ 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 “平等互利” ⑶ 1955年亚非会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
④ 影响:国内: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 产生深远影响。
——《共同纲领》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府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一、建国初期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
总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另起炉灶”
基本方针 ②“一边倒”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讨论: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必要性
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美国 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 锁政策。
从影响看:有社会主义阵营作后盾,使新中国在经济
三个阶段:
Ⅰ 20世纪50年代: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Ⅱ 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 Ⅲ 改革开放后:重大调整、日趋灵活
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 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 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 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上、外交上不处于孤立的地位;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隔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不利于中国的发 展;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后来的霸权主义政策,给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三、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成就)
1、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2、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交(10个)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意义)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亚非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2、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
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国存在矛盾 和分歧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3、“求同存异”中的“同”与“异”应如何理解? “同”是指都有被列强奴役和掠夺的经历,都面临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异”是指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4、 “求同存异”方针产生了什么作用?
推动会议取得成功,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5、会议对我国外交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 立了外交关系 6、何为万隆精神?
近现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提高 的原因及标志是什么?
原因: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标志:二战后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请用史实说明。
史实:A抗美援朝胜利 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D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的宗旨; 5、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
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6、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
策。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本国的综合实力为 基础,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此外政权的性质、国 际形势等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
中国现代的对外关系
一、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 二、外交领域的辉煌成就
国百度文库形势
⑴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有利形势:
⑵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⑶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
不利形势: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最大特点: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国家利益: 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 国家性质: 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建国初期外交政策
国际形势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