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感悟、理解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

具体章节为:《敕勒歌》全诗。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敕勒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敕勒、川、瀚海、阑干、凝、眦等。

3. 了解《敕勒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读与感悟;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敕勒民族的生活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a. 出示敕勒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敕勒歌》。

a.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b. 学生自读,教师指导。

3. 理解诗歌:通过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b. 结合图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

4.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a.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b. 学生自读,教师指导。

c. 学生书写,教师评价。

5. 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a.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b. 教师评讲,学生改正。

六、板书设计1. 《敕勒歌》2. 内容:敕勒川、瀚海、阑干、凝、眦等生字词;诗歌结构;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七、作业设计a. 抄写《敕勒歌》全诗。

c. 根据诗歌内容,画出敕勒川的景象。

2. 答案:a. 抄写《敕勒歌》全诗略。

b. 敕勒: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川:平原;瀚海:沙漠;阑干:横木;凝:注视;眦:眼角。

c. 画图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在生字词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掌握不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敕勒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敕、勒、穹、庐、笼、盖、四、野、苍、茫、见"等生字,会写“阴、山、野、茫、吹、低、牛、羊”等生字。

(2)通过朗读和背诵,能够流利地读出诗歌的韵律,感受诗歌的壮美意境。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让学生领略北方草原的辽阔风光,感受敕勒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形象描写,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独特情感和意境。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视频引入,激发兴趣①老师播放一段精彩的草原风光视频,画面展示蓝天白云下辽阔的草原,牛羊成群,牧人欢歌。

②学生观看视频时,老师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激发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

③视频播放完毕后,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觉得草原怎么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对草原美景的赞叹。

(2)话题引导,开启新课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么美丽的草原是谁描写的吗?他是怎样用文字表达他对草原的热爱之情的?”②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点评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草原美景的诗歌——《敕勒歌》,一起感受草原的壮丽风光和敕勒族人民的豪情。

"③老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老师强调“敕勒”一词的读音和含义,为学生后续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①老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②学生朗读诗歌时,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和断句不当。

③朗读完毕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一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4)总结导入,铺垫后续①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诗歌描绘了草原的壮丽景色和敕勒族人民的生活情感。

②老师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这首诗歌,一起探索草原的美景和敕勒族人民的情感世界。

部编统编二上语文教案2 古诗二首——《敕勒歌》公开课教案

部编统编二上语文教案2 古诗二首——《敕勒歌》公开课教案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

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

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

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二、初读古诗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指名读)5.师:谁来评一评?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

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古诗二首 《敕勒歌》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古诗二首   《敕勒歌》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古诗二首《敕勒歌》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古诗二首-《敕勒歌》教18敕勒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2.存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话说道说道这两首诗的意思。

3.唤起学生爱好小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工作: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

2.学生:读熟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带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美艳,山川雄伟,古代流传下来大量歌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

第22课就介绍了两首古诗。

板书:22古诗两首敕勒歌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这美丽广袤的大草原名为敕勒川,这里一直盛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做《敕勒歌》。

板书:敕勒歌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至现在,今天我们去自学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念几遍,把它忘记。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王莎莎念课文。

告诫“见到”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认知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

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王莎莎念。

说道说道诗中写下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就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定居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迈向。

(需用体图)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

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Chile song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2、篇章2: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3、篇章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篇章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北朝民歌课文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作家作品常识:《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

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教学设想: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

所以本课以阅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19《敕勒歌》说课稿(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19《敕勒歌》说课稿(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19《敕勒歌》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本课选录了两首古诗。

《敕勒歌》中描绘了敕勒川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

3、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但课文所写内容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背景知识。

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设计思路,教法上我采取了激趣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同时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为主,对收集的有效教学资源进行重构,与学科教学完美整合。

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声像激趣,引入新课:1、导入:我们祖国风光秀丽,山河壮美。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看看。

(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象。

)2、学生看完视频,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3、师谈话:这个美丽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一千多年前曾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直到现在,人们仍然非常喜欢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拼一拼,读一读,再组词。

shī shǒu chuān lǒng gài yě诗首川笼盖野古诗两首山川笼盖盖子田野cāng máng lú chǐ yí yín苍茫炉尺疑银苍山白茫茫火炉尺子怀疑银行2、自由读《敕勒川》,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为《古诗二首》中的《敕勒歌》。

全文如下:“敕勒川,阴山下。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的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的韵味。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描绘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

(2)引导学生说出古诗的名称,板书《敕勒歌》。

2. 学习古诗(1)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体会古诗的韵味。

(3)指名学生朗读,检查掌握情况。

(4)讲解古诗大意,帮助学生理解。

3. 精讲细读(1)分析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引导学生想象敕勒川的辽阔和阴山的雄伟。

(2)分析诗句“天苍苍,野茫茫”:指导学生描绘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3)分析诗句“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体会风吹草低时牛羊出现的画面。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出诗句中的自然景观。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黑板上板书《敕勒歌》。

2. 在旁边画出敕勒川、阴山、大草原等自然景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心中的大草原。

2. 答案要求: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敕勒歌》,学生掌握了古诗朗读、背诵技巧,理解了古诗大意,提高了描绘自然景观的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描绘草原的古诗,进一步了解草原文化。

部编二上语文《古诗二首 敕勒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二上语文《古诗二首  敕勒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认识 5 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等字。

(二)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古诗。

(三)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感受大草原的漂亮富饶和敕勒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学生准备:语文书、铅笔盒。

(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1.听《敕勒歌》相关的小故事。

这首让边疆的战士们情不自禁地回顾起远方的家乡的民歌,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的《敕勒歌》。

(板书课题,齐读)2.介绍“敕勒”。

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敕勒歌”就是敕勒族的民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就是敕勒歌的歌词。

1. 自由读诗歌。

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字,记字形。

(1)出示生字卡:这首诗中有 5 个生字,哪个小朋友能正确、响亮地来读一读?(2)开火车读。

(3)你是用什么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些生字的?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识字方法?(4)去拼音读。

小结:学生字,有窍门,动动小脑筋,用上好办法,记得快又准。

3.读诗句,品节奏。

(1)指名读古诗,指导“见”在诗中的读音。

(2)去拼音读古诗。

(3)指导读出节奏。

小朋友们,这是一首古诗,其实,读古诗和读其他课文稍有不同,古诗有古诗的韵味。

我们可以请停顿符号来帮忙。

看到小棒稍做停顿,是不是读起来更有节奏感?试试看。

(4)齐读。

1.学习古诗第一句,感受敕勒草原的辽阔和漂亮。

(1)读了那末多遍,敕勒族人民到底生活在什么地方?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出示第一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其他小朋友看看图,猜一猜哪一座是阴山。

(指名读)(4)教师小结。

小朋友刚才猜的全是阴山,阴山是绵延几百公里的一座山脉,在这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脚下,居住的正是敕勒族人民。

(5)新旧知识比较,理解“川” 。

(出示:遥看瀑布挂前川敕勒川,阴山下)这两句诗里都有一个川字,这两个川,意思一样吗?出示“川”在字典中的意思,选一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阴、似”等六个生字,正确地书写“苍、茫”二字,借助生活经验,在语境中理解字词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4.感受到草原天野辽阔、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美丽景象,体会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入题,了解背景1.谈话引入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特别美的景物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交流家乡的景色。

)2.背景介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家乡,你看,她来了......(勒勒出场,介绍自己的民族、家乡。

)3.相机识字根据字理理解“阴”字,并学会用“阴”组词。

(1)通过勒勒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知道了她的家乡在阴山脚下。

(出示词语“阴山”及阴山图)(2)原来勒勒的家乡有一座山叫作“阴山”,和老师读——“阴山”。

4.创设情境勒勒介绍自己的生活场景,并歌唱《敕勒歌》,邀请同学们进行比试。

5.板书课题那咱们就来学一学来自勒勒家乡的这首民歌《敕勒歌》。

(相机板书课题。

)一起读一读它的名字。

生齐读——《敕勒歌》。

过渡:这首敕勒族民歌呀,在一千多年前的北朝时期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它是一首北朝民歌。

二、读课文,正字音1.自由读文师:那现在咱们借助拼音自己先读一读,还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读师:读好了吗?要是读好了,咱们读给同桌听一听,他读得好,请你竖起大拇指给他点个赞,有不准确的地方你就当当小老师帮他纠正一下。

3.指生读诗歌,请同学评价、正字音,注意“似”和“见”的读音。

4.齐读诗歌。

三、想象与理解,随文识字1.朗读、理解诗歌第一句。

(1)认识“穹庐”。

部编版二年级(上)说课稿《古诗两首》《敕勒歌》教案优秀版

部编版二年级(上)说课稿《古诗两首》《敕勒歌》教案优秀版

《敕勒歌》说课稿【教材分析】《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

诗篇热情地赞美了敕勒草原的辽阔、水草的丰茂和牛羊的肥壮。

此诗意境高远,风格浑朴苍茫,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

作品用极其洗练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描绘出敕勒草原的苍茫景象,歌颂了山川风貌,赞美了牧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前预习】1.熟练朗读《敕勒歌》。

2.了解关于《敕勒歌》以及《乐府诗集》的相关文学常识。

3.初步感受《敕勒歌》所表现的“景”与“情”。

【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共同分析、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2.了解《敕勒歌》和《乐府诗集》相关常识。

3.赏析诗歌展现的敕勒川壮丽的美景,体会敕勒族人对家乡的炽热情怀。

4.感受诗歌阔大恢宏的意境,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展现的敕勒川壮丽的美景,体会敕勒族人对家乡的炽热情怀。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阔大恢宏的意境,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进敕勒草原1.歌曲引入(播放《天堂》,电子相册展示草原风光图):听完这首歌曲,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学生自由发言)过渡语:精美的图片展示了草原壮美的风光,一曲《天堂》,唱尽了牧人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而一首《敕勒歌》则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心驰神往。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北朝民歌《敕勒歌》(课件出示课题PPT1)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2)2. 了解《敕勒歌》、敕勒族、《乐府诗集》的相关常识。

《敕勒歌》是北朝时期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教师介绍敕勒族。

问:你还知道哪些与这首诗歌相关的知识呢?(学生展示)《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共5000多首,传世佳作众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敕勒川草原之行
任务一:放暑假了,丁丁一家来到敕勒川草原度假。

看到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爸爸让丁丁弟弟用一首诗歌来赞美此情此景。

弟弟不禁想起了哥哥经常吟诵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但有几个字弟弟不会,想请哥哥丁丁为他注音后再朗诵一次:
似()庐()笼()盖()苍()茫()任务二:给好朋友明明的一封信
亲爱的明明:
我到了(阴山)下的敕勒川大草原,这里太让我(吃惊)了,绿油油的(野草)特别茂盛。

(茫茫)的大草原牛羊成群结队,十分壮观。

我还认识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给我讲了特别多草原的故事。

回来后我一定和你分享。

你的好朋友:丁丁 2022年7月22日
任务三:丁丁弟弟想为《敕勒歌》配一幅图送给奶奶,但他还没有想好,请求哥哥帮忙。

请你为丁丁画一幅图作为参考。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中第二首古诗。

本单元围绕“想象”为主题进行编排,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利用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画面,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针对这一理念,本设计以北朝民歌《敕勒歌》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目标1.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野、茫”二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1.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野、茫”二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起领略了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欣赏了日月潭的风光秀丽,感受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带你们欣赏一个美丽的地方。

(播放视频)看看这是哪?用一句完整的话形容一下这个地方。

(这是美丽的大草原)2.介绍本课诗歌背景,引入课文。

同学们,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就生活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是敕勒族(板书“敕勒”)。

敕勒族人民能歌善舞,在这片草原上就流传着一首优美的民歌,它叫敕勒歌。

板书课题,强调“歌”的书写。

这首民歌被收集整理在《乐府诗集》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民歌。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注重景的描绘、情的生成。

情景交融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

壮美秀丽的草原风光出现在孩子面前,调动了他们内心的情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情入文。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你们在读古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生:借助拼音、请教同学、请教老师、查字典。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敕勒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阴似庐笼盖苍茫”七个生字,会写“苍茫”两个生字,通过插图,结合诗句,理解“笼盖苍苍茫茫”的意思。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3.有感情朗读古诗,感受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写生字“苍茫”。

2.结合诗句,想象画面,体会大草原的辽阔,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激发兴趣1.孩子们请看,高远辽阔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成群的肥壮牛羊,从古至今,草原人民都在用满腔热情歌颂着自己的家乡。

1600多年前,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敕勒族,他们在高远天空下,辽阔草原上,扬鞭放牧,策马高歌,这就是我们一年级时,在国学课上学习过北朝民歌——《敕勒歌》。

2.师生板书:敕勒歌。

3.请大家用歌诀体乐读法来读。

二、读准字词,感受韵律1.出示全文,播放朗读视频,示范朗读。

要求:认真听读,听清字音及诗句的停顿。

1.你们记得多牢呀。

来听听朗读示范,认真听清字音和诗句的停顿。

2.说说朗读时怎么做会很好听?3.那开始吧,你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低声朗诵,要求字字准确,模仿朗读示范,读出节奏和抑扬顿挫。

5.(播放音频)请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6.请你来读。

师生评价。

7.读得真好,那这些字词一定难不住你,让我听听你来读这些带拼音的生字。

(1)敕勒chìlè穹庐 qiónglú笼盖ɡài lǒng(2)读准平舌音“似、苍”。

(3)“见”是什么意思?同“现”,显现。

8.师生齐读,读出节奏。

三、想象画面,自读品悟1.草原那辽阔的风光,用无数的词汇也描述不尽。

但在这首诗歌中,只用了27个字便描绘出了草原的景色。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品味这27个字,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2.再次深入诗歌中,品读词句,自主体验。

19敕勒歌(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9敕勒歌(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9敕勒歌(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敕勒歌》,这首诗选自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第四章《古诗二首》。

《敕勒歌》是一首描绘我国北方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诗歌,通过学习这首诗,让学生了解敕勒人的生活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敕勒歌》,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的形象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体会敕勒人的豪放性格。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草原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敕勒歌》。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语气,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意:结合课文注释,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4.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与《敕勒歌》意境相近的古诗,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敕勒歌》2. 内容:诗歌全文及重点字词解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敕勒歌》的意境,画一幅草原风光的画。

2. 答案:学生作品,以草原、天空、牛羊等元素为主,体现诗歌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较为熟练,但在理解诗歌意象和情感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古诗,如《塞下曲》、《凉州词》等,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精选6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说明《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

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____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覆盖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____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

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盘(或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采用部件分析^p 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

2、写字教学。

庐:半包围构造,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把握好字的重心。

“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

里面“户”字的“”写得开阔些,末笔要写成竖撇。

盖:上下构造,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

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局部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覆盖、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老师应在学生通读诗句的根底上讲解。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敕勒歌,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和历史;2.能正确诵读敕勒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3.能听懂、理解乐曲,并在乐曲启动后按照旋律节拍跟唱;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诵读敕勒歌和理解其文化内涵;2.掌握敕勒歌的唱诵技巧;3.能够对乐曲中的旋律节拍进行跟唱。

三、教学难点1.感受敕勒歌中蕴含的文化情感;2.能够掌握敕勒歌的唱诵技巧;3.掌握对乐曲中旋律节拍的跟唱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放出敕勒歌乐曲,学生进行简单的欣赏,让学生首先感受到其美妙的旋律。

2. 学习敕勒歌•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敕勒歌的部分,并听教师讲解敕勒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师让学生跟读敕勒歌,并在学生完成跟读后,再逐行进行讲解和解释。

•学生模仿教师对敕勒歌进行演唱,并加深对敕勒歌的理解和感受。

3. 唱诵敕勒歌•教师让学生根据敕勒歌的节奏和旋律,学习唱诵敕勒歌,并加深对其中意境的领悟。

•学生分组进行唱诵,发挥各自的音乐表现和情感体验。

4. 反思•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每个人在学习敕勒歌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化对敕勒歌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敕勒歌》使自己所知道的了民族文化和历史得到提高,同时在唱诵敕勒歌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内涵和情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针对学生在学习敕勒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敕勒歌》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敕勒歌》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敕勒歌》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研究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1.研究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播放XXX《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

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二、作家作品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XXX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两分钟)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样?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怎样?茂盛牛羊怎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草低、见牛羊呢?静态描绘消息联合的写法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

这首古诗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古诗的美。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

这首古诗的内容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的草原景象,以及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同时,通过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语言表达,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难点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以及古诗的韵律和语言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PPT和音频资料。

同学们需要准备的是课本和文具,包括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观察草原的美景,然后提问同学们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

2. 讲解:我会逐句讲解古诗的内容,解释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感受古诗的美。

3. 朗读:我会带领同学们朗读古诗,注意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韵律,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

4. 背诵:我会鼓励同学们背诵古诗,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提高同学们的背诵兴趣。

5. 实践:我会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对草原的想象,可以写下来或者口头表达。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古诗的题目《敕勒歌》和古诗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来展示古诗的意境和韵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对草原的想象,可以写下来或者口头表达。

答案:草原是广阔的,天空是蓝蓝的,风吹过,草低现牛羊,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同学们对草原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草原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者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拓展自己的知识。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二首 敕勒歌 教案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二首 敕勒歌 教案

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9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组词、联系生活等方法,随文认识“似”“庐”“笼盖”“苍茫”,正确书写“苍”“茫”。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语言文字、插图、音乐等支架展开想象,感受大草原的美丽辽阔和敕勒人民的自豪。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揭题,了解背景
1.听音乐,想象画面,引出学习任务。

2.揭示课题,了解“敕勒”。

3.了解位置,理解“川”字。

(1)借助地图,了解“敕勒”地理位置。

(2)出示图片,连结比较中理解“川”的意思。

板块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读,相机指导“似”“笼盖”“苍”“见”读音。

3.同桌互读。

4.全班齐读。

板块三展开想象,品词读句
1.寻找景物,开启想象。

2.搭建支架,交流想象。

3.角色代入,深华想象。

板块四学写生字,拓展延伸
1.对比观察,指导要点。

2.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3.小结,布置课后拓展作业。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板书设计
①诗歌作者及背景:敕勒歌
②诗句解析:
- 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③诗歌主题与情感: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和自豪
④文化理解与审美情趣:了解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对诗歌美的鉴赏能力
⑤语言与表达:通过学习诗句的构造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2. 课堂注意力管理:部分学生在课堂注意力方面存在问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诗句解析环节,过于依赖讲授法,可能导致学生的被动接受和理解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内向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2. 小组讨论与合作: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参与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较高,而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课堂互动存在抵触情绪。
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总结诗歌的特点,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古代的诗歌——《古诗二首 敕勒歌》,让我们一起感受这首诗歌的魅力。”
新课内容展示:
1. 诗歌背景知识讲解:
教师通过PPT展示敕勒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诗句解析:
学生分小组朗读诗歌,讨论诗句的含义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通过PPT展示诗句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

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

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

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

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四、品读诗文
结合文中注释,同桌间自己理解诗中含义。

看你读懂了多少?(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一)前四句
1.师(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2.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生说含义:(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想读读吗?大家赶快试试吧!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还有谁想读?
5.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

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6.师:“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7.师:你们读得真棒,老师真高兴!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男女生赛读)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男女生都得第一!
(二)后三句
1.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诗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草长得很高,很茂盛。

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2.师:你们把这个画面描述得真美!肯定有很多的感受。

想想,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生1:我体会到这儿非常美。

生2:我觉得这儿的牛羊肯定长得很肥,因为这儿的草长得很茂盛,牛羊吃得好就长得壮!
3.师:牛羊长得这么壮,这儿牧民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2:他们每天能看到怎么美的景色,肯定很幸福!
生3:我觉得牧民的生活很富有,他们养的牛羊这么壮,一定可以卖很多钱。

4.师:对呀,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大草原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谁愿意把最后三行诗句读一读?
(生抢着举手,请一名学生读)
5.‘‘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千古名句,特别为人称道,请你分析这句诗的意境?
6.师: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

诗中只写了景色,没有提到敕勒人,你猜那些人在哪里?(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


7.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家园,看着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那心情老好了!还有谁来读读?读出生机感、喜悦感;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指名读)
(三)写法指导:
看全诗,看板书:景物描写中有动态和静态描写,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风吹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四、诵读古诗
1.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

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
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2.听范读录音
3.看节奏,朗读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天地旷远宏大的气势。

5.师:谁先来试试?读得好,你们就把掌声送给他!(请3—4名学生配乐读)
6.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读一下。

7.师:我们来齐背这首诗,希望大家都能背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你们会比老师背得还要棒。

如果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

(学生配乐齐背。


五、画中展示:
1.师:“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

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

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2.师: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学生作画,师巡视。

)(展示绘画作品)
3.师: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

我们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我们以后要多关注古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真实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